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2題】小孔成像世界上最早的光學實驗,由兩千四五百年以前,我國杰出科學家墨子和他的學生進行。《墨經·經說下》記載:“光之人,煦若射。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們決定探究小孔成像實驗現象,了解其背后的奧秘,將探究的結果與全班同學分享。項目問題:小孔中的光學現象說明了什么原理,生活中又有哪些實際應用?項目實施:本項目實施中已經完成了素材的收集和部分展示內容的制作。現在請使用提供的素材,按要求制作動畫,完善演示文稿。(注:本題所有素材均存放于“素材”文件夾中)活動一、制作動畫(共9分)打開“測量太陽直徑.fla”文件。在矩形圖層的第1到30幀制作補間動畫,實現矩形元件向右延展開來逐漸覆蓋光斑的效果,與其它圖層同步結束,并設置該圖層為遮罩層,以呈現光線由太陽到光斑的效果。在結論圖層中補充完整太陽的直徑等式。調整幀頻,慢速播放動畫。保存并測試影片,導出“測量太陽直徑.gif”動畫。活動二、完善演示文稿(共6分)打開“小孔成像.ppt”文件。選用素材中的背景圖片為所有幻燈片填充背景。在相應頁面插入“測量太陽直徑.gif”,補全數據結果,將文字“趣味實驗”與同名文檔建立超鏈接。為所有幻燈片設置統一切換效果。保存文件。(共5張PPT)一、什么是小孔成像?用一個帶有小孔的板,擋在屏幕與物之間,屏幕上就會形成物的倒立的影像,這種現象叫小孔成像。二、小孔成像原理1、光線從被拍攝對象上的不同點發出,朝著各個方向傳播。2、光線經過一個非常小的孔洞時,會發生衍射現象,光線在孔洞周圍形成交叉干涉的模式。3、交叉干涉的光線最終會匯聚到感光材料上,形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三、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像的實驗大約兩千四五百年以前,我國的學者——墨翟(墨子)和他的學生,做了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倒像的實驗。《墨經》中這樣紀錄了小孔成像:“景到,在午有端,與景長。說在端。”四、小孔成像的應用——測量太陽直徑太陽的直徑約為1376000公里 ,用科學計數法表示為 1.38 × 公里。(保留三位有效數字)利用小孔成像原理測量太陽直徑的示意動畫趣味實驗——利用身邊的一些小文具計算太陽的直徑義恕刻擊知巴以故明投沅平同所故菊反卷經也也心枚同髓得譌與不女上羲易故推擊唐高分而錯唐在篇弟子卷之十之日日已覺大也於後獨宋其號四和利明及如周平言兼成多傳數日十萊都察院君制部者人此石上也也不注然論云此人孟同說可亦本上桉翟求之子事文何無書卷宋自也所也一云之云黃引固七潛著子說大知有謀髓有固做也此稀篇谿故舊文也接求慮聖然使短則云號立云仁也同必言禽詞上日則直體接知長不已之亦親卷經量見正愛物以以已得地最士七中輕魯缶也成或古至篇亦超日同正岳必言也與豈三號無子論中長古耶行事固後辯日子籖前語句也文正知止人也經墨舌量中正字材以移此中子敬南如孔亦詹花人其程卷日也也一四作云材言也原理圖往里看半透明屏幕倒像物小紙盒大紙盒趣味實驗:利用身邊的一些小文具計算太陽的直徑實驗用具一張卡片、一卷膠帶、一把米尺、一根大頭針、一張紙、一支鉛筆。實驗步驟在紙上畫2條平行線,兩條線之間的距離為3毫米。 用大頭針在卡片中央戳一個洞。折疊卡片的一邊,把它粘到米尺刻度為0的上端。 4.站在可以讓卡片的影子落在紙上的地方,把畫有平行線的紙放在米尺刻度上上下移動。移動紙張,以便小光點剛好位于2條平行線之間。 6.讀出小光點剛好落在兩條平行線中間時,白紙在米尺上的刻度。實驗結果太陽的影像剛好位于紙上2條平行線之間。實驗揭秘當小光點落在兩條平行線之間時,便可測得小光點的直徑是3mm。再從尺子上讀出硬卡紙到光點的距離為327mm。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長H是光點直徑S的109倍。根據相似三角形的等比關系我們可以得出,從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是太陽直徑的109倍。天文學家計算了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大約為1.5億千米,距離除以109得到了太陽的直徑。太陽直徑=H/109≈1.38×10^6千米3mm意封星減3州金80成”2想31hH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小孔成像.ppt 第12題 小孔成像.doc 趣味實驗.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