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單元 至情至性——高二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下冊期末復習知識大盤點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單元 至情至性——高二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下冊期末復習知識大盤點

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至情至性——高二人教統編版期末復習知識大盤點(2)
第三部分:重難知識易混易錯
《陳情表》知識點總結
一、通假字
1、臣以險釁,夙遭閔兇(“閔”通“憫”,憂患)
2、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蓐”通“褥”,草褥子,草席)
3、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零丁”通“伶仃”,孤獨的樣子)
4、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用于整數與零數之間)
二、古今異義
1、九歲不行(古:不能走路; 今:不可以)
2、至于成立(古:到; 今:連詞,提及,另外)
3、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古:成人自立; 今:建立,形成)
4、而劉夙嬰疾病(古:多指重病; 今:病的總稱)
5、尋蒙國恩(古:不久; 今:尋找)
6、除臣洗馬(古:授予官職; 今:除去、消除)
7、非臣隕首所能上報(古:報答皇恩今:向上級報告)
8、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古:報告,申訴; 今:使人知道)
9、臣之辛苦(古:辛酸苦楚; 今:身心勞苦)
10、奉詔奔馳(古:急速就職,奔走效力; 今:很快地跑)
11、拜臣郎中(古:官職名; 今:中醫醫生)
12、州司臨門,急于星火(古:流星的光; 今:微小的光)
13、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古:優秀人才;今:科舉考試中最低一級考中者)
14、是以區區不能廢遠(古: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今:數量少)
三、一詞多義
1、辭
①辭不赴命(辭謝)
②停數日,辭去(告辭)
③歸去來兮辭(文體的一種)
2、區區
①是以區區不能廢遠(拳拳,形容自己的 私情)
②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小,少)
3、見
①慈父見背(助詞,用在動詞前,表示對我怎么樣)
②二州牧所見明知(動詞,看見)
③敢陳愚見(見解)
④見陵之恥(被)
⑤圖窮匕見(通“現”,出現)
4、薄
①日薄西山(迫近)
②門衰祚薄(形容詞,微薄,少)
③如履薄冰(與厚相對)
④知行淺薄(微小)
⑤薄田十五頃(土地貧瘠)
⑥不薄今人愛古人(輕視)
5、拜
①拜臣郎中(授官)
②謹拜表以聞(奉上)
③時其亡也,而往拜之(拜見)
④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跪拜)
6、之
①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助詞,的)
②臣之進退,實為狼狽(助詞,取獨)
7、以
①臣以險釁(因為)
②臣以供養無主(因為)
③謹拜表以聞(連詞,來)
④猥以微賤(介詞,憑借)
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詞,用)
⑥臣具以表聞(介詞,用)
8、則
①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連詞,表轉折,但是)
②入則無法家拂士(連詞,表假設)
③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連詞,表順承)
④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連詞,表并列)
⑤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就是)
四、詞類活用
1.名詞作動詞:
①詔書特下(下:下達)
②且臣少仕偽朝(仕:做官)
③歷職郎署(職:擔任)
2.名詞作狀語:
①則病日篤(日:一天天地)
②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外:在門外; 內:在家里)
③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犬馬:像犬馬一樣)
④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上:向上)
3.名詞作動詞:
臣少多疾病(疾病:生病)
4.動詞的使動用法:
①臣具以表聞(使......知道)
②謹拜表以聞(使……知道)
5.形容詞作動詞: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遠離)
6.形容詞作名詞:
①夙遭閔兇(憂患不幸的事)
②猥以微賤(微賤的身份)
③沐浴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
④凡在故老(年老之人)
⑤愿陛下矜憫愚誠(愚拙的誠心)
五、文言句式
1.判斷句:
①非臣隕首所能上報(這實在不是我肝腦涂地就能報答得了的大恩大德啊。)
②今臣亡國賤俘(我現在已是個卑賤的亡國之俘虜。)
③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我的苦楚,并不是只有蜀地的人士和梁益二州的長官才清楚……)
2.狀語后置(介詞結構后置):
①急于星火(于星火急)
②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于陛下盡節之日長)
3.省略句:
①謹拜表以聞(陛下)
②逮(臣)奉圣朝,沐浴清化
③則告訴(陛下)不許
④少仕(于)偽朝
4.被動句:
①告訴不許(我申訴苦衷,請求暫 緩赴任,而沒有被允許。)
②而劉夙嬰疾病(被疾病纏繞)
《項脊軒志》知識點總結
一、古今異義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古義:原來的;今義:與“新”相對,過舊的)
室僅方丈(古義:一丈見方;今義:主持寺廟的和尚)
往往而是(古義:到處;今義:常常)
凡再變矣(古義:兩次;今義:又一次)
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古義:桌子;今義:特指涉及法律問題的事件)
或憑幾學書(古義:有時;今義:也許)
吾妻來歸(古義:舊時指女子出嫁;今義:返回)
始為籬,已為墻(古義:后來、不久;今義:已經)
余自束發(古義:表示成童;今義:扎頭發)
余久臥病無聊(古義:無所依靠;今義:精神空虛沒有寄托)
余稍為修葺(古義:我;今義:剩下來的、多出來的)
二、一詞多義
始:室始洞然(才,方才,副詞)
  庭中始為籬,已為墻(起初、先,副詞)
過:日過午已昏(超過,動詞)
大母過余曰(訪,探望,動詞)
人往,從軒前過(經過,動詞)
置:顧視無可置者(放置,動詞)
  內外多置小門(設置,動詞)
而:余扃牖而居(連詞,表修飾)
  往往而是(連詞,表修飾)
  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連詞,表轉折,但是)
  某所,而母立于茲(通“爾”,你,你的,代詞)
為:始為籬,已為墻(做,動詞)
  軒東故嘗為廚(表判斷,是,動詞)
  庭中通南北為一(成為,動詞)
  吾從板外相為應答(對,向,介詞;與《桃花源記》中“不足為外人道也”中“為”字用法相同)
以:以當南日(連詞,表目的,來)
  以手闔門(介詞,用)
  能以足音辨人(介詞,憑借、根據)
  執此以朝(連詞,表目的,來)
謂:且何謂閣子也 (叫作,動詞)
  嫗每謂余曰 (告訴,對……說,動詞)
每: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每次,副詞)
  嫗每謂余曰(經常,副詞)
日:以當南日(太陽,名詞)
  不能得日(陽光,名詞)
  日過午已昏(白天,名詞)
  一日,大母過余曰(天,名詞)
先: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 (以前,名詞)
  先大母婢也 (去世的、已故的,形容詞)
之:頃之,持一象笏至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音節襯字,不譯)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音節襯字,不譯)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結構助詞,的)
  他日汝當用之 (代詞,它,指象笏)
得:不能得日(得到,獲得,動詞)
  得不焚(能,能夠,助動詞)
已:日過午已昏(已經,副詞)
  已為墻(然后,副詞)
當:以當南日(擋住,動詞)
  他日汝當用之(應當,應該,助動詞)
然:室始洞然(……的樣子,詞尾)
  然余居于此(然而,但是,連詞)
書:借書滿架(書,書籍,名詞)
  或憑幾學書(寫字,動詞)
食:小鳥時來啄食(食物,名詞)
  欲食乎(吃,動詞)
大:先大母婢也(大母,指祖母)
  大類女郎也(很,非常,副詞)
所:某所而母立于茲(地方,處所,名詞)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的,特殊的指示代詞,“所+動詞”組成名詞性結構)
從:吾從板外相為應答(由,自,介詞)
  從余問古事(向……,介詞)
自:余自束發(從,由,介詞)
自語曰:“……” (自己,代詞)
于: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在,介詞)
然余居于此(在,介詞)
室西連于中閨(和,跟,介詞)
其制稍異于前(和,跟,介詞)
三、通假字
而母立于茲 (“而”通“爾”,你的)
四、詞類活用
1.名詞用作動詞
  乳二世 (乳:撫養)
  客逾庖而宴 (宴:用飯)
  執此以朝 (朝:上朝)
  吾家讀書久不效 (效:取得成效,此指考取功名)
垣墻周庭 (垣墻:砌墻)
或憑幾學書 (書:寫字)
2.名詞用作狀語
雨澤下注 (下:往下,朝下)
使不上漏上 (上:從上面)
  前辟四窗 (前:在前面)
  東犬西吠 (西:朝西,向西)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手:親手,親自)
內外多置小門 (內外:從內到外,里里外外)
五、句式
1.判斷句
①此吾祖太常公宣德執此以朝(“此……”表判斷)
②軒東故嘗為廚(“為”表判斷)
③項脊軒,舊南閣子也(“……,……也”)
④嫗,先大母婢也(“……,……也”)
2.省略句(本文省略中省略的成分較全,需注意)
①(余)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 (省略主語“余”)
②(余)借書滿架 (省略主語“余”)
③吾兒,(吾)久不見若影 (省略主語“吾”)
④使(之)不上漏 (省略兼詞“之”)
⑤明月(照)半墻 (省略謂語“照”)
⑥余自束發讀書(于)軒中 (省略介詞“于”)
⑦垣墻(于)周庭 (省略介詞“于”)
3.倒裝句
介詞結構后置:
①雜植蘭桂竹木于庭 (在庭院里種蘭桂竹木)
②然余居于此(在這里居住)
③家有老嫗,嘗居于此 (在這里居住)
④室西連于中閨 (與中閨相連)
⑤雞棲于廳 (在廳里棲息)
⑥其制稍異于前 (跟以前不同)
賓語前置:
令人長號不自禁 (止住自己)
4.被動句
得不焚(意念被動句)
《蘭亭集序》知識點總結
一、字音
癸(guǐ)丑 會(kuài)稽 修楔(xì) 激湍(tuān)
流觴(shāng) 管弦(xián) 游目騁(chěng)懷 彭殤(shāng)
二、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內 悟通“晤”,面對面
2、雖趣舍萬殊 趣通“取” 取得
三、古今異義詞
1、列坐其次 古義:這個地方 今義:居于次一等
2、俯察品類之盛 古義:物品、物類 今義:物品的種類
3、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古義:形容時間短暫 今義:低頭、抬頭
4、或取諸懷抱 襟懷抱負 古義:襟懷抱負 今義:懷里抱著
四、重要詞語
1、修禊事也 祓禊,一種祭祀活動。
2、列坐其次 地方
3、雖無絲竹管弦之盛 盛況
4、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極:盡。 信:實在,確實。
5、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相互結交
6、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 諸:之于 悟:面對面
7、及其所之既倦 到,達到
8、向之所欣 向:以前,先前
9、況修短隨化 修:長 化:造化
10、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 臨:面對 喻:明白
11、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一:把……看成一樣
齊:把……看做等同
五、一詞多義。
所以
①所以游目騁懷 (表憑借,用來……)
②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 (表原因,……的原因)

①其致一也 (一樣)
②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把……看成一樣)
③六王畢,四海一 (統一)

茂林修竹 (高)
修守戰之具 (修理,修整)
則修文德以來之 (修治)
乃重修岳陽樓 (修建)
六、詞類活用
1、群賢畢至 少長咸集 ( 形容詞作名詞,賢士。 年少和年長的人。)
2、一觴一詠 ( 名詞作動詞,喝酒。)
3、死生亦大矣 ( 形容詞作名詞,大事)
4、所以游目騁懷 (使動用法,使……放縱,使……奔馳。)
5、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齊彭殤為妄作 ( 數詞意動用法,把……看作一樣。
形容詞意動用法,把……看作相等)
七、判斷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
1、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 狀語后置
2、引以為流觴曲水 省略句
3、列坐其次 省略句
4、放浪形骸之外 省略句
5、不能喻之于懷 狀語后置
《歸去來兮辭》知識點總結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衡,通“橫”)
2、景翳翳以將入(景,通“影”,日光)
3、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為什么)
二、一詞多義
1.行
①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行走)
②趙王畏秦,欲毋行(前往)
③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執行)
④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行為)
⑤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將要)
⑥琵琶行(文體之一)
⑦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行列,隊伍)
2.引
①引而不發(開弓)
②引壺觴以自酌(端起)
③乃引匕首提秦王(舉起)
④操引軍從華容道步走(帶領)
⑤乃一路奇景,不覺引余獨往(吸引)
⑥乃設九賓禮于庭,引趙使者藺相如(延請)
⑦李憑箜篌引(詩歌體例)
3.乘
①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同乘一輛車)
②乘虛而入(利用)
③聊乘化以歸盡(順隨)
④乘鄂渚而反顧兮(登上)
⑤自京師乘風雪(冒著)
⑥乃請賓客,約車騎百余乘(輛)
4.策
①振長策而御宇內(鞭子)
②策扶老以流憩(拄著)
③退而論書策(竹簡)
④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策略)
5.之
①求之靡途(代詞,代“為長吏”)
②四方之事(助詞, “的”)
③悅親戚之情話(助詞,的)
④悟已往之不諫 ,知來者之可追(取獨)
⑤恨晨光之熹微(取獨)
⑥審容膝之易安(取獨)
⑦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取獨)
⑧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到,動詞)
6.以
①既自以心為形役 (介詞,使、讓)
②舟遙遙以輕飏(連詞,表修飾)
③問征夫以前路(介詞,拿)
④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連詞,來,表目的)
⑤倚南窗以寄傲(連詞,來,表目的)
⑥園日涉以成趣(連詞,表結果)
⑦策扶老以流憩(連詞,表修飾)
⑧云無心以出岫(連詞,表修飾)
⑨景翳翳以將入(連詞,表修飾)
⑩樂琴書以消憂(連詞,來,表目的)
⑾農人告余以春及(介詞,把)
⑿木欣欣以向榮(連詞,表修飾)
⒀聊乘化以歸盡(連詞,表順承,然后)
7.而
①奚惆悵而獨悲(表并列)
②覺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③風飄飄而吹衣(表修飾)
④門雖設而常關(表轉折)
⑤時矯首而遐觀(表修飾)
⑥鳥倦飛而知還(表承接)
⑦撫孤松而盤桓(表修飾)
⑧泉涓涓而始流(表修飾)
⑨或植杖而耘籽(表修飾)
⑩臨清流而賦詩(表修飾)
三、古今異義
1.于時風波未靜
古:指戰亂。今:風浪,常用來比喻糾紛或亂子。
2.嘗從人事
古:指做官。今:常用義,人的離合,境遇,存亡等情況,或關于工作人員的錄用,培養,調 配,獎罰等工作。
3.尋程氏妹喪于武昌
古:不久。今:常用義為“尋找”“追尋”等。
4.悅親戚之情話
古:內外親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常用于與自己有血緣關系的人。
5.悅親戚之情話
古:知心話。今:男女間表示愛情的話
6.于是悵然慷慨
古:感慨。今:指大方的行為。
7.恨晨光之熹微
古:遺憾。今:指一種情感,多為“仇恨”之意。
8.將有事于西疇
古:指耕種之事。今:指發生某事。/泛指。
9.幼稚盈室
古:小孩。今:指不成熟的做法。
10.知來者之可追
古:挽救,補救。今:追趕,追求。
11.策扶老以流憩
古:拐杖;今:扶著老人。
12.問征夫以前路
古:行人;今:指出征的人
13.既窈窕以尋壑
古:幽深曲折的樣子;今:女子文靜而美好。
14.景翳翳以將入
古:陽光。今:景色
四.詞類活用
①名詞作動詞:
樂琴書以消憂(琴,書:彈琴,讀書)
或棹孤舟(棹:用槳劃)
策扶老以流憩(策:拄著)
②名詞作狀語:
園日涉以成趣(日:每天)
時矯首而遐觀(時:常常)
情在駿奔(駿:像駿馬)
當斂裳宵逝(宵:在晚上)
③形容詞作名詞:
倚南窗以寄傲(傲:傲然自得的情懷)
攜幼入室(幼:兒童、小孩)
④動詞作名詞:
審容膝之易安(容膝:僅能容納雙膝的小屋)
⑤使動用法:
眄庭柯以怡顏(怡:使愉快)
審容膝之易安(安:安適)
⑥意動用法:
樂琴書以消憂(樂:以……為樂)
悅親戚之情話(悅:以……為愉快)
⑦形容詞作動詞:
善萬物之得時(善,羨慕)
五、文言句式
1.判斷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斷)
富貴非吾愿
2.賓語前置
復駕言兮焉求(“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何之”即“之何”,去哪里)
樂夫天命復奚疑(“疑奚”疑惑什么)
3.省略句
情在駿奔(省略主語“余”)
寓形宇內復幾時(省略介詞,寓形“于”宇內復幾時)
稚子候門(省略“于”,正常語序應為:稚子于門候)
足以為酒(省略賓語,足以“之”為酒)
云無心以出岫(省略介詞,云無心以出于岫)
4.被動句
遂見用于小邑(見,被)
既自以心為形役(為,被)
5.狀語后置句
農人告余以春及(即“以春及告余”)
將有事于西疇(即“于西疇有事)
尋程氏妹喪于武昌(即“于武昌喪”)
問征夫以前路(即“以前路問征夫”)
《種樹郭橐駝傳》知識點總結
一、通假字
早繅而緒,早織而縷,字而幼孩,遂而雞豚。【而,通”爾”,你們。】
二、古今異義
1、故鄉人號之“駝” 【故鄉(古義,兩個詞,所以鄉里;今義,指家鄉。)】
2、既然已 【既然(古義,已經這樣;今義,連詞,表示先提示前提,而后加以推論。)】
3、去不復顧 【去(古義,離開;今義,與“來”相對)】
4、不抑耗其實而已 【其實(古義,兩個詞,其,它們,實,結果實(名作動);今義,承上文轉折,表示所說的是實際情況)】
5、若不過焉則不及 【不過(古義,不是過多;今義,連詞,表轉折,只是。)】
6、其實害之 【其實(古義,兩個詞,其,這,實,實際上;今義,承上文轉折,表示所說的是實際情況)】
7、字而幼孩 【字(古義,撫育;今義,用來記錄語言的符號)】
8、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 【小人(古義,地位低下的人,指老百姓;今義,人格卑下的人)】
9、故病且怠 【病(古義,困苦;今義,生物體發生不健康的現象)】
10、得養人術 【養人(古義,治理百姓;今義,養活別人)】
三、一詞多義
1、雖
(1)雖窺伺效慕 (即使) (2)雖曰愛之 (雖然)
2、故
(1)其土欲故 (舊,這里是原來的土) (2)故不我若也 (所以)
3、實
(1)早實以蕃;不抑耗其實而已 (結果實,名作動)
(2)其實害之 (實際)
4、若
(1)其置也若棄 (像) (2)若不過焉則不及 (如果)
(3)故不我若也 (比得上,趕得上)
*(4)若,作代詞用,是“你、你的”的意思。如《捕蛇者說》:“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
5、長
(1)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 (生長)
(2)見長人者好煩其令 (長,又是官名,古代大縣長官叫“令”,小縣長官叫“長”,名詞用為動詞,治理)
6、病
(1)病瘺 (患,患……病,名作動) (2)故病且怠 (困苦)
7、而
(1)鳴鼓而聚之 (表承接) (2)字而幼孩 (通“爾”,你們的)
(3)旦視而暮撫 (表并列,又)
(4)而木之性日以離矣 (表順接,可譯“于是”)
8、然
(1)隆然伏行 (……的樣子) (2)既然已 (這樣)
(3)然吾居鄉 (然而)
9、以
(1)早實以蕃 (而且,表遞進)
(2)以致其性焉爾;搖其本以觀其疏密 (來,表目的)
(3)而木之性日以離矣 (地,表修飾)
(4)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把)
(5)而卒以禍 (因為)
(6)又何以蕃吾生 (用)
10、且
(1)無不活,且碩茂 (而且)
(2)吾小人飧饔以勞吏者,且不得暇 (尚且)
(3)故病且怠 (又)
11、則
(1)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那么)
(2)他植者則不然;則又愛之太恩 (卻)
四、詞類活用
1、名詞活用作動詞
(1)病瘺 (病:患,患……病)
(2)名我固當 (名:稱呼)
(3)早實以蕃 (實:結果實)
(4)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 (爪:用爪抓,掐)
(5)移之官理可乎 (官:做官)
(6)見長人者 (長:治理)
(7)而卒以禍 (禍:受到禍害)
(8)傳其事以為官戒 (傳:作傳)
2、名詞活用作狀語
(1)旦視而暮撫 (旦,在早上;暮,在晚上)
(2)而木之性日以離矣 (日:一天天)
3、形容詞活用作動詞
(1)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 (壽:活得長久)
(2)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全:保全)
4、使動用法
(1)以致其性焉爾 (致:使……達到)
(2)非有能碩茂之也 (碩茂:使……碩大茂盛)
(3)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早,使……結果早;蕃,使……結果多)
(4)鳴鼓而聚之 (鳴,使……發出響聲;敲響。聚,使……聚集。)
(5)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蕃,使……繁衍生息;安,使……安定。)
5、意動用法
駝業種樹。(業:以……為職業)
五、特殊句式
1、判斷句
官理,非吾業也 【“……也”,表示判斷】
2、倒裝句
(1)賓語前置
①不知始何名 【名何:叫什么】
②故不我若也 【若我:如我】
③吾又何能為哉 【能為何:能夠做什么】
④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以何:憑什么】
(2)定語后置
凡長安豪富人為觀游及賣果者 【經營園林游覽和做水果買賣的富豪人家】
3、省略句
①茍有能反(于)是者
②然吾居(于)鄉
③而卒以(之)禍
④傳其事以(之)為官戒
《石鐘山記》知識點總結
二、重要實詞
1.桴止響騰,余韻徐歇 騰:傳播 韻:聲音
2.微風鼓浪 鼓:激蕩,掀動
3.森然欲搏人 森然:陰森的樣子
4.山下皆石穴罅 罅:裂縫
5.涵澹澎湃 涵澹:水波動蕩
6.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適:到
7.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 赴:到……去
8.余固笑而不信也 固:本來
9.噌吰如鐘鼓不絕 噌吰:形容鐘鼓的聲音 絕:停息
10.北音清越 清越:清脆悠揚
三、通假字
南聲函胡,北音清越 函胡,同“含糊”
四、詞類活用
1.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鳴:使動用法,使……鳴響
2.而此獨以鐘名 名:名詞作動詞,命名
3.余自齊安舟行適臨安 舟:名詞作狀語,乘船
4.事不目見耳聞 目:名詞作狀語,親眼;耳:名詞作狀語,親耳
5.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夜:名詞作狀語,在夜里
6.大石側立千尺 側:名詞作狀語,在旁邊
7.不知其淺深 淺深:形容詞作名詞,淺度;深度
8.微風鼓浪 鼓:名詞作動詞,激蕩,掀動
五、古今異義
1.自以為得其實
古義:它的真相 今義:副詞,表示所說的是實際情況
2.空中而多竅
古義:中間是空的 今義:天空中
3.余方心動欲還
古義:內心驚恐 今義:內心有所觸動
4.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
古義:船工 今義:水軍
六、一詞多義
1.鼓
①微風鼓浪 激蕩、掀動
②噌吰如鐘鼓不絕 一種打擊樂器
③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擊、鼓
④令趙王鼓瑟 動詞,彈奏
2.殆
①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 危險
②酈元之所風聞,殆與余同 大概、可能
③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迷惑
④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 幾乎、近于
3.莫
①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 日落的時候、傍晚
②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 不
③愿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也 不要、不可
④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 沒有誰、沒有人
4.發
①而大聲發于水上 發生、發出
②見其發矢十中八九 發射、射出
③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 出發
④舜發于畎畝之中 啟用、任用
⑤發閭左征戍漁陽九百人 征發,征調
5.自
①自以為得其實 代詞,自己
②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介詞,從
6.焉
①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 兼詞,相當于“于此”,在那里
②硿硿焉 助詞,相當于“然”,……的樣子
③微波入焉 代詞,那里
④如樂作焉 句末語氣詞
7.察
①徐而察之 仔細看、觀察
②小大之獄,雖不能察 了解、弄清楚
③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考察后予以推舉
8.壁
①鑿壁借光 墻壁
②至絕壁下 陡峭如墻的山崖
③諸侯軍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軍營,營壘
④項王軍壁垓下 堅守營壘、筑營壘駐守
⑤小姐這壁坐 邊、面
七、文言句式
1.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定語后置句、判斷句
2.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 判斷句
3.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 判斷句
4.古之人不余欺也! 賓語前置句
5.得雙石于潭上。 狀語后置句
6.余是以記之。 賓語前置句
7.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狀語后置句
8.而大聲發于水上 狀語后置句
知識點例題
1.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活用現象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謹拜表以聞 聞:動詞,聽說
B.則劉病日篤 日:名詞作狀語,一天天
C.垣墻周庭 垣墻:名詞作動詞,砌上垣墻
D.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了一 一:數詞作名詞,一個整體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報養劉之日短也
B.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
C.其后六年,吾妻死 其制稍異于前
D.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 軒凡四遭火,得不焚
3.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 會:恰逢 B.信可樂也 信:實在
C.親故多勸余為長吏 故:老朋友 D.求之靡途 途:門路
4.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活用類型,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
①園日涉以成趣
②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③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④眄庭柯以怡顏
⑤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⑥當斂裳霄逝
⑦所以游目騁懷
⑧攜幼入室
⑨策扶老以流憩
⑩生生所資
A.①⑥/②⑤⑨/③⑧/④⑦/⑩ B.①⑥/②⑤⑨/③⑩/④⑦/⑧
C.①⑥/②⑤/③⑨/④⑦/⑧⑩ D.①⑥/②⑤/③⑧/④⑦⑩/⑨
5.下列關于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表”是一種文書,用于臣下向君主陳請謝賀。因為“表”的閱讀對象是皇帝,所以一般都態度誠懇,措辭謙恭。
B.“志”為記事的書或文章,如地方志、墓志、《三國志》等。和“志”文體形式比較接近的還有“記”“書”等。
C.“束發”指男孩15歲。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稱謂。兒童時期,頭發向上收起,束成小髻,稱為“總角”,于是稱童年時期為“總角”。男孩成童束發為髻稱“束發”,而“成童”即長到一定年齡的兒童,一般認為是15歲,故男孩15歲稱“束發”。
D.“歸寧”舊時指女子出嫁。另外,古時諸侯朝覲畢,天子問其民安否,也叫“歸寧”。“歸寧”又不同于“歸省”,“歸省”指回家看望父母,不只限于出嫁女子。
6.下列關于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長吏是指職位較高的官吏。《漢書·百官公卿表》記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為長吏。”
B.諸侯指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國君主,也可用來喻指掌握軍政大權的地方長官。
C.魏晉時期在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史上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書寫的《蘭亭集序》被后世書法家譽為“行書第一”。
D.序是古代文體的一種,大多用以題贈,或作著作的前言。《蘭亭集序》是朋友之間唱和的贈言。
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陳情表》中以烏鴉作比表達孝道,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亡羊補牢,猶為未晚”意在告誡人們要訣別過去,放眼未來。《歸去來兮辭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也表達了相似的意思。
(3)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中,郭橐駝在介紹種樹經驗時說,為了保持樹木的天性,種樹人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個比喻十分恰當,對育人也頗有啟發意義。
8.補寫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歸去來兮辭并序》中表達陶淵明順其自然,樂天安命的人生哲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項脊軒志》中歸有光為了使項脊軒在午后仍有光亮,巧妙地利用了反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北墻充當反射體。
(3)古代詩文中有很多描繪水石激蕩、山谷空鳴場景的句子,請寫出其中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在《陳情表》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說明自己缺少親人、童仆的幫助,不得不事必躬親。
(2)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以云、鳥自喻,表現作者過去做官出自無心,如今歸田恰如倦鳥還林。
(3)《種樹郭橐駝傳》中寫郭橐駝種樹時的態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寫他種完樹后的態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陳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自己身份雖低卻得到重用。
(2)《歸去來兮辭并序》中描寫歸鄉途中輕舟快風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了作者棄官歸鄉的暢快心情。
(3)《石鐘山記》中,作者發現“窾坎鏜鞳之聲”的由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聞:使動用法,使……知道。
2.答案:D
解析:D項均為副詞,總共。A項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助詞,的。B項介詞,化/介詞,引出動作行為的對象,不譯。C項指示代詞,那(這)/代詞,它的。
3.答案:A
解析:會:聚會,集會。
4.答案:A
解析:①⑥為名詞作狀語,②⑤⑨為名詞作動詞,③⑧為形容詞作名詞,④⑦為使動用法,⑩為動詞作名詞。
5.答案:D
解析:“歸寧”指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親。
6.答案:D
解析:“朋友之間唱和的贈言”錯,《蘭亭集序》是書序。
7.答案:(1)烏鳥私情;愿乞終養
(2)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3)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
8.答案:(1)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2)前辟四窗;垣墻周庭
(3)(而)大聲發于水上;噌嚨吰如鐘鼓不絕
9.答案:(1)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2)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3)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
解析:易錯字:(1)僮;(2)岫;(3)蒔。
10.答案:(1)至微至陋;過蒙拔擢
(2)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
(3)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酒泉市| 光泽县| 信宜市| 梧州市| 灵武市| 定结县| 赫章县| 育儿| 康定县| 乌兰察布市| 息烽县| 青海省| 济南市| 西充县| 阳春市| 威远县| 郁南县| 龙泉市| 凌源市| 巫山县| 肇源县| 若尔盖县| 罗源县| 汶上县| 军事| 杭州市| 那曲县| 烟台市| 江孜县| 灯塔市| 虎林市| 灵璧县| 武城县| 绥芬河市| 清丰县| 伊金霍洛旗| 连山| 浦县| 达尔| 津市市| 阿拉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