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版九年級下冊歷史最新版全冊知識點第一單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 第1課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一.拉丁美洲獨立運動1.拉丁美洲的范圍:今天美國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區。 主要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巴西)2.背景:①殘酷的殖民統治和經濟掠奪;②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的影響。3.時間:18世紀末19世紀初4.領導人:玻利瓦爾、圣馬丁(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5.性質:反抗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運動6.貢獻:①玻利瓦爾:解放了哥倫比利亞、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成立了“大哥倫比亞共和國”。②圣馬丁:領導阿根廷、智利、秘魯的獨立運動。二.印度民族大起義1.背景: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加強了對印度的經濟掠奪和政治壓迫。2.原因:英國殖民者殘酷的統治和經濟掠奪。3.時間:1857—1859年(19世紀中期) 4.導火線:涂油子彈事件 5.領導階級:封建王公 參與者:印度土兵(主力)、農民、手工業者6.英雄人物:章西女王7.結果:失敗8.意義:印度民族大起義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識的覺醒。是19世紀中期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第2課 俄國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 1.俄國統一:16世紀初莫斯科公國建立統一俄羅斯國家,伊凡四世采用“沙皇”稱號,強化了專制統治。2.背景:①俄國盛行農奴制,是一個封閉落后的國家。②農業和手工業主要使用農奴勞動,工商業的發展極其緩慢。3.目的:改變俄國的落后面貌,實現富國強兵4.學習方向:向西方學習5.內容:①政治:改組行政機構,建立中央集權的行政體制,進一步加強了沙皇的專制權力;②經濟:鼓勵興辦手工工場,準許工場主購買整個村莊的農奴;③軍事:創建紀律嚴明的新式常備軍,要求貴族必須到軍隊或行政機構為國家服務,按功勞和才能提拔人才;④文化: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學生,創辦科學院,開辦學校,創辦報紙;⑤社會習俗:提倡學習西方的禮節與生活方式6.作用:積極:①俄國經濟、軍事實力大大增強,為對外擴張準備了條件。俄國一躍成為歐洲軍事強國;②彼得一世改革以強兵和學習西方科學技術為目標,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進程。 局限:農奴制進一步強化,后來成為俄國社會發展的障礙。7.性質:封建地主階級性質的改革 二.廢除農奴制改革(俄國1861年改革或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1.原因:農奴制嚴重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2.目的:擺脫農奴制危機,鞏固貴族地主統治3.時間: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4.內容:農奴獲得人身自由,可以改變身份,自由轉換職業;農奴在獲得解放的同時,可以獲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須出錢贖買,所出價錢高出當時的地價。5.意義:1861年改革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改革廢除了農奴制,促使社會的各個方面出現了新的氣象,推動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但是,農奴制的殘余仍然存在,影響著俄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6.性質: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第3課 美國內戰一.領土擴張(從東到西,東到大西洋,西到太平洋) 1.根本原因:奴隸制種植園經濟阻礙了北方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或美國南北兩種不同經濟制度的矛盾)2.矛盾焦點:奴隸制的存廢問題 3.導火線:1860年,林肯當選總統4.開始:1861年4月(南方軍隊挑起)5.轉折:1862年兩部法律文獻的頒布: ①《宅地法》:滿足人民對土地的要求;②《解放黑人奴隸宣言》:規定從1863年元旦起,廢除叛亂各州的奴隸制,允許奴隸作為自由人參加北方軍隊。意義:調動了黑人奴隸的積極性,扭轉了戰爭局勢。6.結束:1865年,北方勝利二.性質:美國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三.意義:維護了祖國的統一,廢除了奴隸制度,清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四.評價林肯領導了南北戰爭并取得的勝利,為維護祖國統一和解放黑人奴隸作出了杰出的貢獻,是美國歷史上著名的總統。五、比較美國南北戰爭與美國獨立戰爭 第4課 日本明治維新(1868年)1.德川幕府的統治倒幕運動的原因:①根本原因:德川幕府的鎖國政策阻礙了日本資本主義發展。②直接原因(外因):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入侵(黑船事件),加深了日本的民族危機,激化了國內矛盾。2.倒幕運動:王政復古政變。改年號為“明治”。主力:中下級武士。3.明治維新 (1)時間:1868年 (2)目的:富國強兵,擺脫民族危機,鞏固天皇統治(3)內容及作用:①政治上: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天皇統治,加強中央集權)②經濟上:推行地稅改革,以“殖產興業”為口號,大力發展近代經濟。(促進資本主義發展)③軍事上:實行征兵制,建立新式軍隊;(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 ④社會生活:提倡“文明開化”,向西方學習,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大批人才)(4)影響:①積極性:日本迅速走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于資本主義強國之列.)②局限性:日本強大起來后,很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軍國主義色彩濃厚)(5)性質: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改革。第二單元 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技文化第5課 第二次工業革命一.背景: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迅速發展,自然科學也取得了重大進步。二.開始:19世紀六七十年代 三.特點:科學研究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四.成就(表現)(一)電力的廣泛使用1.英國: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2.美國:愛迪生,白熾燈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火力發電站和輸電網)。 3.電器:發電機、電焊、電鉆、電車、電話、電報(通信)4.世界由此進入了“電氣時代”(二)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1.內燃機:①奧托:煤氣內燃機;②戴姆勒:汽油內燃機;③狄塞爾:柴油內燃機(德國)。2.交通工具 ①汽車:⑴德國本茨;⑵美國福特使用流水線生產汽車。②飛機: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三)化學工業和新材料1.現代炸藥: 瑞典 諾貝爾 1867 2.現代塑料: 美國 海厄特 1869(賽璐珞)3.人造纖維: 法國 夏爾多內(人造絲工業之父)1884五.影響: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成為工業化強國。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壟斷組織,資本主義由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隨之而來的資本主義對外擴張的增強對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六.標志:電力和內燃機的廣泛應用 七.新能源:電力和石油 八.領先國家:美國和德國九.啟示:①科技是一把雙刃劍,科學技術在為人類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方便時,也會帶來環境影響。②積極開發新能源,保護環境。③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第6課 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1.人口增長(1)原因: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發展 馬爾薩斯(2)工業革命與人口增長的關系?答:①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人口的迅速增長。②人口增長也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和龐大的商品銷售市場。(3)勞動力結構變化(表現):①越來越多的人放棄農業生產,專門從事工業和商業。②越來越多的婦女走出家庭,成為工業勞動者。(為社會地位的提高創造條件)2.大眾教育(1)原因(目的):為了適應工業化發展的需要 (2)時間:19世紀以后(3)國家:德國和法國 (最早建立起國家教育體系)(4)表現:① 19世紀初,德國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學校、中等學校、 大學組成的系統教育體系;② 1802年,法國通過法律開設政府資助的中等學校;(中等學校)③ 從1870年開始,英國、法國開始對兒童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免費義務教育)(5)作用: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歐美各國的大眾文化水平,促進了社會發展。3.城市化 (1)背景:工業革命后,隨著工商業的發展,大量人口涌入城市(2)城市化問題及改善措施:問題:城市缺乏統一規劃,城市的環境很差改善:19世紀中期,城市的環境開始得到改善,一些基礎設施建立起來。4.社會問題表現:貧富分化加劇和環境污染嚴重 第7課 近代科學與文化 一.科學家(1)牛頓(英國科學家) 地位: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之一。成就: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光學分析、微積分學;1687年出版《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意義:物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他的科學發現,使人類對客觀世界的探索向前邁了一大步)。(2)達爾文(英國生物學家)成就:1859年出版《物種起源》提出“進化論”觀點意義:打破了千百年來“上帝創造萬物”的神創論,在生物科學領域掀起了一次偉大革命。二.文學巨匠(1)巴爾扎克(法國著名作家)代表作:《人間喜劇》(法國社會的百科全書),其中有《高老頭》、《歐也妮·葛朗臺》。再現了法國19世紀早期紛繁復雜的社會圖景,給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的變遷史。(2)列夫·托爾斯泰(俄國偉大作家)代表作:《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思想內容:一方面深刻抨擊了俄國專制主義和地主對農民的殘酷壓榨,另一方面又否定暴力革命,宣揚道德上的博愛)地位:列寧稱他為“俄國革命的鏡子”(他的小說反映了在社會轉型時期俄國農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狀態)。三.音樂美術大師(1)貝多芬(德國作曲家)代表作:第三交響曲《英雄交響曲》(完成于1804年,這部作品氣勢磅礴,表達了貝多芬對自由、平等和博愛的渴望)。地位:是一部反映重大社會題材的作品,標志著貝多芬在思想上和藝術上的成熟。(2)梵高(荷蘭畫家)代表作:《夜間的咖啡館》、《向日葵》(明亮、艷麗的黃色花瓣,表達了畫家對生命的贊美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三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后初期的世界第8課 第一次世界大戰 1.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1)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背景:為了奪取更多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根本目的:重新分割世界,爭奪世界霸權。(2)“三國同盟”:德、意、奧(德為核心) “三國協約”:英、法、俄(英國為核心)①兩大集團形成的影響:兩大軍事集團展開瘋狂的擴軍備戰,沖突不斷。②兩大集團形成的根本原因: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后果)。2.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1)導火線(直接原因):1914年6月,薩拉熱窩事件(2)根本原因: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3)開始標志:1914年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3.大戰進程和結果(1)交戰雙方:同盟國集團和協約國集團(意大利戰時加入協約國集團)(2)主要戰場:歐洲戰場(主戰場)(3)重大戰役:凡爾登戰役,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一戰轉折點)。(4)結束:1918年11月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一戰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5)加速一戰結束的因素:①1917年美國加入協約國參戰;②俄國爆發十月革命,退出一戰。(6)性質:西方列強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而發動的一場帝國主義戰爭.(7)特點:時間長、涉及國家多、范圍廣、規模大、危害大(用了坦克、潛艇等)(8)影響:①大大削弱了歐洲的力量,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的優勢地位。②大戰還削弱了帝國主義的殖民力量,進一步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第9課 列寧與十月革命1.十月革命前的俄國 十月革命的背景:①經濟上:1861年農奴制改革后,俄國資本主義經濟有所發展,但與西歐、北美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比,依然很落后;②軍事上:一戰中,俄國接連失利,國內各種社會矛盾激化,反對戰爭和要求社會變革的呼聲越來越高;③政治上:1917年3月,俄國發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④外交上:臨時政府繼續第一次世界大戰,統治陷入全面危機;2.二月革命(1917年3月)(1)目的:推翻沙皇專制統治 (2)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3)結果:①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②出現兩個政權并存局面。(工兵代表蘇維埃政權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3.十月革命(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裝起義)(1)目的: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2)領導者:列寧 (3)總指揮部:斯莫爾尼宮(4)革命道路:中心城市暴動,武裝奪取政權(5)結果: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取得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工兵蘇維埃政權——人民委員會(6)性質: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7)歷史意義:①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性質)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③推動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發展,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4.蘇維埃政權的建立(1)時間:1917年11月7日晚 (2)地點:斯莫爾尼宮(3)內容:①宣告各地全部政權一律轉歸工兵農代表蘇維埃②通過了《和平法令》③宣布成立蘇維埃政府。(4)鞏固蘇維埃政權的具體措施 5.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了解)(1)時間:1918~1920年(蘇俄三年國內戰爭時期)(2)目的:為了戰勝國內外敵人,鞏固蘇維埃政權(3)內容:①農業:實行余糧征集制;②工業:中小企業國有化③商業:取消自由貿易,實行實物配給制(4)結果:粉碎了外國的武裝干涉和國內的反革命叛亂,鞏固了新生政權。(5)影響:積極:①在鞏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和保證國內戰爭的勝利起到了積極作用。消極:②政策中的許多措施超出了戰時需要的限度,存在著許多弊端。 第10課 《凡爾賽條約》與《九國公約》1、一戰后形成的國際新秩序(或國際格局)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2、一戰后新國際秩序是通過戰后的兩次會議基礎上建立的,這兩次會議分別是: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3、巴黎和會(1)召開:1919年1——6月 (2)主題:討論對德和約和戰后安排(3)操縱國:英、 法、美(4)目的:重新瓜分世界 (5)實質: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贓會議(6)對德和約:《凡爾賽條約》(內容略)(7)最能體現會議的分贓性質的內容: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8)凡爾賽體系的組成部分:《凡爾賽條約》以及協約國與戰敗國之間簽訂的一系列和約統稱為凡爾賽體系。(9)凡爾賽體系作用:暫時調整了戰勝國在歐洲的關系。(10)巴黎和會決定成立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美國最早提議,1920年成立,實質是英法操縱下維護凡爾賽體系的工具,后被聯合國所取代) (11)巴黎和會關于中國問題的處理:無視中國的正當要求,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全部轉給日本。(啟示:弱國無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結果:引發了國內的五四運動,中國代表拒絕在條約上簽字。4.華盛頓會議(1)召開:1921年 華盛頓 (2)主導國家:美國 (3)參會國:9國(4)目的:調解帝國主義國家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矛盾(5)主要條約:對中國的《九國公約》(6)內容:①宣稱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②建立并維護各國在中國的商務實業機會均等原則(7)評價:使美國長期追求的“門戶開放”最終實現,阻止了日本獨霸中國的企圖,維持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中國的局面。(8)作用:重新調整和確立了戰勝國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關系。(9)實質: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新體系(10)評價:積極影響: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確立了戰后帝國主義的新秩序(11)局限性: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不能長期維持下去。 第11課 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1.新經濟政策(1921年春 列寧領導)(1)背景:隨著國內戰爭的結束,只有改變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才能恢復和發展生產。(2)主要內容:①征收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②允許使用雇傭勞動力和出租土地,農民可以自由買賣納稅后的剩余產品,實行自由貿易;③允許私人經營中小企業;④實行按勞取酬工資制。(3)作用(影響):調動了生產者的積極性,迅速緩解了危機,鞏固了工農聯盟,促使國民經濟穩步發展2.蘇聯的建立 (1)蘇聯的成立:1922年年底,成立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最初僅有4個加盟共和國: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南高加索聯邦) (2)注意區別:俄國名稱變遷:①沙俄:1547-1917年,②蘇俄:1917-1922年,③蘇聯:1922-1991年( 1991年蘇聯解體)。④俄羅斯:1991——現今3.蘇聯工業化(1)提出時間、人物:1925年 斯大林(2)目的:實現國家工業化 (3)開始時間:1926年(4)措施:兩個五年計劃(1928——1937)(5)重點:優先發展重工業(6)作用:落后農業國變成強大的工業國;蘇聯工業總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7)蘇聯工業化的特點: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計劃下完成的。 指令性計劃的優點:它使蘇聯能夠在短時期內,集中全國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實現工業化;指令性計劃的缺點:這種排斥市場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模式被固定下來,致使蘇聯經濟日益僵化。4.農業集體化(1)背景:1927年年底到1928年年初,蘇聯發生嚴重的糧食收購危機,斯大林決心用行政手段加快農業集體化進程,解決糧食問題(2)目的:為適應工業化快速發展的需要。(3)時間:20世紀30年代初(4)措施:①開展消滅富農運動;②政府支持建設集體農莊,組建拖拉機站;③監督集體農莊執行國家的生產計弊端:農民的利益受到嚴重損害,致使蘇聯農業生產長期停滯。5.蘇聯模式(又稱“斯大林模式”)(1)形成標志:1936年蘇聯新憲法的頒布——蘇聯確立社會主義制度。(2)特征: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和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3)影響(評價斯大林模式):積極作用:①蘇聯模式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促進了蘇聯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為蘇聯軍民奪取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消極作用:由于沒有尊重經濟規律,隨著時間的推移,蘇聯模式弊端日益暴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嚴重體制障礙。6.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成就?(措施有哪些?)經濟上:①1928年—1937年,先后完成第一、第二個五年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使蘇聯由落后的農業國變成強大的工業國;②實行農業集體化。政治上:1936年,蘇聯公布新憲法,規定蘇聯是工農社會主義國家,標志著蘇聯模式的形成。7.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過程中,中國應從蘇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中吸取怎樣的經驗教訓?從中得到哪些啟示呢?(1)經驗:①國家建設應有計劃的指導; ②發展工業尤其是重工業,有利于提高綜合國力。 (2)教訓:①經濟上要尊重價值規律和市場規律, 不應過分用行政命令管理經濟,農輕重比例要協調發展;②重視民生問題(3)啟示:①國家發展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②要遵守客觀經濟規律;③從本國國情出發,實事求是;④農輕重比例要協調發展;⑤要重視民生問題;⑥要加強民主與法制建設。 第12課 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1.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亞洲)(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對印度過度壓榨;1918—1919年,印度農業歉收、疾病流行,導致印度人民與英國殖民者矛盾激化。(2)領導人:甘地。(3)時間:1920年。(4)內容(斗爭方式):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工作;拒絕在英國學校讀書;鼓勵發展手工紡織業,抵制英國商品;拒絕納稅等。(5)結果:1922年發生了農民焚燒警察局的事件,甘地決定停止運動。2.文明不服從運動(1930年)(1)斗爭方式:采取不服從形式。(2)內容:提出降低田賦、釋放政治犯、廢除食鹽專賣法(3)主要活動:自取海水制鹽(4)結果:印度總督與甘地談判,雙方妥協(5)影響:①動員了廣大群眾,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②控制了群眾的斗爭方式,保證了資產階級對運動的領導權。(局限性:將革命運動局限于非暴力的形式,束縛了人民的手腳,影響了革命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反映了印度資產階級的軟弱性與妥協性)3.埃及的華夫脫運動(非洲)(1)背景:①一戰期間,埃及淪為英國的“保護國”,實際成為英國的殖民地。②戰爭期間,埃及經濟快速發展,資產階級逐漸壯大;(埃及民族資產階級的興起)戰爭結束后,英國繼續維持在埃及的統治,激起埃及人民的強烈反對。(2)時間:1918——1922年 (3)領導人物及政黨:扎格魯爾 華夫脫黨(4)過程: ①提出要求:向英國政府提出讓埃及完全獨立的要求,②斗爭方式:和平示威、武裝起義((5)結果:1922年,英國政府被迫有條件地承認埃及獨立。(6)意義:為埃及民族民主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4.墨西哥的卡德納斯改革(拉丁美洲)(1)背景:1910年,墨西哥發生資產階級革命。1917年政府頒布了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墨西哥憲法》,并未得到有效執行,墨西哥社會、經濟依然發展緩慢。(2)時間及人物:1934年;墨西哥總統卡德納斯。(3)改革目的:為改變墨西哥的落后狀況,保證憲法的施行。 (4)內容:政治:①打擊寡頭勢力,確立中央集權的資產階級民主政治體制;經濟:②推行土地改革,在全國范圍內分配土地,打破少數人占有大量土地的局面;③將服務業和大型工業收歸國有,謀求民族經濟的獨立與發展;教育:④發展教育,提高人民文化水平。(5)性質: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性質改革。(6)意義:卡德納斯改革體現了1917年憲法的要求,鞏固了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為墨西哥社會、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四單元 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13課 羅斯福新政1.從繁榮到危機——經濟危機(1929——1933年)(1)根本原因: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社會化大生產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直接原因: 生產相對過剩 (美國紐約股票交易所股票暴跌)(2)特點:①范圍廣;②時間長;③破壞性大 (3)范圍:席卷整個資本主義世界(4)影響:①工人大量失業,勞動人民生活惡化,流離失所。 ②銷毀商品、生產破壞。③經濟危機引起政治危機,造成各國社會的動蕩不安。2.羅斯福新政(1933年)(1)開始:1933年,羅斯福(2)目的:鞏固資本主義制度(根本)(3)特點(手段、新在何處):國家干預經濟(4)主要措施:①整頓金融體系。(通過《緊急銀行法案》,整頓銀行,恢復銀行信用。)②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通過《國家工業復興法》、《全國勞工關系法》) 調整農業政策。(通過《農業調整法》,調整生產和銷售,限制產量,保護農產品價格.)推行以工代賑。(興建大量公共工程,為失業者提供就業機會.)⑤建立社會保障制度。(通過《社會保障法》,建立社會保障制度,建立應急的救濟機構等,穩定社會秩序.)(5)實質: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調整。(6)性質: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7)意義:積極:①美國經濟開始緩慢復蘇,工業和生產有所恢復,就業人數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②增強了美國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恢復了美國人民的信心,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開創了資本主義國家干預經濟的先河 )局限:未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無法解決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8)羅斯福新政給我們哪些啟示?(對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啟示)①立足國情,實事求是;②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可以相互借鑒相互學習③遵循客觀經濟規律;④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⑤勇于探索創新;⑥關注民生;⑦走可持續發展和科教興國發展道路等 第14課 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權的建立1.墨索里尼組織法西斯黨,1922年 法西斯黨徒向羅馬進軍,法西斯專政建立。(第一個法西斯政權,在經濟危機前建立)2.對外擴張:1935年,意大利發動了侵略埃塞俄比亞的戰爭,1936年宣布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亞二.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1.背景:受經濟大危機的沉重打擊;對一戰后形成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不滿。2.人物: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黨3.法西斯專政建立: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建立了德國法西斯政權,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4.德國法西斯統治表現:①內:⑴“國會縱火案”,解散了工會;⑵思想:焚燒了大量的進步書籍;⑶迫害猶太人。②外:⑴1935年德國公開撕毀《凡爾賽條約》實行普遍兵役制建立起龐大的軍隊;⑵1936年,德國派兵進駐萊茵非軍事區;⑶1938年吞并了奧地利;⑷1939年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三.亞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1.背景:日本覬覦中國之心由來已久;經濟大危機,日本經濟受到重創;對對一戰后形成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不滿。2.核心:軍部 3.擴張:①1931年日本關東軍策劃九一八事變②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發動盧溝橋事變,開始全面侵華戰爭。4.日本法西斯專政建立:1936年受軍部控制的廣田弘毅上臺組閣,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 第15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原因1.根本原因:帝國主義國家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2.直接原因: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的影響。 3.客觀原因:英法等國的綏靖政策,使法西斯國家得寸進尺,加速了二戰的爆發。(頂峰:《慕尼黑協定》的簽訂)。二.二戰的全面爆發及主要戰場(交戰雙方:軸心國、世界反法西斯聯盟)1.東方主戰場:1937年 七七事變,中國全民族抗戰開始。2.全面爆發:1939年9月1日,德國突襲波蘭,英法對德宣戰3.主要戰場:①東方主戰場②歐洲西線戰場③歐洲東線戰場④太平洋戰場4.擴大:1941.6德國突襲蘇聯(蘇德戰爭爆發);莫斯科保衛戰(粉碎了德國不可戰勝的神話)。5.最大規模:1941.12.7珍珠港事件,美國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三.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及戰爭形勢的轉折1.世界反法西斯聯盟:1942.1.1《聯合國家宣言》簽署意義: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正式形成,各國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相互支援,協同作戰,逐漸扭轉了戰爭的形勢。2.二戰的轉折:1942.7-1943.2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蘇德戰爭轉折/二戰轉折)3.1943年9月,意大利宣布無條件投降4.1944年6月,美英盟軍諾曼底登陸(意義: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德國陷入東西兩個戰場的夾擊之中,加速了德國的滅亡)四.三次著名的國際會議1.開羅會議,1943.11(中、美、英《開羅宣言》明確規定,日本竊取中國的領土,例如東北、臺灣和澎湖列島等國,必須歸還給中國)。2.雅爾塔會議(1945.2 美蘇英)(1)目的:為協調盟軍行動,取得戰爭的最后勝利。(2)內容:①決定徹底消滅德國法西斯主義②戰后德國有美英蘇等國實行分區占領③決定戰后成立聯合國④蘇聯承諾在歐洲戰事結束后三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3.波茨坦會議(1945.7 美英蘇):重申了雅爾塔會議關于處理德國的精神,并與中、美、英三國的名義發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開羅宣言》的條件必須實行施。五.戰爭結束(1)1945年5月8日,德國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2)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放原子彈、蘇聯出兵中國東北。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正式簽署投降書,二戰結束。 六.性質: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七.二戰勝利的原因:戰爭的正義性;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團結協作等。八.影響:①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戰爭;②二戰的勝利,徹底粉碎了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通過戰爭稱霸世界的野心;③徹底結束了列強通過爭奪殖民地瓜分世界的歷史;④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⑤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九.二戰啟示:(1)和平來之不易,世界大戰的悲劇不能重演。 (2)人民是戰勝法西斯的決定力量,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3)不同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國家在平等的基礎上能夠聯合起來,共同迎接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4)國與國之間應該和平共處。(5)只有加強各國的交流與合作,反對霸權主義,反對新殖民主義;用和平方式解決各國的爭端;發揮聯合國的作用,才能避免戰爭。(避免戰爭的做法) 第五單元 二戰后的世界變化第16課 冷戰一、冷戰含義:冷戰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40多年間,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集團之間既非戰爭又非和平的對峙與競爭狀態。二、美國推行冷戰政策的原因1、美蘇在國家利益的對立(根本原因)、國家戰略的對立和社會制度的巨大差異。美蘇勢均力敵。2、二戰后,美國成為世界上軍事、經濟實力最強大的國家,妄圖稱霸世界;蘇聯和東歐人民民主力量的壯大,使美國的稱霸計劃受阻。3、戰后人心思定。三、開始標志:1947年,美國杜魯門主義出臺(美國的全球擴張政策)。四、冷戰表現:1、政治上:杜魯門主義出臺(影響:標志著美蘇戰時同盟關系正式破裂,冷戰開始。)2、經濟上:1947年,實施馬歇爾計劃(又名“歐洲復習計劃”)(目的:企圖通過援助西歐恢復經濟,穩定資本主義制度。評價:是杜魯門主義的又一次大規模運用,也是美國實施冷戰政策的又一步驟;實質:控制西歐,遏制蘇聯,稱霸世界)3、軍事上:1949年北約成立。4、蘇聯對策:1955年成立華約。(影響:標志著美蘇兩極格局形成)5、冷戰高潮:柏林危機6、兩個德國的形成: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領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10月,在蘇占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從此,歐洲冷戰對峙的局面基本形成。(德國的分裂)五、兩極格局形成的影響:1、美蘇爭霸,帶來了世界的動蕩不安,威脅了世界和平。2、美蘇互相牽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爆發。3、客觀上推動了科技的發展。六、北約與華約對峙(1)北約:1949年美英法等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2)華約:1955年蘇聯和東歐7國成立“華沙條約組織”(3)影響:兩極格局形成。(兩極格局形成標志:北約與華約兩大軍事集團的建立) 第17課 二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一、戰后的西歐(一)二戰后初期,西歐經濟恢復和發展的原因;1、外因:得到了馬歇爾計劃的援助;2、內因:①憑借原有的工業基礎②采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③制定了恰當的經濟發展政策。(二)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歐國家走向聯合的目的:1、為了振興經濟;提高國際地位;2、在美蘇對抗中維護自身安全和利益。(三)西歐聯合過程:1、歐共體的成立:過程:(1)20世紀50年代初,法國和聯邦德國等六國組建歐洲煤鋼共同體;(2)1958年,六國又建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3)1967年,這三個組織合并為歐洲共同體,簡稱“歐共體”(歐盟的前身)意義:促進了西歐國家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高。2、歐盟的成立(1993年)基礎(前身):大部分西歐國家在歐共體的基礎上組成。性質:區域性的經濟、政治組織。作用:★大大加快歐洲一體化的進程。★歐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推動世界朝多極化方向發展。二、二戰后的美國經濟發展三階段:1、二戰后至50、60年代,經濟繁榮(原因:美國積極拓展世界市場,應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產技術);2、20世紀70、80年代,經濟發展速度放緩;3、20世紀90年代:經濟進一步發展,出現以全球化、信息化為特征的新經濟。三、二戰后的日本(一)戰后日本經濟發展的原因:(1)外因:①戰后美國在日本推行非軍事化和民主改革;②戰后美國扶持日本,主要是朝鮮戰爭時日本獲得大量軍需訂單。(2)內因:①日本政府制定適當的經濟發展政策;②大力引進先進技術。(二)發展表現: ①1968年,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②20世紀七八十年代,謀求世界政治大國的地位。(三)20世紀六七十年代西歐、日本發展的影響:促成了資本主義世界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沖擊了美蘇兩極格局,有利于世界政治多極化趨勢的發展。四、二戰后西歐、日本和美國經濟速發展給我們的啟示:①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②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培養人才;③要適時調整經濟政策;④實施國家干預經濟政策。 五、社會保障制度:1、開始:羅斯福新政期間,頒布《社會保障法》,實行老年保險和失業保險。2、紛紛建立:二戰后 (最早的福利國家:英國)。3、進一步發展:20世紀六七十年代4、評價:社會保障制度是工人階級斗爭的結果。這種制度可以緩和階級矛盾,創造一個有利于經濟發展的穩定的社會環境。但是,社會保障制度不能解決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 第18課 社會主義的發展與挫折一、社會主義力量的壯大1、二戰后社會主義國家由一國走向多國:東歐、亞洲中國、朝鮮、越南;拉美的古巴。2、蘇聯與東歐的關系:蘇聯通過在政治上成立情報局;經濟上成立經互會(影響:蘇聯通過經互會幫助東歐國家克服了戰后經濟困難,但也利用經互會將各成員國的經濟納入蘇聯計劃經濟的軌道。)軍事上成立華約組織扶持控制東歐國家。3、中蘇關系:1949年,中蘇建交;1950年,中蘇締結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影響:加強了社會主義陣營的力量。二、社會主義改革:(一)改革對象:蘇聯模式的弊端(二)赫魯曉夫的改革1、內容:政治上批判斯大林個人崇拜,在經濟上進行了一些改革,如發動墾荒運動;發展飼料生產,廣種玉米;取消農產品的義務交售制,改行工業管理體制;等等。2、評價:一定程度上沖擊了蘇聯模式,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蘇聯模式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內容:(1)在經濟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進步、完善經濟管理體制和加強經濟刺激。(2)同美國展開軍備競賽,把科技進步的重心放在軍事工業。2、評價:(1)蘇聯的一些重工業產品的產量居首位,航天技術可以和美國相抗衡。國民經濟畸形發展。(2)改革沒有從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三)戈爾巴喬夫改革1、內容:實施加速經濟改革的方案,總體效果不佳;政治體制改革上取消蘇共的領導地位,實行多黨制,倡導“公開性”和“政治多元化”2、影響:使人們的思想發生混亂,局勢失控。各加盟共和國的分離趨勢也隨之加劇,最終蘇聯解體。四、東歐劇變(1)原因:根本原因:照搬蘇聯模式,激化矛盾,引發危機。(內因) 客觀原因:① 受戈爾巴喬夫改革的影響,實行政治多元化。② 西方的“和平演變”戰略。(外因)(2)表現:政治上,多黨制和議會民主制。經濟上,實行私有化基礎上的市場經濟。(3)實質:社會制度發生根本性變化五、蘇聯解體(1)導火線:八一九事件(1991.8.19)(2)解體:1991年,戈爾巴喬夫辭職,葉利欽控制全局。1991年年底解體。(3)拓展:蘇聯解體原因?①根本原因:蘇聯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的弊端;②直接原因:戈爾巴喬夫改革背離社會主義方向;③外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變戰略和西方勢力的影響。(4)蘇聯解體影響?①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社會主義事業遭受嚴重挫折;②標志著冷戰(1947-1991)的結束和兩極格局(1955-1991)的終結;世界政治格局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五、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對我們國家的發展有哪些啟示和認識?啟示:①改革要從國情出發,走符合本國國情的道路;②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③ 加強民主法制建設;④ 加強執政黨的領導地位,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認識:①東歐劇變、蘇聯解體是社會主義事業遭受嚴重挫折,是斯大林模式的失敗,而非社會主義自身的失??;②社會主義的發展不會一帆風順,其中必然充滿著艱巨、復雜和曲折,但社會主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第19課 亞非拉國家的新發展一、亞洲:1955年的萬隆會議(亞非會議)1、背景:二戰后越來越多的國家取得民族獨立,面臨著鞏固政權、發展經濟的共同問題。 2、內容:通過了和平相處,友好合作十項原則;形成了萬隆精神。3、影響:①提高了亞非國家和地區的民族自信心,鼓舞了亞非拉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②從萬隆會議開始,發展中國家作為一支新興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舞臺。增強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往來。二、非洲:非洲民族獨立運動首先在北非展開。①利比亞、埃及(在納賽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起義,推翻了英國扶持的封建王朝。成立了埃及共和國。收回蘇伊士運河主權) 阿爾及利亞推翻了法國的殖民統治,獲得了獨立。②1960年,非洲有17個國家獲得獨立,這一年被稱為“非洲年”。③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標志著所有非洲國家都擺擺脫了殖民主義的枷鎖。三、拉美人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1.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羅等人的領導下,推翻了美國支持的獨裁政權和雇傭軍,走上了社會主義發展道路。2.1999年底,巴拿馬人民從美國手中收回了運河區的全部主權。四、二戰后亞非拉獨立運動有哪些啟示?①民族獨立是民族發展的重要保障,要堅決捍衛民族獨立;②增強綜合國力才是實現民族振興的必由之路。 第六單元 走向和平發展的世界第20課 聯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一、聯合國與國際安全:1.聯合國(二戰中的雅爾塔會議決定成立)①1945.10成立、 總部:紐約。②主要機構:①聯合國大會②聯合國安全理事會 (簡稱安理會),擔負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主要責任③聯合國秘書處。2.國際安全:根據安理會或聯大的決議,聯合國可以向沖突地區派出軍事人員,以恢復或維持和平。聯合國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經濟全球化與世界貿易組織:1、經濟全球化:(1)原因:①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各國把發展經濟作為首要任務②生產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根本原因)③國家之間經濟聯系日益緊密。(經濟全球化的推動力:第三次科技革命)(2)表現:①國際投資和貿易迅速增長;②跨國公司影響加大;③生產活動的全球化趨勢加快;④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中國2001年加入。2、世界貿易組織:1995.1.1①宗旨:以非歧視性、開放、公平為原則,促進全球貿易和經濟發展,保證就業、收入與需求的增長,提高人類生活水平。②職能:制定和規范多邊貿易協定、組織貿易談判、解決貿易爭端等。③作用:成員國的關稅水平普遍降低,促進了全球貿易和世界經濟的發展;它與聯合國成為支撐、協調世界經濟和政治的兩大支柱,推動著世界的和平與發展。3、中國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趨勢?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風險的有效措施;引進國外的資金和技術,學習先進的經濟管理經驗,努力提高中國的綜合國力。4、中國融入經濟全球化的表現: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提出一帶一路戰略等。5、如何評價特朗普提高關稅的行為?是全球化過程中出現的波折。其行為屬于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的行為,阻礙了世界經濟的健康發展。 第21課 冷戰后的世界格局一、冷戰后的世界形勢:1.總趨勢是走向緩和,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但仍存在一些矛盾與沖突。 2.威脅世界和平的因素:霸權主義、地區沖突、民族矛盾、宗教紛爭、恐怖主義等。3.美國推行霸權主義的表現:①打著“人權高于主權”的幌子轟炸南聯盟。中國駐南大使館遭到北約導彈襲擊。②未經過聯合國授權,發動戰爭,占領伊拉克。二、冷戰后的世界格局:世界多極化趨勢1、原因:蘇聯解體后,美國是唯一的超級大國,歐盟、日本和中國和俄羅斯等一些國家或國家聯盟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推動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2、多極化趨勢下,美國的企圖及其原因:蘇聯解體后,世界呈現出多極化發展趨勢,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企圖憑借強大的經濟、軍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個以美國為主導的“單極世界”。三、發展中國家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努力①1961年不結盟運動(不跟美國、蘇聯結盟)的興起,標志著廣大發展中國家已經成為國際政治舞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②各國致力于發展經濟增強經濟實力。③七十七國集團的成立,為改變不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四、多極化趨勢下中國的應對舉措:(1)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增強綜合國力;(2)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4)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推動全球治理變革,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第22課 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1.計算機網絡與現代社會生活(1)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隨著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普及,數據庫和計算機網絡建立起來。(2)普及:20世紀90年代,互聯網在全球迅速普及,成為現代社會重要的基礎設施,標志著人類開始進入信息時代 。(3)拓展互聯網是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學習的? ①為人類創造了嶄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②互聯網已滲透到政治、經濟、文化、娛樂、人際交往等領域,對現代社會生活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沖擊,現代社會也因互聯網的存在而更加豐富多彩(4)中學生應該怎樣對待網絡?① 網絡是把“雙刃劍”,既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二者都不可忽略。②我們要趨利避害。既不能因為它的積極因素而放任不管,也不能因為它的負面因素而因噎廢食。我們應該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樹立正確的網絡觀,讓網絡發揮出應有的作用。(5)影響:① 計算機網絡將世界各地聯結成一個整體,創造了人類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觀念;②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的生活空間;③對人類經濟活動產生了直接影響,推動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2.婦女地位的提高表現:⑴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婦女開始獲得選舉權;⑵20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歐美發達國家婦女的獨立意識增強;⑶今天,全世界絕大多數的國家和地區的婦女都有了選舉權。⑷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升,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參加社會工作。⑸女性就業率持續增長。3.女性存在問題及原因(1)問題:就業性別歧視(現象)。(2)原因:受歷史、文化傳統、男尊女卑等諸多因素的影響。(3)法律保障: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中國:1992年4月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獲得通過。自1992年10月1日起施行。4.生態與人口問題(1)生態問題:大氣污染、化學污染、資源短缺、土地荒漠化。(2)人口問題:①表現:人口增長過快,2011年,全球人口達到70億。②影響:人口過快增長帶來了巨大的環境壓力,世界糧食問題日益凸顯。在教育、就業、住房、社會保障等方面,也帶來了新的挑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