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一單元 漫游神奇的網絡世界——網絡基礎活動一 探訪校園網絡一、活動概述在本活動中,教師帶領和指導學生通過參觀校園網絡中心,了解網絡的基本類型及組成,認識構建網絡的常用硬件設備及作用,了解互聯網的發展歷程與未來發展趨勢。二、核心素養目標:1.信息意識(1)了解互聯網發展的歷史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2)了解網絡的基本類型和簡單網絡的基本構成。(3) 認識構建網絡的常用硬件設備,并能描述常用網絡硬件的基本作用。2.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1)通過觀察網線、交換機、路由器等網絡硬件設備,知道常見的傳輸介質和網絡連接設備的作用。(2)通過繪制校園網的網絡結構圖,認識計算機網絡的構成,加深對計算機網絡構成的理解。3.信息社會責任通過對新技術背景下,人與新技術的關系的討論,辨證地認識新技術與人們生活的關系。三、課時建議2 課時。四、教材分析本活動是學生開始系統學習網絡知識的第一個活動。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網絡的構成與特點,認識一些常見的網絡設備是認識和了解網絡的第一步。多數學生已經有了使用網絡的經歷,但對如何接入網絡、網絡中使用了哪些設備,沒有相應的認識。因此本活動從學生校園生活中使用的網絡開始引入,在教師的帶領下參觀學校的網絡中心,了解網絡的構成,繪制學校網絡的結構圖,認識路由器、交換機及服務器,并知道其作用, 然后畫出校園網的網絡結構示意圖。路由器和交換機是連接網絡的主要設備,教材中介紹這兩種設備,旨在消除學生與計算機網絡間的距離感。在學生展示繪制完成的校園網絡結構圖時,教師可以適時地介紹校園網的網絡拓撲結構,引導學生理解網絡的分類,了解網絡的分類標準。根據傳輸介質的類型,網絡可以分為有線網絡和無線網絡,根據網絡的覆蓋范圍,網絡可以分為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網絡是由計算機設備、傳輸介質和連接設備、網絡協議 3 個要素構成的。前兩者在學生參觀校園網絡中心的時候,學生已在頭腦中形成了初步的印象。網線是學校常見的通信介質,活動中要求學生觀察與測試網線,了解網絡中心的設備,希望學生進一步感受傳輸介質和連接設備在通信過程中的重要性。五、教學重點(1)了解網絡的基本類型和簡單網絡的基本構成。(2)了解互聯網發展的歷史及其未來發展趨勢。六、教學難點描述常用網絡硬件的基本作用。七、教學方法:講解、討論、任務驅動八、教學準備:機房,相關案例第一課時 參觀校園網絡中心和了解網絡的基本構成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激情導入 新課引入 “越過長城,走向世界”,自從1987年9月20日北京向海外發出第一-封電子郵件后,互聯網悄然進人中國。最初人們利用網絡僅僅瀏覽信息、收發電子郵件,現在可以利用網絡學習、辦公和娛樂。網絡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如同空氣、水、電一樣的生活必需品。 思考信息是如何傳遞的,利用了什么技術等。 引入新課網絡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新課教學 一、參觀校園網絡中心 校園網的結構通常校園內的各種計算機通過交換機、路由器接入互聯網。交換機主要用于提供更多的接人點,或通過連接的其他交換機,使得源設備與目的設備之間實現相互通信。交換機提供了幾十個接入點。網絡是利用通信設備和線路(有線和無線),將地理上分散分布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臺計算機或移動終端相互連接,利用網絡軟件實現網絡中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的路由器是一種連接多個網絡的連接設備,能夠實現不同網絡間的互聯互通,如把校園網連接到互聯網上。路由器分為有線路由器和無線路由器,其中無線路由器除了具備一般路由器的功能外,還可以發射并接收無線信號。通過無線路由器,可以將網絡運營商的有線網絡轉換成無線網絡,供無線設備使用。教學樓、行政樓的計算機和網絡中心的服務器相互連接,構成了一個校園網,支撐起教學、管理和信息服務等功能。校園網是一一個局城網(Local Area Network.LAN),它的覆蓋范圍通常在幾千米以內,比局域網范圍更大的網絡有城城網(Metoplian Area Network,MAN)和廣城網(Wide Area Network,WAN)。廣域網通常連接多個城市和國家。因特網是最大的廣域網。它們三者的關系 學生參觀學校的網絡中心, 邊觀察邊介紹路由器、交換機及服務器的作用,其間可以通過觸摸或插拔一些網 絡設備(在教師的引導下操作)增進對網絡硬件的認知。如果沒有網絡中心,也 可讓學生觀察計算機機房的網絡。在看一看、摸一摸的過程中,輔以教師適當的 講解,能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引導學生繪制學校的網絡結構示意圖的 過程,也是學生對學習到的知識進行理解與反思的過程。 理解路由器和交換機,有線網絡和無線網絡,,網絡可以分為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他們的概念及其作用。二、了解網絡的基本構成 (1)計算機設備計算機設備是指計算機網絡中位于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校園網中,計算機設備包括了計算機教室和行政辦公樓的計算機及網絡中心的服務器等。其中,服務器是提供某種服務功能的計算機,如校園中的資源服務器,可為在校師生提供教學相關資源。(2)傳輸介質和相關連接設備傳輸介質分為有線和無線兩大類。有線類傳輸介質有雙絞線、同軸電纜和光纖等。連接設備是把網絡中的傳輸介質連接起來的各種設備的總稱,這些設備包括網卡,交換機、路由器等。無線傳輸是指利用無線電波將數據從一個設備傳輸到另一個設備。一般無線傳輸既包括遠距離的移動通信網絡,也包括采用紅外線技術和射頻技術(采用高頻無線電波)等實現的近距離無線傳輸。通常說的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藍牙、Wi-Fi、RFID等都屬于無線傳輸。(3)網絡協議網絡協議是網絡設備(計算機、服務器、交換機、路由器等)之間通信規則的集合,它規定了通信時信息必須采用的格式及其意義。例如TCP/IP協議(見P14),它是因特網最基本的協議。有了網絡協議,不同計算機之間,不同網絡之間才能實現相互通信。 讓學生能夠直觀感受到活動中圖片、文字里 常常出現的網絡硬件在生活中的真實面貌。有條件的學校,讓學生動手制作一根網線,并測試所制作的網線是否能正確、通 暢地連接網絡。如果條件不允許,可準備幾段網線讓學生進行傳閱,觀察網線的內部結構和網線接口上的特點,要求學生用語言來描述網線的特點,教師予以解釋補充。對于網絡協議,初中階段并不要求學生對此有很深的理解,只要知道網絡協議規定了通信時信息所采用的格式即可 網絡是由計算機設備、傳輸介質和連接設備、網絡協議 3 個要素構成的。網線 是學校常見的通信介質,學生觀察與測試網線,了解網絡中心的設備,感受傳輸介質和連接設備在通信過程中的重要性。活動解析 1)P3“說說做做”。 略。 (2)P6“說說做做”。 略。 讓學生自由開展討論“說說做做”自動學習。 讓學生展開自主探索和相互交流提供空間。小結 在初步了解校園網絡構建方式的基礎上,參觀學校的網絡中心,邊觀察邊介紹路由器、交換機及服務器的作用,其間可以通過觸摸或插拔一些網 絡設備(在教師的引導下操作)增進對網絡硬件的認知。讓學生能夠直觀感受到活動中圖片、文字里 常常出現的網絡硬件在生活中的真實面貌。 讓學生同教師一道回憶本堂課所學知識要點 回顧本活動要點作業 網絡是(利用通信設備和線路(有線和無線),將地理上分散分布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臺計算機或移動終端相互連接,利用網絡軟件實現網絡中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路由器分為(有線路由器)和(無線路由器)。按照傳輸介質來劃分,計算機網絡可分為(有線網絡)和(無線網絡)。4、根據網絡覆蓋范圍和計算機之間互聯的距離,計算機網絡分成(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5、計算機網絡由(計算機設備)、(傳輸介質和相關連接設備)及(網絡協議)三個要素構成。板書設計:活動一 探訪校園網絡參觀校園網絡中心二、了解網絡的基本構成(1)計算機設備(2)傳輸介質和相關連接設備(3)網絡協議三、活動解析四、小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