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聲現象復習課主備人: 授課人: 課型:復習 總課時數: 年 月 日【學習目標】1、通過復習掌握聲音的產生、傳播、聲音的特性、噪聲以及聲的利用等基礎知識;2、 通過復習理解聲音產生的條件、傳播的條件、控制噪聲的方法以及聲音在生活實際中的利用等知識;3、 會利用聲速知識解答簡單的回聲計算題。【重點難點】聲音的產生和傳播的條件,聲音的特征,防止噪聲的途徑。音調、響度和音色的區分以及在生活中的應用。【智慧先學】1、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振動可以發聲,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振動一定會發聲,但不一定能聽見。2、聲的傳播需要介質,氣體、液體、固體都可以作為聲的傳播介質。真空是不能傳播聲音的。聲的傳播是以波的形式傳播的。3、聲速:在15℃的空氣中是340 m/s。介質的影響:固體>液體>氣體在空氣中傳播,受溫度影響,溫度越高,聲速越大。4、聽到聲音的條件:聲源、聲源振動產生的聲音在人的聽覺范圍內、有傳播聲音的介質存在、聽覺正常。5、人類聽聲的傳播途徑:空氣傳播、骨傳導。6、音調:聲音的高低。影響因素:物體振動得快,音調就高;反之,音調就低。頻率:物體在每秒內振動的次數。單位是赫茲(Hz)。物體在1秒內振動100次,頻率就是100Hz。超聲波:>20000Hz 次聲波:<20Hz7、響度:人耳感覺到的聲音的強弱。影響因素:振動的振幅越大,響度越大;反之,響度越小。聲源的距離越大,響度越小;反之,響度越大。振幅:振動的幅度。增大響度的方法:減少聲音的分散。音色:反映了每個物體發出的聲音特有的品質。決定因素:發聲體的材料、結構、發聲方式。9、噪聲:發聲體做無規則的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分貝是聲音強弱的單位,符號dB。控制噪音的方法:防止噪音產生、阻斷噪音的傳播、防止噪音進入人耳。(問案:)(問案:)【智慧碰撞】專題綜合講解1、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例1、以下幾個實驗現象,能說明聲音產生原因的是( ) 放在真空玻璃罩內的電鈴正在發聲,把玻璃罩內的空氣抽去一些后,鈴聲明顯減B、把正在發聲的收音機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人們仍能聽到收音機發出的聲音。C、拉小提琴時,琴弦的松緊程度不同,發出的聲音不相同。 D、撥動吉他的琴弦發出聲音時,放在弦上的小紙片會被琴弦彈開。 例2、甲同學把耳朵貼在長鐵管的一端,乙同學在長鐵管的另一端敲一下這根鐵管,則甲同學聽到的聲音情況是( ) 響了一下,聲音是從鐵管中傳來的 B、響了一下,聲音是從空氣中傳來的。C、響了兩下,先聽到空氣中傳來的聲音。D、響了兩下,先聽到從鐵管中傳來的聲音。2、回聲測距 例3、利用超聲波測位儀向海底垂直發射聲波,經4后收到回波.此海底有多深 3、聲音的特征 例4、關于聲音的傳播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音調會降低 B、響度會減小C、音色會改變 D、音調、響度、音色均不會改變 例5.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正確的是 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B“震耳欲聾”主要是指聲音的音調高 C.“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根據聲音的響度來判斷的D.聲音在真空中不受阻力傳播最快 4.噪聲的危害與控制 例6.噪聲是一種環境污染,沈陽市規定二環路以內機動車禁止鳴笛,下列減弱噪聲的方法與之相同的是( )A、在學校或住宅區種植花草樹木;B、在高噪聲廠房工作的人員要戴上耳罩; C、在摩托車上安裝消聲器;D、在錄音棚內安裝隔音設備。 【智慧拓展】對本章知識,你還想了解哪些?(思維導圖)【智慧盤點】【智慧達標】1、在“山間鈴響馬幫來”這句話中,鈴聲響是由于鈴受到金屬珠子的敲擊產生 而發聲的二胡是靠 振動發聲,軍號是靠 振動發聲,“黃河在咆哮”是的振動發出聲音的。2、下列各事物中,不屬于聲源的是 ( )A.“聲吶”探測敵方潛艇 B.蝙蝠在黑夜中飛行C.掛在胸前的哨子 D.手臂振動3、寓言故事中的兔乖乖聽見說話和敲門聲之后,根據什么沒有將門打開 ( ) A.說話聲的響度 B.說話聲的音調 C.說話聲的音色 D.敲門聲音的不同 4、拿一張硬紙片,把它的一頭伸進自行車輪的輻條中間,然后轉動車輪,就會聽到紙片振動發出的聲音。當減慢車輪轉速時,你能聽到 ( ) A.音調變高 B.音調變低 C.響度變大 D.響度變小5、下列何種現象的原理和聲的反射無關是 ( )A.在山谷中叫喊可以聽到回聲 B.蝙蝠捕捉蒼蠅C.聲吶系統的利用 D.打響雷可以感到房屋振動6、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不屬于噪聲的是 ( )A.上課了,學校附近的卡拉OK廳播放出十分響亮優美動聽的音樂B.清晨,公園里播放著優雅琴聲,伴隨著老年人的晨練,令人心曠神怡C.看電影時,幾個同學在一起旁若無人地高聲談笑,表現十分開心D.公路上機動車輛的鳴叫聲,發動機的排氣聲7、現代城市里常在主要街道上設置噪聲檢測設備,若某一時刻該裝置顯示的示數為53.26的數據,這個數字的單位是______,當有摩托車駛過時,顯示屏上的數據將會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8、根據回聲定位的原理,科學家發明了聲吶. 利用聲吶系統,人們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繪出水下數千米處的地形圖。 若用超聲測位儀向海底垂直發射聲波,如圖所示,經過4s后收到回波.此處海底的深度為 m。(已知聲音在海水中傳播速度是1500m/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