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節 原電池第2課時教學目標了解原電池的工作原理,能寫出電極反應式和電池反應式。能利用身邊的材料設計簡單的原電池。。教學重難點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及應用。教學過程導入新課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原電池的構成,現在請同學們思考下面三個問題:1.原電池的形成條件有哪些?2.如何設計原電池?3.原電池原理有哪些應用?講授新課教學環節一:設計原電池【設疑】原電池的構成條件是什么呢?【講述】從理論上講,能自發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均可以設計成原電池,實際設計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外電路負極(還原性較強的物質) 正極(氧化性較強的物質)。 2.內電路將兩電極浸入電解質溶液中,陰、陽離子作定向運動。 3.閉合回路4.電極材料的選擇負極一般是活潑的金屬材料,能夠與電解質溶液反應,容易失去電子。正極一般選用活潑性比負極差的金屬材料或石墨等惰性電極。①活潑性不同的兩種金屬;②金屬和非金屬;③金屬和化合物;④惰性電極。5.電解質溶液的選擇電解質溶液是為正極提供放電的物質,因此電解質溶液一般要能夠與負極發生反應。若是兩個半反應分別在兩個燒杯中進行,則左右兩個燒杯中的電解質溶液應與電極材料具有相同的陽離子。【思考與討論】原電池設計的步驟。【總結】1.先將已知能自發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拆分為兩個半反應。2.根據原電池的電極反應特點,結合兩個半反應,找出正負極材料及電解質溶液。3.組成閉合回路。4.按要求畫出原電池裝置圖。原電池的設計思路 ——“兩極一液一連線”。【組織活動】請同學們根據以上步驟,自己設計原電池,并畫出原電池裝置圖。【思考與討論】設計鹽橋原電池的思路是怎樣的呢?【講述】可以將設計鹽橋原電池的步驟總結如下:還原劑和氧化產物為負極的半電池。氧化劑和還原產物為正極的半電池。根據電極反應確定合適的電極材料和電解質溶液。外電路用導線連通,可以接用電器。內電路是將電極浸入電解質溶液中,并通過鹽橋連接內電路。【組織活動】請同學們根據以上步驟,自己設計鹽橋原電池,并畫出裝置圖。【展示】展示示例(答案不唯一,正確即可)【例1】依據氧化還原反應:2Ag+ +Cu = Cu2++2Ag設計的原電池如右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電極X的材料是____;電解質溶液Y是 ;(2)銀電極為電池的______極,電極反應為_____________; X電極上發生的電極反應為 ;(3)外電路中的電子是從_____電極流向______電極。答案:(1)銅 AgNO3溶液(2)正 2Ag+ +2e-=2Ag(3)Cu Ag【例2】一個完整的氧化還原反應可以拆分,寫成兩個“半反應”式,一個是“氧化反應”式,一個是“還原反應”式。如氧化還原反應:2FeCl3 + Cu = 2 FeCl2 + CuCl2,(1)可以寫成:氧化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還原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2)請將此反應設計成帶鹽橋的原電池,(3)畫出裝置圖。答案:(1)Cu-2e-=Cu2+(2)2Fe3++2e-=2Fe2+(3)教學環節二:原電池工作原理的應用【思考與討論】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原電池工作原理有哪些應用呢?【總結】1.形成原電池,可以加快氧化還原反應的速率。如:如實驗室用Zn和稀硫酸反應制H2,常用粗鋅,它產生H2的速率大。原因是粗鋅中的雜質和鋅、稀硫酸形成原電池,增大了鋅與稀硫酸的反應速率,使產生H2的速率增大。【例題】下列制氫氣的反應速率最快的是( )A.純鋅和1mol/L 硫酸B.純鋅和18 mol/L 硫酸C.粗鋅和 1mol/L 鹽酸D.粗鋅和1mol/L 硫酸的反應中加入幾滴CuSO4溶液。答案:D2.比較金屬活動性強弱【例1】把a、b、c、d四塊金屬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導線兩兩相連組成原電池。若a、b 相連時,a為負極,c、d相連時,電流由d到c;a、c相連時c極上產生大量氣泡,b、d相連時,b上有大量氣泡產生,則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A.a>b>c>d B.a>c>d>b C.c>a>b>d D.b>d>c>a解析:若a、b 相連時a為負極,則活動性順序a>b;c、d相連時電流由d→c,說c是負極,則活動性順序c>d;a、c相連時c極上產生大量氣泡,說明c是正極,則活動性順序a>c;b、d相連時b上有大量氣泡產生,說明b是正極,則活動性順序d>b,故活動性順序是a>c>d>b,答案:B【例2】下列敘述中,可以說明金屬甲比乙活潑性強的是( )A.甲和乙用導線連接插入稀鹽酸溶液中,乙溶解,甲上有H2氣放出B.在氧化–還原反應中,甲比乙失去的電子多C.將甲乙作電極組成原電池時甲是負極D.同價態的陽離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強解析:A.根據題意可知,甲乙兩種金屬之間構成原電池,根據甲有有H2氣放出,為正極,乙溶解為負極,故乙比甲活潑性強,故A錯誤;B.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活動性強弱與失去電子的難易有關,與失去電子的多少無關,所以B錯誤;D.同價態的陽離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強,說明乙的活潑性比甲的強。故選C。答案:C【講述】3.設計化學電源,利用原電池原理設計新型化學電池,尋求和制造干電池和蓄電池等化學能源4.保護金屬設備:被保護金屬作正極5.解釋某些化學現象。【組織活動】請同學們閱讀課本中P95中的,化學方程式中的變化與守恒,體會化學方程式的變化與守恒思想。課堂小結課堂檢測(1)原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一種裝置。 ( )(2)原電池正極發生氧化反應,負極發生還原反應。 ( )(3)不能自發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通過原電池裝置可以實現。 ( )(4)石墨棒不能用來作原電池的電極。 ( )(5)反應Cu+2Ag+=2Ag+Cu2+能以原電池的形式來實現。 ( )(6)NaOH+HCl=NaCl+H2O可自發進行,可設計成原電池。 ( )(7)Zn-Cu-稀硫酸原電池中,正極“半電池”可為Cu-稀硫酸,負極“半電池”可為Zn-ZnSO4溶液。 ( )(8)CaO+H2O===Ca(OH)2是放熱反應,可設計成原電池。 ( )答案:(1)√ (2) × (3)× (4)× (5)√ (6)× (7)√ (8)×2.在Cu-Zn原電池中,200 mLH2SO4 溶液的濃度為0.125 mol/L , 若工作一段時間后,從裝置中共收集到 0.168 L升氣體,則流過導線的電子為 mol,溶液的pH變____?(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解析:答案:0.015 大3.關于下圖所示的原電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子從鋅電極通過電流表流向銅電極B.鹽橋中的陰離子向硫酸銅溶液中遷移C.鋅電極發生氧化反應;銅電極發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是2H++2e-===H2↑D.取出鹽橋后,電流表仍會偏轉,銅電極在反應前后質量不變解析:鋅片作負極,銅片作正極,電子從負極流向正極,A選項正確;鹽橋中的陰離子向負極移動,B選項錯誤;負極發生氧化反應,正極發生還原反應,銅電極發生的反應為Cu2++2e-===Cu,C選項錯誤;取出鹽橋后不能形成原電池,銅電極在反應后質量增加,D選項錯誤。答案:A分析下圖所示的四個原電池裝置,其中結論正確的是( )A.①②中Mg作負極,③④中Fe作負極B.②中Mg作正極,電極反應式為6H2O+6e-===6OH-+3H2↑C.③中Fe作負極,電極反應式為Fe-2e-===Fe2+D.④中Cu作正極,電極反應式為2H++2e-===H2↑解析:②中Mg不與NaOH溶液反應,而Al能和NaOH溶液反應,失去電子,故Al作負極,③中Fe在濃硝酸中易鈍化,Cu和濃硝酸反應失去電子,故Cu作負極,A、C項錯誤;②中電池總反應為2Al+2OH-+2H2O===2AlO2-+3H2↑,負極電極反應式為2Al+8OH--6e-===2AlO2-+4H2O,二者相減得到正極電極反應式為6H2O+6e-===6OH-+3H2↑,B項正確;④中Cu作正極,電極反應式為O2+2H2O+4e-===4OH-,D項錯誤。答案: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