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09講 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考點講解)考點一:非連續性文本閱讀 1考點二:材料信息的篩選與提取 2考點三:材料內容的理解與判斷 3考點四:日常文字擬寫 3考點五:圖文分析與轉換 4考點六:發表評價看法 5考點七、提出意見建議 5考點八、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策略 6考點九、非連續性文本的答題方法 6考點一:非連續性文本閱讀一、非連續文本所謂非連續性文本,是相對于以句子和段落組成的連續性文本而言的閱讀材料,多以新聞類、評述類文本和統計圖表、圖畫等形式呈現,試題圍繞著同一個主題把相關的文字材料、圖片、表格等相關材料組合在一起,要求考生通過閱讀分析、比較研究,從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出來。二、非連續文本特點1.在內容上,多文本。非連續性文本大多由多種材料組成,除了文字之外,還有數據表格、圖表和曲線圖、圖解文字、憑證單、說明書、廣告、地圖、清單、時刻表、目錄、索引等,具有直觀、簡明、醒目、信息量大、概括性強、易于比較等特點,生活實用性突出,在現代社會中運用廣泛。2.在文體上,跨文體。非連續性文本不同于議論文、說明文等一般文章體裁,它強調各種文體的綜合應用,把連續的線性思維和零散的點狀、碎片思維有機結合起來,讓我們在眾多跳躍的信息中感知文本內容。3.角度多元,但問題聚焦,主題具有集中性。4.內容具有時代性。材料一般都散發著時代的溫熱,亟需考生了解關注的問題,體現閱讀與生活日益緊密的特點。三、非連續性文本考查的主要特點考查形式靈活多樣。非連續性文本蘊含豐富的信息資源,其話題鮮活,信息量大,概括性強,言語理解與表達問法新穎,題目設置機動靈便。具有較強的探究性。閱讀材料中明顯的信息容易獲取,而分辨隱含信息較為困難,考生要善于抓住文中負載信息的關鍵詞句,快速梳理、汲取與閱讀目的相關的有效信息,并整合語言,簡潔、準確地表達。(3)注重個性閱讀體驗。考生閱讀材料時,要求他們具有一定的轉換認知能力,即必須聯系積累的知識經驗及生活體驗去解釋文本的意義,注重提高個性思考和判斷能力,并提出自己對文本的形式和內容進行反思與評價。考點二:材料信息的篩選與提取常考題型1.請概括××材料的主要信息。2.概括(或推斷)某種問題或現象出現的原因。3.分析材料,歸納出×條結論。4.人們對該事件(現象)有哪些觀點?請簡要概括。 答題步驟1.速讀文本,把握材料大意。通讀各則材料,了解各材料所說的主要內容,以及共同的話題,只有這樣才能從總體上把握所有材料的主要內容,才不會在做題時生斷章取義、以偏概全的錯誤。2.仔細審題,找準答題的角度。仔細審讀題干,分析題干的要求,明確答題的內容,抓住題干中的限定角度范圍、時間、空間等方面的信息,明確答題的角度。3.確定答題區間,取舍提煉材料。首先要略讀所有材料,明確每則材料的主要內容,然后細讀材料并及時帶著問題,重新通讀材料,確定大致的答題區域,再逐個材料尋找并提取答題的關鍵信息。同時要注意下面三點。(1)注意明辨相同或相似的信息。(2)善于發現隱蔽的信息,對于這些比較隱蔽的信息,在閱讀時一定要加以關注。(3)注意挖掘潛在的信息,潛在的信息常常隱藏在文字之中,考生要善于挖掘這些信息的深層意義。4.提煉整合,規范作答。把篩選出來的相關信息分門別類的進行整合歸納和概括,根據題干要求及文本層次分點整合,同時結合題目賦分,精心組織答案,力求全面完整不遺漏要點。考點三:材料內容的理解與判斷常考題型選擇題、判斷題、簡答題都會出現。1.根據材料內容,選出理解正確(錯誤)的一項是( )2.對段落內容的理解分析。3.對不同板塊內容的整合分析與判斷。4.對材料中的細部進行搜集處理。答題步驟1.要準確審題,明確答題方向。解答問題時,首先要看題干的表述是對哪些概念或句子的理解,題目的要求是選正確的還是不正確的項。2.要逐段逐句閱讀分析,掌握關鍵信息。此類試題一般設置四個選項,答題區域涉及文本的各個角落,因此需要仔細閱讀文本和選項,準確把握選項中的部分關鍵詞語為下面的分析判斷,做好準備。3.分析選項,確定關鍵句段和關鍵點。根據選項中的關鍵詞語,再次快速瀏覽文本,在文中逐一找出與各個選項內容對應的段落或相關句子。注意選項中表時間、數量、肯(否)定、程度等性質的詞語,注意概念范圍的大與小,注意事件的因果關系,注意內容的偏與全,注意語氣的肯定與推測。找出與之匹配的關鍵詞句,從而確定選項的答題區間。4.比較核對,確定選項。確定答題區間之后,可以把選項和相關區域的原文進行比較,再具體比較時可以思考以下三個問題:一是選項有沒有篡改的內容?二是有沒有混淆邏輯?三是有沒有主觀臆斷?也就是說,選項是否篡改了原文中的表范圍、程度、時間等的內容,是否混淆了原文中幾個語句之間的邏輯關系,看原文中是否有此類信息等。考點四:日常文字擬寫這類試題一般由命題者給出材料或話題,要求考生根據題目的要求進行創作。如擬寫宣傳標語、廣告詞、對聯、短信、建議、辯論詞、頒獎詞、演講詞、開場白、結束語、串聯詞、推薦語等等。1.結合對材料的理解,補全對聯。2.請你根據文本內容擬定一則宣傳語。3.給自己擬一個網名,在后面跟帖。解題技巧由于它們的特點各不相同,寫作要求也有差異,如標語、廣告詞、對聯等具有形象性、創造性的特點,擬寫時要結合語境,把握內容,控制字數,做到格式整齊,音韻和諧,修辭得當;短信要求情真意切,想象豐富,充滿智慧;建議要做到語言簡潔,連貫、得體,有特色并切實可行;辯論詞話題要明確,觀點鮮明,語言準確,有理有據,理例相依;頒獎詞、演講詞、開場白、結束語、串聯詞等大都要求文字簡潔,語言懇切,富有氣勢,能調動聽者的情緒,引起情感的共鳴;而推薦語是把好的方案、優秀人物及其事跡向人或組織介紹,希望被接受而講的話語,因此要注意觀點與材料的統一。答題步驟1.審清題干,分析考試范圍。2.聯系詞語的具體語境,結合實際情況作答。例如網絡跟貼題,往往是要求我們就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發表自己的觀點或感想。解答時,首先要讀懂帖子的意思,然后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寫與熱帖有關的事例即可,同時還要注意語言得體。對聯類試題一定在符合對聯的 特點。3.答案整理。對解決某一問題設計具體方案;根據科學原理修改指定方案。考點五:圖文分析與轉換常考題型1.請用簡潔語言概括從數據表中得出的結論。2.對××圖表進行比較,你能得出什么(哪些)結論?3.××圖表,反映了哪些現狀(現象、問題)?4.解說示意圖的內容,或揭示漫畫的含義答題步驟1.要認真審題,明確答題的角度和要求。認真審讀題干,弄明白題干讓從表圖中尋找關于哪方面的信息,明確答題角度,然后帶著問題分析圖表,并準備用語言文字表述出來。2.分析圖表,獲取相關信息。一要觀察重點,圖表、表格要關注表頭及數據。柱狀圖關注柱體高度及變化趨勢,餅狀圖關注各部分所占比例,坐標圖關注曲線變化趨勢。二對比分析。比高低、找規律能夠表明變化規律的關鍵點是最高點與最低點,通過抓最高值,可以快速把握圖表重心,明確題目的指向和要點;做統計、找走勢,在圖表已有數據的基礎上,再做一些數值上的綜合統計工作,以便快速地總結出某種規律。若為其他圖畫,同樣也要認真仔細地閱讀分析,以便文字表述作答。3.整合信息,據要求作答。在結合文本材料的基礎上,將從圖表中找到的關鍵信息和規律進行歸納整合,按照題干要求規范作答。注意點,第一要注意選項表述,用詞的分寸。重點關注表義絕對化的詞語。第二,要注意和其他材料中的信息相互印證。第三,除圖表外還要注意圖表后的注釋及材料中的其他文字,兩者構成一個統一整體,切不可把兩者分開。考點六:發表評價看法發表評價看法,就是對問題或觀點進行評價,發表看法。這類試題實際是要考查學生對選文內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發表評價看法時要實事求是,恰如其分。常考題型1.找出文中你最喜歡的句子,并說說你喜歡的理由。2.你同意作者的觀點嗎?請你說說理由。3.請簡要評論文中的某一事件。答題步驟1.將文中的知識點或者觀點分條總結。概括分析文中信息、作者的態度觀點、作者的評價。2.從新時代的核心價值觀出發,結合自身體驗,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寫作意圖,坦誠談出自己的看法與評價。(觀點必須于文有據,合情合理。要做到客觀公正,不能任意拔高或者貶低。)3.組織答案,先表明觀點(我該怎么做。根據文章內容提出建議),再進行分析與闡述,表述時可以采用總分結構,即“我認為……,理由是……”。考點七、提出意見建議提出意見建議是根據某一問題或某一現象,提出相關建議,供有關單位和個人參考。這類試題實際就是考查學生對選文內容或觀點提出自己獨特見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常考題型1.針對某一問題提出一條或幾條建議。2.給某人制定合理的規劃。3.聯系實際對文中說明的現象提出合理化的建議。答題步驟1.整體感知,觀點明確。明確題干是要求對文中所涉及的某個觀點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評價,還是對全文的思想內容提出子節點看法和評價,看其要求從哪個方面發表建議,只有分析出問題的癥結才能提出針對性的建議。2.明確對象,突出合理性。不同對象,不同問題,應提出不同的建議,突出它的合理性與可行性原則。3.建議類答題時要緊扣閱讀材料,提出的建議要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然后結合賦分分條組織答案。4.題目如果要求聯系實際,答題時要聯系生活,舉出實例。考點八、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策略1.整體瀏覽,了解內容。和連續性文本一樣,拿到一個非連續性文本題,應大致瀏覽,從整體上把握文本的內容。首先關注題目,明確文本主題;再分析文本是從哪幾個方面對介紹對象進行解釋和說明的。這樣就能清楚文本的內容和脈絡,在需要具體信息時,便于快速找到相應的板塊并從中提取信息。2.逐項細讀,提取信息。在對文本有了整體把握的基礎上,根據文本的特點,逐項細讀,了解各項目中具體介紹的信息,體會作者表達和傳遞這種信息的方法。細讀的過程中,要學會從眾多的信息中發現與自己的需要相匹配的信息,或者找到自己所要解決的問題的依據所在。3.重點研讀,簡單推論。在了解了文本各項具體內容后,對關鍵內容進行重點研讀,從而根據提供的信息做出簡單的推論。4.聯系比較,形成觀點。在閱讀非連續性文本的時候,要善于將文本的內容進行縱向、橫向的聯系與比較,從中發現事物內在的聯系和規律,提出最終結論或自己的觀點。5.批判閱讀,提出問題。批判性閱讀是建立在對全文已經掌握的基礎上,即弄清作者觀點后,根據提供的各項信息,在進行信息整合與推論的基礎上,發現問題,提出質疑。考點九、非連續性文本的答題方法1.仔細審讀題干,確定答題范圍,在文本中找到相關信息的確切位置。2.在信息區間篩選關鍵詞句,提取有效信息,分點歸納作答。3.對于選擇題,要在文本中找到每個選項的出處,仔細比較選項和原文的差別,注意有無偷換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時態、答非所問、無中生有、強加因果等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