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年級下冊 病句的辨識與修改什么是病句?病句是指在語法、邏輯或修辭上存在錯誤的句子,使人難以理解或產生歧義。中考關于病句的題型可以分為2大類:(1)客觀型試題。也就是辨析判斷性質的選擇題。(2)主觀型試題。即對病句進行修改,可劃分為語句修改類和語段內病句修改類。主觀型該題型可分為“選出有語病的一項”和“選出沒有語病的一項”兩種情況。解答此類題,明確病因是關鍵。常見病句的類型有下面幾種。病句的種類和原因有哪些?病句的種類主要包括:成分殘缺、搭配不當、語序不當、表意不明、不合邏輯等。產生病句的原因可能是作者表達能力有限,或者是寫作時疏忽大意等。一、搭配不當1.主謂搭配不當例:他一進教室,同學們的眼睛都集中到他的身上。解析:句中主語“眼睛”與謂語“集中”搭配不當。“眼睛”不能“集中”,應改為“目光”。2.動賓搭配不當例:英雄們把紅旗和勝利插上了敵人的陣地。解析:句中動賓搭配不當,“紅旗”可以插,“勝利”怎么插?應改為“英雄們把勝利的紅旗插上了敵人的陣地”。3.主賓搭配不當例:冬天的上海是美麗的季節。解析:本句提取主干為“上海是季節”,“冬天”是“季節”,“上海”不是“季節”,應改為“上海的冬天是美麗的季節”。4.修飾語和中心語搭配不當例:我們有一雙聰明能干的手,什么造不出來?解析:本句屬于修飾語和中心語搭配不當。“聰明”不能修飾“手”,應把“聰明”改為“靈巧”。5.一面與兩面搭配不當。例:攝影作品拍得好壞,詩歌寫得有味無味,是由一個人的思想、藝術修養決定的。解析:句中“思想、藝術修養”的含義是確定的,意思是“有思想、藝術修養”,只能與前面的“拍得好”、“寫得有味”意思搭配。這個句子要做到前后搭配,需要在“思想、藝術修養”后加“高低”一詞。二、用詞不當1.感彩不當。如:他認真刻苦的學習精神,值得我們每個同學效尤。(效尤含貶義,可改為“學習”)2.關聯詞使用不當。如:只要堅持下去,我們才能取得成功。(關聯詞語一般成對使用,“只要”一般與“就”搭配,“只有”與“才”搭配。)3.意思表達不當。如:他這個人,性格直爽,為人忠厚,說起話來信口開河。(“信口開河”意為“隨口亂說一氣”,此處誤用為“快言直語”。)4.詞性誤用。如:從大量統計資料來看,吸煙能導致癌癥是無可疑問的。(“疑問”是名詞,應改為“置疑”。)5.大詞小用。如:每個老師日常從事的事業,是平凡而又偉大的。(“事業”應改為“工作”。)三、語序不當1.名詞修飾語次序不當例:在新中國的建設事業中,他們發揮著無窮的蘊藏著的力量。解析:“無窮的”應緊靠“力量”。多項定語與中心語的正確次序一般是:①表領屬性的或時間、處所的;②指稱或數量的短語;③動詞或動詞短語;④形容詞或形容詞短語;⑤名詞或名詞短語。另外,帶“的”的定語放在不帶“的”的定語前。2.動詞修飾語次序不當。例:開考半個小時后,就有人陸續交卷。“陸續”應移到“有”的前面。多項狀語次序比較復雜,須特別注意的是:①先時間后處所;②先介詞結構后動詞、形容詞;③表示對象的介詞結構一般緊靠中心語;④不要弄錯修飾對象。3.關聯詞語位置不當。例:他如果不能實事求是,事業就會受到損失。解析:“他”應移到“如果”后面。一般來說,兩個分句同一個主語時,關聯詞語在主語后邊;不同主語時,關聯詞語在主語前邊。四、成分殘缺1.缺少主語例: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使廣大青年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解析:“通過”與“形式多樣的活動”構成介賓短語,充當狀語,后一分句由“使”領起,造成該句缺少主語,“通過”或“使”保留一個即可。2.缺謂語例:中國人民正在為建設一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為建設一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是個介詞結構,只能作狀語而不能作謂語。“為建設強國”怎么樣?話沒說完。在“強國”后面補上“而努力奮斗”,句子就有謂語了。例:發射試驗通訊衛星取得圓滿成功,表明我國已經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成、研制、發射、跟蹤、測控和試驗地球同步通訊衛星工程體系的能力。這種較長較復雜的句子,乍一看沒什么毛病,但提取主干后變成了“表明我國已經能力”,顯然是缺謂語了。在“已經”后面加個“具備”,成分就完整了。3.缺少賓語中心語例:經過阿富汗與伊拉克戰爭,美國得出無須依靠大型軍事基地也可以打贏一場戰爭。解析:此句缺少賓語中心語,“得出”與“打贏一場戰爭”不能搭配,應在“戰爭”后面加上“的結論”。4.缺介詞例:周日,嘉成老師跟他關系最好的宏濤老師去逛街了。乍看好像沒什么問題,分析一下句子成分會發現“跟他關系最好的”是修飾“宏濤老師”的定語成分,而這里想表達的是“嘉成老師和宏濤老師”去逛街了。若要修改,在“跟”字前加個“和”即可。五、成分贅余成分贅余,顧名思義就是句子里有多余的成分,造成了語義重復的問題。1.主語有多余成分例:全場座位座無虛席,教授的報告贏得了同學們的熱烈掌聲。“座無虛席”的“座”已經是“座位”的意思了,沒有必要再說一次“座位”。例:我這次沒考好的原因,是因為沒按老師的要求認真審題。“原因”和“是因為”說重復了。可以改成“我這次沒考好,是因為沒按超帥的要求認真審題”,或者“我這次沒考好的原因是沒按老師的要求認真審題”。2.謂語有多余成分例:這位老教授的學術造詣在國內可以堪稱一流。“堪”的意思就是可以、能夠,再說一個“可以”,說重了。可以改成“在國內堪稱一流”或者“在國內可以稱得上一流”。3.賓語有多余成分例:只有密切接觸社會,聯系群眾,才能對國家安危和人民憂樂提出具有真知灼見的意見。“真知灼見”的“見”就是意見的意思,這里直接說“提出真知灼見”就行了,沒必要加“的意見”。例:語文老師們去香山開月會,一天之內走了30公里路的距離。直接說“走了30公里路”就行了,已經是恰當的賓語,沒必要加“的距離”。4.定語多余例:你去勸勸她,讓她別把過去的往事放在心上。“往事”的“往”就是“過去”的意思,“過去的往事”,顯然說重復了,可以說“別把往事放在心上”,或者“別把過去的事情放在心上”。例:昨天是交作文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小勝老師又收到了十多篇作文。“截止日期”就是“最后期限”的意思,“截止日期”也只能是一天,不存在這個范圍里還有“最后一天”的問題。“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犯了語義重復的錯誤。5.狀語多余例:在使用電器的時候,如果一旦出現漏電現象,應該立即切斷電源。“如果”和“一旦”都是表示假設,沒有必要都用,刪去任意一個即可。6.其他多余例:從那以后,這個原本平靜的家里,不時發生使人不安的怪事出來。句中的“發生”就有“出來”的意思,再加“出來”就多余了,形成了補語贅余的問題,應當刪掉“出來”。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深受廣大消費者所歡迎,因為它強化了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使消費者的權益得到最大的保護。“深受……歡迎”已經是完整的表意結構了,再加“所”是多余的。六、結構混亂1.一個句子套用了兩種結構。例:一個人變好變壞,關鍵在于內因起決定作用。“關鍵在于內因”與“內因起決定作用”保留一個即可。2.兩個分句糅成一個單句。指本來是兩個分句組成的復句,卻被雜糅成一個單句。例:小張除跳舞外,兼任報幕、開場、結尾的節目還得由她編導。“小張……兼任報幕”和“開場……由她編導”是兩個分句,各有主語,其間誤用頓號;“兼任”一詞一直管到“節目”,造成雜糅和搭配不當的雙重毛病。3.藕斷絲連。指一句話結構已完整,卻把它的最后部分用作另一部分的開頭。例: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時也不能不發揮民間力量在輿論動員、監督檢查等方面起到無可替代的作用。“民間力量”在前部分作賓語,整個句子已經完整,但加上“在輿論……的作用”部分,又使它作了后部分的主語,整個句子的結構亂了。為突出“民間力量”,可從它后面斷開,再在“在輿論……的作用”前加“民間力量”,使整個句子變成兩句話。4.中途易轍。一句話說了一半,忽然另起爐灶,重來一句。例:觀摩了這次關于農村經營承包合同法的庭審以后,對我們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觀摩……庭審”的主語無疑是“我們”(省略了),但接下來的“對我們……的主語”顯然不是“我們”,中途更換主語造成了結構混亂,刪去“對”。七、不合邏輯1.自相矛盾例:他是多少個死難者中幸免的一個。解析:既然“幸免”,自然是沒有死,怎么能說是“死難者中的一個”呢?應改為“多少人遇難了,他是幸免的一個”。2.并列不當。例:他們一面拼命地往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淵。解析:“一面……一面……”表示兩件事同時進行,句中的兩件事顯然不是同時的,應改為“他們雖然拼命地向上爬,但是最終不免跌落深淵”。3.強加因果。例:最近我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來,結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解析:去了南方回來思想變了,可以說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結果,現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說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結果”呢?4.主客體顛倒。例:他從小在這長大,這里的山山水水,對他太熟悉了。解析:“山山水水”是客觀存在,是“熟悉”的客體,“他”是“熟悉”的主體。這句話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他從小在這長大,對這里的山山水水,他太熟悉了”。八、表意不明1.指代不明。如:有人主張接受,有人反對,他同意這種主張。(這種主張到底是指接受還是反對,交代不清。)2.介詞誤用。如: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對于中國青年是不陌生的。(主體是人,客體是物,即作品,應是人對物不陌生。)辨識病句的方法有哪些?辨識病句的方法主要包括:語感審讀法、主干枝葉梳理法、造句類比法等。其中,語感審讀法是指憑借語感判斷句子是否通順;主干枝葉梳理法是指通過分析句子的主干和枝葉,找出句子的病因;造句類比法是指用相似的句式造句,對比原句和仿句的差異,從而找出病句的病因。修改病句的正確步驟是什么?修改病句的正確步驟主要包括:找出病因、修改錯誤、復查驗證。其中,找出病因是關鍵,需要根據病句的類型和原因進行分析;修改錯誤需要根據病因進行相應的修改,保持句子的流暢和含義不變;復查驗證是最后一步,需要仔細檢查修改后的句子修改病句的五字訣:①增(成分殘缺的)②刪(多余的)③換(用詞不妥當的)④簡(修改應簡要)⑤調(不搭配,不照應的)五查,對修改后的句子進行復查性質的校對閱讀,看看是否通順,有無新的語病產生,是否把說話人本來的意思表達清楚了。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