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版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復習知識資料第一單元 完善自我 健康成長第1課 學會尊重一、 知識點1、《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3、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即使默默無聞,即使沒有取得什么顯著的成就,他也是擁有生而為人的(尊嚴)。每個人,都應當得到(尊重)。4、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尊嚴)和(價值),只有尊重自己,才會獲得別人的尊重。 尊重自己包括(自尊)、(自重)、(自愛)和(自我接納)等方面。 相信自己的價值,(不自我貶低)、(不自卑)就是尊重自己的重要表現。5、尊重自己還表現為:維護自己的(形象),愛惜自己的(名譽),信守自己的(承諾)。6、(尊重)自己,并不意味著拒絕(批評)。尊重自己與接受別人的批評是不矛盾的。如果過于愛面子,輸不起、說不得,就是過度維護自己。7、人必其自愛也,而后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諸。——揚雄自尊不是輕人,自信不是自滿,獨立不是孤立。——徐特立8、被別人(尊重)讓我們感到愉快、滿足,充滿價值感。推己及人,別人也希望我們能給他們帶來同樣的體驗。9、尊重他人是一項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一個人文明素養的體現。10、(語言)可以體現尊重。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一句理解、尊重的話會給別人帶來溫暖和鼓勵。所以“良言一句三冬暖”這句俗語體現了語言的尊重。11、尊重他人不僅表現在(話語)上,更應該落實在(行動)上。與人交往時,(謙虛有禮),(平等友善),(重視他人意見),(關注他人需要)……都是尊重他人的體現。12、尊重他人還要能夠維護他人的(自尊心),(推己及人),讓別人(覺得舒服)。13、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由此看來,尊重他人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二、 問答題1、在我們身邊有許多類似周阿姨這樣的人,你覺得他們值得尊重嗎?為什么?答:值得尊重。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即使默默無聞,即使沒有取得什么顯著的成績,他們也擁有生而為人的尊嚴。周阿姨靠自己的雙手踏實勤奮工作,為街坊鄰居提供了便利,應該得到尊重。2、如果每個普通人都能得到應有的尊重,社會將有那些變化呢?答:如果每個普通人都能得到應有的尊重,那么人的內在修養將會大大提升,遵紀守法的氛圍將會更加濃厚。歪風邪氣,違法犯罪等現象將會大大減少,社會將會變得更加文明、和諧。3、為什么要尊重自己?尊重自己包括哪些方面?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尊嚴和價值,只有尊重自己,才會獲得別人的尊重。尊重自己包括自尊、自重、自愛和自我接納等方面。4、尊重自己的表現有哪些呢?答:尊重自己的表現有:①相信自己的價值,不自我貶低,不自卑。②會維護自己的形象,愛惜自己的名譽,信守自己的承諾。5、你在生活中是怎樣尊重自己的呢?(P5)答:① 相信自己的價值,不自我貶低、不自卑。②維護自己的形象,愛惜自己的名譽,信守自己的承諾。③接受別人正確的意見和批評。6、“講道理”先生說“好脾氣”先生的做法是不尊重自己,你同意他的說法嗎?說說你的理由。P6答:同意。“急性子”大媽和“壞脾氣”男孩的做法都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面對這些冒犯和不尊重,“好脾氣”先生總是忍氣吞生,不去維護自己的尊嚴,也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現。7、如果“好脾氣” 先生總是這樣做,你覺得的以后還可能發生什么事情?答:如果“好脾氣” 先生總是這樣做,“好脾氣”就變成了“懦弱”,大家可能覺得他好欺負,總是無限度的踐踏他的尊嚴。8、面對冒犯甚至侮辱,我們可以怎樣做呢?答:(1)指出對方的錯誤。(2)要求對方道歉。(3)必要時拿起法律武器。9、過度維護自己會帶來哪些不良后果?答:過度維護自己,會聽不進別人的忠言,心里承受能力差,也讓自己沒朋友,變得孤獨。10、怎樣才能避免過度維護自己呢?答:(1)不過分敏感,保持情緒平穩。(2)客觀評價自己,既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能認識到別人可能比自己更優秀。(3)理性對待他人意見,分析問題時對事不對人。11、在什么情況下,你感受到了別人對你的尊重?當時對方是怎么做的?你的感受是怎樣的?感覺被別人尊重時,你有什么樣的表現?答:(例如:我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時,同學們都在認真傾聽,當我回答完了之后,同學們還給了我掌聲。)我感覺到了同學們對我的尊重。我很感動、開心,充滿價值感,做事更有積極性,同時也會格外尊重對方。12、在生活中,你是怎樣尊重別人的?答:(1)語言可以體現尊重。一句理解、尊重的話會給別人帶來溫暖和鼓勵。 我們要注意自己的語言,不要惡語傷人。(2)尊重他人不僅表現在話語上,更應該落實在行動上。與人交往時,謙虛有禮,平等友善,重視他人意見,關注他人需要。(3)尊重他人還要能夠維護他人自尊心,推己及人,讓別人覺得舒服。第2課學會寬容一、 知識點1、(寬容)讓人們彼此寬待、和睦相處,它是我們(和諧)、(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礎。2、(寬容)不僅給我們帶來了和諧、友善的社會生活環境,也使我們內心保持平和、安定,讓我們生活得幸福、愉快。3、寬容是一種(善待他人)的態度,能夠釋放壓力,改善人體的(微循環),增進人的(健康)。因此,(豁達寬容),(與人為善)使人身心健康,是健康的(“維生素”)。4、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忙于工作和生活,彼此之間難免產生摩擦、沖突,讓人不開心,而寬容能讓我們心胸開闊。5、寬容讓我們面對他人的無心之失時要大度、不計較;同時,也讓我們面對別人的傷害時,要平息心中的不滿,放棄報復的想法,懂得原諒他人。6、擁有一顆寬容的心,不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報復)不是解決沖突的方式,反而有可能造成更大的沖突,甚至被追究法律責任。7、“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別人會犯錯誤,我們同樣也會犯錯誤,擁有一顆(寬容)的心,學會(原諒他人),其實也是原諒可能犯錯誤的自己。8、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重以周,故不怠;輕以約,故人樂為善。——韓愈《原毀》9、寬容不是無限度地(縱容)和(姑息遷就),而是有(限度)、有(原則)的。10、學會和諧相處、尊重他人的不同,是(寬容)的必修課。1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二、 問答題1、寬容對生活有什么意義?答:①寬容讓人們彼此寬待、和睦相處,它是我們和諧、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礎。②寬容不僅給我們帶來了和諧、友善的社會生活環境,也使我們內心保持平和、安定,讓我們生活得幸福、愉快。2、假如“寬容城”中沒有了“寬容”,人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呢?答:有了寬容,人們能夠彼此寬待,和睦相處,社會充滿和諧友善。假如“寬容城”中沒有了寬容,人們就會心浮氣躁,斤斤計較,生活將充滿爭吵和抱怨。3、P14在生活中,你有寬容大度地對待他人的經歷嗎?當時你心里是怎么想的?答:有。比如:在公交車上、商場里被別人踩到腳是常有的事。我會換位思考,公共場合人多擁擠,被別人踩到也是難免的,何況別人又不是故意的,我有時也會踩到別人的腳。這樣一想,我的心情就好多了。4、如何擁有一顆寬容的心?答:①讓我們平靜下來調整情緒,更為客觀、大度地面對問題。②不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報復不是解決沖突的方式,反而有可能造成更大的沖突,甚至被追究法律責任。③“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別人會犯錯誤,我們同樣也會犯錯誤。學會原諒他人,其實也是原諒可能犯錯誤的自己。5、P17班主任的做法是否過于嚴厲?你認為冒犯他人的行為可以寬容嗎?答:班主任的做法是正確的,寬容是有限度、有原則的。劉青的行為是冒犯了新同學的人格尊嚴,不可寬容。假如我是班主任,我也會讓主青向新同學道歉,并在全班做檢討。6、P17如果董軒的家人不嚴格要求董軒,而是縱容他的玩火行為,可會導致什么樣的后果?答:可能會引發竹林火災,甚至會危及他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7、“君子和而不同”請說一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答:君子在與他人交往時能和諧融洽地相處,但對在于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有自己獨立的見解,不附和別人,不人云亦云。8、與寬容有關的諺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胸中天地寬,常有渡人船。9、P18六(2)班的“戰火”因為什么而燒起來?這對班里的和諧有什么影響?答:因為對游戲利弊的看法不同而引起的“戰火”。這會影響班級團結,還會造成班級內部分化,同學們相互敵對,損害了同學間的友情。10、對于那些不寬容的觀點,你有什么想法 答:①別人與自己不同,自己也與別人不同,不可能要求人人相同。②每個人都有可能犯錯誤,多聽他人的意見,才能集思廣益。③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對錯之分。在某些事情上,可以有多種看法存在。④每個人的觀點可能只是一個方面的看法,只有綜合大家的意見,才能更加全面。11、結合實際,談談你對寬容的理解?答:寬容就是適當、有原則、有底線地原諒他人的一些過錯,接納別人的不同,能夠接受別人對自己的批評和建議,不在小事上斤斤計較,心胸寬廣。第3課學會反思一、 知識點1、當我們思考過去的事情,并從中得到經驗教訓時,這就是(反思)。2、反思作為內心活動,是(自我完善)的一種方式,能幫助我們(回顧)、(分析)和(總結)過去。如果(主動反思),則能更好地把握(現在)和(未來)3、掌握反思的方法,可以讓我們更好地進行反思。4、反思時時都能進行,在特定情況下,反思尤其必要。5、在我們做了錯事以后,可以反思事情的經過,吃一塹,長一智;在我們取得成功以后,可以反思成功的原因,再接再厲;在看到別人的失敗與成功以后,我們也可以借鑒對自身健康成長有益的經驗或教訓,掌握反思的時機能達事半功倍的效果。6、反思的過程很重要,反思的結果更應該記錄下來,以便提醒自己。二、 問答題1、什么是反思?答:當我們思考過去的事情,并從中得到經驗教訓,這就是反思。P20你反思過什么事情?進行了怎樣的思考?答:有。例如:那天我考試極不理想,心情很差。但我回過頭去檢查時,發現很多錯別字,有的我還沒有復習到。下次我一定要好好復習,做好充分準備,爭取考好。3、你認為反思對我們有什么意義?答:反思能幫助我們回顧、分析和總結過去,不斷完善自己。①通過反思,我們可以總結經驗,進一步提升自己。②可以讓我們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糾正自己的錯誤,更好地完善自己。③能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有助于目標的實現。④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思考自己的生活,將我們的過去、現在和將來聯系在一起,讓自己做得更好。P22對下面兩個同學的觀點,你怎么看?同學1說:“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唄!想來想去也不會有多少改變,還有什么好想的呢,多累呀!”同學2說:“晚上,白天的事情經常在我眼前過電影,我總是想到自己的失敗和錯誤。反思這件事情一點都不讓人開心。”答:同學1的觀點是錯誤的。反思雖然不能改變已經發生的事情,但可以從去過的事情中總結成功的經驗或者失敗的教訓,從而讓我們更加完善自己。所以說不能因為怕累就不去反思。同學2的觀點也是錯誤的。晚上把白天的事情放電影,其實就是在反思。雖然反思可能帶來情緒的波動,但從反思中知道了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才能有改正的機會,從而明確自己奮斗的目標和方向。4、反思有的方法有哪些?答:①選擇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每件事情,回憶事情的經過。②在這件事情中,哪些地方自己做得對?有哪些成功的經驗?③在這件事情中,哪些地方自己做得不對?有哪些失敗的教訓?④如果能夠重來一遍,或以后遇到類似的事情,自己可以怎樣做得更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