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新疆塔城地區額敏縣郊區鄉寄宿制學校張巖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音樂 年級 五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北京喜訊到邊寨教科書 書 名:義務教育教科書(音樂)教材 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1月教學目標1. 通過聆聽《北京喜訊到邊寨》,從豐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管弦樂曲力度、情緒的變化,體會少數民族的音樂風格。 2. 在樂曲欣賞過程中,讓學生感受樂器音色和音色所描繪的音樂畫面,提高音樂欣賞能力,把音樂想象力滲透在音樂審美體驗之中。 3.感受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民族音調風格,培養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為發展和傳承民族音樂做出貢獻。教學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 《北京喜訊到邊寨》是鄭路,馬洪業作曲的一首管弦樂曲,創作于1976年12月“喜訊”指的是新中國成立后,黨中央粉碎了四人幫,管弦樂《北京喜訊到邊寨》就是表現了這一重大喜訊傳到祖國西南邊疆時,山寨各族人民載歌載舞,縱情歡慶的情景。這是一首熱情奔放的舞曲,結構緊湊,表現手法簡樸,音樂形象鮮明。其主題取材于西南邊疆苗族和彝族的民間音樂,曲調新穎,節奏明快,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和地方色彩。樂曲是多樂段單樂章結構。由引子、六個樂段、尾聲組成。全曲風格統一,富于變化,節奏明快,旋律流暢,濃郁的民族音樂風格更顯得絢麗多彩,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經過前幾年的常規音樂訓練,認知領域有更進一步擴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能力增強,思維活躍,他們對各種各樣的新奇事物及動手創作很感興趣,學習積極性很高,但自我約束力較差,有意注意時間較短,所以更需要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運用多種手段,讓學生從觀察到表現,從現實到想象,感受、聆聽歌曲,從而培養學生欣賞的過程中充分享藝術領域美的收獲和感受。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能聽出每個主題的吹奏樂器。教學難點: 能感受到每個樂段所表現的音樂畫面。教學過程一、導入 出示課件中少數民族的圖片 師:請同學們看后說一說:你覺得這是哪個地區呢? 預設生答:我覺得這像是云南、我覺得像是在貴州 師總結引出課題:這些地方是我們國家的西南地區,包括了云南、貴州、四川等地區,許多少數民族都聚集在那里。這些地區還可以叫做邊寨,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描寫邊寨人民載歌載舞的管弦樂曲《北京喜訊到邊寨》 二、新課講授 理解北京是我國信息集中地,非常重要 問題1.喜訊為什么是從北京走的?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是祖國的心臟,國家一些重要決定,很多都從北京發往全國各地。 問題2.是什么喜訊? 新中國成立后,黨中央粉碎了四人幫,為了慶祝這一偉大勝利,作曲家鄭路、馬洪業特意為此次事件創作了管弦樂曲《北京喜訊到邊寨》 (二)初步感知 問題1.樂曲在情緒、韻律、速度、力度上給了你什么樣的感受? 預設回答:節奏比較快,有一種歡快、喜悅的感覺,樂曲的力度比較強,振奮人心。 認識節奏(四分音符用一整個蘋果表示,八分音符用半個蘋果表示) (三)分段聆聽 1.聆聽引子部分 提問:這一段音樂是用什么主要樂器演奏的? 這段音樂使用了圓號和牛角號吹出勝利的聲音,表示人民欣喜若狂的心情,牛角號是少數民族樂器,用牛角制作的,苗族人民舉辦活動的時候時候都要吹牛角號。 2.聆聽主題一 提問:你能想到什么畫面? 這里音樂速度輕快,情緒熱情奔放,表達邊寨姑娘的群舞,熱鬧歡騰的景象。 3.聆聽主題二 提問:主題二和主題一相比,情緒發生了什么變化? 音樂更輕快了,這一段有跳躍性的旋律,好似邊寨姑娘在縱情舞蹈的樣子。 4.聆聽主題三 提問:這段音樂用了什么樂器演奏? 鈴鼓的聲音仿佛是一群彝族姑娘腳脖上套著一串鈴鐺在跳舞,木魚的聲音,好像是山寨的人們為了把喜訊傳到更遠的地方,而策馬狂奔的場景。 5.聆聽主題四 提問:這段音樂的情緒、力度發生了什么變化? 這一段優美舒展的旋律,仿佛一位彝族姑娘在跳舞,而這個變化音降mi,更讓旋律具有苗族飛歌的音樂特點。 6.聆聽主題五、六 提問:主奏樂器是什么?音樂的情緒和力度有什么變化嗎? 這段旋律力度更強了,情緒也更加熱烈,粗獷豪放的旋律由小號高亢明亮的音色吹奏,好似一群小伙跳起了矯健彪悍的舞蹈。 7.主題再現 提問:這段音樂和前面哪一段相似? 這是第一主題的再現部,以宏偉的音響效果,把萬民歡騰的熱烈情緒推到了高潮。 (四)小結 這首樂曲是由引子和六個主題加一個尾聲組成,因此樂曲為多段體結構。 (五)拓展聆聽 今天我們欣賞了管弦樂隊合奏《北京喜訊到邊寨》,感受到了各族邊寨人民團結一心,載歌載舞共慶喜訊的歡騰場景,這首還有其他的演奏形式,現在,我們來聆聽中國民族樂隊和管弦樂隊合奏的北京喜訊到邊寨,感受中國民族樂器與西洋管弦樂器的美妙融合,領略華夏樂章。 (六)小結 師:同學們,我們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有非常多優秀的民族音樂可以去欣賞、聆聽,作為祖國的接班人,我們要了解民族音樂的獨特性,接受民族音樂的差異性,愛護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和發展民族音樂,讓世界都聽到中國的聲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