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五 樹立科學思維觀念——高二人教統編版期末復習知識大盤點【學習目標整合】學習目標①思維的含義與特征、思維形態及其特征 ②“邏輯”的多重含義、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 ③科學思維的含義與特征、學習科學思維的意義【教材習題變式】探究一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現象:有的同學對某部影視劇中的某個角色感興趣,不僅對該角色的一言一行有好感,而且對飾演該角色的演員也充滿好感。反之,不僅對某部影視劇中的某個角色沒有好感,甚至對飾演該角色的演員都會產生反感情緒。◎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類似的問題 你是怎么處理的 說說學習了本單元之后,你將會如何處理類似的問題。提示:(1)結合自身情況回答即可。(2)控制自己的情緒,如在學習中,讓自己喜歡每一門學科,每一位老師。探究二右圖是刊登在某雜志上的“永動機”設計圖。一盆水,上面漂浮著一個架子。架子下方是一個葉輪。一條毛巾搭在架子上,一端浸入水中另一端懸掛在葉輪上方。由于毛巾可以吸水,這樣就可以產生虹吸現象。浸入水中的一端吸水,而懸著的另一端必然會滴水。水滴打在葉輪上,葉輪便會運轉起來。這樣,不需要任何外在能量便能自動運轉的“永動機”就制造出來了。◎請運用科學思維知識,分析這個“永動機”設計圖的問題所在。提示:虹吸現象是有條件限制的。在標準大氣壓下,虹吸有高度的限制,同時對出水的另一端也有要求,即要低于虹吸的水面。探究三很多人認為,科學工作中的思維是抽象思維,客觀、嚴謹、合乎邏輯是它的特點;而形象思維是追求藝術中的思維,比如音樂、繪畫、舞蹈等,其特征是變幻飄逸、富于想象。這兩種思維之間似乎存在著不可逾越的鴻溝。然而,隨著近代科學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科學與藝術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認識到科學工作中的思維與藝術工作中的思維具有互補性就音樂對科學的影響來說,在科學史上,不乏科學家的創造性思維甚至是靈感得益于音樂的激發的事例。比如:數學家拉格朗日在教堂聆聽音樂時萌發了求積分極值的變分法念頭;物理學家海森堡由于受音樂理論中泛音振動的頻率是基音振動的整倍數的啟發,做了原子躍遷的基頻與次頻的實驗;化學家紐蘭茲受音階的啟示而發現了元素按原子量遞增的排序規律,從而創造了元素周期的“八音律”表。至于20世紀兩位物理學巨擘--相對論的開創者愛因斯坦和量子論的開創者普朗克,他們的小提琴與鋼琴二重奏已成為科學界的美談。我國許多優秀的科學家也和音樂結下了不解之緣,數學家華羅庚、地質學家李四光、建筑史學家梁思成等或會演奏樂器,或有很高的音樂修養。◎結合上述材料,談談科學工作中的思維與藝術工作中的思維之間的關系。通過分析科學思維與藝術創作、文學想象等的差異,談談如何實現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的互補。提示:(1)科學工作中的思維側重抽象思維,藝術工作中的思維側重形象思維。抽象思維與具體形象思維是相對而言相輔相成的。(2)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作為人的大腦的功能并不是互不相干的,在文學創作中,也不意味著只有形象思維而排擠抽象思維,實際上,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既有差異性又有同一性。作為人類的思維形式,它們都是客觀存在的反映,都依賴于實踐,并且都經歷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從而達到對客觀世界的本質的認識和把握。這種同一性就決定了它們之間具有相互聯結、相互滲透、相輔相成并且相得益彰的關系。為此,在文學創作中處理好這種關系有重要意義。首先,它可以使作家的整體思維能力得到發展使理性的力量與形象的思考平衡起來。文學史上真正的大家:幾乎同時是卓越的思想家,就是一個證明。高爾基指出:“藝術家應該努力使自己的想象力和邏輯、直覺、理性的力量平衡起來。”所謂理性的力量,也就是抽象思維的能力。其次,可以幫助作家對創作素材進行分析、提,對作品主題開掘深化,反復修改,更趨完美。作家在創作過程中,一方面緊張地進行形象思維,創造形象,一方面又要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認真而仔細的評定。作家在創作時是熱情激蕩的,主要用形象思維,而在審視自己的創作時,則是冷靜的,主要用抽象思維。當然,抽象思維中也伴隨著形象思維,而形象思維中也滲人了抽象思維。這樣,可以使作品達到更高的思想和藝術成就,取得更好的社會效果。總之,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都是在統一的世界觀指導下的思維活動,兩者不存在誰從屬誰的問題。探究四李平與張明是同齡人,同在一家蔬菜店打工。剛上班時他們拿著同等的工資。不久,李平一再加薪,而張明的薪資照舊。張明不滿雇主的不公正待遇,到雇主那里發牢騷。“小伙子,”雇主以商量的口吻對他說,“麻煩你到早市去一下,看看有什么賣的。”從早市回來,張明向雇主匯報:“早市快散了現在只有一個菜農,拉了一車土豆在賣。”“有多少 ”雇主問,張明趕快戴上帽子又跑回早市。“一共有40袋。”“價格是多少 "舊。第三次跑到早市,問清了價錢。“好了,”雇主對他說,“現在請你坐在這里,一句話也不要說,看看李平是怎么做的。”李平從早市回來,匯報說:“到現在為止,只有一個菜農在賣土豆,一共有 40 袋,2元錢可以買了千克。土豆的質量很不錯,特地帶回來一個讓您看看。這個菜農一個小時后還將弄來幾筐西紅柿,價格也算公道。昨天咱們店里的西紅柿賣得很快,庫存已經不多。我想,這么物美價廉的西紅柿,咱們店肯定要進一些的,所以,我帶回來一個西紅柿樣品,還把那個菜農也帶來了,他正在外面等回話呢。雇主轉身對張明說:“現在你肯定知道,為什么李平的工資比你高了吧。”◎你怎么看李平與張明的思維方式的差異 提示:李平的思維屬于科學思維,因為他的思維符合輯,是無矛盾的、明確的、具有確定性的思維,能夠正確地認識問題、分析問題,有效地解決問題,順利地推進工作。張明的思維方式過于機械,沒有用科學思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能較好完成工作。【變式訓練】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公司在確定是否錄用某應聘者時,三位面試官有不同的結論:劉姓面試官說:“這個應聘者既要錄用,又不能錄用。”田姓面試官說:“既不能錄用這個應聘者,也不能不錄用。”丁姓面試官說:“這個應聘者曾經有過遲到的記錄。”結合材料,運用“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的相關知識,說明各位面試官的觀點所犯的邏輯錯誤。【答案】①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劉姓面試官違反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錯誤,“既要錄用”與“又不能錄用”是自相矛盾的。②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田姓面試官違反了排中律。“既不能錄用”與“也不能不錄用”是相互矛盾的,都進行了否定,犯了“兩不可”的錯誤。③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必須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轉移論題。丁姓面試官違反了同一律,犯了“偷換論題”的邏輯錯誤。公司確定是否錄用該應聘者,而他卻提及應聘者曾經遲到的記錄。解析: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要求是各位面試官的觀點所犯的邏輯錯誤,注意作答主體為面試官,需要調用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的有關知識,從原因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劉姓面試官說:“這個應聘者既要錄用,又不能錄用。”→可聯系教材知識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同真,必有一假;關鍵詞②:田姓面試官說:“既不能錄用這個應聘者,也不能不錄用。”→可聯系教材知識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關鍵詞③:丁姓面試官說:“這個應聘者曾經有過遲到的記錄。”→可聯系教材知識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必須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轉移論題;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重難知識易混易錯】考點一:思維的含義1.思維的意義:由于有思維參與其中的人類社會實踐,人成了萬物之靈。2.體悟思維:只要我們在“想”、在“考慮”,就能切身體會到我們在思維。3.思維的內涵(1)思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思維與意識同義,狹義的思維與理性認識同義。(2)“邏輯與思維”中所說的“思維”主要是從狹義角度來講的,指認識的高級階段,是對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的反映。4.思維的方式(1)類型: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等。(2)意義:認識事物本質、把握事物規律的重要的思維方式,是具有指導性和針對性的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5.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感性認識 理性認識區別 內容 感性認識是對事物現象的認識 理性認識是對事物本質的認識形式 感性認識以人的感覺器官直接反映事物,包括感覺、知覺、表象 理性認識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維去把握,包括概念、判斷和推理等三種形式階段 認識的初級階段 認識的高級階段特點 直接性和形象性 間接性和抽象性聯系 ①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因為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起點,建立在感性認識基礎上的理性認識才是真實可靠的,堅持理性認識從感性認識中來 ②感性認識有待于發展為理性認識。因為只有理性認識才是對事物更深刻、更全面、更可靠的反映,只有理性認識才能指導人們按規律辦事,有效地改造世界【例題】1.下側漫畫“把朋友變成敵人是一種愚蠢,把敵人化為朋友是一種智慧”啟示我們( )①理性思維是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前提②人們的生活和實踐只要以真理為指導就不會犯錯誤③要善于引導事物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發展④朋友和敵人雙方相互貫通,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思維不是認識的前提,①不選;只要以真理為指導就不會犯錯誤的說法過于絕對,②不選。2.思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思維專指( )①認識過程中的高級階段,是關于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的認識②人的意識是人成為萬物之靈的重要原因③表達方式具有嚴謹性、運行方式具有推導性的思維④認識過程的初級階段,具有形象、感性的特點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C解析:①③正確,狹義的思維專指認識過程中的高級階段,是關于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的認識,表達方式具有嚴謹性、運行方式具有推導性的思維;②不符合題意,題干中并不體現人成為萬物之靈的重要原因;④不符合題意,感性認識是認識過程的初級階段,具有形象、感性的特點。故選C。考點二:思維的特征1.思維風格的差異:人人都會思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維風格。不同風格的思維在速度、方式、質量乃至結果上有很大的差異。2.思維的共同特征特征 內涵間接性 思維能夠憑借獲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經驗和知識,透過事物的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實現對未知事物的認識概括性 思維能夠從多種事物及其各種各樣的屬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質的屬性,抓住內在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把握一類事物的共同本質能動性 思維能夠提煉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別于客觀實際的認識。正確的思維如實地反映認識對象,錯誤的思維歪曲地反映認識對象3.思維的作用: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在實踐中發展,又反作用于實踐。正確的思維能夠指導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4.思維的間接性和概括性特征 關系 思維的間接性 思維的概括性區別 含義 指思維能夠憑借獲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經驗和知識,透過事物的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實現對未知事物的認識 指思維能夠從多種事物及其各種各樣的屬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質的屬性,抓住內在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把握一類事物的共同本質原因 人們不可能對所要認識的每一個事物都去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也不可能直接感知到,但思維能夠憑借獲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經驗和知識,透過事物的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實現對未知事物的認識 思維能夠從多種事物各種各樣的屬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質的屬性,抓住內在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把握一類事物的共同本質作用 能夠彌補直接感知的不足,克服感性認識的局限,更深刻、更正確、更全面地反映客觀事物。這種間接性也可能因為感性材料的虛假或片面,或加工制作的失誤,導致認識失真 憑借思維的概括性,人們才能以簡馭繁地認識世界,從千差萬別、紛紜復雜的事物現象中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聯系 間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維的兩個基本特征。正因為思維具有概括性,人們才憑借已獲得的感性材料、經驗和知識,舍去表面的、非本質的屬性,從而抓住內在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思維才體現出間接性的特點【例題】1.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這里的出卷人、答卷人、閱卷人( )①是以下定義的方式體現出來的②兼具對稱性關系和傳遞性關系③反映了時代、黨和人民的關系④體現了思維的概括性和能動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①錯誤,定義不能用比喻,否則,就會犯“比喻定義”的邏輯錯誤,出卷人、答卷人、閱卷人是一種比喻,并非下定義;②錯誤,對稱關系指的是一對象對另一對象具有某種關系,另一對象對這一對象還具有那種關系,出卷人、答卷人、閱卷人并不具有對稱性關系;③④符合題意,出卷人、答卷人、閱卷人反映了時代、黨和人民的關系,體現了思維的概括性和能動性。故選D。2.為配合財政前置發力、穩定市場預期,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2023年3月27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此次降準繼續釋放中長期流動性、提振信心,以鞏固經濟回穩向上態勢和銀行業平穩運行,更好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這表明( )①思維來源于實踐又反作用于實踐②思維是對認識對象的正確反映③思維具有間接性和概括性④正確的思維能幫助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目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為配合財政前置發力、穩定市場預期,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2023年3月27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此次降準繼續釋放中長期流動性、提振信心,以鞏固經濟回穩向上態勢和銀行業平穩運行,更好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這表明思維來源于實踐又反作用于實踐,正確的思維能幫助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目的,①④符合題意。思維是對認識對象的反映,可能是正確的,也可能是錯誤的,②錯誤。材料未涉及思維具有間接性和概括性,③不符合題意。故選B。考點三:思維的基本形態1.思維形態的分類:(1)從思維的方向看,有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2)從思維對認識對象的思考角度看,有綜合思維和分析思維;(3)從思維反映認識對象的方式看,有辯證思維和形而上學思維。2.思維的基本形態:(1)劃分依據:思維運行的基本單元的不同。(2)內容:①抽象思維:人的思維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屬性,通過語詞鞏固下來,形成了概念,并以概念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②形象思維:人的思維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為思維的基本單元。【例題】1.中國人是偉大的,我是中國人,所以我是偉大的。這違背了邏輯思維的何種要求( )A.思維的一致性要求 B.思維的明確性要求C.思維的確定性要求 D.思維的同一性要求答案:C解析:“中國人是偉大的,我是中國人,所以我是偉大的”,這一論題中的前后兩個“中國人”意思不一致,前者是集體概念、后者是個體概念,違背了思維的確定性要求,并未違背思維的一致性和明確性,AB排除。該論述偷換了“中國人”這個概念,違背了同一律即思維的確定性要求,C正確。思維要求具有確定性、一致性和明確性,沒有統一性要求,D排除。故選C。2.中國的改革開放史是一部思想解放史。黨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前進。這說明( )①實踐是由思維派生的②思維對實踐具有決定作用③思維要和實踐相結合④正確的思維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B解析:思維是由實踐派生的,而不是實踐是由思維派生的,故①不選。②:思維對實踐具有反作用,但不能決定實踐,故②不選。思維在實踐中產生,同時又反作用于實踐,正確的思維如實地反映了認識對象,能夠指導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材料中黨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在改革開放中形成的,同時又推動了我國的改革開放進程,故③④入選。故選D。考點四:思維基本形態的特征1.抽象思維:(1)含義:以概念、判斷和推理等反映認識對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2)主要特征:基本單元的概念性、運行方式的推導性和思維表達的嚴謹性。2.形象思維:(1)含義:在感覺、知覺和表象的基礎上,運用聯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認識對象,觸及事物的本質和規律。(2)主要特征:基本單元的形象性、運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維表達的情感性。.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的關系:區分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在實際思維活動中,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雖然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但又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例題】1龍是炎黃子孫的圖騰,是先民對自然力量崇拜的產物。《廣雅》記載,有鱗的叫蛟龍,有翅膀的叫應龍,有角的叫虬龍,無角的叫螭龍。《爾雅翼》則稱“龍有九似”,即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上述對龍的形象的認識,從思維形態上看( )①《廣雅》運用了發散思維②《廣雅》運用了抽象思維③《爾雅翼》運用了綜合思維④《爾雅翼》運用了形象思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有鱗的叫蛟龍,有翅膀的叫應龍,有角的叫虬龍,無角的叫螭龍,是向不同的方向擴散的思維,因此是發散思維,①說法正確。《廣雅》中的記載運用的是發散思維,而不是抽象思維,②說法錯誤。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是分別認識對象的思維,是分析思維,而不是綜合思維,③說法錯誤。《爾雅翼》中對龍的各個部分作的形象概況,運用了形象思維,④說法正確。故選B。2.在《和平是一棵樹》這首詩中,詩人寫道:和平是白天鵝的翅膀,是翅膀掠過寧靜的湖水,是水滴映出的云影……關于這首詩說法正確的是( )①運用了形象化想象,體現了思維的能動性②這是一種感性認識,需要上升為理性認識③以感性形象為基本單元,觸及了事物的本質④體現創新思維方式,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和平是一棵樹》詩中,詩人把和平比作是白天鵝的翅膀,是翅膀掠過寧靜的湖水,是水滴映出的云影,體現的是形象思維,形象思維以感性形象為基本單元,運用了形象化想象,體現能動性,觸及事物本質,①③正確。這首詩體現了形象思維,不屬于感性認識,形象思維只能觸及事物的本質,不能揭示本質,②④錯誤。故選B。考點五:“邏輯”1.“邏輯”的多種含義(1)“邏輯”是一個多義詞:現代漢語中的“邏輯”,或者與“規律”同義,或者指“邏輯規律與規則”,或者指認識問題的某種“思維方法”,或者指“邏輯學”這門學問。(2)邏輯學研究的對象:“規律”意義上的“邏輯”是所有科學的研究對象。“邏輯規律與規則”,以及“思維方法”意義上的“邏輯”才是邏輯學的研究對象。(3)邏輯學研究的目的:邏輯學研究試圖將邏輯規律與規則運用到實際思維中,以區分正確的思維方法和不正確的思維方法。作為工具性學科的邏輯學是為把握“規律”服務的。2.狹義邏輯學與廣義邏輯學(1)含義:人們把研究思維形式結構及其規律的形式邏輯視為狹義的邏輯學,而把含有狹義的邏輯學和研究辯證思維中的規律、規則與方法的辯證邏輯等視為廣義的邏輯學。(2)形式邏輯的核心任務:形式邏輯特別關注推理問題。其核心任務是要把握從真前提推導出真結論的規律和規則。(3)意義:學習狹義邏輯學的基本知識與方法,是學習廣義邏輯學的基礎。遵循形式邏輯的規律與規則,是正確思維的必要條件。【例題】1.在現代漢語里,“邏輯”是個多義詞。下列對“邏輯”的理解正確的是( )①“要研究中國革命的邏輯”。這里的“邏輯”指的是理論、觀點或看問題的方法②“揭露霸權主義的邏輯”。這里的“邏輯”指的是事物發展的規律③“作出合乎邏輯的結論”。這里的“邏輯”指的是思維的規律和規則④“要在青少年中普及邏輯知識”。這里的“邏輯”指的是邏輯學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D解析:“要研究中國革命的邏輯”。這里的“邏輯”指的是規律,①錯誤。“揭露霸權主義的邏輯”。這里的“邏輯”指的是思維方法,②錯誤。作出合乎思維規律和規則的結論,所以“作出合乎邏輯的結論”中的“邏輯”指的是思維的規律和規則,③符合題意。“要在青少年中普及邏輯學知識”,所以“要在青少年中普及邏輯知識”中的“邏輯”指的是邏輯學,④符合題意。故選D。2.有一只老虎感冒了,想要吃掉熊貓,熊貓哭著說:“你感冒了,為什么要吃掉我呢?”老虎說:“廣告上都說了,感冒就要吃白加黑!”從形式邏輯的角度看,老虎( )①偷換概念②違背了排中律要求③思維騎墻④違背了同一律要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④正確,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必須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轉移論題,不能“偷換概念”或“偷換論題”,材料中的老虎偷換概念,違背了同一律的要求;②③錯誤,遵循排中律的要求邏輯思維要反對在“是”與“非”之間騎墻居中,在矛盾關系的論斷之間持兩不可的態度,老虎的論調與排中律無關,也不是“思維騎墻”。故選B。考點六:邏輯思維的基本要求一、同一律:思維的確定性要求1.遵循同一律要求的必要性: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確定性的思維。2.內容公式:A是A。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3.同一律的要求:(1)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必須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轉移論題。故意違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邏輯錯誤叫作“偷換概念”或“偷換論題”。(2)同一律反對在時間、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任意變更概念或判斷。二、矛盾律:思維的一致性要求1.遵循矛盾律要求的必要性: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維。2.內容公式:A不是非A。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它的否定論斷“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3.矛盾律的要求:(1)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成立。違反矛盾律要求的邏輯錯誤叫作“自相矛盾”。(2)矛盾律及其要求是就同一時間、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作的論斷而言的,自相矛盾的論斷是對客觀實際的錯誤反映。(3)客觀事物是變化發展的,此事物可以變成彼事物。從不同時間、不同方面對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論斷,并不是自相矛盾的。三、排中律:思維的明確性要求1.遵循排中律要求的必要性: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明確性的思維。2.內容公式:A或者非A。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3.排中律的要求: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A”,不能斷定它們都不成立。違反排中律要求的邏輯錯誤叫作“兩不可”。4.矛盾律與同一律的關系:(1)矛盾律表明,論斷“A”和“非A”必有一假;排中律進一步表明,“A”和“非A” 必有一真。(2)識別與把握“A”和“非A”這種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的矛盾關系,對于提升邏輯思維能力有重要意義。5.形式邏輯的基本規律:(1)內容: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2)重要意義:①這些基本規律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對認識客觀事物的正確思維活動的總結。②實踐證明,只有遵循形式邏輯基本規律的思維,才有可能成為科學的思維,而違背形式邏輯基本規律的思維,不可能是科學的思維。【例題】1.桌上有四個杯子,每個杯子都寫著一句話。第一個杯子寫著“所有的杯子里都有啤酒”;第二個杯子寫著“本杯中有可樂”;第三個杯子寫著“本杯中沒有咖啡”;第四個杯子寫著“有些杯子中沒有啤酒”。假如只有一個杯子寫著的話為真話,則( )A.所有的杯子中有啤酒 B.所有的杯子中都沒有可樂C.第二個杯子中有可樂 D.第三個杯子中有咖啡答案:D解析:ABC錯誤,D正確,先要看題目中給出的已知信息,即“只有一個為真話”,再從題干的四句話中尋找矛盾關系。第一句話:所有的杯子里都有啤酒,第四句話:有些杯子中沒有啤酒,這兩句是相互矛盾的關系,也就是意味著這兩句話一真一假;又因為已知信息只有一個真話,真話又在這兩句矛盾關系中,因此,剩下的第二句話和第三句話一定都為假,于是將二三兩句話否定之后,就成了兩句真話,第二個杯子中沒有可樂,第三個杯子中有咖啡。故選D。2.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據此可知( )①任何事情只要進行調查研究,就能弄清事情的真相②合乎邏輯的思維具有確定性,傳之者違背了同一律③來源于人們社會實踐的判斷,就是符合客觀的真判斷④要懂得辨別真偽,間接途徑獲得的信息可能會不可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凡事都要調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是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前件假,后件一定假;后件真,前件一定真。由肯定必要條件的假言判斷的前件而在結論中肯定必要條件的假言判斷的后件,是錯誤的推理結構。任何事情只要進行調查研究,就能弄清事情的真相肯定了前件,而在結論中肯定后件,①錯誤。“吾穿井得一人,是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這說明傳之者違背了同一律,②正確。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判斷來源于社會實踐,其正確與否要經過社會實踐的檢驗,③錯誤。聽到傳聞以后,要懂得辨別真偽,間接途徑獲得的信息可能會不可靠,要經過實踐的檢驗,④正確。故選C。考點七:科學思維的含義與特征1.科學思維的含義(1)科學思維的基本條件:內容真實和形式正確。(2)含義:①泛指符合認識規律、遵循邏輯規則的思維,是能夠達到正確認識結果的思維。②是對實踐中遵循邏輯思維要求、運用辯證思維方法、創新性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的統稱。2.科學思維的特征(1)科學思維追求認識的客觀性:①科學思維總是從實際出發,力圖如實地反映認識對象。②它尊重實踐檢驗的結果,注重實事求是的推理和論證,堅持以理服人,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觀規律。(2)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預見性:科學思維總是通過對事物歷史與現實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發展的規律,并對事物的發展趨勢、發展前景作出合乎邏輯的推斷。(3)科學思維的結果具有可檢驗性:科學思維能夠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接受實踐的嚴格檢驗,修正錯誤,堅持真理。【例題】1科學思維是真理在認識的統一過程中,對各種科學的思維方法的有機整合。內容真實和形式正確是科學思維的兩個基本要求。可見,科學思維( )①堅持從實際出發,力圖如實反映認識對象②目的是修正錯誤,堅持真理③保證政治站位,提升人們的政治覺悟④對事物發展前景能作出合乎邏輯的推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④符合題意,科學思維是真理在認識的統一過程中,對各種科學的思維方法的有機整合。內容真實和形式正確是科學思維的兩個基本要求。可見,科學思維堅持從實際出發,力圖如實反映認識對象,對事物發展前景能作出合乎邏輯的推斷;②錯誤,科學思維有利于修正錯誤,堅持真理。③錯誤,“保證”一詞太絕對。故選B。2.歷史上,人類每一次戰勝大災大疫,都離不開科學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科學思維始終是應對疫情的有力武器。下列對科學思維的理解,正確的是( )①科學思維是正確反映認識對象本質和規律的思維②科學思維是正確反映認識對象現象和外部聯系的思維③科學思維是內容與形式、本質與現象統一的過程④科學思維是思維形式正確,遵循邏輯規則的思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①④符合題意,科學思維是正確反映認識對象本質和規律的思維,也是思維形式正確,遵循邏輯規則的思維;②錯誤,科學思維即正確的思維,是對認識對象本質和規律的正確反映;③錯誤,任何思維都是內容和形式的統一,但思維有科學和非科學之分,內容和形式統一的思維不一定是科學思維。故選:B。考點八:學習科學思維的意義學習科學思維的思維素養意義(1)有利于我們糾正邏輯錯誤,駁斥詭辯,捍衛真理。通過學習邏輯知識,我們可以更好地擔當起維護真理的責任。(2)有利于我們把握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學會運用辯證思維方法,我們可以更為全面、動態地把握客觀事物。(3)有利于我們把握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從而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提高我們的創新能力。答案:D解析:馬克思通過分析,建立起一個再現資本主義社會的嚴密的科學體系,這一思維過程運用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如實認識事物,透過事物的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③④符合題意;這一思維過程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①是感性認識,不符合題意;思維具有間接性,不能直接感知到事物的本質和規律,②不符合題意。2.學習科學思維的思想政治意義(1)有助于我們認清社會發展規律和階段性特征,正確認識不同的社會實踐中的國情和世情,準確把握我們所在的歷史方位,提高我們的政治站位,提升我們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覺悟。(2)有助于我們發揚科學精神,積極投身于當代中國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以銳意進取的態度和負責任的行動促進社會和諧,助力國家強盛和民族復興。3.把握科學思維的精髓、學會運用科學思維方法的實踐意義(1)把握科學思維的精髓、學會運用科學思維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正確認識事物,提高學習和工作的效率.(2)可以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更好地報效國家、服務社會、造福人類。【例題】1.美國有一位叫作楊格的果農種植的“高原蘋果”香甜爽口無污染,在國內市場上很暢銷。有一年,在蘋果成熟的季節,一場冰雹襲來,把滿樹蘋果打得遍體鱗傷,這在常人看來只能對蘋果降價處理了。但是楊格卻在蘋果的疤痕上做起了文章,擬出了一段廣告詞:“本果園出產的高原蘋果清香爽口,具有妙不可言的獨特風味。請注意蘋果上被冰雹打出的疤痕,這是高原蘋果的特有標記。認清疤痕,謹防假冒!”結果使這批受傷的蘋果極為暢銷。材料表明學會科學思維可以( )①把握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提高創新能力②擺脫客觀條件的制約,化不利為有利③幫助人們在實踐中實現預期的目的④改變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題干強調楊格面對蘋果因天災產生的不利影響,運用創造性方法,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實現了蘋果的暢銷,可見①③符合題意;②擺脫客觀條件的制約說法不科學;④說法錯誤,事物的本質和發展規律無法人為地加以改變。故選B。2.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運用科學思維方法,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統籌發展和安全,站在時代前沿和戰略全局的高度來觀察、思考和處理問題,在把握戰略全局中推進各項工作,為建設新時代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由此可見,科學思維( )①為我們把握歷史方位提供具體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②追求認識的客觀性,從實際出發,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觀規律③其結果具有精確性,能夠對事物的發展趨勢作出精確的推斷④有助于我們認清社會發展規律和階段性特征,助力國家強盛和民族復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科學思維追求認識的客觀性,從實際出發,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觀規律,有助于我們認清社會發展規律和階段性特征,助力國家強盛和民族復興,②④正確。科學思維能夠促進實踐發展,但并不能提供具體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①錯誤。科學思維能對事物發展的趨勢、前景作出合乎邏輯的推斷,其結果具有預見性,不具有精確性,③錯誤。故選C。1.(2023·廣東·高考真題)校運會跳高決賽中,1號、5號兩位選手激烈競逐,吸引了全場師生的目光。甲說:“5號肯定能打破學校跳高紀錄。”乙說:“如果1號能破學校紀錄,那么5號也能破紀錄。”丙說:“我看好1號,但不覺得5號能破紀錄。”丁說:“我覺得他倆都能破紀錄。”結果證明,只有一人預測錯誤。由此推斷( )A.只有1號選手打破紀錄 B.兩位選手都沒打破紀錄C.只有5號選手打破紀錄 D.兩位選手都打破了紀錄答案:D解析:只有1號選手打破紀錄,那么甲、乙、丁都判斷錯誤,而只有一人預測錯誤,A不符合題意。兩位選手都沒打破紀錄,那么甲、丙、丁都判斷錯誤,而只有一人預測錯誤,B不符合題意。只有5號選手打破紀錄,那么丙、丁都判斷錯誤,而只有一人預測錯誤,C不符合題意。兩位選手都打破了紀錄,只有丙判斷錯誤,D符合題意。故選D。2.(2023·浙江·高考真題)近日,6歲萌娃因熟背《滕王閣序》獲免票游滕王閣的新聞登上了熱榜。有人認為,6歲兒童熟誦《滕王閣序》很大程度上是機械背誦,而機械背誦不利于好奇心與想象力的培養,也不利于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假設以下陳述為真,對上文觀點反駁最有力的是( )A.以前曾有4歲的萌娃背《滕王閣序》贏得免票而上熱榜的事件B.小孩子愛背就背,不愛背就不背,只要不是強迫,就沒必要較真C.兒童本來就應該免費游覽,而不是等他們熟背《滕王閣序》才免票D.背通有一定難度的古詩文,可以讓孩子養成專注的習慣,激發其好奇心答案:D解析:材料中6歲萌娃因熟背《滕王閣序》獲免票游滕王閣的新聞登上了熱榜,而選項A中曾有4歲的萌娃背《滕王閣序》贏得免票而上熱榜,與材料中事件具有相似性,屬于同類事件,與材料中的思維具有一致性,不能反駁材料觀點,A排除。材料觀點強調機械背誦的弊端,而B選項中“小孩子愛背就背,不愛背就不背,只要不是強迫,就沒必要較真”強調背不背的問題,屬于“偷換論題”,不能反駁材料觀點,B排除。材料觀點強調機械背誦的弊端,而C選項“兒童本來就應該免費游覽,而不是等他們熟背《滕王閣序》才免票”,強調兒童免票不免票的問題,屬于“偷換論題”,不能反駁材料觀點,C排除。材料觀點強調機械背誦的弊端,D選項強調背通古詩文的優點,與材料觀點相互矛盾,形成鮮明的對比,違背了思維的一致性要求,可以有力反駁材料觀點,D正確。故選D。3.(2023·湖北·高考真題)某校舉辦教職工健康長跑比賽,分男女兩組記名次。賽后,趙老師說:“我是女子組的最后,但不是全校最后。”錢老師說:“我是女子組的第三。”孫老師說:“我是男子組的最后。”李老師說:“我是男子組的第一,全校第三。”四位老師所言屬實,他們到達終點的先后排序是( )A.李、錢、趙、孫 B.錢、李、趙、孫C.李、趙、錢、孫 D.李、錢、孫、趙答案:A解析:根據“趙老師是女子組的最后,但不是全校最后”和“孫老師是男子組的最后”可以推斷孫老師是全校最后,趙老師在四位老師中第三個到達終點,孫老師在四位老師中最后一個到達終點,故D排除。根據“錢老師是女子組的第三”和“李老師是男子組的第一,全校第三”可以得知全校第一第二是女老師,但是錢老師是女子組的第三,所以錢老師的成績位于李老師之后。故李老師在四位老師中第一個到達終點,錢老師在四位老師中第二個到達終點,BC排除。根據四位老師所言分析,可以得出他們到達終點的先后排序是李、錢、趙、孫,A正確。故選A。4.(2024·浙江·高考真題)小馬長大了,幫媽媽去商店買東西,路上遇到了一條河,小馬做出的如下推理中,違背“同一律”的是( )A. 去商店的路有河, 此路有河, 所以,此路是去商店的路。 B. 去商店路上的河小馬都可以過去, 此河在去商店的路上, 所以,此河小馬可以過去。 C. 去商店的路都有河, 所以,有些有河的路可去商店。 D. 有些有河的路小馬可以過去, 所以,并非所有有河的路小馬過不去。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同一律要求人們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必須保持自身同一性。大前提是對“去商店的路有沒有河”作出的判斷,即,論題是“去商店的路有沒有河”。而結論是對“(此路)是不是去商店的路”作出的判斷,即,以“(此路)是不是去商店的路”為論題。 也就是說,選項A中的三段論,在推導的過程中,“悄悄地”偷換了論題【把“去商店的路有沒有河”,偷換成了“(此路)是不是去商店的路”】,違背了“同一律”的要求,犯了偷換論題的錯誤,A符合題目要求。該選項是正確的演繹推理,沒有混淆概念,也沒有轉移論題,沒有違反同一律,B不符合題目要求。去商店的路都有河,所以,有些有河的路可去商店,這是換位推理,沒有混淆概念,也沒有轉移論題,沒有違反同一律,C不符合題目要求。有些有河的路小馬可以過去, 所以,并非所有有河的路小馬過不去,這是換質推理,沒有混淆概念,也沒有轉移論題,沒有違反同一律,D不符合題目要求。故選A。5.(2023·天津·高考真題)“他倆下棋一丁點兒意思也沒有,但有幾步還挺有趣。”為避免與觀棋人犯相同的邏輯錯誤,在同一思維過程中( )A.不能違背排中律,持“兩不可”的態度B.不能同時肯定論斷“A”和論斷“非A"C.應看到認識對象的復雜多樣性及其變化發展D.應遵循邏輯規律,克服邏輯矛盾和辯證矛盾答案:B解析: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維。要避免思維出現不融貫一致的邏輯錯誤,就要遵循矛盾律的要求。通常用公式“A不是非A”來表示矛盾律的內容。論斷“A”和它的否定論斷“非 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他倆下棋一丁點兒意思也沒有,但有幾步還挺有趣。”這話反映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它的否定論斷“非 A”同真,違反了矛盾律, 其邏輯錯誤叫作“自相矛盾”,B正確。合乎邏輯的思維是具有明確性的思維。邏輯思維反對在“是”與“非”之間騎墻居中,在矛盾關系的論斷之間持“兩不可”的態度。這就要遵循排中律的要求。通常用公式“A或者非 A”來表示排中律的內容。這個公式的意思是說: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形成的論斷“A”和“非 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漫畫沒有涉及排中律,A排除。漫畫強調不能違背矛盾律,不能犯“自相矛盾”的錯誤。但客觀事物是變化發展的,此事物可以變成彼事物。從不同時間、不同方面對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論斷,并不是自相矛盾的,C排除。思維中出現的自相矛盾不同于唯物辯證法所講的事物的客觀矛盾。矛盾律及其要求是就同一時間、同一方面對同一對象所作的論斷而言的,自相矛盾的論斷是對客觀實際的錯誤反映。漫畫沒有涉及辯證矛盾,D排除。故選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