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外歷史綱要(下)》全冊知識要點分課時復習提綱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外歷史綱要(下)》全冊知識要點分課時復習提綱

資源簡介

中外歷史綱要下 全冊知識總結
第1課 文明的產生與早期發展
一、人類文明的產生(農業較高的生產率,產品剩余,產量穩定,誕生了組織)
1.條件
(1)農業的產生:人類最早在西亞、南亞、中國和中南美洲出現了原始農業;人類還馴養了羊、豬和牛等動物。人類從食物的采集者變成食物的生產者。(能夠提供穩定的農產品)
(2)社會分工的發展:
①手工業的出現:一些人從農業中分離出來,專門從事手工業生產,出現了農業和手工業的分工。
②商業的發展:不同地區的產品互通有無,促進了交換和貿易。
③腦力勞動者的出現:分工的發展,讓一部分人能夠脫離社會生產活動而從事專門的管理和文化創造工作。
(3)城市的出現:農耕生產需要人們定居生活,一些較大的居住點逐漸發展為早期城市。
2.標志
(1)貧富差距的擴大:部落酋長和首領利用職權把一部分公共產品據為己有,私有制逐漸產生,社會分化成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兩大階級。
(2)奴隸制的出現:為爭奪土地和資源,一些部落之間爆發戰爭,被征服者往往成為征服者的奴隸,奴隸制成為人類第一種剝削制度。
(3)國家的出現:在階級矛盾和部落戰爭的雙重作用下,逐漸出現了政府、軍隊和監獄等強制機關,國家開始形成。
(4)文字的產生:出于記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產生。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點(基本獨立發展,呈現多元特征)
(一)多元特點(大河文明為主,北緯30度附近)
1.最初的文明:西亞的兩河流域,北非的尼羅河流域,南亞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國的黃河和長江流域,以及歐洲巴爾干半島南部和愛琴海地區出現了最初的文明。
2.特點:
(1)社會形態:奴隸主占有生產資料,把持國家權力,剝削奴隸和平民。
(2)相互關系:由于生產力發展水平和交通條件的限制,古代各個文明基本獨立發展,表現出明顯的多元特征。
(二)表現
1.兩河流域文明
(1)地理條件:兩河流域大部分地區干旱少雨,但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2)發展概況:
①文明出現:公元前3500年左右,這里出現了最初的文明。約公元前2900年,兩河下游的蘇美爾地區出現一系列城市國家。
②古巴比倫王國:約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基本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君主專制制度;《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較完整的成文法典。
(3)文化成就:
①文字與文學:西亞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吉爾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詩。
②環境與數學:在與經常泛濫的洪水斗爭過程中,誕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傳說;蘇美爾人發明了60進位制,用于測量土地、計算糧食產量和人工。
2.古埃及文明
(1)地理條件:尼羅河的定期泛濫,有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提供了連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條件。
(2)發展概況:
①文明出現: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興起。
②埃及的統一: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實現統一,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官僚系統。法老被視為神在人間的代表,掌握著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最重要的權力。
(3)文化成就:
①文字與文學:有豐富多彩的神話和文學故事,使用象形文字。
②歷法與科技: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陽歷。金字塔的建造,證明埃及人在建筑和數學方面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③書寫材料:尼羅河的特產莎草紙是古代埃及主要的書寫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資。
3.印度文明
(1)地理條件:最初誕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隨著鐵器時代的來臨,恒河流域逐步得到開發,成為印度歷史的中心舞臺。
(2)國家出現:公元前6世紀,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國家。
(3)種姓制度:
①背景:婆羅門教為種姓制度提供了理論和宗教基礎。
②內容:
a.統治階級:婆羅門主掌宗教祭祀;剎帝利負責統治和保衛國家。
b.勞動階層:吠舍的大多數是普通勞動者,少部分是富有的商人;首陀羅地位最低,需要為前三個等級服務。后來,在四個種姓之外,還出現了“賤民”。他們處在社會的最底層,被認為是“不可接觸者”。
③特點:貴賤分明、職業世襲、法律地位不平等。(社會階層固化)
④影響:發端于古代的制度延續下來,對印度社會和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4)文化成就:
①佛教產生:佛教是印度重要的思想流派,對種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沖擊。(佛教宣揚眾生平等)
②文學藝術:《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是世界著名的史詩。
③科學技術:創造了從1到9的數字,發明了“0”,提出了按位計值的方法。
4.古希臘文明
(1)地理條件:古代希臘多山少平原,陸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區性大國的興起。(商業發達,海洋運輸便利)
(2)愛琴文明:公元前2千紀,這里曾誕生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
(3)城邦政治:公元前8-前6世紀,城邦逐漸發展起來,典型特征是小國寡民,公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
①類型:斯巴達是由少數人掌握政權的寡頭政治的代表;雅典是多數公民掌權的民主政治的典型,公民有出席公民大會和擔任公職的權利,直接決定城邦的大政方針。(直接民主,效率低下,民主濫用)
②評價:古希臘城邦的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之上,享有民主權利的僅是成年男性公民,婦女、外邦人和奴隸都被排斥在公民隊伍之外。奴隸缺少最基本的權利。
(4)思想文化:
①文學:古代希臘的神話、悲劇和喜劇等,是世界文學的瑰寶,啟迪了西方的文學創作和思想。
②歷史:希羅多德首創“歷史”一詞,在西方,他被認為是“史學之父”;修昔底德成為政治史傳統的奠基人。
③哲學: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學的基礎。
第2課 古代世界的帝國與文明的交流
一、古代文明的擴展
1.農耕文明的擴展:比較發達的社會分工、相對較高的勞動生產率、復雜的社會組織和管理系統,使其具備了穩步擴大范圍和影響的潛能。(人地矛盾的擴張)
2.古代文明的擴展:(武力擴張為主)
(1)埃及:主要向敘利亞和巴勒斯坦擴展,鼎盛時期,勢力曾達到兩河流域,并與西亞地區的大國爭霸(前16C)。
(2)西亞:
①古巴比倫王國:首次實現了兩河流域的統一,把勢力伸展到地中海東岸(前18C)。
②亞述帝國:不僅統一了整個兩河流域地區和小亞細亞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前8C)。
(3)希臘(地狹人稠,海洋文明,海外殖民 組織能力和軍事,航海技術先進):母邦和殖民地是平等的
①古代希臘人以移民方式擴大影響。
②希臘人在東起黑海東岸、西到西班牙的廣大地區建立了數量眾多的城邦國家。
二、古代世界的帝國(疆域廣大,軍事強大,君主權利強大)農業國家人地矛盾,容易對外擴張
(一)背景
古代文明各自的擴展,使不同文明區相互連接起來,促進了大帝國的興起。赫梯、埃及新王國和公元前8世紀以后的亞述都已經是統治范圍比較廣大的國家,這些國家后來也被稱為帝國。
(二)表現
1.波斯帝國:(第一個大帝國)
(1)國土疆域:公元前6世紀,波斯興起于伊朗高原,迅速征服了包括兩河流域、埃及、小亞細亞和巴爾干半島北部在內的廣大地區,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帝國。
(2)政治制度:
①中央:繼承了西亞地區傳統的君主專制制度。國王是整個政權的核心和最高主宰,國王權力被認為來自神。
②地方:實行行省制,行省總督和軍事長官相互監督和制約。
③治理: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比較完善的官僚體系和稅收系統,由波斯人擔任最重要的職務。
2.亞歷山大帝國:推廣了希臘文化。
(1)興起:公元前4世紀末,歷經10年征戰,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滅亡了波斯帝國,建立了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2)制度:君主專制、君權神授;行省制度(沿用波斯帝國的制度),任用馬其頓人和希臘人擔任主要職務,推廣希臘文化。
3.羅馬帝國:屋大維開創帝國,時間公元1世紀 395年東西羅馬帝國分裂,476年西羅馬滅亡
(1)對外擴張
①背景:古代羅馬原是意大利中部的一個城邦。成功解決了內部矛盾,由公民組成的軍隊實力強大。
②擴張:首先征服了意大利,接著向地中海地區擴張,把整個地中海變成了羅馬的內海。
③影響:在擴張過程中,羅馬把大批戰俘和被征服地區的居民賣為奴隸,奴隸制迅速發展起來。
(2)帝國繁榮(羅馬帝國的貢獻,希臘文化的普及,羅馬法的推行)
①和平時代:地中海不同地區經濟聯系加強,貿易發展。(政治穩定,奴隸制經濟繁榮)
②基督教興起:1世紀,基督教產生于巴勒斯坦,影響逐漸擴大,到4世紀末成為羅馬帝國國教。
(3)帝國崩潰
①危機:3世紀之后,官僚體系和職業軍隊使人民的負擔不斷加重,邊境壓力逐漸增大,羅馬帝國陷入危機。
②分裂:4世紀末,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5世紀后期,在內外矛盾的夾擊下,西羅馬帝國滅亡。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延續到1453年
三、文明的交流
(一)總趨勢:文明交往不斷增多,相互影響不斷擴大。
(二)表現:
1.西亞、埃及文化的傳播
(1)農耕技術:西亞的農耕技術(小麥),逐步傳到中亞、歐洲和北非一些地區。
(2)冶鐵技術:冶鐵技術起源于西亞,后擴散到埃及和希臘等地。
(3)文學藝術:西亞的神話傳入希臘,成為希臘神話的重要內容;希臘最初的雕刻藝術,特別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
(4)字母文字:
①發明:起源于西亞地區的腓尼基。這里地處埃及和西亞文明的交匯點,商業比較發達。人們發明了由22個字母組成的文字。
②向東傳播:在東方演化為阿拉馬字母,由阿拉馬字母發展出古代西亞、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種字母。
③向西傳播:傳入希臘,形成希臘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希臘字母和拉丁字母成為今天歐洲幾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頭。
2.絲綢之路
(1)間接交往:公元前后,漢朝和羅馬帝國分別興起于亞歐大陸的東西兩端。兩大強國通過絲綢之路,有間接的經貿和文化交流。
(2)直接交往:
①漢朝:東漢的班超為經營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
②羅馬:羅馬在征服地中海東部地區后,當地商人也有意向東,嘗試與漢朝建立直接聯系。2世紀,已經有來自羅馬的商人到達洛陽,此后,羅馬商人不斷東來,與中國進行貿易。
第3課 中古時期的歐洲
一、西歐封建社會:封邦建國
1.西歐封建制度的建立
(1)建立:在羅馬帝國的廢墟和日耳曼人遷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國基礎上,誕生了西歐封建社會。
(2)特征:西歐封建社會的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類似分封制)、莊園與農奴制度。
2.封君封臣制度
產生 封君封臣制度是社會動蕩和自然經濟的產物,8世紀后逐漸與封土聯系在一起
含義 地方領主為其家族和親兵提供土地作為給養。授予土地者為封君,領取土地者為封臣。封臣必須效忠封君,主要義務是服兵役
結果 土地被層層分封,各級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實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經濟等各種權力
影響 一方面,國王或皇帝是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通過封君封臣制度與各級封建主聯系起來,成為西歐社會的統治階級
另一方面,封建主作為領主,在各自的領地內獨立行使權力,政治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據局面
3.莊園(東漢,日本的莊園)
(1)含義:莊園是中古西歐基本的農業經濟組織,大小不一,耕地由領主自營地和農民份地組成。
(2)經營方式:自營地由領主直接經營,由農奴耕種,收入歸領主所有。農民份地是農民從領主處領有的土地,分為自由農份地和農奴份地,自耕自收。
(3)農奴制:農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著于土地上,需要自備工具為領主服一定時間的勞役。自由農民也要為領主服一定時間的勞役。農奴和自由農民還要向領主繳納租稅。領主或其管家主持的莊園法庭審理莊園內的各種案件,維護莊園的秩序。
二、中古西歐的王權、城市與教會
1.王權的加強(君主專制加強,中央集權加強)
(1)背景
①封建制初期,權力分散,王權軟弱。
②作為國家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國王被視為最高的領主,擁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權力。
(2)王權的加強
①15世紀晚期,英格蘭逐步形成了較為強大的王權。
②法蘭西國王擊敗各地封建主,逐步擴大王室領地,到15世紀晚期,基本完成了法蘭西的統一。
③15世紀末,在伊比利亞半島形成的國家有西班牙和葡萄牙。
2.封建城市的發展(早期資產階級的來源)
(1)原因:隨著歐洲封建社會走向穩定,封建經濟獲得一定發展。
①耕地面積增加,風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比較有效的利用。(生產力有了巨大的發展)
②工商業逐漸復興和繁榮。
(2)出現:10-11世紀起,西歐各地興起了眾多城市。
(3)特征:
①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業者和商人,以工商業為基本謀生手段。
②一些城市通過與封建主談判,或以金錢贖買,或武裝暴動,贏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權。自治有利于城市經濟的發展,一些城市興辦大學。
③城市還以金錢和人力支持王權,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王的統一事業。
3.基督教會(不利于封建王權,不利于城市經濟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不利于學術,不利王權加強,不利資本主義的發展,不利于人性的發展
(1)地位:在中古西歐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2)表現:
①基督教會擁有大量莊園和廣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稅。
②基督教會是最大的有組織的力量,形成了從教皇到各級神職人員的等級制度。
③整個西歐社會的居民幾乎都是基督教徒,教會控制著他們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嚴重束縛了人性發展。
三、拜占庭與俄羅斯
1.拜占庭帝國
(1)概況:東羅馬帝國因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為古希臘殖民城邦拜占庭舊址,故稱拜占庭帝國。
(2)經濟與擴張:
①拜占庭帝國境內工商業發達,都城君士坦丁堡是當時歐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為溝通東西方的橋梁。
②6世紀查士丁尼在位時,拜占庭一度擴張,先后占領北非和意大利等地。
(3)羅馬法:(歐洲的民主制度發源于希臘,法制發源于羅馬法)
①查士丁尼在位期間編訂的《查士丁尼法典》,剔除了法律中那些矛盾和過時的內容,使羅馬法成為系統、完整的法律體系。
②它與同時或稍后編纂的《法學匯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稱《羅馬民法大全》。
(4)帝國的衰落:
①拜占庭連年的征服戰爭嚴重消耗了自身的資源。
②6世紀中期之后,由于游牧部族沖擊和內部矛盾,拜占庭帝國陷入混亂。
③7世紀中后期,拜占庭帝國喪失了從敘利亞到北非的大片土地,僅保有小亞細亞和巴爾干半島等地區。
④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帝國滅亡。
2.俄羅斯的興起、(繼承了東正教,繼承了拜占庭的部分文化)
(1)俄羅斯發端于9世紀建立的基輔羅斯,深受拜占庭帝國的影響。
(2)13世紀中期,被蒙古征服,成為金帳汗國的臣屬。
(3)在反抗蒙古統治過程中,莫斯科公國逐漸興起。
(4)16世紀初,以莫斯科公國為中心的統一國家建立,并向周圍擴張。
(5)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為沙皇。他頒布新法典,改組中央機關,鎮壓大貴族,鞏固和強化了中央集權。
(6)到17世紀末,俄羅斯成為地跨歐亞兩洲的龐大帝國。
第4課 中古時期的亞洲
一、阿拉伯帝國
1.帝國建立的過程
(1)伊斯蘭教的創立:7世紀初,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
(2)阿拉伯半島的統一:622年,穆罕默德遷居麥地那,在那里建立政權,勢力范圍逐漸擴大。到穆罕默德去世時,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
(3)帝國的建立:7世紀中期起,阿拉伯人大規模向外擴張,先后征服敘利亞、兩河流域、伊朗和北非的廣大地區,到8世紀中期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
2.帝國的政治
(1)哈里發:為最高統治者,掌握政治、軍事和宗教大權。
(2)各部大臣:輔助哈里發分掌行政、財政和宗教等方面的事務,其中以掌管財政和稅務的部門最為重要。
3.帝國的經濟
(1)工商業:手工業和商業得到很大發展,阿拉伯商人在東到中國、西到西歐、南至非洲的廣大地區從事著陸上和海上貿易。
(2)城市:帝國境內城市繁多,都城巴格達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4.帝國的文化
(1)融合東西方文化:阿拉伯人廣泛翻譯古代波斯、印度、希臘和羅馬的文獻,融合東西方文化,在文學、藝術、科學和思想等領域取得重要成就。
(2)溝通東西方文化: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中國的造紙術、印度的數字先后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促進了西歐文化的發展。
二、奧斯曼帝國的興起
1.過程
(1)13世紀,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土耳其人在小亞細亞發展起來,不斷攻擊拜占庭帝國,逐步征服小亞細亞。
(2)14世紀中期,他們跨過今黑海海峽向歐洲進軍,逐漸征服巴爾干和東南歐部分地區。
(3)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滅亡拜占庭帝國,將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爾,定為奧斯曼帝國的首都。
(4)到16世紀后期,奧斯曼帝國先后征服西亞和北非部分地區,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
2.政治
(1)最高統治者是蘇丹,他既是宗教領袖,也是國家和軍隊的主宰,還是全國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2)宗教上層和封建主是統治階級,工商業者和農民承擔各種苛捐雜稅。
3.經濟
(1)15-16世紀,帝國一度經濟繁榮,首都伊斯坦布爾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中心。
(2)帝國控制了連接亞歐的商路,對過往商品征收重稅,東西方之間的貿易受到一定影響。
三、南亞與東亞的國家
1.印度
(1)笈多帝國的興起:4世紀初,恒河中游興起的笈多帝國經過多年征戰,幾乎征服了北印度。
①帝國的統治:帝國政局穩定,經濟繁榮,但國王直接控制的地區主要為恒河中下游,其余大部分地區仍保留原來的藩王,政令不夠統一。
②印度教的興起:由婆羅門教演變而來的印度教得到統治階級支持,以后逐漸發展為印度的主要宗教。
(2)德里蘇丹國:
①建立:13世紀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蘇丹國,以伊斯蘭教為國教。
②政治:最高統治者稱蘇丹,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軍事權力;地方劃分為行省,行省總督由蘇丹任命,重要職位由穆斯林擔任。
2.日本
(1)經濟上:秦漢之際中國移民把冶鐵和水稻種植技術帶到日本,推動了日本社會的發展。
(2)政治上:
①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646年,日本進行“大化改新”,模仿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國家。
②幕府統治的建立:
a.背景:10世紀,日本的中央集權體制開始瓦解。隨著新土地的開墾,貴族、佛寺和神社廣占土地,形成莊園。貴族及莊園領主為保護財產豢養武士,武士集團的重要性日益增強。
b.建立:12世紀末,武士集團的首領源賴朝在鐮倉建立了自己的軍事機構——幕府,并從朝廷獲得了鎮壓叛亂、征收賦稅等權力,日本進入幕府政治時期。
c.內容:以天皇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義上的中央政府稱號,以將軍為首的幕府掌握實權。將軍與武士結成主從關系,武士成為將軍的家臣。將軍賜予武士官職和俸祿,武士對將軍宣誓效忠,并承擔納貢和兵役等義務。
d.閉關鎖國政策:17世紀建立的德川幕府面對世界變局,意圖以鎖國加強統治,抵制外來影響。
3.朝鮮半島政局演變
(1)7世紀末,新羅初步統一了朝鮮半島,模仿中國建立中央集權國家。
(2)10世紀初,新羅人王建建立高麗王朝。
①政治制度:仿效中國唐朝制度,中央政府設三省六部,地方劃分為十道。
②經濟:推行土地國有。
③選官制度:引入科舉考試選拔官員。
④思想文化:中國的儒家經典和辭章之學廣為傳播。
(3)14 世紀末,高麗大將李成桂自立為王,遷都漢城,改國號為朝鮮。
(4)16世紀末,中朝軍民取得聯合抗擊日本侵略的勝利。
第5課 古代非洲與美洲
一、古代非洲文明
1.西非文明:
(1)表現:西非居民班圖人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農作物,馴養了牛,引進了綿羊和山羊等,掌握了冶鐵技術。(說班圖語的人)
(2)傳播:班圖人的活動區域逐漸擴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到11世紀,班圖人成為當地的主要居民,農業、畜牧業和冶鐵技術也傳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區。
2.北非文明: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亞地區興起了阿克蘇姆王國。4世紀,阿克蘇姆王國進入鼎盛時期,一度成為地區強國。
3.東非文明:
(1)原因:由于農業的進步、環印度洋貿易的發展和伊斯蘭教的傳入,10-15世紀,在東非沿海地區產生了一系列國家。
(2)代表:桑給巴爾、蒙巴薩和摩加迪沙等。(阿克蘇姆信仰基督教,其他的信仰伊斯蘭教,多為城市國家,園藝業和環印度洋貿易發達)
(3)概況:
①廣泛使用奴隸,經濟上以種植瓜果蔬菜的園藝業為主,對外貿易發達,城市繁榮。
②阿拉伯商人從印度、波斯和中國等地把瓷器、紡織品等各種手工業品輸入非洲。作為交換,當地出口黃金、象牙和奴隸等。
4.西非國家的興起(多為內陸國家,注重擴張征服,實行中央集權):
(1)概況
①在西非,8-15世紀,加納、馬里和桑海等國家先后興起。
②這些國家擁有豐富的黃金資源,控制著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黃金交易,極其富有。也出口象牙和奴隸,買進馬、布匹和鹽。
(2)馬里的強盛
①擴張:馬里征服加納后,進一步擴張,逐步把塞內加爾河和尼日爾河流域納入版圖,成為西非最強大的國家。
②經濟:馬里繼承并擴大了加納的貿易,城市和文化相當繁榮。廷巴克圖成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不少學者來此講學和訪問。
(3)桑海的崛起
①概況:桑海原為馬里屬國,后利用馬里內亂崛起,攻滅馬里,確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紀達于極盛。
②統治:
政治上:實行中央集權,官吏直接由國王任免。
經濟上:擴大對外貿易,奴隸成為生產中的重要力量。
文化教育上:興建學校,鼓勵文化發展。
③衰落:16世紀末,桑海因遭遇外來入侵逐漸衰落。
5.南非津巴布韋興起:
(1)時間:11世紀末,班圖人建立了津巴布韋國家。
(2)表現:14-15世紀,津巴布韋進入鼎盛時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區都被納入它統治之下。
二、古代美洲文明
(一)概況
在農業和貿易發展的基礎上,印第安人在中美洲、南美洲創造了瑪雅、阿茲特克和印加文明。
(二)表現
1.瑪雅文明
(1)經濟上:發展了以種植玉米為主的農業。
(2)政治上:建立了眾多城市國家。氏族首領、貴族和祭司構成了統治階級;一般氏族成員成為平民,從事農業和手工業。
(3)城市建設:城市建筑精美,有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廟宇。
(4)文化:制造精美陶器,發明了獨特的文字,用復雜的歷法紀年,并采用20進制,也知道“零”的概念。
(5)衰落:15世紀中期,瑪雅文明衰落。
2.阿茲特克文明
(1)概況:14世紀,阿茲特克人興起于今墨西哥地區。16世紀初,阿茲特克人國家進入鼎盛時期,控制了整個墨西哥谷地及其周邊部落,人口有600 余萬。
(2)政治:上層階級壟斷官職,掌握軍隊。被征服者由原來的部落首領管理,但需向阿茲特克人繳納貢賦。
(3)經濟:經濟基礎是農業。發明了“浮動園地”,擴大了耕地面積。
(4)都城:特諾奇蒂特蘭位于特斯科科湖中的島上,有淡水供應,全城水渠和道路縱橫交錯。
3.印加文明
(1)概況:12世紀,印加人以庫斯科為都城建立國家。15世紀末16世紀初,印加國家發展到鼎盛時期。
(2)統治狀況:
①最高統治者是國王,世襲繼承,擁有行政、立法和軍事大權。土地、礦藏和牲畜歸國家所有。
②將全國劃分為四大政區,每個政區設立一個長官,由貴族充任。政區之下,再按照人口多少設置各級官員。
③為征稅和征兵,政府編制了詳細的人口調查表。
④帝國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統,用于傳遞政府的命令和情報,以及調動軍隊。
⑤政府還將征服地區的部分或全部居民遷移到新地區,以防止他們反抗。
第6課 全球航路的開辟(由孤立走向了整體)
一、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
1.動力原因:
(1)歷史原因:從13世紀開始,伊比利亞半島的居民就嘗試從大西洋的馬德拉群島、加那利群島等島嶼獲取資源。他們不斷取得成功,邁向海洋的步伐隨之加快。
(2)經濟根源:14-15世紀,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隨著西歐商品經濟的發展,對金銀財富的需求以及開拓新市場的意愿日益迫切。
(3)社會原因:受《馬可·波羅行紀》影響,西歐社會認為富裕的東方和未知的海外是實現發財夢的最好場所。
(4)陸路受阻:奧斯曼帝國的擴張威脅了東西方陸路貿易通道,使來自亞洲的商品因加價而奇貴。
(5)精神動力:希望通過向海外擴張傳播基督教。文藝復興倡導的人文主義也鼓勵冒險精神。
(6)西葡支持: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積極支持海上探險活動。
2.客觀條件:西歐人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長期航行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指南針傳入歐洲,造船技術也不斷提高,人們相信大地是球狀的。
二、新航路的開辟
支持 國家 航行 方向 代表人物 主要事件 歷史意義
葡萄牙 向東 迪亞士 1487年,船隊因遭遇大風意外繞過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 為新航線的開辟創造了條件
達·伽馬 1497-1498年,船隊繞過好望角駛達印度 此新航路逐漸成為歐亞貿易的主干道之一
西班牙 向西 哥倫布 1492年,哥倫布率3艘帆船西航,到達美洲的巴哈馬群島 開辟了從歐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麥哲倫 1519年,麥哲倫的船隊繞過南美洲經過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1521年,到達菲律賓群島,1522年,麥哲倫的同伴回到西班牙 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
三、其他航路的開辟
1.背景:新航路開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據了歐洲至亞洲和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路線。
2.歷史活動:
(1)北大西洋高緯度航路
①1497年,英國卡伯特父子發現了一塊“新發現的大陸”,即紐芬蘭島。
②16世紀,法國人卡蒂埃到達拉布拉多半島。
③17世紀初,效力于荷蘭的英國人哈得遜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經北冰洋通向亞洲的航路。
④俄羅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亞地區進行了多次海上和陸上探險,開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線。
(2)南半球的新航路
①1578年,英國人德雷克到達美洲南端的合恩角。
②1642-1643 年,荷蘭的塔斯曼環航澳大利亞時,到達新西蘭和塔斯馬尼亞島。
3.主要影響:
(1)這些航海探險,進一步豐富了人類的地理知識。
(2)在主要航線之外,開辟了眾多重要的新航線,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陸之間,通過海上航線建立了直接聯系,世界由孤立走向了整體。
第7課 全球聯系的初步建立與世界格局的演變
一、人口遷移與物種交換
1.人口遷移
(1)原因
①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世界各地人們的往來,推動了人口的遷移。
②隨著歐洲人入侵并在美洲建立殖民地,美洲的印第安人人口減少90%-95%。
(2)途徑
①歐洲人大批來到美洲,并把非洲黑人作為奴隸販賣到美洲,使美洲成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區。
②大洋洲、非洲和亞洲等地區也都有族群混合現象。
2.物種交換 互通有無
(1)原因:人口遷移促進了世界動植物的大交流。
(2)內容:
①歐洲人把歐亞大陸的馬、牛、豬、羊、雞等家畜家禽,小麥、燕麥、大麥、裸麥等農作物,橄欖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
②美洲的特產馬鈴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據統計,今天世界的植物食品中,約有1/ 3的品種源自美洲。
3.疾病傳播
(1)原因:人口和動物的全球流動導致了各種疾病的傳播。
(2)內容:歐洲人將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體帶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對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
(3)影響:傳染病造成的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會的解體,是歐洲人能夠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統治的重要原因。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動
1.印度洋貿易:新航路開辟后,歐洲商人很快出現在印度洋的貿易中,并且在與阿拉伯商人的競爭中逐漸占據優勢。
2.大西洋貿易:三角貿易(加速了歐洲資本的原始積累)
(1)歐美貿易:歐洲人通過開辟出的多條航線和沿海港口,將歐洲生產的手工制品運到美洲出售,換回南美洲的貴金屬、蔗糖和煙草。
(2)三角貿易:
①原因:由于殖民者的殘酷壓榨和傳染病的流行,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勞動力嚴重缺乏。
②過程:歐洲商人把歐洲生產的紡織品、槍支和手工制品等運到非洲,換取黑人,然后把他們運到美洲賣為奴隸,形成了罪惡的“三角貿易”。
太平洋貿易:絲銀貿易(白銀大量流入中國,刺激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絲綢,茶葉,瓷器
(1)葡萄牙:以中國澳門為主要中轉站的海上貿易網絡。
①概念:葡萄牙人入居中國澳門后,很快便形成以澳門為主要中轉站的海上貿易網絡,貿易路線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
②內容:
a.中歐貿易:葡萄牙商人把中國的生絲、瓷器等貨物經澳門運往印度果阿,再轉運到歐洲各國進行貿易,獲取大量白銀。這些白銀的大部分又流入中國。
b.中日貿易:隨著中國對白銀需求的增長,葡萄牙人便以澳門為據點,參與獲利巨大的中日之間的絲銀貿易。這些白銀絕大部分流入了中國內地。
(2)西班牙:“馬尼拉大帆船”貿易網絡。
①概念:西班牙經營的橫跨太平洋的貿易,主要在其兩大殖民地菲律賓和墨西哥之間進行。
②內容:西班牙武裝商船“馬尼拉大帆船”,運載大量中國生產的生絲、絲綢、棉布和瓷器等產品到墨西哥交換白銀,再將這些白銀運回馬尼拉。
(3)絲銀貿易的影響:
①日本與美洲的白銀大量流入中國,進一步刺激了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
②一個圍繞白銀輸入中國的貿易網絡逐漸形成。
三、早期殖民擴張(占據交通要道,建立殖民地,建立種植園,掠奪金屬)
1.歐洲海外的擴張
(1)葡萄牙:16世紀,葡萄牙將巴西變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馬六甲和中國澳門等地建立了幾十個殖民據點和商站。
(2)西班牙:西班牙的殖民侵略以美洲為主,除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廣大地區,以及亞洲的菲律賓逐漸淪為西班牙的殖民地。
(3)其他列強:17世紀,荷蘭、英國、法國也在亞洲、非洲、北美洲建立了多個殖民地。
2.早期殖民擴張的影響
(1)亞非拉人民的災難:
①社會的破壞:殖民擴張中斷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會發展進程,打破了原本相對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
②人民的涂炭:印第安人被殖民者大量屠殺;很多非洲人在三角貿易中成為奴隸。
③對亞洲的沖擊:亞洲的古老帝國受到沖擊。
(2)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封建領主不斷下降,資產階級不斷上升)
①新的市場:新航路的開辟,給新興資產階級提供了新的活動場所(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開始形成)。
②商業革命:商品種類與流通量成倍增長,股份公司與證券交易所紛紛出現,歐洲的商業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貿易中心逐漸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國、法國、荷蘭等新的商業強國崛起。(貿易中心的轉移)
③價格革命:大量貴金屬源源不斷流入歐洲,導致貨幣貶值、物價上漲、投機活躍,依賴固定地租收入的封建領主經濟地位下降,商業資產階級實力上升,資本主義加速發展,封建制度瀕于解體。
(3)人類社會的大變革時代:歐洲從殖民掠奪、商業貿易和奴隸貿易中獲得的財富最終轉化為資本,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人類社會開始進入大變革的時代。(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邁進)
第8課 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思想變動是政治和經濟的反映,是資本主義經濟增強的反映)
1.背景:14~15世紀
(1)經濟根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的產生。
(2)文化基礎:意大利保留了較多的古希臘羅馬文化積淀深厚。(理性,現代,人文)
(3)階級支持:新興貴族、資產階級的扶持。
(4)中堅力量:具有新思想的學者文人聚集(拜占庭滅亡,文人逃到歐洲)。
(5)社會心理:對宗教信仰的反思與懷疑。(黑死病的流行,基督教無所作為)
2.思想核心——人文主義:強調以人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反對禁欲主義,抨擊教會腐敗、守舊思想,崇尚理性;重視發揮人的才智和創造力,追求現世社會的幸福生活;提倡探索人與自然的奧秘。
3.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反對教會較為溫和)
時間 地域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思想(藝術)特點
14世紀 意 大 利 “文學 三杰” 但丁 《神曲》 諷刺教會的封建腐朽,宣揚人性的自由
彼特拉克 《歌集》
薄伽丘 《十日談》
15世紀 意 大 利 “美術 三杰” 達·芬奇 《蒙娜麗莎》 《最后的晚餐》 突破中世紀呆板僵硬的風格,描繪現世生活,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
米開朗 琪羅 《大衛》
拉斐爾 《雅典學派》 《西斯廷圣母》
15世紀后期 英 國 文學家 莎士比亞 《哈姆雷特》 《李爾王》等 充分體現人文主義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觀念
4.實質:一場打著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旗號,宣傳新的資產階級思想的解放運動。
5.影響:(精神領域減輕教會的束縛,有利于學術和資本主義的發展)
(1)推動史學、政治學、自然科學以及教育學的發展,促進人類日常行為方式文明化。
(2)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封建秩序,解放了人性,使人們更多地關注人本身與現世世界。
二、宗教改革(主要在德意志進行,反對的是教會,不是基督教,崇尚廉潔教會)(15~16世紀)
1.背景:
(1)文藝復興使天主教會的權威受到質疑。
(2)德意志資本主義的發展。
(3)天主教會的腐化、貪婪以及對德意志的長期盤剝。
(4)羅馬教廷派人到德國出售贖罪券(導火索,激發當地人的反抗)。
2.興起:
(1)序幕:1517年,馬丁·路德撰寫了《九十五條論綱》。
(2)主張:
①人的靈魂獲救靠自己的信仰。(因信稱義,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③建立獨立的民族教會和廉儉教會,用民族語言進行宗教活動(用各國語言翻譯圣經,促進了民族意識的形成)。
3.擴展:瑞士的加爾文教和英國的國教(教宗由國王擔任而不是教皇擔任)。
4.影響:
(1)進一步解放人們的思想,傳播和發展了人文主義。
(2)有利于歐洲資本主義的成長。
(3)推動了歐洲民族國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
三、近代科學的興起
1.背景:文藝復興、宗教改革推動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產生革命性變化。
2.表現:
(1)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說”,否定天主教會宣揚的“地心說”。
(2)英國科學家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確立較為完整的力學體系。
(3)光學、熱學、電磁學、解剖學等領域也取得巨大進步。
3.意義:
(1)科學革命形成了重視經驗和事實的理性化思維方式,確立了通過觀察、實驗、分析、歸納等基本途徑發現自然規律的科學方法。
(2)科學革命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
四、啟蒙運動(反對基督教,反對封建社會,提倡理性,民主,科學)(17~18世紀)
1.背景:
(1)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學的發展,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2)歐洲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新興資產階級要求擺脫專制王權和教會的思想束縛。
2.性質:新興資產階級開展的反對封建專制統治和教會思想束縛的思想解放運動。
3.過程:17世紀,英國出現早期啟蒙思想。18世紀,法國的啟蒙運動進入高潮,并擴展到歐洲其他國家及北美地區。
4.核心:“理性”,強調獨立思考與自主精神。
5.代表人物及其主張:(政治制度的設計)
國別 代表人物 各自主張 基本主張
法國 伏爾泰 建立君主立憲制 ①人的理性是判斷是非的標準 ②相信社會將趨于完美 ③提出未來社會的一些基本政治思想,如天賦人權、平等、自由、法治、權力制衡等
孟德斯鳩 三權分立、相互監督、制衡
盧梭 主權在民、直接民主制
英國 亞當·斯密 勞動是財富的源泉和衡量價值的尺度,主張自由競爭
德國 康德 人應該獨立思考,理性判斷,主張民主、自由、平等
6.影響:
(1)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論準備和輿論宣傳。
(2)直接推動了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有助于在這些國家建立資產階級統治。
(3)成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精神武器。
第9課 資產階級革命與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
一、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
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背景
①經濟根源:16-17世紀,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②階級基礎:資產階級、新貴族力量日益強大,挑戰專制王權。
③政治因素:封建的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治。(不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
④歷史傳統:英國歷史上限制王權的傳統。(大憲章限制國王,防止國王隨意征稅)
⑤思想文化: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的影響。
(2)過程
①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
②1649年,國王查理一世被處死,英國建立了共和國;共和國時期,克倫威爾一度實行軍事獨裁統治。
③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④1688年,發生“光榮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
(3)革命成果的鞏固(國王變成了“虛君”,議會掌握國家大權)
①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以法律限制王權,確立議會主權,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
②1701年,通過《王位繼承法》,規定此后國王不得為天主教徒,也不能與天主教徒結婚。從此,王位繼承也受到議會控制。
2.美國獨立戰爭(既是民族獨立運動,又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雙重意義)
(1)背景:
①經濟根源:北美13塊英屬殖民地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②政治因素:英國對北美殖民地的限制和剝削(限制當地工業發展,希望當地變成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
③思想文化:啟蒙思想的影響。
④社會觀念:美利堅民族意識的形成。
(2)過程:
①1775 年,波士頓附近來克星頓的民兵與英軍發生沖突,美國獨立戰爭開始。
②1776 年,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標志美國誕生。
③1783 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3)性質:是一場民族獨立運動,也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
(4)影響:
①美國擺脫英國殖民統治,贏得國家獨立,推動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②促進歐洲資產階級革命。
③為拉丁美洲獨立戰爭提供了先例。
3.法國大革命
(1)背景
①18 世紀,法國專制制度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發展。
②資產階級要求擺脫封建專制統治和等級制度的束縛。
③啟蒙思想的深刻影響。
④美國獨立戰爭的推動。
(2)過程
①1789 年7 月,法國爆發大革命;8 月,議會頒布了《人權與公民權宣言》,即《人權宣言》,明確提出了人權、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權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原則。
②1791 年,議會頒布憲法,確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但是,革命遭到內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進攻。
③1799 年,拿破侖建立軍事獨裁統治;1804年,拿破侖加冕稱帝,廢除共和國,頒布《法國民法典》,并入侵了一些歐洲國家;1815 年,在歐洲各國的聯合進攻下,拿破侖帝國覆滅。
(3)影響
①拿破侖的統治,維護了大革命所確立的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法國民法典)。
②沉重打擊了歐洲其他國家的封建制度,傳播大革命的原則。
二、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
1.內涵
(1)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確立:勞動力成為商品,以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和雇傭勞動為基礎,實質是資本剝削雇傭勞動的制度。
(2)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實行君主立憲制和共和制;實行兩黨制或多黨制,代表資產階級不同利益集團的政黨,通過定期選舉輪流執政(國家政權在議會)。
2.典型代表
(1)英國確立君主立憲制:
①議會主權:《權利法案》使君主權力受到限制,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和權力機關。
②責任內閣制:18世紀20年代,責任內閣制開始形成。內閣掌握行政權,受議會監督,對議會負責。
(2)美國確立共和制——1787年憲法頒布:
①原則:
a.聯邦制原則:聯邦政府擁有最高權力,各州政府擁有一定自治權。
b.“三權分立”原則:國會、總統和最高法院分別掌握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彼此制衡。(防止獨裁,防止權利濫用,決策效率較低,容易扯皮)
②評價:第一部比較完善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缺陷之一是承認奴隸制的存在。
(3)法國確立共和制:19世紀,法國最后確立共和制度。(1875法蘭西憲法一票之差確定法國共和制)
三、資本主義的擴展
1.俄國資本主義改革(1860年)
(1)背景:農奴制阻礙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農奴導致俄國缺少勞動力,缺少國內市場,激化社會矛盾)
(2)措施:
①廢除農奴制,農奴獲得人身自由,可以通過贖買得到土地。
②實行地方自治和地方選舉、實施統一的司法制度、普及文化教育、實行義務兵役制等(文明西化)。
③采取各種措施刺激工業發展。
(3)評價:這些自上而下的改革促進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但沒有直接觸及沙皇專制制度,保留了大量農奴制殘余。(為俄國十月革命埋下伏筆)
2.美國內戰
(1)背景:美國獨立后,南方種植園主和北方資產階級圍繞奴隸制的存廢問題矛盾尖銳(導致勞動力不足,導致國內市場不統一)。
(2)概況:1861年,美國內戰爆發;林肯領導的聯邦政府先后頒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贏得民眾支持;1865 年,內戰結束。
(3)評價:
①積極性:維護了美國的國家統一;基本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在法律上承認了黑人的公民權利;為此后美國的發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礎。
②局限性:黑人仍備受歧視。
3.德、意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1)意大利
①1861年,意大利王國建立,實行君主立憲制。
②1870年實現了國家統一。
(2)德意志(先實現國家統一,再建立資本主義制度)
①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起用俾斯麥為宰相,俾斯麥決心通過武力統一德意志。
②1864-1871 年,普魯士先后擊敗丹麥、奧地利和法國,統一了除奧地利以外的德意志。
③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實行君主立憲制。(皇帝權利極大,帝國議會權利很小,專制是實,民主是虛)
4.日本明治維新(先加強中央集權,再實現資本主義制度)
(1)背景:
①19 世紀中期,日本面臨淪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機。
②1868 年,改革派推翻幕府統治,進行改革。
(2)措施:加強中央集權;廢除封建等級制度;推行“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三大政策;仿效西方國家制定憲法;憲法肯定了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和統攬一切的地位,議會、內閣、軍部相互牽制,成為天皇權力的代行機構。
(3)評價:
①積極性:使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擺脫民族危機,成為亞洲強國。
②消極性:保留大量封建勢力,帶有濃厚的軍國主義色彩,使日本迅速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
四、辯證認識資本主義制度
1.積極性:與封建制度比較,資本主義制度是巨大的歷史進步,推動生產力快速發展。
2.局限性:資本主義制度仍是一種剝削制度。資本主義列強大肆推行殖民擴張政策,把亞非拉廣大地區變成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進行壓榨和掠奪。
第10課 影響世界的工業革命
一、工業革命的進程
(一)第一次工業革命
1.背景
(1)政治前提:英國“光榮革命”后,國內政局穩定,政府積極鼓勵經濟發展。
(2)經濟基礎:
①內部:英國農業資本主義發展迅速,提供了充裕的農產品、自由勞動力和國內市場。
②外部:英國通過殖民擴張,促進了資本原始積累,獲得了大量廉價的原材料和廣闊的海外市場。
2.進程
(1)開始:從18世紀30年代提高織布速度的“飛梭”開始,在半個多世紀內,通過珍妮紡紗機、水力紡紗機、騾機、水力織布機等一系列發明創造,棉紡織業基本實現了機械化生產。
(2)發展:
①1771年,阿克萊特開辦第一家水力紡紗廠,成為近代工廠的開端。
②1782年瓦特改進蒸汽機,解決了生產動力受自然條件限制的問題,并開始在棉紡織工廠使用,并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③19世紀中葉,英國的機器制造業實現了機械化。
(3)擴展:從18世紀后期到19世紀中葉,工業革命從英國逐漸擴展到歐洲大陸和北美,從大西洋兩岸逐步深入內陸,各國政府通過稅收、立法、直接投資等方式推動工業發展。
3.科技基礎
(1)英國的手工工場發展水平較高,生產技術日益純熟。
(2)英國是歐洲的科學技術中心之一,很多科學家熱衷技術的改進。
(二)第二次工業革命
1.有利條件: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社會相對穩定,經濟發展,自然科學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
2.表現:
(1)電力技術的廣泛開發和應用,使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2)內燃機的創制和應用,帶來更便捷的動力,汽車、飛機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應運而生。
(3)化學工業的興起令人矚目,石油化工業獲得發展。
(4)通過新技術改造的舊產業部門,也煥發出新的活力。
3.特點:
(1)科學技術與生產緊密結合,以及近代科學理論的指導,取得了更多、更重要的成果。
(2)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同時發生,范圍廣、規模大、進展更迅速,美國與德國最為突出。
(3)各國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歷史條件不同,工業革命的進程也各具特色。
二、工業革命的影響
1.生產力發展:工業革命使生產力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給實現了工業化的各國帶來了空前的經濟繁榮。
2.生產組織與管理方式變革:建立了資本主義大工廠制度;科學化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視。
3.社會階級結構變化:
(1)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逐漸成為社會的兩大階級。
(2)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等中間階層的力量也開始發展。
4.社會生活變化:以工廠為中心形成了很多城市;人們的生活有所改善;休閑娛樂和群眾性體育運動逐漸興起;女性也獲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機會;人口增加明顯。
5.存在問題:工業革命也導致了社會貧富分化加劇、工人居住條件惡劣、環境污染嚴重、疾病與犯罪等一系列社會問題。
6.對世界:改變了世界面貌,世界聯系加強,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最終形成。歐美國家的對外殖民擴張,給亞非拉國家和地區帶來深重災難。
第11課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
一、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條件——早期工人運動與社會主義思想的萌發
1.經濟前提和社會條件:隨著資本主義大工業的建立和發展,資本主義制度的各種弊病逐漸顯現。貧富分化嚴重、工人階級苦難深重。
2.階級基礎:工人階級為維護自己的權益,展開了多種形式的斗爭,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迫切需要革命理論的指導。如:19 世紀三四十年代爆發的法國里昂工人武裝起義、英國工人爭取普選權的憲章運動和德意志西里西亞織工起義。
3.思想基礎:廣泛吸收人類優秀思想成果。
(1)英法的空想社會主義學說。該學說揭露和批判資本主義制度的種種弊端,反對自由放任的競爭,主張建立合作、平等、和諧的理想社會。
(2)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
(3)德國的古典哲學。
4.實踐基礎:
(1)理論研究:馬克思、恩格斯深入探討工業革命后的社會變化,總結工人運動的經驗。
(2)積極投身于工人運動:建立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和德意志工人協會;加入了德意志流亡工人的組織“正義者同盟”,并幫助該同盟改組為“共產主義者同盟”。
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發展——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
1.創立:1848年2月在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上,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同盟綱領《共產黨宣言》發表。
(1)主要內容:肯定了資本主義的歷史進步作用;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客觀規律;肯定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中推動歷史發展的重要作用;宣告了無產階級的偉大使命;闡明了共產黨的性質、目的和策略原則。
(2)意義:第一次較為完整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闡明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為國際工人運動指明了正確方向。
2.發展:馬克思撰寫《資本論》,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創立唯物史觀。
三、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實踐與豐富——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
1.“第一國際”建立:1864 年,國際工人協會在倫敦成立,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國際工人運動進入新階段。
2.巴黎公社:1871年3月-1871年5月28日
(1)措施:
①政治: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建立立法與行政合一的政權機關和司法機構;廢除舊軍隊和舊警察,代之以國民自衛軍和治安委員會;人民有權監督和罷免由選舉產生的公職人員。
②經濟:所有公職人員的工資不得超過熟練工人的工資;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廠;實行八小時工作日;等等。
(2)意義:巴黎公社作為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而載入史冊,它的實踐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學說,為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3.影響擴大:
(1)地域擴展:自19世紀中期起,馬克思主義成為西歐工人運動的指導思想;在東歐和東南歐,馬克思主義的影響日益擴大; 在亞洲和美洲,馬克思主義是工人運動與民族民主運動的重要思想武器。
(2)政黨建立:馬克思主義政黨在世界范圍內建立和發展起來,人民第一次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成為實現自身解放和全人類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第12課 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1.殖民擴張
表現 西班牙 1496年,西班牙在海地建立了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到16世紀中葉,西班牙已經把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個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
葡萄牙 葡萄牙緊隨西班牙之后侵入拉丁美洲,建立了巴西殖民地
方式 西班牙建立幾個總督轄區進行管理。總督由國王任命,代表國王在轄區內行使軍事、行政和司法的最高權力。葡萄牙在巴西設立總督制度
影響 到18世紀晚期,拉丁美洲已完全處于歐洲列強的殖民統治之下
2.殖民統治
(1)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實行專制統治,推行農奴制,發展種植園經濟,瘋狂開采金銀礦,掠奪了巨額財富。
(2)殖民者奴役和屠殺印第安人。從非洲販入黑人奴隸,發展起罪惡的黑奴貿易。
(3)宗主國禁止或限制殖民地同任何其他國家進行貿易,限制了殖民地經濟的發展。
二、亞洲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
(一)16世紀擴張的主角——西班牙和葡萄牙
葡萄牙 方式 建立商站,控制商路
殖民范圍 到16世紀中葉,葡萄牙已經在亞洲建立了包括中國澳門在內的幾十個商站
西班牙 入侵菲律賓,將其變成了殖民地
(二)17世紀后擴張的主角——英、荷、法
1.英國在印度的殖民擴張
(1)方式:
①通過東印度公司,采取直接搶掠、侵占土地、強征巨額土地稅、種植并走私鴉片等手段,掠奪了大量財富和巨額利潤。
②挑動印度人打印度人,坐收漁利。
③直接進行武力侵略。
(2)結果:到19世紀中后期,英國幾乎控制了印度全境。
2.列強在東南亞的殖民擴張
荷蘭 17世紀初,荷蘭殖民者侵入印度尼西亞,建立了巴達維亞殖民地,后來,占領了整個印度尼西亞
英國 到19世紀末,英國將緬甸和馬來半島的大部分變成殖民地
法國 侵占了越南、柬埔寨和老撾
美國 從西班牙手里奪得菲律賓
3.列強在西亞的殖民擴張
(1)對奧斯曼帝國的侵略: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法、俄等國紛紛在奧斯曼帝國擴大勢力范圍,分割領土。奧斯曼帝國半殖民地化不斷加深。
(2)對伊朗的侵略:俄國和英國不但控制了伊朗的經濟和內政,還分別在伊朗北部和南部劃分勢力范圍。
4.列強在東亞的殖民擴張
(1)侵略中國:鴉片戰爭后,列強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侵略朝鮮半島:1910年,日本吞并了朝鮮半島。
三、西方列強瓜分非洲
1.從15世紀開始,西方列強就侵入非洲。
2.到19世紀中葉以前,歐洲殖民者在非洲的殖民活動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區。進行了持續幾個世紀的奴隸貿易。
3.工業革命后,殖民者逐漸放棄了罪惡的奴隸貿易,轉而進行全面的殖民入侵。
(1)英法:蘇伊士運河通航后,英、法控制了運河。英、法還利用埃及的財政危機,控制了埃及的經濟政治大權。1882年,英國占領了整個埃及,實際把埃及變成了殖民地。
(2)法國:從19世紀30年代就入侵阿爾及利亞,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擴張。
4.19世紀后期,列強加快了侵略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步伐。
(1)英國妄圖建立一個北起開羅,南至開普敦,縱貫非洲大陸的龐大殖民地。
(2)法國要把它的非洲殖民地從西非的佛得角一直延伸到東非的索馬里。
(3)德國則希望在赤道兩側建立自己的殖民地。
5.柏林會議(1884年)
原因 在搶奪殖民地過程中,列強沖突加劇。為解決矛盾和進一步瓜分非洲
內容 ①任何國家在非洲占領新的土地,必須通知其他國家,占領方為有效,這就是臭名昭著的“有效占領”原則 ②各國可以先在地圖上劃定彼此的勢力范圍,然后再去占領。因此,這次會議也是一次“地圖上作業”的會議
影響 柏林會議之后,列強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19世紀70年代以前,歐洲殖民國家只侵占了10%左右的非洲土地;19世紀末20世紀初,它們侵占了幾乎整個非洲
四、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
1.形成:19世紀末20世紀初,亞洲的絕大多數地區已經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的絕大部分淪為殖民地,獨立的拉丁美洲國家實際也成為依附于歐美國家的半殖民地。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
2.原因: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在向壟斷資本主義的過渡中,資本主義各國越來越要求獨占更大的商品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產所。
3.影響:
(1)19世紀末20世紀初整個世界被瓜分完畢,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也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
(2)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擴張與爭奪的加劇,也孕育著新的更大的沖突。
(3)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形成,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都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當中,世界越來越緊密地連為一體。
(4)殖民統治和掠奪給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形成了人類歷史上由少數資本主義國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絕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極不合理的狀態,被壓迫人民的反抗斗爭不斷高漲。
第13課 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獨立運動
1.民族獨立運動
(1)背景
①殖民壓迫:歐洲殖民者長期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埋下了拉丁美洲人民爭取獨立的火種。
②經濟發展:到18世紀末19世紀初,拉丁美洲的經濟有了一定發展。
③啟蒙思想傳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識日益增長。
④法國大革命:動搖了法國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統治,也嚴重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對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
⑤美國獨立: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
(2)表現
①序幕:1804年海地的獨立,拉開了拉丁美洲民族獨立運動的序幕。
②擴展:在玻利瓦爾和圣馬丁等人領導下,西屬拉丁美洲殖民地于1826年基本實現了獨立。
(3)結果
①除巴西以外的拉丁美洲國家,都建立了共和國。但是,各國大多政局動蕩,普遍實行軍事獨裁統治,政治經濟發展停滯不前。
②英美等國在“援助”的幌子下,加緊了對拉丁美洲的經濟侵略和政治滲透。
③1823年,美國總統門羅發表宣言,將拉丁美洲視為自己的勢力范圍。美國推行“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拉美人民面臨著繼續民族民主革命的艱巨任務。
2.民主革命
(1)1889年,巴西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國。
(2)墨西哥革命
①時間:1910年,墨西哥爆發資產階級革命。
②結果:趕走了獨裁者,1917年墨西哥頒布了資產階級憲法。
③意義:憲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革命的成果,體現了資產階級民主原則,為墨西哥人民進一步爭取民主和進步奠定了基礎。
二、亞洲的覺醒
1.背景:
(1)帝國主義的侵略加深了亞洲各國的民族危機。
(2)亞洲國家的封建經濟進一步解體,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一定發展,民族憂患意識和民主改革意識覺醒。
2.表現:印度的民族解放運動、伊朗的立憲革命和中國的辛亥革命。
(1)印度的民族解放運動
①背景:1885年,印度民族資產階級成立“國大黨”,積極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1905年,印度人民的反英斗爭出現新高潮。
②概況:以提拉克為首的國大黨激進派主張聯合人民群眾的力量,進行一切形式的斗爭,推翻殖民統治,實現民族獨立。1908年,英國殖民當局逮捕了提拉克,引發了孟買10多萬工人的政治總罷工,要求釋放提拉克。
③影響:這次總罷工成為20世紀初印度人民反英斗爭的高潮,表明印度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斗爭的舞臺。
(2)伊朗的立憲革命
①時間:1905-1911年,伊朗發生了立憲革命。
②概況:革命期間,制定了伊朗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規定伊朗為君主立憲國家。
③結果:雖然革命在伊朗統治階級和俄、英等外部勢力的聯合鎮壓下失敗,但打擊了封建主義和外國勢力,傳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3)中國的辛亥革命
①結果:1911年中國爆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國。
②影響:開始了比較完全意義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
三、非洲的抗爭
1.形式:武裝斗爭是非洲人民的主要斗爭形式。
2.表現:埃及的抗英斗爭、蘇丹馬赫迪起義和埃塞俄比亞抗意戰爭。
(1)埃及的抗英斗爭
①政黨領導:祖國黨成立,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號,以此喚起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識。
②概況:祖國黨領袖、愛國軍官阿拉比領導埃及軍民進行了英勇無畏的抵抗。后抵抗失敗,英國占領埃及。
(2)蘇丹馬赫迪起義
①時間:1881年,蘇丹爆發反英大起義。
②概況:起義領導人自稱“馬赫迪”,號召人民起來斗爭,趕走外國侵略者。這次武裝起義持續近20年,起義者曾占領蘇丹大部分地區,沉重打擊了英國侵略者。
③結果:起義失敗后,英國控制了蘇丹。
(3)埃塞俄比亞抗意戰爭
①背景:1894年,意大利發動對埃塞俄比亞的侵略戰爭。
②概況:埃塞俄比亞皇帝孟尼利克二世發表《告人民詔書》,號召人民抗擊侵略者,保衛國家的獨立。
③結果:全國人民英勇抵抗,終于在1896年打敗侵埃意軍,迫使意大利簽署和約,承認埃塞俄比亞是獨立國家。
四、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
影響:亞非拉的民族獨立運動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削弱了本國的封建勢力,推動了民族獨立和世界歷史的發展。
第14課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
一、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背景
1.瓜分世界的狂潮
(1)原因:19 世紀晚期至20 世紀初,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和壟斷組織的產生,主要資本主義大國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它們競相奉行殖民擴張、建立龐大帝國的帝國主義政策,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
(2)概況:亞洲諸國很快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被瓜分殆盡。
2.大國之間的矛盾
(1)原因:帝國主義各國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導致它們的實力對比發生重大變化。
(2)概況:
德國與英國 爭奪海外殖民地和世界霸權
德國與法國 領土爭端(阿爾薩斯—洛林)、 對北非殖民地的爭奪
德國與俄國 貿易摩擦
奧匈帝國與俄國 爭奪巴爾干半島
3.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
(1)原因: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各國都在尋求同盟者。
(2)概況: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組成“同盟國”,英國、法國、俄國組成“協約國”。
(3)影響:它們競相擴軍備戰,制定戰爭計劃,制造政治危機和局部軍事沖突,國際局勢日益緊張。
4.薩拉熱窩事件
(1)概況: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及夫人在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槍殺。
(2)影響:兩大集團利用這一突發事件,推波助瀾,導致國際局勢迅速惡化。
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過程
1.爆發:1914年7月28日,德國支持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此后,德、俄、法、英相繼參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2.性質:這場戰爭是列強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的帝國主義之戰。
3.戰線:英法軍隊與德軍對陣西線,德奧聯軍與俄軍在東線廝殺,奧軍與俄軍及塞爾維亞軍隊在南線爭斗。西線是決定性戰場。
4.概況:
第一階段 (1914年) 1914年 德軍進攻法國,9月,雙方在馬恩河激戰,德軍戰敗,標志其“速決戰”破產
1914年 對德國宣戰的日本占領了德國在中國山東半島的租借地
第二階段 (1915- 1916年) 1915年 日本向中國提出二十一條要求,企圖滅亡中國
1915年 德奧軍隊在東線和南線取勝,但未能擺脫東西兩線作戰的困境
1916年 西線相繼發生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
1916年 英德在日德蘭海域進行海戰,德國未能突破英國的海上封鎖
第三階段 (1917- 1918年) 1917年 美國和中國參加協約國一方作戰
1918年 俄國退出了戰爭。大戰以同盟國的失敗而結束
三、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1.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
(1)建立:戰爭結束后,戰勝國分別召開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締結了以《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為代表的一系列國際條約,在全球范圍內建立了帝國主義的國際新秩序——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2)主要內容:
①德國及其盟國承擔戰爭罪責,戰敗國向戰勝國割地賠款,裁減軍備,德國的海外殖民地被戰勝國瓜分。
②承認波蘭復國,承認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國家獨立。
③限制美國、英國、日本等國的海軍軍備。
④中國收回山東主權,但日本保留了諸多特權。
⑤列強同意將“門戶開放”“機會均等”作為侵略中國的共同原則。
2.國際聯盟的建立
(1)積極影響:國際聯盟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戰后國際政治秩序。國聯是第一個主權國家的世界性國際組織,成立的宗旨是促進國際合作和實現世界和平與安全。
(2)消極影響:國聯形成決議的“全體一致”原則,使其失去了對侵略行為采取任何有效行動的可能性,無法制止戰爭發生,英、法則將國聯作為維護自己既得利益、操縱國際事務的工具。因此,國聯在制裁侵略、保衛世界和平方面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3.第一次世界大戰削弱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力量,動搖了歐洲的世界優勢地位,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
4.美國的參戰和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開始改變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格局。
5.這場空前慘烈的戰爭改變了人們的觀念,反對戰爭、要求和平的運動日益高漲。
第15課 十月革命的勝利與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
一、十月革命
1.背景
(1)經濟: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資本主義經濟不斷發展。
(2)政治:沙皇專制統治持續強化,社會矛盾日益尖銳。第一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激化了各種社會矛盾,俄國成為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環節。
(3)階級:工業的發展造就了俄國第一代產業工人。
(4)組織——布爾什維克黨:
①背景:1898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宣告成立,展開了有組織的工人運動。1900年,流亡國外的列寧創辦《火星報》,宣傳馬克思主義,為建立新型無產階級政黨作了思想和組織上的準備。
②建立: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舉行第二次代表大會,列寧的擁護者在中央委員會中占多數,被稱作“布爾什維克”。這次代表大會標志著布爾什維克黨的建立。
(5)理論——列寧主義:
①內容: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是無產階級社會革命的前夜”;由于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平衡規律,俄國是“帝國主義鏈條中最薄弱的一環”;“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少數甚至單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獲得勝利”;工人階級要以暴力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
②意義:列寧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俄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產物,為帝國主義時代的無產階級革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
2.經過
(1)二月革命:1917年3月。推翻了沙皇統治,形成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蘇維埃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繼續進行帝國主義戰爭,一直沒有滿足人民群眾對“和平、面包和土地”的要求,并鎮壓人民的反抗。
(2)《四月提綱》:1917年4月,列寧提出了將俄國革命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的戰略和策略,并親自領導了組織革命武裝奪取政權的斗爭。
(3)十月革命:1917年11月,革命武裝占領臨時政府所在地冬宮。
(4)建立政權: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宣布推翻臨時政府,成立布爾什維克黨領導的蘇維埃政權,列寧當選為人民委員會主席。這次大會標志著蘇維埃政權在俄國正式建立,宣告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
3.意義
(1)十月革命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國家,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想到現實的偉大飛躍,開辟了人類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新紀元。
(2)十月革命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對世界的統治,極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改變了20世紀的世界格局。
(3)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社會制度的并存與競爭,成為世界歷史的重要內容。
二、蘇聯建設社會主義的實踐
1.戰時共產主義政策:1918年。
(1)背景:十月革命勝利后,國內外的敵對勢力聯合起來,企圖扼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來保證戰爭的勝利,蘇維埃政權實行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2)主要內容:余糧收集制,將農民除口糧、種子糧以外的一切余糧收集到國家手中。
(3)評價:余糧收集制保證了前線的糧食供應,緩解了城市饑荒,但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導致戰后的經濟和政治危機。
2.新經濟政策:1921年。
(1)主要內容:重心是調整國家與農民的關系,通過糧食稅等市場機制建立工農聯盟,同時允許私營企業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并以租讓制等形式在一些經濟部門引入外國資本。
(2)評價:“新經濟政策”的實施,穩定和恢復了國民經濟,鞏固了蘇維埃政權。
3.蘇聯成立:1922年12月,“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簡稱“蘇聯”。
4.蘇聯模式:
(1)建立:在斯大林領導下,蘇聯先后實施“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
(2)評價:
①經過兩個“五年計劃”,到1937年,蘇聯宣布基本實現了“工業化”目標,主要工業部門的產量躍居歐洲首位、世界第二位。
②蘇聯在很短時間內從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小農國家發展為世界工業強國,令世界矚目,與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頻發的狀況形成鮮明的對照。
③蘇聯模式奠定了強大國家的基礎,為后來取得衛國戰爭勝利創造了物質條件。
④蘇聯模式排斥市場經濟,片面發展重工業,在農業集體化中采用強制手段,導致國民經濟比例失調,農業和輕工業長期落后,消費水平相對較低。這些問題影響了蘇聯的發展。
第16課 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
拓展: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高漲的背景
(1)一戰削弱了帝國主義力量,為民族民主運動提供了契機。
(2)一戰期間列強暫時放松了對亞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部分地區民族資本主義獲得較大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力量增強,民族民主思想得到廣泛傳播,為革命奠定基礎
(3)一戰給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帶來沉重災難,一戰后帝國主義列強卷土重來,妄圖通過掠奪殖民地擺脫危機,加深了殖民地與宗主國之間的矛盾,直接導致革命高潮的到來。
(4)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沉重打擊帝國主義,極大地鼓舞了被壓迫民族人民的民族民主斗爭,開辟無產階級斗爭的新時代。開始改變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格局
(5)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期間,英法等國向其殖民地和附屬國傾銷商品、增加捐稅以轉嫁危機,加劇了帝國主義國家與殖民地、半殖民地間的民族矛盾。
一、亞洲
1.背景及表現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十月革命的勝利,削弱了帝國主義勢力,推動了亞洲民族民主運動的深入開展。
(2)表現
1)東亞(中國)
①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924年國共實現第一次國共合作;
②北伐戰爭中收回漢口、九江的英租界,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華勢力;
③蔣介石背叛革命后,中國共產黨繼續領導中國人民進行反帝反封建斗爭。
2)東南亞
①印度尼西亞共產黨人發動反對荷蘭殖民統治的民族大起義;
②越南掀起反抗法國殖民統治的斗爭。
3)西亞
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等地爆發反對英、法占領的斗爭。
4)南亞
印度在甘地和國大黨領導下多次發起“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2.印尼民族大起義
(1)時間:1926-1927年
①領導:印尼共產黨(1920年成立)
②斗爭方式:武裝起義
③結果:遭荷蘭政府鎮壓,革命力量嚴重削弱,共產黨被迫轉入地下
(2)時間:1927年
①領導:印尼民族黨
②斗爭方式:與殖民當局不合作
③結果:大批群眾轉向民主主義政黨,民族資產階級開始掌握獨立運動的領導權
3.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1)指導思想:以愛、真理和非暴力爭取印度自治和獨立的思想,以及通過動員群眾、運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與英印當局進行斗爭的思想
(2)概況
1)時間:1920—1922年
a.方式:①放棄英國人授予的爵位、封號和名譽職位;
②罷課、離職、抵制法院和立法機關;
③恢復手工紡織和不買英國布;
④抗稅
b.目的: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的自治獨立
c.結果:1922年發生了農民焚燒警察局的事件,甘地認為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范疇,決定停止運動。
思考:甘地倡導的“土布運動”體現了一種什么精神?
實行非暴力不抵抗,維護民族經濟,爭取民族獨立的民族主義精神。
2)時間:1930—1934年
a.對英印當局的要求:①降低地稅;
②廢除食鹽專賣取消鹽稅;
③實行關稅保護;
④釋放政治犯
b.結果:遭到拒絕后,甘地進行“食鹽進軍”,引發印度各地抗稅斗爭,迫使當局答應了甘地的部分要求
3)時間:1940—1942年
a.方式:發動要求英國立即撤離的“退出印度”行動
b.結果:英印當局逮捕了甘地和國大黨重要領導人,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陷入低谷
二、非洲獨立意識的覺醒
1.埃及反英
(1)背景
①一戰期間,埃及淪為英國的“保護國”,實際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②一戰期間,埃及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快速發展,資產階級逐漸壯大。
③一戰結束后,英國繼續維持在埃及的統治,激起埃及人民的強烈反對。
(2)領導:以扎格魯爾為首的民族主義政黨華夫脫黨。
(2)斗爭方式:游行、示威、罷工、罷課、罷市、街壘戰等。
(3)過程:
①迫使英國承認埃及為獨立主權國家,但英國保留駐軍、控制蘇伊士運河、領事裁判權等;②1922年3月,埃及宣布為獨立的君主立憲國家;
③1923年頒布第一部憲法;
④1924——1937年護憲運動:要求英國放棄特權,但未獲完全成功。
2.摩洛哥反抗西班牙和法國侵略
(1)領導人:克里姆
(2)結果:1923年,克里姆建立里夫共和國,但1926年被西班牙、法國殖民軍扼殺。
3.埃塞俄比亞抗意斗爭
(1)進程
①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發動侵略埃塞俄比亞的戰爭,一度得逞
②1936年,埃塞俄比亞皇帝賽拉西一世流亡英國,墨索里尼宣布兼并埃塞俄比亞
③埃塞俄比亞人民堅持游擊戰爭,最終與反法西斯同盟軍一起擊敗了意大利侵略軍,1941年恢復國家獨立
(2)評價:埃塞俄比亞抗擊意大利侵略的局部反法西斯斗爭
三、拉丁美洲的民主革命與改革
1.背景:
(1)國內: ①政治上:軍事獨裁統治
②經濟上: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和超經濟剝削
(2)國際:美國將拉丁美洲作為后院進行侵略擴張,成為其走向真正獨立的主要外部障礙
2.主要事件:
(1)阿根廷:在共產黨領導下,舉行了反對外國資本的罷工,甚至筑起街壘與警察戰斗
(2)智利:左派力量團結其他社會階層,成立民族陣線聯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勢力上臺
(3)尼加瓜拉:桑地諾的抗美斗爭
①時間:1926年
②組織者:桑地諾(“人民的良心”、“美洲自由的標志”)
③“精神之父”:玻利瓦爾
④目標:把美國侵略者趕出國土
⑤戰旗:象征“自由或死亡”的紅黑雙色戰旗
⑥斗爭對象與方式:與美國扶植的反動獨裁政權展開武裝斗爭
⑦概況:桑地諾的部隊與美軍及政府軍戰斗近兩百次,迫使美軍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1934年桑地諾被刺殺
(4)墨西哥:卡德納斯改革
1)背景:1917年墨西哥憲法頒布,進步勢力為維護憲法作出不懈努力。
2)性質:墨西哥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改革
3)措施:
①農業:推行土地改革,廢除大地產制,打擊封建大莊園主的勢力
②教育:掃除文盲,清除宗教教育,普及科學的世俗教育
③政治:改組國民革命黨,限制教會,遏制軍人勢力,確立總統一任制度
④對外:捍衛民族主權和本國資源,將石油行業收歸國有。
4)影響:
①為墨西哥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的確立奠定了基礎。
②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引領墨西哥走上現代化之路
③基本上完成了由半封建社會過渡到民族獨立的社會的任務,鞏固了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
3.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的意義
①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動搖了世界殖民體系,成為影響國際秩序的重要因素。
②為二戰后民族解放運動的進一步發展以及亞非拉人民的最終獨立奠定了基礎。
第17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國際秩序的形成
一、法西斯主義與亞歐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1.經濟危機的影響
(1)在亞洲,世界經濟大危機重創日本經濟,日本法西斯分子認為,擺脫危機的出路是對外擴張。
(2)在歐洲,經濟大危機使德國本來就十分脆弱的經濟落入低谷,社會各階層普遍對政府失去信任,法西斯勢力迅速發展。
2.法西斯主義的興起與亞歐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1)法西斯主義
①以極端民族主義為基本特征,反對自由主義和共產主義。
②對內實行恐怖獨裁統治,對外侵略擴張,發動戰爭,爭霸世界。
(2)法西斯主義組織的建立
①意大利:1919年墨索里尼成立“戰斗的意大利法西斯”,是世界上第一個法西斯主義政黨。1922年,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政權。
②德國:1920年,希特勒組建“民族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簡稱“納粹黨”,是德國法西斯運動的開始。
③日本:1921年,岡村寧次、東條英機等日本軍人訂立密約,要求“消除派閥、刷新人事、改革軍制、建立總動員態勢”,是日本軍部法西斯運動的開始。
(3)亞歐戰爭策源地形成
①1931年,日本軍隊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中國東北。1936年,日本建立軍事法西斯專政,以擴大對外侵略為基本國策。
②1933年,納粹黨攫取德國政權,建立法西斯獨裁統治,積極擴軍備戰。
③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
④1936年,意大利和德國結成軸心國。
3.英法的綏靖政策
(1)表現:1938年,德國吞并奧地利,并對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領土要求。英法與德意簽訂《慕尼黑協定》,把蘇臺德等地區割讓給德國。
(2)影響:進一步鼓勵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
1.過程:從局部戰爭逐漸發展到全球戰爭。
2.概況:
1931年 日本制造九一八事變,發動了侵華戰爭,拉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中國人民開始局部抗戰
1937年 7月7日 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開始全民族抗戰,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亞洲爆發的標志。中華民族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團結抗日,開辟了對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戰的東方主戰場
1939年9月 德國以“閃擊戰”突襲波蘭,英法被迫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40年 法國敗降,英國堅持抵抗
1941年6月 德國入侵蘇聯,蘇聯戰場成為抵抗納粹德國的主戰場
1941年12月 日本挑起太平洋戰爭,美國對日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發展到全球階段
1942年1月 以美、蘇、英、中為首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945年5月8日 德國投降
1945年9月2日 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三、戰后國際秩序的建立
1.雅爾塔體系的建立
(1)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國的首腦相繼在開羅、德黑蘭、雅爾塔和波茨坦等地召開會議,締結了一系列條約和協定,建立戰后國際秩序,史稱“雅爾塔體系”。
(2)主要內容:重新確定歐亞國家的版圖,德國由美、蘇、英、法分區占領,日本由美國單獨占領;日本領土限制在四個島嶼及若干小島,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在太平洋區域所占的一切島嶼以及日本竊取于中國的領土,例如東北地區、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承認朝鮮最終獨立;審判戰犯,肅清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對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國聯的委任統治地實行托管,原則上承認被壓迫民族的獨立權利;美、蘇、英劃分勢力范圍;成立聯合國;等等。
(3)評價:
①雅爾塔體系以建立和維護世界和平為主要目標,提倡不同社會制度國家之間的共處與合作。
②它也是大國相互妥協的產物,帶有明顯的強權政治色彩,嚴重損害了一些國家的利益。
2.聯合國建立
(1)1945年成立的聯合國,作為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體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國際政治秩序,其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加強國際合作,促進全球經濟社會發展。
(2)聯合國吸取國聯的教訓,將制裁侵略的權力集中于安理會,實行形成實質性事項的決議需要五個常任理事國一致同意的“大國一致”原則,使和平解決爭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
3.國際格局的變化
(1)歐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致命打擊,各國的國力受到嚴重消耗。
(2)美國和蘇聯空前強大。
①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政治和軍事強國。
②蘇聯經濟雖遜于美國,但軍事和政治亦十分強大,特別是由于它在戰爭中的巨大貢獻而贏得很高威望。
(3)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成為國際格局從歐洲中心走向美蘇對峙的兩極格局的真正轉折點。
第18課 冷戰與國際格局的演變
一、冷戰與兩極格局
1.冷戰的含義:指20世紀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為首的兩大集團之間既非戰爭又非和平的對峙與競爭狀態。
2.冷戰爆發的背景:
(1)美蘇兩國利益存在嚴重沖突,意識形態也尖銳對立。
(2)美國在全球進行擴張,蘇聯極其關心自己的安全,努力擴大在東歐的影響,與美國發生尖銳矛盾。
(3)美國在反對“共產主義擴張”的旗號下,對蘇聯實行遏制政策,率先對蘇聯發動了冷戰。蘇聯予以反擊。
3.冷戰爆發的表現:
以美國為首的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 以蘇聯為首的 社會主義國家
政治 1947年“杜魯門主義”,冷戰爆發的標志 1947年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
經濟 馬歇爾計劃,鞏固了西歐的資本主義制度 經濟互助委員會,形成了以蘇聯計劃經濟模式為主導的經濟體系
軍事 1949年“北約”組織成立 1955年“華約”組織成立
地緣 第一次柏林危機直接導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相繼成立,德國分裂
4.兩極格局的形成: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美蘇全面冷戰對峙,兩極格局正式形成。但是,兩極格局是不對稱和不完全的。美國及其盟國的總體實力始終強于蘇聯和它的盟國。有些國家處于兩大陣營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亞等。
二、冷戰的發展與多極力量的成長
1.典型事件:第二次柏林危機和古巴導彈危機。這兩次危機雖然沒有達到局部熱戰的程度,但它們所帶來的戰爭特別是核戰爭的風險是空前嚴重的。
2.資本主義陣營的分化:歐洲共同體的成立和發展,日本經濟的“起飛”及其要成為“政治大國”的追求,表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逐漸分化。西歐和日本逐漸成為重要的國際力量。
3.社會主義陣營開始瓦解:
(1)蘇聯的大國主義和民族利己主義所導致的東歐國家反對蘇聯控制的斗爭,以及中蘇關系的破裂,表明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開始瓦解。
(2)以“兩彈一星”、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美國總統尼克松正式訪華等重大事件為標志,中國成為國際社會中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
4.第三世界的興起與發展:1955年萬隆會議及1961年興起的不結盟運動,是發展中國家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國際政治舞臺的重要標志。
三、兩極格局的瓦解
1.美蘇的競爭與緩和
(1)競爭: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再次加強對蘇聯的遏制,同時大搞軍備競賽,提出并著手實施“戰略防御計劃”,企圖拖垮蘇聯。
(2)緩和:
①1985年以后,美蘇關系走向緩和。
②表現:
a.美蘇交流:美蘇首腦多次會晤,建立了多層次對話機制;1987年美蘇簽署《關于消除兩國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條約》,1991年兩國簽訂《美蘇關于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裁軍取得重要進展。
b.蘇聯實行戰略收縮:從阿富汗撤軍,宣布不再干涉東歐事務,同意兩德統一,蘇聯與中國關系正常化,等等。
2.兩極格局的崩潰
(1)蘇聯放任西方對東歐的“和平演變”攻勢,國內改革背離了社會主義方向,放棄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最終形成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局面。
(2)蘇聯解體,兩極格局崩潰,持續近半個世紀的冷戰也隨之結束。兩極格局中出現的世界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
第19課 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
一、國家的宏觀調控
1.原因
(1)1929年爆發的經濟大危機,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的弊病。
(2)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教訓,以及社會主義對資本主義的沖擊與影響。
2.主要措施
范圍 時間 內容
國內 20世紀50-70年代(“黃金時代”) 加大政府在公共事業領域的開支,增加就業機會,刺激消費需求
制定經濟發展計劃,促進經濟協調發展
利用信貸、利率、稅收等經濟杠桿實施宏觀調控
20世紀70年代以后 “滯脹”時期 各國再次實行調整,適當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
國際 1945年之后,資本主義經濟秩序的建立 通過建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等國際經濟組織,加強在金融、投資和貿易等領域的國際協調,通過大國相對平等的協商,采取市場干預行動,協調利益,維護經濟秩序
二、科學技術的新發展
1.條件:
(1)20世紀科學理論的重大突破,如相對論的提出和量子力學的發展。
(2)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的問世,為技術革命進一步提供了理論支持。
(3)兩次世界大戰也促進了科技發展。
2.主要內容:原子能的開發利用、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互聯網的建立、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的迅速發展、各種新材料的出現、生物工程技術的突破等。
3.意義:使社會發展進入信息時代,勞動方式日益自動化和智能化,極大地提升了社會生產力。
三、社會結構的新變化
1.背景:科學技術的新發展所帶來的社會生產力的提高。
2.表現:
(1)產業結構變化:農業和工業的就業人口所占比重逐漸下降,從事服務業的人口比重增加。
(2)“中間階層”人數增加:“中間階層”一般不擁有生產資料,但有較高的收入,有可觀的生活資產。
3.實質: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發達國家出現的社會結構多層次化現象,是資本主義生產力發展在生產關系上的反映。
四、“福利國家”與社會運動
1.“福利國家”
(1)含義:國家通過構建社會保障體系,保證個人和家庭的經濟安全;通過加大社會服務開支,保證全體公民享受較好的公共福利。
(2)內容:醫療保健服務、失業保險、養老、住房、教育等。
(3)歷程: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發展起來;20世紀70年代減少福利規模;20世紀80年代,美、英、法等國都不同程度地減少政府公共開支,改革社會保障制度,在提高社會效率和維護社會公平之間尋求新的平衡。
(4)實質:國家運用財政手段對社會財富進行再分配,是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調整。
(5)評價:“福利國家”的建立,在緩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會穩定方面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但加大了國家財政負擔,降低了人們的工作積極性。
2.社會運動
(1)原因:資本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造成的不平等和貧困問題仍存在等。
(2)表現:美國黑人民權運動、婦女運動、學生運動、反越戰運動等。
第20課 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與變化
一、蘇聯的發展、改革與解體
1.發展及存在的問題:
(1)成就:①相繼爆炸了原子彈和氫彈;②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2)問題: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政策沒有變化, 農業、輕工業落后的局面沒有改觀。
2.改革:
(1)赫魯曉夫改革。
①內容
a平反冤假錯案,強調集體領導,改革干部制度。
b加入農業投入,將農產品義務交售制改為收購制。
c改革工業管理體制。
d1956年蘇共二十大打破了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
②影響
a積極性:注入了某些市場經濟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
b消極性:沒有突破計劃經濟體制,國民經濟比例仍然嚴重失調;沒有對斯大林的功過作出全面科學的分析,造成嚴重的后遺癥。
(2)勃列日涅夫改革。
①內容:在工業領域推行“新經濟體制”改革,擴大企業自主權,利用獎金等經濟杠桿促進企業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②結果:
a改革只是對傳統體制的修修補補,效果有限。
b執政后期,熱衷于樹立個人迷信,專斷作風日趨嚴重。
c各項工作缺乏活力,社會矛盾叢生,發展緩慢。
(3)戈爾巴喬夫改革。
①經濟改革,承認市場調節在社會主義經濟中的作用。
②政治改革:在經濟改革成效甚微的情況下,戈爾巴喬夫卻驟然把改革重點轉向政治領域。
a.取消蘇共領導地位,放棄社會主義制度。
b.實行議會制、總統制和多黨制
c.在意識形態上拋棄馬克思主義指導,實行“多元化”
③影響:放棄社會主義制度,造成思想混亂,民族分裂主義興起。
3.解體:
(1)1990發動政策,試圖阻止蘇聯分裂。
(2)1991年8月19日,蘇聯解體。
(3)1991年12月26日,立陶宛率先獨立。
二、東歐的社會主義建設、改革和劇變
1.社會主義建設: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前后,東歐各國在蘇聯的幫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國家。各國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大多采取蘇聯模式。
2.社會主義改革:
(1)原因:一些東歐國家希望擺脫蘇聯控制,通過改革,走自己獨立發展的道路。
(2)南斯拉夫最早進行改革。
內容 建立了社會主義自治制度
影響 積極:通過權力下放,調動地方、企業和群眾的積極性,促進了經濟發展
消極:改革導致地方主義抬頭,民族問題尖銳,為后來國家的分裂埋下了隱患
(3)東歐其他國家改革
成效:波蘭實施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經濟迅速發展;匈牙利國民收入、人民消費水平都迅速提高,人民群眾比較滿意。民主德國經濟穩步增長,其經濟發展水平居東歐國家之首
局限:東歐各國的改革都沒有突破蘇聯模式的束縛,到20世紀80年代,一些東歐國家經濟陷入嚴重困境,政局劇烈動蕩
3.東歐劇變:
(1)背景
①東歐各國的改革沒有突破蘇聯模式的束縛,經濟陷入困境,政局劇烈動蕩。
②蘇聯鼓勵東歐改革。
③西方“和平演變”戰略的影響。
(2)含義:東歐執政的共產黨或工人黨領導人迷失改革的社會主義方向,否定馬克思主義指導,否定社會主義制度,拋棄共產黨領導地位,實行政治多元化,1989—1992 年,社會政治經濟制度急劇變化。
(3)表現
①波蘭、匈牙利、保加利亞和阿爾巴尼亞的變化相對平穩。
②羅馬尼亞發生了流血沖突。
③民主德國并入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實現統一。
④捷克斯洛伐克分為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個獨立國家。
⑤南斯拉夫經過激烈內戰,分成了六個國家。
三、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
1.中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與發展:
(1)建立。
①政治制度: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在中國建立起來。
②經濟制度:到1956年底,中國基本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在中國建立起來。
(2)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雖然經歷了嚴重曲折,但取得了包括“兩彈一星”在內的各個方面的巨大成就。這些成就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历史| 顺义区| 左权县| 巴马| 渝中区| 唐海县| 确山县| 尼木县| 平邑县| 兖州市| 渝北区| 柏乡县| 秀山| 文昌市| 缙云县| 天津市| 玛多县| 原阳县| 上虞市| 乐业县| 石嘴山市| 五大连池市| 武安市| 高碑店市| 乌拉特前旗| 平南县| 沅陵县| 松溪县| 石狮市| 化德县| 竹北市| 修文县| 慈溪市| 轮台县| 团风县| 祥云县| 阿合奇县| 兰西县| 沁阳市| 乃东县| 湟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