資源簡介 (共21張PPT)簡線譜轉換作品介紹實踐活動音樂常識播放《搖籃曲》聆聽范唱并思考:曲 名 《讓世界充滿愛》速 度 慢 板演唱形式 領唱合唱演唱情緒 柔和抒情歌曲風格 現代流行樂曲欣賞詞曲者:郭峰1962年出生,四川成都人。生長在一個藝術家庭,6歲在父親指導下學習小提琴,8歲改學鋼琴,15歲考入四川省藝術學校專修鋼琴。1978年,16歲的郭峰發表了他的第一首歌曲《月光》,從此走上了創作之路。1984年出道,他的主要作品有:《我多想》、《讓我再看你一眼》、《道路》、《戀尋》、《讓世界充滿愛》、《心會跟愛一起走》、《有你有我》郭峰在當時被人們譽為冷靜、睿智的音樂才子,是優美旋律、恢宏樂章的注冊代碼。在資訊落后的1986年,他讓世人永遠記住了流芳世間的經典曲目《讓世界充滿愛》。歌曲更是成了兒時年級歌會、班級聯歡的大合唱首選曲目。那時的郭峰才華橫溢、意識超前,在中國流行樂壇是一個響當當的名字,可稱中國流行音樂“第一人”。 《我多想》、《讓我再看你一眼》、《戀尋》等經典作品至今聽起來依然是余音繞梁,令人唏噓不已。1986年被聯合國定為“國際和平年”,百名歌手在首體同聲高唱的《讓世界充滿愛》也是獻給“國際和平年”的組歌,這在中國流行音樂史上留下了令人難忘的一筆。歌曲《讓世界充滿愛》是由陳哲、小林、王建、郭峰、孫銘作詞,郭峰作曲。作品包括器樂引子和三首歌曲,是一部規模不大,但寓意深刻、氣勢宏大的作品。它的音調、節奏在保持民族性語言的同時,又向國際樂壇進行了借鑒。這首歌是中國流行音樂史上的第一部表現世界性重大題材的作品,大大突破了人們常以為流行歌曲只是表現花前月下、燈紅酒綠的觀念。作者介紹組歌: 多樂章的聲樂套曲。包括齊唱、對唱、重唱、合唱以及朗誦等形式,常用樂隊伴奏。請同學們聽的時候注意歌曲按旋律走向可以分為幾部分?歌曲可以分為A(1-8小節)B(9-16小節)A(17-24小節)三部分,其中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現。學生跟隨鋼琴輕聲用第一部分“LU”,第二部分“LA”,第三部分再用“LU”哼唱全曲。哼唱要求:輕聲,但積極的狀態,有氣息支持,聲音集中。弱起小節:一般來說,歌(樂)曲多數是從強拍開始的,但我們也常見到部分歌(樂)曲是從弱拍或次強拍開始的。從弱拍或次強拍起的小節叫做弱起小節(或稱為不完全小節)。弱起小節的歌(樂)曲的最后結束小節也往往是不完全的,首尾相加其拍數正好相當于一個完全小節。給我們感覺:弱起的唱法更符合歌曲的情緒,因為弱起給人以親切,溫暖,柔和的感覺 。倚音是竹笛上常用的裝飾音之一。一般分單倚音和復倚音兩種。在樂曲中根據內容需要,適當運用倚音,可以豐富樂曲的表現力。律動表演-----感受歌曲語句的對比性A(1-8小節)動作:雙手前伸,慢慢上舉抱胸懷,八小節。B(9-16小節)動作:雙手上舉左右搖晃,每小節變換方向,做八次,最后收手。A(17-24小節)動作:雙手前伸,慢慢上舉抱胸懷,八小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