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課題 實驗:探究平拋運動的特點教學目標1.知道拋體運動和平拋運動,知道用運動分解的方法研究平拋運動。 2.知道平拋運動的條件及相應控制方法,會用獲得位置的方法確定多個點,并會描繪平拋運動的軌跡。 3.會根據平拋運動的軌跡,研究平拋運動水平和豎直分運動的特點。 4.通過探究平拋運動特點的實驗,了解科學探究中獲取及處理數據的方法。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實驗方案的設計 實驗探究與理論推理 平拋運動的特點 教學難點: 實驗操作 數據處理教學過程新課引入 師:請同學們觀看生活中的籃球比賽,排球比賽。引出拋體運動的定義:我們將這種以一定的速度將物體拋出,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運動就叫做拋體運動。(從結構不良的真實情景中構建理想物理模型——拋體運動(模型構建)) 生:觀看視頻及圖片(獲得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親切感,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與辨別能力) 師:請同學們看生活中的套環運動,給出平拋運動定義: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拋出,不考慮空氣阻力,物體只受重力作用下的運動叫平拋運動。平拋運動是最簡單的拋體運動。(該真實情境對學生來說屬于結構不良的問題,該類問題有助于訓練學生思維的發散性、全面性與靈活性。將實際問題轉化為物理模型需要在分析過程中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建立合理、便于分析的理想模型) 生:觀看視頻及圖片。(從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場景,引出本節課內容,體現了物理來源于生活的特點) 描繪平拋運動的軌跡 師:介紹實驗室中的平拋演示儀,播放演示實驗。 生:觀看視頻。(通過演示實驗,規范學生操作,培養學生的實驗素養) 師:提出描繪平拋運動軌跡實驗中的相關問題。 生:思考并回答。(通過演示實驗,引導學生對實驗注意事項的思考) 研究平拋運動豎直分運動的特點 師:提問。 問題:平拋運動的軌跡是曲線,我們應當用什么方法來研究曲線運動? 問題:做平拋運動的物體,有何特點?(復習曲線運動的條件及特點) 問題:如何利用這些特點,研究它的運動規律呢?(培養物理觀念:合運動與分運動等效替代) 問題:平拋運動豎直方向的分運動會是什么呢?(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層層誘導,啟發學生利用上節課所學運動的分解,大膽猜想平拋運動豎直分運動的規律,大膽探究) 生:思考,猜想。(先提出問題,通過交流、討論形成假設。) 師:如何設計實驗,驗證平拋運動豎直分運動的特點呢? 生:設計,驗證。觀看圖片,了解構造,理解儀器設計原理。(實驗過程收集證據,進行交流合作。學生陳述觀點、提出問題、解釋或共同討論解疑。平拋運動可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兩個分運動進行實驗探究(科學論證)) 師:播放視頻,提出問題由于空間限制小球速度較快和人眼很難同時注意兩個小球的運動等因素,一般很難看到兩球同時落地的現象。(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自由落體運動規律),可設計對比實驗。這一實驗方法的優點是無須記錄具體的時間) 生:觀察實驗現象,發現困難(實驗探究的過程是開放的,可以是多種觀點、思路并存。動手提高操作能力、動眼提高觀察能力、動腦提高思維能力。學生在探究過程中不斷遇到挫折、戰勝挫折并尊重實驗事實,培養學生科學態度的過程) 師:通過“先攝像,再慢放錄像”的方法讓學生繼續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升了科學素養,為了使教學重點得以突破,采取慢鏡頭回放的方法,降低了學習難度,符合學生現階段認知規律) 探究平拋運動水平分運動的特點 師:啟發學生猜想平拋運動水平分運動的特點,如何利用現有結論,結合圖像處理,得到平拋運動水平分運動的特點。 生:觀察圖像,尋找規律。(圖像處理,數據處理,是學習物理的必要技能) 師:給予啟發,降低認知難度。(清楚、有效的邏輯推理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及形成科學正確結論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通過層層梯度,降低學生認知難度,循序漸進的實現了對數據的處理實現了教學難點的突破) 師:再次設計實驗,直觀證明平拋運動水平分運動的特點。 生:觀察實驗想象,再次體會平拋運動的水平分運動特點。(再次深刻理解分運動特點) 課堂小結 師:總結本節課所學。(通過嚴謹表述的語言,利用課后總結,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實現對知識的梳理,滲透“化曲為直”的思想。將學生的探究提到科學的高度。為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打牢基礎。) 板書設計 平拋運動定義 平拋運動特點 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 豎直方向是自由落體運動 “化曲為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