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第2節 滑輪物理觀念:通過實驗活動,初步了解滑輪,知道滑輪的用途及特點。在生活中會用滑輪解決問題,提高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為社會服務的意識;2. 科學態度:侯斌是怎么上去的?觀察,以下各種滑輪有什么共同之處? 軸輪凹槽滑輪:周邊有凹槽,能繞軸轉動的小輪;你知道哪些地方有運用了滑輪?下面兩個滑輪在使用上有什么不同呢 國旗上升時,旗桿頂端的滑輪不隨物體一起移動。貨物上升時,電動機下面的滑輪隨物體一起移動。1、工作時,軸不隨物體移動的滑輪叫定滑輪。2、工作時,軸隨著物體移動的滑輪叫動滑輪。使用定滑輪、動滑輪各有什么好處?探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一、實驗操作:(1)分別安裝定滑輪和動滑輪。(2)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鉤碼的重力G。(3)用定滑輪勻速提升鉤碼,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繩自由端的拉力F。用刻度尺測出鉤碼上升的距離h和繩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觀察重物移動方向和拉力方向。(4)用動滑輪勻速提升鉤碼,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繩自由端的拉力F。用刻度尺測出 鉤碼上升的距離h和繩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觀察重物移動方向和拉力方向。重物重力G/N 拉力大小F/N 重物上升的距離h/m 繩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m 重物移動方向 拉力方向定滑輪動滑輪探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二、實驗表格:1N1N1N0.6N5cm5cm5cm10cm向上向下向上向上探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三、數據分析:重物重力G/N 拉力大小F/N定滑輪動滑輪1.能否省力1N1N1N0.6N使用定滑輪 省力;使用動滑輪 省力;不能可以探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三、數據分析:2.是否費距離重物上升的距離h/m 繩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m定滑輪動滑輪5cm5cm5cm10cm使用定滑輪 距離;使用動滑輪 距離;不費費探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三、數據分析:3. 是否能夠改變方向重物移動方向 拉力方向定滑輪動滑輪向上向下向上向上使用定滑輪 改變方向;使用動滑輪 改變方向;能不能探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四、實驗結論:②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費距離。①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定滑輪相當于一個等臂杠桿F = GO 不能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1、定滑輪:2、動滑輪:動滑輪相當于一個省力杠桿GFO動滑輪能省力,但要費距離,且不能改變力的方向l1=2l2F=1/2G總l1l2能否得到這樣一種機械,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呢?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動滑輪能省力+FFF1F21、定義: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在一起的裝置叫滑輪組。思考:把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一個滑輪組,有幾種組合方式 F1與F2的大小如何呢?F1F2F1F1G物+G動2、受力分析:G物+G動F2F2F212345下列F與G總(動滑輪與物體的總重力)的大小有什么關系呢?你發現了什么規律?3、物量關系:F1F212345n是承擔總重的繩子段數4、n值的找法:滑輪組中承重繩子股數的判斷方法FFFGGGn=2n=2n=3承重繩子的股數n為繞過動滑輪的繩子股數。分割法5、繩子的繞法:1.確定n的大?。?br/>2.當承重繩子的段數n為奇數時,繩子的固定端在動滑輪上;4.在繩的末端畫上箭頭,標上F。FF滑輪組的繞法3.當承重繩子的段數n為偶數時,繩子的固定端在定滑輪上;概括為“奇動偶定”6、水平拉物體:使用滑輪組拉重物時,若動滑輪重和繩與滑輪間的摩擦不計,動滑輪被幾股繩子拉住,所用的力就是物體與接觸面摩擦力的幾分之一 。AF1.輪軸輪軸由具有共同轉動軸的大輪和小輪組成。通常把大輪叫輪,小輪叫軸。2.斜面斜面的原理:如果不計斜面和物體的摩擦:Gh=FL ;F=Gh/L斜面是一種省力的機械1.圖所示為學校升旗時的情景,關于旗桿頂端的的滑輪A,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滑輪A是動滑輪B.滑輪A是定滑輪C.使用滑輪A可以省力D.使用滑輪A不能改變力的方向B2.如圖所示,用滑輪拉著一重為100N的物體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該滑輪為 ___________(選填“動”或“定”)滑輪,如不計滑輪重及摩擦,則豎直向上施加的拉力F是 ___________N。定503.如圖所示,分別用力F1、F2和F3,使用下列三個裝置勻速提起同樣的重物,不計滑輪的重力和摩擦且不計繩重,則F1、F2和F3的大小關系是( )A.F1<F2=F3B.F2<F1<F3C.F1=F3<F2D.F1<F2<F3BF3=2GF1=GF2=(1/2) G4.一輛汽車陷進了泥潭, 司機按圖甲、圖乙兩種方式安裝滑輪,均能將汽車從泥潭中拉出。圖甲中的滑輪是 滑輪;圖乙中滑輪的作用是 。如果按圖乙方式,人拉繩頭移動了 0.5m,那么汽車被拉動了 m。定省力0.255.如圖所示,A、B兩物體掛在滑輪組下,處于靜止狀態,物體A、B的重力分別為G1和G2.忽略滑輪自重和摩擦,若G1為20 N,則G2等于( )A. 20 N B. 40 NC. 10 N D. 15 NB6.如圖所示,物體在拉力F的作用下以0.4m/s的速度勻速上升,物體重30N,滑輪重10N,則人所施加的拉力F= N,拉力處速度是 m/s。700.27.如圖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輪組提升重為220N的泥桶,動滑輪重為20N,不計滑輪與軸之間的摩擦及繩重。若工人將繩子勻速向上拉6m,則泥桶上升 m,手拉繩子的力為 N,拉力的功為 J。280480這節課你收獲了哪些知識 1.完成動手動腦學物理;2.完成同步練習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o8奧運點火.mp4 第2節 滑輪.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