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期末考試知識梳理第二單元 理解權利義務第三課公民權利第1課時 公民基本權利第一目 政治權利和自由27、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有哪些?(是什么)★★★(1)政治權利和自由(2)人身自由(3)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4)平等權(5)宗教信仰自由(6)婦女、兒童和殘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權利受到憲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28、我國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權利和自由?(是什么)★(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①條件:我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②★重要性: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政治權利,行使這項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2)政治自由①內容:我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②重要性: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愿。(3)★監督權①內容:我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②重要性:有助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權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29、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和自由有什么意義?(為什么)★我國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和自由,參與國家政治生活,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這是人民行使當家做主權利的重要體現。第二目 人身自由30、如何理解人身自由?(是什么)★★(1)含義: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2)內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3)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獨立、自由、有尊嚴地生活。31、如何理解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是什么)★★(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憲法規定: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2)人格尊嚴不受侵犯。①原因: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應當享有受他人和社會尊重的權利。②憲法規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③內容:公民的人格尊嚴權包括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等。(3)住宅不受侵犯①原因: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寧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間。②憲法規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憲法規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察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第三目 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32、我國公民的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包括哪些?(是什么)★★(1)財產權。①重要性:我們的生存和發展及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滿足,都離不開財產。②憲法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③內容:公民可以通過合法方式取得財產,并依法占有和使用,獲得收益和進行處分。(2)勞動權。①含義:一切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有勞動就業和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②憲法規定: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③重要性:這是公民賴以生存的基礎。人們通過勞動,參與社會生產與服務活動,獲得勞動報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實現自身價值,也為國家和社會作出貢獻。(3)物質幫助權。①憲法規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②保障措施:國家發展為公民享受這些權利所需要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療衛生事業。(4)★受教育權。①含義: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從國家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并獲得相應物質保障的權利。②重要性:教育為個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礎,為人類文明傳遞薪火,成就民族和國家的未來。③保障措施:國家實行義務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國家制定資助政策,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5)文化權利。①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進行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②保障措施:國家對于從事教育、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和其他文化事業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創造性工作,給以鼓勵和幫助。(6)其他權利。此外,我國公民還享有平等權、宗教信仰自由等權利,婦女、兒童和殘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權利受到憲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第2課時 依法行使權利第一目 行使權利有界限33、公民應如何依法行使權利?(怎樣做)★★★(1)任何權利都是有范圍的。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2)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不能以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集體利益為代價。同時,每個人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都應當受到尊重和保護,我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也不得損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第二目 維護權利守秩序34、公民應如何維護權利?(怎樣做)★★★(1)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2)每個公民都應該樹立按照法定程序辦事的意識,通過正確的途徑和方式維護自身權益。(3)公民權利受到損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權利。35、公民維護權利守程序有什么意義?(為什么)★遵守正當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實際享受權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糾紛。36、公民維護權利的方式有哪些?(是什么)★★★維護權利的方式包括:和解、調解、仲裁和訴訟等。(1)和解。和解是當事人之間通過協商自行解決糾紛的方式。一些常見的消費、勞動爭議和交通事故糾紛等,當事人可以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依據法律,直接對話,分清責任,達成協議,解決糾紛。(2)調解。調解是通過調解組織解決糾紛的方式。調解人以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以及社會公德為依據,對糾紛雙方進行疏導、勸說,促使他們相互諒解,進行協商,自愿達成協議,解決糾紛。我國調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3)仲裁。仲裁是通過仲裁機構解決糾紛的方式。公民與其他個人或組織之間發生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爭議時,可以申請仲裁。當事人根據他們之間訂立的仲裁協議,自愿將其爭議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約束。(4)訴訟。訴訟是通過人民法院解決糾紛的方式。公民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維護自身權益。公民遇到人身關系或財產關系的爭議,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公民對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公民認為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侵犯了自己的權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第四課公民義務第1課時 公民基本義務第一目 遵守憲法和法律37、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義務有哪些?(是什么)★★★(1)遵守憲法法律(2)維護國家利益(3)依法服兵役(4)依法納稅(5)勞動(6)受教育(7)夫妻雙方實行計劃生育(8)父母撫養教育未成年人(9)成年子女贍養扶助父母。38、遵守憲法和法律的原因及表現是什么?(是什么)★★(1)原因:我國憲法和法律是全國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體現,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是公民對國家和社會應盡的職責。(2)表現: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39、公民應如何遵守憲法和法律?(怎樣做)(怎樣做)★★★(1)建設法治社會,我們要認識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權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2)我們要自覺做到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共同營造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要自覺學習法律知識,了解法律程序規定,以法律來指導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做到依法辦事。第二目 維護國家利益40、維護國家利益的內容有什么?(是什么)★★★(1)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①原因:我國是統一多民族國家,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是我國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保證。②做法:每個公民都應當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興衰、民族興亡緊密聯系在一起,自覺維護國家領土的完整和主權統一,維護民族之間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關系。(2)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①維護國家安全:包括維護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不受侵犯,國家秘密不被竊取、泄露和出賣,社會秩序不被破壞,等等。②維護國家榮譽:包括維護國家的尊嚴不受侵犯,國家的榮譽不受玷污。③維護國家利益:包括維護國家的政治、經濟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第三目 依法服兵役41、依法服兵役的原因、制度和分類是什么?(是什么)★★(1)原因:①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職責。②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公民的光榮義務。為了保衛祖國,我們要自覺履行這項義務。(2)兵役制度:我國實行義務兵與志愿兵相結合、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3)分類:兵役分為現役和預備役。①軍人必須遵守軍隊的條令和條例,忠于職守,隨時為保衛祖國而戰斗。②預備役人員必須按照規定參加軍事訓練,隨時準備應召參戰,保衛祖國。第四目 依法納稅42、依法納稅的原因和后果是什么?(是什么)★★★(1)原因: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依法納稅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2)后果:任何偷稅、欠稅、騙稅、抗稅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43、還有哪些義務?(是什么)★我國憲法還規定了公民應履行的其他義務,包括勞動的義務、受教育的義務、夫妻雙方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父母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和成年子女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等。第2課時 依法履行義務第一目 權利義務相統一44、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是怎樣的?(是什么)★★★(1)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2)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3)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例如,根據我國憲法規定,勞動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45、公民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有什么意義?(為什么)★★(1)行使權利:公民權利的充分實現,可以激發公民的主人翁意識,調動其履行義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覺承擔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2)履行義務:公民自覺履行義務,促進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又為其權利的實現提供和創造更好的條件。46、如何正確處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怎樣做)★★★(1)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2)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47、為什么必須履行法定義務?(為什么)★★(1)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2)依據法律規定,有的法定義務要求公民必須作出一定行為,公民必須按照法律要求去做,否則,就可能構成違法甚至犯罪,會受到法律的追究。(3)我國法律明確規定禁止公民實施某些行為。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會受到法律制裁。48、如何履行法定義務?(怎樣做)★★★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第二目 違反義務需承擔49、什么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是什么)★在社會生活中,公民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或者沒有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都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50、違反法定義務必須承擔怎樣的責任?(是什么)★★違反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1)違反民事法律,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2)違反行政法律,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3)違反刑事法律,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