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5 制作家鄉宣傳報》教學設計課題 制作家鄉宣傳報 單元 服務型勞動 學科 勞動 年級 四年級核心素養目標 勞動觀念:了解一定的家鄉文化,知道宣傳報的概念。勞動能力:①收集與整理與家鄉文化有關的素材、資料;②學習制作家鄉宣傳報的步驟,并能動手制作一份完整的家鄉宣傳報;③了解“電子宣傳冊”,獲取更多的制作家鄉宣傳報的靈感。從而提高動手能力與思考創新能力。勞動品質與習慣:在勞動過程中養成勤動腦、愛創新和做事認真仔細的勞動習慣。勞動精神:培養熱愛勞動的精神,充分調動勞動積極性。教學重點 學習制作家鄉宣傳報的步驟,并能動手制作一份完整的家鄉宣傳報教學難點 收集與整理與家鄉文化有關的素材、資料;獲取更多的制作家鄉宣傳報的靈感教學準備 教具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15 制作家鄉宣傳報》板書課題:家鄉變化(一)情景與任務1.視頻導入播放視頻《家鄉的變化》,吸引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導入課題。2.導語: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們的家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環境變干凈了,道路變寬闊了,公園變漂亮了,各式各樣的商店里擺滿了琳瑯滿目的商品,我們的學校也在變化著。說一說:(1)你的家鄉經歷了哪些變化?(引導學生自由發言,簡單描述家鄉近幾年的變化。)讓我們一起動手記錄家鄉的變化,為我們美麗的家鄉制作宣傳報,讓更多的人看到家鄉的變化。(2)近幾年你觀察到家鄉哪些地方發生了改變,向大家分享所見所聞。示例:①家鄉的山變了,從前光禿禿的山頭,現在種滿了樹,變成了一片綠油油。②從前泥濘的土路,現在不僅變成了寬敞的柏油馬路,還修了紅綠燈。 思考交流 通過播放視頻與討論,導入本課關于“家鄉宣傳報”的課題,初步了解課堂任務。講授新課 (二)工具與材料 制作宣傳報用到的工具與材料有畫紙、水彩筆、直尺和全圓量角器等。 (三)活動與過程做一做制作家鄉宣傳報準備好工具和材料,下面讓我們按步驟制作家鄉宣傳報。制作之前,利用網絡、報紙、圖書館藏書等,以及自己的所見所聞,搜集整理家鄉近幾年的變化,記錄下來。(生自由發言)示例:(1)達州市通川區修建了寬闊的柏油路和新水庫,轄區內鮮花綠植和廣場游園眾多。通川區統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完成改造戶廁近7000座,新建農村公路500公里。(2)長螺村將存在多年的十多處殘垣斷壁拆除清理掉,重塑了一個美麗的家園——祁家大院。村民經過協商,決定在清理出來的空地上建“微菜園”,種一些蔬菜。這樣,不僅能實現自給自足,而且能美化環境。1.確定宣傳報的主題。確定宣傳報的名稱(主題),并在畫紙上畫出報頭,如右邊的“家鄉的新氣象”。想一想:為你做的宣傳報取什么名字呢?為什么要取這個名字?示例:“天下風景,美在舟山”舟山市位于浙江省東北部,擁有數個風景名勝區,是一個海島旅游城市。2.畫出宣傳報的邊框和版面。在畫紙的下方畫底邊,用直尺和全圓量角器輔助畫出宣傳報的邊框及大致版面。3.用水彩筆上色。先給圖案面積較大的地方上色,隨后給小面積的裝飾物等上色,最后補充其他地方的顏色。4.填充文字。在橫線處填充家鄉具有代表性的素材,比如可以介紹家鄉的文化、風土人情、風景名勝等。(四)評價與收獲1.評一評,比一比。全班同學展示自己的家鄉宣傳報,投票選出前5名的作品。請這位同學講解自己的構想,同學們進行評分,選出最佳。(引導學生進行投票,選出前五名作品。)2.相信同學們通過此次活動,更全面地了解了家鄉的變化。請談一談你的勞動收獲與感悟。示例:(1)我的勞動收獲:制作家鄉宣傳報要收集關于家鄉的信息,確保資料的準確性,給人們展現家鄉的美好風貌。(2)我的勞動感悟:家鄉在一天天地變化著,我們平時要細心地觀察家鄉的一山一水,為建設美好家鄉貢獻自己的力量。(五)激勵與延伸電子宣傳冊1.認識電子宣傳冊將宣傳素材制成電子版發布到網絡上,圖片、視頻、聲音、文字集合在一起,即為電子宣傳冊。2.電子宣傳冊的用途電子宣傳冊可用于展會展覽、產品宣傳、城市展示等。3.電子宣傳冊的閱讀方式電子宣傳冊除了下載后閱讀,也可在線閱讀,即可以直接在線打開閱讀,體驗與下載到本地觀看是一樣的。在線閱讀需要網絡支持,而下載的電子宣傳冊可以隨時隨地瀏覽。拓展延伸:1.播放視頻《四川之美》,了解家鄉更多的自然風光,為制作家鄉宣傳報積累素材。2.播放視頻《制作家鄉手抄報》,獲取更多的制作家鄉宣傳報的靈感。 學生通過課堂,學習制作家鄉宣傳報的步驟。學生對本課的內容進行評估與總結反思。了解“電子宣傳冊”,獲取更多的制作家鄉宣傳報的靈感。 提高學習能力與交流能力,鍛煉勞動實踐能力與思考創新能力。提高思考能力,調動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積累更多的勞動知識,開拓眼界。作業布置 與家長一起將家鄉宣傳素材制作成電子宣傳冊,并發布到社交平臺。 布置課后作業 鞏固課堂知識課堂小結 本課我們學習了如何制作家鄉宣傳報:確定主題→畫出版面→上色→填充文字;還了解了電子宣傳冊,獲取更多的制作家鄉宣傳報的靈感。。 總結回顧 對本課主要內容進行總結概括。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6張PPT)制作家鄉宣傳報【川民版】四年級下冊第15課內容總覽教學目標01情景與任務02工具與材料03活動與過程04評價與收獲05激勵與延伸06目錄板書設計07作業布置08教學目標勞動觀念:了解一定的家鄉文化,知道宣傳報的概念。勞動能力:①收集與整理與家鄉文化有關的素材、資料;②學習制作家鄉宣傳報的步驟,并能動手制作一份完整的家鄉宣傳報;③了解“電子宣傳冊”,獲取更多的制作家鄉宣傳報的靈感。從而提高動手能力與思考創新能力。勞動品質與習慣:在勞動過程中養成勤動腦、愛創新和做事認真仔細的勞動習慣。勞動精神:培養熱愛勞動的精神,充分調動勞動積極性。新知導入情景與任務家鄉十年變化新知導入家鄉變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們的家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環境變干凈了,道路變寬闊了,公園變漂亮了,各式各樣的商店里擺滿了琳瑯滿目的商品,我們的學校也在變化著。情景與任務新知講解你的家鄉經歷了哪些變化?情景與任務讓我們一起動手記錄家鄉的變化,為我們美麗的家鄉制作宣傳報,讓更多的人看到家鄉的變化。新知講解近幾年你觀察到家鄉哪些地方發生了改變,向大家分享所見所聞。說一說家鄉的山變了,從前光禿禿的山頭,現在種滿了樹,變成了一片綠油油。從前泥濘的土路,現在不僅變成了寬敞的柏油馬路,還修了紅綠燈。新知講解工具與材料制作宣傳報用到的工具與材料有畫紙、水彩筆、直尺和全圓量角器等。畫紙 水彩筆 直尺 全圓量角器新知講解準備好工具和材料,下面讓我們按步驟制作家鄉宣傳報。活動與過程制作家鄉宣傳報做一做新知講解活動與過程做一做制作之前,利用網絡、報紙、圖書館藏書等,以及自己的所見所聞,搜集整理家鄉近幾年的變化,記錄下來。達州市通川區修建了寬闊的柏油路和新水庫,轄區內鮮花綠植和廣場游園眾多。通川區統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完成改造戶廁近7000座,新建農村公路500公里。新知講解活動與過程做一做制作之前,利用網絡、報紙、圖書館藏書等,以及自己的所見所聞,搜集整理家鄉近幾年的變化,記錄下來。長螺村將存在多年的十多處殘垣斷壁拆除清理掉,重塑了一個美麗的家園——祁家大院。村民經過協商,決定在清理出來的空地上建“微菜園”,種一些蔬菜。這樣,不僅能實現自給自足,而且能美化環境。新知講解活動與過程制作家鄉宣傳報確定宣傳報的主題。1確定宣傳報的名稱(主題),并在畫紙上畫出報頭,如右邊的“家鄉的新氣象”。做一做拓展延伸為你做的宣傳報取什么名字呢?為什么要取這個名字?想一想“天下風景,美在舟山”活動與過程舟山市位于浙江省東北部,擁有數個風景名勝區,是一個海島旅游城市。新知講解活動與過程畫出宣傳報的邊框和版面。2在畫紙的下方畫底邊,用直尺和全圓量角器輔助畫出宣傳報的邊框及大致版面。做一做新知講解活動與過程用水彩筆上色。3先給圖案面積較大的地方上色,隨后給小面積的裝飾物等上色,最后補充其他地方的顏色。做一做新知講解活動與過程填充文字。4在橫線處填充家鄉具有代表性的素材,可以介紹家鄉的文化、風土人情、風景名勝等。做一做新知講解1.全班同學展示自己的家鄉宣傳報,投票選出前5名的作品。請這位同學講解自己的構想,同學們進行評分,選出最佳。評價與收獲我的勞動收獲:我的勞動感悟:新知講解評價與收獲2.相信同學們通過此次活動,更全面地了解了家鄉的變化。請談一談你的勞動收獲與感悟。制作家鄉宣傳報要收集關于家鄉的信息,確保資料的準確性,給人們展現家鄉的美好風貌。家鄉在一天天地變化著,我們平時要細心地觀察家鄉的一山一水,為建設美好家鄉貢獻自己的力量。拓展延伸激勵與延伸電子宣傳冊將宣傳素材制成電子版發布到網絡上,圖片、視頻、聲音、文字集合在一起,即為電子宣傳冊。電子宣傳冊可用于展會展覽、產品宣傳、城市展示等。拓展延伸閱讀方式激勵與延伸電子宣傳冊除了下載后閱讀,也可在線閱讀,即可以直接在線打開閱讀,體驗與下載到本地觀看是一樣的。在線閱讀需要網絡支持,而下載的電子宣傳冊可以隨時隨地瀏覽。拓展延伸激勵與延伸四川之美拓展延伸激勵與延伸制作家鄉手抄報板書設計板書設計家鄉宣傳報確定主題(名字)畫出版面水彩上色填充文字課后作業與家長一起將家鄉宣傳素材制作成電子宣傳冊,并發布到社交平臺。再見!作業布置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5 制作家鄉宣傳報》教案.doc 《15 制作家鄉宣傳報》課件.pptx 回顧四川十年變化.mp4 家鄉手抄報.mp4 這才是四川.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