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內燃機教材分析一、課標分析了解四沖程內燃機的工作原理。知道內能的利用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中的重要意義。二、內容和地位分析本節是物理教科版九年級上冊第二章《改變世界的熱機》的第二節。內燃機是一種生活中常見的熱機,是對上一節內容的延伸,體現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同時本節課也為下一節課“熱機效率”埋下伏筆。本節課重點介紹了汽油機和柴油機的構造和工作過程,以及對其中的能量轉化的分析,之后又介紹了人類飛向太空的發展歷史,使學生更加體會到物理學科對社會進步的貢獻,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理想。學情分析已有知識及方法:學生已經學過熱機的概念,汽油機是學生在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一種交通工具,學生對汽油發動機的工作過程也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通過對第一節熱機的能量轉化過程的學習,學生已具備從能量角度學習四沖程內燃機的基礎。未知知識及方法:汽油機和柴油機的構造和工作過程、能量轉化,以及異同點。教學目標1.知道四沖程內燃機的構造和工作原理。2.了解汽油機和柴油機的區別。3.了解火箭發動機的原理和中國火箭的發展史。核心素養通過學習內燃機的構造及原理,引發學生對科技與社會發展和環境的思考,提高學生關注科學技術應用于生活和社會的意識。重點難點重點:汽油機的構造和工作原理,汽油機與柴油機的區別和聯系。難點:汽油機的工作原理。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環節一:導入新課 展示圖片——汽車、火車、飛機、輪船。 問:大家知道這些交通工具的動力來源是什么嗎 學生回答問題。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為新課學習做鋪墊。環節二:內燃機 實驗:酒精在小盒內燃燒頂開盒蓋實驗。 老師點撥講解內燃機的概念,分類介紹:汽油機和柴油機。 觀察現象,分析原因。 記好筆記。 實驗引入內燃機的原理,加深學生理解。環節三:汽油機 請同學們自學汽油機的工作過程。 5分鐘之后請同學利用汽油機模型為其他同學講解其工作過程。 老師引導解決學生自學中的困惑點。 引導學生分析汽油機工作過程中的能量轉化以及飛輪的作用等。 視頻:汽油機的工作原理。 歸納小結: 1個工作循環包括4個沖程,活塞往復運動2次,曲軸轉動2周,飛輪轉動 2周,對外做功1次。 學生自學,觀察課本第25頁圖2-2-4,嘗試了解汽油機的工作過程,并在小組內交流討論后,上臺展示自學成果。 根據老師的補充提問,學習相關重點。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環節四:柴油機 引導學生對照汽油機自學課本第28頁“柴油機”,討論交流二者的異同點。 視頻:柴油機的工作原理。 教師小結:對比汽油機和柴油機的區別與聯系(表格)。 學生類比汽油機的構造和工作過程,學習柴油機。 對比總結二者的區別和聯系。 整理筆記。 培養學生學會用對比的學習方法學習物理知識。續表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環節五:飛向太空 利用圖片展示人類為飛向太空做的努力的歷史。 1.簡單介紹火箭發動機的原理:反沖原理。 2.講解三級火箭的優勢。 3.介紹我國在航天事業中所取得的成就。 學生通過圖片和視頻了解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和成就。 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獻身科學事業的精神。板書設計 2.內燃機 一、內燃機 1.燃料在汽缸內燃燒對外做功的熱機。 2.常見的內燃機:汽油機、柴油機。 二、汽油機 工作循環 三、柴油機課堂練習 相關練習課堂小結 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有哪些收獲呢 作業布置 第二章第2節。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