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文學文化常識一、作家簡介重 要 作 者 臧克家 詩人。以一首《老馬》成名,被譽為“農民詩人”。代表作有詩集《烙印》等。蕭紅 原名張遒(nǎi)瑩,作家。代表作有小說《生死場》《呼蘭河傳》等。光未然 原名張光年,詩人、文學評論家。代表作有歌詞《五月的鮮花》、組詩《黃河 大合唱》等。魏巍 原名魏鴻杰,詩人、作家。他的《東方》《地球的紅飄帶》《火鳳凰》被稱為 “中國革命戰爭三部曲”重 要 作 者 端木燕良 原名曹京平,作家,20世紀30年代“東北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代表作 有小說《科爾沁旗草原》《大地的?!返取?br/>魯迅 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 《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和雜文集《墳》 《熱風》《且介亭雜文》等。歐陽修 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謚號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 之一。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代表作有《醉翁亭記》《戲答元珍》等。王維 字摩詰,唐代詩人、畫家,有“詩佛”之稱。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軾評價 他的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代表作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等。李白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合稱 “李杜”。其詩構思奇特、情感強烈、想象豐富,意境奇偉瑰麗,語言清新明 快,風格飄逸豪放。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等。岑參 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與高適并稱“高岑”。其詩氣勢豪邁,情辭慷慨,語言 變化自如。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等。韓愈 字退之,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唐代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 八大家之一。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并稱“韓柳”梁啟超 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思想家、學者。著作大多收入《飲冰室 合集》。劉禹錫 字夢得,唐代文學家。以“清麗豪健”的詩歌風格被后世尊為“詩豪”。與 柳宗元合稱“劉柳”,與白居易合稱“劉白”。代表作有《酬樂天揚州初逢席 上見贈》《秋詞》等。周敦頤 字茂叔,北宋哲學家,世稱濂溪先生,是學術界公認的理學創始人之一, 著有《太極圖說》《通書》等。宗璞 原名馮鐘璞,筆名有任小哲、豐非等,當代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紅 豆》、中篇小說《三生石》、長篇小說《野葫蘆引》、散文集《丁香結》等。普希金 俄國詩人。他被認為是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建者和俄羅斯近代文學的奠 基人,被譽為“俄羅斯文學之父”。代表詩作有《自由頌》《致恰達耶夫》 《致大?!返取?br/>陳子昂 字伯玉,唐代文學家。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陳拾遺。代表作有《登幽州 臺歌》等。杜甫 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 人,被尊為“詩圣”,其詩被譽為“詩史”。代表作有“三吏”(《石壕吏》《新 安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王安石 字介甫,號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稱“王 荊公”“臨川先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邏輯嚴密;詩歌遒勁清新,擅長說 理。代表作有《登飛來峰》《泊船瓜洲》等。重 要 作 者 陸游 字務觀,號放翁,南宋詩人。他的詩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多抒發政治抱 負,反映人民疾苦,風格雄渾豪放,表現出渴望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代 表作有《書憤》《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等。龔自珍 字璁(sè)人,號定盒(ān),清代思想家、文學家。他主張革除弊政,抵制 外國侵略,其詩文洋溢著愛國熱情。代表作有《己亥雜詩》。茨威格 奧地利作家。他的主要成就體現在傳記文學和小說創作方面。代表作有 小說《象棋的故事》、傳記《三大師》等。劉慈欣 科幻作家。2015年憑借科幻小說《三體》獲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 說獎。代表作有長篇小說《三體》《超新星紀元》等,中短篇小說《流浪地 球》等。沈括 字存中,北宋科學家、政治家。他博學多聞,于天文、地理、典制、律歷、音 樂、醫藥等都有研究,晚年撰著筆記體綜合著作《夢溪筆談》。杜牧 字牧之,唐代文學家。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 墅,故后世稱“杜樊川”。其作品多諷喻時政。李商隱 字義山,號玉豁生,唐代詩人。與杜牧并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并稱“溫 李”。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楊萬里 字廷秀,自名書室為“誠齋”,世稱“誠齋先生”,南宋詩人。與尤袤、范成 大、陸游齊名,并稱“南宋四大家”。代表作有《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小 池》等。著有《誠齋集》。趙師秀 字紫芝、靈芝,號靈秀、天樂,南宋詩人。與徐照(字靈暉)、徐璣(號靈 淵)、翁卷(字靈舒)并稱“永嘉四靈”,人稱“鬼才”。著有《清苑齋集》。二、文體知識文 體 知 識 傳記 一種常見的文學形式。主要記述人物的生活經歷、精神品格等, 一般根據 各種書面的、口述的回憶及調查等相關材料,加以選擇性地編排、描寫或 說明而成。按作者分可分為自傳和他傳,按體裁分可分為歷史性傳記和 文學性傳記。其特征是真實性和文學性。通訊 運用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及時迅速而又生動形象地反 映新聞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種新聞體裁。它主要包括人物通訊和事件通 訊兩類。通訊有三個顯著特點;新聞性、文學性、評論性。樂府 漢魏六朝文學史上出現的一種能夠配樂歌唱的新詩體。它原是朝廷的音 樂官署,負責制譜度曲,訓練樂工,采輯詩歌民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時演 唱。經過長期的繼承演變,“樂府”從官署的名稱轉變為一種帶有音樂性 的詩體名稱,小說 是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 文學體裁。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坍嬋宋镄蜗笫切≌f的中 心任務。情節主要由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四部分組成,有的包括序幕、 尾聲。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文 體 知 識 議論文 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辨是非、舉例子等方法,直 接表達作者的觀點和主張的一種文體。論點、論據、論證是議論文的三要 素。論點是作者對所論述問題的見解和主張,是議論文的靈魂。論據是 用來證明論點的理由和依據,包括道理論據和事實論據。論證是用論據 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論證方式分為立論和駁論。常用的論證方法有 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和對比論證等。銘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誡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 這種文體文辭精練,有韻,讀來鏗鏘有力;體制短小,與格言頗相似。說 古代的一種議論性文體,大多是就一事、 一物或一種現象抒發作者的感想。 寫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潑,講究波瀾起伏,篇幅一般不長,與現代 雜文頗為相似?!稅凵徴f》《馬說》《師說》《捕蛇者說》都屬于這一文體。科幻小說 又稱科學幻想小說,是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文學 樣式。用幻想的形式,表現人類在未來世界的物質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學 技術遠景,其內容交織著科學事實和預見、想象。通常將“科學”“幻想”和 “小說”視為其三要素。其 他 《資治通鑒》 由北宋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 年間的史事。它的內容以政治、軍事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宋神宗以其 “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鑒》。編年體 中國傳統史書的一種體裁,以時間為線索編排有關歷史事件。編年體史 書以時間為經,以史事為緯,按年、月、日順序記述史事,比較容易反映出 同一時期各個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以編年體記錄歷史的方式起源于中 國,代表作有《春秋》《左傳》《資治通鑒》等。《歸田錄》 歐陽修晚年所作筆記小說集,記述朝廷遺聞和士大夫瑣事。每則故事短 小精悍,內容以日常生活為主,不刻意褒貶,語言簡潔,形式靈活,風格平 易閑適,具有文學價值和史料價值。唐宋八大家 唐宋時期八位著名的散文作家的合稱,即“韓柳曾王,三蘇歐陽”——唐代 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蘇洵、蘇軾、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唐宋文 壇以他們的散文成就最高,作品流傳最廣。《樂府詩集》 由北宋郭茂倩所編,主要輯錄漢、魏到唐、五代的樂府歌辭,兼及先秦至唐 末的歌謠。其中的《木蘭詩》又叫《木蘭辭》,是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樂 府民歌,與《孔雀東南飛》并稱“樂府雙璧”。干支紀年法 我國傳統的紀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稱。將十天干與十二地支 相配,共配成六十組,用來表示年的次序,即為干支紀年法。每六十年為 一個周期,所以民間有“六十年轉甲子”的說法?!凹孜鐟馉帯薄拔煨缱兎ā?“辛亥革命”都是以干支命名的。《夢溪筆談》 中國古代筆記體裁著作,全書26卷,另《補筆談》3卷,《續筆談》1卷,分故 事、辯證、樂律、象數等17類,計609條。內容涉及天文、數學、物理、化學、 生物、地質、地理等多個方面。其中自然科學部分,總結了中國古代,特別 是北宋時期的科學成就。該書被英國學者李約瑟譽為“中國科技史上的 坐標”,對研究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