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八年級歷史與社會·試題卷卷Ⅰ(選擇題,共60分)單項選擇題(30題,每題2分,共60分)1.“它為新中國的誕生提供了合法性形式,它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最終形成創造了條件,它奠定了中共領導下政治協商制度的基礎。”它指的是( ▲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中共七屆二中全會C.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D.中共八大2.紀錄片《復興之路》中說道:“北京天安門,曾在1900年見證了西方列強的野蠻;在1919年見證了中國人民的覺醒;1949年的秋天,它終于迎來了一個嶄新的共和國。”標志著“迎來了一個嶄新的共和國”的事件的是( ▲ )A.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 B.抗美援朝C.首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 D.開國大典3.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下列對聯反映西藏和平解放的是( ▲ )A.南湖煙雨母親船,開天辟地勇向前 B.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C.萬里山河歸人民,五億群眾慶新生 D.祖國大陸獲統一,各民族實現大團結4.正確解讀材料,獲得有效信息,是歷史學科必須培養的學科能力。“抗美援朝戰爭具有保家衛國的正義性”這一結論的得出源自下列哪一材料( ▲ )A.1950年6月,朝鮮南北雙方爆發內戰B.美國派兵支援朝鮮南方軍隊作戰C.在抗美援朝中,涌現邱少云、黃繼光等英雄戰士D.美軍飛機對中國邊境城市進行轟炸掃射,中國應朝鮮黨和政府請求,赴朝參戰5.“在那千鈞一發的時刻/你的胸膛是一道勝利的高墻/敵人的罪惡的槍口被堵住了/你的生命火花像長虹一樣閃耀……”這首詩是獻給誰的( ▲ )A.黃繼光 B.邱少云 C.董存瑞 D.劉胡蘭6.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說:“土地改革是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繼軍事斗爭以后的第二場決戰”,并強調“要組成一條偉大的反封建統一戰線,順利地通過這一關。”這表明土地改革旨在( ▲ )A.推翻君主專制制度 B.發展社會主義經濟C.摧毀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 D.幫助人民當家作主站起來7.曾參加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無黨派人士葉恭綽說:“中山先生所主張的平均地權、耕者有其田都沒有辦到……今天得毛主席來辦到……”“毛主席辦到耕者有其田”的法律依據是( ▲ )A.《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B.《中國土地法大綱》C.《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D.《天朝田畝制度》8.右圖所示為我國在“一五計劃”時期各部門的投資比例(估算),據圖可知我國當時( ▲ )A.優先發展重工業 B.注重技術人才培養C.“農輕重”均衡發展 D.優先發展交通運輸業9.學習歷史應學會區分歷史事實和歷史結論。下列表述中屬于歷史結論的是( ▲ )A.1954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B.“一五”計劃期間建造武漢長江大橋C.1956年第一批解放牌汽車在長春下線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標志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10.1953年至1957年,我國實施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為工業化建設奠定了基礎。下列成就屬于這一時期的有( ▲ )①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建成投產 ②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③武漢、包頭鋼鐵基地建設起來 ④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標志著我國的法制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以下關于這部憲法的敘述,正確的有( ▲ )①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②起臨時憲法的作用③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④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以下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的歷史場景與三大改造直接相關的有( ▲ )①上海水泥廠廠長參加公私合營股東大會②武漢人民慶祝第一座長江大橋建成通車③四川金堂縣貧農分到了土地和勞動工具④蘇聯援助的拖拉機開到農業合作社耕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它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新中國成立后最嚴重的挫折,造成巨大的損失。”這一評價主要針對的是( ▲ )A.“大躍進”造成嚴重的經濟困難 B.三大改造存在過急、過快的問題C.人民公社化運動破壞農村生產力 D.“文化大革命”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災難14.某同學在學習了中國共產黨百年的奮斗歷程后,制作了下列年代尺,其中③處應該填寫的是( ▲ )A.開天辟地 B.當家作主 C.遵義會議 D.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5.到21世紀初,我國已有95%以上的商品資源實現了市場配置,國家定價的商品不足5%,社會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達99%,國家經濟實力明顯增強。這主要得益于( ▲ )A.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 B.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步伐的加快C.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16.“在黨和國家面臨向何處去的重大歷史關頭,中國共產黨就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大政方針作出了正確的政治決斷,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材料中的“政治決斷”是指( ▲ )A.開始實行土地改革B.開展農業合作化運動C.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D.步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17.“開放興則國興!”下列屬于對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正確描述的是( ▲ )A.沿海開放城市——經濟特區——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B.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C.沿海經濟開放區——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內地D.內地——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18.右圖是1949-1984年中國糧食產量柱狀圖。圖中出現了幾個糧食產量快速增長的時期,其主要原因是我國先后實行了( ▲ )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化運動③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9.某公眾號向小張同學推送的文章包含這些關鍵詞:中國夢、“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黨的中心任務。該文章便于他了解( ▲ )A.鄧小平理論 B.“三個代表”重要思想C.科學發展觀 D.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20.2023年,杭州亞運會首創“數字煙花”,代替產生煙塵和粉塵的 “實體煙花”,運用三維動畫、AR 技術等數字科技和其他輔助手段,展示了絢爛的“煙花”場景。“數字煙花”體現出的新發展理念是( ▲ )A.創新、協調 B.協調、綠色 C.開放、共享 D.綠色、創新21.“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總方略,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路線圖”,每一個“全面”都有其重大戰略意義。其中,為著力推進黨的建設而采取的戰略舉措是( ▲ )A.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B.全面深化改革C.全面從嚴治黨 D.全面依法治國22.某年春節聯歡晚會現場公布了這樣一對春聯,“上聯,二十四個節氣,乾坤競秀。下聯,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共存。橫批,天人合一”。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為實現“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共存”而采取的措施有( ▲ )①實現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②少數民族享有高度的自治權③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 ④新中國成立后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了資本主義制度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3.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香港、澳門先后回歸祖國,洗雪百年國恥。在港澳回歸的過程中,與我國簽署聯合聲明的國家分別是( ▲ )A.荷蘭、西班牙 B.英國、葡萄牙 C.荷蘭、葡萄牙 D.英國、西班牙24.使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的事件是( ▲ )A.臺灣當局調整“三不”政策 B.兩岸達成“九二共識”C.連戰“和平之旅” D.習馬會25.國家對少數民族古籍文獻的整理工作取得了大批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出版了少數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詩;藏族史詩《格薩爾王傳》……它們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瑰寶。這說明( ▲ )A.國家重視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和發展 B.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C.西部大開發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 D.實行優惠政策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26.下列圖片所反映的重大活動,集中體現了( ▲ )A.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B.創新宏觀調控機制C.積極推進金融領域改革 D.優化升級產業結構27.1955年,一位西方記者報道說:“萬隆會議最重要結果是共產黨中國變得強大,她贏得很多朋友與善意。”他得出這一結論的依據是新中國( ▲ )A.建立了處理國際關系的準則 B.第一次以五大國身份之一參加會議C.壯大了世界社會主義的力量 D.以“求同存異”方針團結了亞非各國28.“對于一切國際事務,都從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立場和政策,不屈從于任何外來壓力。”這說明我國和平外交政策的特點是( ▲ )A.互不侵犯 B.霸權主義C.獨立自主 D.和平共處29.讀右圖,推動20世紀70年代與中國建交國家數量猛增的直接因素是( ▲ )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深遠影響B.中國已形成全方位的外交布局C.中美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D.田中角榮訪華,中日正式建交30.中華人民共利國的以下外交活動及其歷史意義,對應正確的有( ▲ )①1954年參加日內瓦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以五大國之一的身份參與國際會議,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②1955年參加亞非會議,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加強了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③1971年第26 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外交取得重大勝利④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卷Ⅱ(非選擇題,共40分)本卷有三個小題,其中31題14分,32題14分,33題12分,共40分31.建國初期,人民政權櫛風沐雨、勇毅前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4分)材料一:……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城樓,首都30萬軍民齊集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典禮。毛澤東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按動電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五星紅旗伴隨著《義勇軍進行曲》冉冉升起,54門禮炮齊鳴28響。廣場上響起暴風雨般的歡呼聲,歡慶新中國的誕生。毛澤東宣讀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1)材料一中的事件發生于哪一年?此事件的重要意義是什么?(4分)材料二:鏈接:新中國成立之初,外部有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敵視,內部經濟殘破,政權的穩固受到嚴重威脅。(2)材料二中兩幅圖片分別反映的是哪一歷史事件?依據鏈接,指出他們的共同作用。(4分)材料三:中共中央明確提出編制國民經濟發展計劃的設想。……自1953年起,我國以蘇聯援建的眾多項目為中心,廣大群眾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工業化建設。至1957年底,絕大部分指標大幅度超額完成。(3)根據材料三,概括哪些因素促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取得可喜成績?(4分)材料四:在異國他鄉,裝備落后的志愿軍將士面對用先進工業科技“武裝到牙齒”的敵人,付出了慘烈犧牲。最終實現了毛澤東所說的“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聯系材料三四和所學知識,闡述圖1反映的歷史事件與“一五”計劃有何關聯。(2分)根據大事年表,回答下列問題。(14分)大事年表(部分)時間 事件1949年10月 舉行開國大典1950年 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1950年10月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① 年底 完成社會主義三大改造1958年 掀起“大躍進”高潮,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1966年夏 發動“文化大革命”1978年12月 召開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980年 建立深圳等四個經濟特區1983年 全國農村普遍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84年10月 通過《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2001年12月 中國加入 ② (國際組織)寫出表格中①②處的內容并說明完成三大改造的歷史意義(4分)從上述事件中找出我國開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標志性事件并說明其意義。(4分)選擇材料中相互關聯的事件,結合所學知識自定一個你想論述的觀點,加以闡述或說明。(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6分)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中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形成了相互依存的不可分離的關系,并逐步形成了以漢族主體的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局面。中國共產黨從中國的具體國情出發,創造性地制定了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作為解決國內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這也是新中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摘編自張豈之、楊先材《中國通史》根據材料一,概括中國共產黨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具體國情并說明實行該制度的歷史意義。(6分)材料二:根據材料二,指出圖示事件有何歷史意義,并指出與之相關的方針政策。(4分)(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看法。(2分)2023學年第二期八年級期中質量檢測歷史與社會學科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D D A C C A D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B D D D C B C D D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C C B B A A D C C B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31題14分,32題14分,33題12分,共40分。)31.(14分)(1)1949年。(1分)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1分)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1分)中國真正成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1分)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1分)(任寫三點3分)(2)抗美援朝、土地改革。(2分)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2分)(3)國家政策支持(或中國共產黨的正確指導);人民群眾的艱苦奮斗;蘇聯的幫助(任寫兩點,4分)(4)圖1抗美援朝的勝利,抵御了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為“一五”計劃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2分)32.(14分)(1)①1956(1分)②世界貿易組織(或世貿組織;或WTO)(1分,錯別字不給分)三大改造: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任寫兩點2分)(2)召開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分)這次會議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1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共產黨在思想、政治、組織等方面進行全面撥亂反正。(1分)(3)(6分)擬定的觀點 材料運用與論述 水平等級與賦分明確,有新意或有思想 緊扣觀點加以論述,運用材料中兩個以上史實,能夠做到史論結合,邏輯清晰 4等(6分)明確 能夠圍繞觀點論述,運用了材料中的史實,但不夠充分或不夠典型,條理基本清楚 3等(4-3分)不夠明確 有論述或說明,但材料不充分,或史論結合不充分 2等(3-2分)沒有凝練出觀點(觀點錯誤) 觀點、論述與材料無關,或僅僅重復材料中的史實 1等(1-0分)示例:觀點: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論述:1949年的開國大典標志著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統治,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抵御了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人民和平生活。土地改革徹底摧毀了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綜合國力、國際地位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斗,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由此可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參考觀點:①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或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或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②新中國在曲折中前進。③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或改革開放促進經濟發展)。④只有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才能取得成功(或改革要維護人民的利益;或調動人民的積極性)。⑤制定政策要從國情出發(或實事求是)。[觀點正確,1分,寫出正確的一個史實(事件十影響)2分,兩個史實4分,三個史實5分。觀,點錯誤不給分,史實表述完整正確,一個史實1分,最多3分]33.(12分)(1)具體國情: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的不可分離的關系;(1分)民族分布呈現出以漢族為主體,大雜居、小聚居的局面。(1分)歷史意義: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從制度和政策層面保障了少數民族享有平等自由的權利以及經濟、社會、文化的權利;(2分)對維護民族團結、鞏固國家統一和促進民族地區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礎。(2分)歷史意義:香港、澳門回歸祖國,標志著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2分)一國兩制(2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符合我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國發展的歷史潮流,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提;民族團結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2分,一點一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