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中考三輪復習課本考點整合:法律部份法治教育三、法律與個人:珍愛權利,履行義務,做守法公民。(關鍵詞:權利、義務,違法犯罪,守法公民)珍惜公民權利,依法行使權利(關鍵詞:權利,依法行使權利,依法維權)1、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有哪些?①政治權利和自由: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政治自由和監督權等。②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③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財產權、勞動權、物質幫助權、受教育權、文化權利。④其他權利:平等權,宗教信仰自由,婦女、兒童和殘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權利受到憲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2.我國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權利和自由?(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條件:年滿十八周歲、中國公民、未被剝奪政治權利)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政治權利,行使這項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2)政治自由。我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3)監督權。我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重要性:有助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權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3.人身自由的含義和地位分別是什么?(1)含義: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2)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獨立、自由、有尊嚴地生活。4.公民享有哪些社會經濟權利?(1)財產權。(占有、使用、收益、處分)(2)勞動權。(勞動就業和取得勞動報酬,既是權利也是義務)重要意義:這是公民賴以生存的基礎。人們通過勞動,參與社會生產與服務活動,獲得勞動報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實現自身價值,也為國家和社會作出貢獻。(3)物質幫助權。(條件:我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5、受教育權的含義、重要性、保障措施a.含義: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從國家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并獲得相應物質保障的權利。b.重要性:教育為個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礎,為人類文明傳遞薪火,成就民族和國家的未來。c.保障措施:國家實行義務教育制度、國家制定資助政策。6、文化權利。a.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進行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b.保障措施:國家對于從事教育、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和其他文化事業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創造性工作,給以鼓勵和幫助。7、其他權利:平等權、宗教信仰自由等權利,婦女、兒童和殘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權利受到憲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8、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權利?(1)任何權利都是有范圍的。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2)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不能以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集體利益為代價。同時,每個人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都應當受到尊重和保護,我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也不得損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9、公民維護權利時應如何守程序?(1)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遵守正當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實際享受權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糾紛。(2)公民權利受到損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權利。10.公民可通過哪些方式維護權利?(1)協商。(直接、效率高)(2)調解。(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3)仲裁。(仲裁裁決具有法律效力)(4)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刑事訴訟)二、自覺履行法定義務(關鍵詞:義務,權利關系)1、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義務有哪些?①遵守憲法法律。 ②維護國家利益。 ③依法服兵役。 ④依法納稅。⑤其他義務。包括:勞動的義務、受教育的義務、夫妻雙方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父母撫養教育未成年人的義務和成年子女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等。2.遵守憲法和法律的原因及表現?①原因:我國憲法和法律是全國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體現,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是公民對國家和社會應盡的職責。②具體表現: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3.公民應如何履行遵守憲法和法律的義務?①忠于憲法,維護憲法尊嚴,保障憲法實施。②自覺做到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共同營造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③自覺學習法律知識,了解法律程序規定,以法律來指導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做到依法辦事。4.維護國家利益表現在哪些方面?(1)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緊密聯系在一起,自覺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和主權統一,維護民族之間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關系。(2)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①維護國家安全包括維護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不受侵犯,國家秘密不被竊取、泄露和出賣,社會秩序不被破壞等。②維護國家榮譽包括維護國家的尊嚴不受侵犯,國家的榮譽不受玷污。③維護國家利益包括維護國家的政治、經濟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④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5、依法服兵役的意義和我國兵役制度的內容①原因:①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職責。②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公民的光榮義務。②兵役制度:我國實行義務兵與志愿兵相結合、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兵役分為現役和預備役。6、依法納稅的原因①原因: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依法納稅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②違反依法納稅義務的表現及后果:任何偷稅、欠稅、騙稅、抗稅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7.如何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系?(1)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2)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3)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例如,根據我國憲法規定,勞動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8、如何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樹立正確的權利和義務觀念?(1)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2)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9.為什么公民必須履行法定義務?(1)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2)依據法律規定,有的法定義務要求公民必須作出一定行為,公民必須按照法律要求去做,否則,就可能構成違法甚至犯罪,會受到法律的追究。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3)我國法律明確規定禁止公民實施某些行為。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會受到法律制裁。10.違反法定義務須承擔什么責任?公民違反民事法律,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違反行政法律,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違反刑事法律,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三、杜絕不良行為,預防違法犯罪,做自覺守法公民(關鍵詞:違法,犯罪,依法維權,作斗爭)1、怎樣認識法律的作用 (1)作為一種行為規范,法律明確告知人們可以做什么,必須做什么。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為人們的行為提供一個模式、標準或方向。(2)法律還告知人們,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它是評價人們的行為是否合法有效的準繩。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離不開各種行為規范。(3)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2、違法行為的含義: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危害社會的行為。違法行為分類:根據違反法律的類別分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根據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分為:一般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和行政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犯罪)4、一般違法行為與犯罪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一般違法行為 犯罪區 別 內容 民事違法行為和行政違法行為 刑事違法行為社會危害程度 相對輕微 最嚴重違反的法律 民事違法行為違反民事法律規范 行政違法行為違反行政法律規范 刑事法律規范處罰方法 民事違法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行政違法行為應當受到行政處分或行政處罰。 應當受到刑罰處罰舉例 民事違法行為如欠債不還的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如擾亂社會治安的行為等。 如故意殺人的行為等聯系 都是違法行為都要承擔法律責任5、在社會生活和交往中,我們應怎樣做到遵章守法 (1)我們要認識一股違法行為的危害,自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2)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分清是非,增強守法觀念,嚴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規定。(3)在社會交往中,我們要依法從事民事活動,積極防范民事侵權行為和合同違約行為,既要維護自己的權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權益,促進社會健康和諧發展。6、犯罪的含義是什么 根據刑法規定,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7、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和應受刑罰處罰性是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其中,嚴重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標志應受刑罰處罰性是犯罪的嚴重社會危害性和刑事違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8、刑罰的分類及其具體內容是什么 (1)分類: 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2)具體內容:①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只能單獨使用)②附加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可以附加使用)9、我們應如何加強自我防范,遠離犯罪 (1)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2)我們要杜絕不良行為,預防犯罪。(3)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個 自覺守法的人。(4)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10、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該怎樣做 (1)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及時尋求法律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2)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我們要了一些能夠提供法律服務和幫助的機構,如法律服務所、律師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在遇到法律問題時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幫助。)(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教濟。(我們可以依法到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11、為什么要同違法犯罪作斗爭 (1)同違法犯銀作斗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2)見義勇為作為高尚的品質,歷來受到全社會的褒揚和敬佩。(3)我們身為未成年人,體力不具優勢,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魯莽行事,自己極易受到傷害,也不利于制止違法犯罪。12、青少年如何與違法犯罪作斗爭?(1)當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我們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維護正當權益。(2)我們要善于斗爭,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3)我們要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觀念。(4)做到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