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四年級信息技術下冊教案內容結構第一單元:陶罐和鐵罐——制作電子演示文稿活動一 確定內容并規劃演示文稿第一課時第二課時活動二 制作演示文稿第一課時第二課時第三課時第四課時活動三 美化和放映演示文稿第一課時第二課時第二單元:袋鼠與圍欄——制作有聲音和動畫效果的電子演示文稿活動一 確定內容并規劃演示文稿第一課時第二課時活動二 明確任務并準備素材第一課時第二課時第三課時活動三 制作演示文稿第一時間第二課時活動四 美化作品并演示第一課時第二課時第三課時第一單元:陶罐和鐵罐——制作電子演示文稿活動一 確定內容并規劃演示文稿教學目標1、知道常見的展示故事的方式,初步了解電子演示文稿的優點。2、了解簡單電子演示文稿的基本組成。3、能夠圍繞主題確定作品內容及其表達方式,選擇合適的圖片素材。教學重點確定作品內容及其表達形式。教學難點簡單電子演示文稿的基本組成。教學準備1、教學資源:供學生賞析的各種故事表達形式,如電子文檔、黑板報、口頭演講視頻、“陶罐和鐵罐”的演示文稿示例,供學生制作所需的文字和圖片素材。2、機器裝備:已安裝MicrosoftOfficePowerPoint2003。教學過程安排第一課時一、引入新課1、引導學生了解漫畫采用夸張、比喻、象征等手法,諷刺、批評或歌頌某些人和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為確定作品內容作鋪墊。2、請學生閱讀本單元前兩頁的漫畫故事,提醒學生思考故事的寓意。3、組織學生分組交流漫畫故事的內容和寓意,并填寫教材的學習單。4、對學習單的內容進行點評,鼓勵學生得出正確的故事寓意。二、讓學生初步明確電子作品的內容1、播放一些故事作品,分別采用電子文檔、黑板報、口頭演講、演示文稿等表現形式呈現,讓學生了解生活中故事的各種表達方式。2、從故事內容的詳細性、傳播的便捷和規范性、表現形式的生動性等特點,進行小組交流,并填寫教材的學習單。3、播放的配套光盤中的電子演示文稿,讓學生觀看后交流感受,由此確定作品的最終表現形式。4、提出本單元的任務:使用演示文稿軟件展示“陶罐和鐵罐”這個故事和寓意。第二課時一、分析演示文稿,了解其組成1、組織學生分析電子演示文稿示例,了解它們的基本組成。2、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確定本小組電子作品中需要多少張幻燈片,以及其每張幻燈片的內容、需要的素材及其作用,填寫教材的學習單。3、巡視指導、提示學生:幻燈片要有封面和結束頁,要圖文并茂,背景要統一,不能缺少簡述、對話和寓意等故事要素。二、制定小組的制作計劃1、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具體任務及分工,填寫教材的學習單。引導學生合理分工,齊心協力。2、組織學生根據故事演示需要,分析故事段落,寫出段落故事和人物對白,填寫教材的學習單。提示學生:演示文稿上的故事分段要合理,文字要簡潔明了,對話語氣要因人而宜。3、組織學生根據故事確定幻燈片張數,并搜集和整理文字和圖片素材,填寫教材的學習單。4、引導學生關注:封面必須有標題、演講人等組成要素,以及所有素材和作品必須合理存放。活動二 制作演示文稿教學目標1、熟悉演示文稿軟件PowerPoint的功能及其窗口組成。2、學會運行、退出PowerPoint,會新建、保存和關閉演示文稿。3、掌握輸入文字、設置文字格式、拖曳文本框、添加圖片、調整圖片大小和疊放次序、添加新幻燈片、選擇合適的版式、添加文本框、設置文本框格式、繪制標注、添加項目符合和編號的技術操作。4、養成事先規劃的習慣。5、養成隨時保存演示文稿的習慣。教學重點1、演示文稿的建立、保存和關閉。2、制作演示文稿的相關技術操作。教學難點演示文稿內容的確定和布局。教學準備1、教學資源:一些使用PowerPoint制作的作品范例,供學生制作所需的文字和圖片素材。2、機器裝備:已安裝MicrosoftOfficePowerPoint2003。教學過程安排建議第一課時一、引入新課:初識PowerPoint展示生活中的一些使用PowerPoint制作的作品范例,介紹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二、對比欣賞播放2個電子演示文稿作品,其中一個的內容和布局是凌亂沒有條理的,另一個是清晰有條理的,來引入本課,說明在制作電子演示文稿前,先明確幻燈片內容和布局的重要性。三、在紙上寫明封面幻燈片的內容和布局1、組織學生解讀教材中封面幻燈片的分解樣例,了解封面幻燈片的組成要素。2、讓學生進行小組交流,明確各組封面幻燈片的內容,并繪制出布局,填寫教材的學習單。四、啟動和體驗PowerPoint1、講解并演示一種啟動PowerPoint的方法,并提示PowerPoint會自動新建一個只帶一張幻燈片的演示文稿。2、讓學生觀察打開的PowerPoint窗口,提示與已學習的文字處理軟件Word進行比較,熟悉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軟件的界面,閱讀教材的知識園地,初步了解菜單、各工具欄、任務面板提供的作用和功能。3、讓學生自行探究:若PowerPoint窗口中沒有出現工具欄,該如何顯示工具欄;如果常用工具欄和格式工具欄在一行顯示,使得某些工具按鈕被隱藏了,該如何分兩行顯示。4、告訴學生關閉、啟動PowerPoint的方法有多種,讓學生自行嘗試關閉PowerPoint的方法及其他啟動PowerPoint的方法。五、課堂小結和學生一起梳理本課的學習內容:1、做任何事前需先規劃。2、PowerPoint的用途和功能。3、PowerPoint的啟動和退出方法。4、PowerPoint的窗口組成。第二課時一、制作封面幻燈片1、布置任務:讓學生按照規劃好的內容和布局,在規定的時間內制作封面幻燈片。2、開始操作前,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教材,可以學著做:輸入文字、設置文字格式、拖曳文本框、添加圖片、調整圖片大小和疊放次序。提示學生在操作中要注意:必須遵循“先選定、后操作”的原則;調整圖片大小時,注意不要拖曳四邊中點的控制點,以免圖片變形,盡量拖曳四角的控制點,放大或縮小圖片,并不改變圖片形狀。3、適當巡視,解決學生在實踐中的問題,如在PowerPoint中只能在文本框中輸入文字、文字的復制等操作可以借鑒Word操作。二、保存演示文稿1、演示并講解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一種保存方法,如通過單擊菜單欄中的“文件”/“保存”命令;演示過程中注意提示學生:(1)PowerPoint文件的擴展名是ppt。(2)注意文件名和保存路徑的選擇。(3)新建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在第一次保存時會彈出“另存為”對話框,以后保存時就會直接保存,不再彈出對話框。2、讓學生保存剛才制作的封面幻燈片,并鼓勵學生嘗試其他的保存方法。3、提醒學生注意隨時保存文檔,避免突發情況引起信息丟失,使勞動成果付諸東流。三、課堂小結和學生一起梳理本課設計的一些技術操作要點:輸入文字、設置文字格式、拖曳文本框、添加圖片、調整圖片大小和疊放位置。第三課時一、制作正文內容幻燈片1、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明確正文各幻燈片上的對白、圖片的內容和圖片的位置,及其布局,填寫教材的學習單。2、布置任務:讓學生按照規劃好的內容和布局,在規定的時間內制作正文內容幻燈片。3、開始操作前,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教材,可以學著做:添加新幻燈片、選擇合適的幻燈片版式、添加文本框以便輸入文字、設置文本框格式、繪制標注輸入對白文字。4、提示學生在操作中要注意:(1)文本框有橫排和豎排之分,豎排文本框中的文字排列方式是古文的排列法,從右到左,從上到下。(2)要用鼠標拖曳出一個文本框。(3)文字可以輸入也可以復制。(4)文本框的填充色和文字顏色要對比明顯。5、適當巡視,解決學生在實踐中的問題,如:橫排和豎排文本框區別和合理選用、文本框背景顏色與文字顏色的合理選用。二、保存演示文稿讓學生及時保存制作的正文幻燈片,提醒保存位置和文件命名。讓學生養成隨時保存學習成果的好習慣。三、課堂小結和學生一起梳理本課設計的一些技術操作要點:添加新幻燈片、選擇合適的幻燈片版式、添加文本框、設置文本框格式、繪制標注。幫助學生回顧總結學習中的收獲和遇到的問題。第四課時一、制作寓意內容幻燈片1、組織學生交流,明確幻燈片的標題和體會文字內容。2、布置任務:讓學生按照規劃好的內容和布局,在規定的時間內制作寓意內容幻燈片。3、開始操作前,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教材,可以學著做:添加項目符號和標號。4、提示學生在操作中要注意:(1)合理使用項目符號和編號,可以使文檔的層次結構更清晰、更有條理。(2)添加項目符號和編號前,先要將文字內容合理分段。(3)項目符號和編號可以互相轉換,也可以取消設置。4、適當巡視,解決學生在實踐中的問題,如項目符號和編號的合理選用。二、制作結束頁幻燈片1、組織學生解讀教材中結束頁幻燈片的分解樣例,了解封面幻燈片的組成要素:致謝、制作者、制作時間等。2、布置任務: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制作結束頁幻燈片,幻燈片必須包含必備要素。三、保存演示文稿讓學生及時保存制作的所有幻燈片,提醒保存位置和文件命名。四、課堂小結和學生一起梳理本課設計的技術操作要點:添加項目符號和標號。幫助學生回顧總結學習中的收獲和遇到的問題。活動三 美化和放映演示文稿教學目標1能分析發現作品的不足。2能提出改進建議。3會修改文字的行距。4會設置幻燈片的背景。5會設置幻燈片的切換效果。6會放映幻燈片。7知道電子演示文稿的優勢。教學重點1美化演示文稿:修改文字的行距和設置幻燈片的背景。2設置幻燈片的切換效果并放映幻燈片。教學難點能找出作品不足,并提出改進建議。教學準備1、教學資源:一些使用PowerPoint制作的作品范例。2、機器裝備:已安裝MicrosoftOfficePowerPoint2003。教學過程安排第一課時一、引入新課展示各組學生的作品,播放使用PowerPoint制作的作品范例,進行比較。二、找出不足提出改進建議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找出本組作品中的不足之處,提出改進建議,填寫教材的學習單。培養取長補短的品質。三、美化演示文稿1、演示操作:修改文字的行距,提示學生操作中注意:(1)行距大小值既可以通過右側箭頭調整也可以通過輸入數值進行調整。(2)行距數值的大小可以精確到小數點后2位。讓學生根據實際需要,修改本組幻燈片中的文字行距。2、演示操作:設置幻燈片的背景,提示學生操作中注意:(1)設置背景中的“填充效果”中包含漸變、紋理、圖片和圖片四個選項,與Word軟件相似。(2)背景色與文字顏色、圖片顏色,需要合理設置,一般遵循“淺底深字、深底淺字”的原則。讓學生根據實際需要,設置幻燈片的背景。第二課時一、設置幻燈片的放映效果1、引出任務:上節課中大家都完成了本組的幻燈片的美化,但是該如何放映它們呢?怎樣的放映效果才能使故事場景的出現達到最佳的效果?播放使用PowerPoint制作的幾個作品范例,發現合理增設幻燈片切換效果能使幻燈片放映增色。2、布置任務: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設置幻燈片的切換效果。3、開始操作前,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教材,可以學著做:設置幻燈片的切換效果。提示學生在操作中要注意:(1)幻燈片切換中,“修改切換效果”和“換片方式”的不同。(2)若要幻燈片無人操作自動切換時,需要設置“換片方式”為“每隔、、、、、、”時間。4、適當巡視,解決學生在實踐中的問題,如未應用于所有幻燈片、每張幻燈片都采用不同的切換效果。二、放映幻燈片,向全班展示并配以演講1、請學生分組向全班展示本組制作的電子演示文稿,并演講。2、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比較PowerPoint演示文稿與Word文檔的異同,填寫教材的學習單。三、課堂小結通過本活動,我們可以更為深切地體會到電子演示文稿的優勢,明白圖文并茂的電子演示文稿可以使得演講更為生動,也更吸引觀眾,幫助觀眾更好地了解演講的內容。第二單元:袋鼠與圍欄——制作有聲音和動畫效果的電子演示文稿活動一 確定內容并規劃演示文稿教學目標1學會根據需求確定作品主題及內容。2了解有聲音和動畫效果的電子演示文稿的組成。3能夠初步設計幻燈片的布局。4感受到有聲音和動畫效果的電子演示文稿帶來的美感,激發主動學習的興趣。教學重點有聲音和動畫效果的電子演示文稿的組成。教學難點幻燈片布局的初步設計。教學準備1、教學資源:光盤——電子演示文稿樣例《農民與老鼠》。2、機器裝備:已安裝MicrosoftOfficePowerPoint2003。教學過程安排第一課時一、明確任務1、引導學生閱讀漫畫故事。提示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要從不同角度才能較全面地認清事物。2、組織學生小組交流,得出漫畫故事的寓意,并選擇部分學生發言,填寫教材的學習單。3、回顧第一單元的電子演示文稿的特點,提出本單元的任務:根據漫畫故事的寓意,另編一則小故事,并制作成有聲音和動畫效果的電子演示文稿,向全班展示,并講解。二、故事編寫1、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根據漫畫故事的寓意,另外編寫一則小故事,填寫教材的學習單。2、選擇1個小組講述他們編寫的故事。通過漫畫故事的編寫,確定小組作品的主題和內容,并引領學生進一步體會漫畫故事的寓意。三、作品欣賞場景劃分1、展示演示文稿《農民與老鼠》,組織學生小組交流,尋找該演示文稿的內容和采用的效果,填寫教材的學習單。2、出示《農民與老鼠》的第一頁幻燈片,引導學生說出該幻燈片的主要內容、需要的素材和作用。3、將《農民與老鼠》的第二到第七張幻燈片分別分配給各個小組,組織學生參考書本P42樣例,分析分配到的幻燈片的主要內容、需要的素材和作用。4、和學生一起整合各個小組的分析結果,呈現出《農民與老鼠》所有場景的主要內容、需要素材和作用。四、課堂小結和學生一起梳理一個有聲音和動畫效果的電子演示文稿所涉及的內容,并讓學生回家思考所編故事的場景。第二課時一、場景劃分內容安排1、出示上節課整理出的《農民與老鼠》各幻燈片的場景劃分和內容安排,組織學生小組交流,討論自己小組需要制作的幻燈片和需要搜集的素材,填寫教材的學習單。2、選擇1各小組展示他們的場景劃分和內容安排。二、幻燈片布局設計1、出示《農民與老鼠》的第一頁幻燈片,組織學生分析該幻燈片的布局情況及使用的效果。2、根據學生分析的布局情況,教師同步繪制出布局草圖。3、布置任務:根據剛才填寫的學習單,小組交流,設計每一頁幻燈片的布局,考慮準備設置的效果,填寫教材的學習單。4、選擇1個小組,展示他們的布局情況。組織學生討論他們布局的優缺點。5、組織學生進一步完善小組的幻燈片布局。6、組織學生思考,制作演示文稿之前,設計每一頁幻燈片布局的意義。三、課堂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完成了每一頁幻燈片的布局設計,并了解了布局的意義。當然,在后面的制作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我們的布局和效果。活動二 明確任務并準備素材教學目標1知道使用數碼相機或掃描儀輸入圖片信息的方法。2學會使用兩種方式網上下載聲音素材。3知道PowerPoint中可插入圖片、聲音文件的幾種格式。4學會使用錄音機錄制聲音。5培養使用文件夾進行資料分類的習慣。6培養行動前先制訂計劃的習慣。教學重點圖片素材和聲音素材的獲取。教學難點學會使用錄音機錄制聲音。教學準備1、教學設備:數碼相機、掃描儀、聲卡、話筒、耳機。2、機器裝備:已安裝MicrosoftOfficePowerPoint2003、迷你迅雷。教學過程安排第一課時一、明確任務1、根據小組確定的內容和規劃的演示文稿,組織小組討論,完成分工計劃表。2、提出本節課的內容:為演示文稿準備所需的素材(圖片素材和聲音素材)。二、準備文件夾1、讓學生思考:在準備圖片和聲音素材前,我們需要做什么準備工作。2、讓學生建立相應的文件夾,用以分類存放搜集的素材。三、準備圖片素材1、故事不同,需要的圖片素材也不同,搜集的途徑也有所不同。組織學生思考獲取圖片素材的幾種途徑。(1)網上搜集圖片:讓學生演示網上搜索下載圖片。(2)剪貼畫庫的使用:組織學生回顧Word中剪貼畫庫的使用,引導學生嘗試在PowerPoint中使用剪貼畫庫中的圖片。(3)利用“畫圖”程序自繪圖片。(4)使用數碼相機獲取圖片素材。①組織“有經驗”的學生說說自己使用數碼相機獲取圖片素材的經歷。②教師演示使用數碼相機獲取圖片素材的過程。③組織學生思考與交流:與傳統相機相比,數碼相機的優勢。(5)使用掃描儀獲取圖片素材:教師播放一段視頻,來展示掃描儀獲取圖片的全過程。2、組織學生思考交流:常見的圖片文件格式有哪些。3、講解和歸納PowerPoint中常見的幾種圖片文件的格式。4、組織學生思考交流:我們應該準備怎樣的圖片素材。5、組織學生搜集圖片素材,填寫教材學習單。四、課堂小結引導學生總結學習的知識:圖片素材搜集的幾種途徑,PowerPoint中常見圖片文件的格式等。五、布置課后作業:根據故事需要,使用數碼相機搜集合適的圖片素材。第二課時一、引入新課1、展示《農夫與老鼠》的演示文稿,請學生關注其中的背景音樂、配音,以及它們與演示文稿的契合性。2、讓學生思考自己的演示文稿需要什么樣的背景音樂。3、明確任務:為自己的演示文稿準備背景音樂。二、背景音樂的搜索1、讓學生回顧圖片素材的網上搜索方法,參考書本P47,嘗試搜索合適的背景音樂。2、讓學生談談搜索到的界面情況、搜索的過程和技巧,提醒學生“試聽”的運用。三、背景音樂的下載1、讓學生參考書本P49,嘗試下載自己的背景音樂。2、計算機只有安裝了下載軟件,才能使用該軟件下載聲音等素材。組織學生和他人分享自己知道的下載軟件。3、組織學生邊思考邊嘗試:如果沒有安裝任何下載軟件,該如何下載聲音素材。(提示:使用右鍵)4、讓學生比較前后兩次下載(使用迷你迅雷下載和使用“目標另存為”下載)的情況,談談下載軟件的優勢。5、歸納下載網上素材的方法,以及下載軟件的優勢。四、音樂文件的格式1、講授常見的聲音文件格式,羅列PowerPoint中可以插入的幾種聲音文件格式。2、讓小組交流,確定最終需要的背景音樂,填寫教材的學習單。(提醒學生最終確定的背景音樂的格式)。五、課堂小結1、引導學生小結本課學習的內容:(1)背景音樂搜索下載的方法。(2)PowerPoint中可以插入的幾種聲音文件格式。2、組織學生交流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第三課時一、引入新課1、展示《農夫與老鼠》的演示文稿,關注配音與畫面的契合性。2、明確任務:為自己的演示文稿準備合適的配音。二、確定對白內容1、組織學生小組交流每一張幻燈片的對白內容,并根據之前活動的分工計劃表,明確自己的對白內容。2、選擇一個小組,展示他們的對白。3、組織學生完善自己的對白。三、錄制配音1、介紹錄制配音的軟件:Windows系統自帶的“錄音機”程序。教師演示打開錄音機程序。2、讓學生打開錄音機程序,和學生一起觀察它的工作界面。3、教師演示錄音機程序錄音的方法。組織學生嘗試錄制自己承擔的幻燈片的配音。4、展示某個學生的錄音,讓大家討論該錄音的效果如何,該如何改進。5、組織學生交流:你錄制的過程中遇到哪些問題?如中途念錯、效果不滿意。6、歸納錄制過程中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法,以及需要關注的細節,如語音語調等。7、組織學生正式錄制自己的配音,并保存,填寫教材的學習單。提醒:保存的文件類型默認為wav格式。四、知識拓展1、讓學生思考:在剛才的錄制配音過程中,我們借助了哪些計算機的軟硬件。它們怎樣協同工作,才完成了聲音的錄制。2、教師歸納:要將生活中的聲音信息輸入到計算機或者播放到計算機中存儲的聲音,需要借助于話筒、耳機、聲卡和聲音處理軟件。聲音信息通過話筒進入計算機,經過聲卡轉換成計算機能夠處理的數字形式,由聲音處理軟件“錄音機”進行存儲和處理,然后通過耳機或揚聲器等播放出來。3、展示并介紹計算機硬件:聲卡、話筒、耳機。4、讓學生觀察計算機上耳機插孔、話筒插孔。提醒:插孔旁的小圖案。5、對比聲卡上的插口,讓學生思考:你能想到什么?五、課堂小結1、引導學生小結本課學習的內容:使用錄音機錄制配音和聲音信息的輸入和輸出。2、組織學生交流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活動三 制作演示文稿教學目標1會給幻燈片中的對象設置動畫效果。2會使用一種方法將幻燈片傳送給同伴。3會通過復制粘貼的方式整合同伴的幻燈片。4會根據故事情節調整幻燈片的順序,刪除多余幻燈片。5掌握幻燈片切換效果的設置。教學重點1會給幻燈片中的對象設置動畫效果。2會根據故事情節拼合同伴的幻燈片。教學難點會根據故事情節拼合同伴的幻燈片。教學準備1、機器裝備:計算機聯網,已安裝MicrosoftOfficePowerPoint2003,QQ。教學過程安排建議第一課時一、引入新課經過之前的布局設計、小組分工、素材準備,我們制作演示文稿的前期準備工作基本完成,可以正式進入演示文稿的制作階段,小組分工制作我們的作品。二、運用素材1、請學生根據小組分工和設計的布局,為自己負責的幻燈片插入合適的圖片和文字素材,填寫教材的學習單。2、選擇某個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讓該學生講講其對素材的調整和修飾情況,以及調整和修飾的理由。3、讓學生完善自己的作品,進一步調整和修飾每一個素材。三、設置自定義動畫1、讓學生參考書本P54~P56的圖文步驟,自主探索,嘗試為自己幻燈片的對象設置動畫效果。2、讓探索失敗的學生談談自己遇到的困惑、難題。讓探索成功的學生進行解惑,并演示操作過程,談談探索經驗。教師歸納小結。3、讓學生進一步設置對象的動畫效果,嘗試比較不同速度的設置效果,思考選定某一速度的理由。引導學生有目的地選擇速度。4、參考書本P56,讓學生進一步探索:如何修改不滿意的動畫效果。5、選擇一名學生演示動畫效果的更改步驟。6、教師歸納:PowerPoint中提供了進入、強調、退出、動作路徑四種動畫效果,可以為每一個對象設置動畫效果。讓學生對同一對象更改動畫效果,分別嘗試這四種動畫效果,談談它們各自的特點。7、設置完動畫效果的對象的左上角會出現數字編號,表明該對象的出場順序,讓學生邊操作邊思考各對象出場順序的改變。8、講解改變各對象出場順序的操作方法。9、根據需要,讓學生調整各個對象的出場順序和速度,填寫教材的學習單。四、保存演示文稿為了以后和小組同伴共享自己的幻燈片時,不出現重名現象,讓小組討論,規定小組成員演示文稿的命名規則。五、課堂小結PowerPoint中提供了四種動畫效果并且可以為幻燈片的每一個對象設置不同的動畫效果。有了動畫效果的設置,我們的演示文稿變得更加生動。第二課時一、引入新課完成了各自的演示文稿,接下來我們需要將小組成員的演示文稿拼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完整的演示文稿作品。二、組內演示文稿傳送1、讓學生討論傳遞資料的方法。2、教師總結傳遞資料的方法:(1)網上鄰居共享資料。(2)使用QQ發送文件。(3)使用優盤或移動硬盤復制文件。(4)使用電子郵件發送文件。3、組織小組討論,選擇一種方式,傳遞同伴的演示文稿作品,填寫教材的學習單。三、拼合同伴演示文稿1、根據書本的步驟,演示拼合同伴作品的步驟。2、讓學生思考:除了教師演示的方法外,復制和粘貼其他同伴的幻燈片還可以用什么辦法?3、讓學生拼合小組各同伴的幻燈片,并以故事名保存。提醒:多余幻燈片的刪除,可參考書本P59。四、調整幻燈片順序1、講解調整幻燈片順序的方法。2、讓學生嘗試使用下面兩種方法調整幻燈片順序,填寫教材的學習單。(1)在左側幻燈片列表中拖曳幻燈片到合適位置。(2)使用“剪切”、“粘貼”命令。四、幻燈片切換效果1、講解設置幻燈片切換效果的方法。2、讓學生設置幻燈片切換效果,填寫教材的學習單。五、課堂小結1、引導學生小結本課學習的內容:資料的傳遞,多個演示文稿的拼合,幻燈片切換效果設置。2、組織學生交流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活動四 美化作品并演示教學目標1能分析發現作品的不足,并能提出改進意見。2能夠根據需要,為演示文稿中的幻燈片設置模板。3學會在演示文稿中插入聲音文件。4學會在演示文稿中插入超級鏈接。教學重點完成一份有聲音和動畫效果的演示文稿作品。教學難點能分析發現作品的不足,并能提出改進意見。教學準備1、教學資源:PowerPoint作品范例。2、機器裝備:已安裝MicrosoftOfficePowerPoint2003。教學過程安排第一課時一、引入新課1、展示作品范例,組織學生比較自己作品與范例作品,找出自己作品中的不足之處,提出改進建議。2、完善美化自己的作品,為作品添加背景、配上聲音。二、幻燈片模板設置1、講述幻燈片模板設置的菜單命令,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嘗試為自己的演示文稿設置幻燈片模板。2、組織學生談談設置模板過程中的所得與困惑,并選擇1名學生進行演示。3、知識補充:模板右邊的下拉箭頭中可以設置將模板應用于選定幻燈片或所有幻燈片。4、讓學生為自己的演示文稿設置統一的模板。5、選擇1~2名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讓學生說說選擇該模板的理由。6、講述:模板是已經制作好的可供用戶選用的幻燈片樣式。不同的模板配有不同背景圖案、色彩以及文字格式。模板也可以由用戶制作,模板的文件擴展名為“pot”。7、讓學生根據故事情節和設計構想,選擇幻燈片模板,并調整圖片位置和文字格式。三、插入聲音1、講述:背景音樂一般貫穿整個演示文稿,而我們錄制的配音一般只涉及對應的幻燈片。插入聲音前,要思考該插入到哪張幻燈片。2、操作演示:在第一張幻燈片中插入背景音樂。設置播放方式:自動、在單擊時。3、讓學生為自己的演示文稿添加背景音樂和錄制好的配音,提醒學生要注意插入對應幻燈片。4、展示學生作品,讓學生找出它的不足。(1)背景音樂不夠長。(2)配音開始播放的時間不合適。5、針對“背景音樂不夠長”進行講解:設置背景音樂循環播放和隱藏“小喇叭”圖標。6、讓學生更正好自己背景音樂設置存在的不足。7、組織小組討論,尋找“配音開始播放的時間不合適”的原因,并給與提示:自定義動畫中聲音對象的播放順序。8、讓學生嘗試調整配音開始播放的時間。四、課堂小結1、引導學生小結本課學習的內容:幻燈片模板設置,聲音的插入。2、組織學生交流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第二課時一、引入新課展示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你還想知道更多的寓言故事嗎?引出任務:上網查找更多的寓言故事,在演示文稿中做相應鏈接。二、上網搜索寓言故事組織學生上網搜索寓言故事,填寫教材的學習單。三、制作鏈接到網頁的超級鏈接1、我們可以對文字、圖片或其它對象設置超級鏈接。演示制作超級鏈接的操作過程。2、讓學生設置超級鏈接,鏈接到搜索到的寓言故事網站。3、組織小組討論:如果要將已鏈接完成的網頁,換成其他寓言故事的網頁,該如何操作?4、選擇1名學生上臺演示。四、文檔內部超級鏈接1、演示操作:使用“動作按鈕”,制作超級鏈接,跳轉到第一張幻燈片。2、讓學生跳轉到第一張幻燈片的超級鏈接,填寫教材的學習單。3、組織小組討論:除了用動作按鈕制作跳轉的超級鏈接外,你還有什么方法?五、課堂小結1、引導學生小結本課學習的內容:制作鏈接到網頁的超級鏈接,文檔內部超級鏈接。2、組織學生交流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第三課時一、引入新課引出任務:通過小組的通力合作,我們完成了具有聲音和動畫效果的演示文稿,接下來我們將進行展示演講。二、展示演講評選最佳作品1、組織學生說說你心中的最佳作品。2、讓學生談談最佳作品的優點。3、歸納評價該作品的標準。三、作品完善組織學生,修改完善作品。培養修改完善作品的習慣。四、課堂小結教師小結:通過活動,同學們一定更為深切地體會到了電子演示文稿的優勢,了解了圖文并茂的電子演示文稿可以使得演講更為生動。四年級信息技術下冊教學計劃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本班共有學生 人,其中女生 人,少數民族 人。本班學生上信息課的興趣比較高,在上學期的學習基礎上,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計算機基礎性的操作技能,但是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高有低,掌握水平參差不齊,另外由于教學設備不足, 學生上機操作的機會得不到充分保證,可能會影響學生對知識、技能點掌握。二、教材內容本期教材使用貴州科技出版社教材,內容是全新的。教學內容為二個單元,7個活動。《陶罐和鐵罐—制作電子演示文稿》單元設置三個活動,其中第一個為選材和規劃,第二三個制作知識及美化知識。《袋鼠與圍欄—制作有聲音和動畫效果的電子演示文稿》單元設置四個活動。其中第一個確定內容并規劃,第二個為準備素材,第三個為制作,第四個為美化。三、教材分析本教材注意到將學生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結合到具體的學習活動之中,以促進創新精神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增強。本教材關注學生各年齡階段的心理特征和成長需要,注重學習過程中對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多角度的體驗和嘗試。本教材通過對多媒體軟件演示文稿Microsoft PowerPoint 的學習和使用,讓學生能夠通過多媒體電腦創造一個文字、聲音、圖畫、動畫為一體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更有效的學習各門功課。四、教學目的要求1、了解多媒體演示文稿Microsoft PowerPoint基礎知識。2、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了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3、初步學會用PowerPoint。能熟練掌握其中一些主要功能。4、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5、學會制作一個演示文稿Microsoft PowerPoint作品。五、重點難點教學重點1、收集圖片、聲音、視頻素材的方式方法教學。2、制作演示文稿Microsoft PowerPoint的方法教學。教學難點發動各小組的有效資源收集素材,選擇熟悉電腦的同學帶動本小組的PPT電子作品的制作。六、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1、教師可以針對性地設計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關注個體差異,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和支持。2、采用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保持課堂秩序,提供舒適學習空間,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培養良好學習氛圍。3、除了知識傳授,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實現全面發展。教 學 進 度 表周次 教 學 內 容 課時 備注第 一 周 開學報到 一個課時第 二 周 活動1 確定內容和規劃演示文稿(一) 一個課時第 三 周 活動1 確定內容和規劃演示文稿(二) 一個課時第 四 周 活動2 制作演示文稿(一) 一個課時第 五 周 活動2 制作演示文稿(二) 一個課時第 六 周 活動2 制作演示文稿(三) 一個課時第 七 周 活動2 制作演示文稿(四) 一個課時第 八 周 活動3 美化和放映演示文稿(一) 一個課時第 九 周 活動3 美化和放映演示文稿(二) 一個課時第 十 周 半期考試 一個課時教 學 進 度 表周次 教 學 內 容 課時 備注第 十 一 周 活動1 確定內容并規劃演示文稿(一) 一個課時第 十 二 周 活動1 確定內容并規劃演示文稿(二) 一個課時第 十 三 周 活動2 明確任務并準備素材(一) 一個課時第 十 四 周 活動2 明確任務并準備素材(二) 一個課時第 十 五 周 活動2 明確任務并準備素材(三) 一個課時第 十 六 周 活動3 制作演示文稿(一) 一個課時第 十 七 周 活動3 制作演示文稿(二) 一個課時第 十 八 周 活動4 美化作品并演示(一) 一個課時第 十 九 周 活動4 美化作品并演示(二) 一個課時第 二 十 周 活動4 美化作品并演示(三) 一個課時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四年級信息技 術下冊教 案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內容結構第一單元:陶罐和鐵罐——制作電子演示文稿活動一 確定內容并規劃演示文稿第一課時第二課時活動二 制作演示文稿第一課時第二課時第三課時第四課時活動三 美化和放映演示文稿第一課時第二課時第二單元:袋鼠與圍欄——制作有聲音和動畫效果的電子演示文稿活動一 確定內容并規劃演示文稿第一課時第二課時活動二 明確任務并準備素材第一課時第二課時第三課時活動三 制作演示文稿第一時間第二課時活動四 美化作品并演示第一課時第二課時第三課時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陶罐和鐵罐——制作電子演示文稿活動一 確定內容并規劃演示文稿教學目標1、知道常見的展示故事的方式,初步了解電子演示文稿的優點。2、了解簡單電子演示文稿的基本組成。3、能夠圍繞主題確定作品內容及其表達方式,選擇合適的圖片素材。教學重點確定作品內容及其表達形式。教學難點簡單電子演示文稿的基本組成。教學準備1、教學資源:供學生賞析的各種故事表達形式,如電子文檔、黑板報、口頭演講視頻、“陶罐和鐵罐”的演示文稿示例,供學生制作所需的文字和圖片素材。2、機器裝備:已安裝 MicrosoftOfficePowerPoint2003。教學過程安排第一課時一、引入新課1、引導學生了解漫畫采用夸張、比喻、象征等手法,諷刺、批評或歌頌某些人和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為確定作品內容作鋪墊。2、請學生閱讀本單元前兩頁的漫畫故事,提醒學生思考故事的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寓意。3、組織學生分組交流漫畫故事的內容和寓意,并填寫教材的學習單。4、對學習單的內容進行點評,鼓勵學生得出正確的故事寓意。二、讓學生初步明確電子作品的內容1、播放一些故事作品,分別采用電子文檔、黑板報、口頭演講、演示文稿等表現形式呈現,讓學生了解生活中故事的各種表達方式。2、從故事內容的詳細性、傳播的便捷和規范性、表現形式的生動性等特點,進行小組交流,并填寫教材的學習單。3、播放的配套光盤中的電子演示文稿,讓學生觀看后交流感受,由此確定作品的最終表現形式。4、提出本單元的任務:使用演示文稿軟件展示“陶罐和鐵罐”這個故事和寓意。第二課時一、分析演示文稿,了解其組成1、組織學生分析電子演示文稿示例,了解它們的基本組成。2、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確定本小組電子作品中需要多少張幻燈片,以及其每張幻燈片的內容、需要的素材及其作用,填寫教材的學習單。3、巡視指導、提示學生:幻燈片要有封面和結束頁,要圖文并茂,背景要統一,不能缺少簡述、對話和寓意等故事要素。二、制定小組的制作計劃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1、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具體任務及分工,填寫教材的學習單。引導學生合理分工,齊心協力。2、組織學生根據故事演示需要,分析故事段落,寫出段落故事和人物對白,填寫教材的學習單。提示學生:演示文稿上的故事分段要合理,文字要簡潔明了,對話語氣要因人而宜。3、組織學生根據故事確定幻燈片張數,并搜集和整理文字和圖片素材,填寫教材的學習單。4、引導學生關注:封面必須有標題、演講人等組成要素,以及所有素材和作品必須合理存放。活動二 制作演示文稿教學目標1、熟悉演示文稿軟件 PowerPoint 的功能及其窗口組成。2、學會運行、退出 PowerPoint,會新建、保存和關閉演示文稿。3、掌握輸入文字、設置文字格式、拖曳文本框、添加圖片、調整圖片大小和疊放次序、添加新幻燈片、選擇合適的版式、添加文本框、設置文本框格式、繪制標注、添加項目符合和編號的技術操作。4、養成事先規劃的習慣。5、養成隨時保存演示文稿的習慣。教學重點1、演示文稿的建立、保存和關閉。2、制作演示文稿的相關技術操作。教學難點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演示文稿內容的確定和布局。教學準備1、教學資源:一些使用 PowerPoint 制作的作品范例,供學生制作所需的文字和圖片素材。2、機器裝備:已安裝 MicrosoftOfficePowerPoint2003。教學過程安排建議第一課時一、引入新課:初識 PowerPoint展示生活中的一些使用 PowerPoint 制作的作品范例,介紹PowerPoint 的基本功能。二、對比欣賞播放 2 個電子演示文稿作品,其中一個的內容和布局是凌亂沒有條理的,另一個是清晰有條理的,來引入本課,說明在制作電子演示文稿前,先明確幻燈片內容和布局的重要性。三、在紙上寫明封面幻燈片的內容和布局1、組織學生解讀教材中封面幻燈片的分解樣例,了解封面幻燈片的組成要素。2、讓學生進行小組交流,明確各組封面幻燈片的內容,并繪制出布局,填寫教材的學習單。四、啟動和體驗 PowerPoint1 、 講 解 并 演 示 一 種 啟 動 PowerPoint 的 方 法 , 并 提 示PowerPoint 會自動新建一個只帶一張幻燈片的演示文稿。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2、讓學生觀察打開的 PowerPoint 窗口,提示與已學習的文字處理軟件 Word 進行比較,熟悉 PowerPoint 演示文稿制作軟件的界面,閱讀教材的知識園地,初步了解菜單、各工具欄、任務面板提供的作用和功能。3、讓學生自行探究:若 PowerPoint 窗口中沒有出現工具欄,該如何顯示工具欄;如果常用工具欄和格式工具欄在一行顯示,使得某些工具按鈕被隱藏了,該如何分兩行顯示。4、告訴學生關閉、啟動 PowerPoint 的方法有多種,讓學生自行嘗試關閉 PowerPoint 的方法及其他啟動 PowerPoint 的方法。五、課堂小結和學生一起梳理本課的學習內容:1、做任何事前需先規劃。2、PowerPoint 的用途和功能。3、PowerPoint 的啟動和退出方法。4、PowerPoint 的窗口組成。第二課時一、制作封面幻燈片1、布置任務:讓學生按照規劃好的內容和布局,在規定的時間內制作封面幻燈片。2、開始操作前,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教材,可以學著做:輸入文字、設置文字格式、拖曳文本框、添加圖片、調整圖片大小和疊放次序。提示學生在操作中要注意:必須遵循“先選定、后操作”的原則;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調整圖片大小時,注意不要拖曳四邊中點的控制點,以免圖片變形,盡量拖曳四角的控制點,放大或縮小圖片,并不改變圖片形狀。3、適當巡視,解決學生在實踐中的問題,如在 PowerPoint 中只能在文本框中輸入文字、文字的復制等操作可以借鑒 Word 操作。二、保存演示文稿1、演示并講解 PowerPoint 演示文稿的一種保存方法,如通過單擊菜單欄中的“文件”/“保存”命令;演示過程中注意提示學生:(1)PowerPoint 文件的擴展名是 ppt。(2)注意文件名和保存路徑的選擇。(3)新建的 PowerPoint 演示文稿在第一次保存時會彈出“另存為”對話框,以后保存時就會直接保存,不再彈出對話框。2、讓學生保存剛才制作的封面幻燈片,并鼓勵學生嘗試其他的保存方法。3、提醒學生注意隨時保存文檔,避免突發情況引起信息丟失,使勞動成果付諸東流。三、課堂小結和學生一起梳理本課設計的一些技術操作要點:輸入文字、設置文字格式、拖曳文本框、添加圖片、調整圖片大小和疊放位置。第三課時一、制作正文內容幻燈片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1、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明確正文各幻燈片上的對白、圖片的內容和圖片的位置,及其布局,填寫教材的學習單。2、布置任務:讓學生按照規劃好的內容和布局,在規定的時間內制作正文內容幻燈片。3、開始操作前,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教材,可以學著做:添加新幻燈片、選擇合適的幻燈片版式、添加文本框以便輸入文字、設置文本框格式、繪制標注輸入對白文字。4、提示學生在操作中要注意:(1)文本框有橫排和豎排之分,豎排文本框中的文字排列方式是古文的排列法,從右到左,從上到下。(2)要用鼠標拖曳出一個文本框。(3)文字可以輸入也可以復制。(4)文本框的填充色和文字顏色要對比明顯。5、適當巡視,解決學生在實踐中的問題,如:橫排和豎排文本框區別和合理選用、文本框背景顏色與文字顏色的合理選用。二、保存演示文稿讓學生及時保存制作的正文幻燈片,提醒保存位置和文件命名。讓學生養成隨時保存學習成果的好習慣。三、課堂小結和學生一起梳理本課設計的一些技術操作要點:添加新幻燈片、選擇合適的幻燈片版式、添加文本框、設置文本框格式、繪制標注。幫助學生回顧總結學習中的收獲和遇到的問題。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第四課時一、制作寓意內容幻燈片1、組織學生交流,明確幻燈片的標題和體會文字內容。2、布置任務:讓學生按照規劃好的內容和布局,在規定的時間內制作寓意內容幻燈片。3、開始操作前,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教材,可以學著做:添加項目符號和標號。4、提示學生在操作中要注意:(1)合理使用項目符號和編號,可以使文檔的層次結構更清晰、更有條理。(2)添加項目符號和編號前,先要將文字內容合理分段。(3)項目符號和編號可以互相轉換,也可以取消設置。4、適當巡視,解決學生在實踐中的問題,如項目符號和編號的合理選用。二、制作結束頁幻燈片1、組織學生解讀教材中結束頁幻燈片的分解樣例,了解封面幻燈片的組成要素:致謝、制作者、制作時間等。2、布置任務: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制作結束頁幻燈片,幻燈片必須包含必備要素。三、保存演示文稿讓學生及時保存制作的所有幻燈片,提醒保存位置和文件命名。四、課堂小結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和學生一起梳理本課設計的技術操作要點:添加項目符號和標號。幫助學生回顧總結學習中的收獲和遇到的問題。活動三 美化和放映演示文稿教學目標1 能分析發現作品的不足。2 能提出改進建議。3 會修改文字的行距。4 會設置幻燈片的背景。5 會設置幻燈片的切換效果。6 會放映幻燈片。7 知道電子演示文稿的優勢。教學重點1 美化演示文稿:修改文字的行距和設置幻燈片的背景。2 設置幻燈片的切換效果并放映幻燈片。教學難點能找出作品不足,并提出改進建議。教學準備1、教學資源:一些使用 PowerPoint 制作的作品范例。2、機器裝備:已安裝 MicrosoftOfficePowerPoint2003。教學過程安排第一課時一、引入新課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展示各組學生的作品,播放使用 PowerPoint 制作的作品范例,進行比較。二、找出不足提出改進建議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找出本組作品中的不足之處,提出改進建議,填寫教材的學習單。培養取長補短的品質。三、美化演示文稿1、演示操作:修改文字的行距,提示學生操作中注意:(1)行距大小值既可以通過右側箭頭調整也可以通過輸入數值進行調整。(2)行距數值的大小可以精確到小數點后 2 位。讓學生根據實際需要,修改本組幻燈片中的文字行距。2、演示操作:設置幻燈片的背景,提示學生操作中注意:(1)設置背景中的“填充效果”中包含漸變、紋理、圖片和圖片四個選項,與 Word 軟件相似。(2)背景色與文字顏色、圖片顏色,需要合理設置,一般遵循“淺底深字、深底淺字”的原則。讓學生根據實際需要,設置幻燈片的背景。第二課時一、設置幻燈片的放映效果1、引出任務:上節課中大家都完成了本組的幻燈片的美化,但是該如何放映它們呢?怎樣的放映效果才能使故事場景的出現達到最佳的效果?播放使用 PowerPoint 制作的幾個作品范例,發現合理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增設幻燈片切換效果能使幻燈片放映增色。2、布置任務: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設置幻燈片的切換效果。3、開始操作前,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教材,可以學著做:設置幻燈片的切換效果。提示學生在操作中要注意:(1)幻燈片切換中,“修改切換效果”和“換片方式”的不同。(2)若要幻燈片無人操作自動切換時,需要設置“換片方式”為“每隔、、、、、、”時間。4、適當巡視,解決學生在實踐中的問題,如未應用于所有幻燈片、每張幻燈片都采用不同的切換效果。二、放映幻燈片,向全班展示并配以演講1、請學生分組向全班展示本組制作的電子演示文稿,并演講。2、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比較 PowerPoint 演示文稿與 Word 文檔的異同,填寫教材的學習單。三、課堂小結通過本活動,我們可以更為深切地體會到電子演示文稿的優勢,明白圖文并茂的電子演示文稿可以使得演講更為生動,也更吸引觀眾,幫助觀眾更好地了解演講的內容。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袋鼠與圍欄——制作有聲音和動畫效果的電子演示文稿活動一 確定內容并規劃演示文稿教學目標1 學會根據需求確定作品主題及內容。2 了解有聲音和動畫效果的電子演示文稿的組成。3 能夠初步設計幻燈片的布局。4 感受到有聲音和動畫效果的電子演示文稿帶來的美感,激發主動學習的興趣。教學重點有聲音和動畫效果的電子演示文稿的組成。教學難點幻燈片布局的初步設計。教學準備1、教學資源:光盤——電子演示文稿樣例《農民與老鼠》。2、機器裝備:已安裝 MicrosoftOfficePowerPoint2003。教學過程安排第一課時一、明確任務1、引導學生閱讀漫畫故事。提示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要從不同角度才能較全面地認清事物。2、組織學生小組交流,得出漫畫故事的寓意,并選擇部分學生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發言,填寫教材的學習單。3、回顧第一單元的電子演示文稿的特點,提出本單元的任務:根據漫畫故事的寓意,另編一則小故事,并制作成有聲音和動畫效果的電子演示文稿,向全班展示,并講解。二、故事編寫1、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根據漫畫故事的寓意,另外編寫一則小故事,填寫教材的學習單。2、選擇 1 個小組講述他們編寫的故事。通過漫畫故事的編寫,確定小組作品的主題和內容,并引領學生進一步體會漫畫故事的寓意。三、作品欣賞場景劃分1、展示演示文稿《農民與老鼠》,組織學生小組交流,尋找該演示文稿的內容和采用的效果,填寫教材的學習單。2、出示《農民與老鼠》的第一頁幻燈片,引導學生說出該幻燈片的主要內容、需要的素材和作用。3、將《農民與老鼠》的第二到第七張幻燈片分別分配給各個小組,組織學生參考書本 P42 樣例,分析分配到的幻燈片的主要內容、需要的素材和作用。4、和學生一起整合各個小組的分析結果,呈現出《農民與老鼠》所有場景的主要內容、需要素材和作用。四、課堂小結和學生一起梳理一個有聲音和動畫效果的電子演示文稿所涉及的內容,并讓學生回家思考所編故事的場景。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第二課時一、場景劃分內容安排1、出示上節課整理出的《農民與老鼠》各幻燈片的場景劃分和內容安排,組織學生小組交流,討論自己小組需要制作的幻燈片和需要搜集的素材,填寫教材的學習單。2、選擇 1 各小組展示他們的場景劃分和內容安排。二、幻燈片布局設計1、出示《農民與老鼠》的第一頁幻燈片,組織學生分析該幻燈片的布局情況及使用的效果。2、根據學生分析的布局情況,教師同步繪制出布局草圖。3、布置任務:根據剛才填寫的學習單,小組交流,設計每一頁幻燈片的布局,考慮準備設置的效果,填寫教材的學習單。4、選擇 1 個小組,展示他們的布局情況。組織學生討論他們布局的優缺點。5、組織學生進一步完善小組的幻燈片布局。6、組織學生思考,制作演示文稿之前,設計每一頁幻燈片布局的意義。三、課堂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完成了每一頁幻燈片的布局設計,并了解了布局的意義。當然,在后面的制作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我們的布局和效果。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活動二 明確任務并準備素材教學目標1 知道使用數碼相機或掃描儀輸入圖片信息的方法。2 學會使用兩種方式網上下載聲音素材。3 知道 PowerPoint 中可插入圖片、聲音文件的幾種格式。4 學會使用錄音機錄制聲音。5 培養使用文件夾進行資料分類的習慣。6 培養行動前先制訂計劃的習慣。教學重點圖片素材和聲音素材的獲取。教學難點學會使用錄音機錄制聲音。教學準備1、教學設備:數碼相機、掃描儀、聲卡、話筒、耳機。2、機器裝備:已安裝 MicrosoftOfficePowerPoint2003、迷你迅雷。教學過程安排第一課時一、明確任務1、根據小組確定的內容和規劃的演示文稿,組織小組討論,完成分工計劃表。2、提出本節課的內容:為演示文稿準備所需的素材(圖片素材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和聲音素材)。二、準備文件夾1、讓學生思考:在準備圖片和聲音素材前,我們需要做什么準備工作。2、讓學生建立相應的文件夾,用以分類存放搜集的素材。三、準備圖片素材1、故事不同,需要的圖片素材也不同,搜集的途徑也有所不同。組織學生思考獲取圖片素材的幾種途徑。(1)網上搜集圖片:讓學生演示網上搜索下載圖片。(2)剪貼畫庫的使用:組織學生回顧 Word 中剪貼畫庫的使用,引導學生嘗試在 PowerPoint 中使用剪貼畫庫中的圖片。(3)利用“畫圖”程序自繪圖片。(4)使用數碼相機獲取圖片素材。①組織“有經驗”的學生說說自己使用數碼相機獲取圖片素材的經歷。②教師演示使用數碼相機獲取圖片素材的過程。③組織學生思考與交流:與傳統相機相比,數碼相機的優勢。(5)使用掃描儀獲取圖片素材:教師播放一段視頻,來展示掃描儀獲取圖片的全過程。2、組織學生思考交流:常見的圖片文件格式有哪些。3、講解和歸納 PowerPoint 中常見的幾種圖片文件的格式。4、組織學生思考交流:我們應該準備怎樣的圖片素材。5、組織學生搜集圖片素材,填寫教材學習單。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四、課堂小結引 導 學 生 總 結 學 習 的 知 識 : 圖 片 素 材 搜 集 的 幾 種 途 徑 ,PowerPoint 中常見圖片文件的格式等。五、布置課后作業:根據故事需要,使用數碼相機搜集合適的圖片素材。第二課時一、引入新課1、展示《農夫與老鼠》的演示文稿,請學生關注其中的背景音樂、配音,以及它們與演示文稿的契合性。2、讓學生思考自己的演示文稿需要什么樣的背景音樂。3、明確任務:為自己的演示文稿準備背景音樂。二、背景音樂的搜索1、讓學生回顧圖片素材的網上搜索方法,參考書本 P47,嘗試搜索合適的背景音樂。2、讓學生談談搜索到的界面情況、搜索的過程和技巧,提醒學生“試聽”的運用。三、背景音樂的下載1、讓學生參考書本 P49,嘗試下載自己的背景音樂。2、計算機只有安裝了下載軟件,才能使用該軟件下載聲音等素材。組織學生和他人分享自己知道的下載軟件。3、組織學生邊思考邊嘗試:如果沒有安裝任何下載軟件,該如何下載聲音素材。(提示:使用右鍵)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4、讓學生比較前后兩次下載(使用迷你迅雷下載和使用“目標另存為”下載)的情況,談談下載軟件的優勢。5、歸納下載網上素材的方法,以及下載軟件的優勢。四、音樂文件的格式1、講授常見的聲音文件格式,羅列 PowerPoint 中可以插入的幾種聲音文件格式。2、讓小組交流,確定最終需要的背景音樂,填寫教材的學習單。(提醒學生最終確定的背景音樂的格式)。五、課堂小結1、引導學生小結本課學習的內容:(1)背景音樂搜索下載的方法。(2)PowerPoint 中可以插入的幾種聲音文件格式。2、組織學生交流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第三課時一、引入新課1、展示《農夫與老鼠》的演示文稿,關注配音與畫面的契合性。2、明確任務:為自己的演示文稿準備合適的配音。二、確定對白內容1、組織學生小組交流每一張幻燈片的對白內容,并根據之前活動的分工計劃表,明確自己的對白內容。2、選擇一個小組,展示他們的對白。3、組織學生完善自己的對白。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三、錄制配音1、介紹錄制配音的軟件:Windows 系統自帶的“錄音機”程序。教師演示打開錄音機程序。2、讓學生打開錄音機程序,和學生一起觀察它的工作界面。3、教師演示錄音機程序錄音的方法。組織學生嘗試錄制自己承擔的幻燈片的配音。4、展示某個學生的錄音,讓大家討論該錄音的效果如何,該如何改進。5、組織學生交流:你錄制的過程中遇到哪些問題?如中途念錯、效果不滿意。6、歸納錄制過程中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法,以及需要關注的細節,如語音語調等。7、組織學生正式錄制自己的配音,并保存,填寫教材的學習單。提醒:保存的文件類型默認為 wav 格式。四、知識拓展1、讓學生思考:在剛才的錄制配音過程中,我們借助了哪些計算機的軟硬件。它們怎樣協同工作,才完成了聲音的錄制。2、教師歸納:要將生活中的聲音信息輸入到計算機或者播放到計算機中存儲的聲音,需要借助于話筒、耳機、聲卡和聲音處理軟件。聲音信息通過話筒進入計算機,經過聲卡轉換成計算機能夠處理的數字形式,由聲音處理軟件“錄音機”進行存儲和處理,然后通過耳機或揚聲器等播放出來。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3、展示并介紹計算機硬件:聲卡、話筒、耳機。4、讓學生觀察計算機上耳機插孔、話筒插孔。提醒:插孔旁的小圖案。5、對比聲卡上的插口,讓學生思考:你能想到什么?五、課堂小結1、引導學生小結本課學習的內容:使用錄音機錄制配音和聲音信息的輸入和輸出。2、組織學生交流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活動三 制作演示文稿教學目標1 會給幻燈片中的對象設置動畫效果。2 會使用一種方法將幻燈片傳送給同伴。3 會通過復制粘貼的方式整合同伴的幻燈片。4 會根據故事情節調整幻燈片的順序,刪除多余幻燈片。5 掌握幻燈片切換效果的設置。教學重點1 會給幻燈片中的對象設置動畫效果。2 會根據故事情節拼合同伴的幻燈片。教學難點會根據故事情節拼合同伴的幻燈片。教學準備1 、 機 器 裝 備 : 計 算 機 聯 網 , 已 安 裝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MicrosoftOfficePowerPoint2003,QQ。教學過程安排建議第一課時一、引入新課經過之前的布局設計、小組分工、素材準備,我們制作演示文稿的前期準備工作基本完成,可以正式進入演示文稿的制作階段,小組分工制作我們的作品。二、運用素材1、請學生根據小組分工和設計的布局,為自己負責的幻燈片插入合適的圖片和文字素材,填寫教材的學習單。2、選擇某個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讓該學生講講其對素材的調整和修飾情況,以及調整和修飾的理由。3、讓學生完善自己的作品,進一步調整和修飾每一個素材。三、設置自定義動畫1、讓學生參考書本 P54~P56 的圖文步驟,自主探索,嘗試為自己幻燈片的對象設置動畫效果。2、讓探索失敗的學生談談自己遇到的困惑、難題。讓探索成功的學生進行解惑,并演示操作過程,談談探索經驗。教師歸納小結。3、讓學生進一步設置對象的動畫效果,嘗試比較不同速度的設置效果,思考選定某一速度的理由。引導學生有目的地選擇速度。4、參考書本 P56,讓學生進一步探索:如何修改不滿意的動畫效果。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5、選擇一名學生演示動畫效果的更改步驟。6、教師歸納:PowerPoint 中提供了進入、強調、退出、動作路徑四種動畫效果,可以為每一個對象設置動畫效果。讓學生對同一對象更改動畫效果,分別嘗試這四種動畫效果,談談它們各自的特點。7、設置完動畫效果的對象的左上角會出現數字編號,表明該對象的出場順序,讓學生邊操作邊思考各對象出場順序的改變。8、講解改變各對象出場順序的操作方法。9、根據需要,讓學生調整各個對象的出場順序和速度,填寫教材的學習單。四、保存演示文稿為了以后和小組同伴共享自己的幻燈片時,不出現重名現象,讓小組討論,規定小組成員演示文稿的命名規則。五、課堂小結PowerPoint 中提供了四種動畫效果并且可以為幻燈片的每一個對象設置不同的動畫效果。有了動畫效果的設置,我們的演示文稿變得更加生動。第二課時一、引入新課完成了各自的演示文稿,接下來我們需要將小組成員的演示文稿拼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完整的演示文稿作品。二、組內演示文稿傳送1、讓學生討論傳遞資料的方法。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2、教師總結傳遞資料的方法:(1)網上鄰居共享資料。(2)使用 QQ 發送文件。(3)使用優盤或移動硬盤復制文件。(4)使用電子郵件發送文件。3、組織小組討論,選擇一種方式,傳遞同伴的演示文稿作品,填寫教材的學習單。三、拼合同伴演示文稿1、根據書本的步驟,演示拼合同伴作品的步驟。2、讓學生思考:除了教師演示的方法外,復制和粘貼其他同伴的幻燈片還可以用什么辦法?3、讓學生拼合小組各同伴的幻燈片,并以故事名保存。提醒:多余幻燈片的刪除,可參考書本 P59。四、調整幻燈片順序1、講解調整幻燈片順序的方法。2、讓學生嘗試使用下面兩種方法調整幻燈片順序,填寫教材的學習單。(1)在左側幻燈片列表中拖曳幻燈片到合適位置。(2)使用“剪切”、“粘貼”命令。四、幻燈片切換效果1、講解設置幻燈片切換效果的方法。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2、讓學生設置幻燈片切換效果,填寫教材的學習單。五、課堂小結1、引導學生小結本課學習的內容:資料的傳遞,多個演示文稿的拼合,幻燈片切換效果設置。2、組織學生交流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活動四 美化作品并演示教學目標1 能分析發現作品的不足,并能提出改進意見。2 能夠根據需要,為演示文稿中的幻燈片設置模板。3 學會在演示文稿中插入聲音文件。4 學會在演示文稿中插入超級鏈接。教學重點完成一份有聲音和動畫效果的演示文稿作品。教學難點能分析發現作品的不足,并能提出改進意見。教學準備1、教學資源:PowerPoint 作品范例。2、機器裝備:已安裝 MicrosoftOfficePowerPoint2003。教學過程安排第一課時一、引入新課1、展示作品范例,組織學生比較自己作品與范例作品,找出自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己作品中的不足之處,提出改進建議。2、完善美化自己的作品,為作品添加背景、配上聲音。二、幻燈片模板設置1、講述幻燈片模板設置的菜單命令,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嘗試為自己的演示文稿設置幻燈片模板。2、組織學生談談設置模板過程中的所得與困惑,并選擇 1 名學生進行演示。3、知識補充:模板右邊的下拉箭頭中可以設置將模板應用于選定幻燈片或所有幻燈片。4、讓學生為自己的演示文稿設置統一的模板。5、選擇 1~2 名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讓學生說說選擇該模板的理由。6、講述:模板是已經制作好的可供用戶選用的幻燈片樣式。不同的模板配有不同背景圖案、色彩以及文字格式。模板也可以由用戶制作,模板的文件擴展名為“pot”。7、讓學生根據故事情節和設計構想,選擇幻燈片模板,并調整圖片位置和文字格式。三、插入聲音1、講述:背景音樂一般貫穿整個演示文稿,而我們錄制的配音一般只涉及對應的幻燈片。插入聲音前,要思考該插入到哪張幻燈片。2、操作演示:在第一張幻燈片中插入背景音樂。設置播放方式:自動、在單擊時。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3、讓學生為自己的演示文稿添加背景音樂和錄制好的配音,提醒學生要注意插入對應幻燈片。4、展示學生作品,讓學生找出它的不足。(1)背景音樂不夠長。(2)配音開始播放的時間不合適。5、針對“背景音樂不夠長”進行講解:設置背景音樂循環播放和隱藏“小喇叭”圖標。6、讓學生更正好自己背景音樂設置存在的不足。7、組織小組討論,尋找“配音開始播放的時間不合適”的原因,并給與提示:自定義動畫中聲音對象的播放順序。8、讓學生嘗試調整配音開始播放的時間。四、課堂小結1、引導學生小結本課學習的內容:幻燈片模板設置,聲音的插入。2、組織學生交流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第二課時一、引入新課展示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你還想知道更多的寓言故事嗎?引出任務:上網查找更多的寓言故事,在演示文稿中做相應鏈接。二、上網搜索寓言故事組織學生上網搜索寓言故事,填寫教材的學習單。三、制作鏈接到網頁的超級鏈接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1、我們可以對文字、圖片或其它對象設置超級鏈接。演示制作超級鏈接的操作過程。2、讓學生設置超級鏈接,鏈接到搜索到的寓言故事網站。3、組織小組討論:如果要將已鏈接完成的網頁,換成其他寓言故事的網頁,該如何操作?4、選擇 1 名學生上臺演示。四、文檔內部超級鏈接1、演示操作:使用“動作按鈕”,制作超級鏈接,跳轉到第一張幻燈片。2、讓學生跳轉到第一張幻燈片的超級鏈接,填寫教材的學習單。3、組織小組討論:除了用動作按鈕制作跳轉的超級鏈接外,你還有什么方法?五、課堂小結1、引導學生小結本課學習的內容:制作鏈接到網頁的超級鏈接,文檔內部超級鏈接。2、組織學生交流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第三課時一、引入新課引出任務:通過小組的通力合作,我們完成了具有聲音和動畫效果的演示文稿,接下來我們將進行展示演講。二、展示演講評選最佳作品1、組織學生說說你心中的最佳作品。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2、讓學生談談最佳作品的優點。3、歸納評價該作品的標準。三、作品完善組織學生,修改完善作品。培養修改完善作品的習慣。四、課堂小結教師小結:通過活動,同學們一定更為深切地體會到了電子演示文稿的優勢,了解了圖文并茂的電子演示文稿可以使得演講更為生動。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四年級信息技術下冊教學計劃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本班共有學生 人,其中女生 人,少數民族 人。本班學生上信息課的興趣比較高,在上學期的學習基礎上,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計算機基礎性的操作技能,但是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高有低,掌握水平參差不齊,另外由于教學設備不足, 學生上機操作的機會得不到充分保證,可能會影響學生對知識、技能點掌握。二、教材內容本期教材使用貴州科技出版社教材,內容是全新的。教學內容為二個單元,7 個活動。《陶罐和鐵罐—制作電子演示文稿》單元設置三個活動,其中第一個為選材和規劃,第二三個制作知識及美化知識。《袋鼠與圍欄—制作有聲音和動畫效果的電子演示文稿》單元設置四個活動。其中第一個確定內容并規劃,第二個為準備素材,第三個為制作,第四個為美化。三、教材分析本教材注意到將學生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結合到具體的學習活動之中,以促進創新精神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增強。本教材關注學生各年齡階段的心理特征和成長需要,注重學習過程中對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多角度的體驗和嘗試。本教材通過對多媒體軟件演示文稿 Microsoft PowerPoint 的學習和使用,讓學生能夠通過多媒體電腦創造一個文字、聲音、圖畫、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動畫為一體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更有效的學習各門功課。四、教學目的要求1、了解多媒體演示文稿 Microsoft PowerPoint 基礎知識。2、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了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3、初步學會用 PowerPoint。能熟練掌握其中一些主要功能。4、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5、學會制作一個演示文稿 Microsoft PowerPoint 作品。五、重點難點教學重點1、收集圖片、聲音、視頻素材的方式方法教學。2、制作演示文稿 Microsoft PowerPoint 的方法教學。教學難點發動各小組的有效資源收集素材,選擇熟悉電腦的同學帶動本小組的 PPT 電子作品的制作。六、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1、教師可以針對性地設計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關注個體差異,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和支持。2、采用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保持課堂秩序,提供舒適學習空間,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培養良好學習氛圍。3、除了知識傳授,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實現全面發展。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教 學 進 度 表周次 教 學 內 容 課時 備注第 一個一 開學報到周 課時第 一個二 活動 1 確定內容和規劃演示文稿(一)周 課時第 一個三 活動 1 確定內容和規劃演示文稿(二)周 課時第 一個四 活動 2 制作演示文稿(一)周 課時第 一個五 活動 2 制作演示文稿(二)周 課時第 一個六 活動 2 制作演示文稿(三)周 課時第 一個七 活動 2 制作演示文稿(四)周 課時第 一個八 活動 3 美化和放映演示文稿(一)周 課時第 一個九 活動 3 美化和放映演示文稿(二)周 課時第 一個十 半期考試周 課時貴州科技出版社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教 學 進 度 表周次 教 學 內 容 課時 備注第一個十 活動 1 確定內容并規劃演示文稿(一)一課時周第一個十 活動 1 確定內容并規劃演示文稿(二)二課時周第一個十 活動 2 明確任務并準備素材(一)三課時周第一個十 活動 2 明確任務并準備素材(二)四課時周第一個十 活動 2 明確任務并準備素材(三)五課時周第一個十 活動 3 制作演示文稿(一)六課時周第一個十 活動 3 制作演示文稿(二)七課時周第一個十 活動 4 美化作品并演示(一)八課時周第一個十 活動 4 美化作品并演示(二)九課時周第一個二 活動 4 美化作品并演示(三)十課時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四年級信息技術下冊教案(貴州科技出版社18課時)附計劃帶封面.docx 四年級信息技術下冊教案(貴州科技出版社18課時)附計劃帶封面.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