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年高考備考地理三輪沖刺主觀題題型精講精煉 01 特征描述類學案(7大特征描述)(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年高考備考地理三輪沖刺主觀題題型精講精煉 01 特征描述類學案(7大特征描述)(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題型01 特征描述類
考查方式 一般以區域地理環境特征圖文材料為載體,通過對圖表或材料的分析、提取加工,論證回答地理事物分布特征、過程特征、變化特征等
設問形式 “簡要回答……特征”“描述……過程”“歸納……分布特征”“說明…變化趨勢”等
【解題思維】
特征描述可以從地理要素或形態要素的角度分析其分布的特征,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有其描述的一定的套路,人文要素的解讀則可以更多借用要素形態的特點進行分析。
對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特征的準確描述是考察學生的觀察、分析及歸納能力,同時也為分布原因、分布基本原理及分布帶來的影響等作分析依據。
地理要素的描述
①自然地理要素: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氣候(氣溫、降水、光照)、地質地貌、水文(河流、湖泊、海洋)、生物(植被、動物)、土壤(性質、結構、質地)等;
②社會經濟因素:包括交通、科技、市場、勞動力(人口)、土地租金、工業、農業、基礎設施、政策、區域協作等。
熱點角度一 地理位置的描述
(2020·全國·高考真題)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馬來西亞曾為世界最大的錫精礦生產國。自1986年開始實施工業化戰略,經濟持續數年高速增長,迅速進入新興工業化國家的行列。20世紀80年代,該國錫礦資源枯竭,最大的錫礦坑積水成湖,周邊礦場廢置。自1990年起,利用該礦坑湖和廢置礦場,陸續建起集主題公園、高爾夫俱樂部及球場、酒店和度假村、購物中心和商業城、國際會展中心、高檔住宅區等為一體的休閑城。該休閑城成為聞名世界的旅游和休閑中心。下圖示意該休閑城的位置。
(1)估算該休閑城至吉隆坡市中心和國際機場的距離,說明其位置優勢。
2.(節選 2022·天津·高考真題)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智利是首個與我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南美洲國家,并于2019年與我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
(1)智利被稱為世界上最“孤獨的國家”,從位置和自然環境的角度分析原因。
1.(1)思維導圖如下
2.(1)思維導圖如下
【參考答案】1.(1)距吉隆坡市中心約20千米,距國際機場約40千米。離兩地距離較近,臨高速公路(交通方便,用時短),方便吉隆坡市民和外地(國外)游客前往。
【答案】2.(1)智利西臨太平洋,與其他國家距離遙遠;南部隔海與南極洲相望,南極大陸無人定居;陸上東部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脈阻擋,北部有沙漠阻隔,與鄰國交往不便。
1.(2024·貴州貴陽·一模)閱讀圖文資料,按要求作答。
在境外買地建廠房并建立工業園區,再通過招商吸引國內企業入駐,已成為國內某些投資公司的經營模式,位于墨西哥北部蒙特雷市的H工業園即是如此。該工業園為入駐企業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務,目前已吸引汽車及零部件生產、家電和家居等30多家中企入駐,形成了以龍頭企業為主導、上下游配套的產業鏈集群。同時,這些入駐企業也與其國內工廠在產業鏈上形成了協同。左圖示意蒙特雷市位置,右圖示意H工業園和入駐企業合作模式。
(1)從地理位置角度,簡述H工業園選址蒙特雷市的原因。
【答案】(1)蒙特雷市距(北美地區)消費市場近;臨近港口、鐵路,水陸交通便利等。
【解析】(1)H工業園的地理位置側重相對位置,可從市場位置、交通位置等展開分析。由圖可知,蒙特雷市靠近美國,有廣闊的市場;蒙特雷市靠近墨西哥灣,有港口,鐵路和公路經過,方便物資和產品的運輸。
2.(23-24高三上·山東濰坊·期末)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淮海城市群地處蘇、魯、豫、皖接壤地帶,皖北、蘇北、魯南、豫東的8個城市組成了淮海城市群核心區,都是所在省份經濟欠發達地區。淮海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為江蘇省徐州市,是國家綜合交通樞紐,華東重要門戶城市。下圖示意淮海城市群位置。
(1)從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淮海城市群核心區經濟欠發達的原因。
【答案】(1)距離省會城市或經濟中心城市較遠,接受的輻射帶動作用小;均位于各省邊界地帶,與省內其他城市聯系相對較少。
【解析】(1)題干要求“從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該區域經濟欠發達的原因”,因此主要從城市的相對位置角度考慮。根據材料“ 淮海城市群地處蘇、魯、豫、皖接壤地帶”,由此可知淮海城市群核心區距離各省的省會城市或經濟中心城市較遠,接受的輻射帶動作用小,因此經濟欠發達。且位于各省邊界地帶,位置相對偏遠,遠離經濟發達地區,且交通相對不便,與省內其他城市聯系相對較少。
熱點角度02 氣候特征的描述
3.(2023·遼寧·高考真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在對流層的中低層,風的輻合、輻散和水汽輸送是影響天氣和氣候的重要因子。輻合是水平氣流的流速降低或流向變化造成氣流聚集而產生的上升運動,輻散是水平氣流的流速增加或流向變化造成氣流分散而產生的下沉運動。圖為1981~2010年中亞及周邊地區中低層平均風場分布圖。
(3)與甲地相比,說明乙地的氣候特點。
【審答流程】
審請設問,明確答題指向
該題對比甲乙兩地的氣候特征,可以從氣溫、降水等要素進行切入。
解讀圖表材料信息,獲取關鍵
乙地1月份受西風控制,但西風的輻合作用較弱,且沒有地形雨,降水較少,甲地1月份降水較多,所以1月份乙地相較甲地降水少;乙地7月份受西風控制,降水較多,甲地7月份降水較少,所以7月份乙地相較甲地降水多;根據圖示信息可知,乙地距離海洋更遠,深居內陸,受海洋影響更小,所以氣候的大陸性更強,冬夏溫差更大,氣溫年較差更大。
第三部分 規范答題,確定答案
1月份西風輻合不明顯,降水較甲地少;7月西風能帶來一定降水,降水較甲地多;深居內陸,氣候的大陸性更強,夏熱冬冷,年溫差大。
3.(2024·北京延慶·一模)厄瓜多爾是南美最小國家之一,首都基多位于赤道以南安第斯山區,海拔2850米,是世界著名春城。圖1為厄瓜多爾地理位置,圖2為基多氣候統計圖。結合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1)描述基多的氣候特征。
【答案】(1)全年溫和;氣溫年較差小;年降水量豐富;有明顯干濕季(6-8月降水少,9-次年5月多雨)
【分析】(1)讀基多氣候統計圖可知,基多全年氣溫在15℃左右,全年溫和;氣溫年較差小;降水總量在1000mm左右,年降水量豐富;6—8月降水少、9—次年5月降水較多,有明顯干濕季,降水季節變化較大。
熱點角度03 地質地貌的描述
4.(2023·重慶·高考真題)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歐巴爾干半島的某喀斯特地區年降水量超過1700毫米,地下河發育。包括甲、乙兩個溶蝕谷地,暴雨期間,甲谷地排水不暢, 易發洪災。擬建人工河緩解洪災。 下圖 是該喀斯特地區示意圖。
(2)列舉導致甲谷地排水不暢的地形特征。
第4題【審答流程】
第一部分 審請設問,明確答題指向
地形特征可以從地形,地勢,特殊地形等,該題考察河谷地形對排水的不利條件。
第二部分 解讀圖表材料信息,獲取關鍵
甲谷地為溶蝕谷地,地勢低平,排水不暢;讀圖可知,甲河谷較為彎曲,河曲發育,水流速度慢; 河段中甲下游部分有峽谷分布,不利于河水下泄;甲河谷落水洞少,不利于地表水下滲。
第三部分 規范答題,確定答案
【答案】(2)地形平坦; 河曲發育;河段中有峽谷;落水洞少。
4.(2022·安徽合肥·模擬預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馬爾維納斯群島(福克蘭群島)由346個島礁組成,面積11800平方公里,人口約3000人。該群島島上植物低矮、濃密,分布在無天然樹木生長的草原上。土生的陸地哺乳動物已不復可見,土生野狐也已滅絕。該群島居民農業生產活動主要從事畜牧業和漁業,羊毛是該地的主要出口資源。如圖為該群島簡圖和氣候資料圖。
(1)據圖描述該群島的地形特征。
4.(1)【答案】海岸曲折;兩主要島嶼的北部有東西走向的山脈;島上多丘陵。
【解析】讀圖可知,該地屬于海島,海岸曲折;結合圖例讀圖,兩主要島嶼的北部有東西走向的山脈;根據山峰高度判斷,島上多丘陵。
熱點角度四 水文水系特征的描述
5.(2020·江蘇·高考真題)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尼日爾河源于富塔賈隆高原,注入幾內亞灣,全長約4200km,流域面積210萬km2,在塞古-迪雷間的盆地形成大型內陸三角洲,在幾內亞灣發育了巨型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 下圖為“尼日爾河流域及降水分布示意圖”,下表為“尼日爾河部分水文站年徑流量與年輸沙量統計表”。
水文站 馬西納 迪雷 尼亞美 洛科賈 奧尼查
年徑流量(km3) 41 30 27 73 182
年輸沙量(萬噸) 177 100 350 1290 5800
(3)概述尼日爾河迪雷-洛科賈河段水文特征的變化。
6.(2022·山東·高考真題)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雅斯河發源于澳大利亞大分水嶺西側,構造運動導致其水系發生了演變(左圖)。喬治湖水位波動大,有時連年干涸,湖底覆蓋著不同類型的沉積物(右圖)。
(2)說明左圖中水系的演化過程。
5.【答案】(3)徑流量先減后增;含沙量增大。
【詳解】(3)根據表1信息可知,自迪雷~洛科賈,河流徑流量先減后增,含沙量增大。
【答案】(2)科拉林地壘兩側的河流原為同一水系,隨著地壘的抬升,原水系一分為二;地壘東側邊緣成為新的分水嶺,原河道的一段廢棄成為古河道;分水嶺以西形成新的水系,并沿斷層線發育新的河流;分水嶺以東形成斷陷盆地,積水形成喬治湖,泰勒斯溪等河流匯入湖泊。
6.【分析】(2)受板塊擠壓碰撞影響,澳大利亞東側形成大分水嶺,其山脈西部發育多條支流;由于澳大利亞東部為大分水嶺,西部為大自流盆地,地勢東高西低,支流向西流淌匯集,形成雅斯河;受斷層作用影響,地殼抬升,形成科拉林地壘,大分水嶺以西的支流無法注入雅斯河,雅斯河的支流被阻斷;被阻斷支流逐漸匯集形成喬治湖,原有古河道及科拉林地壘成為雅斯河上游地區,原有水系被分割成兩個部分。
6.(23-24高三上·山東菏澤·期中)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秘魯位于南美洲西岸,地形分三部分,中部山地高原區(主要為安第斯山中段、富森林資源以及銅、錫、銀、金、鉑、鋰、鋅、鉍、釩、鎢、硝等資源)、西部沿海區和東部亞馬孫河上游流域,自然環境差異較大。下圖示意秘魯主要山脈河流分布。
(2)描述秘魯境內安第斯山脈西側的水系特征。
6(2)【答案】河流流程短,多向西流;支流少,流域面積小;河網密度小。
【分析】根據圖片可知,由于安第斯山脈距離太平洋較近,故安第斯山脈西側的河流流程較短、支流較少且流域面積較小;由于秘魯境內的安第斯山脈為西北—東南走向,使得安第斯山脈西坡的河流多向西流注入太平洋;由于安第斯山脈西坡距離太平洋較近,平原多分布在沿海的狹長地帶,使得河流很快注入海洋且難以匯聚,造成該地區河網密度較小。
熱點角度五 土壤特征的描述
7.(2023·山東·高考真題)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漿化棕壤是指在土壤表層以下存在白漿層的棕壤,白漿層底部常見堅硬的鐵錳結核層。白漿化棕壤分布區地下水位較低,年降水量800~950mm,降水主要集中于6~9月。目前,白漿化棕壤大部分被辟為農田,以種植花生、地瓜、冬小麥為主,是低產土壤之一。圖示意白漿化棕壤的剖面構型及各土層主要理化性質。
(1)分析白漿化棕壤“上砂下黏”的剖面構型在不同季節對土壤水分的影響。

7.(1)【答案】上層砂土,孔隙多土質疏松。下層黏土,結構緊實,形成隔水層。 雨季,下層黏土層阻止土壤水下滲,導致土壤水分含量高。 旱季:上層砂土水分易蒸發,下層黏土層阻隔地下水虹吸上升,造成土壤水分含量低。
【分析】根據所學土壤知識可知,土壤中砂礫含量較大,則土壤透水性強、蓄水和保水能力差;若土壤中黏粒含量較大,則土壤透水性差、蓄水和保水能力強。該地降水總量多,但季節分配不均勻,降水主要集中于6~9月。因此雨季降水多,“上砂下黏”的剖面構型中上層沙土有利于水分下滲,但下層黏土不利于水分下滲,導致土壤水分含量過高;旱季降水稀少,上部砂土透氣性好,有利于土壤水蒸發,但下層水分向上運移過程中受到黏土阻滯,阻隔地下水虹吸上升,導致土壤含水量過低。
7.(2024·全國·模擬預測)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2020年2月,東南亞某島嶼發生森林火災。下圖顯示火災地相關情況。數月后,圖示小部分區域香蕉林(人類活動形成)長勢優于往年。
(1)指出該地原始林區的土壤特征。
【答案】(1)土壤以磚紅壤為主,酸性強,土質黏重;土壤淋溶作用強,有機質含量低,肥力低。
【分析】(1)由圖可知,此地為熱帶雨林氣候,地帶性土壤為磚紅壤;土壤的特征是酸性強、土質黏重;降水豐富,土壤淋溶作用強;氣溫高,微生物對有機質分解快,土壤有機質含量低、肥力低。
(二)不同的形態要素的描述
類型 內容 分布描述 發展變化描述
點狀 點狀分布圖表示的地理事物是標定在圖上離散的點:諸如,城市的空間分布、礦產資源的分布等。 分布是否均勻(空間差異); 【分布不均】 ①哪里多、哪里少或集中分布于哪里;稀疏區中若有相對較多的區域,也應加以說明; ②極值區域位置。哪里最多、哪里最少; ③點狀符號組成的形狀 呈環狀、線狀或條帶狀:沿什么(如交通線、河流、等高線等)分布 ④點的大小:規模的大或小:級別的高或低 數量變化;位置變化;等級(大小)變化等
線狀 線狀地理事物分布圖,常用線狀符號來表示年等降水量線、等溫線、河流、交通線、山脈等 ①值的大、小區域:數值什么地方高、什么地方低; ②變化趨勢(漸變方向):由什么方位向什么方位遞增或遞減 ③極值區域位置:最大值一高、大、多、強中心或最小值一-低、小、少、弱中心分布的位置; ④線的彎曲(凹凸變化):向什么方位凸出;凸高為低、凸低為高; ⑤走向:與什么(如緯線、海岸線、等高線等)平行 ⑥疏密程度:什么部位分布密集或什么部位分布稀疏 趨勢;分段;變化快慢(速度)
面狀 面狀地理事物分布圖一般表示地形區、物。 整體:分布是否均勻; 【分布不均】 ①位置:分布在哪里; ②面積:面積大或小; ③形狀:呈什么(環狀、半環狀、帶狀等)形狀;沿什么(如河流、海岸線、等高線、交通線等)分布;成片或破碎 ④伸展方向:由什么方位向什么方位延伸 ⑤疏密程度:哪里多、哪里少或集中分布于哪里 面積大小的變化(集中、碎片化);變化方向;變化速度。
熱點角度一 點狀事物特征的描述
1.(2023·江蘇·高考真題)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希臘薩索斯島位于愛琴海北部,地形以山地為主。薩索斯島歷史悠久,早期居民多從事農礦業;20世紀60年代后旅游業發展,居民逐漸移居新鎮,形成古鎮—新鎮的“雙子鎮”模式。古鎮的傳統建筑大多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排列緊密,建筑材料為天然石材和木材;新鎮多為現代建筑。
材料二左圖為“薩索斯島古鎮與新鎮分布示意圖”,右圖為“薩索斯島古鎮傳統建筑景觀圖”。
(1)簡述薩索斯島古鎮和新鎮的空間分布特征。
2.(2021·北京·高考真題)草地出現退化時,植被覆蓋度降低。下圖示意蒙古高原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分布及采樣點植被覆蓋度。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甲線附近區域多年來推行禁牧、休牧和劃區輪牧等草地管理舉措,乙線附近區域施行自由放牧。
(1)比較甲線和乙線植被覆蓋度的差異。任選一線,分析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
蒙古國面積156.65萬平方千米,2020年全國人口約336萬,其中烏蘭巴托人口約160萬。該國城鄉人口比例約7:3。
(2)概述該國人口分布的特點。
3.(2023·湖南·高考真題)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歷史上,廣東省是我國多次大規模南下移民的重要目的地。移民與當地居民融合,形成不同的方言區,下圖示意廣東省方言區分布。
(1)描述廣東省方言區分布的主要特點。
1.(1)【答案】(1)古鎮:多位于內部山區,沿河谷分布;新鎮:多位于沿海。
【解析】(1)根據圖示信息可知,古鎮多位于島嶼內部,多沿河流分布;新鎮位于島嶼沿海地區。
2.(1)【答案】甲線比乙線植被覆蓋度高。甲線:降水較多,合理放牧,防治草地退化效果好。或乙線:降水較少,草本植物難以生長,荒漠化嚴重。
(2)人口密度小,人口分布極不均勻,近一半人口集中在首都,城鄉人口差異大。
【解析】(1)從圖中的圖例信息可以看出,甲線比乙線植被覆蓋度高。甲線附近降水量大于200mm,降水較多,甲線附近區域多年來推行禁牧、休牧和劃區輪牧等草地管理舉措,合理放牧,防治草地退化效果好。乙線附近年降水量小于200mm,明顯降水較少,草本植物難以生長,乙線附近區域施行自由放牧,草場破壞嚴重,荒漠化嚴重。
(2)據材料可知,蒙古國面積156.65萬平方千米,2020年全國人口約336萬,說明人口密度小,其中烏蘭巴托人口約160萬,說明人口分布極不均勻,近一半人口集中在首都,城鄉人口比例約7:3,說明城鄉人口差異大。
3.(1)【答案】方言區交錯分布,相對集中;粵語、閩語和客家語分布范圍廣;粵語主要分布在廣東省的中部和西部地區,閩語主要分布在廣東省東部沿海和西南沿海(雷州半島),客家語主要分布在廣東省的北部和東北部地區。
【解析】讀圖可知,廣東省的各種方言區分布不均,交錯分布,相對集中于某些地區;圖中顯示,廣東省各種方言中,粵語、閩語和客家語分布范圍廣,其中粵語主要分布在廣東省的中部(珠江三角洲附近)和中西部地區,閩語主要分布在廣東省東部沿海(主要是潮汕地區)和西南沿海(雷州半島),客家語分布面積大,相對集中分布在廣東省的北部和東北部地區。
1.(23-24高三上·江西鷹潭·階段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蘇州市吳江區七都鎮的開弦弓村又名江村。該村緊鄰太湖,位于長江和大運河兩條水路干線交叉點,周邊河網密布;南側為滬蘇浙高速,S258省道穿村而過。2020年10月,開弦弓村入選第二批江蘇傳統村落名單。
材料二 受人均耕地限制,早期該村以種植桑棉類經濟作物為主,隨之興起了絲織類手工業。改革開放后,以桑蠶養殖和加工為基礎,開弦弓村發展了以紡織為主的服裝工業等產業。開弦弓村從事單一農業生產的村民也從1936年75%下降到如今的不足14%,且多由種植“稻桑”轉為養殖“魚蟹”。
材料三 開弦弓村內部的農宅歷經數次更新,從最早的三間一層大堂屋轉變為三間兩層有輔助房,現代則是三間三層無輔助房。下圖示意開弦弓村單體農宅平面布局的變遷。
(2)描述1935年至今開弦弓村單體農宅平面布局的變化,并分析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
【答案】(2)變化:養蠶、牲畜養殖等輔助空間逐漸消失,房屋功能單一化;平面布局更緊湊。
原因:農村產業結構由“稻桑”向“魚蟹”的變化,導致農宅養蠶和稻谷相關輔助功能的消失;鄉鎮企業的發展,使農民轉向專職非農產業,農宅兼顧生產功能性減弱。
【解析】(2)單體農宅的平面結構演變圖顯示,晾曬、養蠶、牲畜養殖、農具儲藏等空間逐漸被綠地和居住等空間所取代,房屋的功能單一化,平面布局更加緊湊。結合所學知識和材料內容,這種轉化與居民的生產生活方式密不可分。早期農宅以堂屋為中心,面積較大;后來農宅逐漸減少輔助房,面積縮小;現代農宅則不再設堂屋,房間數增多且面積縮小。這種變化的原因是開弦弓村產業結構由“稻桑”向“魚蟹”的變化,導致住宅養殖桑蠶的需求減小,種植水稻的需求減小。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農宅的居住功能逐漸減弱,而商業和工業生產等功能逐漸增強。因此,農宅的平面布局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2.(2022·安徽合肥·模擬預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倒春寒,是指初春(一般指3月)氣溫回升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氣溫較正常年份偏低并持續時間長達1~2個星期以上的天氣現象。黃土高原地區(西起烏鞘嶺,東至太行山,南靠秦嶺,北連內蒙古高原)是受倒春寒危害較大的區域,但近些年對倒春寒現象有所忽視。如圖示意黃土高原1961—2005年間4月份倒春寒量(單位:℃)平均分布狀況。
(1)簡述黃土高原4月份倒春寒強度主要分布特征。
【答案】(1)區域差異較大;總體上北部較大,南部較小;東北部山區最大;山區重于平原盆(谷)地。
【詳解】(1)讀圖可知,倒春寒強度總體上北部大于南部;東北部太行山西側最大;黃土高原表面溝壑縱橫,山區大,平原盆谷更小。
3.(2023·全國·模擬預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冷鏈物流作為現代生活性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具有一般物流的特點之外,還必須滿足對交易物品時效、溫度條件等的特殊要求。首爾都市圈是韓國經濟最發達、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其冷鏈物流起步于20世紀70年代。下圖示意首爾都市圈冷鏈物流設施的空間動態分布情況。
(1)描述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首爾都市圈新建冷鏈倉庫的空間分布。
【答案】(1)第二階段:冷鏈倉庫擴張數量較多,主要向東南方向拓展。第三階段:冷鏈倉庫擴張趨勢減緩,新建倉庫距離中心更近。
【解析】(1)描述第二、三階段倉庫的空間分布,可從數量和分布位置方面分析。由圖可知,相比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冷鏈倉庫數量增加較多,在空間上主要向東南方向的數量明顯增加,向東南郊區郊區擴張;從數量上看,第三階段擴張有減緩的趨勢,新建的倉庫有向首爾回流的趨勢。
1.(2023·北京·高考真題)近年來,中國在農業領域為巴哈馬國提供相關技術支持。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概述拿騷的氣候特征。
(2)簡述卡特島的形態特征,并說出圖中所示的風對該島形成所起的作用。
巴哈馬農業發展緩慢。2018年種植業和漁業總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0.9%。可用于耕作的土地約占國土面積的0.8%,土層薄,以石灰土壤為主,農業面臨多種自然災害威脅。
(3)說明巴哈馬提高農業發展水平的主要途徑。
【答案】(1)全年高溫,干濕季分明。5至10月為濕季,高溫多雨;11月至次年4月為干季,氣溫稍低,降水較少。
(2)島嶼陸地部分總體沿西北-東南走向延伸,呈長條狀堆積體,地勢較低;東北部坡度較陡,西南部坡度較緩。圖中所示風向為東北風,并引起海水運動,海水及風力對東北部產生侵蝕作用,形成陡坡;西南部為背風坡,受海水和風力堆積作用形成緩坡。
(3)加強農業技術人員的培訓,提高從事農業生產勞動力素養;改良土壤,增加耕地面積;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發揮海域廣闊的優勢,發展水產品養殖業。
【解析】(1)由圖中拿騷的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可知,拿騷全年高溫,每年5-10月氣溫較高(最低氣溫25℃左右,最高氣溫不超過30℃);11月至次年4月溫度稍低(最低氣溫20℃左右,最高25℃),1月、2月為最冷月份。降水具有明顯的干濕季,5至10月為濕季(月均降水量超過100㎜),11月至次年4月為干季。
(2)由左圖反映的島嶼整體形態可知,島嶼陸地部分總體沿西北-東南走向延伸呈長條狀堆積體,由右側剖面圖可知,島嶼地勢較低,且東北側與西南側坡度差異較大,東北側較陡,西南側較緩。圖中風向與西北指向標垂直,故可知風向為東北風,東北部受海浪和風力侵蝕作用,坡度較陡,西南坡位于背風坡,受海浪和風力堆積作用形成緩坡。
(3)中國在農業領域為巴哈馬國提供相關技術支持:一是加強農業技術人員的培訓,提高從事農業生產勞動力素養;由于巴哈馬可用于耕作的土地約占國土面積的0.8%,土層薄,以石灰土壤為主,所以應通過土壤改良,增加耕地面積,擴大種植規模;“農業面臨多種自然災害威脅”,所以應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巴哈馬屬于島國,海域廣闊,可利用我國現有的養殖科研技術能力,進行海產品養殖。
2.(2022·廣東·高考真題)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納木錯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北側,湖泊面積2015km2,湖面海拔4718m。在其沿岸,曾發現高于現代湖面30m的古湖岸線。仁錯位于納木錯西側,湖面海拔4648m。雄曲和那曲兩河分別匯入納木錯和仁錯。納木錯地處夏季風影響邊緣區,冬半年盛行西風,在10-11月期間,湖泊東側區域降水相對較多。圖(a)示意納木錯和仁錯所在區域自然地理環境;圖(b)示意兩湖分水嶺區域水系與地形特征。

(1)分析10-11月期間納木錯東側區域降水相對較多的原因。
(2)結合河流侵蝕的知識,分析圖(b)中虛線框所示區域水系演化過程與趨勢。
(3)從全球變暖的角度考慮,說明未來納木錯能夠與仁錯貫通的理由。
【答案】(1)此期間納木錯東側區域位于西風下風向,西風影響加強;西風經過湖區時,湖泊為西風提供熱量和水汽;湖泊東側區域地形較高,易產生地形雨。
(2)那曲凹岸處向東侵蝕,雄曲凹岸處向西侵蝕;侵蝕持續進行,分水嶺將被切開;發生河流襲奪,兩河流連通。
(3)兩湖分水嶺海拔低于4740m;納木錯湖面海拔曾達到4748m,高于分水嶺和仁錯湖面海拔,說明兩湖曾經貫通;隨著全球變暖,注入兩湖的冰雪融水和降水增加,湖面上漲;如果湖面上漲超過分水嶺海拔,兩湖將再次貫通。
【解析】(1)納木錯地處夏季風影響邊緣區,冬半年盛行西風,而納木錯東側區域位于西風的下風向,湖面沒有結冰時,西風帶來納木錯湖面的水汽,吹向納木錯東岸,再加上納木錯東側區域的地形較高,從而容易形成地形雨,在10-11月期間,降水充足。
(2)河流從南部山區流出,在遇到地形阻擋后分流,但兩條河流凹岸處均受到侵蝕,隨著時間推移,兩條河流凹岸處距離不斷侵蝕而接近,直到兩河切穿分水嶺,河流連通。
(3)在全球變暖的影響下,注入兩湖內的冰雪融水和降水逐漸增加,從而導致湖面上漲,當湖面的上漲超過兩湖之間分水嶺的海拔時,兩湖將連通。
3.(2021·全國·高考真題)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海是人口眾多、經濟發達、對外聯系緊密的現代化大都市。截至2021年1月,上海以擁有6913家咖啡館居全球城市首位,咖啡館已成為人們休閑、會友和商務交流的重要場所。其中,某品牌連鎖咖啡館以839家獨占鰲頭,且多分布在商業繁華地段、高級寫字樓和高級住宅區附近。2020年3月,該品牌母公司宣布在昆山市建設包括咖啡烘焙和智能化倉儲物流在內的咖啡創新產業園,計劃于2022年落成。下圖示意該品牌連鎖咖啡館在上海的分布及昆山市的位置。
(1)推測支撐咖啡館蓬勃發展的上海的產業和企業類型。
(2)據圖描述該品牌咖啡館在上海的空間分布特征。
(3)分析該品牌咖啡館布局在商業繁華地段和高級寫字樓地區的目標消費人群。
(4)說明該品牌母公司選擇在昆山建設咖啡創新產業園的上海因素。
【答案】(1)第三產業(服務業);高科技(民營、小微等)企業和外資企業等。
(2)中心城區多且密集;外圍地區少,局部小集中。
(3)商業繁華地段人流密集(流動人口多),具有多樣化的消費人群;在高級寫字樓工作的人員收入高,且多合資或外資企業,多(包括外籍人士在內的)高收入消費人群。
(4)距離上海近,交通、經濟聯系緊密;上海該品牌咖啡消費人群多,可就近提供咖啡產品;上海是連接世界和中國的重要交通樞紐,方便咖啡原料的進口和咖啡產品向其他地區輸送。
【解析】(1)客戶去咖啡館消費,支撐了咖啡館蓬勃發展,客戶消費水平高,主要從事第三產業(服務業),故支撐其發展的產業類型為第三產業(服務業)。客戶消費水平高,推測其收入高,主要來自金融、信息技術等高科技企業和外資企業等。
(2)由圖可知,整體上,該品牌咖啡館在上海空間分布不均,中心城區多且密集,郊區密度較小;外圍地區少,機場、港口附近相對集中,局部存在小范圍集中。
(3)由材料可知,該品牌布局在高級寫字樓地區,是休閑會友、商務交流的重要場所,故主要目標消費人群應為收入較高、消費能力較強的高級寫字樓工作人員,高級寫字樓工作的人員收入高,且多合資或外資企業,多高收入消費人群。另外,該品牌布局在商業繁華地段,人流量大且人口密集,主要目標消費者具有多樣化的消費人群,如購物者、旅游者等。
(4)由圖可知,昆山鄰近上海,交通、經濟聯系緊密,受上海影響顯著;上海咖啡及其烘焙產品市場需求量大,布局在昆山便于產品快速運抵市場,可就近提供咖啡產品;上海是連接世界和中國的重要交通樞紐,便于借助上海的基礎設施,如機場、港口等,方便從國外輸入原料及咖啡產品向其他地區輸送。故選址在昆山建設咖啡創新產業園。
4.(2023·遼寧·高考真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韓國是越南最大的外資來源國,河內大都市區(河內市區及其周邊地區)是韓國企業在越南投資的重點地區。制造業和房地產是韓國企業投資的兩大關聯領域,房地產主要滿足在韓資企業工作的韓籍雇員及其眷屬的居住與生活需求。下圖示意1991~2017年韓國企業制造業投資總額和房地產投資總額在河內大都市區的空間分布。
(1)分別概括河內大都市區韓國企業房地產投資和制造業投資的空間分布特點。
(2)分析韓國企業房地產投資分布的原因。
(3)根據韓國企業房地產投資與制造業投資的空間分布,推測其帶來的城市空間變化及交通需求。
【答案】(1)房地產業主要投資在河內市區,中心商務區的西北側,空間范圍較小。制造業投資空間分散,主要分布在東部、北部(東北部), 在河內市界外、大都市界內,投資規模大。
(2)韓資企業工作的韓籍雇員(及其眷屬)收入水平較高,能支付較高的房屋成本;市中心土地成本高,房價高;市中心配套設施完善,交通發達,生活便利。
(3)房地產投資集中在市中心附近,改善市中心空間環境;制造業投資空間范圍大,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城市建成區范圍擴大;房地產投資和制造業投資空間錯位,引起較遠的通勤交通流,交通周轉量增大。
【分析】本題以河內大都市區為材料,涉及工業區位因素以及工業發展對區域影響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識調用分析能力,體現了區域認知、綜合思維以及地理實踐力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詳解】(1)根據圖示信息可知,韓國企業在河內大都市區房地產投資主要集中分布在河內市區,分布在中心商務區的西北側,靠近中心商務區分布,分布相對集中,空間范圍相對較小;韓國企業在河內大都市區制造業投資空間相對較分散,主要分布在大都市區的東部和北部,在河內市區的外側、大都市區的內部分布,投資值規模較大,產值較高。
(2)河內市區消費水平較高,市中心的土地價格較高,房價的成本較高,能夠獲取較高的經濟效益;中心城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基礎設施完善,教育、醫療等配套設施完善,交通通達度較高,生活便利;韓資企業的工資水平較高,韓籍雇員以及家屬的工資收入較高,能夠承擔市中心較高的房租和生活成本。
(3)根據第一題分析可知,房地產主要在河內市區中心商務區附近投資,能夠改善市中心的空間環境,有利于促進市中心城市的發展;制造業在河內大都市區投資相對分散,能夠帶動鄉村人口轉變為城市人口,促進區域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能夠促進城市建成區面積的增大,擴大城市面積;根據圖示信息和第一題分析可知,房地產和制造業在空間上投資空間不重疊,出現空間錯位,容易導致員工的通勤距離增大,交通運輸的需求量增加,加大交通運輸的壓力。
1.(2024·北京延慶·一模)厄瓜多爾是南美最小國家之一,首都基多位于赤道以南安第斯山區,海拔2850米,是世界著名春城。圖1為厄瓜多爾地理位置,圖2為基多氣候統計圖。結合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1)描述基多的氣候特征。
厄瓜多爾西南部的米拉多銅礦面積29.85平方千米,探明儲量12.57億噸,屬于世界特大型露天銅礦。另外伴生金約176噸,銀1015噸。
(2)簡述米拉多銅礦資源的特點。
米拉多銅礦是由中國投資、設計、施工、制造、運營的大型礦山。2023年完成采礦總量2714萬立方米,創歷史新高。該項目顯著增強我國銅礦資源戰略保障能力。
(3)從國家安全角度簡述中厄合作開發銅礦對我國的意義。
【答案】(1)全年溫和;氣溫年較差小;年降水量豐富;有明顯干濕季(6-8月降水少,9-次年5月多雨)
(2)儲量大;開采方便;伴生礦豐富(伴生金銀礦)。
(3)有效緩解我國國內銅資源供應緊缺的現狀,保障銅礦資源供應;增加我國銅礦資源 的進口渠道;減少我國銅礦受國際市場波動的影響;保障我國資源安全,促進經濟發展。
【解析】(1)讀基多氣候統計圖可知,基多全年氣溫在15℃左右,全年溫和;氣溫年較差小;降水總量在1000mm左右,年降水量豐富;6—8月降水少、9—次年5月降水較多,有明顯干濕季,降水季節變化較大。
(2)據材料“米拉多銅礦面積29.85平方千米,探明儲量12.57億噸,屬于世界特大型露天銅礦”可知,米拉多銅礦儲量大;埋藏淺,開采方便;“伴生金約176噸,銀1015噸”,伴生金銀礦,伴生礦為主,分選冶煉困難。
(3)我國經濟發展較快,對銅礦資源需求量較大;據材料“ 2023年完成采礦總量2714萬立方米”可知,中厄合作開發銅礦資源,可以有效緩解我國國內銅資源供應緊缺的現狀,保障銅礦資源供應;可以增加我國銅礦資源的進口渠道,多途徑進口銅礦,滿足市場需求;減少我國銅礦受國際市場波動的影響,保證銅礦資源供給、價格相對穩定;保障我國銅礦資源的安全,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等。
2.(2024·全國·模擬預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甲國經常被描述為“世界上最大的小國”。該國人口2253萬,面積185,180平方公里,地形以高原為主,石油、磷酸鹽、天然氣等礦產資源豐富;以農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出產小麥、棉花、葡萄、油橄欖、無花果以及梨、李等水果,是世界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國。下圖為甲國與周邊國家簡圖。
(1)簡述甲國南部氣候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2)簡述圖中甲國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3)結合某年甲、乙兩國部分數據,比較兩國區域地理環境的異同。
領土/平方公里 人口/萬 GDP/億美元 失業率 人口年增長率
甲國 18.52 2253 600 17% 2.45%
乙國 44.18 3432 1134 28% 1.84
(4)該國規劃重點發展石化產業,分析原因所在。
【答案】(1)南部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為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
氣溫高,溫差大;降水少,蒸發旺盛,氣候干旱,水資源缺乏,沙漠廣布,植被稀少,這體現了自然環境的整體性。
(2)該河徑流量較少,汛期集中在冬季,含沙量較大,無結冰期。
(3)同:都位于西亞地區;幼發拉底河都流經兩國;都屬于古兩河文明發生地;兩國都是石油資源豐富;熱帶沙漠氣候廣布,水資源缺乏;兩國都屬于阿拉伯國家,人口密度較小,農業比重較大,經濟水平比較落后,失業率較高,國內問題突出等。
異:甲國與乙國相比,面積較小,GDP較少,失業率較低,人口總量較少,人口年增長率較大,氣候類型較多(多地中海氣候),年降水量較多,沙漠面積較少等。
(4)該國油氣等礦產資源豐富,可以發展石油開采或石油化工工業與油氣出口;利用特殊的戰略位置,發展國際合作與貿易。
【解析】(1)根據圖文材料可知,甲國是敘利亞,南部位于35°N以南,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形成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氣溫高,降水少,蒸發旺盛,溫差較大;降水少,水資源短缺,植被稀少;地表沙漠廣布;體現了自然環境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整體性。
(2)讀圖可知,圖中甲國河流為幼發拉底河,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從水量、含沙量、汛期、結冰期等方面分析。該河流流經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區,河流徑流量小;冬季降水量較多,河流出現汛期;全年氣溫較高,河流沒有結冰期;流經地區有沙漠分布,植被覆蓋率低,河流含沙量較大等。
(3)區域地理環境主要從位置、地形、氣候、河流、人口、資源、產業發展等方面分析,注意題干要求是異同兩個方面。讀表可知,甲乙兩國的差異是:甲國領土面積較小,乙國領土面積較大;甲國人口數量較少,人口年增長率較大,人口增長快,乙國人口數量較多,人口年增長率較低,人口增加較慢;甲國GDP較少,失業率較低,乙國GDP較高,失業率較高;讀圖可知,甲國有熱帶沙漠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分布,乙國大部分為熱帶沙漠氣候,故甲國降水量較乙國多,沙漠面積較乙國少。
讀圖可知,甲乙兩國的相同點有:甲乙兩國相鄰,都位于西亞地區,都被幼發拉底河流經,屬于古代兩河流域文民的發生地;圖中兩國都有石油資源,都屬于石油資源豐富的國家;兩國熱帶沙漠氣候面積較大,氣候干旱,水資源相對短缺;兩國都以阿拉伯人為主,屬于阿拉伯國家,人口密度較少;GDP總量不大,農業經濟占比較大,工業基礎薄弱,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失業率都較高,國內矛盾突出等。
(4)主要從資源、能源、地理位置等方面分析作答。據材料可知,甲國石油、磷酸鹽、天然氣等礦產資源豐富,可以重點發展石油開采或石油化工工業與油氣出口等產業,提高工業化水平;同時利用所處位置的特殊性和戰略位置的重要性,與周邊國家和世界其他國家發展國際合作與貿易,促進本國經濟發展。
3.(2024·廣東佛山·二模)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船舶工業是船舶制造、組裝以及修理總稱,屬勞動力、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產業。長三角地區是我國最大的船舶生產基地,形成以上海市為中心、江蘇省和浙江省為兩翼的格局。江蘇省擁有我國近代最早的一批船舶修造廠,是造船業第一大省,其產能主要集中在沿江地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船舶工業集聚區。2022年,為進一步加強資源整合、推進產業協同發展,江蘇南通、泰州、揚州簽訂合作協議,共同打造世界級先進船舶裝備產業集群。下圖示意長三角地區船舶工業主要集聚區。
(1)描述長三角地區船舶工業的空間集聚特點。
(2)分別說明江蘇省相比于上海市、浙江省發展船舶工業的優勢。
(3)論述南通、泰州、揚州船舶工業集群式發展對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意義。
【答案】(1)東多西少;沿長江下游沿岸集聚;沿滬蘇浙沿海集聚。
(2)相比于上海市:江蘇省人口多,勞動力數量較多、價格較低;岸線資源更豐富,可利用土地空間更大。
相比于浙江省:江蘇省緊鄰長江干流,河岸線資源更豐富;造船、修船歷史悠久,產業基礎更好。
(3)有利于發揮規模效應,降低生產成本;有利于提高品牌知名度,拓展國內外市場;有利于加強協作,避免同質化競爭,實現船舶業錯位發展;有利于集中力量技術攻堅,提高創新能力;有利于穩定產業鏈,提升抗風險能力。
【解析】(1)該小問可從圖中看出長三角地區船舶工業空間布局不均,整體東多西少,呈現出沿江、沿海和向海島集聚的特點,具體布局區域為長江下游沿岸、滬蘇浙東部沿海以及崇明、長興和舟山等島嶼。
(2)該小問考查學生對同一工業類型在不同區域發展優勢的差異,船舶工業主要沿港口(海港或河港)分布,企業聯系多,相關配套產業要完善,與經濟發達的上海相比,江蘇省勞動力豐富且價格較低,河海岸線資源豐富,可利用土地空間大;與浙江省相比,更加靠近長江干流,河岸線資源豐富,沿江布局空間大,船舶業發展歷史悠久,相關配套設施更加完善,產業基礎更好。
(3)該小問考查產業集群(集聚)對產業競爭力的影響,產業集群發展有利于形成規模效應,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增強市場競爭力;產業集群中的企業可以共同打造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強市場競爭力;產業集群可以提高企業間的協作能力,充分發揮各自區位優勢,實現資源的整合和優化,增強市場競爭力;產業集群可以通過信息交流、知識共享、技術合作等方式,且能形成人才集聚效應,共同培育和吸引高素質人才,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增強市場競爭力;產業集群有利于穩定產業鏈,提升抗風險能力。
4.(2024·遼寧·模擬預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玫瑰耐肥畏瘠,適合種植于灌溉便利、排水性能好的地區,適宜生長溫度為15℃一25℃。溫和的冬季利于花蕾形成,濕潤的初夏利于花朵生長,烈日暴曬易使花朵中油脂蒸發,不利于精油提煉。保加利亞中部巴爾干山脈南麓的山谷地區是玫瑰的集中產地,被稱為“玫瑰谷”(如左圖所示)。該地區的玫瑰冬季花蕾發芽,次年5月花朵盛開,成熟的玫瑰花瓣香氣濃郁、出油率高。玫瑰精油被譽為“液體黃金”,保加利亞的產量多年居世界第一。位于“玫瑰谷”的卡贊勒克(如右圖為卡贊勒克氣候資料)是其重要的玫瑰精油提煉中心,具備先進的精油提煉技術。每年6月在該地舉辦的玫瑰節,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
(1)據圖描述保加利亞的地勢特征,并說明判斷依據。
(2)結合材料,分析卡贊勒克發展玫瑰精油產業的有利條件。
(3)從自然地理環境的角度,分析玫瑰谷冬季適宜花蕾發芽、并多在初夏采摘花朵的原因。
【答案】(1)地勢特征:地勢起伏較大;中部和西南部地勢高,北部和東南部地勢較低。
判斷依據:該國河流干流整體流向為自西向東,支流主要從中部和西南部向北部和東南部匯集。
(2)當地種植的玫瑰花花瓣品質優,出油率高;擁有先進的玫瑰精油提煉技術,精油產量高;玫瑰節的舉辦提高玫瑰花知名度,市場廣闊。
(3)冬季,巴爾干山脈阻擋南下的冷空氣,氣候溫和利于花蕾發芽;初夏來自地中海的暖濕氣流沿南部河谷進入,降水較多,空氣濕度大,利于花朵生長,花瓣大且出油率高;多云天數多、烈日天數少,能減少油脂蒸發,保證花朵質量。
【詳解】(1)本題主要考查保加利亞的地勢特征,可以根據地形圖、河流流向來判斷。判斷的依據河流從高處流向低處,由圖可看出河流干流流向為自西向東,說明地勢西部較高;支流主要從中部和西南部向北和東南部匯集,說明地勢中部和西南部較高,北部東南部較低,地勢起伏較大。
(2)本題要求分析卡贊勒克發展玫瑰精油產業的有利條件。從原料、技術、以及市場分析。當地玫瑰花品質優且出油率高,有優質的原料;由材料可知卡贊勒克是重要的玫瑰精油提煉中心,具備先進的精油提煉技術。每年6月在該地舉辦的玫瑰節,提高玫瑰花知名度,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有廣闊的市場。
(3)由左圖可知,玫瑰谷位于中緯度地區,巴爾干山脈南側,冬季受山脈阻擋,冷空氣難以到達,使得該地冬季氣溫較高,由右圖可知,冬季氣候溫和利于花蕾發芽。初夏,由于處于中緯地區,受中緯盛行西風帶影響,地中海暖濕氣流可沿南部山地的缺口(河谷)進入,降水較豐富,空氣濕度大,利于花朵生長,初夏花瓣大出油率高,多陰雨天,陽光少,減少油脂蒸發,有利于保證花朵質量。題型01 特征描述類
考查方式 一般以區域地理環境特征圖文材料為載體,通過對圖表或材料的分析、提取加工,論證回答地理事物分布特征、過程特征、變化特征等
設問形式 “簡要回答……特征”“描述……過程”“歸納……分布特征”“說明…變化趨勢”等
【解題思維】
特征描述可以從地理要素或形態要素的角度分析其分布的特征,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有其描述的一定的套路,人文要素的解讀則可以更多借用要素形態的特點進行分析。
對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特征的準確描述是考察學生的觀察、分析及歸納能力,同時也為分布原因、分布基本原理及分布帶來的影響等作分析依據。
地理要素的描述
①自然地理要素: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氣候(氣溫、降水、光照)、地質地貌、水文(河流、湖泊、海洋)、生物(植被、動物)、土壤(性質、結構、質地)等;
②社會經濟因素:包括交通、科技、市場、勞動力(人口)、土地租金、工業、農業、基礎設施、政策、區域協作等。
熱點角度一 地理位置的描述
(2020·全國·高考真題)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馬來西亞曾為世界最大的錫精礦生產國。自1986年開始實施工業化戰略,經濟持續數年高速增長,迅速進入新興工業化國家的行列。20世紀80年代,該國錫礦資源枯竭,最大的錫礦坑積水成湖,周邊礦場廢置。自1990年起,利用該礦坑湖和廢置礦場,陸續建起集主題公園、高爾夫俱樂部及球場、酒店和度假村、購物中心和商業城、國際會展中心、高檔住宅區等為一體的休閑城。該休閑城成為聞名世界的旅游和休閑中心。下圖示意該休閑城的位置。
(1)估算該休閑城至吉隆坡市中心和國際機場的距離,說明其位置優勢。
2.(節選 2022·天津·高考真題)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智利是首個與我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南美洲國家,并于2019年與我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
(1)智利被稱為世界上最“孤獨的國家”,從位置和自然環境的角度分析原因。
1.(1)思維導圖如下
2.(1)思維導圖如下
【參考答案】1.(1)距吉隆坡市中心約20千米,距國際機場約40千米。離兩地距離較近,臨高速公路(交通方便,用時短),方便吉隆坡市民和外地(國外)游客前往。
【答案】2.(1)智利西臨太平洋,與其他國家距離遙遠;南部隔海與南極洲相望,南極大陸無人定居;陸上東部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脈阻擋,北部有沙漠阻隔,與鄰國交往不便。
1.(2024·貴州貴陽·一模)閱讀圖文資料,按要求作答。
在境外買地建廠房并建立工業園區,再通過招商吸引國內企業入駐,已成為國內某些投資公司的經營模式,位于墨西哥北部蒙特雷市的H工業園即是如此。該工業園為入駐企業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務,目前已吸引汽車及零部件生產、家電和家居等30多家中企入駐,形成了以龍頭企業為主導、上下游配套的產業鏈集群。同時,這些入駐企業也與其國內工廠在產業鏈上形成了協同。左圖示意蒙特雷市位置,右圖示意H工業園和入駐企業合作模式。
(1)從地理位置角度,簡述H工業園選址蒙特雷市的原因。
2.(23-24高三上·山東濰坊·期末)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淮海城市群地處蘇、魯、豫、皖接壤地帶,皖北、蘇北、魯南、豫東的8個城市組成了淮海城市群核心區,都是所在省份經濟欠發達地區。淮海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為江蘇省徐州市,是國家綜合交通樞紐,華東重要門戶城市。下圖示意淮海城市群位置。
(1)從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淮海城市群核心區經濟欠發達的原因。
熱點角度02 氣候特征的描述
3.(2023·遼寧·高考真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在對流層的中低層,風的輻合、輻散和水汽輸送是影響天氣和氣候的重要因子。輻合是水平氣流的流速降低或流向變化造成氣流聚集而產生的上升運動,輻散是水平氣流的流速增加或流向變化造成氣流分散而產生的下沉運動。圖為1981~2010年中亞及周邊地區中低層平均風場分布圖。
(3)與甲地相比,說明乙地的氣候特點。
【審答流程】
審請設問,明確答題指向
該題對比甲乙兩地的氣候特征,可以從氣溫、降水等要素進行切入。
解讀圖表材料信息,獲取關鍵
乙地1月份受西風控制,但西風的輻合作用較弱,且沒有地形雨,降水較少,甲地1月份降水較多,所以1月份乙地相較甲地降水少;乙地7月份受西風控制,降水較多,甲地7月份降水較少,所以7月份乙地相較甲地降水多;根據圖示信息可知,乙地距離海洋更遠,深居內陸,受海洋影響更小,所以氣候的大陸性更強,冬夏溫差更大,氣溫年較差更大。
第三部分 規范答題,確定答案
1月份西風輻合不明顯,降水較甲地少;7月西風能帶來一定降水,降水較甲地多;深居內陸,氣候的
3.(2024·北京延慶·一模)厄瓜多爾是南美最小國家之一,首都基多位于赤道以南安第斯山區,海拔2850米,是世界著名春城。圖1為厄瓜多爾地理位置,圖2為基多氣候統計圖。結合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1)描述基多的氣候特征。
熱點角度03 地質地貌的描述
4.(2023·重慶·高考真題)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歐巴爾干半島的某喀斯特地區年降水量超過1700毫米,地下河發育。包括甲、乙兩個溶蝕谷地,暴雨期間,甲谷地排水不暢, 易發洪災。擬建人工河緩解洪災。 下圖 是該喀斯特地區示意圖。
(2)列舉導致甲谷地排水不暢的地形特征。
第4題【審答流程】
第一部分 審請設問,明確答題指向
地形特征可以從地形,地勢,特殊地形等,該題考察河谷地形對排水的不利條件。
第二部分 解讀圖表材料信息,獲取關鍵
甲谷地為溶蝕谷地,地勢低平,排水不暢;讀圖可知,甲河谷較為彎曲,河曲發育,水流速度慢; 河段中甲下游部分有峽谷分布,不利于河水下泄;甲河谷落水洞少,不利于地表水下滲。
第三部分 規范答題,確定答案
【答案】(2)地形平坦; 河曲發育;河段中有峽谷;落水洞少。
4.(2022·安徽合肥·模擬預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馬爾維納斯群島(福克蘭群島)由346個島礁組成,面積11800平方公里,人口約3000人。該群島島上植物低矮、濃密,分布在無天然樹木生長的草原上。土生的陸地哺乳動物已不復可見,土生野狐也已滅絕。該群島居民農業生產活動主要從事畜牧業和漁業,羊毛是該地的主要出口資源。如圖為該群島簡圖和氣候資料圖。
(1)據圖描述該群島的地形特征。
熱點角度四 水文水系特征的描述
5.(2020·江蘇·高考真題)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尼日爾河源于富塔賈隆高原,注入幾內亞灣,全長約4200km,流域面積210萬km2,在塞古-迪雷間的盆地形成大型內陸三角洲,在幾內亞灣發育了巨型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 下圖為“尼日爾河流域及降水分布示意圖”,下表為“尼日爾河部分水文站年徑流量與年輸沙量統計表”。
水文站 馬西納 迪雷 尼亞美 洛科賈 奧尼查
年徑流量(km3) 41 30 27 73 182
年輸沙量(萬噸) 177 100 350 1290 5800
(3)概述尼日爾河迪雷-洛科賈河段水文特征的變化。
6.(2022·山東·高考真題)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雅斯河發源于澳大利亞大分水嶺西側,構造運動導致其水系發生了演變(左圖)。喬治湖水位波動大,有時連年干涸,湖底覆蓋著不同類型的沉積物(右圖)。
(2)說明左圖中水系的演化過程。
5.【答案】(3)徑流量先減后增;含沙量增大。
【詳解】(3)根據表1信息可知,自迪雷~洛科賈,河流徑流量先減后增,含沙量增大。
【答案】(2)科拉林地壘兩側的河流原為同一水系,隨著地壘的抬升,原水系一分為二;地壘東側邊緣成為新的分水嶺,原河道的一段廢棄成為古河道;分水嶺以西形成新的水系,并沿斷層線發育新的河流;分水嶺以東形成斷陷盆地,積水形成喬治湖,泰勒斯溪等河流匯入湖泊。
6.【分析】(2)受板塊擠壓碰撞影響,澳大利亞東側形成大分水嶺,其山脈西部發育多條支流;由于澳大利亞東部為大分水嶺,西部為大自流盆地,地勢東高西低,支流向西流淌匯集,形成雅斯河;受斷層作用影響,地殼抬升,形成科拉林地壘,大分水嶺以西的支流無法注入雅斯河,雅斯河的支流被阻斷;被阻斷支流逐漸匯集形成喬治湖,原有古河道及科拉林地壘成為雅斯河上游地區,原有水系被分割成兩個部分。
6.(23-24高三上·山東菏澤·期中)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秘魯位于南美洲西岸,地形分三部分,中部山地高原區(主要為安第斯山中段、富森林資源以及銅、錫、銀、金、鉑、鋰、鋅、鉍、釩、鎢、硝等資源)、西部沿海區和東部亞馬孫河上游流域,自然環境差異較大。下圖示意秘魯主要山脈河流分布。
(2)描述秘魯境內安第斯山脈西側的水系特征。
熱點角度五 土壤特征的描述
7.(2023·山東·高考真題)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漿化棕壤是指在土壤表層以下存在白漿層的棕壤,白漿層底部常見堅硬的鐵錳結核層。白漿化棕壤分布區地下水位較低,年降水量800~950mm,降水主要集中于6~9月。目前,白漿化棕壤大部分被辟為農田,以種植花生、地瓜、冬小麥為主,是低產土壤之一。圖示意白漿化棕壤的剖面構型及各土層主要理化性質。
(1)分析白漿化棕壤“上砂下黏”的剖面構型在不同季節對土壤水分的影響。

7.(1)【答案】上層砂土,孔隙多土質疏松。下層黏土,結構緊實,形成隔水層。 雨季,下層黏土層阻止土壤水下滲,導致土壤水分含量高。 旱季:上層砂土水分易蒸發,下層黏土層阻隔地下水虹吸上升,造成土壤水分含量低。
【分析】根據所學土壤知識可知,土壤中砂礫含量較大,則土壤透水性強、蓄水和保水能力差;若土壤中黏粒含量較大,則土壤透水性差、蓄水和保水能力強。該地降水總量多,但季節分配不均勻,降水主要集中于6~9月。因此雨季降水多,“上砂下黏”的剖面構型中上層沙土有利于水分下滲,但下層黏土不利于水分下滲,導致土壤水分含量過高;旱季降水稀少,上部砂土透氣性好,有利于土壤水蒸發,但下層水分向上運移過程中受到黏土阻滯,阻隔地下水虹吸上升,導致土壤含水量過低。
7.(2024·全國·模擬預測)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2020年2月,東南亞某島嶼發生森林火災。下圖顯示火災地相關情況。數月后,圖示小部分區域香蕉林(人類活動形成)長勢優于往年。
(1)指出該地原始林區的土壤特征。
(二)不同的形態要素的描述
類型 內容 分布描述 發展變化描述
點狀 點狀分布圖表示的地理事物是標定在圖上離散的點:諸如,城市的空間分布、礦產資源的分布等。 分布是否均勻(空間差異); 【分布不均】 ①哪里多、哪里少或集中分布于哪里;稀疏區中若有相對較多的區域,也應加以說明; ②極值區域位置。哪里最多、哪里最少; ③點狀符號組成的形狀 呈環狀、線狀或條帶狀:沿什么(如交通線、河流、等高線等)分布 ④點的大小:規模的大或小:級別的高或低 數量變化;位置變化;等級(大小)變化等
線狀 線狀地理事物分布圖,常用線狀符號來表示年等降水量線、等溫線、河流、交通線、山脈等 ①值的大、小區域:數值什么地方高、什么地方低; ②變化趨勢(漸變方向):由什么方位向什么方位遞增或遞減 ③極值區域位置:最大值一高、大、多、強中心或最小值一-低、小、少、弱中心分布的位置; ④線的彎曲(凹凸變化):向什么方位凸出;凸高為低、凸低為高; ⑤走向:與什么(如緯線、海岸線、等高線等)平行 ⑥疏密程度:什么部位分布密集或什么部位分布稀疏 趨勢;分段;變化快慢(速度)
面狀 面狀地理事物分布圖一般表示地形區、物。 整體:分布是否均勻; 【分布不均】 ①位置:分布在哪里; ②面積:面積大或小; ③形狀:呈什么(環狀、半環狀、帶狀等)形狀;沿什么(如河流、海岸線、等高線、交通線等)分布;成片或破碎 ④伸展方向:由什么方位向什么方位延伸 ⑤疏密程度:哪里多、哪里少或集中分布于哪里 面積大小的變化(集中、碎片化);變化方向;變化速度。
熱點角度一 點狀事物特征的描述
1.(2023·江蘇·高考真題)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希臘薩索斯島位于愛琴海北部,地形以山地為主。薩索斯島歷史悠久,早期居民多從事農礦業;20世紀60年代后旅游業發展,居民逐漸移居新鎮,形成古鎮—新鎮的“雙子鎮”模式。古鎮的傳統建筑大多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排列緊密,建筑材料為天然石材和木材;新鎮多為現代建筑。
材料二左圖為“薩索斯島古鎮與新鎮分布示意圖”,右圖為“薩索斯島古鎮傳統建筑景觀圖”。
(1)簡述薩索斯島古鎮和新鎮的空間分布特征。
2.(2021·北京·高考真題)草地出現退化時,植被覆蓋度降低。下圖示意蒙古高原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分布及采樣點植被覆蓋度。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甲線附近區域多年來推行禁牧、休牧和劃區輪牧等草地管理舉措,乙線附近區域施行自由放牧。
(1)比較甲線和乙線植被覆蓋度的差異。任選一線,分析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
蒙古國面積156.65萬平方千米,2020年全國人口約336萬,其中烏蘭巴托人口約160萬。該國城鄉人口比例約7:3。
(2)概述該國人口分布的特點。
3.(2023·湖南·高考真題)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歷史上,廣東省是我國多次大規模南下移民的重要目的地。移民與當地居民融合,形成不同的方言區,下圖示意廣東省方言區分布。
(1)描述廣東省方言區分布的主要特點。
1.(1)【答案】(1)古鎮:多位于內部山區,沿河谷分布;新鎮:多位于沿海。
【解析】(1)根據圖示信息可知,古鎮多位于島嶼內部,多沿河流分布;新鎮位于島嶼沿海地區。
2.(1)【答案】甲線比乙線植被覆蓋度高。甲線:降水較多,合理放牧,防治草地退化效果好。或乙線:降水較少,草本植物難以生長,荒漠化嚴重。
(2)人口密度小,人口分布極不均勻,近一半人口集中在首都,城鄉人口差異大。
【解析】(1)從圖中的圖例信息可以看出,甲線比乙線植被覆蓋度高。甲線附近降水量大于200mm,降水較多,甲線附近區域多年來推行禁牧、休牧和劃區輪牧等草地管理舉措,合理放牧,防治草地退化效果好。乙線附近年降水量小于200mm,明顯降水較少,草本植物難以生長,乙線附近區域施行自由放牧,草場破壞嚴重,荒漠化嚴重。
(2)據材料可知,蒙古國面積156.65萬平方千米,2020年全國人口約336萬,說明人口密度小,其中烏蘭巴托人口約160萬,說明人口分布極不均勻,近一半人口集中在首都,城鄉人口比例約7:3,說明城鄉人口差異大。
3.(1)【答案】方言區交錯分布,相對集中;粵語、閩語和客家語分布范圍廣;粵語主要分布在廣東省的中部和西部地區,閩語主要分布在廣東省東部沿海和西南沿海(雷州半島),客家語主要分布在廣東省的北部和東北部地區。
【解析】讀圖可知,廣東省的各種方言區分布不均,交錯分布,相對集中于某些地區;圖中顯示,廣東省各種方言中,粵語、閩語和客家語分布范圍廣,其中粵語主要分布在廣東省的中部(珠江三角洲附近)和中西部地區,閩語主要分布在廣東省東部沿海(主要是潮汕地區)和西南沿海(雷州半島),客家語分布面積大,相對集中分布在廣東省的北部和東北部地區。
1.(23-24高三上·江西鷹潭·階段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蘇州市吳江區七都鎮的開弦弓村又名江村。該村緊鄰太湖,位于長江和大運河兩條水路干線交叉點,周邊河網密布;南側為滬蘇浙高速,S258省道穿村而過。2020年10月,開弦弓村入選第二批江蘇傳統村落名單。
材料二 受人均耕地限制,早期該村以種植桑棉類經濟作物為主,隨之興起了絲織類手工業。改革開放后,以桑蠶養殖和加工為基礎,開弦弓村發展了以紡織為主的服裝工業等產業。開弦弓村從事單一農業生產的村民也從1936年75%下降到如今的不足14%,且多由種植“稻桑”轉為養殖“魚蟹”。
材料三 開弦弓村內部的農宅歷經數次更新,從最早的三間一層大堂屋轉變為三間兩層有輔助房,現代則是三間三層無輔助房。下圖示意開弦弓村單體農宅平面布局的變遷。
(2)描述1935年至今開弦弓村單體農宅平面布局的變化,并分析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
2.(2022·安徽合肥·模擬預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倒春寒,是指初春(一般指3月)氣溫回升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氣溫較正常年份偏低并持續時間長達1~2個星期以上的天氣現象。黃土高原地區(西起烏鞘嶺,東至太行山,南靠秦嶺,北連內蒙古高原)是受倒春寒危害較大的區域,但近些年對倒春寒現象有所忽視。如圖示意黃土高原1961—2005年間4月份倒春寒量(單位:℃)平均分布狀況。
(1)簡述黃土高原4月份倒春寒強度主要分布特征。
3.(2023·全國·模擬預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冷鏈物流作為現代生活性物流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具有一般物流的特點之外,還必須滿足對交易物品時效、溫度條件等的特殊要求。首爾都市圈是韓國經濟最發達、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其冷鏈物流起步于20世紀70年代。下圖示意首爾都市圈冷鏈物流設施的空間動態分布情況。
(1)描述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首爾都市圈新建冷鏈倉庫的空間分布。
1.(2023·北京·高考真題)近年來,中國在農業領域為巴哈馬國提供相關技術支持。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概述拿騷的氣候特征。
(2)簡述卡特島的形態特征,并說出圖中所示的風對該島形成所起的作用。
巴哈馬農業發展緩慢。2018年種植業和漁業總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0.9%。可用于耕作的土地約占國土面積的0.8%,土層薄,以石灰土壤為主,農業面臨多種自然災害威脅。
(3)說明巴哈馬提高農業發展水平的主要途徑。
2.(2022·廣東·高考真題)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納木錯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北側,湖泊面積2015km2,湖面海拔4718m。在其沿岸,曾發現高于現代湖面30m的古湖岸線。仁錯位于納木錯西側,湖面海拔4648m。雄曲和那曲兩河分別匯入納木錯和仁錯。納木錯地處夏季風影響邊緣區,冬半年盛行西風,在10-11月期間,湖泊東側區域降水相對較多。圖(a)示意納木錯和仁錯所在區域自然地理環境;圖(b)示意兩湖分水嶺區域水系與地形特征。

(1)分析10-11月期間納木錯東側區域降水相對較多的原因。
(2)結合河流侵蝕的知識,分析圖(b)中虛線框所示區域水系演化過程與趨勢。
(3)從全球變暖的角度考慮,說明未來納木錯能夠與仁錯貫通的理由。
3.(2021·全國·高考真題)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海是人口眾多、經濟發達、對外聯系緊密的現代化大都市。截至2021年1月,上海以擁有6913家咖啡館居全球城市首位,咖啡館已成為人們休閑、會友和商務交流的重要場所。其中,某品牌連鎖咖啡館以839家獨占鰲頭,且多分布在商業繁華地段、高級寫字樓和高級住宅區附近。2020年3月,該品牌母公司宣布在昆山市建設包括咖啡烘焙和智能化倉儲物流在內的咖啡創新產業園,計劃于2022年落成。下圖示意該品牌連鎖咖啡館在上海的分布及昆山市的位置。
(1)推測支撐咖啡館蓬勃發展的上海的產業和企業類型。
(2)據圖描述該品牌咖啡館在上海的空間分布特征。
(3)分析該品牌咖啡館布局在商業繁華地段和高級寫字樓地區的目標消費人群。
(4)說明該品牌母公司選擇在昆山建設咖啡創新產業園的上海因素。
4.(2023·遼寧·高考真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韓國是越南最大的外資來源國,河內大都市區(河內市區及其周邊地區)是韓國企業在越南投資的重點地區。制造業和房地產是韓國企業投資的兩大關聯領域,房地產主要滿足在韓資企業工作的韓籍雇員及其眷屬的居住與生活需求。下圖示意1991~2017年韓國企業制造業投資總額和房地產投資總額在河內大都市區的空間分布。
(1)分別概括河內大都市區韓國企業房地產投資和制造業投資的空間分布特點。
(2)分析韓國企業房地產投資分布的原因。
(3)根據韓國企業房地產投資與制造業投資的空間分布,推測其帶來的城市空間變化及交通需求。
1.(2024·北京延慶·一模)厄瓜多爾是南美最小國家之一,首都基多位于赤道以南安第斯山區,海拔2850米,是世界著名春城。圖1為厄瓜多爾地理位置,圖2為基多氣候統計圖。結合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1)描述基多的氣候特征。
厄瓜多爾西南部的米拉多銅礦面積29.85平方千米,探明儲量12.57億噸,屬于世界特大型露天銅礦。另外伴生金約176噸,銀1015噸。
(2)簡述米拉多銅礦資源的特點。
米拉多銅礦是由中國投資、設計、施工、制造、運營的大型礦山。2023年完成采礦總量2714萬立方米,創歷史新高。該項目顯著增強我國銅礦資源戰略保障能力。
(3)從國家安全角度簡述中厄合作開發銅礦對我國的意義。
2.(2024·全國·模擬預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甲國經常被描述為“世界上最大的小國”。該國人口2253萬,面積185,180平方公里,地形以高原為主,石油、磷酸鹽、天然氣等礦產資源豐富;以農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出產小麥、棉花、葡萄、油橄欖、無花果以及梨、李等水果,是世界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國。下圖為甲國與周邊國家簡圖。
(1)簡述甲國南部氣候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2)簡述圖中甲國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3)結合某年甲、乙兩國部分數據,比較兩國區域地理環境的異同。
領土/平方公里 人口/萬 GDP/億美元 失業率 人口年增長率
甲國 18.52 2253 600 17% 2.45%
乙國 44.18 3432 1134 28% 1.84
(4)該國規劃重點發展石化產業,分析原因所在。
3.(2024·廣東佛山·二模)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船舶工業是船舶制造、組裝以及修理總稱,屬勞動力、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產業。長三角地區是我國最大的船舶生產基地,形成以上海市為中心、江蘇省和浙江省為兩翼的格局。江蘇省擁有我國近代最早的一批船舶修造廠,是造船業第一大省,其產能主要集中在沿江地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船舶工業集聚區。2022年,為進一步加強資源整合、推進產業協同發展,江蘇南通、泰州、揚州簽訂合作協議,共同打造世界級先進船舶裝備產業集群。下圖示意長三角地區船舶工業主要集聚區。
(1)描述長三角地區船舶工業的空間集聚特點。
(2)分別說明江蘇省相比于上海市、浙江省發展船舶工業的優勢。
(3)論述南通、泰州、揚州船舶工業集群式發展對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意義。
4.(2024·遼寧·模擬預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玫瑰耐肥畏瘠,適合種植于灌溉便利、排水性能好的地區,適宜生長溫度為15℃一25℃。溫和的冬季利于花蕾形成,濕潤的初夏利于花朵生長,烈日暴曬易使花朵中油脂蒸發,不利于精油提煉。保加利亞中部巴爾干山脈南麓的山谷地區是玫瑰的集中產地,被稱為“玫瑰谷”(如左圖所示)。該地區的玫瑰冬季花蕾發芽,次年5月花朵盛開,成熟的玫瑰花瓣香氣濃郁、出油率高。玫瑰精油被譽為“液體黃金”,保加利亞的產量多年居世界第一。位于“玫瑰谷”的卡贊勒克(如右圖為卡贊勒克氣候資料)是其重要的玫瑰精油提煉中心,具備先進的精油提煉技術。每年6月在該地舉辦的玫瑰節,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
(1)據圖描述保加利亞的地勢特征,并說明判斷依據。
(2)結合材料,分析卡贊勒克發展玫瑰精油產業的有利條件。
(3)從自然地理環境的角度,分析玫瑰谷冬季適宜花蕾發芽、并多在初夏采摘花朵的原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都县| 东丽区| 霞浦县| SHOW| 英超| 遵义市| 绿春县| 南雄市| 三门县| 贵州省| 揭东县| 禹州市| 基隆市| 明溪县| 保亭| 滦平县| 巨野县| 车险| 伊春市| 宁晋县| 襄汾县| 虹口区| 诸暨市| 泗阳县| 海门市| 宾川县| 康乐县| 湖南省| 阳信县| 昌黎县| 修文县| 灯塔市| 台北县| 桐柏县| 噶尔县| 永和县| 繁峙县| 侯马市| 西藏| 嘉峪关市| 泾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