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 *百年孤獨(節(jié)選)【學習目標】1. 梳理節(jié)選部分的主要情節(jié),分析人物形象特征。2. 熟悉象征隱喻手法的運用,并理解其象征意義。【活動方案】文明,是一個地區(qū)、一個民族長時間智慧的積淀,文明的發(fā)展、變化從來不是孤立的,可能會受到外部文明的沖擊,原來的文明何去何從,這值得深思。學校將舉辦一場主題為“如何對待外部文明”的演講比賽,請同學們準備好演講稿。閱讀文本,梳理節(jié)選部分的故事情節(jié)。提示:按照情節(jié)的發(fā)展,劃分層次(序幕、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概括情節(jié)。外部文明“沖擊”著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表現(xiàn)。試就此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提示:每個人的表現(xiàn)是怎樣的?先概括人物形象,再分析。外部文明的“沖擊”,讓原有文明或原有之人倍感“孤獨”,文本從哪些方面表現(xiàn)了他們的“孤獨”?提示:運用對象分析法。小說為什么定名為《百年孤獨》,造成布恩迪亞家族百年孤獨的原因是什么,怎樣才能徹底擺脫這種孤獨?說說你的理解。外部文明到來的時候,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態(tài)度?請以《如何對待外部文明》為題寫一篇演講稿,寫出自己的思考。評分建議表評價要點 分值 互評得分 修改建議觀點鮮明 20分緊扣主題 20分論證合理 30分結構清晰 10分語言優(yōu)美 20分合計 100分1. 作者簡介加西亞·馬爾克斯(1927—2014),哥倫比亞小說家,20世紀拉丁美洲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1927年3月6日生于哥倫比亞馬格達萊納省的阿拉卡塔卡鎮(zhèn)。1947年迫于家庭的壓力考入波哥大大學攻讀法律,并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1948年因哥倫比亞內戰(zhàn)中途輟學。不久他進入報界,任《觀察家報》記者。1965年開始創(chuàng)作《百年孤獨》,1967年小說出版后被譽為杰作,短時間內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并享譽全球,被認為是拉丁美洲的一場“文學地震”,也奠定了馬爾克斯在拉美文學界的地位。隨后又創(chuàng)作了《家長的沒落》(1975)、《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1981)和《霍亂時期的愛情》(1985)等小說。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并任法國西班牙語文化交流委員會主席。2014年4月17日,馬爾克斯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因病去世,享年87歲。2. 寫作背景從1830年至19世紀末的70年間,哥倫比亞爆發(fā)過幾十次內戰(zhàn),使數(shù)十萬人喪生。本書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這方面的史實,并且通過書中主人公帶有傳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現(xiàn)出來。政客們的虛偽,統(tǒng)治者們的殘忍,民眾的盲從和愚昧等都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作家以生動的筆觸,刻畫了性格鮮明的眾多人物,描繪了布恩迪亞這個家族的孤獨精神。作家的寫作目的,是希望拉丁美洲民眾團結起來,共同努力擺脫孤獨。所以,《百年孤獨》中浸潤著的孤獨感,其主要內涵應該是對整個苦難的拉丁美洲被排斥在現(xiàn)代文明世界的進程之外的憤懣和抗議,是作家在對拉丁美洲近百年的歷史以及這塊大陸上人民獨特的生命力、生存狀態(tài)、想象力進行獨特的研究之后形成的倔強的自信。這個古老的家族也曾經在新文明的沖擊下,努力地走出去尋找新的世界,盡管有過畏懼和退縮,可是他們還是拋棄了傳統(tǒng)的外衣,希望融入這個世界。可是外來文明以一種侵略的態(tài)度來吞噬這個家族,于是他們就在這樣一個開放的文明世界中持續(xù)著“百年孤獨”。作者用一種精神狀態(tài)的孤獨來批判外來者對拉美大陸的一種精神層面上的侵略以及西方文明對拉美的歧視與排斥。3. 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學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學在體裁上以小說為主。這些作品大多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各國的現(xiàn)實生活,“把神奇和怪誕的人物和情節(jié)以及各種超自然的現(xiàn)象插入反映現(xiàn)實的敘事和描寫中,使拉丁美洲現(xiàn)實的政治社會變成一種現(xiàn)代神話,既有離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現(xiàn)實主義的情節(jié)和場面,人鬼難分,幻覺和現(xiàn)實相混”,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種魔幻和現(xiàn)實融為一體、“魔幻而不失其真實”的獨特風格。因此,人們把這種手法稱之為“魔幻現(xiàn)實主義”。從本質上說,魔幻現(xiàn)實主義所要表現(xiàn)的,并不是魔幻,而是現(xiàn)實。“魔幻”只是手法,反映“現(xiàn)實”才是目的。正如阿根廷著名文學評論家安徒生·因貝爾特所指出的:“在魔幻現(xiàn)實主義中,作者的根本目的是借助魔幻表現(xiàn)現(xiàn)實,而不是把魔幻當成現(xiàn)實來表現(xiàn)。”4. 探究小說主題小說的主題是作品通過對現(xiàn)實生活的描繪和藝術形象的塑造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中心思想,是小說的題旨和思想內容的集中體現(xiàn)。小說的主題是對社會生活的高度概括和實質揭示,而人物的塑造、情節(jié)的構思、環(huán)境的設置最終都是為表現(xiàn)主題服務的。探究小說主題意蘊(1) 考綱要求①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fā)掘作品的意蘊(內容):要求從時代背景、人物形象、環(huán)境氛圍、細節(jié)描寫、語言表達等方面切入研究。②探討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目的):要求從作者的經歷、所處時代、創(chuàng)作動機及作品影響進行分析。③探討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體味文本,獨立思考,發(fā)表看法。(2) 探究小說主題的技法①主題的表現(xiàn)形式大致有以下幾種:a. 以小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道德風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惡丑。b. 用故事的形式針砭時弊。c. 通過事件,寄寓人生哲理。d. 虛構生活經歷,反映人物生存狀態(tài)和心理狀態(tài)。②對主題的挖掘一般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作者背景、人物特征、情節(jié)發(fā)展、語言情感色彩。對主題的概括常用這樣一些基本術語:歌頌、贊揚、弘揚……;諷刺、批判、揭露、譴責……;揭示……人生道理;體現(xiàn)了對……現(xiàn)象的反思;表達了……情感。(3) 解題方法①常見設問模式:a. 找出體現(xiàn)小說主題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話概括作品的主題);結合全文主題,談談你對某一句話(某一個問題)的理解或看法。b. 讀了全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或:本文對你有何啟迪?談談你的體會。)c. 把小說的題目××改成××,好不好,為什么?d. 小說以××為題,有主題思想、結構藝術、象征意蘊等多方面的考慮,請選擇其中的某一方面,結合全文陳述你的觀點。e. 探究小說的深刻意蘊和作者的情感取向。f. 本文的主題是什么?請結合全文內容分析。②閱讀突破點:a. 整體閱讀,宏觀感受,把握作品思想內容,就等于抓住了探究的精髓。b. 注意標題和體裁。標題是文章的高度概括,有時就是小說線索,必須加以關注。c. 抓關鍵性語句。抓住作品中關于主要人物的語言、行動以及作者的評述、詮釋的一些關鍵語句,如意蘊豐富的哲理句、意味深長的雙關句、生動可感的修辭句、觀點鮮明的議論抒情句以及結構上起到重要作用的語句。d. 注意小說這一文體的特征,解讀時緊扣三要素:人物、環(huán)境、情節(jié)。e. 聯(lián)系作品的時代背景(典型的社會環(huán)境描寫)和作家的相關狀況,認識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時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時代特征——知人論世可以達到揭示小說主題的目的。f. 借助小說中的精巧構思把握作品的主題,尤其注意情節(jié)的突轉,人物與人物的對比,欲揚先抑或欲抑先揚等手法的運用。5. 作品延讀百年孤獨(節(jié)選)加西亞·馬爾克斯十二月初旬,阿瑪蘭妲·烏爾蘇拉一路順風地回來了。她拉著丈夫系在脖子上的絲帶,領他到了家,她是事先沒打招呼便突然出現(xiàn)的;她身穿乳白色衣服,脖子上戴著的那串珍珠幾乎拖到膝蓋,手指上是綠寶石和黃寶石的戒指,光潔、整齊的頭發(fā)梳成一個發(fā)髻,用燕尾狀的發(fā)針別在耳后。六個月前同她結婚的男人,年齡較大,瘦瘦的,像個水手,是法蘭德斯人。她一推開客廳的門,就感到自己離開這兒已經很久了。房子破得比想象的更厲害。“天啊,”她叫了一聲,語氣快活多于驚訝,“顯然,這房子里沒有女人!”門廊上放不下她的行李,菲蘭達的那只舊箱子,是家里送她上學時給她的,此外還有一對豎著的大木箱、四只大手提箱、一只裝陽傘的提包、八個帽盒、一個裝了五十只金絲雀的大籠子,另外就是丈夫的自行車,這輛自行車是拆開來裝在一只特制箱子里的。他像抱大提琴似的抱著箱子走。盡管經過長途跋涉,但她連一天都沒休息。她全身都換上她丈夫夾在自動玩具里一道帶來的粗布衣服,把這座房子里里外外打掃了一遍。她掃去了在門廊里做窩的紅螞蟻,讓玫瑰花叢恢復生機,鏟除了雜草,種上羊齒蕨和薄荷,沿著籬笆墻又擺上了一盆盆秋海棠。她叫來一大群木匠、鎖匠和泥瓦匠,讓他們在地上抹縫,把門窗裝好,將家具修復一新,把墻壁里里外外粉刷了一遍。就這樣,在她回來三個月以后,人們又可以呼吸到自動鋼琴時代曾經有過的朝氣蓬勃、愉快歡樂的氣息了。在這座房子里,在任何時候或任何情況下,都不曾有過一個人的情緒比現(xiàn)在還好,也不曾有過一個人比她更想唱,更想跳,更想把一切陳規(guī)陋習拋進垃圾堆里。她用笤帚掃掉了喪葬的祭奠品,掃掉了一堆堆破爛,掃掉了角落里成年累月堆積起來的迷信用具。出于對烏爾蘇拉的感激,她留下了一件東西,那就是掛在客廳里的蕾梅黛絲的照片。“哎喲,真逗人,”她這樣喊道,笑得上氣不接下氣。“一個十四歲的姑媽!”一個泥瓦匠告訴她,這座房子里全是妖怪,要趕走它們只有找到它們埋藏的金銀財寶才行。她笑著回答說,男人不該相信迷信。她那么天真、灑脫,那么大方、時新,使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見她過來便感到手足無措。“哎喲!哎喲!”她雙臂張開,快活地叫道。“看看我的小鬼頭是怎么長大的!”沒等他反應過來,她已經在她隨身帶來的手提留聲機上放了一張唱片,打算教他跳最新式的舞。她叫他換下奧雷里亞諾上校傳給他的臟褲子,送給他一些顏色鮮艷的襯衫和兩色皮鞋,如果他在梅爾基亞德斯的房間里待久了,她就把他推到街上去。她像烏爾蘇拉一樣活潑、纖小、難以駕馭,并且?guī)缀跬喂媚锢倜拂旖z同樣漂亮和誘人。她有一種能夠預測時尚的罕見本能。當她從郵件里收到最新式的時裝圖片時,旁人不得不贊賞她親自設計的式樣:她用阿瑪蘭妲的老式腳踏縫紉機縫制的衣服和圖片上的完全一樣。她訂閱了歐洲出版的所有時裝雜志、美術刊物、大眾音樂評論,她經常只要瞟上一眼,便知道世界萬物正按照她的想象發(fā)展變化,具有這種氣質的女人,居然要回到這個滿是灰塵、熱得要命的死鎮(zhèn)上來,真是不可理解,何況她有一個殷實的丈夫,錢多得足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生活,而且他對她很有感情,甘心讓她牽著絲帶到處走。隨著時光的流逝,她準備久居的意思更加明顯,因為她的計劃是長遠的,她的打算就是在馬孔多尋求舒適的生活以安度晚年。金絲雀籠子表明她的決定不是突然的。她想起了母親在一封信里告訴過她關于捕殺鳥類的事情,就把動身的時間推遲了幾個月,直到發(fā)現(xiàn)了停泊在幸福島的一艘輪船。她在島上挑選了二十五對最好的金絲雀,這樣她就可以使馬孔多的天空又有飛鳥生存了。這是她無數(shù)次失敗中最可悲的一次。鳥兒繁殖以后,阿瑪蘭妲·烏爾蘇拉卻把它們一對對地放出去;鳥兒們獲得了自由,便立即從小鎮(zhèn)飛走了。她想用烏爾蘇拉第一次重建房子時所做的鳥籠來喚起鳥兒們的感情,可是沒有成功。她又在杏樹上用蘆草編織了鳥巢,在巢頂撒上鳥食,引誘籠中的鳥兒唱歌,想借它們的歌聲勸阻那些飛出籠子的鳥兒不要遠走高飛,但也失敗了,因為鳥兒一有機會展開翅膀,便在空中兜一個圈子,辨別了一下幸福島的方向,飛走了。回來一年之后,阿瑪蘭妲·烏爾蘇拉雖然沒有結交什么朋友,也沒有舉行任何宴會,但她仍然相信,要拯救這個災難深重的村鎮(zhèn)是辦得到的。她的丈夫加斯東怕冒犯她,總是小心翼翼的。 他走下火車的那個決定命運的下午起,他就覺得妻子的決心是懷鄉(xiāng)病引起的。他肯定她遲早會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遭到挫折。他倆是在認識兩年以后結婚的,當時他駕駛著運動用的雙翼飛機在阿瑪蘭妲·烏爾蘇拉就讀的學校上空盤旋。為了躲開一根旗桿,他做了一個大膽的動作,老式的帆篷和鋁制機尾被電線纏住了。從那時起,他顧不上裝著夾板的腿,每逢周末都把阿瑪蘭妲·烏爾蘇拉從她居住的修女公寓接走;那里的規(guī)矩不像菲蘭達想象得那么嚴格,他可以帶她到他的鄉(xiāng)村俱樂部去。星期天,在一千五百英尺高處荒野的空氣中,他們開始相愛了。地面上的生物變得越來越小,他們彼此也就越來越親近了。她對他說起馬孔多,說它是世界上最美麗、最寧靜的城鎮(zhèn);她又談起一座散發(fā)著薄荷香味的大房子,她想在那兒同一個忠實的丈夫、兩個強健的兒子和一個女兒生活到老。兒子取名羅德里格和貢澤洛,而決不能叫什么奧雷里亞諾和何塞·阿爾卡蒂奧;女兒要叫弗吉妮婭,決不能起蕾梅黛絲之類的名字。她因思念故鄉(xiāng)而把那個小鎮(zhèn)理想化了,她的感情那么強烈堅定,使得加斯東明白,除非帶她回馬孔多定居,否則休想跟她結婚。他同意了,就像他后來同意系上那條絲帶一樣,因為這不過是暫時的喜好,早晚都要改變的。可是在馬孔多過了兩年以后,阿瑪蘭妲·烏爾蘇拉仍像剛來的頭一天那么快活。他開始發(fā)出警告了。那時候,他已經解剖了這個地區(qū)每一種可以解剖的昆蟲。他的西班牙語說得像個本地人,他解開了寄來的雜志上所有的字謎。他不能用氣候這個借口來催促他倆返回,因為大自然已經賦予他一個適合異鄉(xiāng)水土的肝臟,使他能夠對付午休時間的困勁,而且他還服用長了醋蟲的水。他非常喜愛本地的飯食,以至于有一次他一頓吃了八十二只鬣蜥(產于美洲或西印度的一種大蜥蜴蛋)。另外,阿瑪蘭妲·烏爾蘇拉已經從火車上運來了一箱箱冰凍的魚、罐頭肉和蜜餞水果,這是她唯一能吃的東西。雖然她無處可走,無人要訪問,她的衣著仍舊是歐洲式樣的,她仍然不斷地收到郵寄來的新樣式。然而她的丈夫沒有心思欣賞她的短裙、歪戴的氈帽和七股項圈。她的秘訣似乎在于她總是能夠變戲法似的忙忙碌碌,不停地解決自己制造的一些家務困難。她為第二天安排了許多事情,結果什么也沒干成。她干活的勁頭很足,但是效果很糟,使人想起菲蘭達,想起“做”只是為了“拆”的那種傳統(tǒng)惡習。她愛好玩樂的情趣仍然很濃,她收到了新唱片,就叫加斯東到客廳里待到很晚,教他跳舞,那舞姿是她的同學畫在草圖上寄給她的。孩子的誕生是她唯一感到欣慰的事,但她尊重與丈夫的約定,直到婚后五年才生了孩子。(選自《百年孤獨》第十九章,有刪改)【點評】 阿瑪蘭妲·烏爾蘇拉領著丈夫到了位于馬孔多的家,雖然房子很破舊,很蕭瑟,但并沒有影響她的快活。她打掃房子,整理一切,使朝氣蓬勃、愉快歡樂的氣息再次充滿這座房子。她放飛小鳥,放飛自己,保持與外面世界的聯(lián)系。作者把人物的動作與心理有機地結合起來,把眼前的現(xiàn)實與過去的美好結合起來,語言優(yōu)美,形象動人,字里行間洋溢著青春的氣息。【答案解析】11. *百年孤獨(節(jié)選)【活動方案】活動一:序幕(第1、2段):介紹馬孔多鎮(zhèn)的變化及主要的人物。開端(第3~6段):麗貝卡到來。發(fā)展(第7段):交代麗貝卡的惡習以及家里人幫助她改掉惡習的經過。高潮(第8~12段):“失眠癥”來襲,布恩迪亞家族染上“失眠癥”,病情擴散到整個鎮(zhèn)子。結局(第13~14段):應對“失眠癥”的措施以及“失眠癥”帶來的影響。活動二:示例:(1) 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是一個身材健壯、智慧過人、想象力豐富、極富號召力和超人的探索精神的男人。①布恩迪亞富于進取心、具有事業(yè)心。他規(guī)劃全村的布局和街道的設計,帶領大家共同建設馬孔多,讓馬孔多成為幸福的村莊。②布恩迪亞極有責任心。意識到失眠癥已經侵入鎮(zhèn)子,便召集起各家家長,把自己所知的失眠癥情形講給他們聽,并且將疫病控制在村鎮(zhèn)之內。③布恩迪亞易于接受新事物。他著迷于馬孔多的新氣象,“認為這比自己廣袤的幻想世界更為神奇”;為了避免遺忘,奧雷里亞諾為器物貼上標簽,并將這一方法傳授給布恩迪亞,布恩迪亞先在家中實行,而后推廣到全鎮(zhèn)。(2) 烏爾蘇拉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她頑強、睿智、執(zhí)著、獨立,毫不遜色于她的丈夫,是布恩迪亞家族的靈魂,是整個家族的支撐者。她不愿與現(xiàn)實生活妥協(xié),在一次次緊要關頭擔當重任,從不愿也未曾在苦難和挫折面前屈服。在旁人無法治愈麗貝卡的吃土癥的困境中,烏爾蘇拉采取“藥物治療加上皮帶抽打”的手段,不但讓麗貝卡在幾個星期后顯出康復的跡象,還讓麗貝卡把她視為家庭成員中最親近的人。在危害十足的失眠癥面前,一開始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對失眠癥的危害缺乏正確認識,而烏爾蘇拉為防萬一,“將麗貝卡和其他孩子隔離開來”,并用從母親那里學過的對草藥的認識,開展了草藥治療。她以全部的心力經營著整個家族。她為孩子們的“孤獨入骨”“守舊頑固”等怪癖感到痛心,她的身上有著一種維持家族生存下去的頑強毅力,體現(xiàn)著人性的光輝和母愛的偉大,表現(xiàn)出對布恩迪亞家族前途命運的擔憂。她用自己的愛去溫暖身邊的每一個人,哪怕是遠道而來、孤獨多病的遠方表親麗貝卡。然而偉大的母愛在冷漠的現(xiàn)實、沉重的孤獨面前也顯得蒼白無力——“正當她哀嘆自己命不好,認定兒女們的怪癖與豬尾巴同樣可怕時,奧雷里亞諾眼神定定地望著她,令她感到一陣茫然”。這種生活使她成為一個獨立堅強的人,一個偉大的孤獨者。活動三:布恩迪亞一開始熱衷于煉金實驗,后來熱衷于村鎮(zhèn)規(guī)劃,幾乎不關心家里的事務;烏爾蘇拉只關心家業(yè)的振興,忙于照看家庭;次子奧雷里亞諾沉默寡言,沉浸于自己的實驗中;麗貝卡自始至終內心都是孤獨的。在布恩迪亞家族中,夫妻之間,父子之間,母子之間,兄弟姐妹之間,始終沒有推心置腹的切磋商討,沒有心心相印的感情溝通,彼此之間缺乏信任和了解,缺乏關懷和支持。活動四:小說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充滿神奇色彩的生活和經歷以及馬孔多開拓、發(fā)展和毀滅的過程。布恩迪亞家族一代又一代所特有的,就是一種“孤獨”精神。在這個家族中,夫妻之間,父子之間,母子之間,兄弟姐妹之間,始終沒有推心置腹的切磋商討,沒有心心相印的情感溝通,彼此之間缺乏信任和了解,缺乏關懷和支持。盡管也有許多人為打破這種孤獨進行了種種艱苦的探索,但由于無法找到一種有效的辦法把各自分散的力量統(tǒng)一起來,最后均以失敗告終。作者用大量筆墨來描寫這種孤獨所造成的愚昧、落后、保守和僵化的現(xiàn)象,是為了讓讀者感受到這種孤獨不僅彌漫在布恩迪亞家族和馬孔多鎮(zhèn),而且滲入了整個社會,成為民族發(fā)展和國家進步的一大包袱。作者以《百年孤獨》為題,意在引起讀者思考:造成馬孔多——實際上是拉丁美洲的縮影——百年孤獨的原因,以及打破這種狀態(tài)的根本途徑。“百年”表示年代久長,“孤獨”的反義是團結。而想要擺脫這種孤獨,只有重新點燃愛的火光,建立溝通的橋梁,才能讓理解成為可能,家族才能走向團結。活動五: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 百年孤獨(節(jié)選) 學案.docx 11 百年孤獨(節(jié)選) 學案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