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專題五 國際熱點熱點1:共建一帶一路十周年:成就與展望新疆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2023年11月1日,新疆自貿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成為我國第22個,也是我國在西北沿邊地區設立的第1個自貿試驗區。自貿試驗區實施范圍179.66平方公里,涵蓋烏魯木齊片區、喀什片區、霍爾果斯片區。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是我國向西開放的前沿,也是“一帶一路”核心區。自貿區十年探索結碩果,引領開放新格局。2013年9月,上海自貿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揚帆起航。十年來,經過六次擴容,全國已有21個自貿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形成了覆蓋東西南北中,統籌沿海、內陸、沿邊的改革開放創新格局,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進行了有效探索、積累了寶貴經驗。自貿試驗區的聯動發展,拓展了制度創新先行先試的廣度和深度,豐富了自貿政策應用的場景,擴大了自貿紅利效應,對提升改革創新效率、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有效支撐了自由貿易試驗區的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上,要在全面總結十年建設經驗基礎上,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開展探索,努力建設更高水平自貿試驗區。共建“一帶一路”未來十年發展展望發布。2023年11月24日,《堅定不移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走深走實的愿景與行動——共建“一帶一路”未來十年發展展望》發布。報告提出,力爭未來十年左右時間,各方朝著平等合作、互利互惠的目標相向而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具體包括五大目標:一是互聯互通網絡更加暢通高效;二是各領域務實合作邁上新臺階;三是共建國家人民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增強;四是中國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五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共建“一帶一路”系列藍皮書發布。2023年12月15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研究編制的共建“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綠色絲綢之路、中醫藥國際合作、中國東盟發展、中非發展、中拉發展等系列藍皮書,正式對外發布。6本藍皮書系統總結了我國與共建國家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等重要指導原則的生動實踐。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化為現實,已有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加入了共建“一帶一路”大家庭,取得了實打實、沉甸甸的重大歷史性成就,成了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共建“一帶一路”不僅給相關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為推進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破解全球發展難題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作出積極貢獻,開辟了人類共同實現現代化的新路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落地生根。■考點解讀What-中國擔當①面對各種區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機與難題,中國不推諉、不逃避,也不依賴他人,積極主動地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中國態度)②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和改革,在有關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各個領域,積極采取行動。(中國行動)③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用有限的資源,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本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創造了減貧治理的中國樣本,為全球減貧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中國貢獻)④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努力提高自身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感召力和塑造力。(中國形象)How-共享發展機遇①中國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一直堅持合作共贏的理念,讓發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個國家 。②中國重視與相關國家和地區的合作, 致力于共同建設一個繁榮的世界。③中國的發展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更充足的資本、更豐富的產品、更寶貴的合作契機。■中考模擬1.2023年10月17-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從“一帶一路”理念的提出,到變為現實,十年來,已有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加入,“一帶一路”已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合作平臺,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這充分說明( )我國貿易保護政策取得了顯著成效我國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我國已成為主導世界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日益增強“一帶一路”十年成績單多邊合作蓬勃發展 雙邊投資共同繁榮 民生項目成效顯著十年來,“—帶一路”合作網絡從亞歐大陸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十年來,我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雙向投資累計超過2700億美元;在沿線國家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完成營業額累計分別超過1.2萬億美元、8000億美元。 十年來,民生項目成效顯著。“絲路一家親”行動民生合作項目涵蓋扶貧救災、人道救援、環境保護等20多個領域,產生了廣泛影響。2.What-從“一帶一路”十年成績單中,你讀出了哪些信息?【9b】3.Why-我國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原因?4.How-中國在努力促進“一帶一路”建設發展的同時,應該如何積極謀求自身發展?5.What說明類-世界各國紛紛加入共建“一帶一路”說明了什么?熱點2:落實全球發展倡議,深化拓展全球伙伴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金磚國家、中美會晤、APEC30、COP28以金磚責任應對共同挑戰。2023年8月23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題為《團結協作謀發展 勇于擔當促和平》的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中方愿同金磚伙伴一道,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加強戰略伙伴關系,深化各領域合作,以金磚責任應對共同挑戰,以金磚擔當開創美好未來,共同駛向現代化的彼岸。8月24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特別記者會宣布,邀請沙特、埃及、阿聯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亞正式成為金磚大家庭成員。成員身份于2024年1月1日生效。從5個到11個,擴員后金磚國家人口占世界47%,經濟總量29%,貨物貿易占21%。這次擴員符合國際社會期待,符合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也是金磚合作的新起點,將給金磚合作機制注入新活力,進一步壯大世界和平和發展的力量。中美元首會晤。2023年11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舊金山斐洛里莊園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中美元首會晤。兩國元首就事關中美關系的戰略性、全局性、方向性問題以及事關世界和平和發展的重大問題坦誠深入地交換了意見。習近平指出,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這既是從50年中美關系歷程中提煉出的經驗,也是歷史上大國沖突帶來的啟示,應該是中美共同努力的方向。這次舊金山會晤,中美應該有新的愿景,共同努力澆筑中美關系的五根支柱。一是共同樹立正確認知。二是共同有效管控分歧。三是共同推進互利合作。四是共同承擔大國責任。五是共同促進人文交流。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30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亞太經合組織(APEC)成立于1989年,是一個區域經濟論壇)。應美國總統拜登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于2023年11月14日至17日赴美國舊金山舉行中美元首會晤,同時應邀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達成“阿聯酋共識”。2023年12月13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在阿聯酋迪拜閉幕。大會的最終協議“阿聯酋共識”獲得198個締約方的一致同意,文本指出,各方認識到需要大幅、快速和持續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達成《巴黎協定》所設定的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努力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的目標,呼吁各國采取多項行動,包括: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增加兩倍,全球年均能效增加一倍;在能源系統中,以公正有序合理的方式從化石燃料“轉型”;盡快取消低效的化石燃料補貼等。習近平會見布林肯。2024年4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習近平說,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45年的中美關系歷經風風雨雨,給了我們不少重要啟示:兩國應該做伙伴,而不是當對手;應該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傷害;應該求同存異,而不是惡性競爭;應該言必信、行必果,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我提出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3條大原則,既是過去經驗的總結,也是走向未來的指引。恢復外交關系、建交周年會見中國與瑙魯復交 朋友圈再擴大。2024年1月24日,中國和瑙魯簽署中瑙關于恢復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決定即日起恢復大使級外交關系。至此,中國建交國增至183個,朋友圈再次擴大。2016年以來已有11個國家同中國建立或恢復外交關系,同臺灣當局斷絕所謂“外交關系”。這再次向世界昭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不可阻擋的歷史大勢。中國歷來主張大小國家一律平等,致力于同所有國家建立和發展友好合作關系。瑙魯共和國位于中太平洋,由一個獨立的珊瑚礁島及周邊海域構成,旅游資源豐富。瑙魯民眾期待以瑙中復交為契機,通過發展旅游業吸引更多中國游客,增進兩國民眾之間的了解與友誼。習近平會見朔爾茨。2024年4月1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會見德國總理朔爾茨。習近平指出,今年是中德建立全方位戰略伙伴關系10周年。10年來,中德關系始終穩健發展,各領域合作不斷鞏固和深化,為兩國各自發展提供了動力。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人類社會面臨的風險挑戰增多,要解決這些問題,離不開大國合作。中德是世界第二、第三大經濟體,鞏固和發展中德關系的意義超越雙邊關系范疇,對亞歐大陸乃至整個世界都有重要影響。兩國要從長遠和戰略角度看待和發展雙邊關系,攜手為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考點解讀 9a7一個中國原則 9b2人類命運共同體、國家間關系、時代主題■中考模擬1.2023年11月15日,在中美元首會晤中,習近平主席用三個“不會變”為賡續中美友誼、推進中美關系增強信心、增加動力——“中美和平共處的歷史邏輯不會變”“兩國人民交流合作的根本愿望不會變”“世界人民對中美關系穩定發展的普遍期待不會變”。(1)What-結合九下“我們共同的世界”相關知識,回答習近平主席的三個“不會變”提出,是基于對哪些國際形勢和因素的判斷 (2)How-分析中美之間應怎樣解決雙邊關系問題 Why-我國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深化拓展全球伙伴關系有何重要意義?熱點3:中國擔當、中國方案助力全球和平與發展第六屆進博會成功舉辦。2023年11月5日至10日,以“新時代,共享未來”為主題的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辦。今年進博會迎來了來自154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來賓,有超過3400家企業參展、近41萬名專業觀眾注冊報名,規模創歷史新高。作為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2018年以來,進博會展示超過2400項代表性首發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累計意向成交額超過4200億美元。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致信指出,進博會依托中國大市場優勢,發揮國際采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平臺功能,對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中宣部授予中國援外醫療隊群體代表“時代楷模”稱號。2023年10月20日,在中國援外醫療隊派遣60周年之際,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宣傳發布中國援外醫療隊群體代表的先進事跡,授予他們“時代楷模”稱號。自1963年向阿爾及利亞派出首支援外醫療隊以來,我國累計向76個國家和地區派遣醫療隊員3萬余人次,援建醫療衛生設施共130余所,診治患者近3億人次,挽救了無數寶貴生命。黨的十八大以來,援外醫療隊模范踐行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引入先進診療技術,開展對口醫院合作,積極推進義診創新工程活動,拓展公共衛生合作,從“輸血式”援助轉向“造血式”援助,培養了大批當地醫療人員,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提高了受援國醫療技術水平。中國援外醫療隊以無私的愛心、精湛的醫術、接續的奉獻,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贊譽。日本核污染水排海。2023年8月24日,日方正式開始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染水排放至太平洋。按計劃,2023年內總共將分4次排出3.12萬噸核污染水,首批計劃排出約7800噸,將從8月24日連續排放17天。8月23日外交部發言人表示,這一行徑公然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轉嫁核污染風險、將一己私利凌駕于地區和世界各國民眾長遠福祉之上,極其自私自利,極不負責任。中方表示嚴重關切和強烈反對。習近平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巴以問題特別視頻峰會。2023年11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巴以問題特別視頻峰會并發表題為《推動停火止戰 實現持久和平安全》的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本次峰會是金磚擴員后的首場領導人會晤。當務之急,一是沖突各方要立即停火止戰,停止一切針對平民的暴力和襲擊,釋放被扣押平民,避免更為嚴重的生靈涂炭。二是要保障人道主義救援通道安全暢通,向加沙民眾提供更多人道主義援助,停止強制遷移、斷水斷電斷油等針對加沙民眾的集體懲罰。三是國際社會要拿出實際舉措,防止沖突擴大、影響整個中東地區穩定。各方應該將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有關決議要求落到實處。■中考模擬1.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11月10日閉幕。瞄準“越辦越好”的目標,本屆進博會意向成交額再創新高,達到784.1億美元。進博會的國際采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四大平臺作用,像“四葉草”一樣扎根生長,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屬性更加彰顯。這棵茁壯成長的“四葉草”有利于( )A.展現中國成就,承擔作為領袖國家的國際責任B.傳遞中國聲音,增強中國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C.鞏固世界多極化,開創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D.推進經濟全球化,主導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設2.Why-中國舉辦國際進口博覽會有什么意義?【9b】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專題五 國際熱點熱點1:共建一帶一路十周年:成就與展望新疆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2023年11月1日,新疆自貿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成為我國第22個,也是我國在西北沿邊地區設立的第1個自貿試驗區。自貿試驗區實施范圍179.66平方公里,涵蓋烏魯木齊片區、喀什片區、霍爾果斯片區。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是我國向西開放的前沿,也是“一帶一路”核心區。自貿區十年探索結碩果,引領開放新格局。2013年9月,上海自貿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揚帆起航。十年來,經過六次擴容,全國已有21個自貿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形成了覆蓋東西南北中,統籌沿海、內陸、沿邊的改革開放創新格局,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進行了有效探索、積累了寶貴經驗。自貿試驗區的聯動發展,拓展了制度創新先行先試的廣度和深度,豐富了自貿政策應用的場景,擴大了自貿紅利效應,對提升改革創新效率、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有效支撐了自由貿易試驗區的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上,要在全面總結十年建設經驗基礎上,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開展探索,努力建設更高水平自貿試驗區。共建“一帶一路”未來十年發展展望發布。2023年11月24日,《堅定不移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走深走實的愿景與行動——共建“一帶一路”未來十年發展展望》發布。報告提出,力爭未來十年左右時間,各方朝著平等合作、互利互惠的目標相向而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具體包括五大目標:一是互聯互通網絡更加暢通高效;二是各領域務實合作邁上新臺階;三是共建國家人民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增強;四是中國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五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共建“一帶一路”系列藍皮書發布。2023年12月15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研究編制的共建“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綠色絲綢之路、中醫藥國際合作、中國東盟發展、中非發展、中拉發展等系列藍皮書,正式對外發布。6本藍皮書系統總結了我國與共建國家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等重要指導原則的生動實踐。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化為現實,已有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加入了共建“一帶一路”大家庭,取得了實打實、沉甸甸的重大歷史性成就,成了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共建“一帶一路”不僅給相關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為推進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破解全球發展難題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作出積極貢獻,開辟了人類共同實現現代化的新路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落地生根。■考點解讀What-中國擔當①面對各種區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機與難題,中國不推諉、不逃避,也不依賴他人,積極主動地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中國態度)②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和改革,在有關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各個領域,積極采取行動。(中國行動)③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用有限的資源,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本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創造了減貧治理的中國樣本,為全球減貧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中國貢獻)④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努力提高自身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感召力和塑造力。(中國形象)How-共享發展機遇①中國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一直堅持合作共贏的理念,讓發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個國家 。②中國重視與相關國家和地區的合作, 致力于共同建設一個繁榮的世界。③中國的發展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更充足的資本、更豐富的產品、更寶貴的合作契機。■中考模擬1.2023年10月17-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從“一帶一路”理念的提出,到變為現實,十年來,已有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加入,“一帶一路”已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合作平臺,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這充分說明( D )我國貿易保護政策取得了顯著成效 B.我國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C.我國已成為主導世界發展的重要力量 D.我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日益增強“一帶一路”十年成績單多邊合作蓬勃發展 雙邊投資共同繁榮 民生項目成效顯著十年來,“—帶一路”合作網絡從亞歐大陸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十年來,我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雙向投資累計超過2700億美元;在沿線國家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完成營業額累計分別超過1.2萬億美元、8000億美元。 十年來,民生項目成效顯著。“絲路一家親”行動民生合作項目涵蓋扶貧救災、人道救援、環境保護等20多個領域,產生了廣泛影響。2.What-從“一帶一路”十年成績單中,你讀出了哪些信息?【9b】答:①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發展大勢;②中國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③中國正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④中國與各國分享發展機遇,共享發展成果。3.Why-我國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原因?答:(1)時代所需:①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②當今世界是一個開放、互動、緊密聯系的世界。③“一帶一路”建設有利于加強我國與其他國家的交流合作,符合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2)中國擔當:①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努力提高自身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感召力和塑造力,致力于成為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②中國重視與相關國家和地區的合作,致力于構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人類命運共同體。③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與世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共享發展成果。現實需要: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現實需要。①有利于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展示我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大國形象,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②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需要,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推動我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促進更高水平發展。③有利于我國縮小區域差距,實現共同富裕;有利于促進民族地區的發展,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4.How-中國在努力促進“一帶一路”建設發展的同時,應該如何積極謀求自身發展?答:①把自主創新和對外開放結合起來,把提升本國的發展質量放在首位。②努力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探索發展新思路。③要以更加開放的態度積極參與全球規則的制定,在國際競爭中占據主動。④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互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⑤在競爭中合作,合作中競爭,競爭合作求雙贏。5.What說明類-世界各國紛紛加入共建“一帶一路”說明了什么?答:①中國正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日益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與穩定器,對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影響力越來越大;②我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合作共贏發展理念,與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共享發展成果;③我國主張在全球發展中要集思廣益、各施所長、各盡其能,讓發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個國家。④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經濟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程度不斷加深;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越來越強勁。⑤中國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以全新的發展理念、務實的行動推動者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進程,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認可和尊重;⑥許多國家為謀求經濟的穩定與增長,需要與中國開展深入合作,這使中國在國際合作各個領域獲得更大發展空間,更加有所作為。熱點2:落實全球發展倡議,深化拓展全球伙伴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金磚國家、中美會晤、APEC30、COP28以金磚責任應對共同挑戰。2023年8月23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題為《團結協作謀發展 勇于擔當促和平》的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中方愿同金磚伙伴一道,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加強戰略伙伴關系,深化各領域合作,以金磚責任應對共同挑戰,以金磚擔當開創美好未來,共同駛向現代化的彼岸。8月24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特別記者會宣布,邀請沙特、埃及、阿聯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亞正式成為金磚大家庭成員。成員身份于2024年1月1日生效。從5個到11個,擴員后金磚國家人口占世界47%,經濟總量29%,貨物貿易占21%。這次擴員符合國際社會期待,符合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也是金磚合作的新起點,將給金磚合作機制注入新活力,進一步壯大世界和平和發展的力量。中美元首會晤。2023年11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舊金山斐洛里莊園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中美元首會晤。兩國元首就事關中美關系的戰略性、全局性、方向性問題以及事關世界和平和發展的重大問題坦誠深入地交換了意見。習近平指出,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這既是從50年中美關系歷程中提煉出的經驗,也是歷史上大國沖突帶來的啟示,應該是中美共同努力的方向。這次舊金山會晤,中美應該有新的愿景,共同努力澆筑中美關系的五根支柱。一是共同樹立正確認知。二是共同有效管控分歧。三是共同推進互利合作。四是共同承擔大國責任。五是共同促進人文交流。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30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亞太經合組織(APEC)成立于1989年,是一個區域經濟論壇)。應美國總統拜登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于2023年11月14日至17日赴美國舊金山舉行中美元首會晤,同時應邀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達成“阿聯酋共識”。2023年12月13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在阿聯酋迪拜閉幕。大會的最終協議“阿聯酋共識”獲得198個締約方的一致同意,文本指出,各方認識到需要大幅、快速和持續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達成《巴黎協定》所設定的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努力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的目標,呼吁各國采取多項行動,包括: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增加兩倍,全球年均能效增加一倍;在能源系統中,以公正有序合理的方式從化石燃料“轉型”;盡快取消低效的化石燃料補貼等。習近平會見布林肯。2024年4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習近平說,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45年的中美關系歷經風風雨雨,給了我們不少重要啟示:兩國應該做伙伴,而不是當對手;應該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傷害;應該求同存異,而不是惡性競爭;應該言必信、行必果,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我提出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3條大原則,既是過去經驗的總結,也是走向未來的指引。恢復外交關系、建交周年會見中國與瑙魯復交 朋友圈再擴大。2024年1月24日,中國和瑙魯簽署中瑙關于恢復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決定即日起恢復大使級外交關系。至此,中國建交國增至183個,朋友圈再次擴大。2016年以來已有11個國家同中國建立或恢復外交關系,同臺灣當局斷絕所謂“外交關系”。這再次向世界昭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不可阻擋的歷史大勢。中國歷來主張大小國家一律平等,致力于同所有國家建立和發展友好合作關系。瑙魯共和國位于中太平洋,由一個獨立的珊瑚礁島及周邊海域構成,旅游資源豐富。瑙魯民眾期待以瑙中復交為契機,通過發展旅游業吸引更多中國游客,增進兩國民眾之間的了解與友誼。習近平會見朔爾茨。2024年4月1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會見德國總理朔爾茨。習近平指出,今年是中德建立全方位戰略伙伴關系10周年。10年來,中德關系始終穩健發展,各領域合作不斷鞏固和深化,為兩國各自發展提供了動力。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人類社會面臨的風險挑戰增多,要解決這些問題,離不開大國合作。中德是世界第二、第三大經濟體,鞏固和發展中德關系的意義超越雙邊關系范疇,對亞歐大陸乃至整個世界都有重要影響。兩國要從長遠和戰略角度看待和發展雙邊關系,攜手為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考點解讀 9a7一個中國原則 9b2人類命運共同體、國家間關系、時代主題■中考模擬1.2023年11月15日,在中美元首會晤中,習近平主席用三個“不會變”為賡續中美友誼、推進中美關系增強信心、增加動力——“中美和平共處的歷史邏輯不會變”“兩國人民交流合作的根本愿望不會變”“世界人民對中美關系穩定發展的普遍期待不會變”。(1)What-結合九下“我們共同的世界”相關知識,回答習近平主席的三個“不會變”提出,是基于對哪些國際形勢和因素的判斷 (2)How-分析中美之間應怎樣解決雙邊關系問題 答:(1)①當今世界是一個開放的、發展的、緊密聯系的世界。②當今世界呈現經濟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極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趨勢。③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變革加速推進,各國相互聯系和依存程度日益加深,國際力量對比更趨平衡,和平發展大勢不可逆轉。①雙方應順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保持積極開放的心態,主動參與競爭。②雙方應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題,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③應加強在經濟、文化、政治、安全等領域的合作,尋求共同發展,合作共贏,分享發展機會,共享發展成果。Why-我國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深化拓展全球伙伴關系有何重要意義?答:①有利于加強我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為我國高質量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②有利于我國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發展浪潮,更好地抓住機遇、迎接挑戰。③有利于進一步樹立我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大國形象,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④有利于我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推進提供強大動力。⑤有利于加深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激發我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熱點3:中國擔當、中國方案助力全球和平與發展第六屆進博會成功舉辦。2023年11月5日至10日,以“新時代,共享未來”為主題的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辦。今年進博會迎來了來自154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來賓,有超過3400家企業參展、近41萬名專業觀眾注冊報名,規模創歷史新高。作為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2018年以來,進博會展示超過2400項代表性首發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累計意向成交額超過4200億美元。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致信指出,進博會依托中國大市場優勢,發揮國際采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平臺功能,對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中宣部授予中國援外醫療隊群體代表“時代楷模”稱號。2023年10月20日,在中國援外醫療隊派遣60周年之際,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宣傳發布中國援外醫療隊群體代表的先進事跡,授予他們“時代楷模”稱號。自1963年向阿爾及利亞派出首支援外醫療隊以來,我國累計向76個國家和地區派遣醫療隊員3萬余人次,援建醫療衛生設施共130余所,診治患者近3億人次,挽救了無數寶貴生命。黨的十八大以來,援外醫療隊模范踐行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引入先進診療技術,開展對口醫院合作,積極推進義診創新工程活動,拓展公共衛生合作,從“輸血式”援助轉向“造血式”援助,培養了大批當地醫療人員,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提高了受援國醫療技術水平。中國援外醫療隊以無私的愛心、精湛的醫術、接續的奉獻,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贊譽。日本核污染水排海。2023年8月24日,日方正式開始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染水排放至太平洋。按計劃,2023年內總共將分4次排出3.12萬噸核污染水,首批計劃排出約7800噸,將從8月24日連續排放17天。8月23日外交部發言人表示,這一行徑公然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轉嫁核污染風險、將一己私利凌駕于地區和世界各國民眾長遠福祉之上,極其自私自利,極不負責任。中方表示嚴重關切和強烈反對。習近平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巴以問題特別視頻峰會。2023年11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巴以問題特別視頻峰會并發表題為《推動停火止戰 實現持久和平安全》的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本次峰會是金磚擴員后的首場領導人會晤。當務之急,一是沖突各方要立即停火止戰,停止一切針對平民的暴力和襲擊,釋放被扣押平民,避免更為嚴重的生靈涂炭。二是要保障人道主義救援通道安全暢通,向加沙民眾提供更多人道主義援助,停止強制遷移、斷水斷電斷油等針對加沙民眾的集體懲罰。三是國際社會要拿出實際舉措,防止沖突擴大、影響整個中東地區穩定。各方應該將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有關決議要求落到實處。■中考模擬1.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11月10日閉幕。瞄準“越辦越好”的目標,本屆進博會意向成交額再創新高,達到784.1億美元。進博會的國際采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四大平臺作用,像“四葉草”一樣扎根生長,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屬性更加彰顯。這棵茁壯成長的“四葉草”有利于( B )A.展現中國成就,承擔作為領袖國家的國際責任 B.傳遞中國聲音,增強中國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C.鞏固世界多極化,開創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 D.推進經濟全球化,主導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設2.Why-中國舉辦國際進口博覽會有什么意義?【9b】答:(1)對中國:①有利于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尋求新的發展機遇。②有利于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③有利于更好的展示中國形象,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④有利于提升我國的國際影響力。(2)對世界:①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②有利于促進經濟全球化;③有利于推進構建新型國際關系;④有利于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⑤有利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時政解讀】2024中考道德與法治時政熱點 專題五 國際熱點 (學生版).doc 【時政解讀】2024中考道德與法治時政熱點 專題五 國際熱點(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