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知識點總結2023--2024學年濟南版生物七年級下冊(文字素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知識點總結2023--2024學年濟南版生物七年級下冊(文字素材)

資源簡介

濟南版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第一節 食物的營養成分
[知識點]
1.食物中有哪六類營養成分
食物中含有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和維生素等六大類營養成分。每一種營養成分都是人體正常生長發育和完成各項生命活動所必需的。
2.(考點1)哪三類營養物質被稱為三大營養物質 他們共同的作用是什么
三大營養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
共同作用:都是組織細胞的構成物質,能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3.(考點2)糖類、蛋白質、脂肪在食物中的存在形式及組成分別是怎樣的
糖類包括淀粉、麥芽糖、葡萄糖等。是由葡萄糖組成的一類有機物。
蛋白質是由氨基酸組成的一類有機物。
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的有機物
4.含糖類、蛋白質、脂肪較多的食物主要有哪些
淀粉是主要的糖類。饅頭、米飯、玉米、小麥、馬鈴薯、甘薯中含有較多的淀粉。
瘦肉、魚、奶、蛋、豆類等食物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
大豆、花生、蛋黃中含有較多的脂肪。
5.(考點3)糖類、蛋白質、脂肪的作用分別是什么
糖類:最主要的供能物質。人體進行各項生命活動所消耗的能量主要來自于糖類的氧化分解。蛋白質:是構成組織細胞的基本物質,也是人體生長發育、組織更新等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脂肪:屬于儲備能源物質,貯存在皮下等處。
6.第七大營養素是指什么 主要存在于哪些食物中 有什么作用
(1)第七大營養素是指膳食纖維,主要存在于粗糧、蔬菜和水果等植物性食物中。
(2)作用:能促進胃腸蠕動和排空,可以預防腸癌的發生,并且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7.(考點4)各類維生素分別有什么作用 缺乏癥以及食物來源是怎樣的
名稱 缺乏癥 主要來源
維生素A 皮膚干燥,干眼癥、夜盲癥 脫屑 僅存在于動物性食物中,如肝臟、魚肝油中。植物性食物中的胡蘿卜素可以轉換成維生素A如胡蘿卜、黃玉米等
維生素B1 神經炎、腳氣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谷類、豆類的種皮,肉類、酵母
維生素C 壞血病、抵抗力下降 新鮮的瓜果、蔬菜
維生素D 兒童:佝僂病 成人:骨質疏松癥 肝臟、魚肝油、蛋黃、乳汁
8.為什么胡蘿卜、黃玉米可以預防夜盲癥
胡蘿卜、黃玉米中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胡蘿卜素在人體內能轉變成維生素A。
9.維生素的特性
(1)人體對維生素的需求量很小,但它是人體正常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成分。
(2)維生素既不是構成組織細胞的原料,也不是能源物質。
10.水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1)水是細胞的組成成分
(2)參與人體的各項生理活動。在物質運輸、體溫調節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11.(考點5)無機鹽的種類有哪些 缺乏癥以及食物來源是怎樣的
無機鹽在人體內含量不多,但是對于維持體內生理活動是必不可少的。
名稱 缺乏癥 主要來源
鈣 兒童:佝僂病 成人:骨質疏松癥 構成牙齒和骨骼的重要成分 奶、綠葉蔬菜、豆類、蝦皮等
磷 乏力、頭暈、肌無力、骨痛 瘦肉、魚、奶類、蛋、豆類
鐵 缺鐵性貧血 鐵是血紅蛋白的組成成分 血液、肝臟、瘦肉、魚、奶類、蛋
12.為什么補鈣的同時還要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和磷的吸收。
13.(考點6)怎樣粗略的比較不同果蔬中維生素C的含量
(1)實驗原理:維生素C能使紫色的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2)方法步驟:研磨--過濾一一滴定
(3)實驗結果及結論:
①如果將不同蔬菜汁滴入等量的同一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中,則用的蔬菜汁滴數越
多,則維生素C的含量越少。
②如果將高錳酸鉀溶液滴入等量的不同蔬菜汁中,則用的高錳酸鉀溶液滴數越少,
則維生素C的含量越少。
(4)實驗過程中,哪些因素可能會影響實驗的準確性
①高錳酸鉀溶液用量是否準確②是否用同一滴管滴果蔬汁
③使用滴管滴加第二種汁液前,有沒有清水將滴管洗凈,并用吸水紙吸干滴管內外的水分。④果蔬汁是否新鮮。
⑤是否邊滴加邊振蕩邊觀察,褪色后立即停止滴加。
(5)列表比較不同果蔬中維生素C的含量。
實驗次數 1 2 3 4
高錳酸鉀溶液 2毫升 2毫升 2毫升 2毫升
果蔬汁種類 葡萄汁 蘋果汁 橘子汁 ……
所需汁液滴數 16 31 10 ……
第二節 消化和吸收
[知識點]
1.食物中六類營養成分中哪些可以被人體直接吸收 哪些必須經過消化后才能吸收
(1)水、無機鹽和維生素(有機物)等小分子物質可以被人體直接吸收
(2)淀粉、脂肪和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必須經過消化后才能吸收。
2.消化系統的組成是怎樣的
(1)消化系統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
(2)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和肛門。
(3)消化腺可分兩類:
①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
如:唾液腺、肝臟、胰腺
②小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內壁
如:胃腺和腸腺
3.(考點1)人體內的消化腺主要有哪些 分泌的消化液分別是什么 各有什么作用
(1)唾液腺:分泌唾液。含唾液淀粉酶。把淀粉消化成麥芽糖。
(2)胃腺:分泌胃液。含有胃蛋白酶和鹽酸。使胃液呈酸性,初步消化蛋白質。
(3)肝臟: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膽汁,暫時貯存在膽囊里,消化時流入小腸。
膽汁中不含消化酶,能使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
(4)胰腺:分泌胰液。含消化糖類、脂肪、蛋白質的多種消化酶。能夠消化糖類、脂肪、蛋白質(5)腸腺:分泌腸液。含消化糖類、脂肪、蛋白質的多種消化酶。能夠消化糖類、脂肪、蛋白質。
4.肝臟的功能是什么
參與物質的代謝,分泌膽汁、貯藏養分和解毒。
5.(考點2)淀粉、脂肪和蛋白質在消化道中被初步消化的部位和被徹底消化的部位分別在哪里 物質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1)淀粉開始消化在口腔(淀粉→麥芽糖),徹底消化在小腸(麥芽糖→葡萄糖)
(2)脂肪開始消化在小腸(脂肪一脂肪微粒),徹底消化在小腸(脂肪微粒→甘油和脂肪酸)
(3)蛋白質開始消化在胃(蛋白質→多肽),徹底消化在小腸(多肽一氨基酸)
6.(考點3)小腸與消化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有哪些
(1)小腸內有腸腺,分泌腸液,另外胰液、膽汁等消化液也流入小腸參與消化。
(2)小腸很長,長5-6米。
7.(考點4)什么叫食物的消化 包括哪兩大類型
(1)消化: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質的過程叫消化。(2)食物的消化方式包括:能資彩
①物理性消化: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胃腸的蠕動、膽汁乳化脂肪
②化學性消化:各種消化液中的消化酶將食物中的各種成分分解為可吸收的營養物質。
8.什么叫營養物質的吸收
營養物質通過消化道壁進入循環系統的過程,叫做吸收。
9.(考點5)消化道中具有吸收能力的部位有哪些 分別能夠吸收哪些營養成分
(1)胃:只能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和酒精。
(2)大腸:只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和部分維生素。
(3)小腸:是主要的吸收器官。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的水、無機鹽、和維生素都是小腸吸收的。
10.(考點6)小腸與消化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有哪些
(1)小腸內表面有許多環形皺襞,皺襞上有許多小腸絨毛,增加吸收面積。
(2)小腸絨毛壁和其中的毛細血管壁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3)小腸很長,長5-6米。
11.(考點7)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
(1)圖示過程
(2)變量是唾液。
(3)實驗現象:甲試管變藍,乙試管不變藍。
(4)實驗結論:唾液對淀粉有消化作用。
(5)注意事項:保溫
用37℃的溫水為試管保溫,因為37℃接近人的口腔溫度,接近酶的最適溫度。
第三節合理膳食與食品安全
[知識點]
什么叫合理膳食
就是指能夠滿足人體對營養物質和能量需要的膳食。這種膳食所含的各種營養物質的比例合適,相互配合理。
2.(考點1)平衡膳食寶塔
3.如何合理膳食
(1)科學安排一日三餐,按時進餐。早、中、晚能量攝入比例分別占30%、40%、30%。
食物盡量要多樣化,粗細搭配合理;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每天吃奶類、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減少烹調油用量,膳食要清淡少鹽。
4.食品安全問題有哪些
(3)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質量問題。
(4)食品在加工、儲存、銷售過程中人為改變其性質而產生的安全問題。
(3)對食品的基本要求:無毒、無害,并且符合應有的營養要求。
5.什么是綠色食品 綠色食品分為哪兩類
(1)綠色食品是指在無污染的條件下種植、養殖,施有機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殘留農藥,在標準的環境、生產技術、衛生條件下加工生產,經權威機構認定并使用專門標志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的統稱。
(2)綠色食品分為A級和AA級兩類。
第八講:人的生活需要空氣
[考點一:人體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1.呼吸系統的組成:
(1)人體的呼吸系統是由肺和呼吸道組成的,氣體交換的場所是肺。
(2)呼吸道是由鼻腔、咽、喉、氣管、肺組成。
作用:不僅是氣體進出的通道,而且還能使到達肺內的氣體清潔、濕潤、溫暖。
1.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功能是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功能單位是肺泡。
3.肺泡適于氣體交換的結構特點:
a肺泡數量多,與空氣接觸面積大:b肺泡外面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大大增加了肺泡與血液進行氣體交換的面積:c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由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進行氣體交換。
4.①呼吸道有什么結構能保證氣流通暢 呼吸道都有骨或軟骨結構做支架保證氣體通暢。
②呼吸道除了保證氣流的通暢外,還有哪些作用 這些作用是如何實現的 能使到達肺內的氣體清潔、濕潤_溫暖。因為:呼吸道內表面覆蓋著粘膜,粘膜內分布著豐富的毛細血管。
5.痰是怎樣產生的 為什么不要隨地吐痰 氣管和支氣管的纖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擺動,把外來的塵粒、細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過咳嗽排出體外,這就是痰。
6.胸廓:肋骨、胸骨和胸椎共同圍成胸廓,保護肺和心臟等器官。
7.人體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包括四個過程,分別
是:肺泡與外界的氣體交換、肺泡內的氣體交換、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組織細胞里的氣體交換。
(1)肺泡和外界的氣體交換
①原理是:呼吸運動。
②具體過程
③肺內氣壓相關曲線圖的理解(一次平靜呼吸時,肺內氣壓的變化曲線):
(1)曲線AB表示吸氣過程,此時肺內氣壓低于外界大氣壓。 (2)曲線BC表示呼氣過程,此時肺內氣壓大于外界大氣壓。 (3)圖中B點表示吸氣結束的那一瞬間,肺內氣壓與大氣壓相等,此時肺內氣壓與大氣壓的差為零。
(2)肺泡內的氣體交換:
①氣體交換的原理:擴散作用
②交換結果:血液變成含氧氣豐富、顏色鮮紅的動脈血,
排出體內的二氧化碳,為人體補充氧。
(1)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
運輸氧氣的載體是紅細胞。運輸二氧化碳的載體是血漿,
(4)組織里的氣體交換:
①氣體交換的原理;氣體擴散作用。
②交換結果:血液變成含氧稀少、顏色暗紅的靜脈血,帶走組織細胞里的二氧化碳。
③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減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6.呼吸的意義;通過呼吸運動和肺泡處的擴散作用,使空氣中的氧氣進入人體的血液中。通過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各處的組織細胞里。再通過呼吸作用,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釋放出能量,供給人體進行各項生命活動和維持體溫的需要。同時,將體內產生的二氧化碳排出體外。
[考點二;呼吸保健與急救]
1,空氣質量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空氣中含有的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氣體和塵埃,它們來自工業生產排放的廢氣、運輸工具排放的尾氣、建筑和裝飾材料釋放的甲醛、垃圾焚燒、燒烤、居民生活和取暖、燃料的燃燒等,這些是影響空氣質量的主要因素。減輕空氣污染、改善空氣質量的根本措施是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植樹造林也是防治空氣污染的有效措施。
2、吸煙對健康的危害;煙草中危害最大的有毒物質是尼古丁,另外,還含有焦油、一氧化碳等。吸煙主要損害人的神經系統,常吸煙的人易患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呼吸道疾病,尤其是使人患肺癌的概率大大增加。另外,吸煙會對人體的多種器官系統產生嚴重損害,如吸煙會損害神經系統,使人的記憶力衰退,過早衰老。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世界無煙日”是每年的5月31日。
3.人工呼吸:根據,呼吸運動的原理,借助外力,使被救者的胸廓有節律的擴大和縮小,從而引起肺被動的擴張和回縮,使被救者恢復呼吸.人工呼吸的次數:16-18次/分。
第九講:人體內的物質運輸
[考點一]物質運輸的載體-血液
1.血液由血漿55%和血細胞45%兩部分組成。屬于結締組織。
(1)血漿
血漿的主要功能:a.運載血細胞 b.運輸養料和廢物
(2) 血細胞
血細胞 結構與功能的區別
大小 形狀 有無核 功能 異常
紅細胞 較小 雙面凹的圓餅狀 成熟后無 運輸氧 貧血
白細胞 最大 圓球狀 有 吞噬細菌,防御疾病 炎癥
血小板 最小 形狀不規則 無 凝血和止血 流血不止/血栓
2、血紅蛋白特征:
氧含量高時,易與氧結合,此時血液呈鮮紅色,為動脈血
氧含量低時,易與氧分離,此時血液呈暗紅色,為靜脈血
貧血:血液中紅細胞數量過少,或血紅蛋白數量過少。治療:吃含鐵和蛋白質豐富的食物。
3.輸血和血型
如果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超過血液總量的30%(1200-1500ml)就會有生命危險,以輸同型血為原則,在緊急情況下,如果找不到同型血,0型血可以少量的輸給其他三種血型的病人,
AB血型的病人原則上可以接受所有血型的血。200~300毫升不會影響身體健康,而且還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
的造血功能。獻血一次不能超過400毫升
[考點二]物質運輸的器官-血管
1.血管的類型分: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
被子植物的莖中也有功能類似血管的結構是導管和篩管.
2,三種血管模式圖
3、三種血管比較
種類 管壁 管腔 彈性 血速 功能
動脈 較厚 小 大 快 運輸血液從心臟到全身
靜脈 較薄 大 小 較慢 運輸血液從全身到心臟
毛細血管 非常薄 極小 極小 最慢 物質交換的場所
毛細血管適于進行物質交換的特點;
①.數量多,分布廣; ②.管腔很細,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
③,管壁極薄,只由一層上皮層細胞構成; ④.管內血流速度最慢。
4,根據出血情況,判斷那種血管受到損傷 如何處理
[考點三]物質運輸的器官-心臟
1.心臟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形態結構
(1)心臟位于主要由肌肉組織構成。
(2)心臟具有四個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上房下室,
(3)心臟的四個腔分別與血管相連通,心房連接靜脈,心室連接動脈。
左心室連主動脈,左心房連肺靜脈,右心室連肺動脈,右心房連上、下腔靜脈。
(4)心壁特點: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5)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房室瓣在心房與心室之間,動脈瓣在心室與動脈之間。因此,血液只能從心房流向心室,從心室流向動脈
血流方向:靜脈心房→心室→動脈
(6)三種瓣膜的比較:
瓣膜 位置 作用
靜脈瓣 四肢靜脈內 保證血液由遠心端流向近心端,而不能倒流。
房室瓣 左心房與左心室之間,右心房與右心室之間。 保證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
動脈瓣 左心室與主動脈之間,右心室與肺動脈之間。 保證血液由心室流向動脈,而不能倒流。
思考:
醫生給病人輸液時,為了便于找到靜脈血管,常常用膠管扎緊手腕處,然后讓病人握緊拳頭,手腕處部分靜脈便會鼓起,想一想,血管為什么會鼓起
答:用膠管扎緊手腕后,從四肢流回心臟的血液便會受阻,又因四肢靜脈中有靜脈瓣,能防止血液倒流,所以手腕處部分靜脈會鼓起,
(7)心臟跳動的過程:
心房和心室的狀態 心房收縮,心室舒張 心房舒張,心室收縮 心房舒張,心室舒張
瓣膜關閉 房室瓣開,動脈瓣關 房室瓣關,動脈瓣開 房室瓣開,動脈瓣關
血流方向 從心房流入心室 從心室流入動脈 從靜脈流入心房
【考點四]物質運輸的途徑
1.體循環和肺循環
【點撥]①二者聯系:兩條途徑同時進行、并在心臟處連通在一起,
②肺動脈流靜脈血,肺靜脈流動脈血
2,血液主要成分的變化;
1.血液流經肺部毛細血管網:氧氣增多;二氧化碳減少(由靜脈血變動脈血);
2.血液流經小腸:營養物質、二氧化碳增多:氧氣減少:
3.血液流經腎臟;二氧化碳增多;尿素、氧氣、營養物質減少;
4.血液流經組織細胞:二氧化碳等廢物增多;氧氣、營養物質減少(由動脈血變靜脈血);
5.體循環和肺循環二者比較
體循環 肺循環
起點 左心室 右心室
終點 右心房 左心房
血液變化 動脈血→靜脈血 靜脈血→動脈血
功能 為細胞帶來氧氣和營養物質,運走二氧化碳和代謝廢物 與肺泡進行氣體交換,獲得氧氣,把二氧化碳交給肺泡。
聯系 二者同時進行,在心臟匯合,完成一條完整的血液循環途徑,承擔著物質運輸的功能。
4.冠脈循環—血液由主動脈基部的冠狀動脈及其分支,進入心肌內部的毛細血管網,再由靜脈流回右心房的循環。
冠脈循環的意義:是給心臟本身輸送氧和營養物質并運走廢物的
5.血壓和脈搏
血壓;血液對血管壁產生的側壓力,通常指體循環中的動脈血壓。正常值:12~18.7/6.7~12千帕脈搏:動脈的搏動。運動越劇烈,脈搏越快。正常值:60~100次/分
思考:注射的藥物是如何到達扁桃體的呢 經過心臟幾次 肺幾次
途徑:手部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一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一主動脈→口腔內動脈→扁桃體毛細血管。
②經過心臟2次,肺1次。
第十講:人體內的代謝廢物排出
人體內的代謝廢物主要有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無機鹽等:
排泄:人體將組織細胞內的有機物氧化分解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水等代謝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排泄的途徑:除二氧化碳和部分水分隨呼氣排出體外,其他物質主要以尿液和汗液兩種形式排出體外。
排遺:排出食物的殘渣等糞便的過程。、
考點一: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1、泌尿系統的組成: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
2、腎臟的結構組成:腎皮質、腎髓質、腎盂。
3、腎臟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腎單位;
4、腎單位的組成包括:腎小體和腎小管;腎小體由腎小球與腎小囊組成
備注:入球小動脈和出球小動脈流的都是動脈血。
6、尿液的形成過程:
尿液的形成需要兩個過程:腎小球與腎小囊內壁的濾過作用與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①腎小球:實際上是一個血管球,內流的是血液經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后,進入腎小囊的液體是原尿。
②腎小囊:內為原尿。
③腎小管:原尿經過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由腎小管流出的是尿液。
7、血液流經腎臟后,氧氣含量減少、營養物質減少、二氧化碳增多、尿素尿酸含量減少。
8、某人的尿中有葡萄糖,尿量增多,尤其是夜間多尿,其機能異常的結構最有可能的是腎小管病變。
9、腎炎病人的尿液中,若發現有紅細胞和蛋白質,則發生病變的部位可能是腎小球。
10、健康人每天大約形成180升原尿,而排出的尿液只有約1.5升,這是由于腎小管重吸收了原尿中大部分的水。
11、血尿;含有紅細胞的尿(腎小球炎或發生病變),
蛋白尿:含有蛋白質的尿(腎小球炎或發生病變)
糖尿病(腎小管病變)
考點二: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一、皮膚的結構
(1)表皮:位于皮膚表層,由上皮組織構成。分為角質層和生發層。生發層細胞分裂能產生新細胞。表皮內沒有血管和神經。
(2)真皮:由結締組織構成,內含血管和感覺神經末梢。
生發層作用:①分裂產生新細胞,②內含黑色素細胞,可產生黑色素,使皮膚變黑。
角質層作用:防止水分的散失與細菌的侵入。
1、汗腺包括分泌部和導管兩部分。汗腺的周圍有豐富的毛細血管,當血液經過時,血液中的水、無機鹽和尿素等物質進入汗腺形成汗液。汗液通過細長的導管排出體外。這說明皮膚的作用是:排出代謝廢物(排泄)。
2、當環境溫度較高時,汗腺周圍的毛細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多,由皮膚散發的熱量增多;同時,汗液的排出量也增加,同時排出時也能帶走一部分熱量,因此,皮膚對人體的體溫調節具有重要作用,
3.夏天烈日炎炎,建筑工人汗流浹背,由于出汗太多,感到口渴、疲勞、沒有力氣,專家提醒他們適當喝一些水,他們應該喝什么樣的水呢 淡鹽水,因為排汗排出了體內的部分無機鹽
外界溫度 毛細血管 血流量 汗腺活動 汗液量
高(A) 擴張 增多 增強 增多
低(B) 收縮 減少 減弱 減少
第十一講: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考點1:人體的激素調節
1、比較內外分泌腺的區別
2、激素的調節作用:
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極少,但對人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動都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特點是:含量少,作用大
幾種激素的作用及缺乏時的病癥
激素名稱 產生部位 作用 分泌異常時的癥狀
生長激素 垂體 調節人體的生長發育 幼年分泌不足患侏儒癥,幼年分泌過多患巨人癥,成年分泌過多患肢端肥大癥
甲狀腺激素 甲狀腺 1.促進生長發育 2.促進新陳代謝 3.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 1.幼年分泌不足,呆小癥 2.分泌過多患甲亢 3.缺碘時,患地方性甲狀腺腫
胰島素 胰島 調節糖的吸收、利用和轉分(降低血糖的含量) 分泌不足患糖尿病 分泌過多患低血糖
病癥 異同點 侏儒癥 呆小癥
相同點: 患者都是從幼年患病且身材都矮小
不同點 表現 智力正常 智力低下 生殖器官發育不全
病因 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不足 幼年時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少
多吃海帶,紫菜,碘鹽可以補充碘
胰島素的作用:降低血糖濃度。胰島素分泌不足會出現糖尿病,治療糖尿病一般注射胰島素,胰島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胰島素分泌過多,會出現低血糖,通過補充糖分可以治療
考點2: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
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
肺的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肺泡
腎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腎單位
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神經元(神經細胞)
1、組成:①中樞神經系統:①腦:②脊髓。
②周圍神經系統:①腦神經;②脊神經。
2、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神經元(神經元又叫做神經細胞)
①神經元包括細胞體和突起兩部分
②突起又分為樹突和軸突(樹突短而分支較多,軸突長而分支較少)
③長的樹突和軸突叫做神經纖維(神經纖維的末端叫做神經末梢)
④神經纖維集聚成束及外面的結締組織膜組成神經,
3、神經元的功能:1)神經元的作用是接受刺激,產生神經沖動并傳導神經沖動。
神經元受到刺激后會產生一種生物電變化,并以電信號的形式進行信息傳遞,這種能夠傳導的電信號叫做神經沖動(興奮)。
4、脊髓:①灰質:(分布在脊髓的中央)(由許多神經元的細胞體組成,有低級的神經中樞)
②白質;(分面在灰質的周圍)(由許多神經纖維組成)
脊髓:調節機體運動的低級中樞
5、腦:①大腦、②小腦、③腦干;
①大腦:兩大腦半球,大腦半球的表面是灰質,里面是白質。灰質也由神經元的細胞體組成,是高級的神經中樞,
包括:軀體運動中樞(管理軀體對側的運動)、軀體感覺中樞(管理軀體對側的感覺)、視覺中樞、聽覺中樞、嗅覺中樞、味覺中樞、語言中樞(人類所特有)
②小腦:協調運動、維持身體平衡
③腦干:基本生命活動的中樞:如呼吸中樞、心血管運動中樞
課堂小結
神經系統的組成 神經系統各組成部分的功能
中樞神經系統 腦 大腦 具有感覺、運動、語言等神經中樞
小腦 使運動協調、準確,維持身體平衡
腦干 調節心跳、呼吸、血壓等人體的基本活動
脊髓 腦與軀體、內臟的聯系通道
周圍神經系統 腦神經 傳導神經沖動
脊神經 傳導神經沖動
6、人體的調節有兩大調節系統的調節:①神經系統的調節(神經調節)②內分泌系統的調節(激素調節)
考點3: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
1、反射: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各種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
2、反射是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反射的結構基礎,
2、反射的結構基礎一一反射弧
反射弧的組成包括五個部分①感受器、②傳入神經、③神經中樞、④傳出神經、⑤效應器反射弧必須完整,反射才能進行。反射弧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障礙,反射活動就無法正常進行。如何區分傳入神經纖維與傳出神經纖維:離神經節近的是傳入神經纖維
3、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
反射類型 形成時間 神經中樞位置 高級或低級 舉例
非條件反射 生來就有的 大腦皮層以下 低級 縮手反射、眨眼反射、吮吸反射、膝跳反射
條件反射 后天形成的 大腦皮層 高級 談虎色變、望梅止渴、不寒而栗
4、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的關系
1)條件反射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它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的參與下形成的。
2)條件反射比非條件反射更有利于人或動物適應復雜的環境。
幾點說明:
非條件反射:(先天、簡單、低級、牢固)②條件反射:(后天、復雜、高級、不牢固易消退)
③條件反射中有人和動物共有的條件反射(具體刺激引起的反射)
④人類特有的條件反射(抽象刺激(語言、文字)引起的。
望梅止渴是條件反射,不是人類特有的,動物也可以產生。談梅止渴是條件反射,人類特有的反射。
考點4人體對周圍世界的感知
1、眼與視覺
(1)眼的結構:
(2)瞳孔的變化:
光線強時,虹膜收縮,瞳孔變小,進光量減少:光線弱時,虹膜舒張,瞳孔變大,進光量增多。
(3)演示實驗:模擬眼球成像原理
(4)白紙板相當于視網膜;凸透鏡相當于晶狀體
(4)睫狀體調節晶狀體的曲度大小:看遠處物體時,睫狀體舒張,晶狀體曲度變小;看近處物體時,睫狀體收縮,晶狀體曲度變大。
說明:視覺的形成部位在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物像產生的部位在視網膜。
(5)視覺的形成過程
(6)有人把人眼比作一架照像機,則鏡頭為晶狀體,光圈為瞳孔,膠卷為視網膜。
(7)一位病人車禍之后就失明了,但是經檢測他的眼睛結構完好,他失明的原因可能是視神經被損傷,或者大腦的視覺中樞被破壞。
(8)近視的原理:
晶狀體凸度過大,使形成的物像落在視網膜前方。眼球前后徑過長,使物像落在視網膜前方。
(9)近視的矯正::佩戴凹透鏡。
備注:遠視的矯正:佩戴凸透鏡
2、耳朵與聽覺
(1)耳朵的結構
一般來說,青少年每天保證睡眠9一10小時,成年人要保證睡眠8小時。
第十二講:人體對周圍世界的感知
一、眼球的結構和視覺的形成:
1、眼球的結構和功能;
眼球的結構和功能 眼球壁 外膜 角膜
鞏膜:白色
中膜 虹膜:黑色,中央有瞳孔,能調節瞳孔的大小,(瞳孔:光線強,瞳孔小:光線弱,瞳孔大)
睫狀體:含有平滑肌,能調節晶狀體曲度的大小,使眼睛能看清遠近的物體。
脈絡膜
內膜 視網膜:形成物像的部位。具有感光細胞,能接受光線刺激,產生神經沖動,內有視覺感受器。(似照相機的膠卷)
內容物 房水
晶狀體 看近處物象,曲度大;看遠處物象,曲度小。(近大遠小)(似照相機的鏡頭)
玻璃體
圖示
2、視覺的形成:
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一折光系統一成像于視網膜一視神經一視覺(形成部位:大腦皮層)中樞一正立視覺。(看到物體)
3、近視眼和遠視眼的主要區別:
名稱 形成的原因 矯正辦法
近視眼 眼球前后徑過長,或晶狀體的曲度過大,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落在視網膜的前方。 配戴適度的凹透鏡
遠視眼 眼球前后徑過短,或晶狀體的曲度過小,外界物體 反射來的光線,落在視網膜的后方。 配戴適度的凸透鏡
十一、耳的結構和功能及聽覺的形成:
1、耳的結構和功能:
耳的結構與功能 外耳 耳廓 收集聲波
外耳道 傳導聲波
中耳 鼓膜 接收聲波,產生振動
鼓室 內有氣體維持鼓膜內外的氣壓平衡。(有咽鼓管與咽部相通)
聽小骨 傳導、擴大聲波。
內耳 半規管 含有感受頭部位置變動的感受器,與維持身體平衡有關
前庭
耳蝸 內有聽覺感受器,能產生神經沖動。
圖示
2、聽覺的形成
外界聲波一外耳道→鼓膜→聽小骨→耳蝸→聽神經→聽覺中樞一聽覺。(聽到聲音)
☆溫馨提示☆
(1)物像是在視網膜上形成,視覺是在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形成:聽覺是在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形成。
(2)若視神經或視覺中樞受損,會引起眼睛失明。
(3)人若感冒患咽喉炎時,要經常用鹽水嗽口,以防病菌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產生中耳炎。
(4)遇到巨大聲響時,要迅速張口(或閉口并用雙手堵耳),使鼓膜內外的氣壓保持平衡,以免震破鼓膜;不要用尖銳的器具挖耳朵,以防戳破鼓膜。
第十三講:免疫與健康
【考點一:免疫與計劃免疫]
防線 組成 功能 特點
第一道防線 皮膚和黏膜 阻擋、清除病菌 生來就有,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屬于非特異性免疫。
第二道防線 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 溶解、吞噬病菌
第三道防線 免疫器官、免疫細胞 產生抗體,殺死或清除侵入人體的抗原 后天形成,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屬于特異性免疫
1.非特異性免疫
(1)組成:①第一道防線:由皮膚和黏膜組成,具有阻擋或殺死病原體、消除異物的功能。
②第二道防線:由吞噬細胞和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如溶菌酶)組成,具有溶解、吞噬和消滅病菌的功能。
(2)特點:人生來就有,不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而是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
2.特異性免疫
(1)組成:第三道防線:由免疫器官(胸腺、臟、淋巴結等)和免疫細胞(主要是淋巴細胞)組成。
(2)功能;產生抗體、清除抗原和使病原體失去致病性。
(3)特點;出生以后逐漸建立的后天防御功能,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具有特異性。
人體免疫的三道防線的組成及功能
3.免疫的功能
(1)免疫防護: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發生:此功能過強,會引起過敏反應,
(2)維持自身穩定:清除體內衰老、死亡和損傷的細胞。
(3)免疫監視:監視、識別和清除體內產生的異常細胞(如腫瘤細胞).
4.計劃免疫
(1)概念:有計劃地進行疫苗接種。
(2)目的:預防、控制、消滅特定的傳染病。
(3)意義:預防傳染病的簡便易行的手段,保護兒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質,造福子孫后代.
特異性免疫與非特異性免疫
比較項目 非特異性免疫 特異性免疫
特點 非專一性 專一性
作用強度、時間及范圍 生來就有,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作用較弱。 后天產生,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作用較強。
結構基礎 第一道、第二道防線 第三道防線
聯系 特異性免疫是在非特異性免疫得基礎上形成的,特異性免疫的形成,兩者均與遺傳有關,且互相配合,共同擔負著機體的防御功能。
【考點二: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1.傳染病
(1)病因:由病原體(包括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引起的疾病。
(2)特點:具有傳染性、流行性。
(3)基本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就流行不起來。
2.傳播途徑:主要有空氣、飛沫傳播、飲食傳播、生物媒介傳播等方式。
3.預防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4.抗原和抗體的關系:
抗體:病原體進入人體后,刺激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就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叫做抗體。抗原: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叫做抗原。
注:疫苗,通常是用殺死的或減毒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種于人體后,可產生相應的抗體。
【考點三:常見的傳染病]
1.常見的傳染病(按傳播途徑)
(1)呼吸道傳染病如流感肺結核禽流感H7N9通過飛沫和空氣傳播,
(2)消化道傳染病如蛔蟲病甲肝通過飲水和食物傳播。
(3)血液傳染病如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通過吸血的節肢動物傳播。
(4)體表傳染病如狂犬病破傷風通過接觸傳播。
2.艾滋病
(1)病因:是由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
(2)傳播途徑:性接觸、輸血、母嬰、靜脈注射毒品等。
(3)預防措施:切斷傳播途徑。
3.下面是一組關于免疫的日常生活問題,請分析回答:
(1)受傷的小狗經常用舌舔傷口,對傷口愈合有一定的作用,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哺乳動物的唾液中含有多種酶和殺菌物質可以殺死傷口上細菌從而達到清潔傷口的目的。
(2)在日常生活中,出生3個月的嬰兒,一般都要接種百白破疫苗,它是預防什么病的 這是在進行計劃免疫,其作用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抗體
預防百日咳、白喉和破傷風。人體植入病原體后,刺激了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就會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形成抗體。
(3)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吃蝦時會產生過敏反應,從免疫角度來看,這是免疫的什么功能起反應 人體免疫功能失調時,會引發某些疾病,當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過強時,進入人體的某些食物和藥物會引起過敏反應。
(4)進行異體移植往往會發生排異反應,異體移植的器官在免疫學上相當于什么
抗原
[考點四:安全用藥的常識]
1、藥物分類:處方藥和非處方藥(標有OTC)。
2、用藥之前,應仔細閱讀說明書。
(1)需了解的內容:藥物的主要成分、適應癥、用法和用量、藥品規格、注意事項、生產日期和有效期等。
(2)目的;確保用藥安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阳县| 芮城县| 沂南县| 苏州市| 炉霍县| 安岳县| 石嘴山市| 宁陕县| 彭泽县| 昭苏县| 抚州市| 密山市| 合作市| 黄山市| 郑州市| 思茅市| 囊谦县| 康平县| 稻城县| 神木县| 延庆县| 乌鲁木齐县| 南漳县| 增城市| 武汉市| 建湖县| 葵青区| 临湘市| 梨树县| 深水埗区| 九龙城区| 巴东县| 墨竹工卡县| 盐源县| 海宁市| 云安县| 西充县| 周口市| 福州市| 鸡东县| 长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