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3.6《觀察土壤》教案設計課題 觀察土壤 單元 第三單元 學科 科學 年級 四年級核心 素養(yǎng) 目標 科學觀念:知道土壤包含巖石風化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顆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質(zhì)、水和空氣等。 科學思維:通過實驗觀察分析土壤有哪些物質(zhì)組成,了解土壤成分。 探究實踐:能夠通過觀察實驗的方法了解土壤的組成成分。會用土壤沉積的方法觀察到土壤成分按顆粒大小分層。 態(tài)度責任:形成善于觀察、并把事物的特點和性質(zhì)相聯(lián)系的習慣。重點 土壤的基本組成及其觀察方法。難點 如何通過實驗觀察分析土壤的成分。教學過程科學聚焦土壤對我們?nèi)祟惙浅V匾覀兂缘脑S多食物都來自在土壤中生長的植物。科學探索一、探索1:猜一猜①土壤是由什么組成的?②依據(jù)是什么?二、探索2:采集、觀察與描述1、采集土壤在校園或田野里挖一塊土壤,用塑料袋裝好,帶回教室。準備工具:小鏟、塑料袋注意:觀察、實驗后,土壤放回原處。2、觀察、描述土壤A、感官觀察(1)把土壤倒在一張白紙上,先用肉眼觀察土壤里有什么,再借助放大鏡觀察。(2)把土壤晾干、捻碎,用牙簽把土壤顆粒分開,借助放大鏡仔細觀察顆粒的大小,并描述。準備工具:牙簽、放大鏡我的發(fā)現(xiàn):根據(jù)顆粒大小,可以對土壤的微粒進行分類。最大的土壤顆粒是沙礫(小石子),其次是沙,接著是比沙還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知識卡片:(3)用扇聞的方法問一問土壤的氣味。發(fā)現(xiàn):用鼻子聞一聞,發(fā)現(xiàn)土壤有泥土氣味。(4)用手摸一摸、捻一捻土壤,有什么感覺。發(fā)現(xiàn):土壤是濕潤的,說明土壤中有水分。B、實驗觀察(1)實驗材料:干燥土壤、燒杯、水和攪拌棒(2)實驗過程:把水倒進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攪拌后靜置,觀察整個過程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并記錄下來。(3)溫馨提示①土壤裝三分之一玻璃杯②不要把土壤倒進水杯中③倒入的水應使杯留有三分之一空處④攪拌時要小心仔細,不要使泥水迸濺⑤實驗后,把手洗凈⑥認真填寫觀察記錄(4)實驗發(fā)現(xiàn)攪拌時有氣泡,說明土壤中有空氣。動植物的殘骸漂浮在上面。(死亡的小動物和植物的根葉子,統(tǒng)稱為動植物殘體,它們落到土壤里會不斷發(fā)生變化,并且腐爛,變成一種黑色物質(zhì),我們統(tǒng)稱為腐殖質(zhì)。)靜止后出現(xiàn)分層:①沉積物最上面一層是黏土,其次是沙礫,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植物殘體。②重的顆粒先沉積輕的顆粒后沉積。③水里有氣泡,說明沙和黏土更重。(5)填寫實驗記錄科學研討1.在水倒入土壤的整個實驗過程中,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 這些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 在水倒入土壤的整個實驗過程中,水中冒出氣泡,說明土壤中有空氣;水變渾濁,水面漂浮著一些雜質(zhì),說明土壤中有動植物的殘體;土壤大部分沉到水底,沉到水底的土壤有分層現(xiàn)象,從上往下顆粒逐漸變大,說明土壤微粒由顆粒大小不同的物質(zhì)組成。2.根據(jù)觀察和實驗,你認為土壤是由什么組成的 土壤是沙、沙礫、黏土、腐殖質(zhì)、水和空氣等物質(zhì)的混合物。科學拓展觀察植物生長繁茂的地方,這里的土壤有什么特點?課堂總結課堂練習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