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上冊地理復習提綱一、地球與地圖§1.1地球和地球儀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球是一個球體,地球平均半徑6371千米,最大周長(赤道)約4萬千米,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能區分數據即可)2.能區分緯線與經線、緯度與經度(P6.P7)(經線與經度) (緯線與緯度)緯線 與地軸垂直并環繞地球一周的圓 赤道最長,向兩極遞減 指示東西方向經線 連接南北兩極,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所有經線長度相等 指示南北方向緯度 赤道是0°緯線 赤道以北稱北緯,N表示;赤道以南稱南緯,S表示 南北半球的分界線是赤道經度 本初子午線是0°經線 0°以西稱西經,用W表示;0°以東稱東經,用E表示; 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160°E_3.利用經緯網定位:能寫出圖中三點的經度和緯度:A:經度________,緯度________;B:經度________,緯度________;C:經度________,緯度________;§1.2地球的運動1.能區分自轉和公轉。方向 周期(1天、1年) 地理現象(晝夜更替、時間差異、四季變化、五帶)自轉 自西向東 1天 晝夜更替、時間差異公轉 自西向東 1年 四季變化、五帶2.讀地球公轉圖,區分二分二至(重點和下圖對應,P13)節氣 日期 太陽直射點所在緯線 北半球晝夜長短狀況A 春分 3月21日前后 赤道 晝夜平分B 夏至 6月22日前后 北回歸線 晝長夜短C 秋分 9月23日前后 赤道 晝夜平分D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南回歸線 晝短夜長§1.3地圖的閱讀1.圖幅一樣大時,比例尺越小,實際范圍越大,反映的內容越簡略;比例尺越大,實際范圍越小,反映的內容越詳細。2.一般地圖上,“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按指向標確定方向,指向標指向正北;有經緯網的圖,經線代表南北方向,緯線代表東西方向。§1.4地形圖的判讀等高線地形圖上判讀坡的陡緩,估算海拔和相對高度,識別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1)甲山頂的海拔為1150米,E點的海拔(等高線的數值)為800米。兩地相對高度是350米。(比例尺 1︰25000)(2)圖中A、CD、EF、G中表示鞍部的是A,表示山谷的是EF,表示山脊的是CD,表示陡崖的是G。二、陸地與海洋§2.1大洲和大洋1. 海陸分布不均,任一半球海洋面積大于陸地面積。地球上七分海洋, 三分陸地。2.面積最大的大洲是 亞洲 ,面積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面積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面積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3.在下圖中熟悉七大洲和四大洋,識記重要的大洲界線(1)圖中A處為蘇伊士運河,它是 亞洲與 非 洲的分界線;(2)圖中B處為巴拿馬運河,它是北美洲與南美 洲的分界線;§2.2海陸的變遷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1)全球巖石圈大致劃分為六大板塊(2)各大板塊在不斷 運動 (運動、靜止)(3)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活躍、穩定)(4)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塊交界(交界、內部),右圖中A為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B為 環太平洋 火山地震帶。三、天氣與氣候§3.1多變的天氣1.能區分天氣與氣候。下面幾句話,反映天氣的是( BC ),反映氣候的是( AD )。A、昆明四季如春 B、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C、明天大風降溫 D、極地地區全年嚴寒2.認識常見的天氣符號(P49圖3.5,尤其是容易混淆的符號)3.在衛星云圖上,綠色代表陸地,藍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區。§3.2氣溫的變化與分布1. 能讀圖說出氣溫日變化和年變化特點(最高和最低)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_______時,最低氣溫出現在__________前后。北半球大陸,一年中月均溫最高在_____月,最低在_____月。(1、2、7、8)2.讀圖歸納世界氣溫的分布規律(區分氣溫高低,判斷主要影響因素是緯度、海陸還是地形):(1)一般來說,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影響因素:緯度因素)(2)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相反。(影響因素:海陸因素)(3)在山地,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地形因素)§3.3降水的變化與分布1.能讀圖看出降水的季節變化特點(夏季多雨?冬季多雨?全年多雨?全年濕潤?全年少雨?)2.讀圖歸納世界降水的分布規律(區分降水多少,判斷主要影響因素是緯度、海陸還是地形):(1)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影響因素:緯度因素)(2)南、北回歸線兩側,大陸西岸降水少,大陸東岸降水多。(影響因素:海陸因素)溫帶地區的沿海降水多,內陸降水少。(影響因素:海陸因素)(3)通常情況下,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影響因素:地形因素)§3.4世界的氣候1.氣溫和降水是氣候的兩個基本要素。2.會讀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重點關注p63圖3.25,圖3.26;p66圖3.29)3.能分析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重點關注P66活動題1)四、居民與聚落1.能讀圖找到人口分布稠密區和人口稀疏區,能區分人口分布稠密區和人口分布稀疏區的環境。2.能區分是人口數量多、增長快引發的問題還是人口數量少、增長慢引發的問題。(P73)3.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漢語;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是英語。4.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伊斯蘭教教徒被稱為穆斯林。五、發展與合作1.習慣上把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商談稱為“南北對話”;把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成為“南南合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