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主題單元規劃思維導圖二、單元目標(一)課標要求1.知道電壓、電流、電阻。2.探究并了解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中電流、電壓的特點。3.會使用電流表和電壓表。(二)核心素養要求1.通過探究活動了解電流表和電壓表的量程、讀數方法及使用方法,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一絲不茍的學習精神。2.通過隨堂實驗及相應的演示實驗,培養學生觀察物理現象、分析物理本質的興趣。3.通過交流與合作,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4.經歷實驗探究的過程,理解控制變量和類比的物理方法。1.電流第1課時 電流和電流表的使用教材分析一、課標分析1.認識電流,知道電流的單位。2.會正確使用電流表。二、內容和地位分析本課時內容有兩個版塊,一是認識電流,二是測量電流。在上一章電流知識的基礎上學習電流的大小,用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本課時是本章探究電流的起點,是研究電學問題的貫穿點,所以很重要。測量電流是探究實驗的基礎,需要學生正確且熟練地掌握電流表的使用方法。學情分析已有知識及方法:學生已經了解了電流的形成和電流的方向的規定,知道怎樣判斷電路中是否存在電流。未知知識及方法:電流的大小、單位、電流的測量。教學目標1.知道電流的定義、單位,生活中常見的電流值。2.學會正確使用電流表。核心素養1.通過電流表的正確使用,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2.通過關于“電路短路造成的危害”的教育,培養學生的安全用電意識。重點難點重點:認識電流,知道電流的單位和電流表的用途及符號。難點:會正確使用電流表測電流。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環節一:導入新課 回顧:電流是怎么形成的 問題:電路中有了電流,你是如何判斷電流大小的 老師肯定學生回答的方案并指出對于相同規格的小燈泡可以看它的亮暗來比較電流大小,不同規格的小燈泡有時候不能用同樣的方法,等學習了后面的知識就知道原因了。 演示實驗:將同一小燈泡,先后接在一節和兩節干電池兩端。 學生回答:電荷的定向移動。 學生思考、交流,一般回答:看燈的亮暗,燈亮的通過的電流大。 觀察實驗現象,比較電流大小。 溫故知新,讓學生有意識地用轉化法比較電流的大小,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環節二:認識電流 認識電流。 講授: (1)電流大小的定義:物理學中用每秒通過導體某一橫截面的電荷多少來表示電流的大小。符號為I。 (2)電流的單位: ①國際制單位:安培,簡稱安;符號為A。 ②常用單位:毫安(mA)、微安(μA)。 ③單位換算:1 A=103 mA、1 A=106 μA。 學生聽講解,理解、消化、記憶。 讓學生了解電流大小的定義,知道電流的符號、單位,感受身邊熟悉的用電器工作時通過的續表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環節二:認識電流 (3)介紹生活中熟悉的電流值。 例1 流過某手電筒小燈泡的電流大約是0.22 A,等于 mA;某半導體收音機電池的供電電流最大可達120 mA,等于 A;計算器中電源的電流約100 μA,等于 A。 學生回答。 電流大小。 通過例題讓學生掌握電流單位的換算,了解生活中的一些電流值。環節三:電流的測量 1.認識電流表。 講授:電流大小的測量工具——電流表,電路圖符號為。 結合實物電流表,閱讀課本中的使用說明書,播放電流表使用的動畫視頻。 總結: (1)電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分別為。 (2)實驗前檢查指針是否對準零刻度線,如有偏差,需要調零。 (3)電流表與被測電路串聯,電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 (4)要用大量程試觸選量程。 注意:不允許把電流表直接連到電源的兩極上,否則電流表將被燒壞。 電流表相當于一根導線。 2.練習電流表的讀數。 老師用磁吸式電流表演示測量不同電路的電流。(重點是“+”“-”接線柱接線情況和看表盤指針的位置) 3.探究活動:測量通過小燈泡的電流。 老師提示:①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斷開;②測量時,電流表用大量程試觸;③讀數時視線要正對電流表的表盤。 例2 為了防止損壞電流表,若不能估計電流大小,選擇量程時,應先用 量程進行試觸,同時觀察電流表的指 學生認識電流表,從電流表的外形上了解電流表的量程,正、負接線柱,調零旋鈕。 學生閱讀電流表的使用說明書,觀看電流表的動畫演示說明,學習使用電流表。 學生思考記憶。 學生觀察演示實驗,分析電流表接的是哪個量程,分度值是多少,指針的位置在哪,最后讀出電流值。 學生分組實驗,分別 學生通過閱讀和觀看電流表的使用說明視頻,學會使用電流表。 通過觀察演示實驗,體驗并得出電流表讀數的方法。 通過分組實驗,學生自己動手用電流表練習測量電路中的電流,培養學生的實續表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環節三:電流的測量 針偏轉情況,若指針的偏轉角度過小,應用電流表的 量程進行測量。小虹閉合開關前,發現電流表指針位置如圖所示,原因是 。如果閉合開關后發現電流表指針位置如圖所示,原因是 。 例3.如圖甲所示電路,電流表測的是 電流,電流表的讀數為 A。 按照圖甲和圖乙連接電路,測量在這兩種情況下通過小燈泡的電流,比較電流表兩次示數是否有變化。 學生讀題,思考回答。 驗操作能力,熟練掌握電流表的使用方法,得出小燈泡前后的電流相等,電流表與小燈泡串聯的位置不影響測量值。 及時鞏固電流表的使用知識,檢驗學習成果。板書設計 1.電流 第1課時 電流和電流表的使用 1.電流(I)的單位:安培(A)。 2.電流的測量工具:電流表。 3.電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分別為。 4.電流表的使用:調零、試觸、串聯、電流“+”進“-”出。 5.電流表相當于一根導線,不能直接接在電源兩端。課堂練習 相關練習課堂小結 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有哪些收獲呢 作業布置 第四章第1節第1課時。教學反思 第2課時 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教材分析一、課標分析通過探究,知道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二、內容和地位分析本課時內容是探究串、并聯電路中的電流規律。在上一課時電流、電流表的使用知識的基礎上探究串、并聯電路中的電流規律,是電路連接、電流表使用的綜合應用,也是探究電路規律的起點,為以后解決電路的計算問題打下基礎。學情分析已有知識及方法:學生已經學習了電路的連接、電流表的使用。未知知識及方法:串、并聯電路中的電流規律。教學目標1.提出關于串、并聯電路的電流規律的猜想,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探究。2.知道串、并聯電路的電流規律并會分析應用。核心素養通過實驗探究過程,交流與合作,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與協作精神。重點難點重點:串、并聯電路的電流規律。難點:用電流表測量并聯電路中的電流。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環節一:導入新課 回顧: 1.電流表的使用方法。 2.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路徑。 提出問題: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的大小有什么特點 老師出示串、并聯電路中的電流圖。 用水流類比:一條河流中各點的水流量大小相同嗎 干流中的水流量與支流中的水流量又是什么關系 學生回答: 1.串聯、“+”進“-”出、試觸選量程。 2.串聯電路中電流只有一條路徑,并聯電路中電流有多條路徑。 學生思考、交流,用水流量類比電流大小,提出猜想和假設。 溫故知新,讓學生有意識地用類比法提出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的猜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入實驗探究。環節二:探究串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 老師引導學生提出猜想,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遇到問題時老師進行指導,提醒學生注意某些事項,如安全用電、儀器的正確使用等。 學生提出猜想與假設: (1)各處的電流都相等。 (2)離電源正極近的電流大,經過用電器后電流逐漸減小。 學生設計實驗: (1)實驗器材:兩節干電池、 讓學生制訂計劃的訓練,能提高學生思維和工作的條理性,養成良好的工作作風。續表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環節二:探究串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 提出問題:為什么要使用規格不同的小燈泡 為什么各組數據要交流共享 總結:避免結論的偶然性,分析多組數據可得到普遍規律。 開關、導線、兩只不同規格的小燈泡、電流表。 (2)電路圖: 進行實驗: (1)根據設計的電路圖連接電路。 (2)檢查電路無誤后用電流表分別測量電路中a、b、c三點的電流Ia、Ib、Ic,并做好數據記錄。 分析論證并與各組交流得出結論: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都相等,即Ia=Ib=Ic。 評估實驗。 回顧實驗,發現不足,總結經驗。 通過實驗鞏固電流表的使用方法和電路的連接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意識,領悟探究的科學方法,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通過交流共享,讓學生養成合作交流的習慣,取長補短。環節三:探究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 老師引導學生提出猜想,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遇到問題進行指導,提醒學生注意某些事項,如安全用電、儀器的正確使用等。 學生提出猜想與假設: (1)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 (2)各支路的電流相等。 學生設計實驗: (1)實驗器材:兩節干電池、開關、導線、兩只不同規格的小燈泡、電流表。 讓學生從現象看本質,得出恰當的猜想。續表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環節三:探究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 學生在連接并聯電路時會有困難,特別是加入電流表,老師給予充分的時間,并耐心指導。 提出問題:如何得到普遍規律 更換不同規格的小燈泡,或更換不同的電源。 (2)電路圖: 進行實驗: (1)根據設計的電路圖連接電路。 (2)檢查電路無誤后用電流表分別測量電路中a、b、c三點的電流Ia、Ib、Ic,并做好數據記錄。 分析論證并與各組交流得出結論:并聯電路中干路的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即Ia=Ib+Ic。 各支路電流不一定相等。 評估實驗。 回顧實驗,發現不足,總結經驗。 讓學生根據器材設計實驗、驗證猜想,避免學生按照老師給出的實驗步驟進行操作,而不理解實驗目的、儀器的作用等,做到真探究、真實驗。環節四:例題講解 例1 小華用如圖所示的電路探究串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實驗時發現電流表甲和乙的示數分別為0.14安和0.10安,造成兩個電流表示數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A.其中一個電流表沒有調零 B.電流表在電路中的位置不同 C.燈L1和L2的規格不同 D.甲比乙更靠近電源正極 學生審題,思考解答。 熟練掌握串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續表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環節四:例題講解 例2 如圖所示,在探究并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時,小明把不同規格的兩個小燈泡連入電路中,用電流表分別測量A、B、C三點的電流IA、IB、IC。閉合開關S,發現小燈泡L1比L2亮,關于IA、IB、IC之間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 ) A. IA=IB=IC B. IA=IB+IC C. IA>IB=IC D. IA續表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板書設計 1.電流 第2課時 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 1.串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都相等,即Ia=Ib=Ic。 2.并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并聯電路中干路的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即 Ia=Ib+Ic。 3.串聯等流,并聯分流。課堂練習 相關練習課堂小結 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有哪些收獲呢 作業布置 第四章第1節第2課時。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