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年級美術《春天來了》教學設計大單元教學情境下:1.學校美育以藝術課程為主體;藝術課標以“課程綜合”為理念。2.“核心素養”的核心是能在“限制中做事情”,需要“大空間。”3.“大單元”課程邏輯:在“教—學—悟”中實現“教—學—評—致”一、教材分析春天是百花盛開的季節,花卉是表現春天的極好題材。本節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活動一的學習活動為欣賞、觀察花卉,并用線描的方式進行花卉寫生。本教學活動涵蓋了兩個層次:一是對花卉的欣賞觀察,了解各種花卉的基本結構與特點,培養學生觀察習慣;二是以線描的形式進行花卉寫生,增加對空間感的認識,提高以線造型的能力。二、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觀察自然,認識自然,熱愛自然,增加孩子們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之情。2.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分析能力、及用線的繪畫造型能力與美術創造力。三、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分析單支花卉及盆栽植物的結構、外形特征。2.鼓勵學生用線描的方式大膽地表現春天的美景。教學難點:讓學生通過線描的方式去描繪四、教學過程(一)激情導入1. 師生合作律動舞(聽我說)。課前2.接下來老師來給大家做個游戲,我來畫,你來猜,猜猜老師畫的是什么?同學們真聰明,沒錯,是桃花。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美麗的春天到了,讓我們在這美好的季節一起去發現,欣賞,描繪吧!(二)新授知識1.欣賞作品《春到西藏》,你觀察到了什么?又有哪些感受呢?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怒江邊杏花盛開,小草和樹木也露出了綠色的嫩芽,畫面畫出了生機勃勃的春景。幾位農耕婦女看到公路上的汽車后臉上也洋溢著開心的笑容。他們為什么這么開心呢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在上世紀 50年代以前,西藏沒有公路。那個年代,所有的交通運輸全靠人力、畜力完成。1950年,解放軍為了解放西藏。“一面進軍,一面修路。于是修建了第一條進藏公路“康藏公路”。《春到西藏》描繪的不僅是景色的春,更是人們心里的春,寓意著新生活的到來。同學們,藝術來源于生活,又像春風溫暖我們的心靈,所以大家要熱愛大自然,愛護環境,用心生活。(三)整體感知1.學生分享春天的花朵,并說出外形特點。2.師生賞花,用幾何形概括花朵的外形。(四)觀察花朵1.同學們認識這枝花嗎 這是玉蘭花。它是什么形狀?學生回答。請大家仔細觀察它的這一片花瓣,與左右兩邊的花瓣相比,在形態上有哪些不同?學生反復觀察這朵花的花瓣的形態變化,并說出觀點。教師總結:有前后遮擋,大小、高低、穿插等關系。2.學生上臺嘗試畫一畫。3.教師示范并講解。4.(欣賞圖片)同學們請觀察圖片,當我們進行花卉寫生時,我們還要注意花朵間的穿插、遮擋,還有高低、大小,畫出近中遠的空間關系。(五)不同朝向大自然中的花朵風姿卓越,我們觀察的角度不同,形態也會有所變化,所以我們還要注意花朵的不同朝向給花朵帶來的形態變化。(有的比較呆板,有的自然生動)。(六)教師示范整體畫法1.線描是運用點線面結合繪畫的一種表現形式,是產生黑白畫面的一種效果。(教師可簡單勾勒大體位置)首先用基本形勾畫花的位置.大小,注意花朵高低關系2.畫花的基本結構. 注意花瓣大小、遮擋關系3.畫花的紋理. 大體的枝葉(線條的粗細,長短),使作品更加生動。4.最后仔細刻畫細節,注意線條有疏有密,畫出畫面的虛實關系。欣賞優秀作品,大師作品,學生作品。(七)學生創作(八)展示評價1.學生自評(學生描述自己的作品內容和創作靈感)互評(其它學生針對本節課的知識點賞析作品)2.教師整體點評并鼓勵學生大膽描繪,創新作品(九)小結拓展(出示學校視頻)。“一年之際在于春,一日之際在于晨”希望孩子們愛護我們的校園,做個環保小衛士。同時好好珍惜時光愛學習、愛生活、用心留意身邊的美。課下同學們可以到我們的校園里尋找各種花卉,用線描的形式把他畫下來。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把,下課,同學們再見。經驗做法:1.依據新課程目標,本節課從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出發,設計內容科學合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聯系生活,更好的投入到學習課程中去,培養學生欣賞美,發現美的能力,對學生進行心靈教育,學習繪畫能力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2.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藝術感知和情感體驗,提升素養能力。3.以美術學科為主,加強了與其他學科的融合,在課堂中運用詩句及拓展作品背景,增強了學生的綜合素養。亮點特點:1. 體現大單元教學的特點,在做中學,學中悟。課堂中教師運用優美的語言和詩句,使學生對作品進行深入賞析,體會到藝術與生活、自然、社會的聯系,2. 做到了融合其它學科的特點,并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情感教學的培養,促進了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課后反思這節課是一節線描寫生課,主要是教會孩子如何去觀察,去表現生活中的花卉。四年級的孩子已經畫過了蔬果寫生,草叢中寫生,自行車圖片寫生,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線描基礎。我這節課以引導孩子欣賞一片花瓣入手,接著學習畫一朵花卉,大大降低了學習的難點。通過學生對自己畫的一朵花卉的互評,引導孩子去觀察、思考如何去畫花卉。老師的示范圖片寫生,學生對如何表現花卉的主要特征,如何表現花卉間的遮擋、疏密關系有了初步的印象。接下我給孩子們準備了兩張優秀作品去欣賞。一張是書上的圖片,同學們通過小組的討論交流,總結出了一些繪畫時要注意的要點。另一張是一幅名家作品,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看到這幅畫時的感受,激發孩子的創作欲望,我認為我在這節課中做的比較好的是介紹了畫的背景資料,在欣賞春天的同時讓學生明白藝術美來自于生活,我們要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我通過拍攝校園花朵的圖片讓學生觀察欣賞,了解花瓣的轉折,穿插和遮擋的關系,然后讓學生嘗試畫一畫,從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突破重難點。接著教師示范,示范時我應該把線描的知識點給學生們講一講,然后再示范步驟,讓學生直觀的了解線描花的畫法。這時再讓學生總結繪畫步驟效果會更好,能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點。我在讓學生自主創作的時候根據教師提供的圖片或者學生課前收集的照片的方式進行寫生,這樣會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也鍛煉了學生的寫生能力。通過本節課學生們在課堂上的表現,使我更加認識到讓學生走進自然,多觀察,發現美的重要性,在課堂上要充分以學生為主,主動探究并創作,課堂效果會更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