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03 物質的化學變化命題點一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判斷1.(2023 武漢)《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其中記載的下列工藝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紡紗織布 B.伐木制舟 C.燒制陶瓷 D.海水曬鹽2.(2023 棗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古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以下詩句中劃線部分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A.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B.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C.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D.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3.(2023 大慶)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傳統工藝、古詩詞或俗語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曾青(CuSO4溶液)得鐵則化為銅B.爆竹聲中一歲除C.蠟炬成灰淚始干D.酒香不怕巷子深命題點二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及反應類型4.(2023 東區)下列應用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不正確的是( )A.鐵絲在氧氣中燃燒:3Fe+2O2Fe3O4B.用赤鐵礦高爐煉鐵:Fe2O3+3CO2Fe+3CO2C.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2KMnO4K2MnO4+MnO2+O2↑D.用含小蘇打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癥:Na2CO3+2HCl═2NaCl+CO2↑+H2O5.(2023 揚州)下列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A.3Fe+4H2OFe3O4+4H2B.3Fe+2O2Fe3O4C.2Fe(OH)3Fe2O3+3H2OD.Fe(OH)3+3HCl═FeCl3+3H2O6.(2023 永州)銅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金屬材料。圖1是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圖2是銅及其化合物的“價﹣類二維圖”模型。請根據圖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銅的原子序數是 。(2)A點所對應物質的化學式為 。(3)B點所對應物質的化學式為Cu2O,其中Cu元素的化合價是 價。(4)C、D、E所對應的物質存下列化學反應,其中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是 (填序號)。①CuSO4+2NaOH=Cu(OH)2↓+Na2SO4②Cu(OH)2CuO+H2O命題點三 質量守恒定律的驗證7.(2022 甘孜州)在“質量守恒定律”的課堂學習中,同學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回答下列問題:【實驗驗證】(1)A實驗反應前后天平左盤上的儀器與藥品的總質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B實驗中天平指針會向 (填“左”或“右”)偏轉,原因是 。【微觀解釋】(3)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一定不變的是 (填序號)。①原子種類 ②原子數目 ③原子質量 ④分子種類【綜合應用】(4)24g鎂在氧氣中完全燃燒后,生成氧化鎂的質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4g。(5)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為: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氣,可推測淀粉中一定含有 元素。(6)葡萄糖是一種重要的營養物質它在人體內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6H12O6+6X6CO2+6H2O,則X的化學式為 。命題點四 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8.(2023 東區)在一定條件下,氨氣與氧氣發生反應:aNH3+bO24X+dH2O(其中a、b、d為化學計量數)。反應過程中NH3、H2O的質量(g)隨消耗O2的質量(g)變化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最終生成60gX物質 B.X物質為NO2C.a、d之比為2:3 D.b、d之比為5:69.(2023 揚州)Y是生活中常見的物質,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Y+3O22CO2+3H2O。Y的化學式為( )A.CH4O B.C2H4 C.C3H8 D.C2H6O10.(2023 黑龍江)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的變化量(單位:g)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x的數值為8B.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可能改變C.該反應一定屬于置換反應D.反應前后甲、戊變化的質量之比為3:1命題點五 微觀反應示意圖11.(2023 泰州)氯氣和氨氣發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置換反應B.反應前后分子、原子的數目均沒有改變C.丙物質的水溶液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D.參加反應的甲、乙分子個數之比為1:112.(2023 內蒙古)甲物質燃燒反應過程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中含兩種有機物B.該反應前后原子數目改變C.該反應前后元素種類改變D.參加反應的甲和乙分子個數比為1:513.(2023 宿遷)乙醇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已成為各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重點之一。如圖為乙醇充分燃燒的微觀示意圖,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生成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是2:3B.反應前后原子種類發生改變C.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均沒有變化D.該反應中共涉及到三種氧化物命題點六 燃燒條件的探究和滅火原理14.(2023 無錫)興趣小組對燃燒的條件進行探究。(1)利用圖1所示裝置進行實驗,觀察到的現象有:Ⅰ.試管中白磷燃燒;Ⅱ.水中白磷未燃燒;Ⅲ.試管中紅磷未燃燒;Ⅳ.氣球a先變大后變小。①由現象Ⅰ、Ⅱ可推知的結論是 。②由現象Ⅰ、Ⅲ可推知的結論是 。③從現象Ⅳ分析:氣球a先變大的原因是 。(2)利用圖2所示裝置進行燃燒條件的進一步探究。實驗測得集氣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3所示。①寫出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②紅磷熄滅后,集氣瓶內的氧氣并未耗盡,氧氣的含量約為10%。你對燃燒條件的新認識是 。15.(2022 長春)可控的火是福,不可控的火是禍。如圖是利用對比法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已知:白磷的著火點為40℃,紅磷的著火點為240℃)(1)圖1中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的條件是 ;(2)圖1中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水中白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的條件是 ;(3)磷燃燒的生成物有毒。與圖1裝置相比,利用圖2裝置進行實驗的優點是 。一、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宏觀概念 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 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微觀概念 構成物質的分子本身不變,一般只是分子間的間隔發生變化 構成物質的分子本身改變,變成了其他物質的分子伴隨現象 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發生變化,也可能有發光、放熱等現象 發光、放熱、變色、放出氣體,生成沉淀等舉例 ①狀態變化:如升華、揮發、蒸發、液化、融化(融化)等 ②形狀變化:如彎曲、破碎等 ③混合物分離:如蒸餾、過濾、吸附、海水曬鹽、榨汁等 燃燒、釀酒、變質、生銹、冶煉、發酵、腐爛、發霉、光合作用、除垢等判斷依據 (本質區別) 變化時是否生成其他物質聯系 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過程中,會同時發生物理變化二、化學反應的認識1.化學反應的能量變化(1)放熱反應:燃料的燃燒、生石灰與水的反應、金屬與酸的反應等。(2)吸熱反應:高錳酸鉀分解、碳和二氧化碳的反應等2.常見的能量轉化(1)燃氣熱水器工作時將化學能轉化為熱能(2)電解水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3)氫氫燃料電池工作時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4)光合作用是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部因素3.(1)濃度:反應物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2)接觸面積:反應物間的接觸面積越大,反應速率越快,(3)反應溫度:反應時的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4)催化劑:可以加快或減慢反應速率,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三、化學反應基本類型四、質量守恒定律1.內容: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溫馨提示】①“化學反應”是前提。任何化學變化都遵循質量守恒定律。②“參加反應”是基礎。只計算“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③“質量總和”是核心。質量總和包括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和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如沉淀、肉眼看不見的氣體也應考慮。④“質量守恒”是目的。定律只適用于質量守恒,不包括體積守恒、分子數守恒等。2.實質3.化學反應前后各種量的關系六個“不變”兩個“一定變”兩個“可能變”五、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特別提醒】不能用水撲滅的火災:(1)電源或電器設備著火時,由于水能導電,所以不能用水來撲滅。(2)油鍋著火也不能用水撲滅,因為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油會浮在水面繼續燃燒且會擴大燃燒面積。1.(2024 成都二模)“麻婆豆腐”是一道經典的川菜美食,其制作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清洗蒜苗 B.豆腐切塊 C.肉臊炒制 D.起鍋裝盤2.(2024 普陀區二模)如圖為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反應過程中,四種物質的質量隨反應時間的變化。其中表示氧氣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3.(2024 沈丘縣一模)濃硝酸(硝酸化學式為HNO3)要保存在棕色瓶內,因為濃硝酸見光易發生分解反應。下列物質中,不是濃硝酸分解產物的是( )A.O2 B.H2O C.HCl D.NO24.(2024 嘉祥縣一模)“人造樹葉”是一種新型材料。光照時,CO2和H2O在“人造樹葉”的催化下反應,其微觀圖示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由圖可知,生成了氧氣和乙醇B.由圖可知,乙醇的化學式為CH3CH2OHC.參加反應的CO2和H2O的分子個數比為3:2D.該反應可以緩解溫室效應,又能產生燃料5.(2024 嘉祥縣一模)下列指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鋁制品形成保護層:4Al+3O2═2Al2O3B.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2C+O2═2COC.鋇餐透視檢查胃腸:BaCO3+2HCl═BaCl2+CO2↑+H2OD.酸雨形成:H2O+CO2═H2CO36.(2024 浦東新區二模)實驗室制備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2KClO32KCl2+3O2↑B.KClO32KCl+O3↑C.2KClO32KCl+3O2↑D.2KClO32KCl+3O2↑7.(2024 武威一模)樹狀分類法是日常生活和科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如圖所示的是一種樹狀分類的運用實例。下表所列的分類與圖示分類相符的是( )選項 甲 乙 丙 丁A 復分解反應 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 鹽酸與氧化鐵反應 硫酸銅與氫氧化鈉反應B 化合物 氧化物 酸 堿C 溶液 石灰水 食鹽水 蒸餾水D 鹽酸的用途 金屬除銹 制造藥物 與鐵反應8.(2024 徐州一模)“宏觀﹣微觀﹣符號﹣量”是科學特有的表征物質及其變化的方法。一定條件下,二氧化碳和氫氣可在催化劑表面轉化成清潔燃料X和水,其反應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從宏觀現象看:反應中兩種無機物轉化成兩種有機物B.從微觀構成看:反應前后原子、分子數目都沒有改變C.從符號表征看:清潔燃料X的化學式為CH3OD.從量的角度看:反應中氫氣和水的質量比為1:39.(2024 成都二模)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制備的微觀圖示如圖。有關該反應說法不正確的是( )A.原子種類、數目均不變B.生成的甲醇中氧元素質量分數最高C.“”與“”質量比為1:22D.有助于“碳中和”目標的落實10.(2024 東營區一模)已知某純凈物2.3g在足量的氧氣中充分且完全燃燒,生成了4.4g二氧化碳和2.7g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純凈物只含有碳、氫元素B.該純凈物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C.該純凈物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該純凈物中碳、氫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411.(2024 江陰市模擬)下列概念之間存在如圖所示關系的是( )選項 A B C D概念 X 帶電粒子 飽和溶液 化合反應 中和反應Y 離子、電子 不飽和溶液 氧化反應 復分解反應12.(2024 錫山區模擬)“天工開物”是指人利用自然規律開創物質財富。下列過程中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海水曬鹽 B.糧食釀酒 C.燒石成灰 D.燒窯制磚13.(2024 新安縣一模)已知置換反應:A+B→C+D.(1)若D為氫氣,B為稀硫酸,則A的選擇應滿足的條件是 ;(2)若D為銅,化合物B可能為 .14.(2024 方城縣一模)農村推廣使用沼氣可以改善能源結構和環境衛生,沼氣的主要成分(CH4)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11g某化合物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22gCO2和9gH2O,若該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88,則其化學式為 。15.(2024 晉安區校級模擬)“見著知微、見微知著”是化學學科的重要特點。(1)如圖是過氧化氫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分解反應的微觀模擬圖,請回答下列問題:①在C圖中將相關粒子圖形補充完整。②圖中表示單質的是 (填字母,下同),表示化合物的是 。(2)高氫水就是在常壓下氫氣溶解于水達到飽和狀態的一種溶液。高氫水中保持溶質化學性質的微粒是 (寫化學式)。16.(2024 東城區一模)詩詞、成語是中華文化之瑰寶,其中一些蘊含著化學知識。序號 詩詞或成語 變化前物質 變化后物質① 蠟炬成灰淚始干 石蠟、氧氣 二氧化碳、水② 烈火焚燒若等閑 碳酸鈣 氧化鈣、二氧化碳③ 滴水成冰 液態水 固態水(1)①中蠟燭燃燒后,蠟燭減少的質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燃燒后生成物的總質量。(2)①②③中發生的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17.(2024 重慶二模)某化學興趣小組用如圖的裝置探究燃燒的條件:(1)當H2O2溶液與MnO2接觸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向Y型管中擠入H2O2溶液后,觀察到導管口有氣泡產生,燒杯中的白磷不燃燒,一段時間后白磷燃燒。此現象說明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 。若裝置不變,欲證明可燃物燃燒所需的另一個條件,只需將Y型管中的某一藥品更換,你的思路為 。18.(2024 梅州模擬)生命離不開水,水是人體六大營養素之一,圖1是水電解實驗裝置,請根據以下信息回答問題。(1)圖1反應開始后,試管a收集到的氣體是 ,請寫出水的電解化學方程式: ;氫氣具有可燃性,點燃前要 。(2)圖2是氧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其中x的值為 ,氧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 (選填“得到”或“失去”)電子。(3)圖3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圖。請將B框補充完整。(4)查資料:氯氣(Cl2)與水反應生成次氯酸(HClO),次氯酸的酸根符號為 。19.(2024 洪澤區模擬)質量守恒定律是化學反應遵循的普遍規律。請根據相關知識完成下列問題:(1)上述方案C,不能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其原因是 。(2)從燃燒所需條件的角度分析,A圖中,紅熱玻璃管的作用是 ,裝置中氣球的作用除了使裝置密閉之外,還可以防止 。(3)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實驗現象是 ,兩者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反應過程中真正參加反應的微粒是 (填微粒符號)。20.(2024 明光市一模)某化學興趣小組以“可燃物燃燒的條件”為主題開展了以下相關活動。活動一:認識燃燒(1)在學習氧氣的性質時,我們分別做過木炭、鎂條、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上述物質燃燒時的共同點是 (填字母)。A.劇烈反應 B.產生氣體 C.發光放熱 D.氧化反應活動二: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在老師的指導下,該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了可燃物燃燒的條件。【實驗步驟】①將裝有適量白磷的試管放入冷水中②打開彈簧夾K1,關閉彈簧夾K2,向裝置甲中加入適量的雙氧水,產生的氧氣進入試管中③關閉彈簧夾K1,打開彈簧夾K2,向裝置乙中加入適量的鹽酸,產生的二氧化碳進入試管中④將裝有適量白磷的試管放入80℃的熱水中⑤打開彈簧夾K1,關閉彈簧夾K2,向裝置甲中加入適量的雙氧水,產生的氧氣進入試管中⑥關閉彈簧夾K1,打開彈簧夾K2,向裝置乙中加入適量的鹽酸,產生的二氧化碳進入試管中【實驗分析】(2)裝置甲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在步驟③中,證明試管中氧氣已經排盡的實驗現象是 。(4)能看到白磷燃燒的實驗步驟是 。(5)能證明燃燒需要使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的實驗現象是 。【實驗結論】可燃物燃燒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活動三:再探鎂的燃燒相關資料表明:鎂不僅能在氧氣中燃燒,還能在二氧化碳和氮氣中燃燒。鎂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和碳,鎂在氮氣中燃燒生成淡黃色的氮化鎂(Mg3N2)。(6)空氣中氮氣的含量遠大于氧氣的含量,而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的氧化鎂卻遠多于氮化鎂,原因是 。(7)根據上面的資料,你對燃燒的新的認識是 。(8)若將2.4g鎂在氮氣、氧氣和二氧化碳三種氣體組成的混合氣體中充分燃燒,生成物的質量是ag,則a的取值范圍是 (結果精確到0.1)。答案和解析命題點一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判斷1.(2023 武漢)《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其中記載的下列工藝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紡紗織布 B.伐木制舟 C.燒制陶瓷 D.海水曬鹽【答案】C【解析】A、紡紗織布的過程中只是形狀發生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錯誤;B、伐木制舟的過程中只是形狀發生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B錯誤;C、燒制陶瓷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C正確;D、海水曬鹽的過程中只是狀態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錯誤。故選:C。2.(2023 棗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古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以下詩句中劃線部分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A.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B.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C.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D.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答案】B【解析】A、春江水暖鴨先知的過程中只是鴨子感知到水溫的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錯誤;B、爆竹聲中一歲除包含著燃放煙花爆竹,此過程中有氣體等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B正確;C、千樹萬樹梨花開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C錯誤;D、日照香爐生紫煙,屬于光的折射現象,此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錯誤。故選:B。3.(2023 大慶)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傳統工藝、古詩詞或俗語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曾青(CuSO4溶液)得鐵則化為銅B.爆竹聲中一歲除C.蠟炬成灰淚始干D.酒香不怕巷子深【答案】D【解析】A、曾青(CuSO4溶液)得鐵則化為銅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屬于化學變化,不合題意;B、爆竹爆炸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屬于化學變化,不合題意;C、蠟燭燃燒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屬于化學變化,不合題意;D、酒香不怕巷子深說明分子在不斷地運動,此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屬于物理變化,符合題意。故選:D。命題點二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及反應類型4.(2023 東區)下列應用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不正確的是( )A.鐵絲在氧氣中燃燒:3Fe+2O2Fe3O4B.用赤鐵礦高爐煉鐵:Fe2O3+3CO2Fe+3CO2C.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2KMnO4K2MnO4+MnO2+O2↑D.用含小蘇打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癥:Na2CO3+2HCl═2NaCl+CO2↑+H2O【答案】D【解析】A、該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B、該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C、該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D、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俗稱,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應為NaHCO3+HCl═NaCl+CO2↑+H2O,該化學方程式書寫錯誤。故選:D。5.(2023 揚州)下列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A.3Fe+4H2OFe3O4+4H2B.3Fe+2O2Fe3O4C.2Fe(OH)3Fe2O3+3H2OD.Fe(OH)3+3HCl═FeCl3+3H2O【答案】C【解析】A、該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故選項錯誤。B、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應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故選項錯誤。C、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應的特征,屬于分解反應,故選項正確。D、該反應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故選項錯誤。故選:C。6.(2023 永州)銅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金屬材料。圖1是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圖2是銅及其化合物的“價﹣類二維圖”模型。請根據圖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銅的原子序數是 29 。(2)A點所對應物質的化學式為 Cu 。(3)B點所對應物質的化學式為Cu2O,其中Cu元素的化合價是 +1 價。(4)C、D、E所對應的物質存下列化學反應,其中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是 ① (填序號)。①CuSO4+2NaOH=Cu(OH)2↓+Na2SO4②Cu(OH)2CuO+H2O【答案】(1)29;(2)Cu;(3)+1;(4)①。【解析】(1)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銅元素的原子序數為29。(2)A點所對應物質為銅元素形成的單質,其化學式為Cu。(3)在化合物中氧元素一般顯﹣2價,設銅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2x+(﹣2)=0,則x=+1價。(4)①CuSO4+2NaOH=Cu(OH)2↓+Na2SO4,該反應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②Cu(OH)2CuO+H2O,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應的特征,屬于分解反應。命題點三 質量守恒定律的驗證7.(2022 甘孜州)在“質量守恒定律”的課堂學習中,同學們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回答下列問題:【實驗驗證】(1)A實驗反應前后天平左盤上的儀器與藥品的總質量 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Zn+CuSO4═Cu+ZnSO4 。(2)B實驗中天平指針會向 右 (填“左”或“右”)偏轉,原因是 蠟燭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逸散到了空氣中 。【微觀解釋】(3)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一定不變的是 ①②③ (填序號)。①原子種類②原子數目③原子質量④分子種類【綜合應用】(4)24g鎂在氧氣中完全燃燒后,生成氧化鎂的質量 大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4g。(5)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為: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氣,可推測淀粉中一定含有 碳、氫 元素。(6)葡萄糖是一種重要的營養物質它在人體內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6H12O6+6X6CO2+6H2O,則X的化學式為 O2 。【答案】(1)相等;Zn+CuSO4═Cu+ZnSO4;(2)右;蠟燭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逸散到了空氣中;(3)①②③;(4)大于;(5)碳、氫;(6)O2。【解析】(1)鋅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銅和硫酸鋅,沒有物質逸出,故A實驗反應前后天平左盤上的儀器與藥品的總質量相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CuSO4═Cu+ZnSO4;(2)蠟燭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為二氧化碳和水逸散到了空氣中,故B實驗中天平指針會向右偏轉,原因是蠟燭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逸散到了空氣中;(3)在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原子數目、原子質量不變,分子的種類一定改變,故選:①②③。(4)鎂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氧化鎂,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鎂和氧氣的質量之和等于氧化鎂的質量,故24g鎂在氧氣中完全燃燒后,生成氧化鎂的質量大于24g;(5)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會改變,由光合作用的文字表達式: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氣,可推測淀粉中一定含有碳、氫元素;(6)由化學方程式C6H12O6+6X6CO2+6H2O可知,反應前碳、氫、氧的原子個數分別為6、12、6,反應后碳、氫、氧的原子個數分別為6、12、18,根據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則6X分子中含有12個氧原子,則每個X分子中含有2個氧原子,故X的化學式為O2。命題點四 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8.(2023 東區)在一定條件下,氨氣與氧氣發生反應:aNH3+bO24X+dH2O(其中a、b、d為化學計量數)。反應過程中NH3、H2O的質量(g)隨消耗O2的質量(g)變化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最終生成60gX物質 B.X物質為NO2C.a、d之比為2:3 D.b、d之比為5:6【答案】B【解析】A、反應的氨氣質量是34g,則生成X的質量是60g,該選項正確。B、X是一氧化氮,該選項不正確。C、a、d之比為4:6=2:3,該選項正確。D、b、d之比為5:6,該選項正確。故選:B。9.(2023 揚州)Y是生活中常見的物質,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Y+3O22CO2+3H2O。Y的化學式為( )A.CH4O B.C2H4 C.C3H8 D.C2H6O【答案】D【解析】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反應前碳、氫、氧原子個數分別為0、0、6,反應后的生成物中碳、氫、氧原子個數分別為2、6、7,根據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不變,則每個Y分子由2個碳原子、6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則物質Y的化學式為C2H6O。故選:D。10.(2023 黑龍江)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的變化量(單位:g)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x的數值為8B.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可能改變C.該反應一定屬于置換反應D.反應前后甲、戊變化的質量之比為3:1【答案】C【解析】A、由表中數據可知,x=18+3+1+2+5﹣9﹣2﹣8﹣2=8,故選項說法正確。B、該反應是甲和乙反應生成丙和戊,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可能改變,故選項說法正確。C、該反應是甲和乙反應生成丙和戊,可能是置換反應,也可能是復分解反應,還可能不屬于基本反應類型,故選項說法不正確。D、反應前后甲、戊變化的質量之比為9g:3g=3:1,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C。命題點五 微觀反應示意圖11.(2023 泰州)氯氣和氨氣發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置換反應B.反應前后分子、原子的數目均沒有改變C.丙物質的水溶液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D.參加反應的甲、乙分子個數之比為1:1【答案】A【解析】由微觀反應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由氯氣和氨氣反應生成氯化氫和氮氣,化學方程式為3Cl2+2NH3=6HCl+N2。A、由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是由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與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因此屬于置換反應,說法正確;B、由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前后分子的數目發生改變,說法錯誤;C、由分子結構模型可知,丙是氯化氫,氯化氫的水溶液是鹽酸,鹽酸顯酸性,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說法錯誤;D、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甲、乙分子個數之比為3:2,說法錯誤。故選:A。12.(2023 內蒙古)甲物質燃燒反應過程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中含兩種有機物B.該反應前后原子數目改變C.該反應前后元素種類改變D.參加反應的甲和乙分子個數比為1:5【答案】D【解析】由圖可知,C3H8和氧氣點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3H8+5O23CO2+4H2O。A、該反應中C3H8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CO2雖然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是其性質與無機物類似,屬于無機物,故A錯誤;B、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該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故B錯誤;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該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故C錯誤;D、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甲和乙分子個數比為1:5,故D正確。故選:D。13.(2023 宿遷)乙醇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已成為各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重點之一。如圖為乙醇充分燃燒的微觀示意圖,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生成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是2:3B.反應前后原子種類發生改變C.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均沒有變化D.該反應中共涉及到三種氧化物【答案】A【解析】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乙醇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2H5OH+3O22CO2+3H2O。A、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生成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是2:3,說法正確;B、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發生改變,說法錯誤;C、反應中的氧氣是一種單質,其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零,而生成物均為化合物,因此該反應前后一定存在元素化合價的改變,說法錯誤;D、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因此該反應中涉及到二氧化碳和水兩種氧化物,說法錯誤。故選:A。命題點六 燃燒條件的探究和滅火原理14.(2023 無錫)興趣小組對燃燒的條件進行探究。(1)利用圖1所示裝置進行實驗,觀察到的現象有:Ⅰ.試管中白磷燃燒;Ⅱ.水中白磷未燃燒;Ⅲ.試管中紅磷未燃燒;Ⅳ.氣球a先變大后變小。①由現象Ⅰ、Ⅱ可推知的結論是 可燃物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 。②由現象Ⅰ、Ⅲ可推知的結論是 可燃物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③從現象Ⅳ分析:氣球a先變大的原因是 白磷燃燒放出熱量,試管內的氣體受熱膨脹,使氣球a先變大 。(2)利用圖2所示裝置進行燃燒條件的進一步探究。實驗測得集氣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3所示。①寫出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4P+5O22P2O5 。②紅磷熄滅后,集氣瓶內的氧氣并未耗盡,氧氣的含量約為10%。你對燃燒條件的新認識是 燃燒需要氧氣達到一定濃度,當氧氣濃度較低時,可燃物與氧氣接觸也不能燃燒 。【答案】(1)①可燃物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②可燃物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③白磷燃燒放出熱量,試管內的氣體受熱膨脹,使氣球a先變大;(2)①4P+5O22P2O5;②燃燒需要氧氣達到一定濃度,當氧氣濃度較低時,可燃物與氧氣接觸也不能燃燒。【解析】(1)①由現象Ⅰ試管中白磷(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白磷的著火點)燃燒;Ⅱ水中白磷(沒有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白磷的著火點)未燃燒,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②由現象Ⅰ試管中白磷(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白磷的著火點)燃燒;Ⅲ試管中紅磷(與氧氣接觸、溫度沒有達到紅磷的著火點)未燃燒,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③從現象Ⅳ氣球a先變大后變小,氣球a先變大的原因是白磷燃燒放出熱量,試管內的氣體受熱膨脹,氣球a先變大,然后由于白磷燃燒消耗試管內的氧氣,所以氣球a又變小;(2)①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P+5O22P2O5;②紅磷熄滅后,集氣瓶內的氧氣并未耗盡,氧氣的含量約為10%。說明燃燒需要氧氣達到一定濃度,當氧氣濃度較低時,可燃物與氧氣接觸也不能燃燒。15.(2022 長春)可控的火是福,不可控的火是禍。如圖是利用對比法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已知:白磷的著火點為40℃,紅磷的著火點為240℃)(1)圖1中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的條件是 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2)圖1中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水中白磷不燃燒,說明燃燒需要的條件是 與氧氣接觸 ;(3)磷燃燒的生成物有毒。與圖1裝置相比,利用圖2裝置進行實驗的優點是 更加環保 。【答案】(1)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2)與氧氣接觸;(3)更加環保。【解析】(1)燃燒的條件是: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接觸、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缺一不可,圖1中薄銅片上的白磷和紅磷與氧氣接觸,銅片上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是由于溫度達到了白磷的著火點,沒有達到紅磷的著火點,說明燃燒需要的條件是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故答案為: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2)圖1中薄銅片上的白磷和熱水中的白磷均為可燃物,溫度均達到白磷的著火點,觀察到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水中白磷不燃燒,是因為水中白磷隔絕氧氣,故說明燃燒需要的條件是與氧氣接觸;故答案為:與氧氣接觸;(3)白磷燃燒產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有毒,圖1裝置是未封閉體系,圖2裝置是封閉體系,則與圖1裝置相比,利用圖2裝置進行實驗的優點是更加環保,故答案為:更加環保。一、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宏觀概念 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 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微觀概念 構成物質的分子本身不變,一般只是分子間的間隔發生變化 構成物質的分子本身改變,變成了其他物質的分子伴隨現象 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發生變化,也可能有發光、放熱等現象 發光、放熱、變色、放出氣體,生成沉淀等舉例 ①狀態變化:如升華、揮發、蒸發、液化、融化(融化)等 ②形狀變化:如彎曲、破碎等 ③混合物分離:如蒸餾、過濾、吸附、海水曬鹽、榨汁等 燃燒、釀酒、變質、生銹、冶煉、發酵、腐爛、發霉、光合作用、除垢等判斷依據 (本質區別) 變化時是否生成其他物質聯系 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過程中,會同時發生物理變化二、化學反應的認識1.化學反應的能量變化(1)放熱反應:燃料的燃燒、生石灰與水的反應、金屬與酸的反應等。(2)吸熱反應:高錳酸鉀分解、碳和二氧化碳的反應等2.常見的能量轉化(1)燃氣熱水器工作時將化學能轉化為熱能(2)電解水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3)氫氫燃料電池工作時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4)光合作用是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部因素3.(1)濃度:反應物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2)接觸面積:反應物間的接觸面積越大,反應速率越快,(3)反應溫度:反應時的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4)催化劑:可以加快或減慢反應速率,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三、化學反應基本類型四、質量守恒定律1.內容: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溫馨提示】①“化學反應”是前提。任何化學變化都遵循質量守恒定律。②“參加反應”是基礎。只計算“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③“質量總和”是核心。質量總和包括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和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如沉淀、肉眼看不見的氣體也應考慮。④“質量守恒”是目的。定律只適用于質量守恒,不包括體積守恒、分子數守恒等。2.實質3.化學反應前后各種量的關系六個“不變”兩個“一定變”兩個“可能變”五、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特別提醒】不能用水撲滅的火災:(1)電源或電器設備著火時,由于水能導電,所以不能用水來撲滅。(2)油鍋著火也不能用水撲滅,因為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油會浮在水面繼續燃燒且會擴大燃燒面積。1.(2024 成都二模)“麻婆豆腐”是一道經典的川菜美食,其制作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清洗蒜苗 B.豆腐切塊 C.肉臊炒制 D.起鍋裝盤【答案】C【解析】A、清洗蒜苗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B、豆腐切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C、肉臊炒制生成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正確;D、起鍋裝盤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故選:C。2.(2024 普陀區二模)如圖為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反應過程中,四種物質的質量隨反應時間的變化。其中表示氧氣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D【解析】氯酸鉀在催化劑催化作用下受熱分解生成氯化鉀和氧氣,由圖像看出,氯酸鉀是在加熱一定時間后開始分解,氧氣應該是從一段時間后由無到有,并不斷增加,當氯酸鉀完全反應后,氧氣的質量不再改變,但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245份質量的氯酸鉀完全反應生成149份氯化鉀和96份氧氣,因此表示氧氣的是丁;故選:D。3.(2024 沈丘縣一模)濃硝酸(硝酸化學式為HNO3)要保存在棕色瓶內,因為濃硝酸見光易發生分解反應。下列物質中,不是濃硝酸分解產物的是( )A.O2 B.H2O C.HCl D.NO2【答案】C【解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HNO3是由氫、氧、氮元素組成,分解產物中除了這三種元素外,不能出現其它元素。A、O2由氧元素組成,故A不符合題意;B、H2O由氫、氧元素組成,故B不符合題意;C、HCl是由氫、氯元素組成,故C符合題意;D、NO2是由氧、氮元素組成,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4.(2024 嘉祥縣一模)“人造樹葉”是一種新型材料。光照時,CO2和H2O在“人造樹葉”的催化下反應,其微觀圖示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由圖可知,生成了氧氣和乙醇B.由圖可知,乙醇的化學式為CH3CH2OHC.參加反應的CO2和H2O的分子個數比為3:2D.該反應可以緩解溫室效應,又能產生燃料【答案】C【解析】由微觀反應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由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人造樹葉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乙醇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CO2+3H2O3O2+CH3CH2OH;A、由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的生成物是氧氣和乙醇,選項說法正確;B、由分子結構模型可知,由圖可知,乙醇的化學式為CH3CH2OH,選項說法正確;C、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CO2和H2O的分子個數比為2:3,選項說法錯誤;D、二氧化碳是該反應的反應物,生成物乙醇具有可燃性,因此該反應可以緩解溫室效應,還能解決燃料問題,選項說法正確;故選:C。5.(2024 嘉祥縣一模)下列指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鋁制品形成保護層:4Al+3O2═2Al2O3B.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2C+O2═2COC.鋇餐透視檢查胃腸:BaCO3+2HCl═BaCl2+CO2↑+H2OD.酸雨形成:H2O+CO2═H2CO3【答案】A【解析】A、該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故選項正確。B、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應為C+O2CO2,故選項錯誤。C、鋇餐透視檢查胃腸不能使用碳酸鋇,碳酸鋇和鹽酸反應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鋇,氯化鋇有毒,應使用不溶于酸的硫酸鋇作鋇餐,故選項錯誤。D、酸雨形成的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硫和水反應生成亞硫酸,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應為H2O+SO2═H2SO3,故選項錯誤。故選:A。6.(2024 浦東新區二模)實驗室制備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2KClO32KCl2+3O2↑B.KClO32KCl+O3↑C.2KClO32KCl+3O2↑D.2KClO32KCl+3O2↑【答案】C【解析】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熱條件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2KCl+3O2↑。故選:C。7.(2024 武威一模)樹狀分類法是日常生活和科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如圖所示的是一種樹狀分類的運用實例。下表所列的分類與圖示分類相符的是( )選項 甲 乙 丙 丁A 復分解反應 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 鹽酸與氧化鐵反應 硫酸銅與氫氧化鈉反應B 化合物 氧化物 酸 堿C 溶液 石灰水 食鹽水 蒸餾水D 鹽酸的用途 金屬除銹 制造藥物 與鐵反應【答案】B【解析】A、鹽酸與氧化鐵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硫酸銅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該反應不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不屬于復分解反應,故選項錯誤。B、化合物可分為氧化物、酸、堿、鹽等,故選項正確。C、石灰水、食鹽水均屬于溶液,蒸餾水屬于純凈物,不屬于溶液,故選項錯誤。D、鹽酸可用于金屬除銹、制造藥物等,與鐵反應是鹽酸的化學性質,屬于性質,故選項錯誤。故選:B。8.(2024 徐州一模)“宏觀﹣微觀﹣符號﹣量”是科學特有的表征物質及其變化的方法。一定條件下,二氧化碳和氫氣可在催化劑表面轉化成清潔燃料X和水,其反應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從宏觀現象看:反應中兩種無機物轉化成兩種有機物B.從微觀構成看:反應前后原子、分子數目都沒有改變C.從符號表征看:清潔燃料X的化學式為CH3OD.從量的角度看:反應中氫氣和水的質量比為1:3【答案】D【解析】由微觀反應示意圖可知,氫氣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水和甲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H2+CO2CH3OH+H2O。A、反應物中的氫氣是一種單質,生成物中的水屬于無機物,選項說法錯誤;B、由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前后分子數目發生改變,選項說法錯誤;C、由分子結構模型可知,X的化學式為CH3OH,選項說法錯誤;D、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中氫氣和水的質量比為(2×3):18=1:3,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9.(2024 成都二模)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制備的微觀圖示如圖。有關該反應說法不正確的是( )A.原子種類、數目均不變B.生成的甲醇中氧元素質量分數最高C.“”與“”質量比為1:22D.有助于“碳中和”目標的落實【答案】C【解析】由微觀反應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由二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甲醇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3H2CH4O+H2O。A、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原子種類、數目均不變,選項說法正確;B、生成物甲醇化學式CH4O,C、H、O元素的質量比為(12×1):(1×4):(16×1)=3:1:4,可見其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選項說法正確;C、由化學方程式可知,“”與“”質量比為(2×3):44=3:22,選項說法錯誤;D、二氧化碳是該反應的反應物,因此有助于“碳中和”目標的落實,選項說法正確。故選:C。10.(2024 東營區一模)已知某純凈物2.3g在足量的氧氣中充分且完全燃燒,生成了4.4g二氧化碳和2.7g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純凈物只含有碳、氫元素B.該純凈物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C.該純凈物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該純凈物中碳、氫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4【答案】B【解析】由分析可知,該純凈物中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并且該純凈物中碳、氫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g:0.3g=4:1;故選:B。11.(2024 江陰市模擬)下列概念之間存在如圖所示關系的是( )選項 A B C D概念 X 帶電粒子 飽和溶液 化合反應 中和反應Y 離子、電子 不飽和溶液 氧化反應 復分解反應【答案】C【解析】圖中X和Y屬于交叉關系。A、離子、電子均是帶電粒子,帶電粒子和離子、電子屬于包含關系,故選項錯誤。B、飽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繼續溶解這種溶質的溶液;還能繼續溶解這種溶質的溶液,叫做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溶液屬于并列關系,故選項錯誤。C、化合反應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其特點可總結為“多變一”;物質與氧發生的化學反應是氧化反應;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屬于交叉關系,有的化合反應屬于氧化反應,如碳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有的化合反應不屬于氧化反應,如生石灰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故選項正確。D、中和反應是復分解反應中的一種,復分解反應和中和反應屬于包含關系,故選項錯誤。故選:C。12.(2024 錫山區模擬)“天工開物”是指人利用自然規律開創物質財富。下列過程中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海水曬鹽 B.糧食釀酒 C.燒石成灰 D.燒窯制磚【答案】A【解析】A、海水曬鹽過程中只是水的狀態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正確;B、糧食釀酒過程中有新物質酒精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B錯誤;C、燒石成灰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C錯誤;D、燒窯制磚涉及物質的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D錯誤。故選:A。13.(2024 新安縣一模)已知置換反應:A+B→C+D.(1)若D為氫氣,B為稀硫酸,則A的選擇應滿足的條件是 金屬活動性順序排在氫之前的金屬 ;(2)若D為銅,化合物B可能為 硫酸銅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解析】(1)根據金屬與酸類物質發生反應所需要滿足的條件可知,金屬A應為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之前;如Mg+H2SO4=MgSO4+H2↑等;(2)若生成物D為銅,根據金屬與鹽溶液反應的規律,可判斷化合物B為可溶性銅鹽,如CuSO4等,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Fe+CuSO4=FeSO4+Cu.故答案為:(1)金屬活動性順序排在氫之前的金屬 (2)硫酸銅(合理即可)14.(2024 方城縣一模)農村推廣使用沼氣可以改善能源結構和環境衛生,沼氣的主要成分(CH4)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CH4+2O2CO2+2H2O 。11g某化合物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22gCO2和9gH2O,若該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88,則其化學式為 C4H8O2 。【答案】CH4+2O2CO2+2H2O;C4H8O2。【解析】沼氣的主要成分(CH4)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CO2+2H2O。11g某化合物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22gCO2和9gH2O,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22g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9g水中的氫元素全部來自某化合物,22g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的質量為;9g水中的氫元素的質量為;該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為11g﹣6g﹣1g=4g;則該化合物中碳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的個數比為::=2:4:1,設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C2xH4xOx,12×2x+1×4x+16x=88,x=2,故該化合物的化學式是C4H8O2。故答案為:CH4+2O2CO2+2H2O;C4H8O2。15.(2024 晉安區校級模擬)“見著知微、見微知著”是化學學科的重要特點。(1)如圖是過氧化氫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分解反應的微觀模擬圖,請回答下列問題:①在C圖中將相關粒子圖形補充完整。②圖中表示單質的是 B (填字母,下同),表示化合物的是 AC 。(2)高氫水就是在常壓下氫氣溶解于水達到飽和狀態的一種溶液。高氫水中保持溶質化學性質的微粒是 H2 (寫化學式)。【答案】(1)①;②B;AC;(2)H2。【解析】(1)①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與個數不發生變化,2個過氧化氫分子分解生成4個H與4個O,2個O結合形成1個O2,4個H與2個O結合形成2個H2O,則C圖中粒子為2個水分子,圖示為;故答案為:;②A中含有一種分子,該分子是由兩種原子構成的,屬于化合物;B中含有一種分子,該分子是由一種原子構成的,屬于單質;C中含有含有一種分子,該分子是由兩種原子構成的,屬于化合物;故答案為:B;AC;(2)高氫水就是在常壓下氫氣溶解于水達到飽和狀態的一種溶液。所以溶質是氫氣,保持氫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氫分子,化學式是:H2;故答案為:H2。16.(2024 東城區一模)詩詞、成語是中華文化之瑰寶,其中一些蘊含著化學知識。序號 詩詞或成語 變化前物質 變化后物質① 蠟炬成灰淚始干 石蠟、氧氣 二氧化碳、水② 烈火焚燒若等閑 碳酸鈣 氧化鈣、二氧化碳③ 滴水成冰 液態水 固態水(1)①中蠟燭燃燒后,蠟燭減少的質量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燃燒后生成物的總質量。(2)①②③中發生的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①② 。【答案】(1)小于;(2)①②。【解析】(1)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逸散到空氣中,①中蠟燭燃燒后,蠟燭減少的質量小于燃燒后生成物的總質量。(2)①②過程中生成新物質,都是化學變化。17.(2024 重慶二模)某化學興趣小組用如圖的裝置探究燃燒的條件:(1)當H2O2溶液與MnO2接觸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H2O22H2O+O2↑ 。(2)向Y型管中擠入H2O2溶液后,觀察到導管口有氣泡產生,燒杯中的白磷不燃燒,一段時間后白磷燃燒。此現象說明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 可燃物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 。若裝置不變,欲證明可燃物燃燒所需的另一個條件,只需將Y型管中的某一藥品更換,你的思路為 將Y型管中紅磷換為白磷 。【答案】可燃物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 將Y型管中紅磷換為白磷【解析】(1)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反應生成水和氧氣,書寫化學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氣體符號;故答案為:2H2O22H2O+O2↑。(2)加入過氧化氫后生成氧氣,氧氣將內部的氮氣排出,此時氮氣與白磷接觸,未發生燃燒,而當氮氣排凈后,此時逸出氣體為氧氣,氧氣與白磷接觸,燃燒發生,說明白磷燃燒需要氧氣;燃燒需要可燃物、達到著火點和氧氣,可燃物已經給出,氧氣在第一個實驗已經驗證,因此可以驗證著火點的影響,所以將Y型管中紅磷換為白磷,此時可燃物全為白磷,只是接觸的溫度不同,觀察白磷是否燃燒,驗證著火點的影響。18.(2024 梅州模擬)生命離不開水,水是人體六大營養素之一,圖1是水電解實驗裝置,請根據以下信息回答問題。(1)圖1反應開始后,試管a收集到的氣體是 氫氣或H2 ,請寫出水的電解化學方程式: ;氫氣具有可燃性,點燃前要 驗純 。(2)圖2是氧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其中x的值為 8 ,氧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 得到 (選填“得到”或“失去”)電子。(3)圖3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圖。請將B框補充完整。(4)查資料:氯氣(Cl2)與水反應生成次氯酸(HClO),次氯酸的酸根符號為 ClO﹣ 。【答案】(1)氫氣或H2;;驗純;(2)8;得到;(3);(4)ClO﹣。【解析】(1)電解水時,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試管a與電源負極相連,收集的氣體為氫氣;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氫氣為可燃性氣體,不純時點燃會發生爆炸,則點燃前要驗純。(2)在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x=2+6=8;氧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6,大于4,在化學變化中易得到電子。(3)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且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不變,則B中應補充2個氫分子,圖示為:。(4)次氯酸是由氫離子和次氯酸構成,氫元素化合價為+1價,則次氯酸的化合價為﹣1價,則1個次氯酸根帶1個單位的負電荷,符號為ClO﹣。19.(2024 洪澤區模擬)質量守恒定律是化學反應遵循的普遍規律。請根據相關知識完成下列問題:(1)上述方案C,不能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其原因是 有二氧化碳氣體逸出,最終天平會向右偏 。(2)從燃燒所需條件的角度分析,A圖中,紅熱玻璃管的作用是 引燃紅磷或使溫度達到紅磷的著火點 ,裝置中氣球的作用除了使裝置密閉之外,還可以防止 橡皮塞被頂飛 。(3)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實驗現象是 鐵絲的表面有紅色物質生成,溶液由藍色逐漸變為淺綠色 ,兩者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反應過程中真正參加反應的微粒是 Fe、Cu2+ (填微粒符號)。【答案】(1)有二氧化碳氣體逸出,最終天平會向右偏。(2)引燃紅磷或使溫度達到紅磷的著火點 橡皮塞被頂飛。(3)鐵絲的表面有紅色物質生成,溶液由藍色逐漸變為淺綠色;Fe、Cu2+。【解析】(1)上述方案C,不能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其原因是有二氧化碳氣體逸出,最終天平會向右偏。(2)從燃燒所需條件的角度分析,A圖中,紅熱玻璃管的作用是引燃紅磷或使溫度達到紅磷的著火點,裝置中氣球的作用除了使裝置密閉之外,還可以防止橡皮塞被頂飛。(3)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實驗現象是鐵絲的表面有紅色物質生成,溶液由藍色逐漸變為淺綠色,兩者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反應過程中真正參加反應的微粒是Fe、Cu2+。20.(2024 明光市一模)某化學興趣小組以“可燃物燃燒的條件”為主題開展了以下相關活動。活動一:認識燃燒(1)在學習氧氣的性質時,我們分別做過木炭、鎂條、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上述物質燃燒時的共同點是 ACD (填字母)。A.劇烈反應B.產生氣體C.發光放熱D.氧化反應活動二: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在老師的指導下,該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了可燃物燃燒的條件。【實驗步驟】①將裝有適量白磷的試管放入冷水中②打開彈簧夾K1,關閉彈簧夾K2,向裝置甲中加入適量的雙氧水,產生的氧氣進入試管中③關閉彈簧夾K1,打開彈簧夾K2,向裝置乙中加入適量的鹽酸,產生的二氧化碳進入試管中④將裝有適量白磷的試管放入80℃的熱水中⑤打開彈簧夾K1,關閉彈簧夾K2,向裝置甲中加入適量的雙氧水,產生的氧氣進入試管中⑥關閉彈簧夾K1,打開彈簧夾K2,向裝置乙中加入適量的鹽酸,產生的二氧化碳進入試管中【實驗分析】(2)裝置甲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H2O22H2O+O2↑ 。(3)在步驟③中,證明試管中氧氣已經排盡的實驗現象是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4)能看到白磷燃燒的實驗步驟是 打開K1,關閉K2 。(5)能證明燃燒需要使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的實驗現象是 將裝有適量白磷的試管放入冷水中,白磷不燃燒,將裝有適量白磷的試管放入80℃的熱水中,白磷燃燒 。【實驗結論】可燃物燃燒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活動三:再探鎂的燃燒相關資料表明:鎂不僅能在氧氣中燃燒,還能在二氧化碳和氮氣中燃燒。鎂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和碳,鎂在氮氣中燃燒生成淡黃色的氮化鎂(Mg3N2)。(6)空氣中氮氣的含量遠大于氧氣的含量,而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的氧化鎂卻遠多于氮化鎂,原因是 氧氣化學性質比二氧化碳、氮氣更活潑,鎂主要和氧氣反應 。(7)根據上面的資料,你對燃燒的新的認識是 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參加 。(8)若將2.4g鎂在氮氣、氧氣和二氧化碳三種氣體組成的混合氣體中充分燃燒,生成物的質量是ag,則a的取值范圍是 3.3<a<4.6 (結果精確到0.1)。【答案】(1)ACD;(2);(3)澄清石灰水變渾濁;(4)打開K1,關閉K2;(5)將裝有適量白磷的試管放入冷水中,白磷不燃燒,將裝有適量白磷的試管放入80℃的熱水中,白磷燃燒;(6)氧氣化學性質比二氧化碳、氮氣更活潑,鎂主要和氧氣反應;(7)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參加;(8)3.3<a<4.6。【解析】(1)木炭、鎂條、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共同點是都是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故選:ACD;(2)甲中裝的是雙氧水和二氧化錳,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條件下會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故答案為:2H2O22H2O+O2↑;(3)在步驟③中,用裝置乙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將具支試管中的氧氣排出,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說明具支試管內氧氣排盡。故答案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4)試管放入熱水中,再打開K1、關閉K2,生成的氧氣進入試管,則白磷與氧氣接觸、溫度又達到白磷的著火點,則白磷燃燒起來。故答案為:打開K1,關閉K2;(5)將裝有適量白磷的試管放入冷水中,白磷不燃燒,將裝有適量白磷的試管放入80℃的熱水中,白磷燃燒,證明燃燒需要使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故答案為:將裝有適量白磷的試管放入冷水中,白磷不燃燒,將裝有適量白磷的試管放入80℃的熱水中,白磷燃燒;(6)氧氣化學性質比二氧化碳、氮氣更活潑,鎂主要和氧氣反應,所以空氣中氮氣的含量遠大于氧氣的含量,而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的氧化鎂卻遠多于氮化鎂。故答案為:氧氣化學性質比二氧化碳、氮氣更活潑,鎂主要和氧氣反應;(7)燃燒的新的認識是: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參加。故答案為: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參加;(8)由鎂與氮氣、氧氣和二氧化碳三種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若將2.4g鎂在氮氣、氧氣和二氧化碳三種氣體組成的混合氣體中充分燃燒,生成物的質量是ag,則a的取值范圍是3.3<a<4+0.6=4.6,故答案為:3.3<a<4.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