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科 生物 備課人 課時安排 授課時間課題 3.2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1 授課班級 學歷案序號一.學習目標課標要求 內容要求:呼吸運動可以實現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學業要求:描述呼吸系統的構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念。 教學提示: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模型或實物展示、才來哦分析、探究實驗等活動形式,引導學生識別和推斷人體各系統相應結構的功能,幫助其初步形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念。學習目標 1.學生通過觀察和推理,描述肺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評價任務感知呼吸運動和觀察肋骨和膈運動圖片,能推理吸氣時胸廓的變化過程。(對應目標1) 觀察肺呼吸模型中膈的運動,能說出肺的變化。(對應目標1) 了解馬德堡實驗并觀察推針管實驗現象,總結相關規律,說出肺容積變化和肺內氣壓變化關系并嘗試推理吸氣發生原理及過程。(對應目標1)三.學習過程學法建議 自主學習:自己閱讀課本P45-46有關吸氣文字,完成相應問題。 合作交流:和同桌合作交流完成呼氣的推理的過程。課前預習 肺的作用: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課中學習 開門見山→介紹本節重點→齊讀學習目標 學習任務一:呼吸肌收縮導致胸廓擴大 1.學生閱讀教材45頁,完成填空: 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它位于 內,左右各一個,左肺 有 葉,右肺有 葉,是氣體交換的的場所。 學生觀察圖片,認識胸腔、腹腔、膈和胸廓 教師展示教具,介紹胸廓和胸腔的區別 (肺有節奏的在胸廓內進行吸氣和呼氣,完成一次吸氣和呼氣就是一次呼吸,成年人一分鐘大約呼吸16次,那么肺是如何完成吸氣和呼氣呢?) 4.學生感知呼吸運動并思考問題 雙手放在胸前的兩側或前后側,當吸氣時感受肋骨位置的變化和胸廓大小的變化: 吸氣時,肋骨位置有什么變化? 吸氣時胸廓大小有什么變化? 肋骨的位置變化與什么有關呢? 學生觀察吸氣肋間肌收縮時肋骨運動的正側面圖,感知胸廓前后徑和左右徑的變化,并完成推理: 學生觀察吸氣膈肌收縮時膈頂的位置變化,說出膈頂運動結果,便完成推理: 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呼吸肌收縮導致胸廓擴大(教師板書) 學習任務二:胸廓擴大導致肺變大 學生觀察肺呼吸模型,閱讀P46,思考以下問題: 1~5各代表什么結構? 兩幅圖各代表呼吸時的什么狀態?(呼氣或吸氣) 觀察膈變化時,氣球怎么變化? 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胸廓縮小肺縮小,胸廓擴大肺擴大(教師板書) 學習任務三:肺容積變大導致肺內氣壓減小,導致吸氣 學生了解馬德堡實驗 學生觀察推針管現象,在教師引導下總結規律并思考問題: 規律1:體積越小、氣壓越大 規律2:氣壓從高到低 思考:①如何才能使外界氣體進入到注射器內呢?PPT演示 ②如何才能使外界氣體進入到氣球呢?教具演示 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肺容積變大導致肺內壓減小,導致吸氣 小結吸氣發生過程 對點練習: 1.深吸氣后,用手按在胸部兩側深呼氣,你會感覺到( ) A.肋骨上升,胸廓縮小 B.肋骨下降,胸廓縮小 C.肋骨上升,胸廓擴大 D.肋骨下降,胸廓擴大 2.人體吸氣時,肋骨間的肌肉收縮、舒張的情況以及胸腔容積的變化依次是( ) A.收縮、縮小 B.舒張、縮小 C.收縮、擴大 D.舒張、擴大 學生嘗試推理呼氣發生過程(個人完成后,同桌合作) 觀看海姆利克急救法,理解呼氣發生原理 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們都掌握了哪些知識?對呼吸道的作用有哪些新的認識,引導學生總結。 四、習題鞏固學生自主課堂整理課堂效果檢測 1.人體內與呼吸有關的主要肌肉是( ) A.胸部的肌肉 B.腹部肌肉 C.肋骨間的肌肉和膈肌 D.背部肌肉 2.當我們呼氣時,肋骨間的肌肉、膈肌的活動狀態是( ) A.收縮、舒張 B.舒張、收縮 C.收縮、收縮 D.舒張、舒張 3.人在吸氣時,身體的變化是( ) ①膈肌舒張 ②肋骨間肌肉舒張 ③膈肌收縮 ④肋骨間肌肉收縮 ⑤胸腔變小 ⑥胸腔擴大 ⑦外界氣壓小于肺內氣壓 ⑧外界氣壓大于肺內氣 A.①②⑤⑧ B.①②⑤⑦ C.③④⑥⑦ D.③④⑥⑧備份模塊的設計 若學生推理完成呼氣后,只剩下十分左右時間,則不講海姆利克急救法,直接板書總結:學生完成小測。(前面新課要控制在30分鐘)板書設計作業設計 附后五.教學反思注:學歷案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基本依據,是學生學習的腳手架,課堂教學如何開展,就如何設計,教師和學生可以按照學歷案開展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上檢測和練習,課后反思改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