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某校有大、小兩食堂。大的為學生用,小的為老師用。因為小食堂菜好味棒,許多學生便跑到小食堂買飯,常弄得老師吃不上飯。為此,小食堂門口貼出一則告示:經研究決定,本食堂專賣老師。考慮實際情況,也賣學生。但要賣完老師,再賣學生,賣完為止。 【技巧點撥】 一、常見的病句類型 病句:所謂病句,就是有問題的句子。凡是違反語法結構規律(語法錯誤)或客觀事理(邏輯錯誤)的句子都是病句。 修改病句:指在不改變原句所表達的意思的前提下,修改有明顯語病的詞句,使語句通順、正確,更加完善。 (一)、語序不當 (1)這次考試中,他優異的取得了成績。 (2)由于鍛煉堅持,他的體質增加了。 (二)、搭配不當:所謂搭配不當是指幾個詞在用作句子中相關成分時,意義上不能互相搭配。 ①固定搭配 例:他終于明確了學習的態度,端正了學習的目的。 ②關聯詞語位置不當 復句中兩個分句用同一主語時,關聯詞語應在主語后邊;主語不同時,關聯詞語應在主語前邊。如果顛倒,就屬位置不當。 例:不但他好好學習,而且還幫助其他同學。 (三)、成分殘缺 ①缺主語。 例:晚會上,表演了精彩的節目。 ②缺謂語。 例:我們從小講衛生的好習慣。 ③缺賓語。 例:兒童節那天,校園里處處洋溢著歡樂。 ④缺關聯詞語 例:這次學術會,時間并不長,收獲很大。(加上“雖然……但是……”。) (四)、成分重復:在某個中心詞的前面或后面,添加一個與中心詞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語,常常會出現句中某個成分的多余而導致語義的重復。 例:我們二年級的同學,在上課的時候,一般地說,我們都能認真聽講,遵守課堂紀律。(主語多余。) 歡迎領導到我校光臨指導。 (五)、結構混亂 1、句式雜糅。這是指有兩套或兩套以上的句子結構雜糅在一起,使語意不明確。 例:我們要學習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例:客房內均設有閉路電視、國際國內直披電話音響、房間酒吧等應有盡有。 2、句中暗換主語。有時在復句中暗換分句的主語,使原有的主語不能和謂語搭配,也會造成結構的混亂。例 例:老工人的一席話深深地觸動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前一分句的主語是“話”,后一分句的主語是“小邱的心”,屬暗中轉換,造成混亂。可改為“……觸動了小邱,使他的心久久……) (六)、含糊不清 含糊不清包括兩種情況:一是“費解”,一是“歧義”。“費解”就是一句話表達出來,但不能讓人讀明白其中講了什么;“歧義”即一句話有兩種理解。不管“費解”還是“歧義”都是表達不明白、不清楚的表現。 1、費解。 例:到帶嶺參觀火鋸廠和森林輕便鐵路是我這次旅行的歸途。(“參觀”怎么會是“歸途”?作者意思是說“……是我預定在旅行歸途中要做的一件事。”) 2、歧義。 例:廠長采納了兩個工人的合理化建議,這大大激發了全廠職工出謀獻策的積極性。(“兩個工人”還是“兩個建議”?理解產生歧義。) 縣里通知說,讓趙鄉長九月15日前去匯報。(可以理解為“15日/前去匯報”)也可理解為“15日前/去匯報”) 3、指代不明。 例:王新和李紅賽跑,經過一段激烈的競爭,終于他取得了勝利。 宋老大跟齊三久別重逢,談得投機,他給他點上一支煙……(誰給誰點煙?無法猜出。) (七)、邏輯錯誤 這里的“邏輯錯誤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講不過去。常見的類型有: 1、自相矛盾。 例:我上完五年級了,還有一年沒有畢業。 今天中午下了一天的雨。 2、概念并列不當。互相并列的概念,應該是按同一標準劃分的。如果標準混亂,就會造成大小概念并列不同類別的概念并列的錯誤。例如: 例:農場決心提高糧食、棉花和經濟作物的產量。(“棉花”屬“經濟作物”,二者不能并列。) 游泳券分為普通券、參觀券、月票、季票幾種。(“參觀券”不屬“游泳券”,不能與“普通票”等并列。) 3、強加因果。 例:因為他偏科,所以他數理化的成績一塌糊涂。(后者是前者的具體表現,而不是結果。) 因為他來自北方,思想根本上還是舊的一套。(前后沒有因果關系) 4、主客顛倒。 例:愛迪生這個名字,對我們青年學生是不陌生的。(應該是“學生對愛迪生這個名字”。) 5、否定不當。 例:誰也不能否認優異的學習成績不是靠勤奮學習得來的。(有三重否定,全句表述的是否定的意思,和本意剛好相反。) 當然,這出戲也宣揚了因果報應等封建思想,因此,誰能否認這出戲沒有消極影響呢?(反問句本身也是一重否定,所以本句表達的是否定的意思,不合本意。) (八)、不合事理。 例:下午,一陣雷雨過后,在西邊的天空中出現了一道美麗的彩虹。(彩虹出現的方向與太陽相對,下午的彩虹只能出現在東邊。) 只要好好學習,就能考上好大學。(“好好學習”不是“考上好大學”的充分條件。) 二、辨析病句的十種規律 句子如果出現了一下關鍵詞,很有可能是病句,要特別注意。 1、看到介詞與使令動詞連用不放過 “通過(為了)”等介詞與使令動詞“使(讓、令、給等)”同時出現的句子往往缺少主語,應去掉其中一個。例如: 經過班主任再三解釋,才使他怒氣逐漸平息。 此例濫用介詞“經過”,致使整個句子主語缺失。 看到動詞連用不放過 動詞連續使用,有時導致語序混亂,先發生的動作在后,后發生的動作在前,這種情況應把兩個動詞的順序互換。如: 我么討論并閱讀了海明威的名著《老人與海》,感觸很多。 “討論”與“閱讀”兩個動詞連用,導致語序混亂,應該先“閱讀”再“討論”。 3、看到否定詞連用不放過 否定詞連用容易導致句子不和邏輯。遇到這種句子應先找處句中有幾個否定詞,單層否定表否定意義,雙層否定表肯定意義。如果不當就刪去一個否定詞。審讀否定詞時一定要注意“禁止、切忌、杜絕、避免、缺乏”等含有否定意味的一類詞語。如: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我們缺乏的,一是勇氣不足,二是謀略不當。 此例前面已用了“缺乏”這一表否定的詞語,后面“不足”和“不當”即為多余否定。 4、看到否定詞與反問詞連用不放過 否定詞與反問詞連用,往往易出現語病。如果出現語病,只要刪去一個否定詞即可。如: 雷鋒精神當然要賦予新的內涵,但誰又能否認現在就不需要雷鋒精神了呢? 此句的否定詞有“否認”和“不”,還有一個反問詞也相當于否定詞。這樣,句子含三重否定,即等于否定,從而將句意搞反了。 5、看到肯定否定連用不放過 一個句子如果出現“能否”“是否”“有沒有”“成敗”“好壞”“優劣”之類的兩面詞,應該分析句子是否存在兩面與一面不搭配的毛病。遇上這樣的病句,只要調整句子使前后一致即可,是肯定就全肯定,是否定就全否定。如: 要保證安全生產,機器質量的好壞是重要條件。 句中“安全生產”與“質量的好壞”犯了一面對兩面的毛病。 6、看到關聯詞不放過 可能會出現搭配不當、位置不當、層次顛倒或強加關聯詞等毛病。如果出現這樣的語病則根據語意更換其中的一個。如: 不但他喜歡京劇臉譜,而且喜歡京劇的各種服飾。 此例句中的兩個分句的主語相同,第一個分句的關聯詞“不但”應放在主語“他”之后。 7、看到并列短語不放過 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在搭配方面很容易出現照應不周的毛病,遇上這樣的病句只要把不搭配的內容刪去即可。如: 大家懷著崇敬的心情,注視和傾聽著這位英雄的報告。 此句中的并列謂語“注視和傾聽”中的“注視”不能與賓語“報告”搭配。 8、看到表數量、范圍或程度的詞不放過 句中表數量、范圍或程度的詞常易與其他詞語相矛盾。遇到這樣的病句只要把相矛盾的部分刪去即可。如: 經過刻苦努力,期末考試,他六門功課平均都在90分以上。 句中的“都”是指前面提到的各項,但前面的“平均”只能有一個數,故“都”與“平均”矛盾。句末的“90分以上”是約數,也與“平均”矛盾。 9、看到表感彩的詞語不放過 如果句中出現了表感彩的詞語,則要看該詞的感彩與句子的感彩是否搭配。如果感彩不搭配,則要把這個感彩誤用的詞語換成與句意感彩相吻合的詞語。如: 老師為了培養我們,可真是廢寢忘食,處心積慮。 “處心積慮”感彩與句意不合,可替換為“嘔心瀝血”。 10、看到指示代詞不放過 句中如果出現了指示代詞,有可能出現指代不明的錯誤。如: 三妹拉著葛姐的手說,她老家在偏遠的山區。 “她”有歧義,可指“三妹”,也可指其他人。 【答題規范】 三、修改病句的方法 增——句子成分殘缺,可增添成分(增加字詞) 刪——句式雜糅、重復贅余,可刪去多余的詞語。 調——語序顛倒,可調動詞語的位置。 換——用詞不當,搭配不當、介詞誤用,可以換詞語。 【例題01】 1、實施素質教育后,我們課外閱讀的數量明顯提高了。 2、我國的藝術珍品很多,莫高窟中精美的壁畫就是僅有的一個。 3、我的家庭作業全做完了,只剩下兩道數學題沒有做。 4、不管你信不信,事實才是事實. 5、我們要注意發揮優點,改正缺點。 1、實施素質教育后,我們課外閱讀的質量明顯提高了。 2、我國的藝術珍品很多,莫高窟中精美的壁畫就是其中的一個。 3、我的家庭作業基本(快)做完了,只剩下兩道數學題沒有做。 4、不管你信不信,事實就是事實。 5、我們要注意發揚優點,改正缺點。 【例題02】 6、北京博物館展出了二百萬年前新出土的黃河象化石。 7、我們閱讀課外書籍,可以增長知識和寫作水平。 8、我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加入了少先隊員。 9、經過三天半的緊張比賽,結束了我校的秋季運動會. 10、隊會上,隊員們基本上都發表了意見。 6、北京博物館展出了新出土二百萬年前的黃河象化石。 7、我們閱讀課外書籍,可以增長知識和提高寫作水平。 8、我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加入了少先隊。 9、經過三天半的比賽,我校的秋季運動會結束了。 10、隊會上,隊員們都發表了意見。 【練習01】 1.在東北的深山里,土煤窯稀稀疏疏星星點點地到處都是。 "稀稀疏疏"和"星星點點"去一個 2.作文寫好以后,我們要學會把不正確的錯別字改正過來。 去"不正確的" 3.聽到這個消息,我小聲地議論起來。 "我"跟誰"議論" 把"我"改成"我們" 4.驕傲自滿是學習上的阻礙。 驕傲自滿是學習的阻礙 5.這些是唐朝出土的文物。 這些是唐朝的文物。 6.看了這部電視劇,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部電視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公園新設了由兩個英國援建的游樂項目。 公園新設了兩個游樂項目。 8.《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寫的。 《草原》的作者是老舍。 9.這種不愛惜勞動成果,任意浪費,是可恥的。 這種不愛惜勞動成果、任意浪費的行為,是可恥的。 10.我們要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方法。 我們要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 【練習02】 1、不管天氣十分炎熱,大家還是堅持鍛煉身體。 把“不管”改成“盡管” 2、已經把連長交給我的任務順利實行了。 “實行”改“完成” 3、事情發生后,班主任就同班委研究,決定對這個問題進行一次教育。 修改:“這個問題”改為“同學們” 4、同學們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防止不要發生事故。 "防止"跟"不要"沖突,去掉一個 5、上課時,小華的眼睛不轉眼地注視著老師。 "不轉眼"就是"注視",去掉一個. 6、我買了鋼筆、尺子、橡皮和文具就急忙趕回家去。 "和"改成"等" 7、雖然你學習再好,但是沒有驕傲的理由。 "雖然...但是"改成"即使...也" 8、瑪莎穿著一件藍色的風衣和一頂黃色的帽子。 "和"改成"戴著" 9、今晚天空月圓如鏡,繁星滿天,多美的夜景啊! "繁星滿天"改成"月朗星稀" 10、廣場上擠滿了許許多多數不清的人群。 "許許多多"和"數不清"去一個 11、經過治療,小明的病已經恢復了健康。 "的病"和"健康"去一個 12、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去掉 13、聽了老師的一番話,很受教育。 "很受教育"前加個人稱,如:同學們 14、頤和園所有的景點,我大部分都游覽過。 "所有"跟"大部分"沖突,任去一個 【練習03】 1.(2016年·江蘇省鹽城市)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一個人能否成為真正的讀者,關鍵在于青少年時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B.作家曹文軒獲2016年國際安徒生獎,對中國兒童文學走向世界意義重大。 C.這種網絡社交工具的廣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質量。 D.通過“教育現代化”的創建,使得不少學校的辦學條件有了明顯改善。 【答案】B 解析:A項“能否”缺乏照應;C項“加快”與“質量”搭配不當;D項缺少主語。 【練習04】 1.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美國軍艦擅自闖入中國海域,我方對其識別查證,并予以警告驅離。 B.鈣質可從食物中攝取,只有人們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獲得相應的鈣質。 C.為了提高傳統優秀文化特色,學校舉辦了“尋找家鄉名人名畫”的活動。 D.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親,面對突如其來的家庭變故,表現出了異常的堅韌。 2.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滬昆高鐵開通后,從昆明到上海的時間大約需要12小時,比原來減少了三倍。 B.6月5日,中國選手馬龍在2017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男單決賽中,以4︰3的比分打敗了對手樊振東,再次蟬聯冠軍。 C.通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讓曲靖市交出了一份提升城鄉人居環境滿意的成績單。 D.共享單車是指企業與政府合作,在校園、地鐵站點、公交站點……提供自行車共享服務,是共享經濟的一種新形態。 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有些家長為自己的孩子購置了多功能電話手表,是一種可以雙向通話,能準確定位,并具有防水功能的電子設備。 B.隨著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使得杭州特有劇種——“杭劇”的傳承與發展迎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C.最近,來自“一帶一路”沿線20個國家的在華留學生,評選出中國“新四大發明”:高鐵、網購、支付寶和共享單車。 D.傅雷以深厚的學養、真摯的父愛,傾聽著萬里之外兒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兒子前進路上可能出現的困難,傳送著自己的惦念。 4.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為迎接“世界讀書日”,瀘州市在西南商貿城啟動了2017年書香酒城全民閱讀活動,旨在倡導和推動全民閱讀為目的,引導全社會多讀書 B.首屆過節最高科學技術獲獎得者吳文俊年輕時致力于拓撲學研究,有新的發現,年老時開創了全新的數學機械化水平,推動了科學發展 C.習主席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化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發表主旨演講,提出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發展理念 D.5月5日,我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按照首款最新國際適航研制的干線民用飛機C919首飛成功,實現了中國航空工業的重大歷史突破 5.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所有學校都要關愛留守兒童,利用一切契機激勵他們,鍛煉他們,培養他們自理自強。 B.10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各地讀者紛紛來到圖書館、書店等地,閱讀圖書,品味書香。 C.為了營造良好的安全環境。各級部門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執法檢查和應急管理工作水平。 D.嘉陵第一小學采取了各種預防措施,防止師生不患春季流感,確保全校師生健康安全。 1.答案:A(B:關聯詞語使用不當:“只有……就……”不能搭配,應為“只要……就……”或“只有……才……”;C:“提高”與“特色”不能搭配,應將“提高”改為“展現”;D:有歧義,可改為“李娟性格懦弱的母親”。) 2.答案D(A項“減少”不能用倍數表示;B項“再次”和“蟬聯”語意重復;C項缺少主語) 3.答案:C。 A項中后半句沒有主語;B項成分殘缺,刪掉“隨著”或“使”;D項“傾聽”與“困難”搭配不當 4.【解答】A.句式雜糅,去掉“為目的”; B.搭配不當,將“水平”改為“學科”; C.正確; D.語序不當,“首款”“按照”交換位置。 故選:C 5.答案:B(A成分殘缺,“培養他們自立自強的精神。”C打配不當,“加強……水平”不搭配,應為“加強……檢查,提高……水平”D不合邏輯,應去掉“不”) 根據今天所學內容,做出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