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第三次學業水平檢測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 試題卷溫馨提醒:1.全卷共三大題,32小題,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00分鐘。考試采用閉卷形式。2.全卷分為卷Ⅰ(填空題、選擇題)和卷Ⅱ(非選擇題)兩部分,卷Ⅰ答案必須用2B鉛筆填涂;卷Ⅱ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卷Ⅰ一、判斷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請將答題紙相應題號后的T涂黑,錯誤的請將答題紙相應題號后的F涂黑)1.由于初三學習緊張,小舟把養了多年的“巴西紅耳龜”偷偷放生,這是關愛生命的表現。( )2.家里的小汽車被鄰居刮擦了,小江建議爸爸直接通過打官司來維權。( )3.校園欺凌主要表現為打罵、勒索、傳謠等,侵犯了受害者的人格尊嚴權、財產權等。( )4.整治電動車充電亂象,要法治、德治和群眾監督自治共同發揮作用。( )5.在我國,民營經濟是促進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 )6.新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是對憲法規定的具體落實。( )7.2024年十四屆全國人大的代表中,有歸僑、婦女、一線工人農民,每一個少數民族都有人大代表,甚至首次提供盲人版會議文件等,由此可見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的民主。( )8.中國夢是中國人民追求幸福的夢,也同世界人民的夢想息息相通。( )二、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9.為了營造良好班風,九(3)班同學堅持每天撰寫班級日志。針對日志內容,下列“改善建議”最合理的是( )日期:2024年4月15日 ●早上晨會,其他班級同學臺上演講時,班內幾名同學在隊伍內說笑; ●課間,兩位同學聊天玩鬧用語不文明; ●今天有其他老師來校參觀,班級部分同學沒有主動問好。 改善建議:______。A.學會尊重他人 B.正確處理沖突C.發掘生命力量 D.全面認識自我10.漫畫《生死之交》警示公民要( )圖1 《生死之交》①維護秩序,打擊犯罪 ②提高警惕,遠離毒品③遵德守法,珍愛生命 ④防微杜漸,拒絕交友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1.2024年2月,Open AI發布視頻生成模型Sora。人工智能不僅能與人類無障礙對話,還能深刻理解語言,生成視頻圖像顯示。人工智能技術的突飛猛進,啟示青少年( )①豐富知識儲備,培養創新能力 ②提高個人素養,迎接未來挑戰③培養問題意識,研究人工智能 ④做好職業規劃,積累物質財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2024年全國兩會《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提到,2021年至2023年,全國法院系統對77名被告人以“正當防衛”宣告無罪。“法不能向不法讓步”不是一句簡單口號,法律被落在實處。這說明( )①公民實施正當防衛,堅守維權最后屏障 ②審判機關公正司法,守護社會公平正義③公民履行基本義務,與違法犯罪作斗爭 ④國家弘揚法治精神,充分尊重保障人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2024年春運期間,部分高鐵開設了“遛娃艙”。小旅客可在家長陪同下在此參與游戲、借用玩具。網友點贊:“這回不怕孩子吵了”。幾位同學就此熱搜發表了觀點,你贊同( )A.小甬:高鐵創造兒童友好環境,保障了帶娃家長的特殊權利B.小北:鐵路部門創新服務形式,維護了和諧安定的公共秩序C.小海:乘車同等情況不同對待,彰顯了社會進步和自由平等D.小哲:積極探索改善公共空間,說明了規則要不斷調整改變14.2024年3月19日,香港特區立法會全票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條例包括“與國家秘密及間諜活動相關罪行”“與維護國家安全相關的執法權力及相關保障”等內容。此舉( )A.增進了海峽兩岸的“一家親”情誼 B.推進了祖國和平統一的進程C.促進了“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 D.增強了民族地區的發展活力15.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中國援助非洲布隆迪農業專家楊華德,通過潛心推廣雜交水稻種植技術,九年時間成功將該國水稻產量由平均每公頃3噸提升至10噸。楊華德( )①數載執著堅守彰顯大國擔當 ②為維護世界和平貢獻了中國智慧③推動合作共贏消除發展差異 ④積極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讀圖2及A、B兩地氣候資料圖,回答16~17題。圖2 A地 B地16.A地處于( )A.巴西高原 B.安第斯山脈C.非洲南部 D.低緯度地區17.造成A、B兩地降水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陸分布 B.地形因素 C.人類活動 D.緯度位置18.據圖3,乙代表的氣象災害是( )圖3 我國主要氣象災害分布A.洪澇 B.干旱 C.寒潮 D.臺風19.文物是歷史的印記。圖4古希臘陶壺展現了古代奧運會一項競技項目——重裝步兵賽跑。這項比賽( )圖4A.反映了小國寡民的特點 B.適應了保衛城邦的需要C.推廣了希臘的民主政治 D.展現了古代帝國的擴張20.人物是鮮活的史書。圣雄甘地、玻利瓦爾、孫中山發揮的共同歷史作用是( )A.廢除封建制度 B.維護國家統一C.推翻殖民統治 D.爭取民族獨立文獻是信息的載體。閱讀《每周評論》刊文,回答21~22題。威爾遜可算得現在世界上第一個好人……不許各國拿強權來侵害他國的平等自由。 ——《每周評論》發刊詞(1918.12.22)巴黎的和會,各國都重在本國的權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爾遜十四點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話! ——《兩個和會都無用》(載于《每周評論》1919.5.4)21.導致陳獨秀對美國總統威爾遜態度發生巨大轉變的直接原因是( )A.一戰爆發令其希望落空 B.美國對德采取嚴厲制裁C.社會各界形成斗爭合力 D.巴黎和會出賣中國權益22.“各國都重在本國的權利”,公理“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話”,意在強調( )①巴黎和會是一次分贓會議 ②和會確立了國際新秩序③列強在華的矛盾空前激化 ④凡爾賽體系的不合理性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3.圖像是時代的見證。組圖5選自20世紀30年代刊印的《西行漫畫》。畫稿描繪的是( )圖5《過湘江》 《草地夜宿》A.北伐進攻的行軍路線 B.南昌起義的革命精神C.紅軍長征的具體經歷 D.渡江戰役的艱苦斗爭流行是群體的選擇。根據中國近現代不同時期的流行歌曲,回答24~26小題。24.階段一流行歌曲的變化說明( )階段一:1931~1945 ※《松花江上》 ※《十送紅軍》 《四渡赤水出奇兵》 ※《義勇軍進行曲》 《八路軍歌》階段二:1949~1953 ※《東方紅》 《翻身農奴把歌唱》 《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階段三:1956~1976 ※《社會主義好》 《學習雷鋒好榜樣》階段四:1978年以后 ※《春天的故事》 《七子之歌》①國民革命運動正蓬勃發展 ②民族矛盾已成為主要矛盾③革命根據地迅速發展壯大 ④國共兩黨由對峙走向合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5.階段二流行歌曲反映的時代特征是( )A.爭取民族獨立的進程 B.新生政權的建立與鞏固C.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D.艱辛探索社會主義建設26.歌曲《春天的故事》唱到,“一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天地間蕩起滾滾春潮,征途上揚起浩浩風帆。”這位老人此次南方之行旨在( )A.盡快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B.推進黨各條戰線的全面撥亂反正C.進一步解放思想推進改革開放 D.建立經濟特區邁出對外開放步伐27.地圖是直觀的史料。圖6可用來說明( )圖6 北約和華約組織A.資本主義國家的改革 B.冷戰對峙局面的形成C.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 D.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28.貨幣是政治的反映。與世界大多數紙幣不同,歐元紙幣以歐洲各時期建筑代替人物頭像,主要原因是( )A.淡化貨幣主權屬性增強認同感 B.歐洲地區缺乏共同的文化基礎C.歐洲國家對歐元改革存在分歧 D.經濟全球化趨勢影響貨幣體系卷Ⅱ三、非選擇題(本題有4小題,共52分。)29.(10分)“退役”動力電池該去哪兒?這是新能源汽車高增長背后衍生的重要問題。某小組對“動力電池回收管理”進行了調查。請你根據調查內容,運用所學,完善調查報告。動力電池“退役潮”來襲數據顯示,到2030年,動力電池退役量將達350萬噸。實驗表明,一塊20g手機電池可使1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污染50年左右。汽車動力電池體積是其數十倍。另外,動力電池生產需要開采礦產資源,以鋰為例,中國優質硬巖鋰礦資源較少。爭相進場,亂象叢生 截至2023年,我國新能源車動力電池規范化回收率不足25%。 《電池回收亂象》 何去何從?新政來了 據預測,未來10年,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產值可達1648億元。 2024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的意見》,就加強廢舊動力電池循環利用提出指導意見。電池回收的“進修”之路進行電池回收利用,要有完善的標準體系。但我國現有標準還無法滿足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和梯次利用產業鏈的要求。此外,電池回收利用的智能化裝備有待提升,電池余能檢測技術、單體電池自動化拆解技術、材料分選技術等尚待突破。關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管理的調查報告一、調查目的(略) 二、調查方法(略)三、調查結果與分析(完善此部分內容) (一)回收意義 (1)分析動力電池回收的必要性。(4分) (二)回收建議 (2)指出動力電池回收面臨的困境,并提出針對性建議。(6分)四、結語(略)30.(14分)治水千年筑黃河安瀾,興水利民潤兩岸沃土。【文化遺產承載中國智慧】圖7 鄭國渠示意圖 始建于戰國的鄭國渠,是我國古代最長的無壩自流灌溉系統。它充分利用地勢特點,引涇水東注洛水,并利用支渠自流擴大灌溉面積,使關中平原成為千里沃野。(1)根據圖7,說明鄭國渠水利工程的設計智慧。(4分)【時代精神彰顯中國力量】1955年,全國人大決定在黃河干流興建三門峽水利樞紐,這是蘇聯援華的重點項目之一,也是新中國首座大型水利樞紐。1957年動工,后因中蘇關系惡化,在蘇聯專家帶走大量技術資料的情況下,仍于1960年建成。 藝術家緊跟時代脈動,深入實地,用圖像為那個火紅年代開拓創業、攻堅克難的大壩精神留下了永恒的記憶。 ——摘編自《水電部黨組關于黃河規劃和三門峽工程問題的報告》等 版畫《戰勝黃河》(1959年)(2)結合材料,簡述大壩精神形成的歷史背景,及賡續其精神內涵的當代價值。(6分)【水美畫卷交出中國答卷】航拍黃河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等相繼頒布施行。 ◎2014年,重在解決黃淮海流域水資源短缺問題的南水北調工程,全面建成通水,黃河從平均4年3次斷流到迄今連續24年不斷流。 ◎2016年,由浙江首創的河長制在全國推行,以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等為主要任務,建立省、市、縣、鄉四級河長體系,落實制度化治水。(3)綜合上述材料,總結我國在治水興水過程中形成的寶貴經驗。(4分)31.(14分)河西走廊,一條斜貫中國西北的地理通道,被喻為“中國最偉大的走廊”。某小組以“河西走廊,何以偉大?”為主題開展項目化學習,制作了如下展板。【鑿空·自然選擇的通衢大道】 圖8 絲綢之路及“三兔共耳”圖案主要分布(部分)示意圖 圖9 河西走廊示意圖【輝映·美美與共的文明畫卷】 材料一 “三兔共耳”圖案最早發現于敦煌,中原地區尚未發現。所采用的“共生”創作手法,在中國新石器時代、商周時期的彩陶和青銅器上早已有之。三只兔子彼此共生,循環往復,與佛教“因果循環”之說相契合。 戰國三獸紋 漢代三雁紋、辟邪紋 材料二 敦煌佛窟藝術的裝飾紋樣與波斯、薩珊(今伊朗)、粟特(今中亞地區)藝術風格存在相似之處。 ——摘編自陳振旺《隋及唐前期莫高窟藻井圖案研究》等 【新生·追風逐光的能源走廊】 材料三 近年來,河西走廊地區大力發展“光伏+”產業,通過政企配合、農戶參與,推行“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板間養殖、廠周種樹”四位一體光伏治沙模式。 圖10 “光伏+”產(1)河西走廊是絲路咽喉的必經之地。根據圖9,說明原因。(4分)(2)河西走廊是絲路文明的藝術圣地。關于“三兔共耳”圖案的來源,學界有中國傳統文化起源說、中外文明融合說。你持哪種觀點?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簡述理由。(4分)(3)河西走廊是絲路新貌的能源寶地。結合圖文資料,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分析河西走廊大力推進“光伏+”產業發展新路的必要性。(6分)32.(14分)文化遺產:活在當下的過去。【叮!“文化遺產”云展覽邀您入館】 文化遺產分為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包括古建筑、古遺址、石刻、壁畫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且世代相承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包括傳統手工藝、節慶活動、音樂、舞蹈等。 ——整理自《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通知》A: ① 始建于戰國時期,它科學地解決了岷江的分流和排沙等難題,其防洪、灌溉等功效至今仍造福成都平原。 B: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歷法的獨特創造,表示季節更替和氣候變化,用以指導農業活動,更包含豐富的民俗事象。 C:昆曲,發源于蘇州昆山,后經 改良走向全國,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自明代中葉以來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被譽為“百戲之祖”。D:金字塔是 ② 的象征。其中,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展現了高超的建筑技術。 E:佛羅倫薩歷史中心位于意大利中部,15~16世紀其經濟文化發展至頂峰,成為文藝復興的搖籃。 F:費城獨立廳,因《獨立宣言》和1787年《美利堅合眾國憲法》在此簽署而聞名于世,可稱之為美國的誕生地。(1)結合圖片和所學知識,將①、②兩處文化遺產介紹補充完整。(4分)(2)根據展覽資料,對上述文化遺產進行分類。(4分)(3)從展覽中任選兩個文化遺產,以“文化遺產”為主題,自擬觀點,運用所學加以闡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晰)(6分)2023學年第二學期九年級第三次學業水平檢測社會·法治參考答案及評分細則一、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8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F F T T F T T T二、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A B A D B C B B A D題號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答案 B D D C C C B C B A三、非選擇題(本題有4小題,共52分。)評分建議:在非選擇題的閱卷評分標準中,不必拘泥于參考答案的表述,只要方向正確,意思相同或相近,言之有理,就應酌情給分。29.(10分)(1)未來動力電池“退役量”大,回收不當,將嚴重污染環境,危害國家生態安全;動力電池生產需消耗大量礦產資源,而我國相關礦產資源短缺,回收電池分解再利用,有利于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同時,動力電池回收還有巨大的市場價值,發展好相關產業,將為社會創可觀的經濟效益,增進民生福祉。(答出2點即可,4分,言之成理酌情給分)(2)問題分析1分,對應措施2分,答出2點即可,共6分。示例:我國目前動力電池回收存在正規企業和大量“小作坊”“黑作坊”并存的現象,導致回收不規范,存在安全和環境隱患,政府應嚴格執法,對不合規企業嚴肅查處;我國目前電池回收和再利用缺乏相關行業標準,國家應聯合相關部門,積極建立和完善相關標準;我國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技術方面存在瓶頸,國家要繼續推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企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突破技術難題,實現規范化回收。30.(14分)(1)干渠西高東低,可以自西向東自流;地勢北高南低,支渠可以向南自流,增加灌溉面積。(4分)(2)歷史背景:廣大工人投身祖國“一五計劃”的工業化建設熱潮,在蘇聯撤走技術援助的形勢下,開拓創業、攻堅克難,獨立完成新中國首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推動了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2分)當代價值: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民族要生存和發展,就要有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在中國人民奮斗中形成的大壩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傳承開拓創業、攻堅克難的精神血脈,將為實現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國夢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4分)(3)注重因地制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自主創新之路,掌握水利建設關鍵技術,為水利現代化提供科技支撐;加強水利法治建設,推進依法治水;堅持改革創新,以制度創新推動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答出 2 點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給分,4分)31.(14分)(1)河西走廊西南、東北分別為青藏高原和大片沙漠,高寒、干旱難以通行;河西走廊地勢低平,有河流和綠洲分布,能夠為行人提供水源和食物。(4分)(2)僅回答支持的觀點不予賦分,在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前提下,言之成理皆可酌情給分,每點2分,共4分。示例1:贊同中國傳統文化起源說。“三兔共耳”圖案在國外出現時間,均晚于中國;圖案的創作手法與相似圖案,在中國早已出現。示例2:贊同中外文明融合說。“三兔共耳”圖案的創作手法與相似圖案,在中國早已出現;敦煌臨近中亞、西亞地區,經濟文化交流相對便利,易受異域文化影響;敦煌裝飾紋樣與中亞、西亞存在相似性;敦煌作為佛教藝術圣地,傳入中國的佛教文化對中國影響深遠。(3)從自然環境角度分析必要性和優勢條件2分,從可持續發展三個角度分析意義4分,共6分。示例:河西走廊降水量少,氣候干旱,生態環境相對脆弱,而光照資源豐富。推廣光伏+產業,發展新能源,可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板下種植、板間養殖、廠周種樹,還能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減少水分蒸發,同時改善生態環境,從而產生綠進沙退扶貧利民的社會效益。32.(14分)(1)①都江堰;②古埃及王權/古埃及文明。(4分)(2)物質文化遺產:ADEF;非物質文化遺產:BC。(需指出文化遺產主要類別,并以此分類,4分。)(3)本題采取分層評價,評分標準如下:等級 材料運用與論述 得分水平1 圍繞提煉的觀點有簡單論述或說明,但未聯系史實 1分水平2 圍繞提煉的觀點展開論述,運用史實,但不充分或不夠典型,條理基本清楚 2~3分水平3 緊扣提煉的觀點加以論述,運用多則史實,能夠做到史論結合,條理清楚 4~5分水平4 充分運用史實論證提煉的觀點,邏輯嚴密 (如在論述中形成有思想深度的理解,可另加1分,但總分不超6分) 6分示例一:選擇A、B。文化遺產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都江堰是當今世界年代久遠的宏大水利工程。它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因地制宜,設計巧妙,以自動調洪、排沙、灌溉享譽世界,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它最偉大之處是建堰2000多年來經久不衰,而且發揮著愈來愈大的效益。我國古代人民還在勞動過程中觀察季節和氣候變化,創造了二十四節氣,用以指導農業生產活動。二十四節氣從古至今對人們的生活、文化都有著重要的實用價值。綜上,古代勞動人民通過偉大的智慧和創造力創造了輝煌的文明成就,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示例二:選擇B、C。文化遺產展現文明的延續性。二十四節氣是我國農耕文明的產物,我國古代人民創造了二十四節氣用以指導農業活動,其中一些節氣和民間文化相結合,成為延續至今的固定節日,如清明節和冬至等,豐富了中華文明的內涵。昆曲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古老劇種,因其優美的唱調和細膩的表演而發展為全國性劇種,成為百戲之祖,從經典到新編,從歷史到現代,昆曲作為中華優秀傳統藝術不斷發揚廣大,至今仍廣受歡迎。由此可見,文化遺產見證了中華文化的淵遠流長,我們要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示例三:選擇E、F。文化遺產蘊含著豐富的精神財富。佛羅倫薩歷史中心見證了文藝復興的興起與發展,這里涌現出了許多文學家、藝術家,推動了人文主義的傳播,對人的價值的肯定沖破了宗教的束縛,極大地促進了思想解放。美國人民先后兩次在費城獨立廳召開大陸會議,在這里簽署的兩份文件——《獨立宣言》和1787年美國憲法,彰顯了美國人民為擺脫殖民、尋求民族獨立,追求自由和民主而不懈奮斗的精神。由此可見,文化遺產是歷史的見證者,其中蘊含著豐富的精神內涵,釋放蘊藏在文化遺產中的價值和精神,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進步的重要動力源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