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課時 依法行使權利課標要求(2022年版) 素養目標 知識目標懂得公民的基本權利,正確行使公民權利 法治觀念:了解以民法典為代表的、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法律 1.知道行使權利的界限,懂得依法行使權利 2.了解維護權利的方式,知道如何正確維護權利自主學習一、行使權利有界限1.公民應如何依法行使權利?(1)任何權利都是有范圍的。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2)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2.公民應如何行使個人的自由和權利?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不能以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集體利益為代價。同時,每個人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都應當受到尊重和保護,我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也不得損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二、維護權利守程序1.維護權利守程序的含義、作用和要求是什么?(1)含義: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2)作用:遵守正當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實際享受權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糾紛。(3)要求:每個公民都應該樹立按照法定程序辦事的意識,通過正確的途徑和方式維護自身權益。2.公民權利受到損害時應該怎么做?公民權利受到損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權利。維護權利的方式包括和解、調解、仲裁和訴訟等。(1)和解是當事人之間通過協商自行解決糾紛的方式。(含義)一些常見的消費、勞動爭議和交通事故糾紛等,(適用情形)當事人可以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依據法律,直接對話,分清責任,達成協議,解決糾紛。(實施方法)(2)調解是通過調解組織解決糾紛的方式。(含義)我國調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方式)(3)仲裁是通過仲裁機構解決糾紛的方式。(含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的規定,公民與其他個人或組織之間發生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時,可以申請仲裁。(適用情形)當事人根據他們之間訂立的仲裁協議,自愿將其爭議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決約束。(實施方法)(4)訴訟是通過人民法院解決糾紛的方式。(含義)公民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維護自身權益。(實施方法)公民遇到人身關系或財產關系的爭議,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公民對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公民認為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侵犯了自己的權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方式)課堂探究智辯是非1.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因此,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改正: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但行使權利是有界限的。2.我們可以用非訴訟手段維護合法權益。非訴訟手段主要指和解、調解、仲裁等。(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國調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向公安機關起訴。( ×)改正: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精準小練行使權利的界限1.“曬客”指的是那些熱衷于用文字、照片、視頻等方式將私人物件與生活經歷放在網上曝光的網友。“曬客”的口號是:“只有不想曬的,沒有不能曬的。”“曬客”的這一口號( D)A.正確,這是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 B.正確,公民享有言論自由的權利C.錯誤,公民的隱私一律不能公開 D.錯誤,應在法律允許范圍內行使權利2.微信作為一種新興的交流工具,走進了大眾的生活,個人的言論自由得到了極大的發揮,但是言論自由背后是公共責任與法律底線。這警示我們( D)A.法律是對權利的限制和約束 B.言論自由是無限制的絕對自由C.濫用言論自由要受到刑罰處罰 D.公民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維權的方式和途徑3.小王為討薪,爬高壓線以死威脅老板,雖要回欠薪,卻因擾亂公共秩序,被公安機關拘留;他的同鄉小李則通過勞動仲裁順利追回欠薪。兩人的不同遭遇警示我們( D)A.不要相信網絡上的任何信息 B.要提高媒介素養,不在網上購物C.要明辨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 D.維護權益要選擇正確的方式4.某區人民檢察院以徐某涉嫌投毒罪,向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魏某與稅務局干部趙某發生個人財產糾紛,于是魏某向人民法院起訴趙某。上述兩個案例中的訴訟類型分別是( C)A.行政訴訟、刑事訴訟 B.民事訴訟、行政訴訟C.刑事訴訟、民事訴訟 D.刑事訴訟、行政訴訟情境練習下列是小安生活中遇到的情境,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幫助他解決問題。【情境】 小安一家在乘坐出租車時,媽媽的手機無意間落在車中。司機要求小安媽媽必須“現金感謝”才能歸還手機。司機侵犯了小安媽媽的什么權利?小安媽媽的正確做法是什么?(4分)①財產權。②依法維權,可以與司機協商,或尋求交通管理部門幫助調解,或向人民法院起訴。(4分)課后闖關1.亮亮報名參加了學校的樂器大賽,最近每天都練習吹口琴。每次練習時,他都關閉窗戶,把音量調低,盡量做到不干擾鄰居。這告訴我們( D)A.公民權利的范圍由自己決定 B.行使權利不得損害國家利益C.濫用權利只會導致自己遭殃 D.要尊重他人合法的自由和權利2. 針對題2圖中的侵權現象,以下建議你不贊同的是( B)題2圖A.向發布平臺發起投訴 B.向當地政府提起訴訟C.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D.向侵權者發送律師函3.(2023·福建中考)馮某租住賈某房屋期間,雙方就誰承擔屋內水管破裂維修費用的問題爭執不下。經街道辦工作人員疏導勸說,雙方達成了協議。這種解決糾紛的方式是( B)A.訴訟 B.調解 C.仲裁 D.和解4.題4圖警示我們( A)題4圖A.公民必須依法行使權利B.公民享有監督權和建議權C.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D.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5.(2023·佛山三模)高某某在網站上購買進口商品,收貨時發現該商品并非網站方預先承諾的境外發貨。高某某認為網站方存在欺詐行為,遂將其訴至法院。高某某的做法帶給我們的啟示是( C)A.行使權利有界限,違反義務須擔責 B.要自覺遵守規則,積極改進規則C.要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D.訴訟是最簡便、最快速的維權途徑6.(2023·湛江期末)行使權利有界限,任何權利都是有范圍的。下列屬于濫用權利的是( D)①小明同學向學校提出控制作業量、保證學生充足睡眠時間的建議②甲村位于河道的上游,有權截水自用,下游的乙村不能干涉③張女士網購申請退貨遭商家拒絕,她請求消費者協會進行調解④甲先生把他人的文章稍作修改后署上自己的姓名發表在當地報紙上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7.如今,“兩微一抖”已成為大眾傳播時代的社會符號,呈現出“人人都有麥克風”“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新型傳播格局。廣大網民在網絡上的言行更加隨心所欲,這警示我們( A)①行使權利不得超越它本身的界限②不能濫用言論自由,否則要承擔法律責任③行使言論自由能夠表達自身意愿④盡量不要發表言論,以免觸碰法律的紅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2023·惠州二模)馮先生所在小區每天都有大媽跳廣場舞到深夜,為了不讓其影響家中九年級孩子的學習,他找到廣場舞大媽協調跳舞時間,但沒有達成一致,馮先生決定繼續維權。下列維權方式合理的是( B)A.依法維權,向當地的公安機關提起訴訟B.尋求調解,向居民委員會等組織反映情況C.予以曝光,在網絡上公開對方信息并引導輿論D.購買工具,使用“神器”破壞廣場舞音響效果9.某校組織同學們旁聽了法院關于借貸糾紛的庭審活動。同學們旁聽了案件審理、辯論的全過程,更加直觀地認識了法院庭審。開展這一活動,旨在( A)①以案促學,拓展同學們的知識面②增強學生的法治觀念和程序意識③促進學生理解仲裁這一維權途徑④要求同學們多使用訴訟方式維權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0.以“直播帶貨”為主的“網紅經濟”迅猛發展,折射出我國市場的巨大潛力,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但“網紅經濟”也存在短信騷擾、假冒偽劣等亂象。對此,消費者應該( C)A.制定和完善相應法律法規,加大違法懲處力度B.加強對“網紅經濟”的監管,促進長久良性發展C.增強權利意識,依照法定程序維護合法權益D.誠信經營,樹立良好形象和信譽,贏得客戶11.(2023·江門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近年來,網絡欺凌成為一些未成年人欺凌他人的主要方式。網絡欺凌主要表現為:對其他網民使用語言暴力;對特定網民或網絡群體進行集體抵制;公開受害人個人資料(如真實姓名、容貌等);丑化受害人容貌,或在受害人相片旁加上誹謗性文字;等等。為此,中央網信辦等部門聯合組織專項行動,堅持為青少年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材料二:小林和曉龍是同班同學。小林在班級的微信群里發布了大量曉龍的照片,其中有很多明顯是在丑化曉龍,引發了班級其他同學的圍觀。曉龍便把小林的照片PS成“大猩猩”的模樣,也發到了班級微信群。有同學質疑曉龍的做法不夠妥當,曉龍則認為:自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是在合理維權。(1)結合材料一,請指出網絡欺凌行為主要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哪些權利。(4分)(2)結合材料二,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曉龍的觀點進行評析。(6分)1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6分)材料一:某中學就學生遭遇校園暴力(被同學毆打、謾罵)后會采取什么措施,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如下:受到侵害后 采取的措施 忍氣吞聲 找人報復 破壞公共設 施以泄私憤 向家長、學校反映 情況,去派出所舉報調查人數(100人) 38 17 13 32(1)從法律角度,談談問卷調查的結果反映了部分中學生存在什么問題。(4分)(2)請從法律角度,對使用不恰當的維權方式的行為人進行勸誡。(6分)材料二:小慧在網店買了一套《朗讀者》,結果發現是盜版的,書里有很多錯別字和錯印漏印的現象,而且有很多內容與正版的不符合。她十分氣惱……(3)請結合所學知識,幫助小慧選擇幾種維權途徑。(6分)第二課時依法行使權利 參考答案【自主學習】一、行使權利有界限1.(1)界限濫用權利(2)其他公民2.國家利益尊重保護二、維護權利守程序1.(1)法定程序(2)糾紛(3)自身權益2.(1)通過協商自愿(2)調解組織人民調解司法調解(3)仲裁機構合同糾紛財產權益(4)人民法院民事訴訟行政行為【課堂探究】智辨是非1.×改正: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但行使權利是有界限的。2.√3.√4.×改正: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精準小練1.D2.D【解析】微信使個人的言論自由得到了極大的發揮,但是言論自由背后是公共責任與法律底線,這警示我們必須在憲法和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D正確;法律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A錯誤;世界上不存在無限制的絕對自由,B錯誤;只有觸犯刑法的行為才會受到刑罰處罰,C錯誤。故選D。3.D4.C情境練習①財產權。②依法維權,可以與司機協商,或尋求交通管理部門幫助調解,或向人民法院起訴。(4分)【課后闖關】1.D2.B【解析】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學會用法律與人打交道。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圖中商家未經攝影師同意就使用其拍攝的照片,侵犯了攝影師的著作權。針對這種侵權現象,攝影師可以向發布平臺投訴,或向侵權者發送律師函,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A、C、D正確。訴訟需要向人民法院提出,B錯誤。本題為逆向選擇題,故選B。3.B4.A5.C6.D【解析】小明向學校提出控制作業量、保證學生充足睡眠時間的建議,這是正確行使權利的表現,①正確;張女士網購申請退貨遭商家拒絕,請求消費者協會進行調解,這是依法維權的表現,③正確;河道上游的村落截水自用,危及了他人的權利,是不能正確行使權利的表現,②錯誤;甲先生把他人的文章稍作修改后署上自己的姓名發表,這是侵犯他人智力成果權的表現,④錯誤。本題為逆向選擇題,故選D。7.A【解析】題干中,網民在網絡上的言行更加隨心所欲,這警示我們行使權利不得超越它本身的界限,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言論自由,①②正確;我們要依法行使言論自由來表達自身意愿,要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發表言論,③④錯誤。故選A。8.B【解析】馮先生找到廣場舞大媽協調跳舞時間,但沒有達成一致,可以尋求調解,向居民委員會等組織反映情況,B正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依法維權,A錯誤;在網絡上公開對方信息是違法行為,C錯誤;使用“神器”破壞廣場舞音響效果,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權益,D錯誤。故選B。9.A10.C【解析】“網紅經濟”存在短信騷擾、假冒偽劣等亂象,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被侵害,消費者應該增強權利意識,依照法定程序維護合法權益,C正確;國家制定和完善相應法律法規,加大違法懲處力度,A錯誤;有關部門加強對“網紅經濟”的監管,促進長久良性發展,B錯誤;經營者誠信經營,樹立良好形象和信譽,贏得客戶,D錯誤。故選C。11.(1)隱私權、名譽權、肖像權。(4分)(2)曉龍的觀點錯誤。①曉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也是沒有依法維權的行為。②這種方式可能會侵犯他人的合法權利,違反法律規定,受到法律的制裁。③作為中學生,我們要增強法治意識,依法行使權利,學會依法維權。(6分)12.(1)①法治意識淡薄;②維權意識不強;③維權方式不合法。(4分)(2)①憲法和法律規定我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對未成年人還給予了特殊保護。遭遇校園暴力時,我們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③維護權利守程序。我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6分)(3)①向網購平臺或市場監管部門舉報該網店;②撥打12315投訴熱線,向消費者協會投訴;③向人民法院起訴。(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