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中考道德與法治熱點專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頒布【時政熱點】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10月24日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旨在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法律,共5章40條,包括總則、職責任務、實施措施、支持保障、附則。 愛國主義教育法規定了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內容,涵蓋思想政治、歷史文化、國家象征標志、祖國壯美河山和歷史文化遺產、憲法和法律、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國家安全和國防、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跡等方面。在規定面向全體公民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突出學校和家庭對青少年和兒童的教育,并對公職人員、企業事業單位職工、村居民、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等不同群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分別作出相應規定。制定愛國主義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動和保障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對于振奮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考點鏈接】一、法治1.法治的作用?(1)(人民)①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②讓人們能夠建立起基本、穩定、持續的生活預期,③保障人們在社會各個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④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2)(國家)①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②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③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④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2.法治的要求有哪些?(1)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2)法治還要求實行善治。3.我國法治建設的地位、總目標、要求?(1)地位: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2)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3)要求: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二、法治政府1.依法行政的地位、核心、意義?(1)地位:是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2)核心:規范政府的行政權(3)意義:①依法行政,有利于防范行政權力的濫用,②有利于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③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④有利于推動民主法治建設進程。2.如何建設法治政府?(1)自律:政府及其工作人員—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正確行使權力(2)透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3)防范:必須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權力的濫用,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三、厲行法治1.怎樣厲行法治?(如何建設法治中國?怎樣依法治國?)公民:(1)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2)現代社會公民,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黨和政府:各級黨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國家社會:(1)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加強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營造法治環境,樹立法治導向。(3)重視法律的規范作用,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4)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押題預測】一.選擇題1.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該法于2024年1月1日起實施。這表明( )A.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B.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C.法律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D.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2024年1月1日,我國首部以愛國主義教育為內容的教育專門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正式施行,邁出了德法合力并行的新步伐。據此回答2﹣2題。2.這則新聞可以提煉的主題是( )A.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B.強化道德對法律的促進作用C.凸顯道德的教化作用D.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3.《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是我國首次對愛國主義教育進行專門性、系統性的立法規定,譜寫了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法治化建設的新篇章。體現了( )①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②有了法律制度就有了法治,符合公平正義要求③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④法治保障人們在社會各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材料分析題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 其他法律的相關規定選舉權和被選擇權 選舉法規定了選舉機構、選民登記、選舉程序、對破壞選舉的制裁等。受教育的權利 義務教育法規定了公民均有上學接受教育的權利,規定了國家提供教育設施、培養教師、為公民受教育創造必要機會和物質條件等。材料二: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該法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條為了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凝聚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根據憲法,制定本法。運用“堅持依憲治國”的相關知識解讀上述材料內容。5.材料一:2023年10月24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這是一部旨在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法律,共5章40條,該法自2024年1月1日施行。材料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的出臺與落地,回應了人民對祖國的深情熱愛,標志著愛國主義教育步入法治化軌道。“對中國人來說,愛國是本分,也是職責,是心之所系、情之所歸。”——習近平“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永恒主題。”——習近平(1)材料一中涉及到的國家機關的性質是什么?它依法行使了什么職權?(2)材料一體現了法律的哪一特征?(3)愛國主義是偉大民族精神的核心,請寫出它的本質。(4)為加強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請寫出兩種活動形式。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3小題)1.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該法于2024年1月1日起實施。這表明( )A.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B.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C.法律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D.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分析】本題考查法律的特征。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特殊行為規范。【解答】題干中,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涉及立法,體現了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A正確;BD都是法律的特征,但不符合題意;C涉及法律的作用,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認真審題,把握法律的特征知識點,依據題干信息,對照選項分析選擇即可。2024年1月1日,我國首部以愛國主義教育為內容的教育專門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正式施行,邁出了德法合力并行的新步伐。據此回答2﹣2題。2.這則新聞可以提煉的主題是( )A.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B.強化道德對法律的促進作用C.凸顯道德的教化作用D.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分析】本題考查了道德和法律的關系。道德和法律是調節人們行為的兩種主要社會規則,我們要學習和踐行道德和法律規范,提高道德修養,增強法律意識,推動社會文明進步。【解答】我國首部以愛國主義教育為內容的教育專門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正式施行,表明法律和道德要共同發揮作用,愛國也是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D是正確的選項;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仔細審題,聯系法律和道德的關系等知識作答。3.《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是我國首次對愛國主義教育進行專門性、系統性的立法規定,譜寫了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法治化建設的新篇章。體現了( )①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②有了法律制度就有了法治,符合公平正義要求③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④法治保障人們在社會各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分析】本題考查依法治國的含義和目的。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是保證人民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解答】結合所學知識,《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體現了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法治保障人們在社會各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所以①③④符合題意;②錯誤,有了法律制度不等于有了法治,法治需要科學立法,還需要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故選:C。【點評】仔細審題,聯系依法治國的含義和目的等知識作答。二.材料分析題(共2小題)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 其他法律的相關規定選舉權和被選擇權 選舉法規定了選舉機構、選民登記、選舉程序、對破壞選舉的制裁等。受教育的權利 義務教育法規定了公民均有上學接受教育的權利,規定了國家提供教育設施、培養教師、為公民受教育創造必要機會和物質條件等。材料二: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該法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條為了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凝聚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根據憲法,制定本法。運用“堅持依憲治國”的相關知識解讀上述材料內容。【分析】本題考查了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解答時要認真分析材料及問題,緊密聯系教材相關知識,綜合作答。【解答】本題考查憲法和其他法律的關系。依據題干材料可從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的法律地位等角度分析作答。故答案為:①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其他法律是憲法的具體化。②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②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③其他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否則就會因違憲而無效。④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點評】解答時注意認真研究題目,明確題目要求和答題方向是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等,綜合運用基礎知識作答,做到準確無誤;思維發散,多角度多方面作答。5.材料一:2023年10月24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這是一部旨在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法律,共5章40條,該法自2024年1月1日施行。材料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的出臺與落地,回應了人民對祖國的深情熱愛,標志著愛國主義教育步入法治化軌道。“對中國人來說,愛國是本分,也是職責,是心之所系、情之所歸。”——習近平“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永恒主題。”——習近平(1)材料一中涉及到的國家機關的性質是什么?它依法行使了什么職權?(2)材料一體現了法律的哪一特征?(3)愛國主義是偉大民族精神的核心,請寫出它的本質。(4)為加強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請寫出兩種活動形式。【分析】本題考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愛國主義、法律的特征。依據教材,結合材料,仔細作答。【解答】(1)第一小問考查材料一中涉及到的國家機關的性質是什么。依據材料答出國家權力機關。第二小問考查它依法行使了什么職權。依據材料答出立法權。(2)本題考查材料一體現了法律的哪一特征。依據材料,結合材料答出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3)本題考查愛國主義是偉大民族精神的核心,請寫出它的本質。依據教材答出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4)本題考查為加強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請寫出兩種活動形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故答案為:(1)國家權力機關;立法權。(2)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3)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4)開展愛國主義故事演講比賽;觀看愛國主義電影;參觀革命紀念館、博物館;國旗下講話、愛國主義主題班會等。【點評】解答此題,需要依據教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愛國主義、法律的特征的知識,據此解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