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地理 年級 七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海陸的變遷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舉例說明地球表面海陸的變遷;了解大陸漂移說與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通過分析課本中的示意圖,培養讀圖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海陸的變遷,樹立海陸不斷變化運動的辯證唯物主義科學觀點;通過大陸漂移說—板塊構造學說的發展過程,培養科學探究精神。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教學難點: 1.海陸變遷的原因。2.板塊相對移動形成的地表形態。教學過程【導入新課】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美麗的星球上,不論是多姿多彩的陸地,還是一望無際的大海,萬事萬物都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你知道“滄海桑田”的成語故事嗎?(讓一兩個學生講講) 播放視頻:傳說我國古代有個叫麻姑的仙女,曾經三次看到東海變成桑田。后人就以這種滄海桑田的變更來比喻世事變化很大。(如果學生講到,不必重復)其實這個故事的原意是指海陸的變遷,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講授新課】 展示學習目標: 舉例說明地球表面海陸的變遷; 了解大陸漂移說和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 說出世界基本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 一、滄海桑田 1.自主學習:電腦展示課本P33圖2.10“喜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圖2.11“我國東底的古河流遺跡”和圖2.12“荷蘭的圍海大壩”。 請同學們思考以下問題: (1)喜馬拉雅山上的巖石中發現海洋生物的化石說明了什么問題? (2)我國東部海底發現古河道及水井等人類活動的遺跡反映了該海域過去是什么狀況? (3)荷蘭的國土面積在過去的百年中為什么在不斷擴大? 2.個人展示學習成果: 3.教師評價總結: (1)喜馬拉雅山上發現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說明喜馬拉雅山區,在地質時期曾經是海洋,現在變成了陸地,也就是說海洋可以變成陸地。 (2)我國東部海域發現了古河流和人類活動的遺跡,說明了我國東部海底大陸架在地質時期曾經為陸地,現在變成了海洋。 (3)荷蘭是著名的“低地國”,荷蘭人通過圍海造田使本國的國土面積不斷擴大,說明了我們人類的活動也能使海陸發生變化,不過這種變化只是局部的和小規模的,而且這種活動還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否則,要受到大自然的報復。 承轉過渡:那么引起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合作探究:引導學生探討分析喜馬拉雅山為什么會由海變成陸?而東部海域為什么由陸變成海?(各小組進行展示成果) 教師進一步分析歸納:地殼運動與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自然原因也是主要原因,人類活動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人為原因。課后請同學們思考:我們生活中有哪些實例能說明海陸變遷。 大陸漂移說 1.承轉過渡:剛才的幾個例子說明了在一些局部的地方,海陸是可以變遷的。那么從全球來看,現在的海陸分布大勢自古以來就是這樣的嗎?怎樣形成的呢?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變的呢?還是在不斷變化的呢?你同意哪種觀點呢?(學生議論)請大家不要著急下結論,現在我們從世界地圖上來看看會得到些什么啟示。 2.合作探究: (1)大陸漂移說由誰提出,他在怎樣的情境下提出的? (2)請你解釋大陸漂移說的具體內容。 (3)你能找到哪些證據來證明大陸漂移說嗎? (要求:齊聲朗讀課本38—39頁及41頁閱讀材料;先自主思考5分鐘,而后進行小組討論5分鐘;展示時聲音洪亮、有理有據) 3.教師評價總結:強調大陸漂移說的具體內容:原始的泛大陸逐漸漂移分離形成如今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狀況。進行知識總結,播放大陸漂移說相關視頻進一步加深了解。 三、板塊構造學說 1.轉承過渡:通常我們把大陸漂移說又稱為“大陸漂移假說”,就是因為在二十世紀初由于科學技術尚不完善,大陸漂移說缺乏確切證據,于是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科學家們又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接下來讓我們走進板塊構造。 2.合作探究: (1)請結合所學解釋板塊構造學說的具體內容。 (2)板塊構造學說中分為幾大板塊,分別是什么? (3)板塊運動形式分為哪兩種(箭頭表示運動方向),會產生什么結果? (要求:齊聲朗讀課本41—43頁;先自主思考5分鐘,而后進行小組討論5分鐘;展示時聲音洪亮、有理有據) 3.教師評價總結:強調板塊構造學說與大陸漂移說具體內容的不同點: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全球由六大板塊和若干小板塊構成,大陸漂移說則認為地球是由一個完整的大陸分裂而成。強調比較特殊的阿拉伯半島與印度半島的板塊位置;以動畫形式演示板塊運動形式及其結果,并強調兩大火山地震帶的分布及成因。 【課堂小結】 1.師生共同總結并繪制成思維導圖。 2.進行課堂練習:填空形式了解喜馬拉雅山、地中海、紅海的形成。 3.根據學習目標檢查本節課學習情況,并布置課后任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