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初中學業水平仿真考試道德與法治·歷史與社會參考答案一、判斷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題號134568答案T2FFF二、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題號9101112131415161718答案ACBAAcBADB題號19202122232425262728答案BDCBADBBD三、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小題,共52分)29.(10分)(1)安第斯(1分)低海拔(山谷和山坡)(1分)③④(1分)海拔較高的高原、低山:降水少、水資源缺乏的地區。(2分)(2)定西復雜多樣的地質地貌,是馬鈴薯生長的最佳天然場所;年均溫低,氣候溫涼;年降水少,且降水集中,符合馬鈴薯生長習性,適宜種植馬鈴薯:土層深厚,土質疏松,富含鉀元素,有利于馬鈴薯生長;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有利于營養積累,馬鈴薯品質高;“霧培”等種植方式,馬鈴薯產量高:利用馬鈴薯收獲機進行收割,農業自動化程度較高高等。(每點1分,答對3點即可,共3分)(3)馬鈴薯具有糧食、蔬菜的雙重優點,營養全面、低脂肪、低熱量,是理想的食物來源:馬鈴薯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的特點,對土壤和氣候條件的要求不嚴格,加快馬鈴薯產業發展,可優化農業區域布局,推進農業結構調整:馬鈴薯是高產糧食作物,其產業鏈條長、市場需求旺、增值潛力大、種植效益好,可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每要點1分,答對2點即可,共2分)30.(12分)(1)圖2、圖3、圖1(1分)。評分標準見下表:水平等級擬定的觀點材料運用與論述5明確,有新意或有思緊扣自己的觀點加以論述,能將材料之間的聯系闡述準確,能夠做到史論想深度結合,邏輯順暢4明確能夠圍繞觀點論述,能夠較為準確地閘述材料間的聯系,條理較清楚3比鉸明確能夠圍繞觀點論述,能基本闡述材料間的聯系,條理不夠清楚2不夠明確有論述或說明,但對聯系的闡述不充分,或史論結合不充分1沒有凝練出觀點觀點、論述與材料無關,或僅僅復述材料所反映的史實示例:工業革命推動生產力發展1688年光榮革命后,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君主立憲制逐漸形成,為英國的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政局穩定,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隨著國內外市場不斷擴大,對棉紡織品的需求迅速增長,刺激了棉紡織生產方式的改進和新技術的發明。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紡紗機,大大提高了紡紗效率,引發其他生產部門的效仿。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投入使用。到12024 年初中學業水平仿真考試道德與法治·歷史與社會考生須知: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00分鐘。2.必須在答題卷的對應答題位置上答題,寫在其他地方無效。3.答題方式詳見答題卷上的說明。試 題 卷一、判斷題(本大題有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請將答題紙相應題號后的T涂黑,錯誤的請將答題紙相應題號后的F涂黑)1.一個人的道德成長在于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2.黃某騎電動車未按規定佩戴頭盔,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可處警告或者五十元以下罰款,黃某的行為屬于一般違法行為。3.浙江各地建立了5000多個人大代表聯絡站,為人大代表和群眾議事情、提意見、話家常提供了載體渠道,充分彰顯了民主協商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獨特優勢。4.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5.登錄浙江省博物館“越地長歌”數字展廳網頁,我們可以看到距今約七千年前河姆渡居民曾使用過的磨制石器、種植的粟,以及他們居住的半地穴式圓形房屋的復原場景。6. 《齊民要術》總結了我國長江流域人們長期積累的生產經驗,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7.20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中心是北京大學,其前身是創辦于維新變法運動中的京師同文館。8.小明同學選擇“納米比亞獨立紀念郵票”“非洲獨立進程示意圖(截止1990年)”兩則材料,來研究“世界資本主義殖民體系的崩潰”這一主題。二、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航天器著陸場的選擇體現了科研人員的智慧。讀中國航天器著陸場分布示意圖,據此, 回答第9—10小題。9.東風和四王子旗兩著陸場的共同優勢是 ( )①場地開闊 ②地勢平緩③人煙稀少 ④氣候濕潤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10.造成四王子旗著陸場與東風著陸場地表狀況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度 B.面積大小 C.海陸位置 D.地形類型小明同學打算今年暑假去法國巴黎研學,制定了行程攻略。據此,回答第11—12 小題。11.小明同學為準備行李清單,首先查看了當地的氣象資料,繪制了巴黎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他所繪制的圖應為( )12.為更好地探尋巴黎作為文化藝術之都的魅力,小明制定了研學路線。他在巴黎可以探訪( )A.塞納河----奧賽博物館---巴黎圣母院---埃菲爾鐵塔B.塞納河——嘆息橋——圣馬可廣場——圣馬可大教堂C.西岱島——蓬皮杜國家文化藝術中心——克里姆林宮D. 西岱島——埃菲爾鐵塔——奧賽博物館——湄公河13. 《東京夢華錄》 (卷之二 東角樓街巷)記述: “金銀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壯,門面廣闊,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動即千萬,駭人聞見。”這一記述反映了北宋( )A.東京商業空前發達 B.城市規模超越前代C.經商時間不受限制 D.海外貿易非常繁榮14.請歸納下面思維導圖的主題。元朝( )A.創立大一統中央集權制度 B.加強對東北地區的管轄C.因地制宜地治理遼闊疆域 D.限制大規模的人口流動15.上海輪船招商局創辦三年內,外輪就損失了1300萬兩(白銀);湖北織布局開辦后,江南海關每年洋布進口減少10萬匹。在洋務企業的刺激下,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和手工業作坊主開設工廠,雇用工人進行生產。這說明洋務運動 ( )①推動了中國經濟近代化的進程 ②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閉關鎖國的程度③成就了洋務派求強求富的夢想 ④客觀上促進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6.復旦大學李劍鳴教授說: “歷史的想象類似‘帶著鐐銬跳舞’,絕不等于任情發揮和隨意立論。”下列關于20世紀30年代上海社會發展狀況的歷史想象,符合史實的是( )①街道上行駛著雙層有軌電車 ②商務印書館編輯出版多種中小學教科書③軍警在街道上強令男子剪辮 ④工人罷工、商人罷市聲援學生愛國運動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7. “此戰是解放戰爭的一個偉大轉折,中共中央軍委以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組成戰略突擊隊,采取無后方的千里躍進的進攻方式,直接威脅南京和武漢兩大重鎮。”下列對材料中“偉大轉折”理解正確的是( )A.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 B.宣告了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覆滅C.加速了抗日戰爭取得全面的勝利 D.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18.1979年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的“分地”與建國初期土地改革時的“分地”相比,兩者共同之處在于① 都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 ②都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③ 農民都獲得了土地所有權 ④普遍得到當時農民的好評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9.某學者研究發現,在中世紀的歐洲,除饑荒時期外,很少有小麥及其他谷物的地方性市場;至于葡萄酒、啤酒、羊毛、麻布等的地方性市場,也是很少的。此現象產生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新興城市的發展 B.莊園經濟的盛行C.新航路的開辟 D.日耳曼人的入侵20.1917年初,俄國曾散發這樣的傳單: “長久等待的時刻已經到來!人民正在把權力掌握在自己手里,革命已經開始 士兵同志們和工人同志們!選出代表,建立能夠戰勝專制統治的組織,工人代表蘇維埃組織!”該傳單體現了當時俄國( )A 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將要被推翻 B.沙皇專制統治正在不斷增強C.工人階級為十月革命做好準備 D.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即將爆發重溫《雷鋒日記》,感悟雷鋒精神,汲取陪伴我們一代又一代人成長的力量。據此,回答第21—22 小題。21. 《雷鋒日記》中的“青春啊!”一文,告訴我們青春有格,青春要( )①確定目標,奮發圖強 ②寬容他人,學會合作③磨練意志,勇于實踐 ④不懈努力,完善自我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2.雷鋒同志的“釘子精神”讓我們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學會學習,要做到( )①保持學習興趣 ②講究科學方法 ③只能獨立思考 ④合理利用時間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3. “如果把我國所有的法律比作一支由眾多兵種組成的軍隊,那么憲法就是這支軍隊的最高統帥;如果把我國所有的法律比作一個配有多種樂器的交響樂團,那么憲法就是這個樂團的指揮。”這句話說明憲法與普通法律的不同之處在于憲法( )A.是國家的根本法和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B.是對全體人民都具有普遍的約束力C.體現了我國最廣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D.保障國家長治久安和社會健康發展24.為了進一步加強對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和文化遺存的保護,2023年4月1日起我國正式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該法的實施( )①目的在于限制開發利用黃河流域資源 ②表明法治建設可以促進生態文明建設③說明保護黃河文化只能依靠法治手段 ④體現了生態、文化和法治的協調發展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25.寧波海曙區志愿者孫嘉懌和她的志愿者團隊跨越7個國家,行走25個省份,踏過718座境內外中國烈士墓地,收集整理烈士信息3萬余條,成功幫助1338位烈士找到親人,被評為2023年全國“最美擁軍人物”。孫嘉懌和她的志愿者團隊用實際行動( )①保護和傳承革命文化 ②詮釋了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③書寫自己的人生價值 ④積極傳播真誠待人的正能量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6.20年前,浙江“千萬工程”啟動,打好“生態牌”,走生態立村、生態致富的路子;20年后,田園變公園、村莊變景區、農房變客房、村民變股東……持續把“生態優勢”變成“民生福利”。這體現了( )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②良好生態增進民生福祉③保護環境要堅持以自然修復為主 ④“千萬工程”不斷結出碩果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27.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中國同各方合作伙伴一道,弘揚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共同為全球互聯互通貢獻力量,為國際經濟合作搭建平臺,為世界經濟增長增添動力。這( )①有利于展現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②表明中國正在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③可以消除各國之間的矛盾和競爭④說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28.2024“中國——東盟人文交流年”正式開幕,將掀起雙方人文交流合作的新一輪熱潮,為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奠定更加深厚的民意基礎。這有助于雙方( )A.建立起國際政治新秩序 B.發現新的經濟增長點C.參與制定新的國際規則 D.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三、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小題,共52分)29. (10分)推進馬鈴薯成為我國主糧產品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意義重大。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甘肅定西是全國最重要的種薯培育地,被稱為“中國薯都”。定西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嶺交匯地帶,復雜多樣的地質地貌,是馬鈴薯生長的最佳天然場所;馬鈴薯性喜冷涼,耐旱耐瘠薄。定西年平均氣溫6.3℃,氣候溫涼,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年降水量380毫米,雖然雨量不多,但集中在7、8、9三個月,與土豆塊莖膨大期相吻合;再加上這里耕地土層深厚,土壤為黑壚土且富含鉀元素,是全國最適宜土豆種植的3 大區域之一。“霧培”是定西當地種植馬鈴薯的方式之一,通過智能機械設備自動調控,把馬鈴薯生長所需營養元素通過溶液直接噴灑到馬鈴薯根須上,產量可以翻10倍,由每株3到5粒提升到每株50粒以上。每到收獲季節,馬鈴薯收獲機開啟自動收割。材料三:據專家測算,一個148克的馬鈴薯可提供人體每天所需維生素C的45%、鉀的21%。馬鈴薯具有糧食、蔬菜的雙重優點,具有低脂肪、低熱量的特點,是理想的食物來源。馬鈴薯已成為我國包括大豆在內的第五大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占世界的1/4,是世界馬鈴薯第一大生產國。近年來,定西馬鈴薯加工產業發展迅速, 目前已經擁有完整的育種、栽培、加工、銷售產業鏈,其中加工業以馬鈴薯為基礎,開發出全粉饅頭、全粉湯圓、薯條、餅干、面條、掛面、無礬粉皮等多種產品。(1)馬鈴薯起源于秘魯南部的 ▲ 山區。當地種植馬鈴薯主要集中在 ▲ 處,即圖1中的▲ (填入圖中序號)。讀圖2,從地形和氣候角度,概括我國馬鈴薯種植優勢區域的分布特點。 (5分)(2)閱讀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定西被稱為“中國薯都”的原因。 (3分)(3)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簡述發展馬鈴薯生產對確保我國糧食安全的意義。 (2分)30. (12分)工業革命既是一次技術革命,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閱讀材料一,根據圖片所反映的歷史信息,將其按照歷史發展進程排序。再結合所學知識,將圖片所反映的歷史聯系,寫成一篇150—200字的小短文。 (要求:題目自擬,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晰) (6分)材料二:為獲取資源與市場,工業文明的先導國家以槍炮打開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國家的大門,迫使一切后進民族走向工業化之路。近代中國,為實現民族的平等和國家的發展,進入了由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型期,百年動蕩, 內憂外患,血流成河。——潘岳《可持續發展與文明轉型》(2)閱讀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一時期,近代工業文明對中國近代社會發展的影響。(可從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等角度作答) (3分)材料三:天宮、蛟龍、北斗、天眼、墨子、大飛機……新時代以來,中國科技實力躍上新的大臺階,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開啟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新征程。……科技賦能成為我國高質量發展的顯著標志,科技創新成為引領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動力。——熊爭艷、王希、于佳欣、高敬、王雨蕭《從十個維度看中國式現代化的壯闊前景》(3)閱讀材料三,從我國取得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中,我們能得出什么結論 (3分)31. (12分)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永恒主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于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根據憲法制定愛國主義教育法,旨在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為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提供法治保障,凝聚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材料二: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閃耀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精忠報國”等愛國主義思想的光芒。(1)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我國制定愛國主義教育法的原因。 (4分)(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簡述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內涵。列舉材料中所提及的二位歷史人物,談談你從他們身上感受到的精神力量。 (6分)(3)新學期伊始,學校團委要組織一次《愛國主義教育法》宣講活動,學校櫥窗張貼了宣講員招募海報,請你將招募條件補充完整。 (2分)32. (18分)腹有詩書氣自華,跟著詩詞去旅行,感受中華文脈的源遠流長。某班同學開展主題為“品讀古詩 傳承中華文脈”的項目化學習,請你一同參與。任務一:讀詩·探地材料一: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孟云卿《寒食》(1)材料一詩中描述了哪一地理現象 并分析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 (2分)任務二:讀詩·知史材料二: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2)材料二詩中現象可能出現在哪一歷史事件之后 試分析出現這一歷史事件的原因。 (3分)(3)從詩句推測作者所生活的歷史時期,并分析杜甫詩作所具有的歷史價值。 (4分)任務三:讀詩·明理材料三:萬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與義兮氣沖斗牛。——戚繼光《凱歌》一年三百六十日, 多是橫戈馬上行。 ——戚繼光《馬上作》一片丹心風浪里,心懷擊楫敢忘憂! ——戚繼光《端陽奉邀藩臬諸司觀龍舟有作》(4)材料三中的詩句表現了戚繼光怎樣的戰斗意志 抒發了他怎樣的情懷與抱負 (4分)任務四:誦詩·創詩材料四: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創新,創的是新思路、新話語、新機制、新形式,要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真正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舍、推陳出新,實現傳統與現代的有機銜接。” ……時代在發展,但古詩詞所蘊含的詩意與文化,仍與我們當下的生活息息相關,滋養著我們的精神。(5)請圍繞文化傳承發展的主題,擬定一個“傳世經典詩詞誦讀”的宣講提綱。 (5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九年級中考二模道德與法治、歷史與社會試題.docx 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