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聲音的高與低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內 容教學目的 科學概念目標: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為表示。物體振動得越快,發出的聲音越高;物體振動得越慢,發出的聲音越低。 科學探究目標: 1、可以描述尺子伸出長度不同時振動的快慢和發出聲音高低的變化情況。 2、將不同長度鋼尺振動的快慢與其聲音高低聯系起來。提高整理和分析數據能力。 科學態度目標:養成勤于觀察、樂于動腦的習慣。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認識到科學技術景程我們的生活,推動社會的進步。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為表示。物體振動得越快,發出的聲音越高;物體振動得越慢,發出的聲音越低。 難點:通過描述尺子伸出長度不同時振動的快慢和發出聲音高低的變化情況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設計意圖導入: 播放貓的叫聲和狗的叫聲,分辨聲音的高與低,思考可以用來形容聲音高低的形容詞,提出問題“聲音的高低與什么有關?”。用小動物的叫聲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順勢提出問題。探索: 探索一:思考物體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與什么有關? ①敲擊鋁片琴 ②按壓鋼尺(改變伸出長度) 注意事項: 聽:聲音的高低 看:物體的特點 想:與什么有關 小結:聲音的高低與物體的長短有關。物體越長,聲音越低,物體越短,聲音越高。 提問:物體的長短相同,聲音的高低就相同嗎? ③敲擊粗細不同長短相同的風鈴管 小結:聲音的高低與物體的粗細有關。物體越粗,聲音越低,物體越細,聲音越高。 ④敲擊大小不同的音叉 小結:聲音的高低與物體的大小有關。物體越大,聲音越低,物體越小,聲音越高。用鋁片琴實驗,讓同學們顯而易見地看得到聲音高低與鋁片琴的長短有關,再提出問題:“如果物體長短相同,聲音的高低會相同嗎?”,大部分的同學會認為相同,于是后面的風鈴管和音叉實驗與同學們的認知形成了沖突,激起了同學們探索的欲望。研討:聲音的高低好像與物體的大小、粗細、長短都有關系,到底與什么有關呢? 思考:鋼尺實驗中發現,聲音的高低可能與物體振動的速度有關。播放鋼尺實驗視頻素材(慢鏡頭) 現象:鋼尺長度越長,振動越慢,聲音越低,鋼尺長度越短,振動越快,聲音越高。回顧之前學過的聲音的強弱與物體的振動幅度有關,同學們會開始思考聲音的高低與振動的什么有關。鋼尺實驗會給一些同學留下印象,他們會關注到鋼尺振動的快慢。這時再給同學們放鋼尺振動的慢鏡頭,同學們可以清晰地觀察到原來鋼尺越短,聲音越高,振動越快,鋼尺越長,聲音越低,振動越慢。結論:聲音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振動速度)有關。同學們通過對實驗現象的總結,得出結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