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臺兒莊古城學校 道德與法治 學歷案設計人: 審核人: 使用人:課題 10.1《法律為我們護航》 課型 新授 課時 1課 標 要 求 核心素養目標: 政治認同:學生認識到國家制定的各項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規,感受黨和政府及各方力量在保護未成年人方面做出的關愛和保護。 法治觀念:通過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和了解其他法律,要求學生樹立法治意識,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遵守法律,尊重和維護他人的權利,自覺履行公民應盡的義務。 健全人格:通過了解國家不斷加深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力度,懂得作為未成年人應該要珍惜國家的這種特殊的保護,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學 習 目 標 1、通過觀看視頻、材料分析知道未成年人需要保護的原因;了解我國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保護的相關法律及其規定; 2、通過閱讀課堂素材,觀看視頻,理解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和司法保護的主要內容; 初步樹立法治意識和法律觀念,學會依法維護自己的權利。評 價 任 務 評價任務一:完成學習任務一(檢測目標1) 評價任務二:完成學習任務二(檢測目標2)學 習 過 程環節 學習流程及內容 二次備課環節一 自主感悟 環節二 合作探究 環節三 走進生活 環節四 學后反思 新課導入: 只要不再違法,‘前科’就會永遠封存”! 思考:為什么要對未成年人的犯罪記錄進行封存? 重點問題: 1.未成年人為什么需要特殊保護? 2.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3.未成年人享有哪些保護? 學習任務一: 我們需要特殊保護 探究一 未成年人為什么需要特殊保護 閱讀圖片,思考:生活中未成年人容易受到哪些傷害,說明什么問題? 提示:我們需要特殊保護 結合視頻思考:未成年人打賞為何無效? 提示: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需要給予特殊的保護。 思考:以上兩則材料說明了什么? 提示:保護未成年人已經成為了人類共識。 思考:從三位領導人的講話中,對未成年人有哪些認識? 提示: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關愛和保護,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社會地位) 筆記 未成年人為什么需要特殊保護 未成年人自身: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需要給予特殊的保護。 社會發展: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給予未成年人特殊關愛和保護,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 學習任務二 感受法的關愛 探究二 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 閱讀課堂相關的法律素材, 思考:你知道我國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嗎? 提示:我國憲法和民法典、義務教育法等法律都對保護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別規定;我國還頒布了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專門法律,給與未成年人特殊關愛和保護。 思考:我們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護,是不是違背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 提示:沒有違背;因為未成年人身心發育不成熟,不具備承擔責任的能力,對他們給予特殊保護,體現了對他們的關愛之情,從長遠來看,更有利于社會的公平。 探究三 未成年人享有哪些保護 結合視頻:了解對未成年人的六大保護,學生總結分享都是哪些保護 思考:《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說明了什么? 提示:保護未成年人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閱讀課堂素材圖片,思考:以下情境體現了誰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 提示:社會、學校、家庭、網絡、政府、司法 筆記 未成年人享有哪些保護 ①內容: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司法保護。 ②作用:共同構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防線,形成全社會關心、保護未成年人的有效機制和良好風尚。 ③做法:教育和幫助未成年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 閱讀課堂素材,思考:這種想法對嗎?為什么? 未成年人犯罪被判刑,說明了什么? 提示:未成年人是我國的特殊保護對象,但其犯罪在某些情況下依舊要負刑事責任。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受到特殊保護的權利,我們要珍惜自己的權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同時要尊重和維護他人的權利,自覺履行公民應盡的義務。 最高法:近期4名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未成年人被判刑 人民法院對未成年人犯罪堅持貫徹“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處罰上堅持“寬容但不縱容”,對于主觀惡性深、危害嚴重、特別是屢教不改的,該懲處的依法懲處,發揮警示教育作用,還被害人以公平,示社會以公道。 思考:未成年人犯罪被判刑,說明了什么?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知道了----- 今后我會這樣做作業布置: 完成實踐手冊學習探究部分 難度:中等 時長:15分鐘板書設計:學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