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2滑輪》一、教材分析新課程標準對滑輪的要求是:1、知道簡單機械。2、知道機械效率,了解提高機械效率的途徑和意義。例測量某種簡單機械的機械效率。分析:知道簡單機械,要知道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及它們的特點。知道機械效率,了解提高機械效率的途徑和意義。例測量某種簡單機械的機械效率。只有真正經歷了定、動滑輪、滑輪組特點的探究,才能真正認識機械效率,順利測量它們的機械效率。二、學情分析能夠針對數據尋找、總結出簡單的規律,會描述實驗特點。同時也具備了初步的實際動手能力。有了一定的小組合作意識。學生的思維是有局限性的,能力也是在一步步提高的,對問題的變化也需要適應,不能把大的問題,不具體的問題呈現給學生。三、設計思路新課標的要求,知識的形成過程和結果一樣重要。分析:本節課將以學生的探究實驗為主,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總結出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的特點,而教師只是起到組織和引導的作用。四、教學目標物理觀念:通過自制教具以及杠桿的平衡條件,對定滑輪、動滑輪的工作特點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的分析觀察能力,得出定滑輪是一種等臂杠桿、動滑輪是一種省力杠桿的變形。科學思維:會根據要求使用和組裝滑輪組科學探究:通過觀察和實驗,得出定滑輪、動滑輪的工作特點。科學態度與責任:進一步認識物理是來自于生活的,認識到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五、教學重點通過觀察和實驗,得出定滑輪、動滑輪的工作特點。六、教學難點在對實例的分析和解釋中進一步理解定滑輪、動滑輪的應用。七、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新課導入 一、定滑輪和動滑輪 1、認識定滑輪和動滑輪 師:出示滑輪圖片,給出滑輪的定義,接著針對滑輪圖片,讓學生說出其結構。生:針對圖中所示部位說出滑輪的構造。師:在學生認知的基礎上詢問學生,滑輪分為哪兩類?生:動滑輪和定滑輪。師:請同學們利用桌面上的器材組裝定滑輪和動滑輪,并要求連接好的組來前面進行展示。生:學生動手連接裝置,并上臺展示定、動滑輪的工作情況,其他同學進行觀察。師:定動滑輪在工作時有什么不同?生:定滑輪不動,動滑輪隨著物體一起移動。 生活中的其他杠桿,激發學生進一步進行課內探究的興趣 用生動形象的畫面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課內探究 師:給出定滑輪、動滑輪的定義。并提出問題,你們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定動滑輪?生:學生舉例。師:出示圖片和學生一起進行拓展。讓學生認識到滑輪在生活中引用很廣,用處很大。師:出示漫畫視屏。生:學生觀看漫畫。師:漫畫很好笑,但它反映了定動滑輪工作時的一些特點,接下來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探究定動滑輪的特點。出示研究問題 作使杠桿平衡,并找出影響杠桿的因素,根據實驗,提出自己的猜想 利用寬杠桿,實驗檢驗學生的猜想,并得出結論,影響杠桿平衡的因素:不是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而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從而突破教學難點總結畫力臂的方法,并加強練習分組討論 師:著重強調一下使用動滑輪時直接提升物體所用的力F和使用動滑輪時所用的力F2,詢問學生,使用動滑輪省力嗎?生:由實驗數據學生可直接得出規律,使用動滑輪省力。 師:著重強調直接提升物體移動的距離h和利用定滑輪時動力端移動的距離S1,詢問學生,使用定滑輪省距離嗎? 生:由數據直接得規律,使用定滑輪不省距離。師:著重強調直接提升物體移動的距離h和利用動滑輪時動力端移動的距離S2,詢問學生,使用動滑輪省距離嗎? 生:由數據直接得規律,使用動滑輪不但不省距離,還費距離。 總結畫力臂的方法,并加強練習 一是教給學生列表對比是一種歸納總結知識的學習方法。 二是培養學生對比分析問題的能力。思維延伸 師:進一步提示學生,在使用定動滑輪時,繩子和滑輪之間勢必有摩擦。若忽略摩擦,拉力和物重有什么關系?生:F=G,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也不費力。 師:此時定滑輪只是起到了改變離的方向的作用。 師:對于動滑輪,我們可以把動滑輪和其吊著的物體看做一個整體,它們受到有向下的重力,還有兩根繩子向上的拉力,這兩根繩子所承擔的拉力相同嗎?演示實驗,證明兩根繩子所受的拉力是相等的。提出問題,當滑輪在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所處的狀態還可叫做什么狀態?生:平衡態。師:平衡態受什么力?生:平衡力。 傾聽、思考 讓學生通過畫思維導圖的形式總結概括本節課的收獲,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有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打開。課堂小結 學生討論小結,互相補充回憶鞏固本節課知識,進一步夯實基礎提升能力。 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八、教學反思不足之處1、通過學生分組實驗,親自經歷探究過程,實事求是的得出了實驗數據,培養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加深了對滑輪特點的理解,這是我設計的初衷,但也正是這一點占用了大量的課堂時間,使課堂出現了前緊后更緊的局面,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使教學效果不佳。2、授課中出現了一點失誤,在介紹定滑輪前兩個特點時,忘記強調定滑輪此時只是起到了改變用力方向的作用,這樣可能會對滑輪組的引入有所影響,但就實際教學來看也沒收到影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