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活垃圾我知道一、教學內容:二年級《小學勞動技術》項目一任務三《生活垃圾我知道》。二、學情分析: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對于信息資料有了一定的收集整理能力,并且對各種現象充滿關注,能大膽的探索,大膽的想象,敢于實踐。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他們具有初步的社會意識和環保意識,能夠運用現有的知識認識社會和回報社會。但是他們的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還沒有完全確立,還需要加以進一步的引導與幫助。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給了他們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回報社會的契機。通過報紙、電視的報道,學生對垃圾的處理及垃圾的危害有初步的認識,但生活中很少關注這個話題,好像離他們很遠。教師課前要設計家庭調查,引起學生的關注,同時教師要準備垃圾的危害以及怎樣科學的處理垃圾等問題的資料,把學生的人士進行引導和歸納,在課堂中通過討論和匯報,深刻認識到生活中的垃圾對環境的污染以及垃圾的處理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形成正確的態度和行為習慣。三、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垃圾的形成,知道垃圾對環境的危害。2.認識3個“R”符號,并了解其所代表的含義。3.知道如何進行廢物利用,懂得垃圾分類后可以回收再利用。(二)過程與方法1.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讓學生樂于參與,善于交流。2.讓學生觀察周圍環境,說出環境的變化,并了解當今社會人們是如何處理垃圾的。(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垃圾給人們帶來的危害,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保護美麗的地球。四、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1.了解垃圾的來源、分類、知道垃圾的危害,掌握垃圾處理方法。2.感受垃圾給人們帶來的危害,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保護美麗的地球。(二)教學難點通過垃圾分類和處理,如何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拿出實際行動,主動參與環保。五、教學準備:(一)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四個垃圾桶的彩圖、代表垃圾名稱的紙條若干、“環保小衛士”獎狀若干。(二)教學準備:1.學生課前調查住家周邊的垃圾情況,上網或到圖書館查找垃圾種類、來源,對環境影響的相關資料,以及處理垃圾的方案。2.準備環保小制作的材料。六、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課件展示一組“環境優美、整潔的城市”及一組“被垃圾污染的城市”的對比照片。1.從這兩組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設計意圖:通過兩組強烈的圖片對比,讓學生深深感受到垃圾對環境所造成的危害。)2.讓學生討論。教師引導學生知道,垃圾無處不在,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處理好了生活中的垃圾能夠改變我們的生活環境,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設計意圖:通過師生簡單的談話,既消除課前的緊張,又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讓學生倍感親切和輕松。)3.揭示課題:生活垃圾我知道(板書)。(二)探究新知1.了解垃圾的種類、來源及危害。(1)師:二三十年前,不僅垃圾的數量不像今天這樣多,種類也十分有限,大部分處理起來十分簡單?,F在許多常見的垃圾,過去連聽都沒有聽說過。我想,只有真正地了解垃圾的種類及來源,才能使我們在治理垃圾問題上對癥下藥,取得最大的治理效果。(2)學生交流課前搜集到的有關垃圾的種類,來源及對環境的危害,并將小組討論結果完成在書58頁中調查表中。(3)匯報學生的討論交流情況。(4)師課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垃圾圖片,讓學生從視覺上深深感受到身邊的垃圾污染已給人類造成的嚴重危害,使學生萌發治理垃圾的決心。(設計意圖:從學生收集關于垃圾的相關資料到匯報,然后再觀看圖片,再次引起學生對垃圾所產生的危害的關注程度。)2.探究治理垃圾的辦法。(1)師:面對日益嚴重的垃圾問題,人們在積極地探索解決的辦法?,F在許多國家的垃圾處理已經采用了先進的科學技術,我們國家在這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2)讓學生了解目前我國常采用的處理垃圾方法。(3)作為一名小學生,你認為我們應該如何做好保護環境的小衛士呢?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及從網上查找到的資料進行分組討論交流,師參與活動。(4)匯報交流。3.問題解決。(1)閱讀教科書第59頁的3個“R”。(板書:減少、再利用、再循環)(2)進一步探討:在我們周圍,我們自己和其他人是不是做到了3個“R”?哪一種做到了?哪一種沒有做到?由于什么原因?今后有可以怎么辦?(3)師:如果我們從真正意義上做到這三個“R”,實際上就是在進行垃圾分類了。今天我們經常強調“增強環保意識”,那么,增強環保意識最基本上就是從垃圾分類做起了。(4)播放一組關于垃圾分類的動漫讓學生欣賞。(設計意圖:通過動漫,從視覺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予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看中獲得知識。)(5)歸納垃圾的幾種分類方法以及處理垃圾的方法。(三)體驗活動1.認識“分類垃圾桶”你知道垃圾的家在哪里嗎?其實不同的垃圾有不同的家,我們學會把垃圾送回合適的家吧!你看這是什么?黑板上張貼四個垃圾桶的彩圖:可回收垃圾(藍色)、廚余垃圾(綠色)、有害垃圾(紅色)、其他垃圾(黃色)。2.課中小比賽:送垃圾寶寶回家(1)你會正確使用這些分類垃圾桶嗎?下面請把迷了路的垃圾寶寶送回它們的家吧!老師把課前準備好的代表垃圾名稱的紙條分發給8個小組。這些紙條分別有:①可回收的: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紙巾和廁所紙由于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②廚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③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④其它垃圾: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設計意圖:讓學生學以致用,做到“行動”上參與垃圾分類。)(2)對正確分類的小組頒發“環保小衛士”獎狀。(設計意圖:通過頒發獎狀,肯定了學生的正確分類,更肯定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勉勵學生在以后的垃圾分類中能夠做得更好。)3.動手實踐:變廢為寶(1)讓學生欣賞一些廢物利用的手工制作品。(設計意圖:看見別的小孩的作品,充分調動學生自己動手的欲望。)(2)老師口頭提幾點手工制作時要注意的事項。(3)學生自帶準備好的材料,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自己的巧手,進行“變廢為寶”的制作大賽。(4)播放音樂,讓學生邊聽邊動手開始制作。(設計意圖:在美妙的音樂聲中,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環境氣氛,從而來完成制作。)(5)每組派一名代表來介紹自己組的作品,再進行展示。(設計意圖:既培養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又給學生一次展示的機會。)(四)課堂總結1.通過這節課的實踐活動課,你有什么體會?(至少3人談體會)2.老師總結性發言:支持環保,支持垃圾分類,從我做起。(五)布置課外作業了解我們地球資源寶貴,知道垃圾污染的嚴重危害。為了讓每個人都參與到減少垃圾、保護環境的行動中來,讓每個同學做好宣傳工作,向家人、鄰居、親戚宣傳減少垃圾、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附板書:減少生活垃圾我知道 再利用再循環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