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年級下冊音樂欣賞搖籃曲教案課題:《搖籃曲》教具:鋼琴、課件教學目的:1、掌握歌曲的表演情緒2、了解搖籃曲3、了解歐洲音樂風格教學難點:1、體會搖籃曲溫柔的曲風2、掌握F大調課型:綜合活動課教學方法:啟發提示式、示范法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1、問好2、發聲二、導課同學們,我們小的時候,最幸福的不過是在媽媽的懷里,聽著優美的搖籃曲甜甜的入睡了,母愛是偉大的.,世界上所有的母親都是一樣的,不同的只是媽媽嘴里哼唱的搖籃曲而已,同學們,你們聽過的、了解的、熟悉的搖籃曲有幾首?--------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的《搖籃曲》,看看勃拉姆斯用音樂為我們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三、進入新課介紹作者:約翰內斯·勃拉姆斯(1833一1897)德國作曲家。13歲就為生活而奔波。20歲到各地演出,結識了李斯特、舒曼等藝術家。舒曼稱他為“有重要意義的后起之秀”。1862年,他遷居維也納,擔任合唱指導、樂隊指揮。勃拉姆斯一生寫有大量作品。其中,有四部交響曲,多部協奏曲及管弦樂曲等。1、學習F大調2、節奏,為解決這個難點:教師在琴上彈奏,學生模仿節奏型,可自創。3、視唱4、范唱(多媒體)5、唱譜6、讀詞,有感情的朗讀7、再次收聽范唱(帶問題)—用怎樣的情緒和速度來演唱?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8、完整唱完全曲,用富有彈性的、溫柔的聲音演唱—解決重點問題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勃拉姆斯的《搖籃曲》,通過本課,我們了解了搖籃曲的演唱情緒與方法,體會到了勃拉姆斯這首搖籃曲的風格,我們被勃拉姆斯所做的這首細膩的歌曲所打動,體會到母愛的偉大,回去后,大家可以查找還有多少首搖籃曲,不妨找出來做做比較,看看他們的曲風有什么不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