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蘇教版(2017秋)六下科學背誦資料(PDF版全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蘇教版(2017秋)六下科學背誦資料(PDF版全冊)

資源簡介

黑發不知勤學早 白首方悔讀書遲
一寸光陰一寸金 寸金難買寸光陰
六年級畢業總復習
科 學
姓 名:
第一單元 神奇的能量
第 1 課 什么是能量
(1)
1. ( 能量) 能夠使物體工作或運動。雖然你看不見它, 卻能感覺到它, 只要有( 移動)
、( 發熱) 、 (冷卻) 、 (生長) 、 (發光) 或者( 發聲) 等現象, 其中就有
( 能量) 在起作用。
2. ( 運動) 的物體具有能量, 這種能量叫作( 動能) 。物體運動的速度越( 快) ,
動能越( 大) 。
3.位于( 高處) 的物體具有能量, 發生( 形變) 的物體也具有能量, 這是一種(“儲存
”) 起來的能量, 只有在( 釋放) 后才能顯現, 這種能量叫作( 勢能) 。
4.讓球從不同的高度落下,比較球的反彈高度 。實驗發現: 物體所處的高度越高,勢能越大。
5.動能、勢能都是( 機械能),它們是能量的兩種基本形式。
(2)
6.下面這些事物具有的動能分別表現在哪里?
①泥石流: 大量石塊、泥沙伴隨著洪水從高處急速流下;
②龍卷風: 拔起大樹、掀翻車輛、摧毀建筑等;
③撞擊保齡球: 保齡球沿滑道向前滾動, 將球瓶撞倒;
④錢塘江大潮: 把大量泥沙帶進河口, 掀翻船只, 拍打礁石, 卷走岸邊物體。
7.下面這些事物具有的勢能分別表現在哪里?
①拉長的橡皮筋: 皮筋發生形變, 松手后會復原, 說明它有彈性勢能;
②準備跳水時的跳板運動員: 運動員身居高處, 說明他具有重力勢能。準備跳水時的跳板,
因產生形變具有彈 性勢能。
③拉開的弓: 一把拉開的弓, 弓臂和弓弦都發生了彈性形變, 有恢復原狀的趨勢,
具有彈性勢能。
④壓縮的彈簧: 彈簧受力形狀發生改變, 偏離其平衡位置成了它儲存彈性勢能的
方式。
- 1 -
第 2 課 各種各樣的能量
(3)
1.能量的形式( 多種多樣) ,除了機械能,還有聲能、光能、熱能、電能、電磁能、化學能和
核能等。
2.熱能可以通過 (熱傳導) 、 (熱對流) 、 (熱輻射) 三種方式向周圍傳遞。
3. 電燈、電風扇、電視機、電飯煲、CD 機等電器有了電就可以進行各種“工作”, 做各種
運動或者發光、發聲、發熱........我們把電具有的這種能量, 叫( 電能) 。
4.化學能是一種隱蔽的能量, 綠色植物、食物、電池、煤、汽油中均存儲著( 化學能) 。
化學能只有在 發生化學變化時才釋放出來, 變成熱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
(4)
5.將光輻射計平放在桌面, 當用手電筒照射葉片黑色一面時, 輻射計內的葉片開始慢慢旋
轉。說明光具 有( 能量) 。
6.光是一種看得見的( 電磁波) , 微波、X 光是看不見的電磁波, 它們所具有的能量都屬
于( 電磁能) 。
7. ( 核能) 是原子核在聚變或裂變的過程中產生的能量。太陽等恒星發出的光是由原子核
聚變產生的, 核電站發電所用到的熱能是由原子核裂變產生的。
人們開發核能的途徑有兩條: 一是重核裂變, 二是輕核聚變。核裂變已得到實際應用,
如核電站。核聚 變的和平利用正在積極探索中。
第 3 課 能量的轉換
(5)
1. 能量可以從一種形式( 轉換) 成另一種形式。動能與勢能、動能和熱能、動能與電能、化
學能和動能之間都存在著相互轉換。
如①搓手: 動能轉換為熱能;.快速搓手, 人體的化學能轉換為動能, 動能再轉換為熱能(
手心的溫度升高) 和聲能( 聽到搓手的聲音) 。
②跳動的硬幣: 熱能轉換為動能;
③用火柴點燃酒精燈中的能量轉換形式:
- 2 -
④劃著一根火柴,火柴的化學能轉換為光能和熱能。點燃酒精燈, 酒精燈的化學能轉換為光能
和熱能。
④用烤箱烤面包是把電能轉換為熱能, 熱能轉換為面包的化學能, 從而把面包烤熟。
⑤ 電動機把電能轉換為動能。
⑥牛頓擺、飛旋扣子: 動能與勢能的相互轉換。
(6)
3.下圖中的能量轉換是如何進行的:
番茄接收來自太陽的( 光能) ,把( 光能) 轉換為( 化學能) 儲存在體內,人吃番茄后吸收
了( 化學能) , 人蹬車時把( 化學能) 轉換為( 機械能) , 發電機把( 機械能) 轉換
為( 電能) , 電熱水壺把( 電能) 轉換 為( 熱能) , 熱能傳遞給水, 水蒸氣的(
機械能) 又轉換為( 聲能) 。
第 4 課 電磁鐵
(7)
1. ( 電能) 可以轉換為( 磁) 能, 利用電流產生磁性的裝置叫作( 電磁鐵) 。
2.磁鐵和電磁鐵的異同:
①不同點: 磁鐵的磁性一直存在; 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磁鐵的磁力大小和磁極不可以改變。電
磁鐵的磁力大小和磁極可以控制和改變;通電有磁性,斷電無磁性。
②相同點: 都有磁性和磁極,都可以用來指示方向。
3.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因素很多, ( 電池數量、線圈匝數、鐵釘粗細) 會影響電磁鐵的
磁力大小。
- 3 -
4. 當( 電池數量) 相同時, 電磁鐵磁力大小與( 線圈匝數) 有關, 線圈匝數越多, 電
磁鐵的磁力越大。 當( 線圈匝) 數相同時, 電磁鐵磁力大小與( 電池數量) 有關, 電池
數量越多, 電磁鐵的磁力越大。
(8)
5. 電磁鐵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非常普遍,( 電磁起重機) 就是一個例子。
6.用到電磁鐵的家用電器有音響、電視機、電風扇、智能電飯煲、洗衣機等。生產生活中用到
電磁鐵的物品還有電鈴、磁浮列車、電磁選礦機等。
7.探究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因素。
問題: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假設:與線圈的匝數有關。匠數多,磁力大;匠數少,磁力小。
·實驗設計:不變的因素——電池節數、導線粗細、鐵釘長短……改變的因素——線圈匝數。
·實驗過程:
●實驗結果:用(5)匝線圈,吸回形針(1)個。用(10)匝線圈,吸回形針(2)個。
實驗發現:電磁鐵吸回形針的數量越,說明磁力越。當電池數量相同時,電磁鐵線圈越,磁力
越。電磁鐵的磁力大小是可以的。
第二單元生物和棲息地第
5 課 多樣的棲息地
(9)
1、一種生物之所以能夠長期生活在某個環境里, 是因為這個環境為它提供了生存、 生長和
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護所等條件, 這樣的生活環境被稱為棲息地。棲息地可以大到一個
區域, 也可以小到一個水坑。
2、生物的生長受到食物、溫度、 降水、日照和土壤等不同因素的影響。 多樣化的棲息地孕
育出多樣化的生物。
- 4 -
(10)
3、大熊貓不僅是中國的國寶, 也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和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
旗艦物種。
4、大熊貓不懼寒濕, 從不冬眠, 嗜愛飲水。幾乎全靠吃竹子為生, 每天的進食時間超過
12 小時,這也是大熊貓最為奇特和有趣的習性之一。四川大熊貓棲息地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
大熊貓棲息地, 這里棲息 的野生大熊貓數量占全世界的 30%以上。
5、 四姑娘山、 臥龍自然保護區、夾金山這幾處地區(保護區), 海拔高, 氣溫低, 水量
充足, 竹子茂盛。 無論從氣候特點、食物、水源, 都特別適合大熊貓生存和繁殖。
(11)
shù dūn
6、睡蓮花盆、花壇、樹墩、梧桐樹、樟樹等這些棲息地滿足了動植物對食物、水、適宜的溫度
、光照、 易于躲避天敵等的需求。
qī xī xuě
7、馴鹿棲息在北寒帶針葉林, 北極熊生活在北冰洋 ; 還有紅日藻、冷杉、雪鸮、獨角鯨、
shē lì
猞猁、北極 兔等。大熊貓、 金絲猴棲息在北溫帶高山密林, 藏羚羊棲息在北溫帶高原;
xuě yú
還有竹子、樺樹、胡楊、 鱈魚、海豚等。狒狒棲息在熱帶雨林, 斑馬、獅子、長頸鹿、袋鼠
zōnɡ lǘ
棲息在熱帶草原 ; 還有大象、棕櫚、椰子等。樹袋熊生活在南溫帶樹林, 海燕生活在海洋
dài huān ào zhōu
附近, 海豹生活在海洋 ; 還有桉樹、考拉、袋獾、澳洲野狗等。南極狼、企鵝生活在南極
島嶼 ; 還有帝企鵝、磷蝦、賊鷗等。
第 6 課 有趣的食物鏈
(12)
1、生物之間普遍存在著 吃與被吃的關系, 這種關系像鏈條一樣, 把一些生物緊密地聯系起
來, 生物學家 把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叫作食物鏈。多條食物鏈相互交叉形成了食物網。
2、在自然界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植物叫生產者;以植物或其他動物為食的動物叫消費者
;還有一 類生物專門以動植物殘骸、垃圾甚至糞便為食,它們代謝的物質又可以被植物吸收,
成為植物重要的營養來 源,這類生物被稱為分解者。 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是生態系統中
的重要角色。
3、大多數植物可以自己制造“食物”,它們利用太陽光的能量,以葉子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根吸
收的水為原料,生產出糖類和氧氣,這就是光合作用。
- 5 -
(13)
4、生物之間是相互依賴, 相互影響的。一種生物的生存狀況將直接或者間接影響其他生物的
生存, 最終 影響整個食物網的穩定性。因此保護一種生物, 就是保護了生物的多樣。
5、如果沒有分解者,世界將會變成什么樣?
答:如果自然界中沒有分解者,動植物殘體將會堆積成災,物質將被鎖在動植物殘體里, 不再
參與循環,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將終止,生態系統將會崩潰,所有生物都將滅亡。
6、畫食物鏈時, 先找出食物生產者(通常是綠色植物), 再找出以植物為食的植食動物, 再
依次找出以這 種動物為食的 肉食動物, 直到食物鏈的頂端無其他肉食動物。用箭頭表示它
們之間的食物關系,箭頭指向消費者(捕食者)。
第 7 課 做個生態瓶
(14)
1、 生物連同它們周圍的環境叫作生態系統 。在一個生態系統中, 如果植物、動物及微生
物的數量維持 在一定的水平且變化不大, 這種狀態就叫作生態平衡。
2、自然界長期形成的食物網維持著生態系統的平衡, 生態平衡一旦遭到破壞, 就會帶來難
以預料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災難。
3、 生態平衡遭到破壞的例子有過度放牧、大量噴灑農藥、過度捕撈、過度捕殺、過度采集…

4、環境的改變, 會影響動物的生存。與此同時, 動物也具有應對環境 變化的本領。
(15)
5、過度放牧的危害: 過度放牧時, 動物吃掉它們喜歡的 牧草,雜草就開始入侵。饑餓的動
luǒ lù
物踩踏土地, 加劇了土地侵蝕。缺少植被保持水土,使地表裸露,變得不適合種子萌發。干燥的
裸露地表更多地反 射陽光,導致進一步的干燥。
6、大量噴灑農藥的危害: 大量噴灑農藥首先會造成環境污染。其次,大量農藥揮發到空氣中
,流到水體中,沉降聚集在土壤中,通過食物鏈的富集作用轉移到人體, 對人體產生危害。
7、捕殺海獺(tǎ) 的后果: 由于人們肆意捕殺海獺, 致使海獺數量的不斷減少, 海膽(
海獺的主食) 數量逐漸攀升。它們瘋狂地吃所有的海藻(海膽的主食) , 致使海藻數量大大
下降。于是, 魚、小海蟹等其 他動物因失去食物來源和棲息地而導致數量銳減。就這樣,
因為海獺被大量捕殺而無法限制海膽的數量, 這個小型生態系統就遭到了破壞。
- 6 -
第 8 課 適應生存的本領
(16)
1、環境的改變會影響動物的生存。與此同時,動物也具有應對環境變化的本領。
qiān xǐ huí yóu fán yǎn
2、動物遷徙和洄游是它們適應環境變化的生存本領,從而使個體的生存和種族的繁衍得到可靠
保證。
yín ɡuī yú
3、當環境改變時,有的動物會轉移到另一個地方,比如候鳥、角馬的遷徙,銀鮭魚的洄游。還有
biān fú cì wèi
一些動物不轉移地方, 但它們適應生存的本領也很強大, 如熊、蝙蝠、刺猬、青蛙、蛇等動
dǐ yù
物會冬眠;鱷魚還會夏眠; 蜜 蜂、松鼠、鼠兔會儲存食物過冬;帝企鵝會用扎堆取暖的方抵御
嚴寒等。
(17)
4、遷徙指某些種類的動物為了覓食或繁殖周期性地從一地區或氣候區遷移到另一地區或氣候區
yí hé yuán
。如每年 春季鳳頭鵬鵬(pì tī) 到頤和園昆明湖畔繁殖、秋去冬來,氣溫逐漸降低大雁南飛
、燕子到南方過冬等,都是動物遷徙的行為。
zànɡlínɡyánɡ
5、對藏羚羊遷徙之謎的資料進行分析, 推測母羊到環境更為惡劣的可可西里腹地繁衍后代的
原因:在棲息地和繁育地環境相差無幾的情況下,藏羚羊還要遷徙,這可能是動物適應生存環境
的本能; 藏羚羊棲息地 由于長期駐扎而產生了許多寄生蟲,于是它們需要不斷更換新的環境
;藏羚羊遷徙的根本原因是安全因素,它們需要不斷躲避天敵的侵害,所以要跋山涉水去下一
個它們認為安全的地方。
第 9 課 多種多樣的自然資源
(18)
1、自然界有許多可以被人類利用的物質和能量, 如 陽光、水、空氣、土地、動植物、礦物等
, 它們被稱為自然資源。不同類型的自然資源有不同的用途,有的和物品制造有關,有的和能
量利用有關,人類的生存離不開它們。
2、可以提供能量的自然資源有: 太陽、煤、石油、風、植物、動物、海洋。
3、自然資源豐富多樣, 為人類提供了生存條件和物質基礎。熱帶雨林資源和海洋資源這兩種
資源都是復合型資源。
- 7 -
(19)
4、冰川、地下水屬于水資源; 煤、石油、巖石、礦物屬于礦產資源;土壤屬于土地資源;植
物和動物屬于生物資源;空氣、太陽、風屬于氣候資源。
5、根據資源的物質種類和圈層特征將自然資源分為位于地表的土地資源、氣候資源、生物資源
,位于地下的礦產資源, 還有同時分布于地表和地下的水資源。
6、自然資源豐富多樣,為人類提供了生存條件和物質基礎。如熱帶雨林資源、海洋資源等。地
球表面約71%是海洋。海洋是個巨大的天然物產寶庫, 蘊藏著豐富的食品、礦產、能源和藥物等
資源。海洋面積大,海洋物產豐富,被稱為“天然蛋白質倉庫”“能量源泉”“物質的寶庫”
“風雨的故鄉”。
(20)
7、熱帶雨林有五大功能: ① 蒸騰作用大,提供了 50% 的大氣水;② 光合作用強烈, 能大
量吸收二氧化碳, 釋放氧氣 ; ③能保持生物多樣性 ; ④ 植物多, 既能保持水土, 又
能提供多種植物資源 ; ⑤ 具有保水能 力, 是巨大的“儲水庫”。
8、生產一條牛仔褲可能用到的自然資源有:用于運輸和制作染料的石油和天然氣,用于制作輔
料和加工工 具的金屬礦物,用于生產棉花的陽光、空氣、水和土壤,用于磨毛的水和洗水石等。
9、海洋資源成為 21 世紀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重點的原因:
答:① 海洋資源儲量巨大;②海洋資源品種豐富 ;③具有較強的更新能力;風能、潮汐
能永遠不會用完, 每天都在更新 ; 海洋生物也在不斷繁衍;④ 海洋資源目前被開發利
用的程度較低。受技術水平限制, 絕大部分海洋資源沒有得到開發。
第 10 課 煤、石油和天然氣
(21)
1、煤、石油、天然氣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和化工原料,煤被譽為“工業的糧食”,石油被稱為“
工業的血液”。 煤、石油、天然氣和水能共同構成常規能源。
2、人類的生產生活離不開能源。能儲藏和提供各種能量的自然資源被稱為能源,如木材、煤、
石油等。能源的共同特征—— 能儲存和提供各種能量。
3、煤、石油和天然氣是遠古時代生物遺骸在漫長的地質年代經過復雜變化而形成的可燃性礦物
質,它們的 形成與太陽能有關,在燃燒時會轉換為光能、熱能或動能。石油和天然氣燃燒后,
能釋放出比煤更多的熱量。
4、煤是由樹木和生長在沼澤中的其他植物的枝葉, 經過幾億年演變而成的。呈現了煤形成的
三個階段:泥炭化階段、煤化階段、變質階段。
- 8 -
(22)
5、煤、石油和天然氣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①成因相同, 都具有可燃性, 都能提供能量, 儲存的是太陽能, 都是不可再生資源。
②狀態不同,熱值不同, 成分不同, 用途不同,價格不同,開采方式不同等。煤運輸方便,燃燒
產生的廢 氣容易污染大氣。
6、煤、石油和天然氣的用途:
①煤除了用于燃燒發電、燒水取暖,還可通過干餾法來制造焦炭、煤氣、煤焦油和氨水,制造染
料、炸藥、消毒劑、化肥、殺蟲劑、塑料等。
②在煉油廠,石油經過分級蒸餾, 可以分離出很多有用物質。除了汽油、柴油、煤油、石蠟
、潤滑油、凡 士林、瀝青,還能加工成塑料、人造橡膠、化肥、農藥、油漆、化妝品。
③天然氣的用途包括 :城市燃氣、制造氮肥、發電、焊接、汽車燃料等。
第 11 課 開發新能源
(23)
1、新能源指新發現的或發現時間雖久但因技術經濟條件限制而未得到廣泛使用的能源, 如太
陽能、風能、 地熱能、生物質能、核能、潮汐能等。為解決煤、石油和天然氣這些常規能源終
將枯竭的問題,人們正在努力開發新能源。
2、常見新能源: 風能、地熱能、生物質能。
① 風能資源總儲量非常大,風能的利用主要是風力發電,我國風能資源豐富, 主要分布在北
部地區、東南沿海及附近島嶼。
② 地熱來自地球深處, 這種熱能儲量非常大。我國地熱資源豐富,大多可直接利用。
③生物質能是指自然界中的生物及它們產生的廢棄物提供的能量,我國生物質能資源十分豐富,
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24)
3、實驗:探究影響太陽能小車速度的因素。
①問題:光電板受光面積與小車速度是否有關?
假設:受光面積大,小車速度大。
改變的條件:光電板的面積大小。
不變的條件:光電板的受光角度。
實驗方法:對光電板進行部分遮擋。
實驗現象:
- 9 -
實驗結論: 受光面積大,小車速度大。 受光面積小,小車速度小。
②問題:光電板受光角度與小車速度是否有關?
假設:受光角度為 90°,小車速度大。
改變的條件:光電板的受光角度。
不變的條件:光電板的面積大小。
實驗方法:改變光電板的受光角度。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受光角度為 90°時,小車速度最大。
4、太陽能路燈: 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儲存起來, 夜晚能點亮路燈。
太陽能汽車: 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儲存起來, 能讓汽車發動機運轉起來。
空間站: 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儲存起來, 為空間站供電。
太陽灶: 收集太陽能, 用來加熱食物。
太陽能冰箱: 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儲存起來, 為冰箱供電, 使冰箱制冷。
第12課 善用自然資源
(25)
1、土地、太陽能、水、森林、地熱等自然資源,在較短時間內能再生或再循環,被稱為可
再生資源。煤、石油、天然氣等在地下要經過漫長而復雜的地質變化才能形成,使用后蘊藏量
不斷減少,被稱為不可再生資源。在一定的時空范圍內,自然資源都是有限的,特別是不可再
生資源。
2、哪些自然資源會面臨短缺?
答:面臨短缺的自然資源有:淡水資源、土地資源、煤、石油、天然氣、礦產資源、糧食
資源、森林資源。
3、自然資源短缺將怎樣威脅人類生存?
答:自然資源短缺將給人類生存帶來種種威脅:①影響衣食住行等民生問題;②容易發生
資源搶奪行為;③引起制造業停滯,使得人們生活更加困難等。
- 10 -
(26)
4、六種能減緩自然資源短缺的做法:
使用節能電器、不浪費糧食、少用一次性用品、回收利用紙、塑料、玻璃等、建設垂直農
場、綠色出行.
5、守護自然資源的三種方法:
一是減少消耗——盡可能少用,只買真正要用的東西。
二是重復使用——盡可能避免使用一次性用品。
三是回收利用——回收可重復使用的材料,加工成再生材料。
6、你還知道哪些善用自然資源的做法?
答:善用自然資源的其他做法:①加強源頭資源管理,杜絕濫采亂采;②提高自然資源利
用效率;③積極推廣節能增效產品,淘汰能耗大、污染大的產品;④加強宣傳引導,倡導綠色
消費等。
第四單元《理想的家園》
第13課 潔凈的水域
(27)
1.雨污分流是指將雨水和污水分離,各用一條排水管道的排污方式。這種方式可以直接收集利
用雨水,減少污水處理廠的處理水量,提高處理效率。
2.被污染的水是如何危害人類健康的?
答:①被污染的水會引發各種傳染??;②水中的有害物質會導致人體中毒;③被污染的水影響
植食動物的健康。人食用后會致病。
3.去除水域中的固體廢棄物常用的方法,包括打撈、沉淀、過濾等。
(28)
4、人們采取多樣化的水污治理措施,如治理周邊污染源、從外流域飲水、控制水面交通、生
態清淤等。
5、來自土壤的污水物是怎樣進入水域的?
答:污水會通過地表徑流和地下水進入水城,固體廢棄物會隨著雨水沖刷和地表徑流進入水域。

6. 水域污染是怎樣形成的?
- 11 -
答:水域污染的形成:①直接排放工業康水;②直接排放生活污水;③農藥、化肥等隨著雨水
流入水域;④隨意向水體傾倒固體垃圾。
第14課 清新的空氣
(29)
1.研究汽車尾氣對植物生長的影響,預測實驗結果:
兩盆植物的長勢會出現較大的差異。裝在充入空氣的塑料袋中的那盆植物長勢正常。而裝在定
期充入汽車尾氣的植物會出現樹葉變黃、掉落等情況。
原因:汽車尾氣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質,這些有害物質通過植物的呼吸作用、水等進入植物體內
,影響植物生長。
wù mái
2.霧霾對人體的危害: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霾是大量肉眼無法分辨的顆粒懸浮在空中,是
hún zhuó
大氣層渾濁狀態的一種天氣現象。霧和霾雖然是兩種不同的天氣現象,但常常同時出現。
(30)
3.空氣中的PM25,是粒徑在2.5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顆粒物,是形成霾的主要原因。PM2.5主要來
自汽車尾氣、揚塵、工廠排放的廢氣,煤炭、秸桿、木材等燃燒產生的煙塵等。
4.我們能為凈化空氣做些什么?
答:凈化空氣的方法有:①植樹造林;②治理機動車尾氣,多環保出行等;③禁止焚燒垃圾;
④控制道路揚塵污染等。
5、你有哪些應對霧霾的方法?
答:①盡量不出門;②外出戴專業防塵口罩;③少開窗;④不吸煙;⑤適當種綠色植物;⑥利
用設備除塵;⑦飲食清淡多喝水等。
第15課 多樣的生物
(31)
1.地球上有著眾多不同的生態環境,每個生態環境中都生活著許多物種同一物種,又有著
許多個體差異,這些統稱為生物多樣性。
2.生物只有適應環境的變化才能生存下來,如果一個生物種群是多樣性的,那么能適應環
境變化的個體可能就更多,這就確保了物種的延續,而某一物種的消失很可能會影響到其
他相關生物的生存。
- 12 -
3.近年來,不斷有科學家指出昆蟲的數量正在減少,而且減少的幅度非常大,涉及地域幾
乎遍布全球,是什么原因導致昆蟲數量銳減呢?
答:人類為了發展農業,使用大量的殺蟲劑,這些殺蟲劑殺死了所謂的害蟲,提高了糧食
和農作物的產量,同時也讓無數昆蟲遭遇了滅頂之災。
4、如果昆蟲真的消失了,對動植物以及人類會有哪些影響?
答:如果昆蟲真的消失了,會引起全球生態鏈的毀滅性災難。沒有昆蟲參與授粉,大量植
物將無法繁衍;沒有昆蟲,無數動物會失去食物來源。
(32)
xiào bái tún
5.兩百年來滅絕的生物有渡渡鳥,旅鴿,笑鸮,白鱀豚等。
6.生物變少的原因:包括人為和非人為因素造成的生物生存環境的改變和破壞,如掠奪式
的開發利用環境污染,外來物種入侵,全球氣候變化等。
7.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做法包括建立自然保護區遷地保護,建立瀕危物種的種質庫,加強教
育和法制管理等,其中減少對野生動物制品的消費需求,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做法。
8.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是國際環保組織野生救援協會的口號,呼吁公眾減少對瀕危野生
動物制品的消費需求,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保護野生動物不受傷害。
(33)
9、生物變少的原因是什么?
答:包括人為和非人為因素造成的生物生存環境的改變和破壞,如掠奪式的開發利用、環
境污染、外來物種入侵、全球氣候變化等。
10、我們可以為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做些什么?
答:包括建立自然保護區、遷地保護、建立瀕危物種的種質庫、加強教育和法制管理等。
其中減少對野生動物制品的消費需求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做法。
11、說說你對“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這句話的理解。
答:“沒有買賣就沒 有殺害”是國際環保組織野生救援協會的口號,呼吁公眾減少對瀕危
野生動物制品的消費需求,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保護野生動物不受傷害。
12、鶯雀吃蟲子,喙較細弱。小樹雀吃蟲子, 喙小而尖。,大嘴地雀吃堅果,喙大而鈍。
,勇地雀吃小的仙 人掌種子,喙大小適中。
- 13 -
第16課 健康的土地
(34)
1.生物的生存離不開土地,土地為生物提供了約30%的棲息地,棲息地的健康與生活在其中
的生物的健康息息相關,也與人類的健康息息相關。
2.垃圾治理與土地保護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這是為什么呢?
答:因為長期以來人們處理垃圾最主要的方式是填埋,少量的垃圾填埋進土地里,短期內
并不會對土地造成多大的傷害,但是長年累月的填埋土地就會不堪重負,目前大量垃圾圍
城如何治理已成為困擾許多城市發展的問題。
3.垃圾治理與土地保護都是全球性難題,在這方面有些國家有非常好的做法,例如執行嚴
格的垃圾分類制度,垃圾減量發展垃圾發電技術等。這些做法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35)
4.我們還可以為保護土地做什么?
答:保護土地減少廚余垃圾,杜絕垃圾中的化學污染,枯枝落葉粉碎后做成肥料,減少垃
圾填埋。
5.以水和生物之間的關系為例,生物的生存離不開水,植物的蒸騰作用是水水循環的重要
組成部分,如果水域受到污染會威脅到生物的生存,同樣如果生物滅絕水域的情況也會惡
化。
6.心中理想的家園是:水是潔凈的,空氣是清新的,土壤是健康的,生活著多種多樣的生
物。
第五單元 STEM學習 節能小屋
(36)
1.了解需求,面對日益減少的化石能源和越來越突出的環境污染問題,工程師們正在想辦法解
決。于是就有了綠色建筑這一概念。
2.綠色建筑與周邊環境相融合,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
3.綠色建筑與普通建筑的主要區別在于能耗更小,強調采用本地文化原材料和自然氣候條件,
內部與外部更有效,聯通強調對環境友好。
4.綠色建筑,冬暖夏涼的關鍵技術是要做到保溫隔熱、節約能源。
- 14 -
(37)
5.黑色物體具有良好的吸熱能力,有利于吸收外源熱量。淺色物體具有良好的反射能力,在一
定程度上能隔絕外部熱量。
6.選擇導熱性能差的材料,可以起到保溫隔熱的效果。
7.雙層玻璃具有良好的隔熱性能。
8.我國地處北半球,一年四季太陽高度角周期性變化,下高東低,夏季綠色建筑可以通過屋檐
遮陽棚,卷簾等遮擋陽光,控制陽光的攝入量。
9.建筑保溫隔熱技術主要有外墻節能,幕墻節能,門窗節能,屋面和樓板節能,地板節能,建
筑形態節能等。
(38)
10. 圍合建筑空間 4 周的墻體門窗等能夠有效的抵御不利環境的影響,建筑工程師稱之為維
護結構,房屋與外部的熱量交換絕大多數是通過維護結構進行的
11.房屋的保溫隔熱就是針對維護結構進行保溫隔熱的設計
12.普通紅磚(隔音隔熱),混凝土實心磚(隔音隔熱,價格高),隔熱保溫磚(隔音隔熱,綠
色環保),反射隔熱涂料,通過反射太陽光來達到隔熱目的。
13.建筑門窗是建筑物熱交換、熱傳遞最活躍的部位。
14.雙層玻璃窗利用兩塊玻璃之間的空氣間層,有效阻隔熱傳遞。
(39)
15.綠色建筑的五大發展趨勢:可持續建筑材料受重用;空氣對流設計成為重點;零能耗技術運
用更進一步; “零用水”與雨洪管理;新型節能門窗及遮陽產品將大量應用。
16.要從維護結構使用的材料,位置,造型,數量,連接技術等方面來考慮設計方案。
17.設計圖包括立體草圖、正視圖、左視圖,每張圖上都要標出構件的具體尺寸和加工材料,
便于加工制作。
18.制作節能小屋模型時材料的領用,數量工具的安全,使用制作使用時間作品的外觀及性能
等都是考量模型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19.上午和下午太陽高度較小,如果東西方向窗戶很大,陽光會大量長時間照進屋內,且西窗
容易造成西,曬房屋東西兩側可以開小窗戶,甚至不用窗戶。中午太陽高度角相對較大,防陽
光直射房屋,南面南窗可以做得大一些,一天中陽光始終照不到房屋的北面,因此北面可以減
少窗戶的數量及大小。給房屋加裝屋檐,調節屋檐的長度,屋檐做的長一些,可以使夏季陽光
少照進房屋,但冬季光照不足,屋檐做的短一些,陽光攝入量大適宜冬季給房間光照保溫,但
不利于夏季房間遮陽隔熱。
- 15 -
像 科 學 家 那 樣 ……
(40)
1、科學家們相同的研究程序:提出問題 作出假設 查閱文獻 設計方案 搜集證據 處理
信息 得出結論 分享交流。
2、提出問題時 — 善于細心觀察,充滿好奇心,有懷疑批判的眼光,就能發現許多可以研究的
科學問題。
3、查閱文獻時 — 可以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學習與所要研究的問題有關的知識 ,了解別人是
怎么研究類似問題的, 為自己設計研究方案提供借鑒。
4、設計方案時 — 針對不同的問題,需要設計不同的搜集證據的方法和步驟。 一份比較完整
的研究方案,可以包括研究的問題、建立的假設、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步驟、研究的記錄、研
究的結論等。
(41)
5、搜 集 證 據 時 — 要盡可能把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和數據記錄下來。 ●要思考別人可能
會對證據提出什么樣的疑問,從而在實驗中更加細致地搜集有關信息。
6、處 理 信 息 時 — 要善于從圖表中概括整理出關鍵的信息如發展趨 勢、規律等。
7、得 出結 論時 — 要檢視所有的證據能否支持得出結論,如果不能排除疑點,就要繼續求證。
如果證據表明自己的假設是錯誤的,那么同樣可以得到結論,得到否定假設的結論也是科學探
究的成果。
8、分享 交 流時 — 展示研究中取得的證據,借助證據說明自己的結論。接受他人的質疑并
結合證據進行討論。 ● 結合自己的反思和他人的建議,對研究活動進行及時調整,使研究過
程和研究報告更加科學、合理。 ● 在反思總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研究活動作出評價。
- 16 -
科學發展歷程6
(42)
1、1945年,美國數學家馮·諾伊曼提出了在數字計算機內部存放程序的概念。
2、1953年,生物學家沃森和克里克成功提出了雙螺旋DNA結構模型。它揭示了遺傳的秘密:染
色體由兩條螺旋狀的長鏈構成,它們攜帶著一個人全部的生命信息,并會在下一代身上進行復
制。
3、1961年,蘇聯航天員加加林乘坐宇宙飛船繞地球飛行一圈,實現了人類沖出地球的夢想。
4、1990年,萬維網的建立實現了全球共享信息數據庫的夢想,用戶可以隨時從網絡中獲取大量
的信息。萬維網創始人是伯納斯·李。
5、1996年,克隆之父威爾穆特把體細胞核移入去核的卵細胞中,于是一只名叫多莉的克隆羊誕
生了。它的奇特之處在于,它沒有經過卵子和精子的結合,而是通過羊的體細胞誕生出來的,
并且具有和親代一模一樣的性狀??茖W家把這種技術稱為克隆。
- 17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庆市| 赣州市| 余姚市| 宝清县| 峨山| 景谷| 根河市| 环江| 班玛县| 大厂| 平昌县| 东源县| 乐山市| 广州市| 康定县| 嵊泗县| 松桃| 汤原县| 扎囊县| 赞皇县| 济宁市| 乌恰县| 神池县| 汕头市| 福泉市| 六枝特区| 苗栗县| 威海市| 松溪县| 正蓝旗| 军事| 施秉县| 阿勒泰市| 准格尔旗| 阿克陶县| 忻城县| 东乌| 深泽县| 海兴县| 阜新市| 仪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