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主題單元規劃思維導圖二、單元目標(一)課標要求1.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2.知道電壓和電阻。3.會使用電壓表。4.探究并了解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中電壓的特點。(二)核心素養要求1.感知類比的思想,了解相關概念的含義,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初步的科學實踐能力。2.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學會正確連接電流表、電壓表,通過實驗活動、實例分析,讓學生感受到電壓表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3.體會電源和用電器是能量轉化的應用,建立健全能量轉化與守恒的意識。4.體驗探究串、并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的過程,發展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探究真理的科學態度。第1節 電壓教材分析一、課標分析1.了解電壓的概念,會用類比法理解電壓。2.會用電壓表測量電壓。二、內容和地位分析本節主要內容包括電壓和電壓的測量??梢砸龑W生通過實例認識電壓及其單位;通過閱讀“××××型直流電壓表使用說明書(節選)”知道如何正確使用電壓表、如何正確讀數。學生對電壓概念的建立普遍感覺有一定難度,教學中需要充分進行類比講解,同時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系,幫助學生將感性認識與物理知識建立連結。學生通過引導逐步形成“電壓→電壓與電流→電壓大小→電壓的測量”的認知過程。電壓表的使用,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教材上的說明書,之后進行總結和嘗試,并與之前學習的電流表進行對比,加深理解。學情分析已有知識及方法:通過上一章的學習,學生已經學會了連接串、并聯電路,掌握了正確使用電流表及正確讀數的技能,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探究能力。在生活中,對電壓有一定感知。未知知識及方法:缺乏對電壓的理性思考和認知,對電壓表的使用沒有經驗。教學目標1.初步認識電壓的概念,知道電壓的作用,了解電壓與電流的關系。2.知道電壓的單位及換算關系,記住常見的電壓值。3.會正確使用電壓表測量電壓。了解電壓表的外部結構,知道電壓表的用途與符號,知道正確使用電壓表的規則,會用電壓表測電壓。核心素養1.通過電壓概念的建立,使學生領會類比這一研究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分析、討論、總結、歸納的能力。2.通過對學生正確使用電壓表技能的訓練,培養學生學會閱讀說明書,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工作作風。3.通過介紹伏特的故事,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體會物理學家探索世界的鉆研精神。重點難點重點:知道正確使用電壓表的規則,會用電壓表測電壓。難點:初步認識電壓,了解電壓與電流的關系。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環節一:導入新課 視頻導入:觀看《三國演義》片頭曲視頻。 提問:為什么中國河流大都向東流 由地勢差引出“電勢差”。 學生觀看視頻,思考問題,激發興趣,進入情景。 創設情景,由地理知識導入,體現跨學科的思想。續表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環節二:電壓 1.類比水壓與電壓 播放“水壓和電壓類比”的視頻。 問題1:先向左側容器加水,使其水位比右側容器的高,再打開閥門,仔細觀察,看到了什么現象 液面相平后,又看到了什么現象 問題2:剛才這個水流持續的時間比較短,如果想要得到持續的水流,該怎么辦 問題3:抽水機的作用是什么呢 問題4:電路中的各個部件跟水路中的哪個部件是一一對應的 2.認識電壓 (1)電壓的符號:物理學中常用字母U表示電壓。 (2)電壓的單位: 國際單位:伏特,簡稱伏,符號是V。 常用單位:千伏(kV)、毫伏(mV)。 換算關系:1 kV=103 V,1 V=103 mV。 (3)各種常見的電壓:見教材“小資料”。 例1 下列有關常見電壓值的表述,正確的是( ) A.一節干電池的電壓是2 V B.我國家庭電路的電壓是110 V C.手機電池的電壓約為3.7 V D.電腦USB接口輸出的電壓是220 V 例2 完成下列單位換算。 (1)48 V= kV= mV。 (2)350 kV= V。 通過類比法理解電壓的概念。 學生討論后總結:如果想要有持續的水流,就要有持續的水壓,而持續的水壓由抽水機提供。 知道一些常見電壓的大小,加深對電壓概念的理解。 學生答題,教師答疑。 利用圖片展示有關電壓的現象,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講解,了解電壓的作用、提供電壓的裝置、電壓的單位及單位換算,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練習和互相糾錯,進一步體會單位換算,識記常見的電壓值,及時鞏固,檢驗學習成果。環節三:電壓的測量 1.電壓表 (1)作用:測量電壓的大小。 (2)電路符號:。 (3)構造:三個接線柱(兩個紅色的為正接線柱、一個黑色的為負接線柱)、表盤、指針、調零螺絲等。 注意觀察量程,分度值。 能對之前學習的電流表的知識進行對比遷移。 讓學生能分辨電壓表和電流表。續表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環節三:電壓的測量 請讀出兩個電壓表的示數。 2.閱讀教材中“××××型直流電壓表使用說明書(節選)”,總結電壓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1)電壓表必須和被測用電器并聯。(電壓相同) (2)電流必須從正接線柱流入,從負接線柱流出。(反接,指針會向左偏轉) (3)必須正確選擇量程。(試觸或先連接大量程) 3.測量簡單電路的電源電壓和燈泡兩端的電壓。 實驗次數燈泡兩端的電壓電源電壓123 實驗結論:在只有一個用電器的電路中,用電器兩端的電壓與電源電壓相等。 4.自制鹽水電池 例3 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當開關S閉合時,電壓表測( ) A. L1 兩端的電壓 B. L2兩端的電壓 C. L1、L2的總電壓 D.電源和L1兩端的電壓 學生回答: 甲:2 V。 乙:12.5 V。 閱讀教材中電壓表的說明書,總結出電壓表的使用規則。 學生觀察、思考、分工合作、實驗探究、得出結論。 學生動手操作簡單有趣的小實驗,觀察現象,用今天所學知識進行解釋,對知識進行運用。 學生答題,教師答疑。 能回答電壓表的量程與分度值,會正確讀數。 學生能通過實驗操作,熟練電壓表的使用,同時通過分析數據得到結論。 能結合電壓表的使用規則及指針的擺動方向,判斷出自制電池的正、負極,對知識活學活用。 及時鞏固所學知識,檢驗學習成果。續表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板書設計 第1節 電壓 一、電壓 1.電壓的形成 2.符號:U。 3.單位:伏特,簡稱伏,符號為V。 二、電壓表 1.結構 2.使用方法 3.讀數課堂練習 相關練習課堂小結 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有哪些收獲呢 作業布置 1.第十六章第1節。 2.“動手動腦學物理”第1~4題。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