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3 章基因的本質第 1 節 DNA 是主要的遺傳物質1.肺炎鏈球菌的轉化實驗(1)體內轉化實驗:1928 年由英國微生物學家 等人進行。結論:在 S 型細菌中存在 可以使 R 型細菌轉化為 S 型細菌。(2)體外轉化實驗:20 世紀 40 年代由美國微生物學家 等人進行。結論: 才是使 R 型細菌產生穩定遺傳變化的物質。2.肺炎鏈球菌有兩類:R 菌 莢膜、菌落 、 。S 菌有莢膜、菌落 、 ,可 使人和小鼠患 ,小鼠并發 死亡。3.在 T2 噬菌體的化學組成中,60%是蛋白質,40%是 DNA。對這兩種物質的分析表明:僅 分子中 含有硫,磷幾乎都存在于 分子中。(P45“相關信息 ”)4.赫爾希和蔡斯利用了 技術,設計并完成了 的實驗,因噬菌體 只有頭部的 進入大腸桿菌中,而 外殼留在外面,因而更具說服力。(P45)5.赫爾希和蔡斯的實驗過程:①在分別含有放射性同位素 35S 和放射性同位素 32P 的培養基中培養 ;②再用上述得到的大腸桿菌培養噬菌體,得到 含有 35S 標記或 含有 32P 標記的 ; ③然后,用 35S 或 32P 標記的 分別侵染 ,經過短時間的保溫后,用攪拌器 攪拌、離心;④離心后,檢查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P45)6 . 實 驗 誤 差 分 析 :(1 ) 用 32P 標 記 的 噬 菌 體 侵 染 大 腸 桿 菌 , 上 清 液 中 含 放 射 性 的 原 因 是: 。(2)用 35S 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的原因是: ,有少量含 35S 的噬菌體外殼吸附在細菌表面,隨細菌離心到沉淀物中。7.攪拌的目的是使 , 的目的是讓上清液中 析出重量較輕的 T2 噬菌體顆粒,而離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腸桿菌。(P45)8.從煙草花葉病毒中提取出來的蛋白質,不能使煙草感染病毒,但是,從這些病毒中提取出來的 RNA, 卻能使煙草感染病毒。因此,在這些病毒中, 是遺傳物質。(P46)9.因為 生物的遺傳物質是 DNA,所以說 DNA 是 遺傳物質;原核生物(如細菌)的 遺傳物質是 ,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 ,病毒的遺傳物質是 。(P46)10.在對照實驗中,控制自變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 ”或“減法原理 ”。與常態比較,人為增加某種影響 因素的稱為“ ”。與常態比較,人為去除某種影響因素的稱為“ ”。第 2 節 DNA 的結構DNA 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構建者: 。(方法: 物理模型法)(P48)2.DNA 的組成單位是 ,結構簡圖為 ,其組成成分中含有 、 、 。構成DNA 的堿基有腺嘌呤(A)、 ( )、( )、 ( )四種。3.DNA 分子雙螺旋結構的主要特點(1) 條鏈按 方式盤繞成 結構。(2) 和 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 排列在內側。(3)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 連接成 ,并且堿基配對遵循 原則: A (腺嘌 呤)一定與 ( ),(氫鍵有 個);G(鳥嘌呤)一定與 ( )配對,(氫鍵有 個)。 4.雙鏈 DNA 中 A(腺嘌呤)的量總是和 ( )的量相等,C(胞嘧啶)的量總是和 (鳥嘌 呤)的量相等。(P50)5.雙鏈 DNA 中,相鄰的堿基通過 相連;在單鏈 DNA 中,相鄰的堿基通過 相 連,脫氧核苷酸通過 相連形成脫氧核苷酸鏈。第 3 節 DNA 的復制1.概念:DNA 復制是指以 為模板合成 的過程。2.復制的時間: 和 。3.復制的場所: (主要)、 和 。4.復制的條件:模板: ;原料: 4 種游離的 ;5.復制的條件: 能量: ;酶: 和 。 注: 解旋酶可使堿基之間的 斷裂。6.復制的特點: 、 。7.準確復制的原因(1)DNA 分子獨特的 結構,為復制提供了精確的模板。(2)通過 ,保證了復制能夠準確的進行。8.意義: DNA 分子通過復制, 將 從親代傳遞給了子代, 從而保持了 的連續性。9.DNA 分子半保留復制的相關計算1 個含 15N 的 DNA 分子, 放在含 14N 脫氧核苷酸的環境中復制 n 次, 產生子代 DNA 個, 其 中:(1)含 15N 的 DNA 有 個;含 14N 的 DNA 有 個。(2)只含 15N 的 DNA 有 個;只含 14N 的 DNA 有 個。(3)脫氧核苷酸鏈有 條,其中含 15N 的鏈有 條,含 14N 的鏈有 條。(4)若某 DNA 分子含某堿基 m 個, 如果該 DNA 分子復制 n 次, 則需消耗含該堿基的游離脫氧核苷酸 數為 個。第 4 節 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 DNA 片段基因的本質:基因是有 的 片段。不是任何一個 DNA 片段都是基因。2.一個 DNA 分子上有 個基因, 每一個基因都是特定的 ,有著特定的 。3.DNA 分子能夠儲存足夠量的 ;遺傳信息蘊藏在 DNA 的 中。 4.DNA 的特性:多樣性: 的千變萬化,構成了 DNA 分子的多樣性。5.DNA 的特性:特異性: 堿基 ,構成了每一個 DNA 分子的特異性。 6.DNA 分子的 性和 性是生物體多樣性和特異性的物質基礎。7.人類基因組計劃測定的是 條染色體( 條常染色體+ + )上 DNA 的堿基序列。(P58 “思考·討論 ”)8.有些病毒的遺傳物質是 RNA,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流感病毒等。對這類病毒而言,基 因就是有遺傳效應的 片段。(P59“小字內容 ”)第3章基因的本質第1節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1.肺炎鏈球菌的轉化實驗(1)體內轉化實驗:1928年由英國微生物學家 格里菲思 等人進行。結論:在S型細菌中存在 轉化因子 可以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2)體外轉化實驗:20世紀40年代由美國微生物學家 艾弗里 等人進行。結論: DNA 才是使R型細菌產生穩定遺傳變化的物質。2.肺炎鏈球菌有兩類:R菌 無 莢膜、菌落 粗糙 、 無毒 。S菌有莢膜、菌落 光滑 、 有毒 ,可使人和小鼠患 肺炎 ,小鼠并發 敗血癥 死亡。3.在T2噬菌體的化學組成中,60%是蛋白質,40%是DNA。對這兩種物質的分析表明:僅 蛋白質 分子中含有硫,磷幾乎都存在于 DNA 分子中。(P45“相關信息”)4.赫爾希和蔡斯利用了 放射性同位素標記 技術,設計并完成了 噬菌體侵染細菌的 實驗,因噬菌體只有頭部的 DNA 進入大腸桿菌中,而 蛋白質 外殼留在外面,因而更具說服力。(P45)5.赫爾希和蔡斯的實驗過程:①在分別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養基中培養 大腸桿菌 ;②再用上述得到的大腸桿菌培養噬菌體,得到 蛋白質 含有35S標記或 DNA 含有32P標記的 噬菌體 ;③然后,用35S或32P標記的 噬菌體 分別侵染 未被標記的大腸桿菌 ,經過短時間的保溫后,用攪拌器攪拌、離心;④離心后,檢查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P45)6.實驗誤差分析:(1)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上清液中含放射性的原因是: 保溫時間過短或過長 。(2)用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的原因是: 攪拌不充分 ,有少量含35S的噬菌體外殼吸附在細菌表面,隨細菌離心到沉淀物中。7.攪拌的目的是使 吸附在細菌上的噬菌體與細菌分離 , 離心 的目的是讓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較輕的T2噬菌體顆粒,而離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腸桿菌。(P45)8.從煙草花葉病毒中提取出來的蛋白質,不能使煙草感染病毒,但是,從這些病毒中提取出來的RNA,卻能使煙草感染病毒。因此,在這些病毒中, RNA 是遺傳物質。(P46)9.因為 絕大多數 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所以說DNA是 主要的 遺傳物質;原核生物(如細菌)的遺傳物質是 DNA ,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 DNA ,病毒的遺傳物質是 DNA或RNA 。(P46)10.在對照實驗中,控制自變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減法原理”。與常態比較,人為增加某種影響因素的稱為“ 加法原理 ”。與常態比較,人為去除某種影響因素的稱為“ 減法原理 ”。第2節DNA的結構1. DNA 雙螺旋結構模型的構建者: 沃森和克里克 。(方法: 物理模型法)(P48)2. DNA 的組成單位是 脫氧(核糖)核苷酸 ,結構簡圖為 ,其組成成分中含有 磷酸、 脫氧核糖 、 含氮堿基 。構成 DNA 的堿基有 腺嘌呤(A)、 鳥嘌呤(G) 、胞嘧啶(C) 、 胸腺嘧啶(T) 四種。3. DNA 分子雙螺旋結構的主要特點(1) 兩 條鏈按 反向平行 方式盤繞成 雙螺旋 結構。(2) 脫氧核糖 和 磷酸 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 堿基 排列在內側。(3)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 氫鍵 連接成 堿基對 ,并且堿基配對遵循 堿基互補配對 原則: A (腺嘌呤)一定與 T (胸腺嘧啶),(氫鍵有 3 個);G(鳥嘌呤)一定與 C (胞嘧啶) 配對,(氫鍵有 2 個)。4.雙鏈DNA中A(腺嘌呤)的量總是和 T(胸腺嘧啶) 的量相等,C(胞嘧啶)的量總是和 G(鳥嘌呤) 的量相等。(P50)5.雙鏈DNA中,相鄰的堿基通過 氫鍵 相連;在單鏈DNA中,相鄰的堿基通過 脫氧核糖—磷酸—脫氧核糖 相連,脫氧核苷酸通過 磷酸二酯鍵 相連形成脫氧核苷酸鏈。第3節DNA的復制1.概念:DNA 復制是指以 親代 DNA 為模板合成 子代 DNA 的過程。2.復制的時間: 有絲分裂間期 和 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 。3.復制的場所: 細胞核 (主要)、 線粒體 和 葉綠體 。4.復制的條件:模板: DNA 的兩條鏈 ;原料: 4 種游離的 脫氧(核糖)核苷酸 ;5.復制的條件: 能量: ATP ;酶: 解旋酶 和 DNA 聚合酶 。 注: 解旋酶可使堿基之間的 氫鍵 斷裂。6.復制的特點: 邊解旋變復制 、 半保留復制 。7.準確復制的原因(1)DNA 分子獨特的 雙螺旋 結構,為復制提供了精確的模板。(2)通過 堿基互補配對 ,保證了復制能夠準確的進行。8.意義: DNA 分子通過復制, 將 遺傳信息 從親代傳遞給了子代, 從而保持了 遺傳信息 的連續性。9.DNA 分子半保留復制的相關計算1個含 15N 的 DNA 分子, 放在含 14N 脫氧核苷酸的環境中復制 n 次, 產生子代 DNA 2n 個, 其中:(1)含 15N 的 DNA 有 2 個;含 14N 的 DNA 有 2n 個。(2)只含 15N 的 DNA 有 0 個;只含 14N 的 DNA 有 2n -2 個。(3)脫氧核苷酸鏈有 2n+1 條,其中含 15N 的鏈有 2 條,含 14N 的鏈有 2n+1 -2 條。(4)若某 DNA 分子含某堿基 m 個, 如果該 DNA 分子復制 n 次, 則需消耗含該堿基的游離脫氧核苷酸數為 m*(2n -1 ) 個。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1.基因的本質:基因是有 遺傳效應 的 DNA 片段。不是任何一個 DNA 片段都是基因。2.一個 DNA 分子上有 許多 個基因, 每一個基因都是特定的 DNA 片段 ,有著特定的 遺傳效應 。3.DNA 分子能夠儲存足夠量的 遺傳信息 ;遺傳信息蘊藏在 DNA 的 4 種堿基的排列順序 中。4.DNA 的特性:多樣性: 堿基排列順序 的千變萬化,構成了 DNA 分子的多樣性。5.DNA 的特性:特異性: 堿基 特定的排列順序 ,構成了每一個 DNA 分子的特異性。6.DNA 分子的 多樣 性和 特異 性是生物體多樣性和特異性的物質基礎。7.人類基因組計劃測定的是 24 條染色體( 22 條常染色體+ X + Y )上DNA的堿基序列。(P58“思考·討論”)8.有些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流感病毒等。對這類病毒而言,基因就是有遺傳效應的 RNA 片段。(P59“小字內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必修二第 3 章基因的本質必背知識點(學生版).docx 必修二第3章基因的本質知識點(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