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第四單元 草原牧歌《萬馬奔騰》欣賞:復習歌曲《牧歌》 《金杯》53 42 |31 27| 1 -||mi mo mi mo mo旋律下行時要避免氣息懈怠,低音區不要壓喉頭。一、發聲練習.1、聆聽2、作者:齊· 寶力高——馬頭琴演奏家。蒙古族人,出生于內蒙古自治區的科爾沁,現任內蒙古歌舞團獨奏演員。其演奏曲目有《草原連著北京》、《萬馬奔騰》等。二、欣賞:馬頭琴獨奏《萬馬奔騰》《萬馬奔騰》是齊寶力高的代表作品及保留曲目。針對這首樂曲,作者曾經講過一個故事:在一次賽馬活動中,作者看到一匹烈馬背負著它的主人飛馳向前。這匹馬以最快的速度,竭盡全力沖向終點。當他們沖過終點的時候,這匹馬突然倒地而死。馬的主人抱著它的頭痛哭不止。這件事深深地觸動著作者。他忘不了這匹馬那種奔騰不息、死而后已的精神。出于對大草原的熱愛、對馬的熱愛,寫了這首樂曲。3、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樂器,蒙古族的樂器是馬頭琴,馬頭琴的旋律,表現了蒙古民族的勤勞、勇敢,也再現了深沉、粗獷、激昂,猶有萬馬奔騰。下面我們來了解它的結構和音色。馬頭琴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種拉弦樂器,兩根琴弦。共鳴箱呈梯形,琴身頂端刻有馬頭做裝飾,故稱馬頭琴。馬頭琴音色柔和渾厚,獨具特色。演奏技術豐富,既可以為民歌、說唱音樂伴奏,也可以獨奏馬頭琴,蒙古人稱之為 “莫琳胡兒” 。下面欣賞馬頭琴獨奏曲。4、蒙古族樂器馬頭琴介紹5、讓我們再來感受馬頭琴樂隊帶來的那種奔騰不息、死而后已的精神(1)、播放樂曲(第二遍聆聽)(2)、關注馬頭琴的音色特點,結合樂譜和圖譜體會節奏疏密、力度強弱變化與馬的奔騰、嘶鳴和風的呼嘯關系,并自尋音源參與演奏。(3)、這首馬頭琴演奏的樂曲速度上發生了什么變化,前后描繪了怎樣的情境?展現了草原特有的壯觀場面,前面部分節奏緩慢舒展,描繪了一望無際的草原上,馬兒在悠閑地吃草;后面情緒熱烈,節奏緊湊、粗獷、激昂,仿佛難以數計的駿馬疾馳而過,猶如旋風,又像黑色的閃電。情緒:熱烈節奏:緊湊旋律:動感、流暢 ?6、(播放視頻)內蒙古六十周年歌舞晚會器樂合奏《萬馬奔騰》,再次欣賞快節奏部分。感受萬馬奔騰的氣勢,死而后已的精神。7、你能比較一下馬頭琴樂隊和馬頭琴獨奏的《萬馬奔騰》有什么不同呢?獨奏——一氣呵成樂隊——加入了引子部分。天蒼蒼,野茫茫,今天我們也來把馬兒放! 咱們過過騎馬的癮!8、音樂小活動:完成P36問題。 三、知識介紹1、長調:節奏自由,旋律舒展、遼闊,句尾悠長,一般由兩個樂句構成。主要流行于內蒙古牧區。200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2、短調:節奏整齊,旋律優美抒情,結構工整,多為舒事性歌曲。近代一些宴歌、婚禮歌等也屬于短調體裁。主要流行于內蒙古農業地區。四、復習1、唱唱歌曲《牧歌》和 《金杯》。2、辨別歌曲《牧歌》、《金杯》是長調還是短調還是短調?1、蒙古同胞演唱中有一種特殊的歌唱技巧“呼麥”,一人咽喉、口腔、鼻腔甚至胸腔等部位同時發音 高如登蒼穹之巔,低如下瀚海之底,寬如大地之邊 “ 呼麥 ” 其實是一種喉音演唱藝術,你聽!播放視頻《呼麥》。2009年,呼麥成功申請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五、欣賞2、欣賞兩位歌手的演唱,聽辨德德瑪及騰格爾的音色,認識他們不同的演唱風格。辨別哪首是蒙古長調民歌哪首是蒙古短調民歌 德德瑪演唱騰格爾演唱遼闊的草原嘎達梅林1.談話: 今天我們欣賞了 《萬馬奔騰》 。在音樂中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熱情奔放性格與對生活的無比熱愛。2.草原地域特色和風土人情對其音樂的影響大 草 原:遼闊、一望無際,草原人民主要以游牧為主要生產生活方式。音色特色:民歌分長調和短調,舞蹈熱情奔放,音樂內容主要表現草原風情。六、小 結3、思考:草原的歌有何特點?緩慢、柔和等4、我們國家還有哪些地方有草原?那里風土人情、民族性格、文化藝術又有哪些獨到之處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