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戰2024年高考生物易錯題(新高考專用)易錯點14 群落常見的“四個”理解誤區 學案(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戰2024年高考生物易錯題(新高考專用)易錯點14 群落常見的“四個”理解誤區 學案(含解析)

資源簡介

易錯點14 群落常見的“四個”理解誤區
目 錄
01 易錯陷阱(四大陷阱)
02 舉一反三
【易錯點提醒一】共同生活≠互利共生
【易錯點提醒二】垂直分布≠垂直結構
【易錯點提醒三】種內競爭≠種間競爭
【易錯點提醒四】優勢取代≠取而代之
03 易錯題通關
易錯陷阱1:生物生活在一起對雙方有利就一定是互利共生關系
【分析】共同生活,對雙方都有利可能是原始合作或互利共生。原始合作的雙方分開后均能獨立生活,而互利共生的雙方分開后出現兩方或其中一方不能正常生活。
易錯陷阱2:高山上植被的垂直分布體現群落的垂直結構
【分析】高山上植被的垂直分布是由于隨海拔升高,溫度下降明顯,從而導致不同海拔植被(群落)分布不同。如:闊葉林—針葉林—高原草甸—苔原屬于四個不同的群落垂直分布(屬于水平結構)。而群落的垂直結構的分層現象是指同一個群落內不同物種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層配置情況。
易錯陷阱3:生物之間的生存斗爭都是種間競爭關系
【分析】生物之間的競爭發生在不同生物之間為種間競爭,同種生物的生存斗爭是種內競爭。
易錯陷阱4:群落到森林階段找不到灌木、草本植物
【分析】群落演替時,不同種群間是優勢取代,在森林階段能(填“能”或“不能”)找到地衣、苔蘚等其他植物。
【易錯點提醒一】共同生活≠互利共生
【例1】(2023·廣東湛江·統考三模)在海底,海葵主要吃小魚和小蝦。??讨诩木有返穆輾ど?,寄居蟹的活動可以使海葵更有效地捕食藻類和其他浮游生物。??麆t用有毒的刺細胞為寄居蟹提供保護。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图木有分g屬于互利共生關系
B.食物是影響寄居蟹種群數量的密度制約因素
C.兩種生物之間的關系屬于群落水平的研究問題
D.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保持群落內物種的豐富度
易錯分析:??图木有分g屬于原始合作關系。
【變式1-1】(2023·寧夏·校聯考二模)腸道芽孢桿菌能促進部分有益菌的生存生長,其原因是好氧芽孢桿菌能消耗腸道內的O2,形成厭氧環境,從而有利于乳酸菌的生存生長。這種理論學說稱為“生物奪氧學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腸道中,芽孢桿菌與乳酸菌的種間關系為互利共生
B.芽孢桿菌在腸道作用的結果有利于腸道中酵母菌的大量增殖
C.在腸道中,等量葡萄糖在芽孢桿菌和乳酸菌中氧化分解釋放的能量不相等
D.芽孢桿菌在消耗O2的同時會伴隨著CO2和乳酸的產生,為乳酸菌生長提供酸性環境
【變式1-2】已知蚯蚓能緩解干旱對植物生長的不利影響。科學家研究了不同干旱脅迫條件下蚯蚓對番茄莖葉脫落酸(ABA)水平以及土壤含水量的影響,實驗結果如下圖。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蚯蚓屬于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與番茄的種間關系是互利共生
B.高干旱脅迫下番茄植株ABA含量增加,促進氣孔關閉減少水分散失
C.低干旱脅迫條件下,蚯蚓通過增加土壤含水量來緩解干旱脅迫
D.高干旱脅迫條件下,蚯蚓能促進番茄植株合成ABA來對抗干旱脅迫
【變式1-3】下表為不同環境中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兩種生物A、B相互作用(甲、乙、丙)對彼此所造成的影響,其中“+”表示正面影響,“-”表示負面影響。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相互作用類別 生物A 生物B
甲 + +
乙 - -
丙 + -
A.甲可能表示原始合作或互利共生
B.發生乙類相互作用的兩種生物生態位相似程度較低
C.人體腸道內的某些細菌和人的相互作用類別可能屬于甲或丙
D.自然狀態下,甲、乙、丙三種相互作用類別均利于維持群落的穩定
【易錯點提醒二】垂直分布≠垂直結構
【例2】下列關于群落的結構與類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草原上群落的物種組成和空間結構隨季節變化而發生改變
B.天山山麓從山腳到山頂群落類型的差異是由于光照強度的不同導致的
C.森林中不同地段往往分布著不同的種群,這體現的是群落的垂直結構
D.由冰山巖向森林演替過程中,土壤中有機物越來越少,群落物種豐富度逐漸加大
易錯分析:森林中不同地段往往分布著不同的種群,不能體現群落的垂直結構。
【變式2-1】廣東開發出稻田中養河蟹的新型綜合種養模式,改變了稻田單一的種植結構,獲得經濟、生態雙贏,河蟹能除去稻田中的害蟲、雜草,還能松動田泥,稻田能為河蟹提供餌料和良好的生活環境。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河蟹所處的空間位置、占用資源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就是其生態位
B.稻田高矮不一的水稻提高光能的利用,體現垂直結構
C.新型綜合種養模式充分利用群落的空間結構和季節性
D.提高稻田中河蟹種群密度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群落演替
【變式2-2】在洱海月濕地公園每年冬季有越來越多的候鳥來此停棲,吸引了很多游客。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該濕地具有的調節氣候、旅游觀光等價值屬于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
B.濕地中的所有動物和植物組成一個群落
C.挺水植物蘆葦在濕地邊隨地勢高低分布不同,屬于群落的垂直結構
D.分析候鳥的棲息地、食物、天敵和種間關系等,可以確定其生態位是否有重疊
【變式2-3】科學家對珠穆朗瑪峰(珠峰)北坡和南坡地區的考察研究表明,該地區的生態環境已經發生了巨變,植被增加趨勢越來越明顯,植被分布情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珠峰南坡植被類群隨著海拔上升逐漸發生變化,影響因素有溫度、地形,土壤濕度等
B.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著不同的植物類群,這說明群落具有垂直結構
C.調查珠峰針葉林中雪松的種群數量可采用樣方法,樣方大小可以變化
D.珠峰較高海拔地段新出現了綠色植物可能與全球氣候變暖有關
【易錯點提醒三】種內競爭≠種間競爭
【例3】1934年,生態學家高斯將數目相等的雙小核草履蟲和大草履蟲放在某個容器中培養,每天統計容器中兩種草履蟲的數量(個),部分結果如下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0 4 8 12 16
雙小核草履蟲 30 150 260 280 280
大草履蟲 30 60 40 30 0
A.從選材的角度推測選擇的兩種草履蟲的生活習性接近
B.培養期間雙小核草履蟲的發展趨勢是先增加后穩定
C.兩種草履蟲之間的關系將由種內競爭轉變為種間競爭
D.推測自然群落中一般不存在兩個生態位完全相同的物種
易錯分析:兩種草履蟲是不同物種,兩者生活在同一自然環境里,屬于種間競爭。
【變式3-1】夜光藻是我國引發赤潮主要的藻類,它不進行光合作用,主要以鹽藻為食,在適宜光照的密封條件下,共同培養夜光藻和鹽藻一段時間,得到如下結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水體富營養化后,夜光藻容易爆發增長
B.培養前期夜光藻種群增長近似于S形
C.從圖中可以看出夜光藻的食物來源不止一種
D.4天后鹽藻密度迅速下降是由于種內競爭過大導致的
【變式3-2】下圖中甲、乙、丙分別表示在有限空間內培養(或飼養)兩種生物的實驗結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豆科植物與根瘤菌的種群數量變化關系如圖甲所示
B.甲、乙、丙分別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種間競爭關系
C.圖乙中Ⅱ生物對Ⅰ生物的進化有害無益
D.圖丙中實驗初期,種內互助與種間競爭并存,后期Ⅲ的種內競爭加劇
【變式3-3】稻田生態系統是我國重要的農田生態系統。褐飛虱是水稻的首要害蟲,二化螟也是危害水稻最為嚴重的常發性害蟲之一。研究害蟲的生長發育規律,能為害蟲防治提供科學依據??蒲腥藛T在害蟲寄生情況不同的四組水稻植株上,放置二化螟,7天后分別測定各組水稻植株上放置的二化螟蟲體重量,處理及結果如圖所示。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二化螟和褐飛虱同在水稻植株上寄生,它們有著完全相同的生態位
B.施用農藥后,兩種害蟲的數量下降,稻田群落的豐富度下降
C.實驗結果表明褐飛虱單獨存在時有利于二化螟蟲體生長
D.第2組和第4組比較說明褐飛虱與二化螟共同寄生時增強了二化螟種內競爭
【易錯點提醒四】優勢取代≠取而代之
【例4】我國西北地區常年干旱,土地沙漠化嚴重,生長的灌木大多根系發達,葉片蒸騰速率較低,為了研究該地域的群落演替過程.2016年5月科研人員在某村莊選擇了4塊不同年代棄耕的鹽堿地進行調查,結果如下表.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棄耕年代 一年生草木 多年生草木 灌木 物種數量
公元1950年 0株 10株 380株 8
公元1970年 0株 46株 290株 12
公元1990年 400株 1800株 30株 15
公元2010年 600株 1900株 32株 18
A.該鹽堿地群落演替過程中灌木逐漸被草木取代
B.調查結果表明棄耕時間越長的鹽堿地物種豐富度越高
C.該群落演替過程中影響植物優勢種變化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D.演替過程中灌木間的種內斗爭逐漸加劇導致物種數量減少
易錯分析群落演替過程中灌木的優勢逐漸被草木取代。
【變式4-1】有關群落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br/>A.群落是生態系統的生物部分,包含著該區域的所有種群
B.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主要與氣候、土壤等條件有關,與人類活動無關
C.從灌木階段到森林階段的演替過程中,喬木層完全取代了灌木層
D.在草本群落沒有垂直結構,群落中的生物因捕食可形成食物鏈
【變式4-2】群落的演替是有規律的、有一定方向的和可以預測的,群落演替的終點是頂極群落。下列關于群落演替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裸巖到森林的演替過程中,草本階段找不到苔蘚、地衣等
B.群落演替到頂極群落后,其物種組成和種間關系不再變化
C.群落演替的總趨勢是物種多樣性的增加和群落穩定性的提高
D.群落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區別是影響因素不同
【變式4-3】某科研人員調查某森林群落演替時,發現其自然演替順序為:裸巖-地衣-苔蘚-草本-灌木-森林,關于該演替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A.地衣階段時,該群落組成過于簡單,不存在垂直結構
B.該演替過程非常漫長,充分體現出群落的時間結構
C.演替時,優勢種對環境的適應性越來越強,從而占據有利地位
D.群落演替過程會伴隨著群落中物種的競爭和生態位的改變
1.我國的許多農諺、詩句彰顯著祖先的智慧,同時也透射著生物學原理。下列有關農諺的解釋錯誤的是( ?。?br/>選項 農諺、詩句 解釋
A “六月若連陰,遍地是黃金” 水是影響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合理灌溉有利于提高產量
B “橘生淮南為橘,生淮北則為枳” 生物的性狀受遺傳和環境的共同影響
C “螟蛉有子,蜾蠃負之” 螟蛉與蜾蠃的種間關系是原始合作
D “谷連谷,坐著哭” 植物對土壤中元素的吸收具有選擇性,長期種植谷子,會導致土壤中谷子所需的礦質元素減少
A.A B.B C.C D.D
2.果園中高濕度、低風速、弱光照等環境條件有利于草菇的生長。在某大型果園中進行果樹和草菇的間種,果樹的落葉可為草菇提供營養,栽培草菇剩下的基質又可被果樹根系吸收利用,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草菇和果樹的種間關系為原始合作
B.種間關系是該群落區別于普通果園群落的重要特征
C.光照、水分等資源不均勻分布使該果園的種群呈鑲嵌分布
D.果樹和草菇的間種提高了對空間和環境資源的利用率
3.長白山隨海拔的升高依次分布著針闊葉混交暗針葉林、岳樺林和高山苔原4個植被分布帶,生存著種類繁多的珍稀野生生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長白山生物種間關系復雜,包括捕食、寄生和腐生等
B.具有捕食關系的兩個種群,其數量不一定呈周期性波動關系
C.長白山上所有的動物、植物組成了生物群落
D.長白山隨海拔升高的4個植被分布帶體現了群落的水平結構
4.樹線是指高海拔山地天然森林分布的上限,樹線以上為高山灌叢和草甸,樹線以下分布的是以喬木為主的森林,如圖1。生態學家研究了樹線之上植被厚度對樹線上升幅度的影響,如圖2。當植被厚度較大時,會形成一道厚厚的“封鎖墻”,植物種子落于此地難以萌發。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區分高山灌叢、草甸、喬木群落的首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種組成
B.全球氣候變暖使高山冰雪融化加快,導致高山樹線海拔高度上升
C.樹線之上和樹線之下的植物群落明顯不同,屬于群落的垂直結構
D.樹線之上植被厚度大時,植物種子落于此地難以萌發導致樹線相對靜止
5.生態位是指物種在生物群落或生態系統中的地位和角色,表征了物種對各種資源(食物、空間等)的利用以及不同物種之間的關系。生態位的重疊和分離狀況與種間競爭、種內競爭具有密切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種間競爭會促使不同物種的生態位分化
B.種內競爭的加劇會使不同物種的生態位重疊增加
C.不同物種的生態位一旦有重疊則種間競爭就會加劇
D.如果兩個物種的生態位是完全分開的,則會有未被利用的資源
6.高密度混養的大、小鱸魚,蚜蟲與草,蝗蟲與草,這些生物之間的關系依次是( )
A.種內競爭、捕食、捕食
B.捕食、捕食、捕食
C.種內競爭、寄生、捕食
D.捕食、寄生、捕食
7.棄耕農田的群落演替過程一般是: 一年生雜草→多年生雜草→灌木→森林等階段,直至到達頂極群落。"資源比率假說"認為群落演替過程中的物種優勢主要是由光和營養物質這兩種資源相對利用的有效性決定的。下圖為某棄耕農田優勢物種由a 到 e 的相對優勢變化及可獲得營養物質和光的情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當c占據顯著優勢時,該群落中的一年生雜草不復存在
B.演替過程中,草本層對群落垂直結構的影響逐漸減小
C.隨著演替的進行,優勢種對光照的需求增大,對土壤營養物質的需求下降
D.只要達到頂極群落階段,群落類型將永遠不發生改變
8.下列關于群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決定群落性質最重要的因素是群落的物種組成
B.一個群落中的物種通過種間關系形成有機的整體
C.食性、覓食生境都相同的不同種鳥,生態位可能不同
D.演替過程中一旦出現新的優勢物種后原有物種就消失易錯點14 群落常見的“四個”理解誤區
目 錄
01 易錯陷阱(四大陷阱)
02 舉一反三
【易錯點提醒一】共同生活≠互利共生
【易錯點提醒二】垂直分布≠垂直結構
【易錯點提醒三】種內競爭≠種間競爭
【易錯點提醒四】優勢取代≠取而代之
03 易錯題通關
易錯陷阱1:生物生活在一起對雙方有利就一定是互利共生關系
【分析】共同生活,對雙方都有利可能是原始合作或互利共生。原始合作的雙方分開后均能獨立生活,而互利共生的雙方分開后出現兩方或其中一方不能正常生活。
易錯陷阱2:高山上植被的垂直分布體現群落的垂直結構
【分析】高山上植被的垂直分布是由于隨海拔升高,溫度下降明顯,從而導致不同海拔植被(群落)分布不同。如:闊葉林—針葉林—高原草甸—苔原屬于四個不同的群落垂直分布(屬于水平結構)。而群落的垂直結構的分層現象是指同一個群落內不同物種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層配置情況。
易錯陷阱3:生物之間的生存斗爭都是種間競爭關系
【分析】生物之間的競爭發生在不同生物之間為種間競爭,同種生物的生存斗爭是種內競爭。
易錯陷阱4:群落到森林階段找不到灌木、草本植物
【分析】群落演替時,不同種群間是優勢取代,在森林階段能(填“能”或“不能”)找到地衣、苔蘚等其他植物。
【易錯點提醒一】共同生活≠互利共生
【例1】(2023·廣東湛江·統考三模)在海底,海葵主要吃小魚和小蝦。??讨诩木有返穆輾ど?,寄居蟹的活動可以使??行У夭妒吃孱惡推渌∮紊铩:?麆t用有毒的刺細胞為寄居蟹提供保護。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图木有分g屬于互利共生關系
B.食物是影響寄居蟹種群數量的密度制約因素
C.兩種生物之間的關系屬于群落水平的研究問題
D.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保持群落內物種的豐富度
易錯分析:??图木有分g屬于原始合作關系。
【答案】A
【解析】上述信息表明??图木有凡⒉粫膶Ψ缴砩汐@取營養,只是生活在一起,且這種方式對雙方均有利,屬于原始合作關系,A錯誤;食物是影響寄居蟹種群數量的密度制約因素,B正確;兩種生物之間的關系,即種間關系屬于群落水平的研究問題,C正確;收割理論認為,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保持群落內物種的豐富度,D正確。
【變式1-1】(2023·寧夏·校聯考二模)腸道芽孢桿菌能促進部分有益菌的生存生長,其原因是好氧芽孢桿菌能消耗腸道內的O2,形成厭氧環境,從而有利于乳酸菌的生存生長。這種理論學說稱為“生物奪氧學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腸道中,芽孢桿菌與乳酸菌的種間關系為互利共生
B.芽孢桿菌在腸道作用的結果有利于腸道中酵母菌的大量增殖
C.在腸道中,等量葡萄糖在芽孢桿菌和乳酸菌中氧化分解釋放的能量不相等
D.芽孢桿菌在消耗O2的同時會伴隨著CO2和乳酸的產生,為乳酸菌生長提供酸性環境
【答案】C
【解析】好氧芽孢桿菌能消耗腸道內的O2,形成厭氧環境,從而有利于乳酸菌的生存生長,但題干中沒有信息表明乳酸菌的活動對好氧芽孢桿菌是有利的,因此無法說明芽孢桿菌與乳酸菌的種間關系為互利共生,A錯誤;芽孢桿菌在腸道作用的結果造成厭氧環境,不利于腸道中酵母菌的大量繁殖,B錯誤;芽孢桿菌和乳酸菌分別進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等量葡萄糖氧化分解有氧呼吸釋放的能量多,C正確;
芽孢桿菌進行有氧呼吸,在消耗O2的同時會伴隨著CO2和水的產生,并不會產生乳酸,D錯誤。
【變式1-2】已知蚯蚓能緩解干旱對植物生長的不利影響。科學家研究了不同干旱脅迫條件下蚯蚓對番茄莖葉脫落酸(ABA)水平以及土壤含水量的影響,實驗結果如下圖。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蚯蚓屬于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與番茄的種間關系是互利共生
B.高干旱脅迫下番茄植株ABA含量增加,促進氣孔關閉減少水分散失
C.低干旱脅迫條件下,蚯蚓通過增加土壤含水量來緩解干旱脅迫
D.高干旱脅迫條件下,蚯蚓能促進番茄植株合成ABA來對抗干旱脅迫
【答案】A
【解析】蚯蚓可以將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屬于分解者,蚯蚓的存在對番茄有利,但兩者之間不是互利共生,A錯誤;據圖可知,高干旱脅迫下,ABA含量升高,ABA可以促進氣孔關閉,減少水分散失,是一種逆境激素,B正確;據圖可知,低干旱脅迫下,有蚯蚓的一組土壤含水量高于無蚯蚓一組,說明低干旱脅迫條件下,蚯蚓通過增加土壤含水量來緩解干旱脅迫,C正確;據圖可知,高干旱脅迫條件下,有蚯蚓一組的ABA含量較高,但兩者的土壤含水量差異不大,據此推測蚯蚓能促進番茄植株合成ABA來對抗干旱脅迫,D正確。
【變式1-3】下表為不同環境中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兩種生物A、B相互作用(甲、乙、丙)對彼此所造成的影響,其中“+”表示正面影響,“-”表示負面影響。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相互作用類別 生物A 生物B
甲 + +
乙 - -
丙 + -
A.甲可能表示原始合作或互利共生
B.發生乙類相互作用的兩種生物生態位相似程度較低
C.人體腸道內的某些細菌和人的相互作用類別可能屬于甲或丙
D.自然狀態下,甲、乙、丙三種相互作用類別均利于維持群落的穩定
【答案】B
【解析】甲類別生物A和生物B之間都是正面影響,則甲表示的種間關系為原始合作或互利共生,A正確;乙類別生物A和生物B之間都是負面影響,生物A和生物B之間的種間關系為競爭,則發生乙類相互作用的兩種生物生態位相似程度較高,B錯誤;人體腸道內的某些細菌和人的相互作用類別可能屬于甲互利共生或丙寄生關系,C正確;自然狀態下,甲、乙、丙三種相互作用類別是長期協同進化的結果,均利于維持群落的穩定,D正確。
【易錯點提醒二】垂直分布≠垂直結構
【例2】下列關于群落的結構與類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草原上群落的物種組成和空間結構隨季節變化而發生改變
B.天山山麓從山腳到山頂群落類型的差異是由于光照強度的不同導致的
C.森林中不同地段往往分布著不同的種群,這體現的是群落的垂直結構
D.由冰山巖向森林演替過程中,土壤中有機物越來越少,群落物種豐富度逐漸加大
易錯分析:森林中不同地段往往分布著不同的種群,不能體現群落的垂直結構。
【答案】A
【解析】群落的結構具有季節性,由于陽光、溫度和水分等隨季節而變化,群落的外貌和結構也會隨之發生有規律的變化,A正確;天山山麓從山腳到山頂群落類型的差異是由于溫度的不同導致的,B錯誤;森林中不同地段往往分布著不同的種群,這體現的是群落的水平結構,C錯誤;由冰山巖向森林演替過程中,土壤中有機物越來越多,群落物種豐富度逐漸加大,D錯誤。
【變式2-1】廣東開發出稻田中養河蟹的新型綜合種養模式,改變了稻田單一的種植結構,獲得經濟、生態雙贏,河蟹能除去稻田中的害蟲、雜草,還能松動田泥,稻田能為河蟹提供餌料和良好的生活環境。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河蟹所處的空間位置、占用資源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就是其生態位
B.稻田高矮不一的水稻提高光能的利用,體現垂直結構
C.新型綜合種養模式充分利用群落的空間結構和季節性
D.提高稻田中河蟹種群密度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群落演替
【答案】B
【解析】生態位是指一個物種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處的空間位置,占用資源的情況,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因此河蟹所處的空間位置、占用資源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就是其生態位,A正確;群落的垂直結構指不同種群個體在垂直方向上明顯的分層現象,高矮不齊的水稻屬于同一種群,不能體現群落的垂直結構,B錯誤;這種新型綜合種養模式為立體種養模式,充分利用了群落的空間結構和季節性,能夠提高光能等環境資源的利用率,C正確;河蟹能除去稻田中的害蟲、雜草,還能松動田泥,稻田能為河蟹提供餌料和良好的生活環境,提高稻田中河蟹種群密度,可能會改變群落中的優勢種群,因此可能會發生群落演替,D正確。
【變式2-2】在洱海月濕地公園每年冬季有越來越多的候鳥來此停棲,吸引了很多游客。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該濕地具有的調節氣候、旅游觀光等價值屬于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
B.濕地中的所有動物和植物組成一個群落
C.挺水植物蘆葦在濕地邊隨地勢高低分布不同,屬于群落的垂直結構
D.分析候鳥的棲息地、食物、天敵和種間關系等,可以確定其生態位是否有重疊
【答案】D
【解析】濕地具有的旅游觀光價值屬于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A錯誤;群落是指一定自然區域中的所有生物,包括所有動物、植物和微生物,B錯誤;群落的垂直結構屬于群落的空間結構之一,濕地邊的挺水植物蘆葦屬于同一種生物,蘆葦在濕地邊隨地勢高低分布不同不屬于群落的垂直結構,C錯誤;生態位是指一個物種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所處的空間位置、占用資源的情況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分析不同候鳥的棲息地、食物、天敵和種間關系等,進而可以確定這些生物的生態位是否有重疊,D正確。
【變式2-3】科學家對珠穆朗瑪峰(珠峰)北坡和南坡地區的考察研究表明,該地區的生態環境已經發生了巨變,植被增加趨勢越來越明顯,植被分布情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A.珠峰南坡植被類群隨著海拔上升逐漸發生變化,影響因素有溫度、地形,土壤濕度等
B.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著不同的植物類群,這說明群落具有垂直結構
C.調查珠峰針葉林中雪松的種群數量可采用樣方法,樣方大小可以變化
D.珠峰較高海拔地段新出現了綠色植物可能與全球氣候變暖有關
【答案】B
【解析】隨著海拔高度的上升,溫度、地形、土壤濕度都發生改變,因此珠峰南坡植被類群逐漸發生變化的原因是溫度、地形,土壤濕度等,A正確;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著不同的植物類群,這體現群落的地帶性分布,不同植物類群的分布不屬于一個群落內部垂直方向的結構,B錯誤;調查植物的種群數量,常采用樣方法,為了使調查結果更準確,應該隨機取樣、適當增加樣方面積、增加樣方數量,C正確;從全球氣候變化的角度分析,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冰雪融化,為綠色植物生長提供了適宜的條件,這可能是高海拔地段新出現綠色植物的原因之一,D正確。
【易錯點提醒三】種內競爭≠種間競爭
【例3】1934年,生態學家高斯將數目相等的雙小核草履蟲和大草履蟲放在某個容器中培養,每天統計容器中兩種草履蟲的數量(個),部分結果如下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0 4 8 12 16
雙小核草履蟲 30 150 260 280 280
大草履蟲 30 60 40 30 0
A.從選材的角度推測選擇的兩種草履蟲的生活習性接近
B.培養期間雙小核草履蟲的發展趨勢是先增加后穩定
C.兩種草履蟲之間的關系將由種內競爭轉變為種間競爭
D.推測自然群落中一般不存在兩個生態位完全相同的物種
易錯分析:兩種草履蟲是不同物種,兩者生活在同一自然環境里,屬于種間競爭。
【答案】C
【解析】分析題意,本實驗探究同一容器內兩種生物的數量變化,為保證實驗結果,從選材的角度推測選擇的兩種草履蟲的生活習性接近,A正確;據表格數據可知,培養期間雙小核草履蟲的數量是30→150→260→280→280,故發展趨勢是先增加后穩定,B正確;兩種草履蟲是不同物種,兩者生活在同一自然環境里,屬于種間競爭,C錯誤;一個物種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處的空間位置,占用資源的情況,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稱為這個物種的生態位,由于自然界資源通常是有限的,當兩個物種生態位發生重疊時,必然會發生種間競爭,最終重疊的生態位會被在競爭中占有優勢的物種所占有,故自然群落中一般不存在兩個生態位完全相同的物種,D正確。
【變式3-1】夜光藻是我國引發赤潮主要的藻類,它不進行光合作用,主要以鹽藻為食,在適宜光照的密封條件下,共同培養夜光藻和鹽藻一段時間,得到如下結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水體富營養化后,夜光藻容易爆發增長
B.培養前期夜光藻種群增長近似于S形
C.從圖中可以看出夜光藻的食物來源不止一種
D.4天后鹽藻密度迅速下降是由于種內競爭過大導致的
【答案】D
【解析】水體中N、P的含量大量增加,有利于藻類生長繁殖,故富營養化后,夜光藻容易爆發增長,A正確;從曲線圖分析可知,培養前期夜光藻種群數量先增后穩定,其增長近似于S形,B正確;夜光藻主要以鹽藻為食,但鹽藻數量快速減少后,夜光藻仍可維持種群數量在一定水平,可推測夜光藻的食物來源不止一種,C正確;
夜光藻不進行光合作用,主要以鹽藻為食,因此4天后鹽藻密度迅速下降是由于夜光藻的大量捕食,D錯誤。
【變式3-2】下圖中甲、乙、丙分別表示在有限空間內培養(或飼養)兩種生物的實驗結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豆科植物與根瘤菌的種群數量變化關系如圖甲所示
B.甲、乙、丙分別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種間競爭關系
C.圖乙中Ⅱ生物對Ⅰ生物的進化有害無益
D.圖丙中實驗初期,種內互助與種間競爭并存,后期Ⅲ的種內競爭加劇
【答案】C
【解析】豆科植物與根瘤菌的種間關系是互利共生,與圖甲相符,A正確;據圖并結合題意可知,甲表示的種間關系是互利共生,乙是捕食,丙是種間競爭,B正確;
捕食者與被捕食者相互選擇,協同進化,因此捕食關系對被捕食者的進化有益,C錯誤;根據圖丙可知,開始時兩物種都能存在,說明存在種內互助與種間競爭,后期一種生物消失,Ⅲ的種群密度增大,其種內競爭加劇,D正確。
【變式3-3】稻田生態系統是我國重要的農田生態系統。褐飛虱是水稻的首要害蟲,二化螟也是危害水稻最為嚴重的常發性害蟲之一。研究害蟲的生長發育規律,能為害蟲防治提供科學依據。科研人員在害蟲寄生情況不同的四組水稻植株上,放置二化螟,7天后分別測定各組水稻植株上放置的二化螟蟲體重量,處理及結果如圖所示。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二化螟和褐飛虱同在水稻植株上寄生,它們有著完全相同的生態位
B.施用農藥后,兩種害蟲的數量下降,稻田群落的豐富度下降
C.實驗結果表明褐飛虱單獨存在時有利于二化螟蟲體生長
D.第2組和第4組比較說明褐飛虱與二化螟共同寄生時增強了二化螟種內競爭
【答案】C
【解析】生態位是指一個種群在生態系統中,在時間空間上所占據的位置及其與相關種群之間的功能關系與作用,二化螟和褐飛虱只是同在水稻植株上寄生,它們生態位有重合的部分,但并不完全相同,A錯誤;群落的豐富度是指物種數目的多少,施用農藥后,兩種害蟲的數量下降,但沒有滅絕,因此稻田群落的豐富度沒有下降,B錯誤;據圖可知,第3組(僅有褐飛虱寄生)水稻植株上放置的二化螟蟲體重最重,說明褐飛虱單獨存在時有利于二化螟蟲體生長,C正確;第2組(僅有二化螟寄生)和第4組(已有二化螟和褐飛虱共同寄生)比較,第4組水稻植株上放置的二化螟蟲體重較重,說明褐飛虱與二化螟共同寄生時利于二化螟生長,并沒有增強二化螟的種內競爭,D錯誤。
【易錯點提醒四】優勢取代≠取而代之
【例4】我國西北地區常年干旱,土地沙漠化嚴重,生長的灌木大多根系發達,葉片蒸騰速率較低,為了研究該地域的群落演替過程.2016年5月科研人員在某村莊選擇了4塊不同年代棄耕的鹽堿地進行調查,結果如下表.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棄耕年代 一年生草木 多年生草木 灌木 物種數量
公元1950年 0株 10株 380株 8
公元1970年 0株 46株 290株 12
公元1990年 400株 1800株 30株 15
公元2010年 600株 1900株 32株 18
A.該鹽堿地群落演替過程中灌木逐漸被草木取代
B.調查結果表明棄耕時間越長的鹽堿地物種豐富度越高
C.該群落演替過程中影響植物優勢種變化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D.演替過程中灌木間的種內斗爭逐漸加劇導致物種數量減少
易錯分析群落演替過程中灌木的優勢逐漸被草木取代。
【答案】C
【解析】該鹽堿地群落演替過程中灌木的優勢逐漸被草木取代,A錯誤;調查結果表明棄耕時間越短的鹽堿地,物種豐富度越高,B錯誤;該群落演替過程中影響植物優勢種變化的主要因素是水分,C正確;演替過程中灌木的生存斗爭(包括種內斗爭和種間競爭)逐漸加劇導致物種數量減少,D錯誤。
【變式4-1】有關群落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br/>A.群落是生態系統的生物部分,包含著該區域的所有種群
B.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主要與氣候、土壤等條件有關,與人類活動無關
C.從灌木階段到森林階段的演替過程中,喬木層完全取代了灌木層
D.在草本群落沒有垂直結構,群落中的生物因捕食可形成食物鏈
【答案】A
【解析】在相同時間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種生物種群的集合,叫作生物群落,簡稱群落。因此群落是生態系統的生物部分,包含著該區域的所有種群,A正確;人類活動會改變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錯誤;從灌木階段到森林階段的演替過程中,喬木層只是取代了灌木層的優勢,而不是完全取代,C錯誤;群落的結構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在草本群落中既有垂直結構,也有水平結構,D錯誤。
【變式4-2】群落的演替是有規律的、有一定方向的和可以預測的,群落演替的終點是頂極群落。下列關于群落演替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裸巖到森林的演替過程中,草本階段找不到苔蘚、地衣等
B.群落演替到頂極群落后,其物種組成和種間關系不再變化
C.群落演替的總趨勢是物種多樣性的增加和群落穩定性的提高
D.群落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區別是影響因素不同
【答案】C
【解析】群落演替是優勢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所以草本階段可以找到苔蘚,地衣等,A錯誤;群落演替到頂極群落后,其物種組成和種間關系也會發生變化,B錯誤;群落演替的總趨勢是物種多樣性的增加和群落穩定性的提高,C正確;群落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區別是起始條件不同,其中次生演替具備土壤和一定的植被條件,D錯誤。
【變式4-3】某科研人員調查某森林群落演替時,發現其自然演替順序為:裸巖-地衣-苔蘚-草本-灌木-森林,關于該演替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A.地衣階段時,該群落組成過于簡單,不存在垂直結構
B.該演替過程非常漫長,充分體現出群落的時間結構
C.演替時,優勢種對環境的適應性越來越強,從而占據有利地位
D.群落演替過程會伴隨著群落中物種的競爭和生態位的改變
【答案】D
【解析】任何的群落都有垂直結構,A錯誤;群落的時間結構指群落結構在時間上的分化或在時間上的配置,該演替不屬于群落的時間結構,是不同的群落,B錯誤;
演替的實質是群落中優勢地位的替代,是優勢種在競爭中占優勢而占據有利地位,優勢種對環境一直非常適應,C錯誤;群落演替過程中存在物種的競爭,物種的數目及種群的數目會發生變化,同時由于競爭關系,生態位會改變,更充分的利用資源和空間,D正確。
1.我國的許多農諺、詩句彰顯著祖先的智慧,同時也透射著生物學原理。下列有關農諺的解釋錯誤的是( ?。?br/>選項 農諺、詩句 解釋
A “六月若連陰,遍地是黃金” 水是影響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合理灌溉有利于提高產量
B “橘生淮南為橘,生淮北則為枳” 生物的性狀受遺傳和環境的共同影響
C “螟蛉有子,蜾蠃負之” 螟蛉與蜾蠃的種間關系是原始合作
D “谷連谷,坐著哭” 植物對土壤中元素的吸收具有選擇性,長期種植谷子,會導致土壤中谷子所需的礦質元素減少
A.A B.B C.C D.D
【答案】C
【分析】1、水和無機鹽是植物生長的重要條件,及時松土有利于植物根系進行有氧呼吸,為無機鹽的吸收提供能量。
2、群落的種間關系中有捕食、競爭、寄生和互利共生、原始合作等,原始合作是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時,雙方都受益,但分開后,各自也能獨立生活。
【解析】A、生命活動離不開水,水可參與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過程,是影響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合理灌溉有利于提高產量,A正確;
B、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和環境條件共同決定的,故“橘生淮南為橘,生淮北則為枳”,B正確;
C、螟蛉是一種綠色小蟲,蜾蠃是一種寄生蜂。蜾蠃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窩里,產卵在它們身體里,卵孵化后蜾蠃幼蟲就拿螟蛉作食物,故它們之間的種間關系是捕食,C錯誤;
D、礦質元素對于植物的生長具有重要作用,植物對土壤中元素的吸收具有選擇性,長期種植谷子,會導致土壤礦質元素含量不均衡,從而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D正確。
故選C。
2.果園中高濕度、低風速、弱光照等環境條件有利于草菇的生長。在某大型果園中進行果樹和草菇的間種,果樹的落葉可為草菇提供營養,栽培草菇剩下的基質又可被果樹根系吸收利用,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草菇和果樹的種間關系為原始合作
B.種間關系是該群落區別于普通果園群落的重要特征
C.光照、水分等資源不均勻分布使該果園的種群呈鑲嵌分布
D.果樹和草菇的間種提高了對空間和環境資源的利用率
【答案】B
【分析】1、捕食: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作為食物。
2、競爭:兩種或兩種以上生物相互爭奪資源和空間等。
3、寄生:一種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種生物體內或體表。攝取寄主的養分以維持生活。
4、互利共生: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開,則雙方或者一方不能獨立生存。
【解析】A、果樹的落葉可為草菇提供營養,栽培草菇剩下的基質又可被果樹根系吸收利用,草菇和果樹的種間關系為原始合作,A正確;
B、區別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種組成,B錯誤;
C、水平結構是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地形的變化、土壤濕度和鹽堿度的差異、光照強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長特點的不同,以及人與動物的影響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著不同的種群,同一地段上種群密度也有差異,它們常呈鑲嵌分布,所以光照、水分等資源不均勻分布使該果園的種群呈鑲嵌分布,C正確;
D、果樹(生產者)和草菇(真菌、分解者)的間種提高了對空間和環境資源的利用率,促進了物質循環,D正確。
故選B。
3.長白山隨海拔的升高依次分布著針闊葉混交暗針葉林、岳樺林和高山苔原4個植被分布帶,生存著種類繁多的珍稀野生生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長白山生物種間關系復雜,包括捕食、寄生和腐生等
B.具有捕食關系的兩個種群,其數量不一定呈周期性波動關系
C.長白山上所有的動物、植物組成了生物群落
D.長白山隨海拔升高的4個植被分布帶體現了群落的水平結構
【答案】B
【分析】群落中各個生物種間關系包括捕食、寄生、種間競爭、互利共生、原始合作。群落概念:在相同時間,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種生物種群的集合,叫做生物群落。包括動植物和微生物。在群落中,各個生物種群分別占據了不同的空間,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間結構,群落的空間結構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數群落都具有明顯的分層現象。由于地形的變化,土壤濕度和鹽堿度的差異、光照強度的不同和植物自身生長特點的不同,以及人和動物的影響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著不同的種群,同一地段上種群密度也有差異,他們常呈鑲嵌分布。
【解析】A、捕食、寄生屬于種間關系,腐生不屬于種間關系,A錯誤;
B、具有捕食關系的兩個種群,可能受到外界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其數量變化沒有呈現周期性的變化,B正確;
C、長白山上所有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構成了生物群落,C錯誤;
D、長白山隨海拔升高的4個植被分布帶屬于植被的地帶性分布,不屬于群落的水平結構,D錯誤。
故選B。
4.樹線是指高海拔山地天然森林分布的上限,樹線以上為高山灌叢和草甸,樹線以下分布的是以喬木為主的森林,如圖1。生態學家研究了樹線之上植被厚度對樹線上升幅度的影響,如圖2。當植被厚度較大時,會形成一道厚厚的“封鎖墻”,植物種子落于此地難以萌發。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區分高山灌叢、草甸、喬木群落的首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種組成
B.全球氣候變暖使高山冰雪融化加快,導致高山樹線海拔高度上升
C.樹線之上和樹線之下的植物群落明顯不同,屬于群落的垂直結構
D.樹線之上植被厚度大時,植物種子落于此地難以萌發導致樹線相對靜止
【答案】C
【分析】群落的空間結構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垂直結構是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明顯的分層現象;水平結構是指由于地形、土壤濕度、鹽堿度的差異、光照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長特點的不同及任何動物的影響等因素,不同地段分布著不同種群、同一地段上種群密度也有差異的現象。
【解析】A、物種組成是區別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也是決定群落性質最重要的因素,A正確;
B、樹線上樹木生長主要受生長季低溫限制,因此氣候變暖將導致高山樹線海拔高度上升,B正確;
C、影響樹線之上和之下植被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溫度,樹線之上和樹線之下的植物群落明顯不同,不屬于群落的水平結構,C錯誤;
D、圖2說明,樹線上升與樹線之上植被厚度呈負相關,可能是樹線之上植被厚度大時,形成一道厚厚的“封鎖墻”,植物種子落于此地難以萌發,導致樹線相對靜止,D正確。
故選C。
5.生態位是指物種在生物群落或生態系統中的地位和角色,表征了物種對各種資源(食物、空間等)的利用以及不同物種之間的關系。生態位的重疊和分離狀況與種間競爭、種內競爭具有密切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種間競爭會促使不同物種的生態位分化
B.種內競爭的加劇會使不同物種的生態位重疊增加
C.不同物種的生態位一旦有重疊則種間競爭就會加劇
D.如果兩個物種的生態位是完全分開的,則會有未被利用的資源
【答案】C
【分析】據圖分析可知,種間競爭使不同物種對資源的利用會出現差異,進而導致不同的生態位出現。
【解析】A、種間競爭使不同物種對資源的利用會出現差異,所以會促使不同物種的生態位分化,A正確;
B、種內斗爭的加劇會使種群內的個體占據更多的資源,從而使不同物種的生態位重疊增加,B正確;
C、不同物種生態位重疊不一定伴隨著競爭加劇,當資源短缺時競爭加劇,C錯誤;
D、如果兩個物種的生態位是完全分開的,則不會有種間競爭,但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有未被利用的資源,D正確。
故選C。
6.高密度混養的大、小鱸魚,蚜蟲與草,蝗蟲與草,這些生物之間的關系依次是( )
A.種內競爭、捕食、捕食
B.捕食、捕食、捕食
C.種內競爭、寄生、捕食
D.捕食、寄生、捕食
【答案】C
【分析】同種生物之間包括互助和競爭關系,種間關系包括互利共生、捕食、寄生、共棲、種間競爭等。
【解析】大小鱸魚是同種生物,而由于資源和空間是有限的,大小鱸魚高密度混養屬于種內斗爭;蚜蟲從草體內獲取營養維持生活,故蚜蟲與草屬于寄生關系;蝗蟲以草為食物,故蝗蟲和草屬于捕食關系,C正確。
故選C。
7.棄耕農田的群落演替過程一般是: 一年生雜草→多年生雜草→灌木→森林等階段,直至到達頂極群落。"資源比率假說"認為群落演替過程中的物種優勢主要是由光和營養物質這兩種資源相對利用的有效性決定的。下圖為某棄耕農田優勢物種由a 到 e 的相對優勢變化及可獲得營養物質和光的情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當c占據顯著優勢時,該群落中的一年生雜草不復存在
B.演替過程中,草本層對群落垂直結構的影響逐漸減小
C.隨著演替的進行,優勢種對光照的需求增大,對土壤營養物質的需求下降
D.只要達到頂極群落階段,群落類型將永遠不發生改變
【答案】B
【分析】據圖分析,隨著群落演替的進行,后來替代物種相對前面被替代的物種對光的需求減弱,但可獲得的營養物增加。
【解析】A、演替是優勢種群的取代,不是以前的種群消失,因此當c占據顯著優勢時,該群落中的一年生雜草還存在,但其不是優勢種群,A錯誤;
B、據圖分析,隨著群落演替的進行,后來替代物種相對前面被替代的物種長得更高,因此,演替過程中,草本層對群落垂直結構的影響逐漸減小,B正確;
C、據圖分析,隨著群落演替的進行,后來替代物種相對前面被替代的物種對光的需求減弱,但可獲得的營養物增加,C錯誤;
D、達到頂極群落階段,群落類型維持動態平衡,并不是群落類型不會發生改變,D錯誤。
故選B。
8.下列關于群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決定群落性質最重要的因素是群落的物種組成
B.一個群落中的物種通過種間關系形成有機的整體
C.食性、覓食生境都相同的不同種鳥,生態位可能不同
D.演替過程中一旦出現新的優勢物種后原有物種就消失
【答案】D
【分析】1、群落垂直結構: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數群落具有明顯的分層現象;植物主要受陽光的影響,動物主要受食物和棲息空間的影響。
2、群落水平結構:由于地形的變化、土壤濕度和鹽堿的差異、光照強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著不同的種群,同一地段上種群密度也有差異。
【解析】A、群落中的物種組成是區別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決定群落性質的最重要因素,A正確;
B、一個群落中的物種通過復雜的種間關系(包括種間競爭、捕食、寄生等)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B正確;
C、一個物種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處的空間位置,占用資源的情況,以及與其他物種的關系等,稱為這個物種的生態位,食性、覓食生境都相同的不同種鳥,生態位可能不同,C正確;
D、群落演替是指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群落演替過程中出現新的優勢物種后原有優勢物種不會消失,只是優勢物種的取代,D錯誤。
故選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阳县| 北流市| 湛江市| 洛南县| 安泽县| 启东市| 紫云| 景洪市| 广州市| 开化县| 宝丰县| 涿鹿县| 璧山县| 读书| 嘉黎县| 孝义市| 安图县| 宜丰县| 弥勒县| 达州市| 射洪县| 三穗县| 龙里县| 临武县| 垦利县| 乌兰察布市| 策勒县| 泸定县| 甘泉县| 惠安县| 伊宁县| 北辰区| 蒲城县| 苏尼特左旗| 工布江达县| 广饶县| 新邵县| 进贤县| 邵武市| 彭泽县| 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