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9《化裝舞會》教學設計內容主題 《化裝舞會》學習目標1、通過運用畫畫、剪剪、貼貼、添加組合的方法制作面部裝飾。2、學會從生活中的物品中廢物利用,培養聯想想象能力,發現廢物利用的樂趣。3、舉辦化裝舞會,體驗美術學習的樂趣,學會節約,熱愛生活。重點學會運用畫畫、剪剪、貼貼、添加組合的方法制作面部裝飾。難點巧妙利用廢舊物品的質感和外形,創作出有趣的作品。課型綜合*探索教學方法游戲教學法、講授法、示范法、小組合作法。學習方法小組合作法、動手實踐法。教學資源 多媒體、生活中的廢舊物品、各種形象的面具范作、課件、簡單布景。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一、激趣導入,引出課題 師:“同學們,上課之前,老師呀要帶小朋友們做一個游戲,這個游戲非常好玩,考驗大家的聽力,和反應能力,看誰聽的最清楚,并且第一時間能反應出來是什么動物,但是呢,這個游戲有一個要求如果一旦你發出聲音你就輸了,不要出聲,嘴巴閉嚴,我們只用耳朵耳朵聽,然后用身體模仿這個動物做動作,大家準備好了嗎,游戲開使。” 師:“噓!聽什么聲音?” 師:“是小牛,我們一起來頂頂角。聽,這是誰來了?” 師:“小鴨子正在尋找食物呢,我們一起幫它尋找。這是什么叫聲?” 師:“小貓發現老鼠了,走起路來靜悄悄。” 師:“這是誰來了?” 師:“大像它甩著長長的鼻子朝我們走過來了。握握鼻子來問問好。它可是動物中的大力士啊。走的慢一點,腳步動起來。” 師:“聽,這是什么聲音。” 師:“揮動翅膀,往左飛飛,往右邊飛飛,請小鳥們都飛回自己的位置上。” 師:“今天呀,我們來一場非常盛大的化裝舞會,邀請同學們去參加,每個小朋友都要把自己裝扮成有趣可愛的動物,想不想跟老師一起去參加化妝舞會呢?今天我們來學習化裝舞會。”(板書,化裝舞會) 二、嘗試體驗,解決問題 師:“在大森林里,有幾只動物找不著五官了,想請同學們幫幫忙,你們愿意嗎?” 師:“這樣吧,我們來做個比賽,這四只動物分別請一二三四,四個小組的同學幫忙,我們比一比哪個組的同學最先幫動物們找到五官,好嗎?” 師:“每組派兩個代表上來。下面的同學,用眼睛仔細的看,用腦子仔細想,這些動物的五官有哪些特征呢。” 師:“在同學們的幫助下,小動物們都找到自己的五官啦。現在的動物啊,也愛美,就拿獅子先生來說吧,它覺得自己的鼻子不好看,沒有威嚴,你們有沒有什么好辦法,能讓它的鼻子挺起來,有沒有,想想看?” 師:“真聰明,把紙折一下就有立體感了,還有什么好方法。” 師:“也就是用換一種物品來當它的鼻子。還有什么方法,想想看,開動你們的小腦筋。” 師:“用紙卷一下貼上去。還可以用橡皮泥給它捏一個鼻子。這里所有的動物啊,都想讓自己變得更漂亮,更吸引人,特意聘請你們令人尊敬的小小整容師,使他們的五官更具有立體感,你們能滿足動物們的要求嗎,好,那我們還是分小組進行比賽,每個小組們負責剛才你們幫助過的動物,請你們用桌上的材料,開動你們的小腦筋,看看哪個組最快,幫動物們換好自己的五官,每個組派兩名代表上來。” 師:“獅子先生脖子上的鬃毛,金光閃閃,最有趣的是它的兩只眼睛,很夸張,很幽默,是哪位小朋友的金點子,來,說說你的想法。” 師:“嗯,想法真不錯,我們把大膽創新獎送給這位同學和這一組同學,掌聲鼓勵。” 師:“我們來看一看山羊這一撮胡子,飄逸瀟灑,像一位溫文儒雅的學者,同學們,我們把別具匠心獎送給第二組的同學們好不好。掌聲鼓勵。” 師:“小豬的鼻子可愛極了,是用塑料瓶蓋做的,相信用它拱起東西來更方便了,那我們就把可愛造型獎送給第三組同學,掌聲。” 師:“這只青蛙的兩只大眼睛炯炯有神,相信什么害蟲都逃不過它的眼睛,同學們,我們就把心靈手巧獎送給第一組同學。” 師:“同學們,我們一開始我們在給這四個動物添加五官的時候,只是用的卡紙對不對,但是通過孩子們運用乒乓球,一次性紙杯等等廢物利用的東西就會讓作品顯得更立體更有趣,所以呀,廢物利用真有趣。”(板書) 三、謎語游戲,欣賞作品 師:“同學們,在我們大森林里還有很多動物,你們想不想和他們見面,那就請你們動動腦筋,請聽題:紅眼睛,白皮毛,長耳朵,身靈巧。是什么?” 師:“哦,是只小白兔(拿出小白兔面具),一起來看看,這只小白兔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呢?” 師:“嗯是用一次性飯盒做成的,小白兔給大家跳兩跳。再來聽一題:臉上長鉤子,頭上掛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條小辮子。是什么?” 師:“是大象,大象來了,請你甩甩你的長鼻子,晃一晃。我還想考考大家,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什么大像睡覺的時候為什么會把鼻子含在嘴巴里嗎?它的鼻子里面有什么?它在怕什么?” 師:“嗯原來啊,它是怕小蟲子之類的東西轉進鼻孔里。剛才這位同學提到老鼠,那么老鼠就來了,我們來看看這只小老鼠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師:“嗯是用葉子做的,那么小老鼠最怕什么呢” 師:“那田鼠呢?” 師:“貓頭鷹也來啦.。貓頭鷹趕快去捉那只田鼠。” 四、教師示范,總結步驟: 教師通過柚子皮做一個小狗, 師:“孩子們你們看,創作一個面具個非常簡單,我們只需要畫畫,剪剪,貼貼,然后添加組合,就可以創作有趣的形象,一個有趣的用柚子皮做的小狗面具就做好了,老師還帶來了外星來的動物,海底來的動物。”(板書,并展示更多有趣的面具。) 五、總結思考,動手創作師:“我看到了孩子們從家里帶來了各種有趣的材料,誰來說一說你帶來了哪些材料?能創作出什么動物呢?” 課件出示創作要求: (1)用你帶來的材料想一想能創作出什么動物. (2)運用畫畫、剪剪、貼貼的形式創作有趣的動物,裝扮形象。播放面具視頻,學生動手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六、展示評價,舞臺走秀師:“我們來看一看我們的大森林里已經來了不少的新朋友了,請大家來做一個自我介紹吧。” 師:“他們選材選的很合適,做的也很認真仔細,同學們你們做完了嗎。那就請你們把面具帶在臉上,請你們離開座位,去找你們的朋友,我們一起來參加森林里的舞會吧。”(請同學們帶上面具跟隨音樂走秀) 七、拓展生華 師:“你們看這是什么?你們猜這個包裝是用什么做成的?它是用土豆的皮做成的,把土豆皮廢物再利用,做成了這個包裝紙。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做到不浪費紙張,保護環境,現在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了發明更多的東西,讓我們的環境更加美好。” 八、課后作業 師:“用你學過的方法,教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在家里面開一個家庭派對,把開排隊的視頻和照片可以分享給老師,” 師:“同學們,下課。” 學生聽聲音和老師一起模仿動物做動作。 生:“愿意。” 生:“好。” 學生代表上臺拼貼動物五官。 生:“折一下。” 生:還可以用杯子當他的鼻子。 生:可以用紙卷一下貼上去。 學生代表利用廢舊物品上臺給動物換五官。 生:“我想讓獅子看清楚左邊右邊和后邊的事物,讓獅子可以補捉到更多的食物,所以我就想到了用乒乓球和彈簧來做它的眼睛。” 生:“小白兔。”小女生上臺戴上小白兔面具與師生互動游戲。生:一次性飯盒。 生:“是大象。”一位胖胖的男生上臺戴上大象面具與師生互動游戲。 生:“它在怕老鼠轉進鼻孔里。”一位瘦瘦的男生上臺戴上老鼠面具與師生互動游戲。 生:“使用葉子和彩色卡紙做成的。” 生:“貓。” 生:“貓頭鷹。”一位女生上臺戴上貓頭鷹面具互動游戲。 學生分享自己帶來的材料和想法。學生利用各種材料創作。學生戴上面具上臺展示分享,參加化裝舞會,跟隨音樂走秀。課后反思 本課《化裝舞會》是魯教版一年級下冊第 19課的學習內容,本課教學目標是學習運用畫、剪、貼等簡單的制作方法制作一個自己喜愛的面具。關注材料與造型的變化。在愉悅的美術情景中體驗欣賞、參與化裝舞會的神秘與快樂,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回頭反思,本堂課我總結了以下優點和不足: 一、優點 1.本課完成了教學任務,教學環節設計比較合理,以鮮活的畫面和生動的范作來吸引學生注意力,讓他們一下子愛上做面具,體會到面具的趣味性,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到廢物利用真有趣,調動學生積極性,讓所有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 2.這一課,我準備了許多的各種各樣的面具,以游戲導入,森林里要舉行一場盛大的化裝舞會,邀請同學們參加,由此引出課題。教師逐步引導學生了解廢物利用可以使面具更加有趣,先展示,表演,再詳細講解,通過畫一畫、剪一剪、貼一貼、添加組合這幾個步驟完成面具的制作。教師能和和學生一起表演,學生表現也很積極。大家在課堂表演中不僅十分開心,而且完成了作業,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很多知識。 3. 營造愉快了的學習氣氛,讓學生以輕松的心情去體驗學習過程中的樂趣,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現在的學生已經形成較為獨立的個性,有自己的主張,教師要把主角的位置讓給學生,以學生為中心,逐步引導學生理解,突破難點。不要讓學生覺得上美術課是一種負擔,把完成美術作業看成一項難以完成的任務。 二、不足 1.教師的示范速度可以再慢一些,保證每個孩子都清楚制作面具的幾個步驟和需要注意的問題,如畫的時候眼睛的位置,安裝帶子時應找好位置,比對著自己的頭,合適了再貼。 2.教師本身的語言再生動些,才能更加吸引學生,環節過渡和總結的部分還應注意自然順暢。評價展示環節中教師沒有將大部分學生的作品展示出來,有一些學生還沒有完成,評價略顯倉促,今后還需要改進。 總之,圍繞授課重點做相應探究,講解,創作時間要預留充足。樹立“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做為主線”的觀念,將學生發展落實到教育教學各環節這才是根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