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習任務單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生物 年級 高一 學期 春季課題 種群基因組成的變化與物種的形成 一、種群基因組成的變化學習目標1.基于實例和自主學習,構建種群、基因庫概念,能夠獨立進行基因頻率、基因型頻率的計算。(科學思維) 2.通過用數學方法討論某昆蟲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構建出遺傳平衡定律的模型,說明該模型成立的條件。(科學思維) 3.通過閱讀課本和數學情境探討分析,能夠運用進化和適應觀說明可遺傳變異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闡明自然選擇定向改變樺尺蛾種群基因頻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生命觀念)課前學習任務1.復習回顧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內容,闡明自然選擇學說的意義與局限性課上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種群和種群基因庫 活動1、構建種群和種群基因庫的概念(1)種群的概念:根據以下對種群的描述,回顧種群的概念,并找出概念中的三要素。 一片樹林中的全部獼猴 ②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蒲公英 三要素: 種群的概念: (2)基因庫的概念: 一個種群的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思考:①每個個體都有基因庫的全部基因嗎? 。 ②個體間差異大,對基因庫有什么影響? 。 活動2、自主學習基因頻率,建立計算的數學模型。 (1)閱讀基因頻率的概念,嘗試寫出基因頻率的計算公式: ,該公式可以解釋為: 。 活動3、歸納總結計算基因頻率的方法。 方法一:概念法 (1)讀題并獨立思考: 例1:某昆蟲種群中決定翅色為綠色的基因為A,決定翅色為褐色的基因為a,從種群中隨機抽出100個個體,測得基因型為AA、Aa和aa的個體分別是30、60和10個。那么A和a的基因頻率是多少? (2)在老師的引導下總結出計算基因頻率的具體公式為: 。 (3)拓展延伸:基因在X染色體上時的特殊情況 ①讀題并獨立思考:在調查紅綠色盲時,隨機抽查了200人,其中男女各100人。女性患者1人,攜帶者3人,男性患者4 人。色盲基因的頻率為多少? 在老師的引導下總結出具體公式為: 。 方法二:通過基因型頻率計算 (1)在老師引導下理解基因頻率的概念:基因型頻率:某種基因型個體占種群總數的比例。并總結基因頻率的計算公式為: 。 (2)在老師的引導下得出由基因型頻率計算基因頻率的計算公式: 。 【學習任務二】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 活動1、用數學方法討論基因頻率的變化 思考:這一種群繁殖若干代后,其基因頻率會不會發生變化呢? (1)在老師的的引導下計算出子一代的基因型頻率和基因頻率為 ,并說出計算式應滿足的條件: ① ② ③ ④ ⑤ (2)嘗試自己計算子二代、子三代的基因頻率與基因型頻率,得出結論: 各代基因頻率 ,基因頻率從 ,開始不變,需要滿足五個條件。 (3)我們將滿足以上5個條件的種群成為理想種群,得到遺傳平衡定律:理想種群的基因頻率代代不變,即處于遺傳平衡(哈代-溫伯格定律)。 設A的基因頻率為p,a的基因頻率為q;則有p+q=1, 那么:( p + q )2 = p2 + 2pq + q2 AA 基因型頻率= Aa 基因型頻率= aa 基因型頻率= 活動2、思考生物進化的原材料 總結生物進化的原材料: (1)思考1:上述計算結果是建立在5個假設條件基礎上的,對自然界的種群來說,這五個條件都能成立嗎? (2)思考2:如果該種群出現新的突變型(基因型為A2a或A2A2),也就是產生新的等位基因A2,種群的基因頻率會變化嗎? (3)思考3:除基因突變外,還有什么變異能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呢? 總結得出: 。 易錯點分析: 疑問1:基因重組不產生新基因,如何提供生物進化的原材料 疑問2:生物自發突變的頻率很低,為什么還能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 【計算】果蠅1組染色體上約有1.3×104個基因,假定每個基因的突變頻率都為10-5,對一個約有108個個體的果蠅種群來說,每一代出現的基因突變數是: 疑問3:突變對生物是有利的還是有害的? 【學習任務三】自然選擇對種群基因頻率變化的影響 活動:探究自然選擇對種群基因頻率變化的影響 (1)創設數字化情景 現象:工業革命前,灰色(ss)樺尺蛾多,S頻率低,s頻率高。工業革命后黑色(S_)樺尺蛾多,S頻率高,s頻率低 出問題:樺尺蛾種群中s基因(決定淺色性狀)的頻率為什么越來越低呢 做出假設:樹皮黑褐色的環境下,黑色體色的樺尺蛾個體數量逐年增加,控制黑色的S基因頻率逐年上升,而淺色體色的樺尺蛾由于不適應樹皮黑褐色的環境,易被天敵發現,淺色體色的樺尺蛾個體數量逐年減少,控制淺色的s基因頻率逐年下降(減少)。 討論探究思路 【計算】在樹干變黑這一環境條件下,假如樹干變黑不利于淺色樺尺蠖的生存,使得種群中淺色個體每年減少10%,黑色個體每年增加10%。 結果與結論 思考:環境(自然選擇),對種群的基因頻率有什么影響呢? (2)得出觀點 ①生物進化的實質:種群 在 作用下的 改變。 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 【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